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广西人群miRNA-17-92基因簇启动子区rs1491034和rs982873遗传多态性研究
1
作者 黄华佗 陆玉兰 +3 位作者 王荣 向阳 李北林 韦叶生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2-216,共5页
目的研究rs1491034和rs982873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在广西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比较二者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不同种族、地区人群间的分布差别。方法采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和DNA测序法检测397例广西人群rs1491034和rs982873SNPs,比较两位... 目的研究rs1491034和rs982873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在广西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比较二者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不同种族、地区人群间的分布差别。方法采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和DNA测序法检测397例广西人群rs1491034和rs982873SNPs,比较两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HapMap)计划公布的不同种族和地区人群间的差别。结果广西人群rs1491034和rs982873均存在TT,CT及CC 3种基因型。2个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广西人群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西人群rs149103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HapMap-CEU和HapMap-YRI人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rs982873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HapMap-JPT和HapMap-YRI人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其他人群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人群存在rs1491034和rs982873多态性,与其他种族、地区人群比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基因族 启动(遗传学) 多态现象 遗传 大陆人口群
下载PDF
HBV前C/C基因启动子区变异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施海燕 李丽雅 +4 位作者 何浩岚 刘惠媛 陈志敏 陈伟烈 廖宝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探讨HBV前C/C基因启动子区变异与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12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诊治,且伴有肝活组织检查与相应冻存血清标本的HBe Ag阳性CHB患者148例纳入本研究,提... 目的探讨HBV前C/C基因启动子区变异与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12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诊治,且伴有肝活组织检查与相应冻存血清标本的HBe Ag阳性CHB患者148例纳入本研究,提取血清DNA后通过巢式PCR扩增HBV前C/C基因启动子区并测序分析。计量资料方差不齐时2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与显著肝纤维化相关的参数。结果共116例(78.4%)患者肝活组织检查提示存在显著肝纤维化(≥S2)。ALT≤正常值上限患者组中,10例(58.8%)伴有显著肝纤维化,并发生T1753V(11.8%)、A1762T/G1764A(35.3%)和G1896A变异(5.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V基因A1762T/G1764A变异和G1896A变异与显著肝纤维化相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年龄、性别、基因型和其他变异位点与显著肝纤维不存在相关性。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V基因的A1762T/G1764A变异(比值比7.098,P<0.001)和G1896A变异(比值比16.816,P=0.007)均与显著肝纤维化独立相关。结论 HBV前C/C基因启动子区变异可作为评估HBe Ag阳性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硬化 肝炎e抗原 乙型 启动(遗传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雌激素上调LRP16基因表达靶启动子区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司艺玲 韩为东 +4 位作者 赵亚力 李琦 李雪 宋海静 母义明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鉴定雌激素上调LRP16基因表达关键的靶启动子区域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对LRP16基因5′-侧翼2.6kb中的-213bp至-24bp启动子区进行亚克隆,构建5个控制不同启动子长度的荧光素酶报告重组子pS7-11,以既往构建的pS5、pS6为对照,与雌... 目的:鉴定雌激素上调LRP16基因表达关键的靶启动子区域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对LRP16基因5′-侧翼2.6kb中的-213bp至-24bp启动子区进行亚克隆,构建5个控制不同启动子长度的荧光素酶报告重组子pS7-11,以既往构建的pS5、pS6为对照,与雌激素受体α(ERα)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MCF-7和Hela细胞,加入雌二醇(17β-E2)刺激后通过Luciferase assay方法测定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MCF-7和Hela两个细胞系各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值上升趋势相平行,-213bp至-24bp区域各启动子克隆均具有较高的转激活活性,特别是pS10,在MCF-7细胞中对报告基因的上调活性达427倍,远远高于pS5。结论:E2主要通过-213bp至-24bp区域增强LRP16基因的转录,其中-213bp至-126bp(pS10)应为关键的启动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基因表达调控 LRP16 启动(遗传学)
下载PDF
白血病ID4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洪玻 胡群 +2 位作者 刘爱国 张耀东 王冠玲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74-878,共5页
目的:探讨DNA结合抑制因子4(inhibitor of DNA binding 4,ID4)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与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 目的:探讨DNA结合抑制因子4(inhibitor of DNA binding 4,ID4)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与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CR)对32例初发白血病患儿、34例同期非肿瘤疾病儿童(对照组)及白血病细胞株Jurkat和Molt4进行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分析,并进行测序。RT-PCR检测ID4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D4蛋白的表达。结果:ID4基因启动子区在Jurkat和Molt4细胞中均呈完全甲基化状态,而初发急性淋巴细胞及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完全甲基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81.0%vs17.6%,P<0.001;63.6%vs17.6%,P<0.005)。测序分析显示在完全甲基化状态的ID4基因核心启动子区所有CpG岛均呈甲基化状态。呈完全甲基化状态的白血病患儿和Jurkat、Molt4细胞中均无ID4 mRNA表达,而白血病组ID4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儿童白血病及某些白血病细胞株存在ID4基因核心启动子区高程度的甲基化。完全的甲基化状态可使ID4基因表达沉默,ID4蛋白表达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DNA甲基化 分化抑制蛋白质类 启动(遗传学)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p16、p1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检测 被引量:4
