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非尼酮联合PD-L1抑制剂抑制小鼠异位膀胱肿瘤的生长
1
作者 陈守峰 张舒超 +4 位作者 樊伟林 孙巍 刘贝贝 刘建民 郭园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6,共7页
目的通过小鼠肿瘤模型观察吡非尼酮(PFD)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对膀胱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C57BL/6小鼠异位膀胱肿瘤模型共40只,根据不同处理随机分为4组(10只/组):对照组、PD-L1抑制剂组、PFD... 目的通过小鼠肿瘤模型观察吡非尼酮(PFD)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对膀胱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C57BL/6小鼠异位膀胱肿瘤模型共40只,根据不同处理随机分为4组(10只/组):对照组、PD-L1抑制剂组、PFD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建立肿瘤模型正常饮食;PD-L1抑制剂组:建模后腹腔每3 d按12.5 mg/kg注射PD-L1抑制剂;PFD组:建模后每天按500 mg/kg口服PFD;联合治疗组:建模后PFD及PD-L1抑制剂按上述剂量联合应用。对比各组小鼠生存率和肿瘤生长速度,药物干预21 d后留取肿瘤组织及小鼠血清,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CD3、CD8、CD45、E-cadherin及N-cadherin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骨髓来源抑制细胞(MDSCs)表达;生化分析小鼠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E)及乳酸脱氢酶(LDH-L)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L1抑制剂组和PFD组小鼠肿瘤相对生长速率及21 d肿瘤体积均减小(P<0.05),联合治疗组小鼠更加显著(P<0.05)。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D-L1抑制剂组与PFD组小鼠肿瘤组织E-cadherin表达增加,N-cadherin表达降低(P<0.05)。CD3+T细胞、CD8+T细胞、CD45+T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增加,而Ly-6G+CD11b+MDSCs细胞减少,联合组变化更加明显(P<0.05)。生化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小鼠血清ALT、AST、BUN、CRE及LDH-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吡非尼酮联合PD-L1抑制剂可显著抑制膀胱癌的进展,其效应可能是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抑制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PD-L1 膀胱癌 免疫微环境 髓系抑制细胞
下载PDF
吡非尼酮浸泡生物羊膜对兔青光眼模型滤过术后瘢痕形成的作用
2
作者 张帅 姚贻华 +2 位作者 郑扬菁 吴平 朱益华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89-195,共7页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PFD)浸泡生物羊膜在兔青光眼模型中的应用,评价其对兔青光眼模型的抗瘢痕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72只右眼采用前房注射复方卡波姆溶液的方法建立青光眼模型后随机分为0.5%PFD+生物羊膜组、单纯生物羊膜...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PFD)浸泡生物羊膜在兔青光眼模型中的应用,评价其对兔青光眼模型的抗瘢痕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72只右眼采用前房注射复方卡波姆溶液的方法建立青光眼模型后随机分为0.5%PFD+生物羊膜组、单纯生物羊膜组、丝裂霉素C(MMC)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8只,均行小梁切除术,其中0.5%PFD+生物羊膜组在巩膜瓣下放置0.5%PFD溶液浸泡的生物羊膜,单纯生物羊膜组在巩膜瓣下放置生理盐水浸泡的复水生物羊膜,MMC组在巩膜瓣下放置浸有MMC的棉片3 min后立即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空白对照组制作巩膜瓣后不放入任何植入物。评估眼压、滤过泡及毒副作用和并发症情况,并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滤过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小梁切除术后14、21、28 d各组眼压比较,0.5%PFD+生物羊膜组<MMC组<单纯生物羊膜组<空白对照组(均P<0.05)。小梁切除术后28 d,0.5%PFD+生物羊膜组抗炎性增生及抑制胶原纤维增生效果最优,滤过泡存活率最高,且前房炎症反应轻。结论:吡非尼酮浸泡生物羊膜对兔青光眼模型有较明显的抗瘢痕作用,且毒副作用少,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生物羊膜 复方卡波姆 青光眼模型 小梁切除术 滤过泡 抗瘢痕
下载PDF
吡非尼酮对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肺纤维化的预防作用研究
3
作者 张青 李玉 +4 位作者 刘明 陈荣荣 王妮妮 张诚实 赵云峰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对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肺纤维化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3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呼吸科病房住院的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0例,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在患者肺部出现肺间质纤维化时口服吡非尼酮;...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对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肺纤维化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3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呼吸科病房住院的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0例,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在患者肺部出现肺间质纤维化时口服吡非尼酮;B组在患者肺部出现磨玻璃渗出时口服吡非尼酮。动态测定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2周、1月后、3月后外周血与肺纤维化形成有关的炎症因子(血清KL-6、血浆IL-6、TGF-β1和TNF-α)、动脉血气,胸部HRCT、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血清KL-6浓度、血浆IL-6、TGF-β1、TNF-α浓度、呼吸困难评分均有差异、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逐渐下降、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有差异,B组在入院2周、1月后、3月后均明显低于A组(P均<0.05);两组上述指标变化趋势有差异,B组下降更明显。(2)不同时间点的PaO_(2)、氧合指数、DLCO预计值、FVC、6分钟步行距离均有差异、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有差异,B组在入院2周、1月后、3月后均明显高于A组(P均<0.05);两组上述指标变化趋势有差异,B组升高更明显。(3)不同时间点的胸部HRCT评分有差异,从入院2周开始,两组胸部HRCT评分逐渐下降,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胸部HRCT评分有差异,B组在入院2周、1月后、3月后胸部HRCT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均<0.05);两组胸部HRCT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从入院2周开始,B组胸部HRCT评分下降更明显。结论吡非尼酮可以抑制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血中炎症因子、改善氧合、肺功能、延长6分钟步行距离、降低呼吸困难评分,对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重型新冠肺炎 肺纤维化 预防
