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灰岩型含油层系特征与成因分析——以准噶尔盆地火烧山油田二叠系平地泉组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丽霞 柳益群 +5 位作者 向辉 李红 周鼎武 焦鑫 李哲萱 南云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8-776,共9页
新疆准噶尔盆地火烧山油田的中二叠统平地泉组(对应芦草沟组)是一套典型的黑色含油层系,长期被认为是裂谷盆地(或岛弧盆地)中富含生烃母质的深湖相泥岩。通过矿物学、岩石学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平地泉组的岩石碎屑主要来源于地幔碱性... 新疆准噶尔盆地火烧山油田的中二叠统平地泉组(对应芦草沟组)是一套典型的黑色含油层系,长期被认为是裂谷盆地(或岛弧盆地)中富含生烃母质的深湖相泥岩。通过矿物学、岩石学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平地泉组的岩石碎屑主要来源于地幔碱性—过碱性的超基性岩浆岩(以碳酸岩为主)和中酸性岩浆岩(以安山岩和流纹岩为主)的喷爆物和溢流物,以出现碱性—过碱性的碱性长石、富铝石英、岩浆方解石、霓石、锂云母、硅钡钛石、蛇纹石等超基性岩浆矿物和以碱性—过碱性的碱性长石、石英等中酸性岩浆矿物为特征。上述喷爆的矿物碎屑与基质在富含地幔流体的滨湖—沼泽—热泉环境中发生热液蚀变,最终形成富含幔源岩浆矿物及热液矿物的凝灰质沉积系列,并参与生烃过程。凝灰物质提供的热及丰富的营养物质促进了滨湖—沼泽—热泉中藻类、微生物等生烃母质勃发,并导致液态烃早生成;凝灰岩类中丰富的原生粒间孔和方沸石溶蚀孔是烃类的主要储集空间。凝灰岩层厚度差异较大,多与正常沉积岩互层或夹于厚层沉积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岩 黑色含油层系 岩浆—热液喷流作用 二叠系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多含油层系叠合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立体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承伟 陈振波 +1 位作者 曹仁义 张英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1期95-98,共4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多含油层系叠合超低渗透油藏单层水平井井网开发储量控制程度低、注采关系不完善、无法实现油层纵向的充分动用的情况,在总结超低渗透油藏储层隔夹层模式及其对水平井开发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平面上采用直井完善注采关...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多含油层系叠合超低渗透油藏单层水平井井网开发储量控制程度低、注采关系不完善、无法实现油层纵向的充分动用的情况,在总结超低渗透油藏储层隔夹层模式及其对水平井开发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平面上采用直井完善注采关系,纵向上采用水平井立体开发提高储量控制程度的立体开发模式,并评价了水平井立体开发井网在不同储层隔夹层模式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立体开发井网适用于稳定隔夹层多含油层系叠合油藏,并确定了平面上五点井网、纵向上水平井重叠布井为合理的井网形式和叠置方式。研究与现场应用表明,水平井立体开发井网可进一步大幅度提高超低渗透油藏采油速度、提高开发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超低渗油藏 水平井立体开发 含油层系
下载PDF
大庆油田长垣以西地区中下部含油层系成藏互补性浅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明举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3年第7期36-39,161-162,共4页
长垣以西地区在扶余(F)、高台子(G)、青1段、葡萄花(P)、萨尔图、黑帝庙等多套油层获得工业油流,其中以中下部含油层系(P、G、F油层)为主,平面上几乎不叠合。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角度分析长垣以西地区中下部含油层系的成藏过程,指出了中... 长垣以西地区在扶余(F)、高台子(G)、青1段、葡萄花(P)、萨尔图、黑帝庙等多套油层获得工业油流,其中以中下部含油层系(P、G、F油层)为主,平面上几乎不叠合。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角度分析长垣以西地区中下部含油层系的成藏过程,指出了中下部含油层系成藏具有互补性。并将中下部含油层系归纳为3种模式,即上部优势型、中部优势型及下部优势型,长垣以西地区成藏的互补性可以较好地指导油藏评价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长垣以西地区 中下部含油层系 成藏互补性
下载PDF
江陵凹陷下第三系两个含油层系的油源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青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0年第4期262-265,共4页
