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心血管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1
作者 祁玉珍 徐玉妹 +2 位作者 乔明月 金国珍 刘志忠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2-396,共5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心血管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8月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主诉“反复胸闷、心悸、乏力”而就诊于本院心血管内科的48例患者为后遗症组,同时期住院拟行外科心脏瓣膜手术且有新型冠状...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心血管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8月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主诉“反复胸闷、心悸、乏力”而就诊于本院心血管内科的48例患者为后遗症组,同时期住院拟行外科心脏瓣膜手术且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史的非冠心病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资料。结果:后遗症组和对照组的性别构成比、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后遗症组肺部CT检查显示无炎症浸润,且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B型利钠肽水平均正常。后遗症组中所有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为阴性,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局部或整体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同时排除心包积液。后遗症组中19例(39.6%)患者经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排除肺栓塞。后遗症组9例(18.8%)患者接受3T心脏磁共振钆增强检查,仅2例(22.2%)钆延迟增强(LGE)阳性。后遗症组14例(29.2%)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12例(85.7%)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对照组32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6例(18.8%)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后遗症组8例(16.7%)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结束时接受左肱二头肌动脉造影,其中7例(87.5%)患者存在肱二头肌动脉慢血流现象。后遗症组心率变异性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67.20±14.41)ms vs.(93.03±22.19)ms,P<0.01;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2.33±13.69)ms vs.(41.18±17.52)ms,P<0.01;相差大于50 ms的相邻RR间期总数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5.8±4.9)%vs.(8.8±6.8)%,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心血管后遗症患者存在多组织微血管功能障碍和长期自主神经失衡,可能是后遗症的发生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心血管 后遗症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祛瘀通络方联合灌汤1号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王冰玉 黄巧玲 +1 位作者 傅金英 刘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祛瘀通络方联合灌汤1号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丸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祛瘀通络方口服联合灌汤1号保留灌肠治疗,疗... 目的探讨祛瘀通络方联合灌汤1号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丸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祛瘀通络方口服联合灌汤1号保留灌肠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局部症状及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局部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局部症状的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8、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8、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80.00%(40/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采用祛瘀通络方联合灌汤1号治疗,可改善自觉症状及妇科阳性体征,降低血清促炎因子水平,提高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通络方 灌汤1号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中医药干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3
作者 张兵 刘鹏飞 +2 位作者 王丽 于潇 刘金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28-133,共6页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因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回顾近10年中医药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蛋白(TGF-β/Smad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核转录因...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因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回顾近10年中医药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蛋白(TGF-β/Smad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核转录因子-κB(NF-κB)、脂肪酸合成酶/脂肪酸合成酶配体(Fas/FasL)、Toll样受体(TLRs)等信号通路干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研究,分析并总结了不同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要点,以期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提供有效靶点及理论依据。参考文献51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中医药 信号通路 非特异性炎症 免疫反应 纤维化 损伤修复
下载PDF
