期刊文献+
共找到811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导向模板在骨质疏松腰椎后路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惠国 邵荣学 +3 位作者 阮立奇 乐军 胡劲涛 周辉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 探讨3D打印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CBT)导向模板在腰椎CBT内固定术中的有效性、安全性与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74例,男43例,女31例;年龄6... 目的 探讨3D打印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CBT)导向模板在腰椎CBT内固定术中的有效性、安全性与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74例,男43例,女31例;年龄68~74岁,平均(69.82±5.73)岁。其中导向模板组(导板组)39例,男17例,女22例;年龄68~73岁,平均(70.24±3.83)岁。徒手螺钉组(徒手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68~74岁,平均(69.51±3.52)岁。收集两组患者疾病诊断、性别和年龄以及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长、术中X线透视次数及螺钉位置影像学评估。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等评价功能恢复情况。分析并比较两组术后伤口感染、置入螺钉失败或破壁等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0.92±8.57)个月。导板组手术时长(98±17)min,徒手组(223±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0,P=0.03);导板组出血量(80.00±12.65)mL,显著低于徒手组(230.00±38.70)mL(t=-36.62,P=0.03);导板组术中放射次数(3次)比徒手组(12次)明显减少(t=-5.65,P<0.01)。术后导板组与徒手组伤口感染、内固定失败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4、P=1.00)。末次随访两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0.79,P=0.28、P=0.36)。结论 导向模板CBT置入技术具有缩短手术时长、减少出血量、降低患者与医护人员辐射伤害等优点,是更经济、快捷、有效的CBT置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导向模板 徒手 皮质骨轨迹螺钉 骨质疏松 腰椎后路融合术
下载PDF
短尾椎弓根螺钉在单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李伟 白瑞飞 +1 位作者 冯浩 陈焕诗 《微创医学》 2023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比较短尾椎弓根螺钉与长尾椎弓根螺钉在单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后路减压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其中30例采用短尾椎弓根螺钉(... 目的比较短尾椎弓根螺钉与长尾椎弓根螺钉在单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后路减压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其中30例采用短尾椎弓根螺钉(观察组),30例采用长尾椎弓根螺钉(对照组),两组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执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后卧床天数)和手术前后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及术后卧床天数均较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引流量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3 d、术后6个月的腰腿痛VAS评分较术前降低,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3 d、术后6个月腰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术后3 d、术后6个月的腿痛VAS评分及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短尾椎弓根螺钉与长尾椎弓根螺钉应用于单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中均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但应用短尾椎弓根螺钉可缩短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卧床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引流量,患者术后恢复快,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尾 椎弓根螺钉 单节段 腰椎后路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融合术后以美沙酮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效果
3
作者 翟鑫鼎 徐艳红 +1 位作者 马小伟 宋万军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美沙酮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模式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术后疼痛和阿片类药物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实施PSF的10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自控镇... 目的探讨美沙酮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模式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术后疼痛和阿片类药物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实施PSF的10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自控镇痛为主的多模式镇痛,B组给予美沙酮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观察两组患儿术后每日阿片类药物消耗量(吗啡毫克当量,MME)、视觉VAS评分、阿片类药物相关副作用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术后当天,B组疼痛VAS评分和阿片类药物用量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儿疼痛VAS评分和阿片类药物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3天,B组疼痛VAS评分和阿片类药物用量显著低于A组(P<0.05)。A组患者住院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长于B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观察到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美沙酮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可改善AIS患儿PSF术后疼痛控制,降低阿片类药物消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后路脊柱融合术 疼痛 美沙酮 多模式镇痛
下载PDF
年龄及融合术式与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再手术的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加宁 田伟 +1 位作者 韩骁 安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患者初次手术时年龄及融合术式与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再手术的关系。方法:从2013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脊柱外科接受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腰椎后路融合术后发生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且再次进行手术... 目的:探讨患者初次手术时年龄及融合术式与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再手术的关系。方法:从2013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脊柱外科接受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腰椎后路融合术后发生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且再次进行手术治疗的113例患者作为再手术组,初次手术时年龄49~79岁(56.4±2.1岁),其中接受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67例,后外侧腰椎融合术(PLF)23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21例;随访时间9~42个月(24.6±1.1个月)。