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4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油砂岩抽提物中含氮化合物指标的有效性分析
1
作者 朱楠 王爱国 +4 位作者 郭凯 吴春燕 李春雨 杨泽光 何森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3-401,共9页
在油样匮乏地区鲜见利用含氮化合物示踪油气运移的报道,究其原因是含油砂岩抽提物中含氮化合物指标的有效性还不清楚,为此,设计了2组、5种抽提方法的对比实验,探讨了含氮化合物指标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抽提强度的增大,抽提物的1... 在油样匮乏地区鲜见利用含氮化合物示踪油气运移的报道,究其原因是含油砂岩抽提物中含氮化合物指标的有效性还不清楚,为此,设计了2组、5种抽提方法的对比实验,探讨了含氮化合物指标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抽提强度的增大,抽提物的1-/4-甲基咔唑和1,8-/2,7-二甲基咔唑的比值逐渐减小,但始终高于对照石油;苯并咔唑[a]/[c]比值则保持相对稳定并接近对照石油。分析认为,导致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咔唑类异构体吸附能力的差异。在地表条件下,该差异导致咔唑类异构体在游离烃—吸附烃之间发生分馏;在抽提时,该差异还导致它们在抽提物—岩石之间发生分馏。这2种分馏作用控制了含油砂岩抽提物中含氮化合物指标的变化。相较于1-/4-甲基咔唑和1,8-/2,7-二甲基咔唑,苯并咔唑[a]/[c]受这2种分馏作用的影响较小,比值的变化主要受控于运移分馏作用,所指示的油气运移方向也符合地质实际,因而成为含油砂岩抽提物中有效的含氮化合物指标,可将其用于油样匮乏地区的石油运移示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抽提实验 抽提物 含油砂岩 油气运移 油气地球化学
下载PDF
绿脓菌素产量优化及其降解含氮化合物
2
作者 马思嘉 刘玉香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8,60,共7页
为探究细菌胞外分泌物对含氮化合物降解能力的影响,以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产生的PYO(绿脓菌素)为研究对象,进行单因素试验及运用RSM(响应曲面法)的统计学模型以优化PYO产量,电化学测试探讨PYO降解的影响机理,并将其用... 为探究细菌胞外分泌物对含氮化合物降解能力的影响,以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产生的PYO(绿脓菌素)为研究对象,进行单因素试验及运用RSM(响应曲面法)的统计学模型以优化PYO产量,电化学测试探讨PYO降解的影响机理,并将其用于含氮化合物的降解。结果表明:对PYO生成有显著影响的3种因素有C/N元素质量比、pH值和Mg^(2+)质量浓度,经过方差分析和评估得到最佳条件:C/N比为24,pH值为7.9,Mg^(2+)质量浓度0.96 g/L,此时PYO产量为10.74 mg/L。电化学测试说明降解率的提升得益于PYO的氧化还原性。将PYO用于含氮化合物中,TOC(总有机碳)和TN(总氮)降解率达到75%、92%,说明PYO可促进吲哚、吡啶的降解,可为PYO用于废水处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胞外分泌物 绿脓菌素 响应曲面 含氮化合物
下载PDF
指向“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单元复习教学——以“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为例
3
作者 孙换男 吕琳 袁林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2,共6页
以“尿素的合成与合理使用”为情境主线,以“感受尿素合成的新方法”到“感知尿素之功”及“感知尿素之过”再到“感悟尿素的环保价值”四个逐层递进的教学环节,展开“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单元复习,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价值和化学... 以“尿素的合成与合理使用”为情境主线,以“感受尿素合成的新方法”到“感知尿素之功”及“感知尿素之过”再到“感悟尿素的环保价值”四个逐层递进的教学环节,展开“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单元复习,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价值和化学对人类生产生活做出的巨大贡献,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以此促进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化学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学科核心素养 单元复习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
下载PDF
思维模型在含氮化合物相关计算中的应用
4
作者 郝丹 马善恒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 2023年第4期43-45,共3页