根据原油和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碳同位素等资料,对江陵凹陷下第三系两个含油层系进行了油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含油层系新沟嘴组一荆沙组的原油来自新沟嘴组下段成熟和高成熟烃源岩,第二含油层系潜江组的原油,一是来自本组未成熟... 根据原油和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碳同位素等资料,对江陵凹陷下第三系两个含油层系进行了油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含油层系新沟嘴组一荆沙组的原油来自新沟嘴组下段成熟和高成熟烃源岩,第二含油层系潜江组的原油,一是来自本组未成熟烃源岩,二是来自下伏新沟嘴组下段烃源岩,江陵凹陵油气勘探可以在新沟嘴组和潜江组寻找自生自储的原生油藏,又可在荆沙组和潜江组寻找“古生新储”的次生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陵凹陷 下第三系 含油层系 油源分析 油气藏
下载PDF
高勘探程度区主力含油层系储量空白区精细勘探方法--以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沙三段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安天下 宋国奇 +6 位作者 王永诗 郝雪峰 向立宏 伍松柏 刘瑞娟 尹丽娟 林璐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44,共10页
在分析制约渤南洼陷主力含油层系储量空白区勘探的关键问题及对策基础上,提出一套以"剩余资源→油藏类型→成藏主控因素→储量空白区成因→勘探关键技术"为主线的精细勘探思路和方法,并在研究区开展了实践。结果表明:渤南洼... 在分析制约渤南洼陷主力含油层系储量空白区勘探的关键问题及对策基础上,提出一套以"剩余资源→油藏类型→成藏主控因素→储量空白区成因→勘探关键技术"为主线的精细勘探思路和方法,并在研究区开展了实践。结果表明:渤南洼陷南部斜坡带沙三段储量空白区仍具有勘探潜力;岩性-构造类油藏是潜力区可能发育的油藏类型,油藏分布受储层展布特征控制,圈闭有效性主要受构造、储层、断层封堵性及含油高度等因素控制;储层条件差、断层不封堵及含油高度低为储量空白区成因;科研攻关形成了有利储层预测、圈闭有效性及含油高度定量评价的关键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勘探部署效果。研究结果对于中国东部其他陆相断陷盆地主力含油层系的精细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力含油层系 储量空白区 精细勘探 高勘探程度区 渤南洼陷
下载PDF
延长油田多含油层系叠合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立体开发实践——以ZC区水平井开发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艳 《非常规油气》 2019年第2期91-96,共6页
为了高效动用延长油田埋藏较深的多含油层系的低渗透油藏,在水平井立体开发概念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延长油田多含油层系叠合特低渗透油藏的特点,优选出了多套层系直井注水驱油加水平井垂向重力泄油复合模型,有效应用于ZC区。结果表明... 为了高效动用延长油田埋藏较深的多含油层系的低渗透油藏,在水平井立体开发概念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延长油田多含油层系叠合特低渗透油藏的特点,优选出了多套层系直井注水驱油加水平井垂向重力泄油复合模型,有效应用于ZC区。结果表明:ZC区开发方案采用排距130m、井距500m、井排方向为北东62°的菱形反九点井网,有效增大了泄油面积2~4倍、提高采出程度4.8倍。按照投产时间拉齐对比分析发现,水平井的累计采油量是邻井直井的2.5~6.5倍。两套水平井同时开发、直井注水开发模型对今后其他同类型区块的开发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层系 低渗透油藏 垂向间距大 水平井立体开发
下载PDF
薄砂层多开发层系油田测井精细解释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郭智 杨少春 +1 位作者 贾爱林 孙盈盈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37-1142,共6页
柴达木盆地跃进二号油田为典型的薄砂层多开发层系油田,垂向上含油层系多、目的层段长、单砂体薄,平面上砂体规模小、相带窄、相变快,不同层系、不同沉积环境的储层特征差别很大。以跃进二号油田N21油藏为研究对象,分层系按沉积微相带... 柴达木盆地跃进二号油田为典型的薄砂层多开发层系油田,垂向上含油层系多、目的层段长、单砂体薄,平面上砂体规模小、相带窄、相变快,不同层系、不同沉积环境的储层特征差别很大。以跃进二号油田N21油藏为研究对象,分层系按沉积微相带建立了薄砂体多开发层系油田储层测井解释模型并进行了测井精细解释,从而提高了解释精度。在测井精细解释的综合化、定量化和自动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了薄砂体多开发层系油田测井精细解释方法:测井资料预处理与标准化;测井计算泥质含量实现自动分层;测井沉积微相自动识别与划分;分层系按沉积微相带的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分层系按沉积微相带的测井精细解释。研究表明,分层系按沉积微相带进行测井解释是准确计算该类油田储层参数的有利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砂层 含油层系 测井精细解释 层系 沉积微相带 跃进二号油田
下载PDF
复杂油田层系细分重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勇 杭雅萍 曲慧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25-28,共4页
