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大坪金矿含金石英脉中高结晶度石墨包裹体:下地壳麻粒岩相变质流体参与成矿的证据 被引量:33
1
作者 熊德信 孙晓明 +2 位作者 翟伟 石贵勇 王生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48-1456,T0006,共10页
石墨作为各种岩浆岩和变质岩的副矿物可作为主岩形成条件的指示剂。本文利用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在大坪金矿含金脉石英中发现了大量孤立的石墨固体包裹体,进一步利用激光拉曼光谱和显微测温分析了其寄主矿物的流体包裹体特征,据此探讨了... 石墨作为各种岩浆岩和变质岩的副矿物可作为主岩形成条件的指示剂。本文利用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在大坪金矿含金脉石英中发现了大量孤立的石墨固体包裹体,进一步利用激光拉曼光谱和显微测温分析了其寄主矿物的流体包裹体特征,据此探讨了这些石墨包裹体的形成条件和本区成矿流体的来源。结果表明:所有大坪石墨的拉曼光谱都在1576~1580cm^-1处出现尖锐的有序O峰,而绝大多数在1355cm^-1附近不出现无序的D锋,表明这些石墨具有完全有序结构和完好的结晶度;其寄主矿物流体包裹体主要是纯CO2包裹体和富CO2包裹体。根据大坪石墨的拉曼光谱D2O峰强度比,估计这些石墨形成于麻粒岩相变质温度条件下,与石英中富CO2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300.0~420.0℃)极不相称;含金石英脉中包裹体的类型和成分也表明本区不存在从流体中直接沉淀石墨的物理化学条件,因此推测这些石墨形成于下地壳麻粒岩相变质环境下。本区喜马拉雅期切割较深的韧性剪切带从下地壳麻粒岩相变质基底中汲取大量富CO2的流体的同时,还从下地壳携带微粒石墨,富含CO2和高结晶度石墨的成矿流体沿剪切带上升,并在闪长岩体内脆性断裂中沉淀成矿。本文的研究成果再次证实了下地壳流体对大坪金矿成矿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金石英脉 石墨包裹体 激光拉曼光谱 富CO2 流体 下地壳麻粒岩相变质基底 韧性剪切带
下载PDF
粤西河台金矿床富硫化物含金石英脉锆石U-Pb测年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21
2
作者 翟伟 袁桂邦 +2 位作者 李兆麟 黄栋林 文拥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0-346,共7页
河台金矿是一个强烈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金矿床,金的成矿主要发生在热液蚀变成矿期的金石英脉阶段和金硫化物阶段,形成的矿石有蚀变糜棱岩型和富硫化物石英脉型。富硫化物含金石英脉中单颗粒锆石U- Pb同位素测年显示早加里东期是河台金... 河台金矿是一个强烈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金矿床,金的成矿主要发生在热液蚀变成矿期的金石英脉阶段和金硫化物阶段,形成的矿石有蚀变糜棱岩型和富硫化物石英脉型。富硫化物含金石英脉中单颗粒锆石U- Pb同位素测年显示早加里东期是河台金矿床主成矿期,成矿年龄为4 92±16 Ma;矿区燕山期伍村花岗岩的单颗粒锆石年龄为15 3.6±2 .1Ma;结合已有的同位素资料,认为河台金矿床是华南加里东期构造—变质—岩浆作用及成矿作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早加里东期造山作用同期的造山带型金矿床,并可能有燕山期的热液叠加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作用 富硫化物含金石英脉 单颗粒锆石 U-PB同位素 成矿年龄 区域构造作用 地质条件
下载PDF
小秦岭地区中深部含金石英脉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33
3
作者 王义天 毛景文 +4 位作者 叶安旺 叶会寿 李永峰 卢欣祥 李永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0-279,共10页
对小秦岭地区中深部含金石英脉的氢、氧、硫、氦和氩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区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表现出深源流体不断与浅部流体混合的演化趋势。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成矿作用与区域伸展构造演化之间... 对小秦岭地区中深部含金石英脉的氢、氧、硫、氦和氩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区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表现出深源流体不断与浅部流体混合的演化趋势。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成矿作用与区域伸展构造演化之间的耦合关系,指出小秦岭地区金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中生代晚期的后碰撞阶段,在由深部过程引发的伸展构造背景下,深部流体沿伸展构造系统向上运移,不断与浅部流体混合,与围岩发生水_岩相互作用,使流体系统中的成矿物质不断富集,最终在剪切扩容空间中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含金石英脉 氢、氧、硫、氦、氩同位素 成矿作用 伸展构造 小秦岭
下载PDF
冀西北东坪金矿床含金石英脉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4
作者 莫测辉 王秀璋 +1 位作者 程景平 梁华英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0-27,共8页
