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咯替尼联合化疗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线及一线以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郭玛丽 林丽平 +1 位作者 丁晓芬 樊燕丹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索吡咯替尼联合化疗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ABC)一线或一线以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HER-2阳性ABC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 目的探索吡咯替尼联合化疗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ABC)一线或一线以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HER-2阳性ABC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3例),所有患者只需具有一个可测量病灶。对照组采用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吡咯替尼+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疾病控制率(DCR)及客观缓解率(ORR)、不良反应、肿瘤标志物水平[癌抗原153(CA153)、癌抗原199(CA199)及胸苷激酶1(TK1)]及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患者至少完成两个周期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卡培他滨或吡咯替尼+卡培他滨治疗。两组ORR、DCR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A153、CA199、TK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A153、CA199、TK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咯替尼联合化疗在一线或一线以上药物治疗HER-2阳性ABC安全有效,能够降低心脏毒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 吡咯替尼 曲妥珠单抗 帕妥珠单抗 卡培他滨 肿瘤标志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真实世界吡咯替尼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分析
2
作者 朱仲玲 郑禹 史业辉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建立大数据环境下真实世界研究平台,评估真实世界中吡咯替尼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安全性。方法: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的基础上构建适合真实世界研究的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乳腺癌专病库以及吡咯替尼用药分... 目的:建立大数据环境下真实世界研究平台,评估真实世界中吡咯替尼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安全性。方法: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的基础上构建适合真实世界研究的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乳腺癌专病库以及吡咯替尼用药分析科研课题库。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接受以吡咯替尼为治疗基础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各类实验室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建成适合真实世界研究的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乳腺癌专病库已覆盖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乳腺癌患者全生命周期的临床数据。吡咯替尼用药分析科研库共纳入6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位年龄55.5岁(35~76岁),常见的实验室检查相关不良事件依次为淋巴细胞减少(36.7%)、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33.3%)、贫血(31.7%)、白细胞减少(23.3%)、低钾(18.3%)、中性粒细胞减少(16.7%)、尿酸升高(16.7%)、高血糖(15%)、高甘油三酯血症(13.3%)。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7%,以血液学毒性为主,未见4级不良事件。结论: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实现了患者全生命周期临床数据的实时收集,适用于真实世界研究。以吡咯替尼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最常见的实验室相关不良事件为淋巴细胞减少、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贫血,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替尼 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 不良事件 真实世界研究
下载PDF
伊尼妥单抗联合吡咯替尼治疗原发耐药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1例 被引量:5
3
作者 蔡阳阳 赵健丽 +4 位作者 汪颖 丁林潇潇 柴洁 罗思敏 姚和瑞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约10%~30%的乳腺癌患者存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过表达,后者与较差的预后相关。多种抗HER2药物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其中,曲妥珠单抗仍是一线标准治疗,而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后的二线... 约10%~30%的乳腺癌患者存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过表达,后者与较差的预后相关。多种抗HER2药物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其中,曲妥珠单抗仍是一线标准治疗,而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后的二线及以上治疗靶向药物选择成为新的困难与挑战。伊尼妥单抗是一种优化细胞毒性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cated cytotoxicity,ADCC)效应的新型单抗药物,通过改造抗体的Fc段,显示出优于曲妥珠单抗的疾病控制时间及良好的安全性。基础研究显示,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吡咯替尼在阻断细胞内的HER2 ATP位点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单抗药物的ADCC效应,两药联合的治疗模式具有潜在的临床获益。本文报道了1例曲妥珠单抗原发耐药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二线治疗失败后应用长春瑞滨联合伊尼妥单抗及吡咯替尼三线治疗,获得了超过19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阳性乳腺癌 妥单抗 吡咯替尼 曲妥珠单抗耐药
下载PDF
吡咯替尼治疗不同特征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
4
作者 阙丽琳 梁丹梅 +2 位作者 甘媚 梁莉 罗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0077-0080,共4页
探讨吡咯替尼对不同特征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6~2023.6收治的50例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这50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70%,疾... 探讨吡咯替尼对不同特征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6~2023.6收治的50例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这50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70%,疾病控制率(DCR)为96%;ECOG评分0~1分者DCR高于2~3分者,P<0.05;不同转移部位数、月经状态、肿瘤分期的患者的ORR对比无差异,P>0.05;在所有不良反应中,腹泻发生率最高为90%,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最低为4%,大部分为Ⅰ~Ⅱ级。结论 吡咯替尼对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较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晚期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吡咯替尼 安全性
