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觉皮质诱发电位平均阈值与言语识别阈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许弘毅 李洋 +4 位作者 查诗华 晏小惠 涂磊 王永华 史文迪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研究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听觉皮质诱发电位(CAEP)平均阈值与言语识别阈(SRT)的相关性,为临床通过客观检测预估主观言语测试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7月收治的平均年龄为(31.2±22.7)岁的22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分... 目的研究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听觉皮质诱发电位(CAEP)平均阈值与言语识别阈(SRT)的相关性,为临床通过客观检测预估主观言语测试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7月收治的平均年龄为(31.2±22.7)岁的22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分别检测0.5、1、2、4 kHz频率处的CAEP反应阈和SRT,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AEP平均阈值和SRT显著相关(r=0.764,P<0.01);非参数独立样本检验显示,CAEP平均阈值与SRT的相关性无耳间、性别间差异。结论CAEP平均阈值和SRT显著相关,对无法配合言语测试的患者,CAEP阈值可用于预估S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听觉皮质诱发电位 言语识别阈
下载PDF
奥卡西平对听觉皮质影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2
作者 李锐 陈蕾 +1 位作者 唐钰莎 田肖和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12期32-36,共5页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探索奥卡西平对癫痫患者听觉皮质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1例应用奥卡西平(奥卡西平组)及21例年龄、性别匹配但未使用奥卡西平治疗的癫痫患者(非奥卡西平组)。利用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探索奥卡西平对癫痫患者听觉皮质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1例应用奥卡西平(奥卡西平组)及21例年龄、性别匹配但未使用奥卡西平治疗的癫痫患者(非奥卡西平组)。利用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和局域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比较两组患者听觉皮质功能活动差异。结果与非奥卡西平组比较,奥卡西平组在右侧颞上回、双侧颞中回以及视觉联合皮质等区域ALFF值增高,双侧眶额区及颞下回等区域ALFF值降低;在右侧颞上回、双侧颞中回、眶额区及左侧视觉联合皮质等区域ReHo值增高,而在双侧颞上回、颞下回、右侧颞中回等区域ReHo值降低。在同一横断面,右侧颞上回、右侧扣带回、右侧体感皮质及左侧视觉联合皮质区域ALFF及ReHo均增强,双侧颞下回ALFF及ReHo均减弱。但两组在双侧颞横回及颞横沟等区域ALFF和ReHo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卡西平可能会影响癫痫患者听觉皮质功能,并且主要作用于次级听觉皮质或调节听觉网络的兴奋性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奥卡西平 听觉皮质
下载PDF
耳鸣患者听觉皮质BOLD-fMRI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毛春丽 陈贤明 +2 位作者 陈自谦 叶友强 罗萍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技术观察耳鸣患者纯音刺激时大脑皮质区激活情况,探讨耳鸣的客观检查方法。方法对7例长期耳鸣患者行B...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技术观察耳鸣患者纯音刺激时大脑皮质区激活情况,探讨耳鸣的客观检查方法。方法对7例长期耳鸣患者行BOLD-fMRI检查,观察其大脑皮质区激活信号,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15例健康志愿者纯音刺激时颞叶区均出现激活,颞上回激活率最高。刺激单耳时对侧听觉皮质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明显大于同侧(P<0.01),表现为对侧半球传导优势。耳鸣组纯音刺激时大脑皮质激活解剖部位、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无明显规律。结论长期耳鸣患者可能存在听觉皮质的异常神经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听觉皮质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