氮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的热点。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计算考点较多,部分考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会感到困惑、迷茫,不知从何做起。现结合具体实例进行总结归纳,在含氮物质计算过程中建... 氮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的热点。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计算考点较多,部分考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会感到困惑、迷茫,不知从何做起。现结合具体实例进行总结归纳,在含氮物质计算过程中建立思维模型,助力问题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思维模型 元素化合物 含氮物质 含氮化合物 高考 迷茫 总结归纳
下载PDF
聚二乙炔在含氮化合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熙迪 王梦雪 +4 位作者 程璐 王登宇 刘晓阳 王盼 杨旭林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68-273,共6页
在众多传感材料中,聚二乙炔共轭聚合物因其对含氮化合物独特的颜色响应机制,具有响应快速,可视化效果优异,操作便捷,成本低廉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对近年来基于聚二乙炔的含氮化合物传感器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新颖的基于... 在众多传感材料中,聚二乙炔共轭聚合物因其对含氮化合物独特的颜色响应机制,具有响应快速,可视化效果优异,操作便捷,成本低廉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对近年来基于聚二乙炔的含氮化合物传感器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新颖的基于聚二乙炔的检测材料和检测方法,以期有助于开发实用化的传感器件,促进含氮污染物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乙炔 含氮化合物 颜色响应 可视化检测
下载PDF
光、氮及其互作对烤烟含氮化合物含量、抗氧化系统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刘国顺 云菲 +3 位作者 史宏志 王可 张春华 宋晶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732-3741,共10页
【目的】揭示光照强度和氮素水平对烤烟含氮化合物形成与积累及叶片衰老的调控效应,探明适宜烤烟生长的最佳光氮条件。【方法】以烤烟品种"豫烟5号"为供试材料,采用4种光照强度和3种氮素水平的复因子盆栽试验,分析光氮互作对... 【目的】揭示光照强度和氮素水平对烤烟含氮化合物形成与积累及叶片衰老的调控效应,探明适宜烤烟生长的最佳光氮条件。【方法】以烤烟品种"豫烟5号"为供试材料,采用4种光照强度和3种氮素水平的复因子盆栽试验,分析光氮互作对烤烟含氮化合物及衰老指标的影响。【结果】烤烟的硝酸还原酶(NR)、游离氨基酸(FAA)、可溶性蛋白(SP)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遮阴和增加施氮量有利于烤烟含氮化合物含量的增加,提高氮代谢水平。中、低氮处理的NR活性高峰出现在移栽后45d,高氮处理则出现在移栽后60d,表明氮代谢转向碳代谢的时间推后。遮阴处理的烤烟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延缓叶片衰老,遮阴处理L2(70%光照强度)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高且丙二醛(MDA)含量最低,说明适度弱光可提高烤烟的抗氧化能力,延长叶片功能期。随光强减弱和施氮量增加,烟碱、总氮含量上升,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总体上呈现氮代谢强于碳代谢的趋势。【结论】光氮互作效应对烟株体内代谢活动和衰老进程影响显著,在同一氮素水平下适度减弱光照(本试验70%光照强度)和在弱光条件下增施氮肥,能够有效地提高烟株的抗衰老能力及氮代谢强度,有利于延缓叶片衰老,高氮处理的烟株氮代谢滞后影响了碳氮代谢平衡,而中、低氮条件下氮代谢及时转入碳代谢,有利于品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强度 氮素 烤烟 含氮化合物 衰老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与油气运移 被引量:29
7
作者 段毅 张辉 +2 位作者 吴保祥 郑朝阳 王传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20,共4页
为了给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进一步勘探决策提供油气运移方面的依据,根据对该油田延长组原油的中性含氮化合物研究探讨油气运移问题。结果表明,原油的中性含氮化合物在平面和剖面方向均存在着明显的运移分馏效应,但是长8油层组原油中咔... 为了给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进一步勘探决策提供油气运移方面的依据,根据对该油田延长组原油的中性含氮化合物研究探讨油气运移问题。结果表明,原油的中性含氮化合物在平面和剖面方向均存在着明显的运移分馏效应,但是长8油层组原油中咔唑类化合物的绝对丰度和异构体参数值变化较小,说明该油层组油气经历了短距离运移。根据含氮化合物的运移分馏特征认为,平面上长8油层组油气主要从北东方向注入并向南西运移,部分原油从南部西33井地区注入并向北部运移;纵向上长8油层组油气由上向下运移,研究区西部长8、长3和延8油层组油气则自下而上从长8油层组向延8油层组方向运移。这种油气运移方向与研究区流体压力的指向一致。依据油气运移途径推断,该区油气主要来自长7段油源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西峰油田 含氮化合物 油气运移