5
作者 徐静 李旭 +4 位作者 高人焘 徐修才 翟志敏 马金良 叶书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中p16、p1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特异性甲基化PCR(MSP)法检测3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组织和5例正常肝脏组织中p16、p1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中p16、p1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特异性甲基化PCR(MSP)法检测3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组织和5例正常肝脏组织中p16、p1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组织中p16和p15基因启动子区分别有53.3%(16/30,P<0.05)和46.7%(14/30,P>0.05)甲基化,5例正常组织中未发现甲基化。两基因甲基化与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及HBsAg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两者在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中有协同性(相关性和一致性)。结论p16、p15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发生频率很高,可能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p16 肝细胞/遗传学 DNA甲基化 启动(遗传学)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3p区抑癌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振华 蔡映云 孙丽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63-365,共3页
目的:探讨3p位点上3个抑癌基因RASSF1a、RAR-β和FHIT启动子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的PCR(methyl-specific PCR,MSP)和RT-PCR方法分别测定53例NSCLC组织中RASSF1a、R... 目的:探讨3p位点上3个抑癌基因RASSF1a、RAR-β和FHIT启动子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的PCR(methyl-specific PCR,MSP)和RT-PCR方法分别测定53例NSCLC组织中RASSF1a、RAR-β和FHIT的甲基化率与转录水平。结果:NSCL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甲基化率分别是FHIT为53%和8%,RAR-β为42%和6%,RASSF1a为57%和9%;FHIT、RASSF1a的甲基化率在吸烟指数>400年支组高于≤400年支组(P值分别为0.004与0.008);FHIT、RASSF1a的甲基化率Ⅱ期高于Ⅰ期(P值分别为0.016与0.008),Ⅲ期高于Ⅱ期(P值分别为0.033与0.029)。结论:3p位点RASSF1a、RAR-β和FHIT基因甲基化的发生与NSCLC的病理生理密切相关,而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是导致转录沉默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肺肿瘤 启动(遗传学) 甲基化
下载PDF
11q22-q25区候选抑癌基因OPCML、POU2F3、CUL-5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与子宫颈癌的发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松法 叶枫 +2 位作者 陈怀增 吕卫国 谢幸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40-442,共3页
目的研究11q22-q25区候选抑癌基因OPCM L、POU 2F 3、CUL-5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和子宫颈癌的发生。方法以甲基化特异性PCR(M SP)检测子宫颈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OPCM L、POU 2F 3、CUL-5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结果16例子宫颈正常组织中均未检... 目的研究11q22-q25区候选抑癌基因OPCM L、POU 2F 3、CUL-5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和子宫颈癌的发生。方法以甲基化特异性PCR(M SP)检测子宫颈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OPCM L、POU 2F 3、CUL-5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结果16例子宫颈正常组织中均未检测到OPCM L、POU 2F 3、CUL-5启动子CpG岛甲基化;63.9%(23/36)子宫颈癌组织中存在OPCM L甲基化,但未检测到POU 2F 3、CUL-5甲基化。结论OPCM L在子宫颈癌中存在高度的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其可能为子宫颈癌相关候选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基因 抑制 肿瘤 启动(遗传学) 甲基化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患者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的检测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新华 张国昌 +3 位作者 刘延玲 孙桂芳 农卫霞 姚恩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790-792,共3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其甲基化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对78例甲状腺癌组织和12例甲状腺腺瘤中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RASSF1A基因甲基...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其甲基化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对78例甲状腺癌组织和12例甲状腺腺瘤中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为65.6%(42/61),滤泡癌为93.3%(14/15),甲状腺腺瘤为58.3%(7/12),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未检测到该基因的甲基化,与甲状腺癌和肿瘤组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患者性别和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无相关性,与年龄呈现正相关。结论:RASSF1A基因甲基化是甲状腺肿瘤组织中常见的分子生物学事件,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RASSF1A的异常甲基化在良性腺瘤和恶性甲状腺肿瘤均表达,这种遗传的失活是甲状腺肿瘤发生中的一个早期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免疫学 DNA甲基化 基因 ras/免疫学 @Ras SF1A基因 启动(遗传学)
下载PDF
抑癌基因APC、RASSF1A、WIF-1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与消化系肿瘤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慧景 李胜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29-432,共4页
