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2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其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一个物理化学综合创新实验
1
作者 戴春爱 韩永生 +2 位作者 颜鲁婷 李振 曹莹泽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34-40,共7页
以较前沿的科研成果为基础设计了一个物理化学综合创新实验。通过该实验,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油污染水环境问题,加深对润湿性一般理论的理解,还可以掌握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接触角表征以及超疏水/超亲油材料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的操作和方法... 以较前沿的科研成果为基础设计了一个物理化学综合创新实验。通过该实验,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油污染水环境问题,加深对润湿性一般理论的理解,还可以掌握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接触角表征以及超疏水/超亲油材料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的操作和方法。实验融入了较多的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引导学生利用课堂学习的表面化学理论知识解决含油废水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专业自豪感、严谨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表面 含油废水处理 综合创新实验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含油废水处理工艺与流程研究
2
作者 刘亚丹 顾超 +1 位作者 李玉宽 闫凯玲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8-I0008,共1页
石油化工、汽车生产与制造等工业生产都会产生含油污废水,这种含油废水中含有油脂、酚类、醚类、酮类等有害物质,很难降解去除。随着工业生产规模与水平的提高,含油废水的排放量也在逐渐增加,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已成为经济与环境可持续... 石油化工、汽车生产与制造等工业生产都会产生含油污废水,这种含油废水中含有油脂、酚类、醚类、酮类等有害物质,很难降解去除。随着工业生产规模与水平的提高,含油废水的排放量也在逐渐增加,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已成为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成分进行分类,工业含油废水主要分为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几种,每一油分的粒径存在很大区别,如浮油的粒径大于100μm,会在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分散油的粒径约为10~100μm,常以小滴形式悬浮,可能会变成浮油;乳化油粒径一般为0.1~2.0μm,呈乳液状稳定分散,很难静置分离,溶解油的粒径小于0.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工业生产规模 经济与环境 浮油 乳化油 溶解油 石油化工 可持续发展的
下载PDF
多级精细过滤在含油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李剑 杜跃鹏 +1 位作者 李子靖 左晓明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第6期120-122,共3页
与混凝、气浮等常规方法相比,采用粗粒化处理方法处理含油废水有运行成本低、操作简易等优点,但目前研究仍存在滤料上浮流失、运行不稳定等问题。本文通过多级精细过滤试验,结合实际应用的技术项目,验证了多级精细过滤利用粗粒化方法处... 与混凝、气浮等常规方法相比,采用粗粒化处理方法处理含油废水有运行成本低、操作简易等优点,但目前研究仍存在滤料上浮流失、运行不稳定等问题。本文通过多级精细过滤试验,结合实际应用的技术项目,验证了多级精细过滤利用粗粒化方法处理含油废水,可减少药耗,并通过反粒度过滤方式解决了粗粒化滤料膨胀产生的问题,处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精细过滤 含油废水 反冲洗
下载PDF
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舒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262-264,共3页
石油、餐饮、煤化工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含油废水,对水体、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含油废水排入水体、土壤后,在水体表面、土壤空隙形成油膜,不利于水生生物、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含油废水的治理不容忽视。国内外学者针对油类物质的处理... 石油、餐饮、煤化工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含油废水,对水体、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含油废水排入水体、土壤后,在水体表面、土壤空隙形成油膜,不利于水生生物、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含油废水的治理不容忽视。国内外学者针对油类物质的处理分别在物理、化学、生物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气浮法、膜分离法、电解法、厌氧生物处理等方法,对含油废水处理工艺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物理法 化学法 生物法
下载PDF
浅谈生物法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贺彦涛 李安 文天祥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5期14-15,21,共3页