纵向上含油层系多、跨度大的油田,由于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开发后期容易出现层间干扰严重、储量动用差异大、注采不均衡等矛盾,制约采收率的进一步提高。通过储层的储量规模、砂体展布、天然能量等特征结合各小层的吸水状况、动用状况... 纵向上含油层系多、跨度大的油田,由于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开发后期容易出现层间干扰严重、储量动用差异大、注采不均衡等矛盾,制约采收率的进一步提高。通过储层的储量规模、砂体展布、天然能量等特征结合各小层的吸水状况、动用状况、水淹特点对储层进行细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多套层系实施细分重组,可以有效减缓开发中层间、层内、平面矛盾,提升油田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层系 非均质性 采收率 层系细分
下载PDF
红南901井新层系喜获商业油流
9
《吐哈油气》 2006年第2期133-133,共1页
关键词 含油层系 油流 商业 石油地质储量 试油
下载PDF
银额盆地居延海坳陷钻井地层对比及对油气层时代的约束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进才 魏建设 +5 位作者 姜亭 王宝文 苟红光 王建强 尚亚乐 许海红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1-1326,共16页
【研究目的】银额盆地居延海坳陷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钻井揭示的主要岩石地层单元时代及主要含油气层时代认识存在一定争议,因此系统开展地层划分对比,明确主要岩石地层单元与油气层的时代,对盆地构造沉积演化、油气地质条件评价... 【研究目的】银额盆地居延海坳陷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钻井揭示的主要岩石地层单元时代及主要含油气层时代认识存在一定争议,因此系统开展地层划分对比,明确主要岩石地层单元与油气层的时代,对盆地构造沉积演化、油气地质条件评价与研究,以及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对居延海坳陷不同凹陷钻井地层岩石学及岩性组合特征、古生物特征等综合研究,结合区域地层特征,建立钻井地层对比标志。并结合地震剖面确定不整合界面,以及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对地层时代的约束等,开展地层划分对比。【研究结果】居延海坳陷钻井揭示了白垩系与石炭系—二叠系2个构造层,各凹陷钻井地层对比标志显著,主要含油层系为下构造层的中—下二叠统及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干泉组。【结论】银额盆地为石炭纪—二叠纪与白垩纪的叠合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有利,应作为油气勘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层系 地层时代 标志层 石炭系—二叠系 白垩系 油气勘查工程 银额盆地 居延海坳陷
下载PDF
陇东地区HQ区块东部长8致密砂岩储集层成岩相划分
11
作者 彭晓勇 刘国利 +4 位作者 王兵 魏涛 任利剑 王巍 任江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3-391,共9页
为确定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HQ区块东部长8致密砂岩储集层成岩相及其演化规律,综合铸体薄片、岩石物性、岩心、测井等资料,在划分单砂层岩心成岩相和测井相后,采用优势相法,对研究区长8含油层系成岩相进行分类,筛选出对油气勘探有利的... 为确定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HQ区块东部长8致密砂岩储集层成岩相及其演化规律,综合铸体薄片、岩石物性、岩心、测井等资料,在划分单砂层岩心成岩相和测井相后,采用优势相法,对研究区长8含油层系成岩相进行分类,筛选出对油气勘探有利的成岩相,预测其有利成岩相带展布。依据成岩作用的影响,可将目的层成岩相划分为5类:剩余粒间孔与长石溶蚀相、绿泥石胶结剩余粒间孔相、绿泥石与伊利石强胶结相、自生碳酸盐胶结相和黏土杂基压实相。剩余粒间孔与长石溶蚀相为研究区最利于油气储集的成岩相类型,有利成岩相总体上呈条带状展布,连续性较好,分布面积较大,研究区中部是有利成岩相带的主要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陇东地区 HQ区块 延长组 长8含油层系 储集层特征 成岩相 有利相带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成藏特征 被引量:28
12
作者 宋传春 贺伦俊 +2 位作者 马立群 任海宁 朱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6-138,共3页
钻探表明,车排子凸起具有多含油层系、多油藏类型和多油质品位等“三多”成藏特征。通过地层沉积、构造演化和油源对比分析,认为“三多”成藏特征与构造格架的分割、沉积旋回和成藏期次的控制和多向油源充注密切相关,并且由于车排子凸... 钻探表明,车排子凸起具有多含油层系、多油藏类型和多油质品位等“三多”成藏特征。通过地层沉积、构造演化和油源对比分析,认为“三多”成藏特征与构造格架的分割、沉积旋回和成藏期次的控制和多向油源充注密切相关,并且由于车排子凸起南部南偏东方向古山脊的存在和北部东南方向古山梁的发育,形成了南部古近-新近系浅层以稀油聚集、晚期成藏为主,北部侏罗系-石炭系以后期改造、稠油分布的成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排子 含油层系 油藏类型 油质品位 沉积旋回 构造演化 油源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带三角洲前缘中沉积微相识别标志及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会东 刘万洙 +1 位作者 单玄龙 杨亮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3-47,共5页