下载PDF
吡咯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傅成斌 韩晖 +1 位作者 林舜国 许春森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882-887,共6页
目的:比较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H)联合化疗与吡咯替尼(pyrotinib,Py)或帕妥珠单抗(pertuzumab,P)联合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影响患者总体病理完全缓解(total 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tpCR)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 目的:比较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H)联合化疗与吡咯替尼(pyrotinib,Py)或帕妥珠单抗(pertuzumab,P)联合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影响患者总体病理完全缓解(total 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tpCR)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行新辅助治疗的33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H+Py组(47例)、H+P组(268例)和H组(15例)分别联合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患者tpCR率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的平均tpCR率为56.7%(187/330),H+P组和H+Py组的tpCR率分别为60.4%(162/268)和44.7%(21/47),H+Py组3级不良反应最高达21.3%(10/47),药物减量和3级不良反应影响H+Py组的tpCR率。影响所有患者tpCR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是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和HER-2状态,HR阴性患者的tpCR率是HR阳性的3.217倍,而HER-2(+++)患者的tpCR率是HER-2(++)的3.710倍。结论:H+Py组的疗效劣于H+P组而优于H组,3级不良反应及药物减量影响H+Py组的疗效。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管控,保证足剂量用药,H+Py联合化疗仍是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的可选方案之一。HR和HER-2状态是患者tpCR率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吡咯替尼 新辅助治疗 HER-2阳性
下载PDF
吡咯替尼对携带HER-2突变的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津京 马飞 +2 位作者 田朋飞 孙晓莹 李晓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4-247,共4页
目的:评估吡咯替尼对携带HER-2突变的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收治的13例携带HER-2突变的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使用吡咯替尼单药行... 目的:评估吡咯替尼对携带HER-2突变的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收治的13例携带HER-2突变的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使用吡咯替尼单药行抗HER-2治疗,对患者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综合评估。结果:13例患者中3例因不良反应难以耐受出组,未行疗效评价,其余10例患者中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1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3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3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3例。客观缓解(CR+PR)率为40%(4/10),临床获益(CR+PR+SD≥6.0个月)率为60%(6/10),疾病控制(CR+PR+SD)率为70%(7/10)。无进展生存时间最长者达15.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4.9个月(95%CI:3.8~6.0)。吡咯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占84.6%(11/13),3级及以上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为15.4%(2/13)、恶心为7.7%(1/13)、呕吐为7.7%(1/13)。结论:携带HER-2突变的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可能从吡咯替尼的抗HER-2治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突变 HER-2阴性 吡咯替尼 晚期乳腺癌
下载PDF
吡咯替尼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
7
作者 任文静 张婉璐 +3 位作者 王慧冰 袁洋 刘慧 付桂英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3年第1期5-9,14,共6页
目的:评价真实世界中吡咯替尼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9月1日–2021年3月31日在某院接受吡咯替尼治疗的14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信息,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无进... 目的:评价真实世界中吡咯替尼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9月1日–2021年3月31日在某院接受吡咯替尼治疗的14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信息,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探索可能的疗效预测指标。结果:14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中位PFS为15.0个月(95%CI:12.6~17.4)。可评价疗效者135例,ORR23.7%,DCR 94.8%,CBR 74.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线数是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P=0.028)。吡咯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61/140,43.6%),3级腹泻发生率为13.6%(19/140)。以吡咯替尼为基础的不同方案间不良反应发生率、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412,P=0.489)。结论:以吡咯替尼为基础的多种治疗方案在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显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不良反应可耐受,且早期使用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替尼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吡咯替尼靶向治疗乳腺癌对患者血清中Hcy、CA153、FA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薛昭 孙刚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207-1209,共3页
