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5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全酸水解-PMP柱前衍生化法分析甘草蜜炙前后多糖含量变化
1
作者 孙捷 段伟萍 +6 位作者 王梦岚 陆兔林 陈丽红 郑云枫 曹丽娟 李存玉 彭国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69-2773,共5页
目的建立完全水解-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甘草多糖含量方法,比较甘草蜜炙前后多糖含量的变化。方法以甘草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平行实验优选多糖提取、完全酸水解条件、衍生化条件、色谱分析条件,建立完全酸水解-PMP柱前衍生化分析测定甘... 目的建立完全水解-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甘草多糖含量方法,比较甘草蜜炙前后多糖含量的变化。方法以甘草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平行实验优选多糖提取、完全酸水解条件、衍生化条件、色谱分析条件,建立完全酸水解-PMP柱前衍生化分析测定甘草多糖中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含量的方法,并进一步结合含量校正因子计算多糖含量。结果3批生甘草饮片炮制前多糖平均含量为(58.6±9.0)mg/g,蜜炙后饮片中平均含量为(79.3±8.5)mg/g,其炮制后多糖的平均含量提升了35.3%。结论该方法准确可行,是对生、炙甘草质量评价方法的重要补充,同时也可对其他中药多糖的含量表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蜜炙 多糖 完全酸水解 柱前衍生化 含量变化
下载PDF
白酒陈化挥发性物质含量变化及物理催陈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庆军 周鸿翔 +1 位作者 邱树毅 刘凡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3年第1期126-133,共8页
白酒陈化指的是为了降低新酒味,增加陈酒感的贮存过程,也是提高白酒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首先对白酒在陈化过程中的挥发性物质整体风味变化规律进行归纳,并对不同香型且不同陈化时间相关性物质的含量比值进行分析总结,包括乙缩醛/... 白酒陈化指的是为了降低新酒味,增加陈酒感的贮存过程,也是提高白酒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首先对白酒在陈化过程中的挥发性物质整体风味变化规律进行归纳,并对不同香型且不同陈化时间相关性物质的含量比值进行分析总结,包括乙缩醛/乙醛、乙酸乙酯/乙酸、己酸乙酯/己酸、各类醇/相应的各类酸、异戊醛/异戊醇和异丁醛/异丁醇。根据陈化年份找出其倍数关系,可以得出不同香型白酒之间物质含量存在的个性与共性。对现有人工物理催陈技术进行归纳总结,更好地为白酒陈化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只有清楚白酒陈化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内在原理,进一步探索其相关物质转化机制,才能为白酒科学贮存和白酒物理催陈技术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陈化 挥发性物质 含量变化 物理催陈
下载PDF
天津地区葡萄物候期观察和果实糖酸含量变化分析
3
作者 李志成 田淑芬 +2 位作者 王荣 王超霞 马闯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23-28,共6页
为明确不同葡萄品种在天津地区最佳采收时间以及果实品质差异,选择6种葡萄作为试验材料,观测植株生长及果实发育情况,使用天农葡萄数据库进行试验数据的记录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葡萄间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夏黑与红富士葡萄可溶... 为明确不同葡萄品种在天津地区最佳采收时间以及果实品质差异,选择6种葡萄作为试验材料,观测植株生长及果实发育情况,使用天农葡萄数据库进行试验数据的记录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葡萄间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夏黑与红富士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寒香蜜、红巴拉多和红宝石;红巴拉多、黑巴拉多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固酸比越高,越接近果实成熟,红巴拉多和黑巴拉多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红宝石单果重显著低于其他品种。不同品种间果实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不同,其中寒香蜜最短(90 d),红宝石所需时间最长(115 d)。在本研究的6个葡萄品种中,红巴拉多、黑巴拉多果实品质较高,糖酸含量适中,果粒较大。寒香蜜在采收期可滴定酸含量仍较高,建议适当延长采收期。综上,本研究为天津地区鲜食葡萄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物候期 可溶性固形物 可滴定酸 含量变化 单果质量
下载PDF
刺梨果实与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61
4
作者 樊卫国 安华明 +2 位作者 刘国琴 何嵩涛 刘进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28-733,共6页