经济的发展使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并产生了大量的含油废水,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生物法因处理含油废水成本低、效果好,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生态系统净化法等,着重介绍了生物膜法,并提出在今后... 经济的发展使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并产生了大量的含油废水,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生物法因处理含油废水成本低、效果好,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生态系统净化法等,着重介绍了生物膜法,并提出在今后的生物法研究中应更加注意对耐高温、高盐、高浓度石油废水降解菌株的筛选,以提高生物法的处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
下载PDF
餐饮业含油废水处理技术分析
6
作者 刘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2期0074-0077,共4页
随着餐饮业的不断发展,为解决餐饮业含油废水处理的问题,减轻餐饮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本文以餐饮业排放的含油废水为例,对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餐饮业背景下含油废水的来源、构成成分及危害,提出围绕膜生物分离处理... 随着餐饮业的不断发展,为解决餐饮业含油废水处理的问题,减轻餐饮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本文以餐饮业排放的含油废水为例,对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餐饮业背景下含油废水的来源、构成成分及危害,提出围绕膜生物分离处理技术、三相分离、破乳原理的废水处理工艺,通过对现有含油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改造,减轻餐饮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业 含油废水 废水处理技术
下载PDF
微生物法处理石化含油废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广垠 陈美玲 +1 位作者 张会宁 季必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共7页
针对石油化工废水中存在的有毒难降解有机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对比众多处理方法,微生物法由于其环境友好的工艺和成本效益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介绍了微生物法处理石化含油废水的现状及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常规生物法处理难降解有毒含油废水面... 针对石油化工废水中存在的有毒难降解有机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对比众多处理方法,微生物法由于其环境友好的工艺和成本效益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介绍了微生物法处理石化含油废水的现状及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常规生物法处理难降解有毒含油废水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提出了增强微生物法高效稳定处理含油废水的一些途径。同时,分析评价了不同微生物处理法及其组合工艺的处理性能和内在机理,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以期为高效处理难降解含油废水理论基础和工业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法 含油废水 难降解有机物 挥发性有机物 盐度
原文传递
Fe_(3)O_(4)的制备进展及其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宋亚瑞 钟彪 赵法军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64-68,共5页
介绍了4种Fe_(3)O_(4)的制备方法,对比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Fe_(3)O_(4)制备方法作了展望。重点分析了Fe_(3)O_(4)在含油废水处理领域内的相关影响因素,对未来Fe_(3)O_(4)大规模应用于含油废水处理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 制备 含油废水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改性陶瓷膜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宗刚 郭文靖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02-1507,共6页
综述了陶瓷膜改性方法,以及在含油废水中的应用,然后对改性陶瓷膜处理含油废水的性能进行了讨论和比较。发现除了传统的溶胶-凝胶法和浸镀方法外,原子层堆积(ALD)在控制层厚和孔径调整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纳米级的金属氧化物,如二... 综述了陶瓷膜改性方法,以及在含油废水中的应用,然后对改性陶瓷膜处理含油废水的性能进行了讨论和比较。发现除了传统的溶胶-凝胶法和浸镀方法外,原子层堆积(ALD)在控制层厚和孔径调整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纳米级的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钛、ZrO_(2)、Fe_(2)O_(3)以及氧化石墨烯被认为是含油废水处理中陶瓷膜改性的潜在候选材料。而带电陶瓷膜在污垢控制、拒油和增加水通量方面有一定潜力,但也有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改性 陶瓷膜 含油废水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葵花秸秆酯化改性处理含油废水
