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实证到理论:论我国刑事庭前会议的听证模式 被引量:3
1
作者 贾志强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49-56,共8页
刑事庭前会议上如何处理程序性争议,我国立法规定较为模糊。我国司法实践中已出现了庭前会议的听证模式,庭前会议被作为一种专门的程序性争议解决程序,控辩双方可就非法证据排除等程序性争议展开对抗、辩论,法官居中裁判。与我国目前立... 刑事庭前会议上如何处理程序性争议,我国立法规定较为模糊。我国司法实践中已出现了庭前会议的听证模式,庭前会议被作为一种专门的程序性争议解决程序,控辩双方可就非法证据排除等程序性争议展开对抗、辩论,法官居中裁判。与我国目前立法中的程序性争议解决机制相比,听证模式下的庭前会议是一种更优的选择。庭前会议听证模式应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解决"排非"等程序性争议的庭前听证程序,并以被告人的人权保障为核心构建相关具体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前会议 听证模式 程序性争议 非法证据排除 庭前听证
下载PDF
现实与超越:刑事申诉复查听证模式之构建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冠华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7-52,共6页
刑事错案的发生不可避免。在我国当前,刑事申诉复查是发现案件错误、控制刑事再审开启的"阀门"程序,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法》及配套司法解释却未对复查的具体程序和审查方式作出规定,缺乏可为公众所知的公开程序,缺少监督和制... 刑事错案的发生不可避免。在我国当前,刑事申诉复查是发现案件错误、控制刑事再审开启的"阀门"程序,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法》及配套司法解释却未对复查的具体程序和审查方式作出规定,缺乏可为公众所知的公开程序,缺少监督和制约,导致错案无法被及时甄别,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作为一项准司法程序,听证制度最早产生于英国的"自然公正理念",后被美国的"正当法律程序"进一步发展,其蕴含的过程价值可弥补当前实践的不足。因而有必要以听证形式为载体,通过完善刑事申诉复查程序,坚持公开性,注重效益和制度衔接理念,分别构建简易听证模式和听证会模式,建立起错案制度化、长效化救济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 申诉 复查 听证模式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检察听证
3
作者 孟军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检察听证系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制度,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维护社会公益、能动司法以实现源头治理,提升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水准。检察听证功能呈多元化,其中司法决策透明与公民有效参与构成制度主要... 检察听证系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制度,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维护社会公益、能动司法以实现源头治理,提升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水准。检察听证功能呈多元化,其中司法决策透明与公民有效参与构成制度主要功能。相较其他类型听证制度,检察听证重心在于审判前程序,制度属性体现为听证内容的综合性与结果的程序性。听证主体、基础及功能要件构成听证程序运行机制,程序机制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检察机关主导的复合听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检察制度 听证功能 听证模式 听证程序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听证的价值与模式探析
4
作者 徐振科 马跃涛 +1 位作者 徐铁兵 马心宇 《环境与发展》 2023年第5期98-102,共5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介绍了听证制度在行政、立法和司法领域的适用现状,从公益保护、权益保障、监督和宣传方面分析了生态... 党的二十大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介绍了听证制度在行政、立法和司法领域的适用现状,从公益保护、权益保障、监督和宣传方面分析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听证的价值,提出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听证的模式,为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赔偿磋商 听证价值 听证模式
下载PDF
论减刑程序的改革模式及其理念转换 被引量:1
5
作者 付磊 冯玉厅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01-105,共5页
现行减刑程序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理论界主张将其改造为诉讼化模式,而实务界则自发创设了公示听证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其优势和缺陷,也从不同角度为减刑程序的完善提供了经验。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在构建完善的减刑程序时,必须首... 现行减刑程序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理论界主张将其改造为诉讼化模式,而实务界则自发创设了公示听证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其优势和缺陷,也从不同角度为减刑程序的完善提供了经验。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在构建完善的减刑程序时,必须首先实现理念上的转换,即减刑程序应当以行为人为中心,注重司法合作并采取自由证明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化模式 公示听证模式 行为人主义 司法合作 自由证明
下载PDF
论中俄毗邻地区刑事司法协助
6
作者 高思洋 《南方论丛》 2014年第5期59-66,共8页
本文主要以中俄之间的刑事司法协助为切入点,通过对中俄毗连地区间有涉刑事司法协助的现状的介绍,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分析与讨论,从而探寻中俄之间特别是毗连地区之间刑事司法协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路径,为中俄之间刑事... 本文主要以中俄之间的刑事司法协助为切入点,通过对中俄毗连地区间有涉刑事司法协助的现状的介绍,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分析与讨论,从而探寻中俄之间特别是毗连地区之间刑事司法协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路径,为中俄之间刑事司法协助的进一步完善献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司法协助 判决互认 远程司法听证模式
原文传递
特别减轻处罚制度多维探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程绍燕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8-171,共14页
特别减轻处罚制度能够弥补罪刑法定原则的不足,有利于实现个案正义,凸显情理法的融合。1997年《刑法》在对1979年《刑法》颁布后特别减轻处罚制度被滥用状况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其适用进行了严格限制,但是人们对于在何种情况下可以适用... 特别减轻处罚制度能够弥补罪刑法定原则的不足,有利于实现个案正义,凸显情理法的融合。1997年《刑法》在对1979年《刑法》颁布后特别减轻处罚制度被滥用状况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其适用进行了严格限制,但是人们对于在何种情况下可以适用特别减轻处罚制度出现了不同的认识。目前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率不高,且各地的司法机关在适用该制度时极不均衡,只在罪刑极不相适应的情况下才适用该制度。这种状况表明该制度的价值远未得到发挥,究其原因在于适用该制度的实体条件模糊、程序条件严苛。应对适用该制度的实体条件进行明确,规定"案件涉及国家利益或者被告人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较小,判处法定最低刑还是难以实现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的适用原则,并相应地进行典型情况列举;同时应放宽适用该制度的程序条件,将适用该制度的核准权下放至各高级人民法院,并可试行特别减轻处罚听证监督模式,以取代现行的层级监督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别减轻处罚制度 实体条件 程序条件 层级监督模式 听证监督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