同时,匹配226例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未发生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初次手术时年龄46~82岁(57.1±1.1岁),其中接受PLIF 97例,PLF 45例,TLIF84例,随访时间为9~48个月(24.9±0.6个月)。对两组患者接受融合术前和末次随访时(2017年12月)进行腰痛VAS和腰椎JOA评分。应用卡方检验、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初次手术时年龄、性别分布、婚姻情况、文化程度、体质指数(BMI)、融合术式、融合节段个数、椎板是否切除及是否悬浮固定的分布差异,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初次手术时年龄及融合术式与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再手术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性别分布、婚姻情况、文化程度、BM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初次手术时年龄、融合术式、融合节段个数、椎板是否切除及是否悬浮固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OR值为1.23,95%CI为1.12~3.56;两组患者接受PLF、TLIF对比接受PLIF的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OR值及95%CI分别为0.76(0.34~0.89)、0.68(0.25~0.82)。调整融合术式、融合节段个数、椎板是否切除及是否悬浮固定等变量后,初次手术时年龄≥60岁对比<60岁的患者,a OR值为2.54,95%CI为1.23~3.56;调整年龄、融合节段个数、椎板是否切除及是否悬浮固定等变量后,接受PLF、TLIF的患者对比接受PLIF的患者,融合术后发生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需要再次手术的风险均明显降低,其a OR值及95%CI分别为0.54(0.42~0.77)、0.47(0.34~0.83)。再手术组和对照组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再手术组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的患者年龄越大,术后发生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需要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的可能性也越大。同时,接受PILF比PLF、TLIF更可能导致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融合术 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 再手术 年龄 融合术
原文传递
早期康复护理、体位改良对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秀玉 梁志雄 岳签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5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体位改良对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入组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行腰椎后路融合手术的130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体位改良对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入组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行腰椎后路融合手术的130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体位改良。比较两组腰椎功能障碍评分(ODI)、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ODI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增高(P<0.05),而在护理后组间上述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体位改良,可有效促进患者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的腰椎功能恢复,有利于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水平,还可促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病变 早期康复护理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镇痛效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甘维 张立岩 刘斌 《浙江创伤外科》 2014年第6期1046-1047,共2页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镇痛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间腰椎后路融合术后72小时内急性疼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静推帕瑞昔布钠组50例(帕瑞昔布钠40mg静推,Q12h×6次)和...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镇痛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间腰椎后路融合术后72小时内急性疼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静推帕瑞昔布钠组50例(帕瑞昔布钠40mg静推,Q12h×6次)和氟比洛芬酯组50例(氟比洛芬酯50mg静推,Q12h×6次),分析两组的急性疼痛缓解程度、疼痛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腰椎融合手术术后镇痛中,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在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帕瑞昔布钠的镇痛效果及疼痛缓解时间方面优于氟比洛芬酯。结论帕瑞昔布钠具有高效和安全的镇痛特性,适合于腰椎后路融合术术后的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氟比洛芬酯 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镇痛
下载PDF
腰椎后路融合术中持续静脉氨甲环酸对围手术期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敏 李玉前 +4 位作者 吴波 王震 薛华伟 李向洋 严晓玲 《交通医学》 2021年第6期592-595,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持续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腰椎管狭窄(LSS)患者行后路融合术(PLIF)围手术期出血的影响。方法:108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行PLIF术患者随机分为持续滴注组36例,术前滴注组35例和空白对照组37例。持续滴注组于切皮前15 min静脉滴... 目的:探讨术中持续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腰椎管狭窄(LSS)患者行后路融合术(PLIF)围手术期出血的影响。方法:108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行PLIF术患者随机分为持续滴注组36例,术前滴注组35例和空白对照组37例。持续滴注组于切皮前15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20 mg/kg,并于术中持续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0 mg/kg·h维持;术前滴注组仅切皮前15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20 mg/kg;空白对照组不应用氨甲环酸。比较各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实验室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滴注组术中出血量646.38±146.74 mL、围手术期输血量206.64±48.66 mL、术后48 h引流量113.46±28.73 mL,分别少于术前滴注组的821.57±156.28 mL、286.38±59.73 mL和209.33±43.64 mL,少于空白对照组的936.63±178.37 mL、336.83±58.74 mL和226.46±38.64 mL,持续滴注组与其他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前滴注组与空白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Hb及HCT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和72 h持续滴注组Hb及HCT高于术前滴注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PT、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24 h、术后72 h D-二聚体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血栓相关并发症。