下载PDF
应用含氮化合物探讨油气运移和注入方向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贤庆 侯读杰 +5 位作者 肖贤明 阳开林 唐友军 包建平 马安来 熊波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00-205,共6页
利用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组成和绝对浓度的变化,结合烃类生物标志物指标研究,该文探讨了我国渤海海域曹妃甸及临近地区的油气运移特征和注入方向。结果表明,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分布和组成特征较好地指示了该区的油气运移效应。随着运移作... 利用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组成和绝对浓度的变化,结合烃类生物标志物指标研究,该文探讨了我国渤海海域曹妃甸及临近地区的油气运移特征和注入方向。结果表明,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分布和组成特征较好地指示了该区的油气运移效应。随着运移作用的加强,含氮化合物绝对浓度下降,"屏蔽"型与"暴露"型或"半屏蔽"型化合物的比值增加。沙垒田凸起油气运移方向是自东向西,注入点在凸起东侧。沙东南构造带油气存在2个运移和注入方向,即北东方向和西南方向。石臼坨凸起及倾没端油气是从西北方向运移和注入的。这与烃类生物标志物成熟度参数变化所揭示的油气运移和注入方向相一致,也与该区油气分布和勘探实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油气运移 油藏 分馏效应 渤海海域 分子地球化学
下载PDF
应用液-液萃取结合GC-MS与GC-NPD技术对国井芝麻香型白酒中含氮化合物的分析 被引量:43
9
作者 王柏文 李贺贺 +4 位作者 张锋国 信春晖 孙金沅 黄明泉 孙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6-131,共6页
应用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与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nitrogen phosphorus detector,GC-NPD)技术对国井芝麻香型白酒中含氮化合物进行分析,实验中以模拟酒样为研究对象确定分析的较... 应用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与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nitrogen phosphorus detector,GC-NPD)技术对国井芝麻香型白酒中含氮化合物进行分析,实验中以模拟酒样为研究对象确定分析的较优条件:用4 mol/L的盐酸溶液将酒样H+浓度调至1 mol/L,浓缩后用新重蒸的乙醚萃取出酸、中性组分,再将水相pH值调至9,用新重蒸的乙醚萃取出碱性组分,浓缩后进行GC-MS与GC-NPD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液-液萃取结合GC-MS与GC-NPD方法,从国井芝麻香型白酒中共检测出31种含氮化合物,其中23种通过标准品比对进行准确定性,确证为吡嗪类化合物14种、吡咯类化合物1种、吡啶类化合物4种、噻唑类化合物1种、噁唑类化合物1种,其他类化合物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 芝麻香型白酒 含氮化合物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及相邻地区原油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及油藏充注方向探讨 被引量:16
10
作者 肖中尧 黄光辉 +3 位作者 王培荣 张秋茶 卢玉红 胡晓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3-270,共8页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及相邻地区存在一些化学组成相似的中—高密度原油。对原油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和相对组成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中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和原油的运移分馏效应存在较好的成因联系。随着运移作用的加强,“屏...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及相邻地区存在一些化学组成相似的中—高密度原油。对原油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和相对组成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中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和原油的运移分馏效应存在较好的成因联系。随着运移作用的加强,“屏蔽”型与“暴露”型或“半屏蔽”型化合物的比值增加,含氮化合物浓度下降,且不同化合物之间的比值均表现出较强的协同变化关系。含氮化合物运移参数的分布特征表明,哈得4油田原油总体上具有由北向南的运移和充注过程。这与区域上原油的运移方向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原油 含氮化合物 分馏效应 运移作用 协同变化关系 油藏 地球化学