10
作者 李小菊 武芸 +4 位作者 李惠成 胡浩斌 李治军 张鹏会 王玉峰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23年第5期1-9,共9页
石化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油废水,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葵花秸秆为原料,采用丙酮-环己烷、体积分数10%的氨水、甲苯-乙醇预处理方法考察葵花秸秆的对油品吸附特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法优化甲苯-乙醇预处理后的... 石化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油废水,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葵花秸秆为原料,采用丙酮-环己烷、体积分数10%的氨水、甲苯-乙醇预处理方法考察葵花秸秆的对油品吸附特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法优化甲苯-乙醇预处理后的葵花秸秆酯化改性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甲苯-乙醇预处理后的秸秆吸油性较好,吸油率提高了5.04 g/g,保油率也有显著提高。葵花秸秆酯化改性的最优条件为液固比20 mL/g、反应时间8 h、温度90℃,在吸油过程中,对油品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液固比,在最优条件下吸油率为21.82 g/g,相比原始葵花秸秆材料,吸油率得到明显提高。葵花秸秆酯化改性后,秸秆材料的稳定性降低,表面积和粗糙度增大,吸附位点增加,为葵花秸秆对含油废水的吸附提供了条件。本研究可为葵花秸秆的以废治废资源化利用和含油废水的处理提供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吸附 材料 预处理 酯化改性
下载PDF
生物炭复合吸附剂处理含油废水效能机制研究
11
作者 董晓清 姚萌 +3 位作者 王冰 潘海丰 冉治霖 陈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1-185,共5页
以生物炭为载体负载壳聚糖、磁性纳米Fe_(3)O_(4)制备了一种生物炭负载纳米Fe_(3)O_(4)新型吸附剂,考察了其吸附性能及可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在pH为7、温度为30℃、吸附剂投加质量为0.4 g时反应120 min,COD、油、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3.... 以生物炭为载体负载壳聚糖、磁性纳米Fe_(3)O_(4)制备了一种生物炭负载纳米Fe_(3)O_(4)新型吸附剂,考察了其吸附性能及可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在pH为7、温度为30℃、吸附剂投加质量为0.4 g时反应120 min,COD、油、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3.34%、92.21%和97.82%,达到回注水标准。吸附剂经过5次再生后对废水仍有较好的去除效率。新型生物炭复合吸附剂对含油废水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且其优越的再生性可以有效地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纳米Fe_(3)O_(4) 生物炭吸附剂 再生性能
原文传递
船舶舱底含油废水中的超滤膜深度处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选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8-71,共4页
船舶舱底的含油废水,主要是由船舶机舱内各种阀件和管路中漏出的废水,或是轮机在运转过程中泄漏的油污组合而成。而超滤膜技术凭借其小空间、低能耗、精简化、高效率的特点,目前在处理船舶舱底含油废水中效果显著。但在运行过程中,膜污... 船舶舱底的含油废水,主要是由船舶机舱内各种阀件和管路中漏出的废水,或是轮机在运转过程中泄漏的油污组合而成。而超滤膜技术凭借其小空间、低能耗、精简化、高效率的特点,目前在处理船舶舱底含油废水中效果显著。但在运行过程中,膜污染则不可避免,其在实际应用中不仅会造成膜通量下降甚至影响膜的分离特性,进而降低超滤膜工艺的工作效率。同时如果对船舶舱底长期采取化学药剂的清洗,还是会不可避免的对船体本身造成损耗,减少其使用寿命,甚至会导致其过滤性能彻底失效。因此针对船舶舱底含油废水,如何科学合理地采取超滤膜技术对其进行处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底 含油废水 超滤膜深度处理
下载PDF
船舶舱底含油废水的深度处理研究
13
作者 高松 陈武 +2 位作者 朱小亮 蒋聿雯 严正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78-81,共4页
随着船舶数量以及船舶吨位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船舶舱底含油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传统的含油废水处理方法很难实现对乳化油和溶解油的处理,因而难以达到排放要求。本文在研究超滤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PVDF材料的超... 随着船舶数量以及船舶吨位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船舶舱底含油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传统的含油废水处理方法很难实现对乳化油和溶解油的处理,因而难以达到排放要求。本文在研究超滤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PVDF材料的超滤膜制备方法,使用SEM电镜扫描获取超滤膜的微观结构,使用制备的PVDF超滤膜进行船舶舱底含油废水处理的实验,对含油废水中含油量及浊度的降低均有较好的效果。对不同流速下超滤膜膜通量进行测量,发现流速越大膜通量越大,针对超滤膜容易堵塞的问题,提出了超滤膜需要清洗的判定条件以及清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超滤膜 PVDF 浊度 深度处理
下载PDF