结论:切皮前及术中持续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可明显减少腰椎管狭窄患者腰椎融合围手术期的出血量和输血量,不增加血栓性疾病风险,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腰椎后路融合术 氨甲环酸 出血量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钱玉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1期256-257,共2页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40例腰椎退变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平均病程、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相比无...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40例腰椎退变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平均病程、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患者术后10 d、1个月、3个月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改善腰椎后路融合术患者术后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腰椎后路融合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胸腰椎后路融合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燕勤 邱灿金 《浙江实用医学》 2018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胸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行胸腰椎后路融合手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于麻醉前15分钟缓慢静脉滴注0.1m L/kg的生理盐水,观察组于麻醉前15分钟...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胸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行胸腰椎后路融合手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于麻醉前15分钟缓慢静脉滴注0.1m L/kg的生理盐水,观察组于麻醉前15分钟注射50mg氟比洛芬酯,5分钟缓慢静脉滴注行超前镇痛。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生理指标、镇痛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手术后,观察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及血压均在正常范围;观察组手术结束时、术后6小时、12小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胸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患者给予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及应激反应,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胸腰椎后路融合术 镇痛
下载PDF
术前排尿训练预防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排尿困难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新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4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排尿训练对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排尿困难改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3月1日—6月30日于我科住院行腰椎后路手术治疗的患者,共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前排尿训练的患者为观察组,无术前排尿训练的患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术前排尿训练对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排尿困难改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3月1日—6月30日于我科住院行腰椎后路手术治疗的患者,共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前排尿训练的患者为观察组,无术前排尿训练的患者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术后首次自主排尿时间、术后尿道疼痛及不适感完全消失时间及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并依据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结果术后观察组第1次自主排尿时间、术后尿道疼痛及不适感完全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尿路疼痛VAS最高评分、泌尿系感染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术前排尿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排尿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融合术 排尿困难 留置尿管 防护措施
下载PDF
上颈椎经口咽寰枢椎松解复位颈后路融合术2例临床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红霞 浦培双 杨建芳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9年第6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后路融合术 临床护理 寰枢椎 复位 松解 口咽 上颈椎 内固定术
下载PDF
冷敷对腰椎后路融合术后疼痛和引流量的影响
12
作者 张国妹 万冬花 +2 位作者 周荣平 陈文昭 周扬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1418-1420,共3页
目的探讨冰袋冷敷对单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后引流量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行单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77),术后采用常温水袋外敷;研究组(n=83),除术后采用冰袋外敷。分析患者疼痛分级,评价患者满意度,记录... 目的探讨冰袋冷敷对单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后引流量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行单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77),术后采用常温水袋外敷;研究组(n=83),除术后采用冰袋外敷。分析患者疼痛分级,评价患者满意度,记录术后切口引流量。结果研究组术后切口引流量为(267.40±99.20)ml,相较于对照组切口引流量减少(476.50±74.40)ml,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冰袋冷敷能有效减少单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后引流量,减轻术后腰部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敷 腰椎后路融合术 腰痛
下载PDF
短尾椎弓根螺钉在单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白瑞飞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8期10-11,共2页