下载PDF
老年人大脑听觉皮质功能区老化的神经磁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苗英章 王宝山 +2 位作者 孙吉林 吴杰 李素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0-13,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出现的大脑听觉皮质老化的发生发展规律,为老年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所有受试者为2002-01/2005-01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者。以306通道全头型脑磁图仪分别测试青年组(18~28岁)30例、老年前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出现的大脑听觉皮质老化的发生发展规律,为老年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所有受试者为2002-01/2005-01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者。以306通道全头型脑磁图仪分别测试青年组(18~28岁)30例、老年前期组(45~59岁)35名、老年期组(60~80岁)32名健康受试者0.5,1,2,4,6kHz纯音诱发的双侧大脑半球听觉皮质脑磁场M100,并与其MRI解剖影像信息叠加整合,得到大脑听觉皮质磁源性影像。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各刺激频率纯音所诱发M100的潜伏期、波幅及其等电流偶极在X、Y、Z坐标轴的三维定位。结果:97名健康人均完成全部测试,进入结果分析。①老年前期组和老年期组与青年对照组比较,其纯音听力在所有测试频率均随年龄增加显著逐渐下降(P<0.01);M100的潜伏期随年龄增加逐渐延长,波幅逐渐降低。②老年期组在各刺激声频率诱发的M100潜伏期和波幅均较老年前期组和青年组出现了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延长或降低;M100的等电流偶极位置双侧大脑半球听觉皮质均在2,6kHz刺激声发生向内、后、下方向的位移或偏离,在4kHz均发生向内、后、上的位移或偏离;等电流偶极的位置分布亦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分散。结论:老年人的大脑听觉皮质随年龄增加而发生的老化主要表现为大脑听觉皮质在激活的时间、程度和空间位置的重组,探寻纠正和改善这种重组发生的方法可能成为未来有希望预防和治疗老年人年龄相关性听力下降发生和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磁图描记术 听觉皮质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人大脑听觉皮质脑磁图对刺激声频率和强度的反应
5
作者 苗英章 魏欣 +3 位作者 王宝山 孙吉林 吴杰 李素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2470-247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声频率和强度对老年人脑磁图的影响,为老年人大脑听觉皮质脑磁图的测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2例2002-01/2005-01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健康受试者,年龄60~80岁。以306通道全头型脑磁图仪测试听阈...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声频率和强度对老年人脑磁图的影响,为老年人大脑听觉皮质脑磁图的测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2例2002-01/2005-01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健康受试者,年龄60~80岁。以306通道全头型脑磁图仪测试听阈上30dB的0.5,2,4kHz纯音,以及听阈上30dB和50dB的2kHz纯音所诱发的双侧大脑半球听觉皮质脑磁场M100,并与其MRI解剖影像信息叠加整合,得到大脑听觉皮质磁源性影像。分析比较相同强度3种不同频率纯音和同一频率不同强度纯音所诱发M100的潜伏期、波幅及其等电流偶极在X,Y,Z坐标轴的三维定位。结果:32例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0.5,2和4kHz三种频率纯音声刺激所诱发的老年人大脑听觉皮质磁反应波M100潜伏期和波幅相同诱发侧别之间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其中又以处于语言频率的2kHz所诱发的M100潜伏期最短[同侧(110.3±8.9)ms;对侧(102.8±8.5)ms],波幅最大[同侧(16.7±4.2)nA;对侧(18.4±6.4)nA];而高频的4kHz所诱发的M100潜伏期最长[同侧(132.5±12.6)ms;对侧(120.7±10.1)ms],波幅最低[同侧(6.7±2.6)nA;对侧(8.6±3.7)nA]。