下载PDF
吡非尼酮对人肝星状细胞LX2增殖、活化以及糖酵解途径的影响
4
作者 李雪莹 姜虹羽 +2 位作者 张帅 周石 段庆红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3-70,共8页
目的 探讨吡非尼酮(PFD)对人肝星状细胞LX2增殖、活化以及糖酵解途径的影响,分析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途径。方法 用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激活LX2细胞,将LX2细胞分为正常组[0.1%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10μg/L TGF-β1+0.... 目的 探讨吡非尼酮(PFD)对人肝星状细胞LX2增殖、活化以及糖酵解途径的影响,分析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途径。方法 用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激活LX2细胞,将LX2细胞分为正常组[0.1%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10μg/L TGF-β1+0.1%DMSO)及实验组(10μg/L TGF-β1+2、4、6及8 mmol/L PFD);用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评价LX2细胞增殖能力,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葡萄糖及乳酸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1A1)、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己糖激酶2(HK2)、血小板型磷酸果糖激酶(PFKP)、M2型-丙酮酸激酶(PKM2)、乳酸脱氢酶A(LDHA)以及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α-SMA、COL1A1、Glut1、HK2、PKM2、LDHA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LX2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α-SMA、COL1A1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P<0.05),葡萄糖消耗及胞外乳酸积累增多,Glut1、HK2、PFKP、PKM2、LDHA、MCT1蛋白及Glut1、HK2、PKM2、LDHA mRNA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LX2细胞增殖受到抑制,α-SMA、COL1A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葡萄糖消耗及胞外乳酸积累减少,LX2细胞Glut1、HK2、PFKP、PKM2、LDHA、MCT1的蛋白及Glut1、HK2、PKM2、LDHA mRNA水平下降(P<0.05)。结论 PFD能抑制LX2细胞的增殖及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分泌,其抗纤维化能力可能与糖酵解水平下调、细胞能量代谢受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肝星状细胞 糖酵解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葡萄糖
下载PDF
吡非尼酮对肾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分子机制
5
作者 晏青 程芝梅 +1 位作者 张帅 周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54-360,共7页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PFD)对肾纤维化大鼠肾脏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后2组大鼠腹腔注射50%四氯化碳(CCl_(4))油溶液建立肾纤维化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橄榄油,持续5周;造模结束,治疗组大...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PFD)对肾纤维化大鼠肾脏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后2组大鼠腹腔注射50%四氯化碳(CCl_(4))油溶液建立肾纤维化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橄榄油,持续5周;造模结束,治疗组大鼠PFD水溶液灌胃给药,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持续4周;干预期间每天观察大鼠活动、进食饮水、毛发颜色以及大小便情况,于干预前以及干预第2、5、7及9周最后1次给药24 h后对大鼠进行称重并记录大鼠体质量及一般情况;干预第9周末处死各组大鼠,取心脏血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尿酸(UA)含量,取肾脏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损伤和纤维化程度,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功能损伤和纤维化明显,血清BUN、Scr及UA含量降低(P<0.05),肾组织中HIF-1α、TGF-β1、α-SMA、ColⅠ、ColⅢ及TIMP1蛋白表达增高(P<0.05),MMP2和SIRT3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肾功能损伤和纤维化程度减轻,血清肾功能BUN、Scr、UA含量增高(P<0.05),肾组织中HIF-1α、TGF-β1、α-SMA、ColⅠ、ColⅢ及TIMP1蛋白表达降低(P<0.05),MMP2和SIRT3蛋白表达增高(P<0.05)。结论PFD可减轻肾纤维化大鼠肾功能损害和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上调SIRT3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转化生长因子Β1 吡非尼酮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 肾纤维化
下载PDF
吡非尼酮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评价
6
作者 刘贞祥 王军 崔晓靖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究吡非尼酮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寿光市中医医院10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吡非尼酮治疗,观察组实施... 目的探究吡非尼酮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寿光市中医医院10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吡非尼酮治疗,观察组实施吡非尼酮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0,P<0.05)。观察组肺部功能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纤维化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非尼酮、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的方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乙酰半胱氨酸 特发性 肺间质纤维化