以刺梨品种贵农5号为材料,对其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内源激素含量动态进行了观察测定,结果表明,刺梨幼果花托中GA1+3、IAA和ZRs含量高,随幼果发育,花托中GA1+3、IAA和ZRs含量下降;种子内GA1+3和IAA含量随种子发育而增加,至种子成熟后GA1+3... 以刺梨品种贵农5号为材料,对其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内源激素含量动态进行了观察测定,结果表明,刺梨幼果花托中GA1+3、IAA和ZRs含量高,随幼果发育,花托中GA1+3、IAA和ZRs含量下降;种子内GA1+3和IAA含量随种子发育而增加,至种子成熟后GA1+3和IAA含量下降。幼果花托和种子中的ZRs和ABA含量较高,随果实发育呈下降趋势。在正常授粉受精的幼果中,GA1+3、IAA、ZRs和ABA含量极显著高于未受精幼果;畸形果实正常发育一侧的花托中,GA1+3、IAA和ZRs含量明显高于畸形一侧的。刺梨果实的生长与发育对种子的依赖性很强,在不授粉受精或授粉受精不正常的情况下,由于不能形成种子或部分种子败育而导致果实发育异常,引起落果或果实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果实 种子 内源激素 含量变化 果实发育
下载PDF
甘薯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及ATP含量变化与品种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6
5
作者 张明生 谢波 +1 位作者 谈锋 张启堂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6,共4页
对水分胁迫下甘薯叶片部分物质和能量代谢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增加 ;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比值与对照相比均有所下降 ;ATP含量有增有减 ,但品种抗旱性愈强 ,ATP含量愈高。叶... 对水分胁迫下甘薯叶片部分物质和能量代谢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增加 ;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比值与对照相比均有所下降 ;ATP含量有增有减 ,但品种抗旱性愈强 ,ATP含量愈高。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a/b比值、ATP含量占对照百分率与品种抗旱性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 0 .896 8、- 0 .85 0 9和 0 .82 0 0 ,P <0 .0 1。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变化 品种 抗旱性 甘薯 水分胁迫 可溶性蛋白 叶绿素 ATP
下载PDF
冬小麦叶茎粒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其与籽粒淀粉积累的关系 被引量:82
6
作者 姜东 于振文 +1 位作者 李永庚 余松烈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8-41,共4页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鲁麦 2 2和鲁麦 14两个冬小麦品种旗叶、倒二茎、籽粒糖含量及籽粒淀粉积累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 ,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在开花后 15~ 2 0 d出现高峰 ;茎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果聚糖含量变化呈单峰曲线 ,最高含...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鲁麦 2 2和鲁麦 14两个冬小麦品种旗叶、倒二茎、籽粒糖含量及籽粒淀粉积累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 ,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在开花后 15~ 2 0 d出现高峰 ;茎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果聚糖含量变化呈单峰曲线 ,最高含量亦出现在花后 15~ 2 0 d;而籽粒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在灌浆期呈下降趋势。花后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可溶性糖 果聚糖 淀粉积累 含量变化 籽粒 粒重
下载PDF
不同生长周期的罗汉果鲜果中甜甙V和总黄酮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陈全斌 义祥辉 +2 位作者 余丽娟 杨瑞云 杨建香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4-277,共4页
通过使用HPLC法对不同生长周期的罗汉果鲜果中罗汉果甜甙V和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总结出罗汉果中罗汉果甜甙V和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坐果50d后,罗汉果甜甙Ⅴ的增加比较快,80d后,罗汉果甜甙Ⅴ的含量趋于... 通过使用HPLC法对不同生长周期的罗汉果鲜果中罗汉果甜甙V和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总结出罗汉果中罗汉果甜甙V和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坐果50d后,罗汉果甜甙Ⅴ的增加比较快,80d后,罗汉果甜甙Ⅴ的含量趋于稳定;随着生长周期的增加,罗汉果总黄酮的含量增加,40~50d中增长最快,坐果约50d后达到最高值,从60d开始总黄酮的含量迅速下降到20d水平,然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HPLC 罗汉果甜甙V 黄酮 含量变化
下载PDF
银杏叶黄酮含量变化及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程水源 王燕 +2 位作者 李俊凯 顾曼如 束怀瑞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3-355,共3页
对银杏不同枝类、叶位叶及叶柄黄酮含量进行全周期测定 ,结果表明 :叶黄酮含量 ,长枝叶最高 ;长枝有 3次高峰 ,中短枝和叶丛枝各有 2次高峰 ,均以最后一次峰值最大。叶黄酮含量增长幅度同时期相比为长枝 >中短枝 >叶丛枝 >叶... 对银杏不同枝类、叶位叶及叶柄黄酮含量进行全周期测定 ,结果表明 :叶黄酮含量 ,长枝叶最高 ;长枝有 3次高峰 ,中短枝和叶丛枝各有 2次高峰 ,均以最后一次峰值最大。叶黄酮含量增长幅度同时期相比为长枝 >中短枝 >叶丛枝 >叶柄。在生长发育后期 ,叶片与其叶柄黄酮含量变化趋势相反 ,长枝不同叶位叶黄酮含量最大值是中部叶 >基部叶 >顶部叶。就叶黄酮含量变化及分布与叶片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叶片 黄酮 枝类 叶位 分布规律 含量变化