②听阈上50dB的2kHz纯音较30dB的2kHz纯音诱发的老年人大脑听觉皮质M100潜伏期显著缩短[同侧(100.6±6.2),(110.3±6.5)ms;对侧(92.5±4.3),(102.8±5.6)ms;P均<0.01],波幅显著增加[同侧(22.3±4.4),(16.7±3.8)nA;对侧(26.5±6.4),(18.4±4.5)nA;P均<0.01]。两种强度2kHz纯音诱发的M100等电流偶极的位置在X,Y,Z轴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①老年人大脑听觉皮质的老化性退行性变是以感受较高频率声音的听觉皮质区域最早开始而且其退行性变的程度也最重。②增加刺激声强度仅能激活大脑听觉皮质更多数量的神经细胞,却不能改变大脑听觉皮质各种频率刺激声激活的区域和范围。③老年人大脑听觉皮质脑磁图的测试需要注意所选择的刺激声频率要包括各种频率的声音信息,测试较高频率刺激声诱发的脑磁图时声音强度不可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磁图 听觉皮质 强度 频率 老年人
下载PDF
听觉皮质-丘脑兴奋性突触传递的盲法膜片钳研究
6
作者 赵明亮 刘国龙 +2 位作者 周光纪 李雪松 熊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8期1-3,共3页
目的:制备包含大鼠听皮质与内侧膝状体及两者间功能联系的脑片,采用盲法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对听皮质-内侧膝状体兴奋性突触传递的生理和药理学特性进行实验观察。方法:实验于2004-04/06在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理学教研室完成。实验... 目的:制备包含大鼠听皮质与内侧膝状体及两者间功能联系的脑片,采用盲法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对听皮质-内侧膝状体兴奋性突触传递的生理和药理学特性进行实验观察。方法:实验于2004-04/06在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理学教研室完成。实验动物选择出生后7~15d健康SD大鼠21只,制备与水平方向呈15°的600μm的内侧膝状体脑片,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电极内液成分及其浓度(mmol/L)为:甲磺酸铯120、氯化镁2、羟乙基哌嗪乙磺酸10、乙二醇双(2-氨基乙醚)四乙酸0.5、三磷酸腺苷2、QX-3142;灌流液中常规加入γ-氨基丁酸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10μmol/L)。获得内侧膝状体神经元全细胞模式后,在电流钳或电压钳模式下,双极钨丝刺激听皮质颗粒下层(Ⅴ~Ⅵ层),给予时程为100μs的方波刺激,在内侧膝状体分离记录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兴奋性突触后电流;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阻断剂D,L-2-氨基-5磷酸基戊酸(50μmol/L)和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受体拮抗剂氰基-2-硝基喹啉-2,3-二酮(20μmol/L)对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结果:①观察15例内侧膝状体神经元对皮层刺激的反应,其平均膜静息电位为(49±13.5)mV,膜输入阻抗为(432±109)MΩ。电流钳模式下,刺激听皮质,可在80%(12/15)的内侧膝状体神经元记录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其幅度与刺激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在3例记录中采用了不含QX-314的电极内液,可以观察到当刺激达到阈值水平,在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波峰上爆发了动作电位。②选择电压钳模式;电压钳下,刺激听皮质后可在内侧膝状体神经元记录到兴奋性突触后电流,钳制电位为-70mV时,电流是内向的,加入氰基-2-硝基喹啉-2,3-二酮后,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幅度显著下降,进一步加入D,L-2-氨基-5磷酸基戊酸后,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几乎完全消失。结论:600μm的旁水平位脑片包含了内侧膝状体与听皮质以及两者之间的功能性纤维联系;刺激听皮质,可在内侧膝状体记录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可以被D,L-2-氨基-5磷酸基戊酸和氰基-2-硝基喹啉-2,3-二酮所阻断。听皮质-内侧膝状体突触的兴奋性传递以谷氨酸为神经递质,主要由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两种受体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皮质 膝状体 膜片钳术
下载PDF
不同频率纯音刺激下男性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初级听觉皮质的脑磁图(MEG)定位
7
作者 刘雷 殷波 +1 位作者 张文博 刘阳洋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8期1651-1652,共2页