用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法测得产于碱性岩体中具有超大型潜力的东坪金矿床含金石英脉的年龄为(103±8)Ma,远晚于赋矿岩体的就位时间(元古宙),显示了成岩与成矿是两期不同构造运动的产物,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 用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法测得产于碱性岩体中具有超大型潜力的东坪金矿床含金石英脉的年龄为(103±8)Ma,远晚于赋矿岩体的就位时间(元古宙),显示了成岩与成矿是两期不同构造运动的产物,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87Sr/86Sr示踪结果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赋矿碱性岩体。研究结果认为,东坪金矿是后期与大气降水热液有关的改造成矿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含金石英脉 流体 液包体
下载PDF
胶北乳山金矿含金石英脉中稀土矿物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孙国曦 胡文瑄 +3 位作者 胡受奚 张文兰 张光辉 耿仙湖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46-456,共11页
通过显微分析和电子探针测试 ,对乳山金矿石英脉中首次发现的稀土矿物独居石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发现石英脉中独居石与钾化花岗岩围岩中的独居石既有相似性 ,又有一定差异 ,前者LREE更为富集 ,说明在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LREE得到进一步集... 通过显微分析和电子探针测试 ,对乳山金矿石英脉中首次发现的稀土矿物独居石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发现石英脉中独居石与钾化花岗岩围岩中的独居石既有相似性 ,又有一定差异 ,前者LREE更为富集 ,说明在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LREE得到进一步集中 .与不同地区、不同成因独居石的化学成分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的对比分析表明 ,乳山金矿石英脉中独居石LREE最高 ,尤其以La最为显著 .对含金石英脉、钾化花岗岩、煌斑岩和变质岩的稀土元素分析发现 ,前两者关系密切 ,与煌斑岩也有一定联系 ,但与变质岩关系不大 .在统一的深部构造背景下 ,通过花岗岩钾化蚀变作用形成了含金成矿流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含金石英脉 稀土矿物 独居石 成矿流体
下载PDF
小秦岭金矿含金石英脉中石英晶体微形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良钜 雷威 +1 位作者 李东升 赵淑霞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7-180,共4页
利用微分干涉显微镜等手段对小秦岭金矿含金石英脉中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晶体微形貌进行了研究。石英晶体 { 10 11}、{ 0 111}、{ 10 10 }单形晶面上不同特征的微形貌对了解石英晶体的生长机理、生长速率、生长环境的变化及成矿溶液的过... 利用微分干涉显微镜等手段对小秦岭金矿含金石英脉中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晶体微形貌进行了研究。石英晶体 { 10 11}、{ 0 111}、{ 10 10 }单形晶面上不同特征的微形貌对了解石英晶体的生长机理、生长速率、生长环境的变化及成矿溶液的过饱和度具有重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金石英脉 晶体 微形貌 环境条件 小秦岭金矿
下载PDF
坦桑尼亚西北部苏库马绿岩带含金石英脉成矿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建光 彭俊 +2 位作者 袁杨森 司建涛 梁永安 《世界地质》 CAS 2016年第4期982-992,共11页
坦桑尼亚克拉通西北部的苏库马绿岩带是坦桑尼亚环维多利亚湖绿岩带重要的金矿聚集区。区内金矿化类型以含金石英脉为主,矿体的产出主要受剪切构造带控制。通过研究区域构造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苏库马绿岩带中玄武岩为弧后环境... 坦桑尼亚克拉通西北部的苏库马绿岩带是坦桑尼亚环维多利亚湖绿岩带重要的金矿聚集区。区内金矿化类型以含金石英脉为主,矿体的产出主要受剪切构造带控制。通过研究区域构造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苏库马绿岩带中玄武岩为弧后环境形成,流纹岩和花岗岩形成于陆弧环境,N--S向挤压作用和E--W向伸展作用是区域内主要的构造展布特征。建立了含金石英脉的成矿模式,表明具有金矿化作用的石英脉集中分布在EW、SEE、NE向剪切构造破碎带中,含金石英脉富矿体的形成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和成矿流体的叠加、富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桑尼亚 苏库马绿岩带 含金石英脉 剪切带 成矿特征
下载PDF
云南墨江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谢桂青 胡瑞忠 +1 位作者 倪培 苏文超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3-618,共6页