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失眠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黄晴晴 万香莲 余晶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运用于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6月-2021年9月纳入的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7例,研究组开展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 目的研究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运用于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6月-2021年9月纳入的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7例,研究组开展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后评价两组依从性,干预前后测评两组睡眠质量、简易智力状态(MMSE)、运动功能(FMA)、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语言功能、生活质量(SF-36),比较两组干预结果。结果研究组依从性91.49%高出对照组72.34%(P<0.05)。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MMSE、FMA、NIHSS、语言功能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MMSE、FMA、语言功能高出对照组,但NIHSS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F-36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均高出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提升患者依从性,增强其认知能力以及语言功能,促进运动能力恢复,同时改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 脑梗死后遗症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推拿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5
作者 徐帮杰 陈彭梦影 胡汉平 《北方药学》 2024年第3期23-25,共3页
目的:研究推拿针灸+补阳还五汤加减在脑中风后遗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病例时间为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纳入病例均为本院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共60例;在随机数字表下将60例患者1:1纳入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针灸推拿治... 目的:研究推拿针灸+补阳还五汤加减在脑中风后遗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病例时间为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纳入病例均为本院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共60例;在随机数字表下将60例患者1:1纳入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针灸推拿+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证候积分、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证候积分(眩晕、言语不清、半身不遂、夜间盗汗、面色苍白),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神经功能(NIHSS)、运动功能(Fugl-Meyel)、生活自理能力(Bathel)评分,观察组NIHSS低于对照组,Fugl-Meyel、Bathel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血管内皮指标(ET、NO、EDHF)水平,观察组ET低于对照组,NO、EDH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中风后遗症病例治疗中采取推拿针灸+补阳还五汤加减干预具有确切效果,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针灸 补阳还五汤加减 脑中风后遗症 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三乌胶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
作者 王红星 陈磊 +1 位作者 周利琴 文凯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三乌胶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9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住院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西药组与联合中药组,各53例。西药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联合中药组使用阿司匹... 目的探讨三乌胶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9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住院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西药组与联合中药组,各53例。西药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联合中药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三乌胶丸治疗。统计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中药组总有效率(90.57%,48/53)高于西药组(75.47%,40/5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各项得分、血清S100-β水平、红细胞积压(HCT)、血浆比黏度(PV)、全血低切黏度(WBLSV)、全血高切黏度(WBHSV)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降低,联合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4周后2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内皮衍生超极化因子(EDHF)、一氧化氮(NO)水平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下肢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升高,联合中药组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三乌胶丸可缓解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血液流变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下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三乌胶丸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论风药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治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倩 刘霞 张兰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妇科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成因复杂,病程长,缠绵难愈,对女性的生殖健康与正常生活都产生了严重影响。风药能祛除风疾并兼有风木属性,具有“升、行、透、窜、动”的特性,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瘀、郁、虚”的病...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妇科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成因复杂,病程长,缠绵难愈,对女性的生殖健康与正常生活都产生了严重影响。风药能祛除风疾并兼有风木属性,具有“升、行、透、窜、动”的特性,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瘀、郁、虚”的病因病机,能从“助运胜湿、活血化瘀、开散气结、补而不滞”四个方面发挥协同作用。文章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因病机出发,探讨了风药在本病治疗中的机理及应用,并附验案一则,为该病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药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慢性盆腔炎 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