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带含油层系已成为吉林油田近期勘探方向。西部前缘带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包括前缘席状砂、远砂坝、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等。通过岩性、沉积构造、岩石结构、测井特征、粒度分析和砂地比等综合分析,探讨了... 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带含油层系已成为吉林油田近期勘探方向。西部前缘带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包括前缘席状砂、远砂坝、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等。通过岩性、沉积构造、岩石结构、测井特征、粒度分析和砂地比等综合分析,探讨了各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的识别标志。应用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的识别标志,完成青一段二砂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分析出有3个物源:西部物源、西南物源和西北物源;席状砂、河口坝和远砂坝等三个微相带为油气聚集有利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带 含油层系 沉积微相 识别标志
下载PDF
蓬莱19-3油田的地质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41
14
作者 邓运华 李秀芬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1年第1期68-71,共4页
蓬莱19-3是中国海域目前发现的最大一个油田,它是技术进步与深入地质研究的成果。蓬莱19-3是一个断裂背斜构造,其形成受基底高和郯—庐断裂晚期活动控制,具有断层多、圈闭面积大,幅度大的特点。该油田含油层系为上第三系馆陶组和明化镇... 蓬莱19-3是中国海域目前发现的最大一个油田,它是技术进步与深入地质研究的成果。蓬莱19-3是一个断裂背斜构造,其形成受基底高和郯—庐断裂晚期活动控制,具有断层多、圈闭面积大,幅度大的特点。该油田含油层系为上第三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馆陶组为曲流河,明化镇组为浅湖相沉积,与以往对区域沉积相认识有较大区别,这些沉积环境形成了有利的储盖组合。蓬莱19-3油田原油主要来自渤中凹陷东营组下段,油藏具有埋藏浅、油质相对较好、产量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蓬莱油田 石油地质 含油层系 上第三系 馆陶组 明化镇组 地质特征
下载PDF
舍女寺油田油气成藏及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贺强 王仲军 +2 位作者 李志军 张虫月铭 张丽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2-34,共3页
舍女寺油田含油层系多,先后发现了6套含油气层系,但因为成藏条件复杂,油气分布规律不明确,给开发带来了不少苦难。本次工作对油气的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大断层两侧的反向断鼻或断块圈闭内,分布规律主要受烃源岩... 舍女寺油田含油层系多,先后发现了6套含油气层系,但因为成藏条件复杂,油气分布规律不明确,给开发带来了不少苦难。本次工作对油气的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大断层两侧的反向断鼻或断块圈闭内,分布规律主要受烃源岩分布、盖层分布以及断层系统的控制,储量丰度受沉积相的影响,这就为下步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层系 层系 分布规律 储量丰度 舍女寺油田
下载PDF
东濮凹陷胡庆构造带油气成藏模式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4
16
作者 苏爱芹 赵其磊 +2 位作者 李建荣 杨红兵 聂家宽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4期20-22,共3页
胡庆构造带具有较好油气成藏条件,含油层系多,含油井段长,油气富集。平面上油气集中分布在二台阶,其探明储量占整个地区探明储量的90%以上,一台阶和三台阶储量很少;纵向上油气富集段集中在沙三段的沙三中、下亚段。油藏类型主要为墙角... 胡庆构造带具有较好油气成藏条件,含油层系多,含油井段长,油气富集。平面上油气集中分布在二台阶,其探明储量占整个地区探明储量的90%以上,一台阶和三台阶储量很少;纵向上油气富集段集中在沙三段的沙三中、下亚段。油藏类型主要为墙角式油藏和断鼻型油藏。通过对该区油气成藏模式及油气分布规律研究,认为Ⅱ级断层的断缝带、不同构造转换带及不同含油气区块结合部、零星出油点周边、岩性油藏、低幅度隐蔽油藏以及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沙三上、沙二下和沙一段等层系,是下步勘探的主要方向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构造带 勘探潜力 成藏模式 油藏类型 油气成藏模式 油气成藏条件 探明储量 含油层系 油气富集
下载PDF
渤海石油地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7
17
作者 安作相 马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3-27,共5页