本文对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主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 1 2 2~ 30 6℃ ,存在两个区间分别为 1 30~ 2 2 0℃、2 5 0~ 2 70℃ ,均一温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存在规律性变化 ,盐度主要集中在3%~8%NaCl范围... 本文对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主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 1 2 2~ 30 6℃ ,存在两个区间分别为 1 30~ 2 2 0℃、2 5 0~ 2 70℃ ,均一温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存在规律性变化 ,盐度主要集中在3%~8%NaCl范围内 ,密度为 0 .80~ 0 .95g/cm3 ,流体包裹体具有相对稳定的气液比 ,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与典型的岩浆水和大气降水不同。结合氢氧锶和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 ,认为墨江金矿成矿流体曾发生过部分地幔流体、大气降水等多种类型水不充分的混合 ,水岩反应和多种流体混合可能为墨江金矿矿质迁移沉淀主要机制。结合哀牢山金矿带成矿流体类似性和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认为墨江金矿深部可能存在有含金石英脉型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金石英脉 地球化学特征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流体混合 金矿床
下载PDF
剪切带型金矿床中含金石英脉的一种可能成生机制 被引量:25
9
作者 邵世才 何绍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55-162,共8页
现在发现越来越多的产在太古代地块中的金矿床大多都是同构造剪切带型矿床,其容矿断裂是在区域构造应力作用下由液压致裂作用所形成,即含矿流体驱动裂纹的产生和扩展,并形成裂隙。而矿体中最重要的矿石类型──含金石英脉为同构造脉... 现在发现越来越多的产在太古代地块中的金矿床大多都是同构造剪切带型矿床,其容矿断裂是在区域构造应力作用下由液压致裂作用所形成,即含矿流体驱动裂纹的产生和扩展,并形成裂隙。而矿体中最重要的矿石类型──含金石英脉为同构造脉,即含矿流体紧随裂隙的张开而快速沉淀其中,形成含金脉体,并使裂隙愈合。含矿流体的不断补给和沉淀,使流体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而这种波动的流体压力使"裂隙-脉体"系统发生周期性的裂开-愈合作用,由此形成了富金的多期多阶段的复式石英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含金石英脉 成因
下载PDF
新疆西凤山金矿床q_6含金石英脉原生晕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雅宁 杨兴科 +3 位作者 张康 何虎军 张晓龙 孙继东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24-133,共10页
在调研西凤山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q_6含金石英脉进行原生晕地球化学测量和异常建模评价工作。对该含金石英脉10项元素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地表Au原生晕强度大于钻孔和坑道Au原生晕强度;q_6主矿脉地表原生晕Au2极度清... 在调研西凤山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q_6含金石英脉进行原生晕地球化学测量和异常建模评价工作。对该含金石英脉10项元素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地表Au原生晕强度大于钻孔和坑道Au原生晕强度;q_6主矿脉地表原生晕Au2极度清晰,且达到矿体原生晕规模;q_6矿脉地表原生晕横向分带总体呈对称分布,并指示了矿体具有向北陡倾的趋势,横向分带序列显示出主成矿元素具异常高强度与较大线规模等特点。该主矿脉中元素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的研究,对该矿区进一步的矿体追索与工程布置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凤山金矿床 含金石英脉 指示元素 原生晕
下载PDF
八卦庙金矿床中含金石英脉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作平 于学元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39-345,共7页
八卦庙金矿床是分布于秦岭造山带中的一种中高温碳酸盐型热液金矿床。石英是其主要的脉石矿物之一,与金矿化密切相关。根据含金石英脉的产状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①顺层石英脉;②含铁白云石石英脉;③NE向节理石英脉。它们在微量元... 八卦庙金矿床是分布于秦岭造山带中的一种中高温碳酸盐型热液金矿床。石英是其主要的脉石矿物之一,与金矿化密切相关。根据含金石英脉的产状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①顺层石英脉;②含铁白云石石英脉;③NE向节理石英脉。它们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组成特征上有一定的差异,分别形成于金的不同成矿阶段,是金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演化的产物。同时,为八卦庙金矿的成矿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含金石英脉 地球化学
下载PDF