下载PDF
吡非尼酮联合常规内科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7
作者 彭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21-0024,共4页
本文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激发肺间质纤维化(PI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患者实施吡非尼酮联合常规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9月,将研究分为两个环节,每个环节分配相同数量的病例。2022年1月... 本文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激发肺间质纤维化(PI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患者实施吡非尼酮联合常规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9月,将研究分为两个环节,每个环节分配相同数量的病例。2022年1月~2022年10月为研究的第一个环节,由呼吸内科设置A研究组,选取病例数43例,对本组的患者统一采用常规治疗。2022年11月~2023年9月为研究的第二个环节,这一环节由科室设置B研究组,将43例患者分配到B组,小组内所有的患者都要接受常规治疗,此外还需要接受吡非尼酮治疗。未接受治疗前,两组的肺纤维化因子水平缺少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接受指标以后,肺纤维因子水平下降幅度较大,B组的指标值明显比A组更好(P<0.05)。未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症症状较重,炎性因子水平缺少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炎症症状都出现改善,其中B组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比A组更好。患者未接受治疗前,肺功能偏差,两组之间的差异很小(P>0.05);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都得到改善,B组的改善结果更理想(P<0.05)。B组患者症状消退时间明显比A组更短,B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比A组更短(P<0.05)。研究期间两组都有不良反应病例,其中A组明显比B组更多(P>0.05)。结论 对COPD继发PIF的患者,不仅要重视实施常规治疗,还应重视使用吡非尼酮。临床实践中使用吡非尼酮后,患者的PIF、炎症反应、肺功能等都会有很显著的改善,能体现出十分突出的治疗效果,大幅缩短患者身体康复的时间。此外,吡非尼酮的用于安全性很高,研究期间两组都有不良反应病例,但是从总体来看吡非尼酮可能不是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与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间质纤维化
下载PDF
吡非尼酮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损伤及TLR4/MYD88信号通路的影响
8
作者 黄丽 刘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PFD)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胰腺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P组及PFD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AP组及PFD低、高剂量组均成功复制AP模型,PFD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PFD 50和150 mg/...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PFD)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胰腺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P组及PFD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AP组及PFD低、高剂量组均成功复制AP模型,PFD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PFD 50和150 mg/(kg·d)灌胃治疗24 h,AP组、对照组大鼠则灌胃等量0.5%羧甲基纤维素钠。干预完成后,测定各组大鼠腹水量、血清淀粉酶(AMY)、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观察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病理评分,比较各组大鼠胰腺组织Toll样受体4/髓样细胞分化蛋白88(TLR4/MYD88)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P组大鼠腹水量增加(P<0.05),血清AMY、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病理评分、Toll样受体4(TLR4)和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表达升高(P<0.05);与AP组比较,PFD低、高剂量组腹水量减少(P<0.05),血清AMY、IL-6、TNF-α水平、病理评分、TLR4和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PFD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腹水量减少(P<0.05),血清AMY、IL-6、TNF-α水平、病理评分、TLR4和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PFD对AP大鼠胰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吡非尼酮 胰腺损伤 Toll样受体4/髓样细胞分化蛋白88通路 大鼠
下载PDF
吡非尼酮在皮肌炎并肺间质纤维化中的治疗作用
9
作者 许文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0068-0070,共3页
观察吡非尼酮在皮肌炎并肺间质纤维化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皮肌炎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 观察吡非尼酮在皮肌炎并肺间质纤维化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皮肌炎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吡非尼酮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KL-6水平、以及两组的肺部高分辨率CT(HRCT)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KL-6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KL-6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KL-6水平(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RCT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HRCT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吡非尼酮能阻止皮肌炎的肺间质纤维化的发展,并能改善肺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皮肌炎 肺间质纤维化
下载PDF
羟氯喹联合吡非尼酮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效果研究
10