渤海是郯庐断裂经过的地带 ,对于渤海湾盆地的形成起着很大作用。根据构造力学和古地质研究成果判断 ,郯庐断裂和沙垒田、石臼坨两凸起向东延伸部分 ,把渤中凹陷分成五个洼陷。渤中凹陷应是早断晚衰型 ,因此凹陷中的烃源岩层位齐全。下... 渤海是郯庐断裂经过的地带 ,对于渤海湾盆地的形成起着很大作用。根据构造力学和古地质研究成果判断 ,郯庐断裂和沙垒田、石臼坨两凸起向东延伸部分 ,把渤中凹陷分成五个洼陷。渤中凹陷应是早断晚衰型 ,因此凹陷中的烃源岩层位齐全。下含油组合 (Ek2 —Es4)以高熟油为主 ,可能有凝析油和天然气 ;中含油组合 (Ek3 —Es1)以成熟油为主 ,可能有高熟油 ;上含油组合 (Ed—N)以低熟油为主 ,可能有成熟油。目前海域中的上第三系浅层油层勘探工作 ,应当注意寻找正常的成熟油油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石油地质 郯庐断裂 渤中凹陷 烃源岩 含油层系 稠油
下载PDF
委内瑞拉卡拉高莱斯合同区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少波 谭成仟 +2 位作者 宋子齐 郭睿 赵丽敏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89-97,共9页
以岩心分析和大量的测井、地震资料为基础 ,通过对各种沉积相标志的分析 ,对委内瑞拉卡拉高莱斯合同含油层系的沉积相类型、微相组成以及主要沉积微相的特征进行研究 ,笔者认为该区梅内库莱 (Mercure)组和奥菲西纳 (Oficina)组为一套海... 以岩心分析和大量的测井、地震资料为基础 ,通过对各种沉积相标志的分析 ,对委内瑞拉卡拉高莱斯合同含油层系的沉积相类型、微相组成以及主要沉积微相的特征进行研究 ,笔者认为该区梅内库莱 (Mercure)组和奥菲西纳 (Oficina)组为一套海陆过渡环境的三角洲相沉积 ,储集层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 ,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与之同期伴生的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砂体。其次 ,在小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 ,根据测井、地震和生产动态资料 ,分析了合同区含油层系 10 0余个小层的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状况及沉积微相在纵向上的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相标志 三角洲相 委内瑞拉 储层 地震资料 含油层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田开发后期增储上产方向研究——以东营凹陷现河庄油田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云桐 王立军 +3 位作者 李文华 高飞 牛纪凤 丁晓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B08期47-48,共2页
以现庄庄油田为例,通过加强区域断裂系统划分、构造单元确定及成藏规律分析,在充分分析老区开发动态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石油地质综合勘探方法和技术,在已开发老区结合部及周缘寻找伴生断层油藏等新的含油断块,新增含油面积2.5 km2,石油... 以现庄庄油田为例,通过加强区域断裂系统划分、构造单元确定及成藏规律分析,在充分分析老区开发动态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石油地质综合勘探方法和技术,在已开发老区结合部及周缘寻找伴生断层油藏等新的含油断块,新增含油面积2.5 km2,石油地质储量300 x104t。为老油田的增储上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田 开发后期 增储 东营凹陷 现河庄油田 伴生断层 非主力含油层系
下载PDF
胜坨油田特高含水期井网重组技术优化研究 被引量:35
20
作者 孙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50,共3页
胜坨油田是含油层系多、储层非均质严重的多层砂岩油藏,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应用常规层系井网调整技术难以有效挖掘多层砂岩的剩余油潜力,井网重组成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深度开发技术。以胜坨油田坨28块沙二段1-3单元为例,建立概念模型,... 胜坨油田是含油层系多、储层非均质严重的多层砂岩油藏,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应用常规层系井网调整技术难以有效挖掘多层砂岩的剩余油潜力,井网重组成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深度开发技术。以胜坨油田坨28块沙二段1-3单元为例,建立概念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井网重组技术优化研究,得出了井网重组时的技术政策界限,包括井网重组后的井网调整方式、不同组合层系的压力保持水平等。以此研究结果为指导开展了坨7 井网重组先导试验。方案实施后,10口新钻油井投产非主力层初期平均单井产油量8.6t/d,比调整前平均单井产油量高2倍;含水率70.6%,比单元综合含水率低25.6%,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胜坨油田 优化研究 重组技术 井网 数值模拟技术 储层非均质 剩余油潜力 含油层系 砂岩油藏 调整技术 开发技术 概念模型 技术政策 调整方式 压力保持 先导试验 研究结果 产油量 含水率 采收率 沙二段 多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