消化系统肿瘤是常见的人类恶性肿瘤,目前研究认为抑癌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异常甲基化与肿瘤的形成有关。在此综述APC、RASSF1A、WIF-13种抑癌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异常甲基化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基因 肿瘤抑制 原癌基因 DNA甲基化 启动(遗传学) 基因 APC 基因 Ras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核心启动子区A-6G多态性与白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超永 尹雪艳 吴利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514-3516,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核心启动子区A-6G多态性与白族人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联。方法:以67例白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5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核心启动子区A-6G多态性与白族人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联。方法:以67例白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5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AGT基因(-6)位点多态性;用自动荧光测序方法,对AGT基因核心启动子区DNA序列进行突变分析及验证基因分型。结果:(1)白族AGT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6)位点存在A→G突变。(2)AGT基因(-6)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及A、G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AGT基因(-6)位点各基因型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GT基因A-6G多态性可能与白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原 白族 启动(遗传学) 突变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CREB3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突变与肝癌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梅 茅国新 +1 位作者 沈浮 钱俐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 使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人外周血 ,通过对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3(c AMP responsive elem ent binding protein 3,CREB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进行检测 ,研究 CR... 目的 使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人外周血 ,通过对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3(c AMP responsive elem ent binding protein 3,CREB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进行检测 ,研究 CREB3基因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方法 对 CREB3基因的启动子、外显子以及邻近的内含子区域 ,使用 PCR扩增和 DNA测序方法 ,分别在 2 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 96名正常人外周血进行测序 ,比较其可能存在的差异 ,确定该基因是否与原发性肝癌相关。结果 在正常人的外周血中只出现一个高频 SNP,位于 CREB3基因启动子区 ;该 SNP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也呈高频性。在 2 4例肝癌患者的癌组织中 ,发现 CREB3基因启动子区有 6种新突变 ,突变位于基因起始密码上游 - 732~ - 70 2碱基的区域。这 6种突变分别在7例肝癌病人的癌组织中出现 (2 9.2 % ,7/ 2 4 ) ,2 4例癌旁组织中均没有这些突变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χ2 =6 .0 2 ,0 .0 1<P<0 .0 2 5 )。 CREB3基因的外显子、邻近的内含子区域在肝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人外周血均无SNP存在。结论  CREB3基因启动子的 - 732~ - 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3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 突变 启动(遗传学) 外显子 内含子
下载PDF
脑胶质瘤中hMLH1、hMSH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裴傲 张亚卓 +3 位作者 万伟庆 孙梅珍 王红云 何乐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中hMLH1、hMSH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42例脑胶质瘤hMLH1、hMSH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结果hMLH1启动子区甲基化2例(4.8%),hMSH2启动子区甲基...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中hMLH1、hMSH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42例脑胶质瘤hMLH1、hMSH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结果hMLH1启动子区甲基化2例(4.8%),hMSH2启动子区甲基化13例(31.0%),启动子区甲基化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和病理分级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hMSH2基因启动子的CpG岛在脑胶质瘤中有高甲基化现象,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有关,而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碱基错配 DNA修复 启动(遗传学) 甲基化
下载PDF
血清瘦素水平、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多态性与老年期抑郁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梅刚 袁勇贵 +2 位作者 李海林 方群 刘阳 《四川精神卫生》 2008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与血清瘦素(leptin)水平和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47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和35例正常老年人的血清瘦素浓度进行测定。采用瘦素基因-2548G/A多态性的(RFLP)分析结果进行基因分型...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与血清瘦素(leptin)水平和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47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和35例正常老年人的血清瘦素浓度进行测定。采用瘦素基因-2548G/A多态性的(RFLP)分析结果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组的血清瘦素浓度[(25.13±21.29)ng/ml]显著高于正常老年人[(10.84±9.16ng/ml)](P<0.01);两组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P=0.195)和基因型分布频率(P=0.413)均无显著性差异;老年期抑郁症组AG/GG型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抑郁症组AA型和对照组(P<0.05或P<0.01);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血清瘦素浓度与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和昼夜节律变化因子有显著相关性(r分别=0.342,0.319)。