目的探讨与研究吡咯替尼靶向治疗乳腺癌对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CA153、果糖胺(Fructosaminen,FA)的影响。方法2018年8月选择在本院进行诊治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对照平行原则分为对照组37... 目的探讨与研究吡咯替尼靶向治疗乳腺癌对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CA153、果糖胺(Fructosaminen,FA)的影响。方法2018年8月选择在本院进行诊治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对照平行原则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吡咯替尼靶向治疗,治疗观察8周,检测血清Hcy、CA153、FA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客观有效率为8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为45.9%(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的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皮疹、肝肾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7%,与对照组的29.7%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Hcy、CA153、FA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抑郁、焦虑、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等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咯替尼靶向治疗乳腺癌能有效抑制Hcy、CA153、FA的表达,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客观有效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替尼 靶向治疗 乳腺癌 同型半胱氨酸 CA153 果糖胺
下载PDF
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联合吡咯替尼治疗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许志滩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7期23-27,共5页
目的:分析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联合吡咯替尼治疗晚期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收治的40例晚期HER-2阳... 目的:分析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联合吡咯替尼治疗晚期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收治的40例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吡咯替尼。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耐药情况、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多药耐药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P170)、谷胱甘肽-S-转移酶-π、P-糖蛋白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和附加关注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联合吡咯替尼可有效治疗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对耐药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可改善免疫功能与生存质量,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替尼 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 临床疗效 免疫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在老年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莫淑芬 钟海鸣 +1 位作者 许靖靖 郁德杰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4期83-86,共4页
目的观察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Cap)在老年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 目的观察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Cap)在老年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Cap治疗,观察组接受Cap联合吡咯替尼治疗,治疗2周期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比较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至2022年6月,比较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率(DCR)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EA、CA199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6月,对照组PFS平均为9.286(95%CI:8.213~10.359);观察组PFS平均为11.314(95%CI:10.889~11.739),观察组PFS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咯替尼联合Cap治疗老年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可提高DCR,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P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乳腺癌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卡培他滨 吡咯替尼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吡咯替尼超适应证用药安全性的回顾性研究
11
作者 唐浩淳 孟珺 +1 位作者 夏铮铮 任灵芝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238-1242,共5页
目的评价吡咯替尼超适应证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某肿瘤专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使用马来酸吡咯替尼片治疗HER2突变NSCLC的住院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患者... 目的评价吡咯替尼超适应证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某肿瘤专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使用马来酸吡咯替尼片治疗HER2突变NSCLC的住院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患者信息、用药信息及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等,评价其临床用药安全性。结果共收集46例使用吡咯替尼的HER2突变NSCLC患者病历资料,其中男19例,女27例。42例患者出现ADR,发生率为91.30%,常见ADR包括胃肠毒性、皮肤毒性和肝脏毒性等,大部分为轻度和中度毒性。结论吡咯替尼超适应证用于HER2突变NSCLC发生ADR很常见,但程度较轻,安全性较好,大部分ADR经及时对症处理后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吡咯替尼 药品不良反应 安全性 超适应证
原文传递
吡咯替尼后线治疗HER-2阳性胃癌伴脑转移患者2例报道
12
作者 李侠 吕东来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315-1317,共3页
通过2例罕见的HER-2阳性胃癌伴脑转移患者的后线成功靶向治疗,增强临床医师对该类罕见晚期胃癌诊疗的认知,并分享成功的治疗经验。
关键词 胃癌 脑转移 吡咯替尼 HER-2
下载PDF
吡咯替尼与全脑放疗联合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
13