目的:研究短尾椎弓根螺钉在单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行单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A组术中置入短尾椎弓根螺钉;B组置入普通长... 目的:研究短尾椎弓根螺钉在单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行单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A组术中置入短尾椎弓根螺钉;B组置入普通长尾椎弓根螺钉。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A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VAS评分均低于B组,JOA评分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尾椎弓根螺钉在单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中应用,能够减少机体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使患者能尽早下床,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有助于术后更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尾椎弓根螺钉 单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 应用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腰椎后路融合术隐性失血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金玉 徐帅 +2 位作者 郭强 邵文 马建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11-917,共7页
目的: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行单纯腰椎后路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或PLIF联合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osterior lateral fusion,PLF)的隐性失血(hidden blood loss,HBL)和RA活动性的关系... 目的: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行单纯腰椎后路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或PLIF联合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osterior lateral fusion,PLF)的隐性失血(hidden blood loss,HBL)和RA活动性的关系,以及改良HBL(modified HBL,mHBL)相对于HBL,能否提供更加准确的计算失血量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单纯行PLIF或PLIF联合PLF手术的RA患者共61例,男性9例,女性52例,年龄66.0±8.0岁,RA平均病程为16.8±12.7年(0.4~60年)。提取人口统计学信息、RA相关指标(治疗时间、抗RA药物、Steinbrocker分级)、手术节段、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通过Nadler公式计算血容量(patient volume blood,PVB),通过PVB和Gross公式计算得出TBL。分别通过经典公式[总失血量(total blood loss,TBL)-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改良公式[TBL-术中失血量-引流液中的血液量(drainage blood loss,DBL)]计算HBL和m HBL。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对比HBL、m HBL及其TBL在不同手术节段(1节段、2节段和≥3节段)和不同Steinbrocker分级之间的差异,比较术后引流量、HBL和m HBL在是否口服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两组中的差异,对比HBL和m HBL两者之间以及两者所占TBL的比例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Steinbroker分级为Ⅰ级14例、Ⅱ级34例、Ⅲ级13例,在抗RA药物中最常见的为单独应用或联合其他药物一起服用DMARDs(71.4%)。平均手术时间为161.4±52.6min,平均手术节段数为2.9±1.7,平均TBL为907.5±332.4ml,术中失血量平均454.4±386.7ml,平均术后引流量和DBL分别为497.0±273.7ml和300.6±178.3ml,平均HBL和m HBL分别为408.8±288.1ml和612.2±220.8ml。在不同节段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DBL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HBL和m HBL在不同节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RA患者Steinbroker分级之间HBL和m HBL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口服DMARDs组中引流液中失血量小于未服药组(P<0.05),HBL和m HBL在两组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HBL和m HBL之间(P<0.05)以及两者所占TBL比值对比(P<0.05)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m HBL要大于HBL。结论:隐性失血与RA活动性无明确相关性,改良m HBL要大于HBL,为评估失血量提供了更准确的依据,提示观察术后引流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融合术 类风湿关节炎 隐性失血 改良隐性失血
原文传递
氨酚羟考酮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苗峰 姜复龄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13-1515,共3页
目的:观察氨酚羟考酮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的镇痛效果,优选脊柱术后镇痛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腰椎后路融合术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目的:观察氨酚羟考酮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的镇痛效果,优选脊柱术后镇痛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腰椎后路融合术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 h口服氨酚羟考酮330 mg;术后第1、2天口服氨酚羟考酮330 mg,tid。对照组患者在术后6 h口服塞来昔布200 mg;术后第1、2天口服塞来昔布200 mg,bid。观察术后两组患者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下的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胃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无论是在静息状态下还是在活动状态下,观察组患者术后24、48、72、120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氨酚羟考酮对解除脊柱术后疼痛具有较好的效果,且镇痛快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融合术 术后镇痛 氨酚羟考酮 塞来昔布
下载PDF
智能自控静脉镇痛泵用于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梁赟 佘濛 +1 位作者 高子军 董补怀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目的:评价智能自控静脉镇痛(Smart-PCIA)泵应用于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患者的镇痛及镇静效果。方法:选择行腰椎后路融合手术的患者120例,手术结束后使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术后镇痛,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C组,n=60)使... 目的:评价智能自控静脉镇痛(Smart-PCIA)泵应用于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患者的镇痛及镇静效果。方法:选择行腰椎后路融合手术的患者120例,手术结束后使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术后镇痛,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C组,n=60)使用恒速PCIA泵,智能组(S组,n=60)使用Smart-PCIA泵。比较两组术后48 h的镇痛和镇静效果及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S组术后12 h内镇痛药消耗量和PCIA有效按压次数高于C组(P<0.05),补救镇痛率低于C组(P<0.05)。而在术后12~48 h时段,S组镇痛药消耗量低于C组(P<0.05),有效按压次数高于C组(P<0.05)。S组术后48 h泵内镇痛药总用量低于C组(P<0.05)。两组术后1、12、24、48 h的疼痛评分和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在术后24~48 h时段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P<0.05),而患者满意度高于C组(P<0.05)。结论:Smart-PCIA泵用于腰椎后路融合术时,能在有效降低镇痛药消耗量的基础上提供确切的镇痛效果,并减少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自控静脉镇痛 舒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 腰椎后路融合术 不良反应 满意度