下载PDF
烟叶中含氮化合物氮素来源与肥料氮素形态的关系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卫群 郭红祥 +2 位作者 籍越 饶学明 刘建利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关键词 烟叶 含氮化合物 氮素来源 氮素形态 氮肥
下载PDF
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指标有效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3
12
作者 李素梅 李素梅 +1 位作者 刘洛夫 王铁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5-98,共4页
为了探讨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吡咯类含氮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指标的有效性,以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油田为例,对海相成熟油、盐湖相低熟油中烃类组分(甾、萜类化合物)和非烃组分(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的分布特征进行了... 为了探讨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吡咯类含氮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指标的有效性,以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油田为例,对海相成熟油、盐湖相低熟油中烃类组分(甾、萜类化合物)和非烃组分(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原油中烃类生物标志物差异显著,受原始母质类型、成熟度的影响大,而吡咯类化合物的种类与分布型式相对变化较小,具有相对较好的稳定性。确认吡咯类含氮化合物可显示相对较强的油气运移分馏效应。产生油气运移分馏作用的根本原因是极性作用,吡咯类含氮化合物比甾、萜类化合物的运移分馏效应强,可能是二者产生极性差异的机理不同。吡咯类含氮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示踪剂有其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油气运移指标 对比
下载PDF
行间生草对赤霞珠葡萄与葡萄酒含氮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惠竹梅 张振文 +2 位作者 马新丽 马少青 李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4045-4052,共8页
【目的】研究葡萄园行间生草对葡萄果实不同部位与葡萄酒中含氮化合物的影响。【方法】在酿酒品种赤霞珠葡萄园行间播种白三叶草、紫花苜蓿和高羊茅,以清耕为对照,在果实成熟期及酒精发酵结束后,采用凯氏定氮法及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 【目的】研究葡萄园行间生草对葡萄果实不同部位与葡萄酒中含氮化合物的影响。【方法】在酿酒品种赤霞珠葡萄园行间播种白三叶草、紫花苜蓿和高羊茅,以清耕为对照,在果实成熟期及酒精发酵结束后,采用凯氏定氮法及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分析各处理葡萄果皮、果肉、种子及葡萄酒中的总氮、可溶性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结果】除紫花苜蓿处理使葡萄种子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清耕(对照)外,行间生草总体使葡萄果皮、果肉及种子中的总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果实中不同部位总氮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有差异,种子中总氮含量最高,占葡萄果实总氮含量的41.6%,果肉与果皮分别占总氮含量的33.9%及24.5%;葡萄果实中可溶性蛋白质占总氮含量的46.0%,种子、果肉及果皮中可溶性蛋白质分别占果实中可溶性蛋白质总含量的50.9%、33.9%及15.2%;葡萄酒中总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高羊茅和紫花苜蓿处理使葡萄果实中氨基酸总含量升高,白三叶草处理使其降低,但均无显著差异,各处理葡萄果实中均以脯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5.9%—56.9%,其次是赖氨酸和精氨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16.4%—24.2%。行间生草使葡萄酒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升高,其中高羊茅处理最高,其次是紫花苜蓿处理,这两种生草处理与清耕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各处理葡萄酒中的氨基酸,均以脯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含量的90.11%—92.45%。【结论】行间生草使葡萄果实总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但总体提高了葡萄与葡萄酒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有利于提高葡萄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园 行间生草 葡萄 葡萄酒 含氮化合物