目的对不同频率纯音刺激下男性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初级听觉皮质的脑磁图(MEG)定位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男性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12例和同期健康体检... 目的对不同频率纯音刺激下男性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初级听觉皮质的脑磁图(MEG)定位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男性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12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给予2、4kHz不同频率的纯音刺激,并对其初级听觉皮质的脑磁图进行记录,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测试结果。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初级听觉皮质定位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2、4kHz时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M100潜伏期较对照组低,而波幅则较健康组高(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初级听觉皮质位置同正常人比较存在差异,M1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音刺激 男性精神分裂症 幻听 初级听觉皮质 脑磁图
下载PDF
足三里穴触觉刺激对初级听觉皮质的激活
8
作者 魏鹏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8期1659-1661,共3页
目的:观察触觉刺激足三里穴在初级听觉皮质引发的激活效应。方法:共15例受试者接受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采用3.0 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全脑T2*像。以组块方式实施穴位刺激,并采用不同的穴位刺激期时长和重复次数。以SPM5软件包分析数据,分... 目的:观察触觉刺激足三里穴在初级听觉皮质引发的激活效应。方法:共15例受试者接受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采用3.0 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全脑T2*像。以组块方式实施穴位刺激,并采用不同的穴位刺激期时长和重复次数。以SPM5软件包分析数据,分析初级听觉皮质及其亚分区内的激活信号。结果:对于不同的穴位刺激重复次数,都可观察到刺激肢体对侧的初级听觉皮质激活。激活信号主要分布在初级听觉皮质的TE 1.1亚分区。结论:在足三里穴进行触觉刺激能够激活肢体对侧的初级感觉皮质。这一脑内触觉信息处理系统对听觉通路的影响,可能具有治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 触觉刺激 初级听觉皮质 脑功能成像
原文传递
磁源性影像对初级听觉皮质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吉林 吴杰 +3 位作者 李素敏 吴晶 赵华东 吴育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2-112,共1页
目的 应用磁源性影像对健康受试者进行初级听觉皮质定位 ,研究磁源性影像对听觉皮质定位的价值。方法 使用 3 0 6通道全头型生物磁仪 (脑磁图 ,MEG)测量 9例右利手健康受试者的听觉皮质磁诱发反应 ,其中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14~ 47... 目的 应用磁源性影像对健康受试者进行初级听觉皮质定位 ,研究磁源性影像对听觉皮质定位的价值。方法 使用 3 0 6通道全头型生物磁仪 (脑磁图 ,MEG)测量 9例右利手健康受试者的听觉皮质磁诱发反应 ,其中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14~ 47岁 ,平均 3 1岁。给予受试者双耳纯音刺激 ,声音频率 2kHz,强度 90dB声压级 (SPL) ,声音持续时间为 8ms,刺激时间间隔为 1s。将MEG测得的磁反应信息叠加到MRI获得磁源性影像 (MSI) ,确定初级听觉皮质的位置。结果 所有受试者均出现M5 0、M10 0、M15 0及M2 0 0 (给予双耳听觉刺激后 ,分别于 5 0、10 0、15 0、2 0 0ms左右出现的听觉诱发磁场波峰 )。将M5 0、M10 0叠加到MRI,其等电流偶极 (ECD)位置均在双侧颞横回 ,为初级听觉皮质的位置。所有受试者中 ,M10 0左、右侧半球ECD位置最大差值x轴为 19 1mm ,y轴为 2 0 7mm ,z轴为7 1mm。M5 0左、右侧半球ECD位置最大差值x轴为 2 0 0mm ,y轴为 2 1 2mm ,z轴为 7 6mm。同一受试者M5 0波峰ECD位置与相应半球的M10 0波峰ECD位置极为接近 ,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最大差值x轴为 3 3mm ,y轴为 2 0mm ,z轴为 1 2mm。经统计学处理 ,本组受试者左、右侧初级听觉皮质位置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应用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皮质 声刺激 声定位 脑磁图 成像 NMR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汉语听觉语言皮质定位的脑磁图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嵇利亚 谢世平 +6 位作者 杨惠敏 钱春发 杨露 吴婷 顾建红 郑烨 徐枝楼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5-228,共4页