下载PDF
ERAS胃肠道管理方案在腰椎后路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齐琼 曾立云 潘莺燕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9期769-773,共5页
目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胃肠道管理方案与传统胃肠道管理方案对腰椎后路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 目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胃肠道管理方案与传统胃肠道管理方案对腰椎后路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3.73±14.07)岁;试验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7.98±11.61)岁。对照组实施传统胃肠道管理方案,试验组实施ERAS胃肠道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误吸与非计划性排便发生率、术后口渴与饥饿程度、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误吸与非计划性排便。试验组术后口渴与饥饿程度、胃肠道症状积分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score,GI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便秘发生率、便秘症状自评量表(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symptom,PAC-SYM)评分、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PLIF应用ERAS胃肠道管理方案可以改善患者术后口渴、饥饿的不良体验,促进肠蠕动早期恢复,减轻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不会增加术中误吸、非计划性排便及术后便秘风险,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后路融合术 机械性肠道准备 加速康复外科 胃肠道管理
下载PDF
唑来膦酸在合并骨质疏松腰椎后路融合术的运用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勇 刘旭 辛坤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3期380-382,共3页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在合并骨质疏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的运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96例合并骨质疏松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采用TLIF联合骨水泥钉...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在合并骨质疏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的运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96例合并骨质疏松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采用TLIF联合骨水泥钉道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给予碳酸钙D3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2年疼痛VAS评分、JOA评分、腰椎骨密度,比较术后6、12个月的椎间融合率,记录螺钉松动、骨水泥渗漏、邻椎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JOA评分、腰椎骨密度显著增加,且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椎间融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钉道强化在合并骨质疏松的TLIF近中期疗效确切,术后服用唑来膦酸能够促进椎间融合,提升骨密度,降低术后疼痛症状,降低螺钉松动、邻近椎体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钉道强化 骨质疏松症 腰椎后路融合术 唑来膦酸
下载PDF
年龄对腰椎后路融合术围手术期特点的影响
19
作者 李文学 高金枝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评价年龄因素对腰椎后路融合术围手术期特点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行腰椎后路融合术的病例共129例(25-91岁)。按照年龄分为对照组(<65岁,n=85)和试验组(≥65岁,n=44)。观察指标包括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融合节段、估计... 目的评价年龄因素对腰椎后路融合术围手术期特点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行腰椎后路融合术的病例共129例(25-91岁)。按照年龄分为对照组(<65岁,n=85)和试验组(≥65岁,n=44)。观察指标包括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融合节段、估计出血量、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AS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年龄偏大并不会增加腰椎后路融合术围手术期的并发症,高龄不应作为手术的禁忌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融合术 术后并发症 出血 年龄
下载PDF
Topping-off手术与后路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玮 潘福敏 +3 位作者 孔超 孙祥耀 侯晓飞 鲁世保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7-652,共6页
目的比较Topping-off手术与经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interbody fusion,P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degenerative lumbar disease,DL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因DLD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 目的比较Topping-off手术与经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interbody fusion,P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degenerative lumbar disease,DL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因DLD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Topping-off术式治疗的40例患者为Topping-off组,按照组间主要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选择采用PIF术式治疗的60例患者为PIF组。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2年腰痛程度及腰椎功能进行评分,使用屈伸位腰椎X线片测量L2/3、L3/4及L2-4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使用改良Pfirrmann评分评估术前术后L2/3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结果Topping-off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P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pping-off组术中出血量小于PI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Topping-off组L3/4节段ROM较术前降低(P<0.05),L2/3节段ROM较术前无明显改变(P>0.05);而PIF组L2/3节段ROM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两组间L2-4节段术后2年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年,PIF组L2/3节段改良Pfirrmann评分较Topping-off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pping-off术与PIF术均能显著改善DLD预后,但Topping-off手术能预防或延缓邻近节段退变发生,对临床诊疗策略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ping-off手术 后路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变性疾病 活动度 邻近节段退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