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珍稀树种秃叶红豆外植体启动培养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王华 刘容新 +3 位作者 李强 程衡 由金文 艾伦强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4-148,156,共6页
本研究以四年生扦插苗为材料,探索不同消毒方式、外植体、培养基对秃叶红豆丛生芽启动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当年生带腋芽半木质化嫩枝为最佳外植体;用50 mg/L利福平与50 mg/L氯霉素混合液浸泡30 min,然后用75%乙醇浸泡60 s,最后用0.1... 本研究以四年生扦插苗为材料,探索不同消毒方式、外植体、培养基对秃叶红豆丛生芽启动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当年生带腋芽半木质化嫩枝为最佳外植体;用50 mg/L利福平与50 mg/L氯霉素混合液浸泡30 min,然后用75%乙醇浸泡60 s,最后用0.1%氯化汞二段式浸泡各5 min,其污染率为45.00%,灭菌有效值为22.92%;启动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B5+2.0 mg/L 6-BA+0.1 mg/L NAA。研究表明,外植体、消毒方式、培养基是秃叶红豆丛生芽启动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筛选丛生芽启动培养的适宜条件可为建立高效离体再生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叶红豆 外植体 消毒 启动培养
下载PDF
矮丛蓝莓‘北极星’启动培养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晓梅 王新苗 +2 位作者 杨宏光 张丽杰 崔文山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6,共4页
以矮丛蓝莓栽培品种‘北极星’的带腋芽茎段和幼嫩叶片为外植体,对启动培养的几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矮丛蓝莓组织培养的最佳取材季节是4月份,该时期外植体的污染率最低;带腋芽茎段最佳灭菌方式为75%酒精30 s+0.1%HgCl28 min... 以矮丛蓝莓栽培品种‘北极星’的带腋芽茎段和幼嫩叶片为外植体,对启动培养的几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矮丛蓝莓组织培养的最佳取材季节是4月份,该时期外植体的污染率最低;带腋芽茎段最佳灭菌方式为75%酒精30 s+0.1%HgCl28 min;带腋芽茎段以WPM+6-BA 3 mg/L+NAA 0.2 mg/L诱导效果最佳,诱导率为72.5%;幼嫩叶片以WPM+6-BA 1 mg/L+NAA 0.1 mg/L+2,4-D 2 mg/L诱导效果最佳,出愈率为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丛蓝莓 启动培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兔眼蓝莓外植体启动培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永平 曹荣祥 +3 位作者 郭成宝 陈月红 童晓利 唐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5-46,共2页
研究了南京地区主栽兔眼系列蓝莓品种灿烂、粉蓝、顶峰、梯夫蓝、园蓝的外植体启动培养,优化了WPM基础培养基适合硬度的琼脂含量和酸度,基本WPM培养基的琼脂浓度为12 mg/L,加压灭菌后p H值为5.8;新发枝条的后端粗茎段萌发率可以达到95%... 研究了南京地区主栽兔眼系列蓝莓品种灿烂、粉蓝、顶峰、梯夫蓝、园蓝的外植体启动培养,优化了WPM基础培养基适合硬度的琼脂含量和酸度,基本WPM培养基的琼脂浓度为12 mg/L,加压灭菌后p H值为5.8;新发枝条的后端粗茎段萌发率可以达到95%,接种50 d后大多成小植株;筛选出适合外植体萌发的培养基WPM+1.0 mg/L6-BA+1.5 mg/L ZT,在此培养基上不同品种兔眼蓝莓萌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眼蓝莓 组织培养 外植体 启动培养
下载PDF
梅花品种‘淡丰后’茎段开放式启动培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瑞丹 孙文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0-34,共5页
开放式组织培养在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发展中,受到了重视。该文作者对梅花品种‘淡丰后’进行了启动培养的初步研究。通过不同基本培养基、激素种类及浓度的对比实验,得出‘淡丰后’以当年生嫩枝作外植体,MS培养基优于WPM培养基;IBA较NA... 开放式组织培养在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发展中,受到了重视。该文作者对梅花品种‘淡丰后’进行了启动培养的初步研究。通过不同基本培养基、激素种类及浓度的对比实验,得出‘淡丰后’以当年生嫩枝作外植体,MS培养基优于WPM培养基;IBA较NAA更能促进芽的萌发;6-BA浓度为2·0mg/L较4·0mg/L更能促进芽的萌发,最终筛选出‘淡丰后’带腋芽嫩茎段的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6-BA2·0mg/L+IBA0·5mg/L,并对外植体消毒时间和叶片去留对污染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 开放式启动培养 培养 消毒时间
下载PDF
野生山丹启动培养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冬云 杜鸿云 +3 位作者 王进茂 童敏 杨敏生 张彦广 《河北林果研究》 2005年第3期289-290,293,共3页