作者 孙笑笑 高志位 宋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20期38-40,195,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吡咯替尼与全脑放疗联合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研究伊始时间为2019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2月,通过电脑程序作用下在该段时间内选择本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134例作为入组成员,区分为两个群组,分... 目的:探讨分析吡咯替尼与全脑放疗联合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研究伊始时间为2019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2月,通过电脑程序作用下在该段时间内选择本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134例作为入组成员,区分为两个群组,分别为对照组统共67例使用全脑放疗方式进行治疗,以及观察组统共67例使用吡咯替尼与全脑放疗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最终产生的治疗成效进行两个组别之间的比较。结果:观察组获得的近期有效率为95.52%,对照组为71.64%,最终获得更高临床疗效的一个组别为观察组(P<0.05);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事件概率更高的一个组别为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个组别之间所拥有的生活质量水平各项指标之间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数值更高的一个组别为观察组(P<0.05);获得更长生存时间以及中位生存时间的一个组别为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出现乳腺癌脑转移症状的患者而言,对其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吡咯替尼联合全脑放疗的方式进行相关疾病的医治,能够让患者获得与预期状态更为相近的治疗成效,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拥有更高的治疗安全系数,患者接收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时间概率相对而言更少,患者能够通过该项治疗在此之后获得更加优质的生活质量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替尼 全脑放疗 乳腺癌 脑转移
下载PDF
观察吡咯替尼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
14
作者 赵清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9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吡咯替尼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58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29)。对照组... 目的:探讨吡咯替尼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58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29)。对照组用替吉奥药物治疗,观察组用吡咯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TSGF、CA199以及VEGF水平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TSGF、CA199以及VEGF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咯替尼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替尼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 近期疗效
下载PDF
真实世界吡咯替尼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2
15
作者 宋国红 李惠平 +10 位作者 邸立军 严颖 姜晗昉 徐玲 万冬桂 李瑛 王墨培 肖宇 张如艳 冉然 王环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4-260,共7页
目的:评价真实世界中口服吡咯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接受以口服吡咯替尼为治疗基础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结果:72例... 目的:评价真实世界中口服吡咯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接受以口服吡咯替尼为治疗基础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结果:72例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69例(95.8%)在复发转移阶段和/或(新)辅助治疗阶段曾行抗HER2靶向治疗;61例(84.7%)在复发转移阶段接受过抗HER2靶向治疗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56例(77.8%),拉帕替尼36例(50.0%),T-DM14例(5.6%)。72例患者中接受吡咯替尼联合化疗(±曲妥珠单抗)62例(86.1%),吡咯替尼联合内分泌治疗(±曲妥珠单抗)6例(8.3%),吡咯替尼(±曲妥珠单抗)4例(5.6%)。7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1例(1.4%),部分缓解18例(25.0%),疾病稳定41例(56.9%),疾病进展12例(16.7%)。客观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26.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7.6个月(95%CI:5.5~9.7个月)。36例曾接受过拉帕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吡咯替尼治疗的中位PFS为7.9个月(95%CI:4.1~11.7个月),15例脑转移患者中,吡咯替尼治疗的中位PFS为6.0个月(95%CI:2.2~9.8个月)。吡咯替尼相关的主要毒副反应为腹泻,共57例(79.2%),1~2级者48例(66.7%),3级者9例(12.5%)。结论:以吡咯替尼为基础的方案能够有效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包括拉帕替尼治疗失败及脑转移的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替尼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乳腺肿瘤 曲妥珠单抗 拉帕替尼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吡咯替尼的浓度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振寰 荆伟丽 +3 位作者 刘涛 吕志强 曹志红 徐文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767-2771,共5页
目的:建立测定吡咯替尼血药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血浆样本经甲醇沉淀蛋白后,以伊马替尼为内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以Ultimate AQ-C_(18)为色谱柱,以甲醇(含0.1%甲酸)-水(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测定吡咯替尼血药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血浆样本经甲醇沉淀蛋白后,以伊马替尼为内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以Ultimate AQ-C_(18)为色谱柱,以甲醇(含0.1%甲酸)-水(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5μL。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以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正离子扫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m/z 583.4→138.3(吡咯替尼)、494.5→393.4(内标)。选择2020年6-11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吡咯替尼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0例,测定其用药1周后的吡咯替尼稳态谷浓度。结果:吡咯替尼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5~300 ng/mL(r=0.9993),定量下限为5 ng/mL;日内、日间RSD均不高于9.30%,相对误差为-6.70%~5.04%;稳定性试验的相对误差为-1.92%~5.42%;提取方法、基质效应、残留效应均不影响待测物的定量分析。30例乳腺癌患者体内吡咯替尼的稳态谷浓度为32.6~82.8 ng/mL,平均血药浓度为53.8 ng/mL,存在2.54倍的个体差异。结论:所建LC-MS/MS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可用于乳腺癌患者体内吡咯替尼的血药浓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替尼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伊马替尼 乳腺癌 血药浓度监测