下载PDF
熏洗法辅助针灸及康复训练法对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俞生 田仁丹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6期34-37,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能力评分量表(Living Ability Rating Scale,ADL)评分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扬中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治疗方...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能力评分量表(Living Ability Rating Scale,ADL)评分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扬中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n=51)和对照组(n=51),其中研究组接受熏洗法辅助针灸及康复训练法,对照组接受熏洗法辅助针灸治疗。利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eurological Impairment Rating Scale,NIHSS)、ADL、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Rating,Fugl-Meyer)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 ealth Organization on Quality of Life Brief Scale,WHOQOL-BREF)评分。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ADL评分、NIHSS评分、BI指数、FugL-Myer评分、QOL-BRE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ADL评分、BI指数、FugL-Myer评分、QOL-BREF评分显著较高,NIHSS评分显著较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熏洗法辅助针灸及康复训练法中风后遗症患者可显著提升其临床效果,积极提升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熏洗法 针灸 康复训练法 中风后遗症 临床治疗效果 ADL评分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言语及吞咽障碍的影响
9
作者 杨晓鸿 邹敏刚 《河南中医》 2024年第4期595-599,共5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言语及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中风后遗症言语及吞咽障碍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康复...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言语及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中风后遗症言语及吞咽障碍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法,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语言能力、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情况、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等。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43%,观察组有效率为96.6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语言能力、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 SWAL-QOL)、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可改善患者语言能力及吞咽障碍,提高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言语障碍 吞咽障碍 醒脑开窍针法 康复训练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何聪 王添一 +4 位作者 李文鑫 孙晓伟 杨添淞 秦鸿宇 张淼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81-85,共5页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绝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在疾病后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这些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常用于治疗脑...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绝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在疾病后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这些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常用于治疗脑卒中后便秘、偏瘫、吞咽困难、抑郁和尿失禁等病症,通过机制研究发现,其可通过减轻炎性损伤、抑制凋亡、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细胞毒性和改善缺血区血流供应等方面发挥作用。然而,目前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研究还存在随机对照试验质量低、针刺方案不标准、针刺机制不明确等问题。未来的研究应提高质量和水平,采用科学的设计和评价方法,探索合理的针刺方案和干预时机,揭示针刺对脑卒中后遗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提供更有力的证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卒中后遗症 临床研究 机制研究 综述
下载PDF
妇炎清颗粒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研究
11
作者 陈怡 张家玮 +5 位作者 黄缨 彭宣文 陈宜斌 贺漪 黄晓艳 胡文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目的评价妇炎清颗粒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临床研究设计方法,5个试验中心30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50例)与对照组(150例)。试验组予妇炎清颗粒及... 目的评价妇炎清颗粒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临床研究设计方法,5个试验中心30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50例)与对照组(150例)。试验组予妇炎清颗粒及金刚藤胶囊模拟剂口服,对照组予金刚藤胶囊及妇炎清颗粒模拟剂口服,疗程4周。将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12周两组的临床总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盆腔疼痛评分疗效、盆腔积液及包块的恢复、宫颈分泌物恢复、复发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00例患者中,符合方案有效病例282例,试验组145例,对照组137例。疗程结束后,试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03%(132/145)、67.88%(93/13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减少程度对比对照组更佳(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盆腔疼痛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3.10%(135/145)和75.91%(104/13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盆腔内积液、包块恢复情况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χ^(2)=15.633,P<0.05);宫颈分泌物恢复情况试验组优于对照组(χ^(2)=8.560,P<0.05);治疗结束后12周进行对比,试验组治疗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复发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治疗过程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均有较高安全性。结论妇炎清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临床疗效确切,在临床综合总疗效、中医症状总积分和单个症状积分的疗效等方面均优于金刚藤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炎清颗粒 湿热瘀结证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原文传递