作者 孙志娟 赵新伟 +2 位作者 胡丽伟 张静阳 刘俊兰 《转化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94-198,203,共6页
目的探讨羟氯喹联合吡非尼酮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间质性肺炎(I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老年RA合并IP 7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吡非尼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 目的探讨羟氯喹联合吡非尼酮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间质性肺炎(I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老年RA合并IP 7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吡非尼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羟氯喹治疗,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急性时相反应物、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59%(35/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7%(27/37)(P<0.05)。治疗后2组晨僵时间、病情活动度评价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关节肿胀计数均缩短或减少,且研究组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水平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氧合指数、用力肺活量、每分钟最大通气量、肺一氧化碳弥散量水平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氯喹联合吡非尼酮治疗能缓解老年RA合并IP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急性时相反应物水平,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肺疾病 间质性 老年人 羟氯喹 吡非尼酮 C反应蛋白 氧合指数 药物毒性
下载PDF
吡非尼酮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及主动脉纤维化
11
作者 李娜 杭伟健 +4 位作者 舒鸿洋 章子璇 程佳 陈娟 周宁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5期446-453,共8页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能否改善高血压导致的心脏及主动脉纤维化。方法Wistar-Kyoto大鼠(WKY)1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12只。适应性喂养后利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4组:WKY+溶剂组(n=5),WKY+吡非尼酮组(n=5),SHR+溶剂组(n=6),SHR+吡非尼酮组(n...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能否改善高血压导致的心脏及主动脉纤维化。方法Wistar-Kyoto大鼠(WKY)1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12只。适应性喂养后利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4组:WKY+溶剂组(n=5),WKY+吡非尼酮组(n=5),SHR+溶剂组(n=6),SHR+吡非尼酮组(n=6)。分别予以生理盐水或吡非尼酮(200 mg·kg^(-1)·d^(-1))灌胃,持续8周。连续监测大鼠尾动脉血压。8周后,心脏超声测定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病理实验检测大鼠心脏及主动脉形态变化,分子生物实验测定纤维蛋白原和波形蛋白等纤维化标志物水平。结果SHR尾动脉压明显高于WKY(均为P<0.01),吡非尼酮干预与生理盐水干预相比,大鼠血压无统计学差异。与WKY+溶剂组相比,SHR+溶剂组心肌血管周围和间质胶原含量分别增加了131.3%和126.9%,纤维蛋白原和波形蛋白表达含量分别增加了112.0%和241.0%(均为P<0.01)。与SHR+溶剂组相比,SHR+吡非尼酮组心肌血管周围和间质胶原含量分别下降了41.1%和44.9%,纤维蛋白原和波形蛋白表达含量分别下降了43.3%和42.2%(均为P<0.01)。胸主动脉染色显示,与SHR+溶剂组相比,SHR+吡非尼酮组胶原含量减少了29.3%,SHR+吡非尼酮组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了26.5%(均为P<0.01)。弹力纤维染色显示,SHR+溶剂组较WKY+溶剂组弹力纤维含量减少了37.9%,SHR+吡非尼酮组较SHR+溶剂组弹力纤维含量增加了61.0%(P<0.01)。结论吡非尼酮不影响大鼠血压,但可缓解SHR心肌和主动脉纤维化,减轻心肌和主动脉重构,改善主动脉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自发性高血压 心肌纤维化 主动脉纤维化
下载PDF
清燥救肺汤联合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及对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振峰 于会勇 王成祥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8期1037-1041,共5页
目的:探讨清燥救肺汤联合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及对患者肺纤维化指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6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吡非尼酮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清燥救肺汤联合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及对患者肺纤维化指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6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吡非尼酮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清燥救肺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肺纤维化指标[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Ⅲ型前胶原(PC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4)]水平和肺功能恢复指标[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_(1))和6 min步行实验(6MWD)],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气急喘促、咳吐浊唾、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和舌红脉虚数症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LN、HA、PCⅢ、IGF-Ⅰ和IGFBP-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DLCO、FEV_(1)、6MW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燥救肺汤联合吡非尼酮可有效缓解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纤维化程度,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提高肺功能,并改善阴虚肺燥症候,提高临床疗效,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清燥救肺汤 吡非尼酮 阴虚肺燥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肺功能