改性陶瓷膜处理含油废水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海洋 王广智 +2 位作者 王东东 栾晨光 陈俊臣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3,共7页
陶瓷膜处理含油废水具有除油率高、机械性能好、热稳定性强、耐腐蚀以及耐高温等优点,但严重的膜污染成为了陶瓷膜广泛应用的制约因素,国内外研究学者常通过改性的方式来改善陶瓷膜抗污染性能。本文从表面改性及本体改性两个方面整理总... 陶瓷膜处理含油废水具有除油率高、机械性能好、热稳定性强、耐腐蚀以及耐高温等优点,但严重的膜污染成为了陶瓷膜广泛应用的制约因素,国内外研究学者常通过改性的方式来改善陶瓷膜抗污染性能。本文从表面改性及本体改性两个方面整理总结了近几年陶瓷膜改性处理含油废水的抗污染性能的研究进展。最后,简要讨论了该研究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陶瓷膜除油提供更广泛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含油废水 抗污染 表面改性 本体改性
原文传递
高浓度含油废水中不同组分烃的生物强化去除特性
15
作者 邢玥 吴蔓莉 +3 位作者 刘泽梁 段旭红 易宁 肖贺月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7-574,共8页
为探究石油烃降解菌群对高浓度含油废水中不同组分烃的生物降解特性,向含油水相中接种石油烃降解菌群LW-10(Accession number:SRR15082184)进行降解实验.利用GC-MS研究了LW-10对原油中不同组分烃的降解性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降解体系... 为探究石油烃降解菌群对高浓度含油废水中不同组分烃的生物降解特性,向含油水相中接种石油烃降解菌群LW-10(Accession number:SRR15082184)进行降解实验.利用GC-MS研究了LW-10对原油中不同组分烃的降解性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降解体系中的菌量变化.利用qPCR技术对控制不同组分烃降解的关键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原油浓度为5000 mg·L^(-1)的含油废水中接种LW-10降解17 d,对原油中烷烃和多环芳烃组分的降解率分别为96.7%和28.4%.体系中的降解菌总浓度与高活性菌浓度由接种时的1.0×10^(8)cfu·mL^(-1)增加至2.1×10^(9)cfu·mL^(-1)和8.3×10^(8)cfu·mL^(-1).检测的3种石油烃降解功能基因中,烷烃单加氧酶基因alkB2拷贝数由1.06×10^(8)copy·mL^(-1)变为2.84×10^(8)copy·mL^(-1);芳烃双加氧酶基因Ahd由1.06×10^(8)copy·mL^(-1)降低至1.65×10^(7)copy·mL^(-1);氧化还原酶基因PA4513由4.09×10^(6)copy·mL^(-1)增加增加至9.26×10^(8)copy·mL^(-1).结果表明降解菌群LW-10对含油废水中的烷烃组分具有高效降解能力,对多环芳烃组分的降解能力较差.LW-10在降解石油烃过程中通过同化作用发生增殖,不同组分烃的降解效果与石油烃降解功能基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石油烃降解菌群 降解基因 定量PCR 降解菌数量
原文传递
改良絮凝剂在高浊度及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蕊 吴佳瑶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66-2570,共5页
依托Mannich反应在聚丙烯酰胺(PAM)上接枝二乙胺,合成叔胺型有机高分子阳离子絮凝剂(D-PAM),并用于高浊度水处理。通过比较不同的原料投料比、pH值、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确定了制备D-PAM絮凝剂的最佳条件以及处理高浊度废水的最佳絮凝... 依托Mannich反应在聚丙烯酰胺(PAM)上接枝二乙胺,合成叔胺型有机高分子阳离子絮凝剂(D-PAM),并用于高浊度水处理。通过比较不同的原料投料比、pH值、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确定了制备D-PAM絮凝剂的最佳条件以及处理高浊度废水的最佳絮凝条件。结果表明,在摩尔比为PAM∶甲醛∶二乙胺=1∶0.7∶0.85、pH=9~11、反应温度45~50℃、甲醛反应时间t_(1)=1 h,二乙胺反应时间t_(2)=2 h,此时接枝效果最好。同时,该絮凝剂对高浊度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最佳絮凝条件为: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使用0.7 mL 1%D-PAM溶液、在300 r/min下快速搅拌4 min、然后180 r/min,搅拌7 min,静置沉降20 min,最高去浊率为99.81%。合成的絮凝剂在高浊度废水及含油废水的处理中具有一定优势,是一种可双功能处理废水的新型阳离子絮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胺接枝 胺化絮凝剂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高浊度水 含油废水
下载PDF
破乳+O_(3)/H_(2)O_(2)组合工艺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
17
作者 张忠园 李芳 +2 位作者 唐立娜 秦添 杨宗政 《环境科学导刊》 2023年第6期53-57,87,共6页