名中医丛慧芳从“正虚邪恋”论治“寒地”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经验
12
作者 李丽淼 吴丹 +3 位作者 丛慧芳 徐虹云 王丹凝 门佳囡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96-99,103,共5页
总结丛慧芳教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经验。丛慧芳教授基于女性胞宫的生理独特性,认为胞宫为至阴之地以及地处北方的地域性,再结合疾病迁延难愈的特性,总结正虚邪恋是此病的关键病机,病位虽在胞宫,病机为冲任受损,但与五脏相因... 总结丛慧芳教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经验。丛慧芳教授基于女性胞宫的生理独特性,认为胞宫为至阴之地以及地处北方的地域性,再结合疾病迁延难愈的特性,总结正虚邪恋是此病的关键病机,病位虽在胞宫,病机为冲任受损,但与五脏相因,切不可一味攻伐祛湿清热,认为“虚”和“瘀”是导致本病发生和经久不愈的关键因素。此时瘀血同时作为病理产物和继发病因,机体无力自主,缠绵痛苦势所必然。由此在治疗时以扶正祛邪为其根本治疗思路,唯清热除湿恐难取效,亦非独驱邪攻瘕以复其能,故丛慧芳教授在此基础上采取温散祛瘀之法,使正气匡扶,邪气可散,余症自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正虚邪恋 温散祛瘀 胞宫 临证经验 丛慧芳
下载PDF
自拟清热逐秽饮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研究
13
作者 邵美华 蒋珊珊 张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逐秽饮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76例SPID湿热瘀阻证女性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参考指南采取常规抗生素干预;治疗...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逐秽饮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76例SPID湿热瘀阻证女性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参考指南采取常规抗生素干预;治疗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自拟清热逐秽饮保留灌肠干预。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血常规指标、临床疗效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下腹部、腰骶部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3个月后,两组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1);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上调更加明显(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CRP与PCT水平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1)。结论自拟清热逐秽饮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SPID疗效明显,能显著减少患者疼痛,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清热逐秽饮 保留灌肠 抗生素
原文传递
经方治疗血液病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症验案4则
14
作者 崔玉丁 李振彬 +2 位作者 王贝贝 赵晴 王永敏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52-55,共4页
血液病是指原发于血液系统的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等,以及主要累及血液及造血器官的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缺铁性贫血等,具有病程长、病情多变、症状复杂和易并发其他疾病等特点。血液病可归属于中医学“虚劳”... 血液病是指原发于血液系统的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等,以及主要累及血液及造血器官的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缺铁性贫血等,具有病程长、病情多变、症状复杂和易并发其他疾病等特点。血液病可归属于中医学“虚劳”“紫癜”“血证”等范畴,病理要素多为热、毒、虚、瘀等。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可归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其病邪以“寒邪”“寒湿”“湿热”等为主,具有易损阳气、耗阴血、阻气机等特点。血液病由于病程较长、疾病耗损及久虚不复等因素,患者多表现为气血阴阳俱伤,以正虚为主,虚实夹杂,复感染新冠病毒,五脏功能益损,正气更虚。因体质及邪气所侵犯脏腑不同,部分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浆细胞疾病等)患者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出现畏寒、食欲不振、恶心、失眠、肢体关节疼痛等症状长时间不能消退[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者导致原发病加重[2]。此类患者在治疗方面虽已有相关指南共识可以参考[3],但因异质性等原因总体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药因具有辨证论治之特色,治疗此类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导师王永敏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血液病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收效甚佳,现整理4则验案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恢复期 后遗症 经方 验案
下载PDF
从“温热邪气”辨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后遗症验案3则
15
作者 王旭晢 陈四清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59-61,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可引起呼吸系统及免疫、消化、心血管、神经等肺外多系统脏器不同程度的损伤[1],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即使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的恢复期仍留有后遗症[2-3]。中医具有辨证论治、整体施治的特点,治疗新冠... 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可引起呼吸系统及免疫、消化、心血管、神经等肺外多系统脏器不同程度的损伤[1],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即使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的恢复期仍留有后遗症[2-3]。中医具有辨证论治、整体施治的特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后遗症有独特优势。陈四清教授结合临床实践发现,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后遗症发病多因外感温热邪气,夹杂湿热秽浊之邪所致[4]。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后,部分患者由于正气受损,未能使邪气尽祛之,温热邪气稽留体内,影响各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继而引发诸多病症。如邪热未尽,痰浊蒙心,则见心慌心悸;邪热久羁,耗气伤阴,则见疲劳乏力;邪热夹痰,滞于肺络则见咳嗽咳痰,伤及脾气则会导致味觉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恢复期 后遗症 温热邪气 桑菊饮 验案