结论老年期抑郁症存在瘦素分泌异常增高;血清瘦素水平的改变与年龄、抑郁症症状以及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多态性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老年人 瘦素 启动(遗传学) 多态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区及前C区突变与乙型肝炎病情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红波 武俊香 贾因棠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9年第6期497-499,共3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启动子(BCP)双突变及前C区nt1896位点突变与乙型肝炎临床表现及e抗原(HBeAg)表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nt1660-1935的HBVDNA片段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BCP区及前C区...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启动子(BCP)双突变及前C区nt1896位点突变与乙型肝炎临床表现及e抗原(HBeAg)表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nt1660-1935的HBVDNA片段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BCP区及前C区基因的变异情况。结果130例经证实为HBVDNA阳性的急慢性肝炎患者中共有75例BCP区nt1762、nt1764双突变,HBeAg阳性组BCP突变者32例(58.2%),而HBeAg阴性组43例(57.3%)。检出前C区nt1896突变者20例,其中慢性肝炎10例(12.8%)、重型肝炎2例(25.0%)、肝硬化8例(22.2%);nt1896突变者在HBeAg阳性组3例(5.5%),HBeAg阴性组17例(2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1896突变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及HBVDNA水平较无突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CP双突变及前Cnt1896均与肝炎的慢性化、重型化及肝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前者对HBeAg的表达及HBV-DNA水平并无明显影响;后者影响HBeAg的表达,并且增强病毒复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启动(遗传学) 突变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MBL基因启动子区-221位点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艳 程健君 +4 位作者 刘迎春 唐玉红 贾天军 韩小艳 李小俊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2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MBL基因启动子区-221(Y/X)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探讨冠心病的可能致病机制。方法:提取57例健康对照者和72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基因DNA,采用PCR-RFLP法检测MBL基因启动子区-221位点的多态性,行非变性的聚丙烯酰胺凝胶...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MBL基因启动子区-221(Y/X)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探讨冠心病的可能致病机制。方法:提取57例健康对照者和72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基因DNA,采用PCR-RFLP法检测MBL基因启动子区-221位点的多态性,行非变性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该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72例冠心病患者MBL基因启动子区-221位点X/Y、Y/Y和X/X基因型分别占69.44%、15.28%和15.28%;57例健康对照者在-221位点X/Y、Y/Y和X/X基因型分别占77.19%、1.75%和21.05%。经统计学分析,冠心病组、健康对照组在-221位点X/X和X/Y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Y/Y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别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BL基因启动子区-221位点的多态性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 启动(遗传学)
下载PDF
B淋巴瘤细胞Sy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5-aza-CDR对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研究
16
作者 单保恩 彭华 +2 位作者 宋小珍 艾军 李巧霞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1686-1690,共5页
目的:探讨B淋巴瘤细胞Syk基因启动子区5′CpG甲基化情况及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淋巴瘤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人B淋巴瘤细胞株Raji和Ramos中Syk mRNA的表达,用甲基化特异... 目的:探讨B淋巴瘤细胞Syk基因启动子区5′CpG甲基化情况及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淋巴瘤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人B淋巴瘤细胞株Raji和Ramos中Syk mRNA的表达,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Sy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采用MTT法检测5-aza-CDR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应用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技术和电镜分析5-aza-CDR对B淋巴瘤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Raji细胞Syk基因呈阳性表达,Ramos细胞未检测出Syk mRNA表达。Raji和Ramos细胞中均未检测到Syk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5-aza-CDR可明显抑制Raji和Ramos细胞增殖,P<0.05;并存在明显的量效和时效依赖关系。5-aza-CDR可诱导Raji和Ramos细胞凋亡,P<0.05。DNA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明显的"DNAladder",并且有明显的细胞凋亡超微结构变化。然而,5-aza-CDR对Raji和Ramos细胞周期未见明显影响。结论:在Raji和Ramos细胞中,Syk基因沉默可能与甲基化无关;5-aza-CDR能明显抑制B淋巴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但对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基因 Syk 甲基化 脱氧胞苷/药理学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启动(遗传学)
下载PDF
雌激素对载脂蛋白AⅠ基因启动子不同区域转录活性的影响
17