下载PDF
吡非尼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大鼠肺组织BMP7/Smad1/5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凯 王佳 李伟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6108-6112,共5页
目的探究吡非尼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COPD-PIF)大鼠肺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Smad1/5通路的影响。方法将所购买的SD大鼠以每组15只分为对照组、COPD-PIF组、低剂量组(50 mg/kg吡非尼酮)、中剂量组(100 mg/kg吡非尼... 目的探究吡非尼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COPD-PIF)大鼠肺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Smad1/5通路的影响。方法将所购买的SD大鼠以每组15只分为对照组、COPD-PIF组、低剂量组(50 mg/kg吡非尼酮)、中剂量组(100 mg/kg吡非尼酮)、高剂量组(200 mg/kg吡非尼酮);采用烟熏法联合脂多糖(LPS)构建COPD-PIF模型;造模结束后低、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灌胃相应浓度药物,对照组、COPD-PIF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为时2 w,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检测大鼠肺功能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程度;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纤维化程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肺组织中炎症因子及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碱水解法检测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肺组织BMP7/Smad1/5通路蛋白表达。结果COPD-PIF组皮毛暗淡无光泽,出现哮喘、呼吸急促困难、气喘等症状;与COPD-PIF组相比,低、中及高剂量组上述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减轻;与对照组相比,COPD-PIF组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第0.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0.1)、BMP7及p-Smad1/5/Smad1/5水平显著降低,肺组织病理学程度、纤维化程度、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8、HA、LN及HYP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COPD-PIF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PEF、FVC、FEV0.1值、BMP7及p-Smad1/5/Smad1/5水平显著增加,肺组织病理学程度、纤维化程度、IL-1β、TNF-α、IL-8、HA、LN及HY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呈一定剂量依赖。结论吡非尼酮可抑制COPD-PIF大鼠肺组织损伤及纤维化程度,促进BMP7/Smad1/5信号通路激活,对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 骨形态发生蛋白-7 Smad1/5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吡非尼酮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柳清 李宽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挖掘吡非尼酮上市后的不良事件信号,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报告优势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PRR)法对美国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自建库至2021年9月所有的吡非尼酮,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通过... 目的挖掘吡非尼酮上市后的不良事件信号,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报告优势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PRR)法对美国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自建库至2021年9月所有的吡非尼酮,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通过二次筛选共挖掘到105个有效信号,共涉及18个系统器官分类(SOC)。其中,说明书提及的信号64个,涉及的SOC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皮肤毒性及神经系统疾病;药品说明书未提及的信号41个,涉及的SOC主要包括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各类检查以及眼器官疾病等。结论吡非尼酮临床应用时,应特别注意对肺部及眼部情况监测,关注胃肠道反应,同时尽量减少紫外线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信号挖掘
下载PDF
吡非尼酮对干燥综合征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ESSPRI评分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静 陈学前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754-755,共2页
目的 探讨吡非尼酮对干燥综合征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欧洲SS报告指数(ESSPRI)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干燥综合征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甙和羟氯喹治疗,观察组联合口服吡非尼酮治疗,比较两组治... 目的 探讨吡非尼酮对干燥综合征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欧洲SS报告指数(ESSPRI)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干燥综合征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甙和羟氯喹治疗,观察组联合口服吡非尼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Ⅲ-C、HA和IV-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干燥、疲劳和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FEV1/FVC、PEF和FEV1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吡非尼酮对干燥综合征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有较为显著的疗效,能明显降低ESSPRI评分,有效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干燥综合征 肺间质纤维化 欧洲SS报告指数 肺功能
下载PDF
吡非尼酮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16