下载PDF
热敏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研究概况
16
作者 胡旺凯 杨俊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7期1283-1286,共4页
论述热敏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研究概况,通过分析热敏灸治疗中风后的理论研究及临床研究中的排泄障碍、情绪障碍、肢体障碍、其他障碍,发现热敏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热敏灸不仅操作简便安全,而且病人易于接受,为中风后遗症病人提供... 论述热敏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研究概况,通过分析热敏灸治疗中风后的理论研究及临床研究中的排泄障碍、情绪障碍、肢体障碍、其他障碍,发现热敏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热敏灸不仅操作简便安全,而且病人易于接受,为中风后遗症病人提供了临床治疗经验,为其他脑血管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在临床应用中有较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热敏灸 脑卒中 艾灸 综述
下载PDF
1601例盆腔炎性疾病及其后遗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
17
作者 罗艺苹 李茂雅 +4 位作者 魏绍斌 王霞 蔡福梅 甘雨玉 陈雨舟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探究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牵头单位,通过横断面调查,对全国17个省、自治区... 目的探究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牵头单位,通过横断面调查,对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家医院的1601例PID和SPID患者(其中PID患者874例,SPID患者727例)的中医证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PID以湿热蕴结证(占40.96%)、湿热瘀结证(占30.32%)、瘀热内结证(占10.64%)、热毒炽盛证(占7.89%)为常见证型;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急性期以湿热瘀结证(占22.39%)、气滞血瘀夹湿热证(占22.39%)为常见证型;SPID非急性加重期以湿热瘀结证(占38.52%)为常见证型;其中慢性盆腔疼痛、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不孕症以湿热瘀结证为常见证型。PID患者湿热蕴结证、湿热瘀结证在所有地区的分布频率均较高,瘀热内结证、热毒炽盛证在西南地区分布较多;SPID患者的证型中,西南、华中、华南地区以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较多见,气虚血瘀证在华中、西北地区分布频率较高,肾虚血瘀证在华东、华北地区分布频率较高,寒湿凝滞证在西北、东北地区分布较多;中医证型与地区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D和SPID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地区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性,可为临床因地制宜地辨证治疗PID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中医证候 分布特征 横断面调查
下载PDF
1例脑卒中后遗症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伴麻木患者三方协同病程管理及护理体会
18
作者 梁丹丹 陈秀丽 +1 位作者 刘利梅 陈佳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1期173-177,共5页
本文总结1例脑卒中后遗症期一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伴麻木患者的“护士-家属-患者”三方协同病程管理及护理体会。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医护、家属、患者三方协同合作,根据患者的特点,实施多维度护理干预,包括功能锻炼、情志护理、睡... 本文总结1例脑卒中后遗症期一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伴麻木患者的“护士-家属-患者”三方协同病程管理及护理体会。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医护、家属、患者三方协同合作,根据患者的特点,实施多维度护理干预,包括功能锻炼、情志护理、睡眠护理、中医护理等,提高患者康复信心,优化康复治疗过程,加速患者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护理 脑卒中 协同管理 功能锻炼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脑卒中后遗症
下载PDF
从《针灸大成》探析杨继洲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学术特色
19
作者 汪俊丽 王颖 +4 位作者 张国庆 金子开 张利达 童婷婷 韩为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4-38,共5页
《针灸大成》对中风后遗症论治详尽,其理论精辟,见解独到。杨继洲对中风后遗症的治则特点集中体现在:脏腑分型,针灸并用;接气通经,针达病所;针法灵活,补泻得当。处方特色主要体现在:取穴精炼;交叉取穴;不效有策。《针灸大成》论治中风... 《针灸大成》对中风后遗症论治详尽,其理论精辟,见解独到。杨继洲对中风后遗症的治则特点集中体现在:脏腑分型,针灸并用;接气通经,针达病所;针法灵活,补泻得当。处方特色主要体现在:取穴精炼;交叉取穴;不效有策。《针灸大成》论治中风后遗症的学术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对指导针灸临床治疗中风后遗症仍有深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继洲 针灸 中风后遗症 学术特色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周科达 王佩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5期168-171,共4页
盆腔炎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病之一,若得不到及时、规范诊治或患者素体虚弱则会进展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SPID临床以慢性盆腔痛、不孕、异位妊娠等为临床表现,病情日久反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盆腔炎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病之一,若得不到及时、规范诊治或患者素体虚弱则会进展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SPID临床以慢性盆腔痛、不孕、异位妊娠等为临床表现,病情日久反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SPID的治疗,现代医学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必要时手术治疗;对于不孕患者建议提供辅助生殖技术,对于异位妊娠、输卵管积水患者主张进行手术治疗。中医药治疗SPID历史悠久,主要以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为主,具有效果明确、安全性高及易于推广等优点。故此,本文对中医、西医治疗SPID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中医 西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