目的采用脑磁图(MEG)技术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汉语听觉语言皮质的定位。方法给予13例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和14名正常对照组双耳男、女声各100对词义相关及不相关的二个字汉语词汇刺激,并由MEG设备记录刺激后产生的听觉诱发磁场,将... 目的采用脑磁图(MEG)技术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汉语听觉语言皮质的定位。方法给予13例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和14名正常对照组双耳男、女声各100对词义相关及不相关的二个字汉语词汇刺激,并由MEG设备记录刺激后产生的听觉诱发磁场,将MEG采集数据叠加到核磁共振上获得磁源性影像。结果①患者组10例汉语听觉语言皮质定位在大脑半球双侧颞中、上回后部、额下回后部,2例在右侧额下回后部,1例在左侧颞上回后部。对照组10名定位于左侧颞中、上回后部,即Wernicke区,2名定位于右侧颞中回后部,2名定位在双侧颞上回后部。患者组定位在双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vs14.29%,2=2.88,P<0.05)。②无论男声或女声刺激,患者组与对照组的中枢三维坐标在X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的汉语语言皮质定位与正常人的位置不同,更靠近颞中、上回外侧部,这一改变可能是其听觉性语言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病理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磁图 精神分裂症 幻听 语言听觉皮质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初级听觉皮质的脑磁图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嵇利亚 谢世平 +5 位作者 杨露 钱春发 吴婷 顾剑红 郑烨 徐枝楼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在不同频率纯音刺激下男性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初级听觉皮质的脑磁图(MEG)定位。方法对均为右利手的1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研究组)和11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分别给予频率为0.5,2,4,8kHz的纯音刺激,强度9... 目的探讨在不同频率纯音刺激下男性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初级听觉皮质的脑磁图(MEG)定位。方法对均为右利手的1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研究组)和11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分别给予频率为0.5,2,4,8kHz的纯音刺激,强度90dB,持续200ms,刺激声间隔1s。用脑磁图设备记录刺激后产生的听觉诱发磁场,并将MEG资料叠加到核磁共振成像以获得磁源性影像。结果(1)对照组初级听觉皮质均定位于双侧颞横回;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右侧初级听觉皮质位置更靠近颞横回外部,左侧明显偏向颞上回后外下部(P〈0.05)。(2)在分别给予2kHz和4kHz纯音刺激时,研究组大脑双侧M100潜伏期[2kHz:左(97±t6)ms,右(97±10)ms,4kHz:左(93±13)ms,右(99±14)ms]均短于对照组[2kHz:左(121±15)ms,右(113±6)ms,4kHz:左(113±13)ms,右(114±6)ms](均P〈0.01),而波幅[2kHz:左(89±10)fT,右(118±37)fT,4kHz:左(81±9)fT,右(108±14)fT]高于对照组[2kHz:左(73±12)fT,右(79±13)fT,4kHz:左(69±14)fT,右(81±20)fT](均P〈0.05—0.01)。结论男性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的初级听觉皮质位置与正常人不同,其M100波幅高,潜伏期短,这些功能及解剖结构的异常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幻听产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脑磁图描记术 幻觉 听觉皮质