下载PDF
吡咯替尼+曲妥珠单抗+化疗治疗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1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千千 罗旭 +2 位作者 党会芬 王玉凤 田迎霞 《甘肃医药》 2021年第11期1049-1050,1052,共3页
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目前治疗手段多样,包括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治疗,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如马来酸吡咯替尼、拉帕替尼、来那替尼、图卡替尼,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如T-DM1、DS-8201。本研究采用马来酸吡咯替尼片联合曲... 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目前治疗手段多样,包括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治疗,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如马来酸吡咯替尼、拉帕替尼、来那替尼、图卡替尼,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如T-DM1、DS-8201。本研究采用马来酸吡咯替尼片联合曲妥珠单抗及化疗治疗HER2阳性晚期转移性乳腺癌1例,取得了显著疗效,为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马来酸吡咯替尼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曲妥珠单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吡咯替尼联合化疗在曲妥珠单抗耐药乳腺癌肝转移患者中的疗效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守兵 刘宇 +4 位作者 刘虎 李文娟 金伟 胡丹丹 潘跃银 《安徽医学》 2020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吡咯替尼联合化疗在曲妥珠单抗耐药乳腺癌肝转移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收治的12例曲妥珠单抗耐药乳腺癌肝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吡咯替尼联合化疗... 目的观察吡咯替尼联合化疗在曲妥珠单抗耐药乳腺癌肝转移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收治的12例曲妥珠单抗耐药乳腺癌肝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吡咯替尼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随访4个周期,观察肝脏转移病灶大小及转氨酶、胆红素、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结果12例吡咯替尼联合治疗患者中,1例死亡,91.7%的患者获得部分缓解,11例患者转氨酶、胆红素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恢复正常。常见毒副反应为腹泻,1级腹泻发生率是91.7%,2级腹泻发生率是8.3%。结论在曲妥珠单抗耐药的乳腺癌肝转移患者中,采用吡咯替尼联合化疗,疾病缓解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妥珠单抗 乳腺癌 肝转移癌 吡咯替尼 化学治疗
下载PDF
马来酸吡咯替尼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像婷 李晶晶 +2 位作者 王小磊 龙其河 李烦繁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20期2585-2590,共6页
目的观察真实世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吡咯替尼方案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疾病进展后治疗方案选择获益情况,并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 目的观察真实世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吡咯替尼方案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疾病进展后治疗方案选择获益情况,并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以口服吡咯替尼为基础方案治疗的43例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Log-rank法及Cox回归模型计算出有意义的临床变量及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0例,疾病稳定18例,疾病进展2例,客观缓解率为54.8%,疾病控制率为95.2%;43例患者第一次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为12个月(95%CI:6.64~17.35);采用单因素Log-rank法纳入各临床变量分析提示PFS1在激素受体(HR)阳性患者和HR阴性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S1在内脏转移患者和非内脏转移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提示HR阳性是影响患者PFS1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11月,吡咯替尼治疗后疾病进展患者共26例,失访7例;19例进展后治疗方案包括12例患者口服吡咯替尼跨线治疗:6例吡咯替尼+化疗/内分泌治疗,4例吡咯替尼+曲妥珠单抗+化疗,2例吡咯替尼+贝伐珠单抗+化疗;非跨线方案有:4例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化疗,3例曲妥珠单抗+化疗/维迪西妥单抗/氟维司群;第二次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2)为13个月(95%CI:11.3~14.75);吡咯替尼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共有32例患者出现腹泻(74.4%),其中1~2级腹泻26例(60.5%),3级腹泻6例(13.9%)。结论以吡咯替尼为基础方案治疗HER-2阳性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安全有效;腹泻为最主要的药物副反应;HR表达阳性是影响吡咯替尼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PFS1的独立危险因素;吡咯替尼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跨线治疗中也是可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乳腺癌 马来酸吡咯替尼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激素受体 跨线治疗 真实世界研究
下载PDF
马来酸吡咯替尼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晚期乳腺癌伴肝转移1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英 李中 +1 位作者 李绿竹 陈鹊汀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马来酸吡咯替尼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伴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病人1例,先行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TCbH)方案6个周期,后再行卡... 目的探讨马来酸吡咯替尼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伴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病人1例,先行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TCbH)方案6个周期,后再行卡铂+曲妥珠单抗(CbH)2个周期,病情进展(新发、转移)后再予以马来酸吡咯替尼治疗,经乳腺摄影、上腹部、胸部及头颅CT平扫,后复查肝脏核磁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病人2018年9月复查核磁显示肝S7转移瘤变小,2019年4月复查核磁显示病灶无明显进展。结论马来酸吡咯替尼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伴肝转移可能使病人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肝转移 马来酸吡咯替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