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听声类形”:“声”的象喻及其文本运用
1
作者 郝潇 《北方论丛》 2024年第4期91-99,共9页
视觉和听觉相通,以看得见的形状描摹看不见的声音,涉及到中国古典语境中极其重要的“象”思维。“声”/“形”/“嗅”/“味”/“触”—“意”—“象”—“言”和“声”/“形”/“嗅”/“味”/“触”—“言”—“象”—“意”是“象”思... 视觉和听觉相通,以看得见的形状描摹看不见的声音,涉及到中国古典语境中极其重要的“象”思维。“声”/“形”/“嗅”/“味”/“触”—“意”—“象”—“言”和“声”/“形”/“嗅”/“味”/“触”—“言”—“象”—“意”是“象”思维的呈现方式。从感官的角度出发,“象”又分为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之“象”。“声”或直接用“言”来表达,或统筹于使用“听声类形”等“通感”类表现手法的“言”,即“声”—“意”—“视觉之象”—“言”。“听声类形”是“象”思维运行的结果。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绝大多数来源于眼睛,大脑中存储的视觉景象最多,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象”思维和“听声类形”等“通感”类表现手法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 听声类形 “象”思维
下载PDF
陆机《文赋》“浏亮”兼具声色二义说——兼论中国古代文论中“听声类形”的通感批评
2
作者 陈松青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2-139,共8页
唐代李善以来,陆机《文赋》"浏亮"一词被释为"清明"、"清畅明朗"。有的学者认为其所指是魏晋"新体赋"。本文认为"浏亮"义同"嘹亮",在当时被用来形容声音的高远嘹亮。陆机... 唐代李善以来,陆机《文赋》"浏亮"一词被释为"清明"、"清畅明朗"。有的学者认为其所指是魏晋"新体赋"。本文认为"浏亮"义同"嘹亮",在当时被用来形容声音的高远嘹亮。陆机不只用它来形容赋的音韵嘹亮,而且藉由"听声类形"、"心想其状"的通感方式,兼指赋的辞藻铺排、文采富丽。"体物而浏亮"是陆机心目中赋的理想风貌。毫无疑问,具有这种风貌的,当首推汉代的体物大赋。陆机高度肯定左思大赋作品《三都赋》,也可以印证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赋》 浏亮 听声类形 通感批评
下载PDF
中国音乐审美中的通感心理及其成因 被引量:19
3
作者 施咏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8-44,共7页
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是听觉的艺术,还是“多觉”最终归于“心觉”的艺术,从历代相关的文献中可以反映出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通感能力的发达。探其根源,首先是受整体思维与讲求直觉、体悟的影响,注重全息化的整体经验,要求超越感官界限,多... 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是听觉的艺术,还是“多觉”最终归于“心觉”的艺术,从历代相关的文献中可以反映出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通感能力的发达。探其根源,首先是受整体思维与讲求直觉、体悟的影响,注重全息化的整体经验,要求超越感官界限,多觉贯通,追求“六根归心、九识无碍”,并使之逐渐积淀为一种自觉的审美意识。此外,中国艺术的高度综合性与孔子“成于乐”、“游于艺”的教育思想也是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通感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审美 通感 听声类形 多觉贯通 六根归心 九识无碍
下载PDF
唐代乐舞诗的艺术之美
4
作者 杨英华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2015年第12期70-70,共1页
唐代乐舞诗是唐诗王国的奇葩,呈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乐舞诗创作与其它诗歌创作的不同在于,诗人在创作乐舞诗的过程中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法,或飞笔留白、或以声拟声、或听声类形、或以形传神,使人如闻其声,如观其形,有身临其境之感。
关键词 唐代乐舞诗 艺术技巧 飞笔留白 听声类形 传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