原文传递
针刺对豚鼠皮层听觉中枢兴奋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史美育 曾兆麟 +1 位作者 施建蓉 张美莉 《上海针灸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9-31,共3页
针刺对豚鼠皮层听觉中枢兴奋性的影响史美育曾兆麟施建蓉张美莉(上海中医药大学200032)图书分类号R339.17关键词听觉皮质/针灸效应动物,实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针刺治疗耳聋与聋哑是中医学宝贵遗产。长期以来在... 针刺对豚鼠皮层听觉中枢兴奋性的影响史美育曾兆麟施建蓉张美莉(上海中医药大学200032)图书分类号R339.17关键词听觉皮质/针灸效应动物,实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针刺治疗耳聋与聋哑是中医学宝贵遗产。长期以来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治疗工作[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皮质 针灸效应 动物实验 针刺疗法 耳聋
下载PDF
豚鼠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脑地形图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雁歌 姜泗长 +1 位作者 顾瑞 邵殿华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67-70,T012,共5页
将脑地形图技术应用于豚鼠中潜伏期(MLR)反应的研究。在10只豚鼠颅骨表面钻14个直径为1mm的洞,放置硬膜外电极,13导联同时记录中潜伏期反应,做出彩色脑地形图。结果提示,豚鼠中潜伏期反应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 将脑地形图技术应用于豚鼠中潜伏期(MLR)反应的研究。在10只豚鼠颅骨表面钻14个直径为1mm的洞,放置硬膜外电极,13导联同时记录中潜伏期反应,做出彩色脑地形图。结果提示,豚鼠中潜伏期反应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MLR的主要成分,即A、B、C正负正三相波,灶位于刺激耳对侧颞区皮层;第二部分为M_-、M_+双相波,波幅较小,灶位于顶枕区。通过普鲁卡因微量注入额区皮层,发现B、C波消失,A波增宽。本实验结果表明,A波、M_-波、M_+波可能来源于皮层下,B、C波可能来源于皮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 诱发电位 听觉皮质 脑地形图
下载PDF
miR-34a介导Bcl-2促原代听觉皮层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秋红 叶咏怡 郑亿庆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12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miR-34a通过下调Bcl-2表达,介导原代听觉皮层神经元凋亡在年龄相关性聋中枢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C57BL/6乳鼠,定位获得听觉皮层脑组织,进行原代神经元培养,并通过对原代神经元进行转染,过表达miR-34a或干扰下调miR-34... 目的探讨miR-34a通过下调Bcl-2表达,介导原代听觉皮层神经元凋亡在年龄相关性聋中枢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C57BL/6乳鼠,定位获得听觉皮层脑组织,进行原代神经元培养,并通过对原代神经元进行转染,过表达miR-34a或干扰下调miR-34a表达后,采用western blot进行靶基因Bcl-2蛋白水平检测,采用Hoechst染色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酶消化法可分离并获得原代皮层神经元,将原代神经元进行转染,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过表达miRNA-34a后Bcl-2表达情况,转染48 h和72 h后Bcl-2表达均下降,5 nmol/L浓度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7,P<0.05),10 nmol/L与20 nmol/L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9,P<0.05)。抑制表达mi RNA-34a,Bcl-2表达均升高,5 nmol/L浓度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26,P<0.05);10 nmol/L与20 nmol/L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1,P<0.05),免疫荧光检测Bcl-2表达也显示相似结果。细胞凋亡染色在过表达mi RNA-34a后,神经元核固缩,凋亡程度增加。结论 miR-34a通过下调Bcl-2表达,介导原代听觉皮层神经元凋亡,可能是年龄相关性聋中枢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老年性聋 听觉皮质 神经元 细胞凋亡 B细胞淋巴瘤-2蛋白
下载PDF