作者 杨坚 罗倩倩 +5 位作者 李涛 王泽宁 王寿寿 江占世 刘书盈 董九伟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6期65-70,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吡非尼酮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检索1999年—2022年发表的以吡非尼酮为干预措施治疗IPF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 目的系统评价吡非尼酮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检索1999年—2022年发表的以吡非尼酮为干预措施治疗IPF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合计2088例病例。Meta分析结果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吡非尼酮组的肺功能主要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03,95%CI(0.81,1.24),P<0.001],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的改变[SMD=0.96,95%CI(0.77,1.16),P<0.001]、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的改变[SMD=0.30,95%CI(0.09,0.51),P=0.005]、PaO2的改变[SMD=0.57,95%CI(0.28,0.86),P<0.001]等次要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吡非尼酮组的皮疹[RR=2.81,95%CI(2.17,3.65),P<0.001]、头晕[RR=1.59,95%CI(1.21,2.09),P<0.001]、胃肠道反应[RR=1.87,95%CI(1.65,2.12),P<0.001]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非尼酮能有效延缓IPF患者的肺功能恶化,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多为皮疹、头晕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等,但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特发性肺纤维化 疗效 不良反应 META分析
下载PDF
吡非尼酮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海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9期3573-3577,共5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接受吡非尼酮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92例IP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 目的观察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接受吡非尼酮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92例IP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接受吡非尼酮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纤维化指标[血清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血清CⅣ、PCⅢ、HA、LN、TNF-α、IL-1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FVC、FEV1、DLCO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症状、活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非尼酮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PF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气道纤维化,利于肺功能改善,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联合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吡非尼酮胶囊 糖皮质激素 纤维化
下载PDF
自拟补气通络方联合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肺功能影响
18
作者 支政 陈金 +3 位作者 王刚 唐纯 赵静 曹萌华 《转化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自拟补气通络方联合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IPF 11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自拟补气通络方联合... 目的探讨自拟补气通络方联合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IPF 11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自拟补气通络方联合吡非尼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吡非尼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肺功能指标和血气分析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91%,50/55)高于对照组(76.36%,42/55)(P<0.05)。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TGF-β1和二氧化碳分压2组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及氧分压2组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补气通络方联合吡非尼酮治疗IPF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自拟补气通络方 吡非尼酮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转化生长因子-β1 用力肺活量 氧分压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37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婵婵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3例IP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6)两组。观察组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吡非尼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吡非尼酮治疗,...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3例IP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6)两组。观察组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吡非尼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吡非尼酮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清IL-1β、sTREM-1及IPF生活量表(IP)评分明显降低,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1s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吡非尼酮治疗IPF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IL-1β、sTREM-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N-乙酰半胱氨酸 吡非尼酮 动脉血气 白细胞介素-1Β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