作者 崔丽 毛用敏 +2 位作者 赵莉莉 程爱娟 崔让庄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96-898,共3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载脂蛋白(Apo)AⅠ基因启动子不同区域转录调节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pGL2构建携带ApoAⅠ基因启动子不同区域片段的重组质粒和同时携带ApoCⅢ/AⅣ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阳离子脂质体法将重...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载脂蛋白(Apo)AⅠ基因启动子不同区域转录调节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pGL2构建携带ApoAⅠ基因启动子不同区域片段的重组质粒和同时携带ApoCⅢ/AⅣ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阳离子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与pRL-null内参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加入10μmol/L雌激素刺激24h检测细胞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荧光强度,以反映ApoAⅠ的转录水平。结果:pGL2/-256AⅠ,pGL2/-2500AⅠ,pGL2/-256AⅠCⅢAⅣ及pGL2/-2500AⅠCⅢAⅣ转染后雌激素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GL2/-41AⅠ及pGL2/-41AⅠCⅢAⅣ质粒转染后雌激素组与对照组荧光素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AⅠ启动子-256^-41区域可能包含与雌激素作用相关的反应元件,受雌激素刺激后转录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Ⅰ 启动(遗传学)调节元件 转录雌二醇质粒转染细胞系 肿瘤
下载PDF
人MUC16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初步分析
18
作者 王超 秦宜德 +1 位作者 王巍 顾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3-537,共5页
目的分析人MUC16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和重要的调控区域,确定人MUC16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可能存在区域。方法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人MUC16基因启动子所在区域。培养SKOV3细胞株并提取细胞基因组DNA,用PCR技术扩增启动子区域的594(-1 844/-1 250/)... 目的分析人MUC16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和重要的调控区域,确定人MUC16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可能存在区域。方法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人MUC16基因启动子所在区域。培养SKOV3细胞株并提取细胞基因组DNA,用PCR技术扩增启动子区域的594(-1 844/-1 250/)、548(-1 798/-1 250)、326(-1 576/-1 250)和170 bp(-1 420/-1 250)的启动子片段,分别构建重组PGEM-T质粒,再克隆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载体,构建PGL3-170、PGL3-326、PGL3-548和PGL3-594重组表达质粒。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瞬时转染SKOV3细胞,测定荧光素酶的表达活性。结果成功构建4种人MUC16基因启动子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体系,分别为PGL3-170(-1 420/-1 250)、PGL3-326(-1 576/-1 250)、PGL3-548(-1 798/-1 250)和PGL3-594(-1 844/-1 250),各缺失片段在SK-OV3细胞中均有活性。MUC16的核心启动子5′端可能为PGL3-326的3′端,3′端固定在-1 250处,5′端由-1 844向-1420移动时启动子活性逐渐增强,且变化幅度较大,提示这一区间内可能存在重要的顺式作用元件。结论成功构建了人MUC16基因启动子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确定人MUC16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遗传学) 遗传载体
下载PDF
UGT1 A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不良反应关系的研究?
19
作者 崔艳 李艳 +1 位作者 乔斌 汪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2期2289-2291,2294,共4页
目的研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212例,观察记录化疗期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迟发性腹泻)... 目的研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212例,观察记录化疗期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迟发性腹泻)的情况,并抽取外周血检测 UGT1 A1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性,统计分析 UGT1 A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212例患者中,181例(85.4%)基因型为 UGT1A1(6/6),31例(14.6%)基因型为 UGT1A1(6/7),未检测到 UGT1A1(7/7)基因型。以上两组患者发生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分别为24例(13.3%)和6例(19.4%),两者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368),发生Ⅲ度和Ⅳ度腹泻者分别为19例(10.5%)和9例(29%),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05)。结论与 UGT1A1(6/6)基因型相比,UGT1A1(6/7)基因型可明显增加恶性肿瘤患者在伊立替康化疗时发生Ⅲ~Ⅳ度腹泻的风险,但不会增加患者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临床检测 UGT1 A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可以预测伊立替康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醛酸基转移酶/遗传学 多态现象 遗传 启动(遗传学)/遗传学
原文传递
ABCA1基因启动子区域VNTR-ZNF位点多态性及与血浆HDL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慎霞 毛用敏 +2 位作者 陈倩 赵莉莉 崔让庄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基因启动子区域VNTR-ZNF位点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及其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166例冠心病患者和99例健康对照者,采用PCR扩增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VNTR-ZNF位点ACCC... 目的:探讨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基因启动子区域VNTR-ZNF位点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及其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166例冠心病患者和99例健康对照者,采用PCR扩增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VNTR-ZNF位点ACCCC插入和缺失进行检测。结果:被检总人群ABCA1基因VNTR-ZNF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插入型为31.3%(166/530),缺失型68.7%(364/530);基因型频率分别为插入型6.4%(17/265),缺失型43.8%(116/265),插入/缺失型49.8%(132/265),2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HDL及HDL亚组水平在3种基因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津地区ABCA1基因的VNTR-ZNF位点基因型分布与欧洲地区不同,此基因变异对血浆HDL水平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结合匣式转运子 启动(遗传学) 脂蛋白类 HDL 冠心病 基因型 多态现象 遗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