福建碧田Au-Ag-Cu矿床含金石英脉中磷灰石的阴极发光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晓东 华仁民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碧田Au Ag Cu矿床含金石英脉中的磷灰石在阴极射线激发下发明亮的黄绿色光 ,特征峰波长为 5 70~5 80nm。阴极发光 (CL)图像揭示了磷灰石的内部环带结构 ,不同环带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发光带w(MnO) >0 .4%、n(Mn) /n(... 碧田Au Ag Cu矿床含金石英脉中的磷灰石在阴极射线激发下发明亮的黄绿色光 ,特征峰波长为 5 70~5 80nm。阴极发光 (CL)图像揭示了磷灰石的内部环带结构 ,不同环带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发光带w(MnO) >0 .4%、n(Mn) /n(Fe) >2、n(Mn) /n(La+Ce) >4;Mn2 + 为CL的主要激发元素。磷灰石晶体结构中以LREE3 + +Si4+ =Ca2 + +P5+ 为主要的元素替代形式。磷灰石微量与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表明 ,该矿床形成于近地表的低温热液体系 ,成矿流体在矿物共沉淀的晚期向富Si、Na方向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含金石英脉 阴极发光 内部环带结构 晶体结构 碧田Au-Ag-Cu矿床 福建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下载PDF
新疆阿勒泰赛都金矿含金石英脉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克强 党延霞 +1 位作者 董永观 丁汝福 《矿产勘查》 2010年第3期229-233,共5页
新疆阿勒泰南缘赛都金矿是典型的大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采用原位激光剥蚀同位素质谱(LA-ICP-MS)对赛都金矿含金石英脉中锆石定年,获得含金石英脉的形成年龄为310±3Ma,结合前人报道相关年代学资料,表明赛都金矿经历了三期主要构造... 新疆阿勒泰南缘赛都金矿是典型的大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采用原位激光剥蚀同位素质谱(LA-ICP-MS)对赛都金矿含金石英脉中锆石定年,获得含金石英脉的形成年龄为310±3Ma,结合前人报道相关年代学资料,表明赛都金矿经历了三期主要构造-热液活动-成矿作用,发生的时间分别是310Ma、290Ma和270Ma左右。这一研究结果不仅准确地确定了赛都金矿的成矿时代和成矿阶段,而且对阿勒泰南缘额尔其斯构造带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赛都金矿 含金石英脉 锆石U—Pb年龄 成矿时代 成矿阶段
下载PDF
小秦岭含金石英脉中包裹体的热爆曲线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14
14
作者 谢奕汉 王英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5-21,共7页
应用自制的高性能爆裂仪能探测到小秦岭地区脉型金矿微小包裹体的热爆温度,探测到金矿成矿热流体的存在及其活动强度;根据包裹体热爆曲线特征判别岩石的含金性及区分富金矿石和贫金矿石,为金矿找矿与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含金石英脉 包裹体 热爆曲线 找矿
下载PDF
内蒙古白乃庙金矿含金石英脉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晓曦 姚书振 +5 位作者 段明 王佳营 曲凯 魏佳林 李光耀 朱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92-1501,共10页
为了厘定内蒙古白乃庙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对矿区主要含金石英脉中热液蚀变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测年。结果表明,锆石热液蚀变特征明显,具有清晰的核-幔-边结构,锆石核、幔均为岩浆锆石或变质锆石,热液蚀变增生边呈自形-半自形... 为了厘定内蒙古白乃庙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对矿区主要含金石英脉中热液蚀变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测年。结果表明,锆石热液蚀变特征明显,具有清晰的核-幔-边结构,锆石核、幔均为岩浆锆石或变质锆石,热液蚀变增生边呈自形-半自形结构,Th/U值集中于0.2-0.5之间,测年数据为421.4-447.6Ma,认为金矿形成时代为志留纪。从区域成矿规律分析,初步认为白乃庙金矿床的形成与早古生代古亚洲板块向华北地块强烈俯冲引起的构造-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金石英脉 热液蚀变锆石 LA-ICP-MS锆石U-PB测年 白乃庙金矿
下载PDF
黔东南某些含金石英脉成矿流体中的短链羧酸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俊军 杜伟为 曾贻善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黔东南某些石英脉型金矿床的石英流体包裹体浸取液中的短链羧酸和无机组分,发现其中含有甲酸盐、乙酸盐和少量草酸盐,且C( 甲酸盐) > C( 乙酸盐) 。所研究的石英中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高于200 ℃。一元羧酸... 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黔东南某些石英脉型金矿床的石英流体包裹体浸取液中的短链羧酸和无机组分,发现其中含有甲酸盐、乙酸盐和少量草酸盐,且C( 甲酸盐) > C( 乙酸盐) 。所研究的石英中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高于200 ℃。一元羧酸盐可能是中高温成矿流体中的重要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羧酸 矿物流体 含金石英脉 矿床
下载PDF
小秦岭金矿含金石英脉中黄铁矿晶体的表面微形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良钜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7-172,共6页