下载PDF
雷竹开花期内源激素、氨基酸和营养成分含量变化 被引量:30
9
作者 何奇江 汪奎宏 +1 位作者 华锡奇 童晓青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9-173,共5页
The test site was located in Jincheng Town, Lin’an City, Zhejiang Province. The leaves, culms and rhizomes of two-year-old and three-year-old flowering individuals or nonflowering individuals were taken from the same... The test site was located in Jincheng Town, Lin’an City, Zhejiang Province. The leaves, culms and rhizomes of two-year-old and three-year-old flowering individuals or nonflowering individuals were taken from the same bamboo (Phyllostachys praecox f. prevernalis) forest. The culms and rhizomes of one-year-old flowering or nonflowering were also taken from the same bamboo forest.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endogenous hormones, aminoacid and nutrition in flowering stage of bambo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bscisic acid(ABA) had main effect on accelerating its flowering and the increase of cytokinin(CTK) was also one reason for bringing flower, but indole3acetic acid(IAA)antagonized on its flowering. Total amino-acid in the nonflowering bamboo was 23.01% higher than that in flowering bamboo. Aspartic acid (ASP) could delay flowering. Protein, especially protein in leaves had main effect on senescence procedure. Increase of phosphorus content in flowering bamboo could accelerate metabolizing, and therefore promote senescence of bambo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激素 含量变化 营养成分 开花期 氨基酸 雷竹
下载PDF
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氨基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符云鹏 郑宪滨 +1 位作者 刘国顺 刘学芝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氨基酸 烤烟 叶片发育 含量变化 研究
下载PDF
土壤肥力对小麦开花后各器官游离氨基酸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6
11
作者 王月福 于振文 +1 位作者 李尚霞 余松烈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1-43,共3页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和相关分析的方法 ,研究了两种土壤肥力条件下小麦开花后植株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动态及其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开花后小麦植株各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土壤...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和相关分析的方法 ,研究了两种土壤肥力条件下小麦开花后植株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动态及其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开花后小麦植株各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土壤肥力高能够显著提高各器官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 ,并延长维持高水平的时间 ,进而促进籽粒蛋白质合成 ,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改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小麦 开花 器官 游离氨基酸 籽粒 蛋白质 含量变化
下载PDF
不同类型水稻籽粒灌浆过程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黄锦文 梁康迳 +1 位作者 梁义元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13,共3页