衰老对中枢听觉处理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亮 董明敏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2-265,共4页
与年轻人相比,在噪声环境中老年人较年轻人对语言理解能力较差。这一方面与外周性听力损失有关,另一方面亦与感知能力及高级听觉处理能力降低相关。本文综述了衰老对中枢听觉处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耳间语言感知不对称性随年龄增长而渐... 与年轻人相比,在噪声环境中老年人较年轻人对语言理解能力较差。这一方面与外周性听力损失有关,另一方面亦与感知能力及高级听觉处理能力降低相关。本文综述了衰老对中枢听觉处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耳间语言感知不对称性随年龄增长而渐明显,这种效应部分是由于认知能力的减退,部分是因为大脑半球间信息传递效率降低的原因;老年性改变对于大脑半球在言语处理上不对称性有影响,老年人表现为左半球优势;老年性改变对大脑表面事件相关电改变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Aging) 听觉皮质(Audito ry Cortex) 认知(Cognition)
下载PDF
听觉情绪学习及其神经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邹丹 黄娟 李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8期149-151,共3页
目的:情绪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心理过程,不仅是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神经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巴甫洛夫的恐惧条件作用研究为联结学习理论创立了基础。作为研究听觉情绪学习的重要模型,听觉恐... 目的:情绪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心理过程,不仅是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神经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巴甫洛夫的恐惧条件作用研究为联结学习理论创立了基础。作为研究听觉情绪学习的重要模型,听觉恐惧条件作用在这一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情绪学习及杏仁核内的神经细胞机制,听觉情绪学习与杏仁核相关联的听觉通路上(听觉丘脑、听觉皮质)的神经可塑性的复杂关系作以分析。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Elsevier1995-01/2004-12和SpringerLink1996-01/2004-12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情绪学习和恐惧条件作用的文章,检索词:“emotion,learning,fearconditioning”,并限定文章的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通过国际互联网和在图书馆手工查阅相关情绪学习方面的资料。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对恐惧条件作用的行为、电生理和神经药理学研究。②对联结学习及其脑机制的综述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40篇,排除8篇重复性研究,纳入32篇,其中3篇为综述性研究,其余为实验研究。资料综合:听觉情绪学习涉及的主要脑结构包括杏仁核、听觉丘脑和听觉皮质。杏仁核在感觉信息加工、情绪学习和情绪记忆存储中起关键作用。外侧核作为听觉刺激传入和反应输出的界面,在听觉情绪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脑内的神经可塑性变化是学习和记忆保存的生理基础。恐惧条件作用下听觉丘脑的神经可塑性变化依赖于杏仁核。结论:听觉情绪学习引起的可塑性变化现象并不仅仅局限在杏仁核内部,而是在整个恐惧条件化神经通路上广泛发生。该通路上的每一个联结都具备可塑性变化的能力,并且不同区域的可塑性变化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处理感觉信息脑结构的可塑性变化可以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运动系统的可塑性变化可以提高反应执行的效率;而杏仁核的可塑性变化就代表了通过条件学习,感觉信息和运动反应程序在脑内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学习 恐惧 杏仁核 听觉皮质
下载PDF
大脑皮质轴—棘突触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恩可 蔡德亨(指导) 张鸣弦(指导)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1期155-160,181,共7页