利用微分干涉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对小秦岭金矿含金石英脉中黄铁矿晶体的表面微形貌进行了研究。黄铁矿晶体的 { 2 10 }面上发育自由生长层 ,表明 { 2 10 }面是F面 ,其生长机理受二维成核层生长所制约。除简单的五角十二面体... 利用微分干涉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对小秦岭金矿含金石英脉中黄铁矿晶体的表面微形貌进行了研究。黄铁矿晶体的 { 2 10 }面上发育自由生长层 ,表明 { 2 10 }面是F面 ,其生长机理受二维成核层生长所制约。除简单的五角十二面体外 ,其他形态黄铁矿晶体的 { 2 10 }面上也发育有自由生长层。 { 2 10 }面上的正条纹有些是由 { 10 0 }面上生长层的边缘台阶在 { 2 10 }面上叠堆形成 ,另一些正条纹则是 { 2 10 }面上生长层边缘台阶堆叠的产物。透射电镜和电子衍射花样研究表明 ,负条纹黄铁矿晶体是由 30~ 5 0nm大小的核团经自动定向附生作用形成 ,每个核团不是单晶体 ,而是由许多早先在溶液中形成的小微晶聚合而成。这些特征表明负条纹黄铁矿晶体是在溶液过饱和度极高和温度梯度小的理想环境中形成 ,它的形成与杂质无关。PBC理论和唐纳哈克定律能较好地解释自然界中黄铁矿晶体 { 10 0 }面上普遍发育自由生长层、而 { 2 10 }面上自由生长层极为罕见的原因。除日本释迦内矿区黑矿之上的浮岩凝灰岩中产生出负条纹黄铁矿晶体外 ,在石英脉型金矿床中也有负条纹黄铁矿晶体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金石英脉 黄铁矿晶体 {210}面上的微形貌与负条纹 环境条件 小秦岭金矿
下载PDF
容矿断裂和含金石英脉的成因机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邵世才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8-20,17,共4页
详细地回顾了水力压裂作用和同构造石英脉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探讨了影响和控制水力压裂作用发生和同构造脉形成的各种因素,指出“裂隙-矿脉”系统的形成是裂隙的多次张开和矿脉的多次愈合(封闭)过程综合作用... 详细地回顾了水力压裂作用和同构造石英脉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探讨了影响和控制水力压裂作用发生和同构造脉形成的各种因素,指出“裂隙-矿脉”系统的形成是裂隙的多次张开和矿脉的多次愈合(封闭)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裂隙的形成和张开是水力压裂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因 含金石英脉 容矿断裂
下载PDF
陕西小秦岭含金石英脉的矿化富集规律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军辉 黄建军 《黄金科学技术》 2008年第5期7-11,共5页
本区处于华北地台南缘华山古陆北部太华隆起的陕西省境内,是我国金矿的重要密集分布区和产地。赋矿地层为太古宇太华群,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在本区虽然发现了如构造破碎蚀变岩型、复合型等金矿新类型,但含金石英脉型无论矿床(点)产出的数... 本区处于华北地台南缘华山古陆北部太华隆起的陕西省境内,是我国金矿的重要密集分布区和产地。赋矿地层为太古宇太华群,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在本区虽然发现了如构造破碎蚀变岩型、复合型等金矿新类型,但含金石英脉型无论矿床(点)产出的数量、储量和产量均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该类型的矿床仍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对象或进行深部找矿探查的依据。研究表明含金石英脉在空间的分布,不受太华群某个层位的限制,主要与成矿期断裂构造性质、产状和规模有关,因此含金石英脉在空间的分布主要与它所处的构造环境有关。统计结果表明含金石英脉脉体产出的数量、规模及含矿性有一定的规律,找矿工作中应重视对规模较大的脉体的评价,尤其大脉产状由陡变缓或有多期次构造活动的叠加处含矿性明显的增强,对评价找矿十分有利。同时含矿体在不同标高,因所处的构造环境不同,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成矿阶段矿化元素的强弱不同,导致矿化在不同标高富集,这些重要的矿化富集规律为我们快速有效的进行地表或深部找矿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小秦岭 含金石英脉 产出特点 矿化富集规律
下载PDF
通化二密铜矿东南区553中段含金石英脉的地质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莉玉 马春生 +1 位作者 刘贵中 臧兴运 《黄金》 CAS 2012年第8期13-16,共4页
二密铜矿东南区533中段含金石英脉严格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并被近南北向23号铜矿脉穿切。结合区域成矿规律及矿区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认为,本矿区具有金矿成矿的地质条件,并存在一个独立的以金为主的成矿阶段,矿区金矿的找矿前... 二密铜矿东南区533中段含金石英脉严格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并被近南北向23号铜矿脉穿切。结合区域成矿规律及矿区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认为,本矿区具有金矿成矿的地质条件,并存在一个独立的以金为主的成矿阶段,矿区金矿的找矿前景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金石英脉 地质特征 成矿地质条件 通化二密铜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