研究不同类型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内源激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灌浆前期强势粒灌浆速率均高于弱势粒,后期则相反。新株型稻“IR_(65600-85)”强、弱势粒属异步灌浆型,导致弱势粒充实度更差。籽粒灌浆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为灌浆前... 研究不同类型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内源激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灌浆前期强势粒灌浆速率均高于弱势粒,后期则相反。新株型稻“IR_(65600-85)”强、弱势粒属异步灌浆型,导致弱势粒充实度更差。籽粒灌浆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为灌浆前期强势粒IAA及ABA含量较高,ABA/IAA、ABA/GA_(1+3)和ABA/(IAA+GA_(1+3)+ZR_S+ABA)值均较高,而弱势粒则相反,尤以“IR_(65600-85)”弱势粒更突出,籽粒充实度最差,结实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 含量变化 水稻 籽粒灌浆 内源激素
下载PDF
盐胁迫下小麦新品系89122的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ABA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姚春娜 裴新梧 +4 位作者 孔英珍 崔凯荣 王亚馥 周文麟 倪建福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6-79,共4页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转基因耐盐小麦新品系 8912 2和其受体“陇春 13”,在盐胁迫处理下 ,测定盐胁迫后 8912 2和“陇春 13”无性细胞系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和脱落酸的变化 .结果表明 ,8912 2较其受体“陇春 13”能维持较高的 SOD,PO...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转基因耐盐小麦新品系 8912 2和其受体“陇春 13”,在盐胁迫处理下 ,测定盐胁迫后 8912 2和“陇春 13”无性细胞系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和脱落酸的变化 .结果表明 ,8912 2较其受体“陇春 13”能维持较高的 SOD,POD,CAT活性 ,ABA含量明显高于受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盐胁迫 抗氧化酶 脱落酸 酶活性 含量变化 耐盐机理
下载PDF
3个葡萄品种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初报 被引量:15
14
作者 林玲 黄羽 +3 位作者 谢太理 张瑛 周咏梅 文仁德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6-809,共4页
【目的】研究3个葡萄品种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探寻葡萄花芽分化及发育的生理机制。【方法】在葡萄花芽分化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巨峰、维多利亚、赤霞珠等3个葡萄品种花芽内4种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 【目的】研究3个葡萄品种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探寻葡萄花芽分化及发育的生理机制。【方法】在葡萄花芽分化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巨峰、维多利亚、赤霞珠等3个葡萄品种花芽内4种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s)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结果】3个葡萄品种在花芽分化过程中IAA含量均表现为先降低到后期又略有升高;GA3含量在花芽分化期间表现为逐渐减少,到后期降至一个极低水平;ZRs含量均表现为前期降低、后期有较大幅度升高;维多利亚和赤霞珠的ABA含量表现为逐渐下降,巨峰的ABA含量表现为前期升高后急剧下降,3个品种的ABA含量后期均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结论】巨峰、维多利亚、赤霞珠葡萄的花芽分化需要较高水平的ZRs、低水平的GA3和较低水平的I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花芽分化 酶联免疫 内源激素 含量变化
下载PDF
雄性不育辣椒中几种内源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简报) 被引量:40
15
作者 高夕全 张子学 +1 位作者 夏凯 周燮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1-32,共2页
与可育材料相比 ,不育系叶片和花中的IAA明显亏缺 ,而ABA水平则较高。在花器官中 ,两种细胞分裂素均是不育系高于保持系 ;而在叶片中 ,不育系的ZRs含量低于保持系 ,iPAs的含量则相反。
关键词 辣椒 雄性不育 含量变化 植物激素 内源
下载PDF
早更新世东山古湖氯离子含量变化与季风演化 被引量:18
16
作者 奚晓霞 穆德芬 +1 位作者 方小敏 李吉均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5-130,共6页
高分辨率东山古湖沉积物(22~166MaBP)中氯离子含量变化表明,早更新世早期亚洲季风已稳定建立,其变化较小。早期(262~185MaBP)较干;中期(185~17MaBP)出现大湿润期,氯离子含量最低;... 高分辨率东山古湖沉积物(22~166MaBP)中氯离子含量变化表明,早更新世早期亚洲季风已稳定建立,其变化较小。早期(262~185MaBP)较干;中期(185~17MaBP)出现大湿润期,氯离子含量最低;晚期(17~166MaBP)再度变干。每个阶段中,季风还存在约2×104a的短周期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湖 氯离子 早更新世 季风演化 含量变化
下载PDF
CPPU对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2
17
作者 方金豹 黄宏文 李绍华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5-239,共5页