以天津市某燃料油库区产生的含油废水为研究对象,选择破乳+O_(3)/H_(2)O_(2)高级氧化+活性炭吸附深度处理组合工艺,结果表明,经破乳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为25 min、PAM投加量1 mg/L、pH 7、破乳剂投加比例0.4%时,破乳效果最佳,COD和... 以天津市某燃料油库区产生的含油废水为研究对象,选择破乳+O_(3)/H_(2)O_(2)高级氧化+活性炭吸附深度处理组合工艺,结果表明,经破乳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为25 min、PAM投加量1 mg/L、pH 7、破乳剂投加比例0.4%时,破乳效果最佳,COD和石油类的去除率为56.5%;经O_(3)/H_(2)O_(2)氧化工艺,在温度25℃、pH 8±0.2、O_(3)流量2.5 L/min、质量浓度26 mg/L、H_(2)O_(2)投加量0.56 g/L、反应时间60 min时,COD和石油类的去除效果达到理想效果,去除率分别为69.25%和79.83%;深度处理过程中,活性炭投加量与废水质量比为1:10、吸附平衡时间为15 min,COD和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为41.17%和93.72%,经组合处理后的出水COD和石油类浓度分别为289.4 mg/L和0.33 mg/L,满足《GB/T 31962—201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管水质标准》B级标准和《DB 12/356—2018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排放标准,为处理含油废水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破乳处理 O_(3)/H_(2)O_(2)高级氧化技术 深度处理
下载PDF
强化絮凝联合生化处理技术在高盐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杰 吕哲 +1 位作者 王建国 齐书建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816-820,共5页
高盐含油废水具有污染性强以及处理难度大的特点,采用单一的处理方式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因此,为了更加高效地处理高盐含油废水,采取强化絮凝联合生化处理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室内实验优化了相关处理参数。结果表明:复合... 高盐含油废水具有污染性强以及处理难度大的特点,采用单一的处理方式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因此,为了更加高效地处理高盐含油废水,采取强化絮凝联合生化处理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室内实验优化了相关处理参数。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FHR-2对高盐含油废水的絮凝处理效果最好,其最佳加量推荐为200 mg·L^(-1)。一段生化处理阶段的水力停留时间推荐为40 min,污泥质量浓度推荐为4 g·L^(-1),废水的pH推荐为7左右。二段生化处理阶段的水力停留时间推荐为5 h,污泥质量浓度推荐为5 g·L^(-1),废水的pH推荐为7左右。目标高盐含油废水采取强化絮凝联合生化处理技术处理后的COD值可以降低至24.6mg·L^(-1),含油量可以降低至3.5 mg·L^(-1),达到了国家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含油废水 絮凝处理 生化处理 耐盐活性污泥 工艺参数
下载PDF
含油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及超疏水材料的应用
19
作者 鞠春红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8期128-129,149,共3页
综述了含油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包括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真空脱水法、化学脱水法、吸附脱水法、膜分离法、聚结分离法等。分析了超疏水材料的表面特征,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应充分利用超疏水材料的特殊性能,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将... 综述了含油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包括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真空脱水法、化学脱水法、吸附脱水法、膜分离法、聚结分离法等。分析了超疏水材料的表面特征,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应充分利用超疏水材料的特殊性能,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将其应用于含油废水处理中,发挥其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性好等优势,使其成为安全、节能、环保、高效的油水分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处理方法 超疏水材料 油水分离
下载PDF
改性PVDF膜在处理排水沟含油废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宇博 《河南科技》 2023年第16期72-76,共5页
【目的】为探究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对PVDF共混膜处理含油废水性能的影响,并应用于排水沟中含油废水的去除,同时提高含油废水的处理效果。【方法】试验采用天然蒙脱土(MMT)和盐酸(HCl),制备盐酸改性蒙脱土(HCl-MMT)作为添加剂,聚乙烯吡... 【目的】为探究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对PVDF共混膜处理含油废水性能的影响,并应用于排水沟中含油废水的去除,同时提高含油废水的处理效果。【方法】试验采用天然蒙脱土(MMT)和盐酸(HCl),制备盐酸改性蒙脱土(HCl-MMT)作为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为致孔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通过NIPS法制备PVDF超滤膜。添加改性MMT能进一步提高膜的亲水性及改性剂在铸膜液中的分散性,同时对PVDF膜进行表征。【结果】A2组改性膜对含油污水的截留率最高,截留率为82.25%;A4组膜过滤含油污水的FRR值达到62.5%,比纯膜提高29.4%,抗污染性能显著提高。【结论】改性PVDF膜可以有效处理排水沟中的含油废水。HCl与MMT的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改善膜的过滤性能,添加改性剂后的蒙脱土对共混膜的表面结构改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沟 蒙脱土 PVDF膜 含油废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