下载PDF
塔北地区三叠系油藏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和烷基苯酚的运移分馏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敏 龙长河 +2 位作者 张俊 张春明 胡伯良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0-155,共6页
塔北地区三叠系油藏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和烷基苯酚自南向北存在着运移分馏作用 ,表现为中性含氮化合物的绝对浓度由高变低 ,屏蔽型化合物相对富集而部分屏蔽型化合物和裸露型化合物相对贫瘠 ,1,8 DMCA/1,7 DM CA ,1,8 DMCA/2 ,7 DMCA ,1... 塔北地区三叠系油藏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和烷基苯酚自南向北存在着运移分馏作用 ,表现为中性含氮化合物的绝对浓度由高变低 ,屏蔽型化合物相对富集而部分屏蔽型化合物和裸露型化合物相对贫瘠 ,1,8 DMCA/1,7 DM CA ,1,8 DMCA/2 ,7 DMCA ,1,8 DMCA/部分屏蔽化合物 ,1,8 DMCA/裸露化合物的比值由小变大 ,而 [a]/[c]的比值则由大变小 ,烷基苯酚化合物 2 MPH/3 MPH和 2 ,6 DMPH/2 ,3 DMPH的比值亦由小变大。此外同一构造带中原油自西向东 ,从下而上中性含氮化合物同样存在着运移分馏效应。研究还表明塔北地区三叠系原油横向上自南向北 ,从吉拉克地区向桑塔木断垒和轮南断垒带方向运移 ,而侧向上原油从下而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含氮化合物 烷基苯酚 运移分馏作用 原油 塔北地区 三叠系 油藏
下载PDF
低熟油、烃源岩中含氮化合物分布规律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李素梅 庞雄奇 +1 位作者 黎茂稳 金之钧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共7页
对八面河地区原油、油砂以及不同成熟度和岩性有异的烃源岩中吡咯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的地球化学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八面河地区烃源岩中吡咯类化合物中屏蔽化程度高的异构体比屏蔽化程度低的异构体富集... 对八面河地区原油、油砂以及不同成熟度和岩性有异的烃源岩中吡咯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的地球化学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八面河地区烃源岩中吡咯类化合物中屏蔽化程度高的异构体比屏蔽化程度低的异构体富集,咔唑及苯并咔唑系列中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同系物比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同系物富集,苯并犤a犦咔唑比苯并犤c犦咔唑富集。八面河地区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有较为明显的运移分馏效应,观察到高、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同系物间的运移分馏效应比不同类型异构体间的分馏效应更为显著,而前者受成熟度的影响可能相对小于后者;发现吡咯类化合物的油气运移分馏效应不仅体现于不同氮官能团屏蔽、半屏蔽和暴露三类异构体间,同样体现于同一类型的同分异构体之间,指示此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活性。吡咯类化合物与烃类化合物一样具有多方面潜在的地球化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熟油 油气运移 烃源岩 成熟度 含氮化合物 分布规律 地球化学
下载PDF
非光气含氮化合物催化羰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石峰 周瀚成 +2 位作者 陈楠 张庆华 邓友全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6期940-947,共8页
本文对近几年来非光气含氮化合物羰化合成氨基甲酸酯及二取代脲的方法进行了概述 ,主要包括使用钯、钌、铑、硒、金等催化体系以一氧化碳为羰化剂进行的催化氧化羰化和催化还原羰化反应过程 ,以及使用碱催化体系以二氧化碳和碳酸二甲酯... 本文对近几年来非光气含氮化合物羰化合成氨基甲酸酯及二取代脲的方法进行了概述 ,主要包括使用钯、钌、铑、硒、金等催化体系以一氧化碳为羰化剂进行的催化氧化羰化和催化还原羰化反应过程 ,以及使用碱催化体系以二氧化碳和碳酸二甲酯等为羰化剂的反应过程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光气 含氮化合物 羰化 氨基甲酸酯 脲衍生物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油气运移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传远 段毅 +2 位作者 杜建国 吴宝祥 郑朝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0,共4页