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对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酸含量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初步认定果实的生长曲线为双S型,果实重量的增加主要发生在花后30~60 d.花后20 d用CPPU处理幼果,生长很快得到促进,但对第1II期的生长没有影响.在果实快速生长期(... 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对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酸含量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初步认定果实的生长曲线为双S型,果实重量的增加主要发生在花后30~60 d.花后20 d用CPPU处理幼果,生长很快得到促进,但对第1II期的生长没有影响.在果实快速生长期(第1期),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淀粉、可滴定酸累积缓慢.CPPU处理不改变糖、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但提高糖的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果实中碳水化合物水平是形成双S曲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PU 含量变化 猕猴桃 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下载PDF
咸鱼干腌过程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贤庆 樊丽琴 +6 位作者 陈胜军 李来好 吴燕燕 郝淑贤 岑剑伟 马海霞 石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5-58,共4页
以蓝圆鲹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室温(25℃)和低温(4℃)下,盐鱼质量比分别为1∶3、1∶5、1∶8的条件下腌制咸鱼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盐鱼质量比为1∶3时,亚硝酸盐... 以蓝圆鲹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室温(25℃)和低温(4℃)下,盐鱼质量比分别为1∶3、1∶5、1∶8的条件下腌制咸鱼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盐鱼质量比为1∶3时,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在室温(25℃)下比低温(4℃)下出现早且高;室温(25℃)下,盐鱼质量比越低,亚硝酸盐的峰值出现越早并且峰值越高。在室温(25℃)下,盐鱼质量比低时,腌制时硝酸盐含量有所增加;在低温(4℃)高盐的条件下,硝酸盐含量变化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室温(25℃)下,不同盐鱼质量比下咸鱼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在浕=0.01水平下线性关系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腌 咸鱼 亚硝酸盐 硝酸盐 含量变化 相关性
下载PDF
不同开垦年限西藏草地中量、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特点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雪云 李晓忠 +3 位作者 周志宇 秦彧 姜文清 田发益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75,共6页
为了解西藏草地开垦后土壤养分的变化,选取西藏两个不同地区(江孜和琼结)、不同开垦年限的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0~20cm耕层土壤测定Ca、Mg、Fe、Mn、Zn、Cu的全量和有效含量。结果表明,草地开垦为耕地后,江孜地区Fe、Zn、Mg全量和... 为了解西藏草地开垦后土壤养分的变化,选取西藏两个不同地区(江孜和琼结)、不同开垦年限的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0~20cm耕层土壤测定Ca、Mg、Fe、Mn、Zn、Cu的全量和有效含量。结果表明,草地开垦为耕地后,江孜地区Fe、Zn、Mg全量和有效含量随着开垦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Mn、Cu、Ca全量和有效含量随着开垦年限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琼结地区随着开垦年限的增加Ca、Mg、Mn、Zn、Cu的有效含量逐渐增加,有效Fe含量先减少后增加,Fe、Mn、Mg的全量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Zn、Cu、Ca的全量却有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土壤养分性状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草地 耕地 微量元素 含量变化
下载PDF
短葶飞蓬总黄酮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冯定霞 陈勃 +2 位作者 党承林 苏文华 王崇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目的 研究短葶飞蓬总黄酮含量与生长发育和月份变化的关系 ,环境与遗传因素对总黄酮含量的决定作用。方法 测定同一月份不同生长发育期、同一生长发育期不同月份短葶飞蓬的总黄酮含量的器官分布 ,阳生和阴生生境下短葶飞蓬的总黄酮含... 目的 研究短葶飞蓬总黄酮含量与生长发育和月份变化的关系 ,环境与遗传因素对总黄酮含量的决定作用。方法 测定同一月份不同生长发育期、同一生长发育期不同月份短葶飞蓬的总黄酮含量的器官分布 ,阳生和阴生生境下短葶飞蓬的总黄酮含量 ,不同花色短葶飞蓬的总黄酮含量。结果 短葶飞蓬的总黄酮主要分布于地上部分 ,而地上部分的总黄酮含量以盛花期最高 ,谢花期最低。4~ 6月盛花期短葶飞蓬各器官的总黄酮含量月份变化不显著。光照强度对短葶飞蓬总黄酮含量影响不大。短葶飞蓬的花色不能作为总黄酮含量的选择标记 ,遗传因素对个体间总黄酮含量差异起重要作用。结论 通过遗传育种提高短葶飞蓬总黄酮含量的前景是广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葶飞蓬 总黄酮 含量变化 研究 生长发育 月份 光照 花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