大脑皮质中的突触与年龄、学习、经验和记忆密切相关。目前,在大脑皮质的研究中,对听觉皮质区突触超微结构的报导远远少于视皮质区和其他一些皮质区,在国内尚未见报导。本文用4例猫大脑听觉皮质区材料,共观察到1526个突触。在这些突触中... 大脑皮质中的突触与年龄、学习、经验和记忆密切相关。目前,在大脑皮质的研究中,对听觉皮质区突触超微结构的报导远远少于视皮质区和其他一些皮质区,在国内尚未见报导。本文用4例猫大脑听觉皮质区材料,共观察到1526个突触。在这些突触中,轴-棘突触占绝大多数,为所观察的突触总数的61.1%。根据不同的指标又将轴-棘突触分为许多种类型的突触,并对各种类型突触进行了统计。此外,本文对各种类型突触的机能意义进行了讨论,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大脑皮质的复杂活动提供一些实验数据和对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听觉皮质 突触 超微结构 树突棘 棘器
下载PDF
声音通过皮质丘脑环路缓解疼痛 被引量:4
18
作者 Zhou WJ Ye CH +2 位作者 Wang HT 胡丹丹(译) 张玲(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99-901,共3页
声音(包括音乐和噪音)可以减轻人类的疼痛,但潜在的神经机制仍然未知。该研究发现高于环境噪音5-dB的声音可以缓解疼痛。病毒追踪、显微内镜钙成像和在体多通道记录表明,低信噪比(SNR)声音抑制了从听觉皮质(ACx)到丘脑后核(PO)和丘脑腹... 声音(包括音乐和噪音)可以减轻人类的疼痛,但潜在的神经机制仍然未知。该研究发现高于环境噪音5-dB的声音可以缓解疼痛。病毒追踪、显微内镜钙成像和在体多通道记录表明,低信噪比(SNR)声音抑制了从听觉皮质(ACx)到丘脑后核(PO)和丘脑腹后核(VP)的谷氨酸能输入。光遗传学或化学遗传学抑制ACx^(Glu)→PO和ACx^(Glu)→VP环路分别模拟了低SNR声音对炎症痛模型小鼠后爪和前爪的镇痛作用,而激活这些环路可反转声音诱导的镇痛作用。该研究通过解读听觉系统在疼痛处理中的作用,揭示声音促进镇痛作用背后的皮质丘脑环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解疼痛 听觉皮质 镇痛作用 丘脑后核 模型小鼠 听觉系统 环境噪音 炎症痛
下载PDF
耳鸣相关脑区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洪田 田嘉禾 +5 位作者 尹大一 姜泗长 杨伟炎 韩东一 单保慈 刘景文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420-424,I028,共6页
目的 探讨与耳鸣相关的脑区并观察听力损失、耳鸣侧别、优势半球等因素的影响。方法 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 ,PET)研究 17例耳鸣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活动 ,并与 15例无耳鸣者作对照。示踪剂为18F标记的去葡... 目的 探讨与耳鸣相关的脑区并观察听力损失、耳鸣侧别、优势半球等因素的影响。方法 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 ,PET)研究 17例耳鸣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活动 ,并与 15例无耳鸣者作对照。示踪剂为18F标记的去葡萄糖。按有无听力损失将所有受试者分为 4组 ,第 1组耳鸣伴听力损失 ,13例 ;第 2组耳呜但听力正常 ,4例 ;第 3组无耳呜有听力损失 ,2例 ;第 4组无耳呜且听力正常 ,13例。用专门统计分析软件Statisticalparametersmapping(SPM)进行统计分析 ,按照Talairach坐标确定与耳呜相关脑区的解剖部位 (brodmannarea ,BA)。结果 耳呜相关脑区位于左侧颞横回 (BA41)、左侧颞上回 (BA42、2 2 )、左侧颞中回前部 (BA38)和左侧海马 ,这一结果不依赖于耳呜的侧别 ,而且与优势关球无关。听力损失相关的脑区主要是双侧颞上回后部 (BA42、2 2 )、颞中回中部 (BA2 1)、联合听区 (BA39)、左侧额中回 (BA8、9)、左侧额下回 (BA45 )等。结论 PET为主观耳呜提供了客观证据 ,有望成为耳呜的客观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听觉皮质 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下载PDF
癫痫研究对于音乐心理学的一些启示
20
作者 蔡振家 林永炀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1-37,共7页
癫痫是一种会造成反复发作的脑部疾病,这些由于脑中某些神经细胞不正常放电所导致的发作,可产生一些短暂的症状。音乐与癫痫的关系,在本文中分为三类情形来讨论:音乐所引起的癫痫发作、癫痫发作所产生的音乐、癫痫治疗与音乐。先前的临... 癫痫是一种会造成反复发作的脑部疾病,这些由于脑中某些神经细胞不正常放电所导致的发作,可产生一些短暂的症状。音乐与癫痫的关系,在本文中分为三类情形来讨论:音乐所引起的癫痫发作、癫痫发作所产生的音乐、癫痫治疗与音乐。先前的临床报告透露,次级听觉皮质与额叶下方区域在音乐讯息处理中扮演关键性的角色。辨认音乐中不同的情感内涵,则可能涉及了边缘系统的不同区域。关于癫痫的莫扎特效应,目前仍有些争议,而抗癫痫药物对于音感的影响,则已有许多报告证实,我们认为,这些药物可能改变了提取音高之回路中"延迟神经元"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音乐幻觉 听觉皮质 边缘系统 莫扎特效应 绝对音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