利用长7—长10油层组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的分布特征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运移问题,以期为该区进一步的勘探决策提供油气运移方面的依据。结果表明,延长组原油的中性含氮化合物在平面和剖面方向均存在着明显的运移分馏效应。咔唑类化合... 利用长7—长10油层组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的分布特征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运移问题,以期为该区进一步的勘探决策提供油气运移方面的依据。结果表明,延长组原油的中性含氮化合物在平面和剖面方向均存在着明显的运移分馏效应。咔唑类化合物总含量等含氮化合物的运移参数值表明,研究区原油在平面上由峰2井和白165井向元城地区运移,盆地中心原油向富县地区和盆地南部的正10井和长20井运移;在垂向上原油由长7向长10油层组运移,长9油层组原油来自长7油层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分馏 油气运移 长7-长10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燃吸条件对烟草中3种含氮化合物生成HCN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洪波 夏巧玲 +6 位作者 张晓兵 郭吉兆 颜权平 刘克建 谢复炜 刘惠民 马宇平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8-51,共4页
为考察烟草中含氮化合物在卷烟燃烧过程中生成氰化氢(HCN)的规律,采用卷烟模拟燃吸装置研究了燃吸温度、燃吸气氛含氧量及其流速、升温速率等条件对烟草中蛋白质、脯氨酸和天冬酰胺生成HCN的影响。结果表明:1燃吸温度、燃吸气氛含氧量... 为考察烟草中含氮化合物在卷烟燃烧过程中生成氰化氢(HCN)的规律,采用卷烟模拟燃吸装置研究了燃吸温度、燃吸气氛含氧量及其流速、升温速率等条件对烟草中蛋白质、脯氨酸和天冬酰胺生成HCN的影响。结果表明:1燃吸温度、燃吸气氛含氧量和升温速率对蛋白质、脯氨酸和天冬酰胺生成HCN均有明显的影响,而载气流量的影响较小;2富氧气氛、低速燃烧、低温环境可抑制前体成分或烟草裂解生成H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烟气 HCN 燃吸温度 燃吸气氛 载气流速 升温速率
下载PDF
虫类中药蛴螬中含氮化合物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林 晏永明 +2 位作者 李小年 钟惠民 程永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9-332,共4页
从虫类中药蛴螬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其结构经谱学数据和与已知化合物比较,分别鉴定为N-[2-(4-羟苯基)-乙基]乙酰胺(1)、环(酪氨酸-脯氨酸)(2)、吡啶-3-甲酰胺(3)、胸苷(4)、戊内酰胺(5)、5-... 从虫类中药蛴螬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其结构经谱学数据和与已知化合物比较,分别鉴定为N-[2-(4-羟苯基)-乙基]乙酰胺(1)、环(酪氨酸-脯氨酸)(2)、吡啶-3-甲酰胺(3)、胸苷(4)、戊内酰胺(5)、5-(羟甲基)-1H-吡咯-2-醛(6)、环(脯氨酸-缬氨酸)(7)、环(脯氨酸-丙氨酸)(8)、羟吲哚(9)、1,2,3,4-四氢-1,3,4-三氧-β-咔啉(10)、吲哚-3-醛(11)、黄苷(12)和苯基丙氨酸(13)。化合物1~13均为首次从该种动物药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药蛴螬 含氮化合物 二肽 核苷 酰胺
下载PDF
得自小根蒜及薤中的几种含氮化合物 被引量:36
20
作者 彭军鹏 乔艳秋 姚新生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34-139,共6页
从中药薤白的主要基源植物小根蒜(AlliummacrostemonBunge)鳞茎中首次分得5种化合物。它们是腺苷(Adenosine,1)、胸苷(Thymidine,2)、2,3,4,9-四氢-1-甲基-1H-吡啶... 从中药薤白的主要基源植物小根蒜(AlliummacrostemonBunge)鳞茎中首次分得5种化合物。它们是腺苷(Adenosine,1)、胸苷(Thymidine,2)、2,3,4,9-四氢-1-甲基-1H-吡啶骈[3,4-b]吲哚-3-羧酸(2,3,4,9-tetrahydro-1-methyl-1H-pyrido[3,4-b]indole-3-carboxylicacid,3)、2,3,4,9-四氢-1H-吡啶骈[3,4-b]吲哚-3-羧酸(2,3,4,9-tetrahydro-1H-pyrido[3,4-b]indole-3-carboxylicacid,4)和丁香甙(Syringin,5).从另一种基源植物薤(A.chinenseG.Don)鳞茎中分得腺苷(1)、色氨酸(Tryptophan,6)和化合物(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根蒜 含氮化合物 分析 提取 中药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