为提高野生山丹的繁殖系数,建立山丹的再生体系,对山丹启动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种类、鳞片的消毒时间及诱导分化培养基激素的配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丹组织培养基以鳞茎为最佳外植体;鳞片灭菌可采用0.1%HgCl灭菌15~20min;适合的启... 为提高野生山丹的繁殖系数,建立山丹的再生体系,对山丹启动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种类、鳞片的消毒时间及诱导分化培养基激素的配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丹组织培养基以鳞茎为最佳外植体;鳞片灭菌可采用0.1%HgCl灭菌15~20min;适合的启动培养为MS+6-BA2.0mg/L+NAA0.1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丹 启动培养 鳞茎
下载PDF
土沉香启动培养及其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林 陈益燕 杨梅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1742-1745,1750,共5页
以珍贵树种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幼茎为材料,研究土沉香启动培养中外植体消毒的最适方法和芽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植株不同部位的幼茎褐变率比较以及幼茎褐变程度与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土沉香启动培养中外... 以珍贵树种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幼茎为材料,研究土沉香启动培养中外植体消毒的最适方法和芽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植株不同部位的幼茎褐变率比较以及幼茎褐变程度与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土沉香启动培养中外植体幼茎的消毒方法以75%的乙醇浸泡30 s、0.1%的升汞浸泡5 min为最佳;芽诱导的培养基以1/2 MS+0.01 mg/L NAA+0.2 mg/L 6-BA为最佳,诱导率为60%;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以MS+0.05 mg/L 2,4-D+2.0 mg/L 6-BA为最佳,诱导率为80%;上部幼茎和下部幼茎相比较,上部幼茎的褐化程度较低。幼茎褐变程度与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为:总酚含量越低,PPO活性越低,POD活性越高,褐变越严重。总酚含量下降是导致幼茎褐变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 启动培养 消毒 芽诱导 愈伤组织诱导 褐变率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濒危植物单性木兰外植体启动培养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梅 刘畅 +1 位作者 向梦迪 李在留 《现代园艺》 2017年第13期3-4,共2页
以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种子、带有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不同消毒剂、消毒时间以及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对单性木兰诱导不定芽及愈伤组织的启动培养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外植体以37%Na Cl O溶液联合0.1%Hg Cl... 以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种子、带有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不同消毒剂、消毒时间以及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对单性木兰诱导不定芽及愈伤组织的启动培养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外植体以37%Na Cl O溶液联合0.1%Hg Cl2溶液的效果优于75%乙醇联合0.1%Hg Cl2溶液的消毒效果,且37%Na Cl O 10min+0.1%Hg Cl210min的消毒效果最佳,污染率为13.3%。带有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75%乙醇50s+0.1%Hg Cl218min时消毒效果最好,污染率为9%。培养基MS+6-BA2.0mg/L+KT 2.0mg/L+2,4-D 0.5mg/L可以诱导腋芽和愈伤组织的生长,启动率是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性木兰 外植体 启动培养
下载PDF
樱花品种‘染井吉野’启动培养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夏明霞 张宁宁 +2 位作者 江兴瑜 张琼 衡燕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78-80,共3页
以春季萌发的樱花‘染井吉野’带腋芽嫩茎段为试材,进行了外植体启动培养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外植体为樱花当年生未木质化嫩枝的中部;最佳消毒时间为先用70%的酒精消毒30s再用0.1%的HgCl2消毒10min;适宜的启动培养基为WPM+6-BA 1.5mg... 以春季萌发的樱花‘染井吉野’带腋芽嫩茎段为试材,进行了外植体启动培养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外植体为樱花当年生未木质化嫩枝的中部;最佳消毒时间为先用70%的酒精消毒30s再用0.1%的HgCl2消毒10min;适宜的启动培养基为WPM+6-BA 1.5mg·L-1+NAA 0.1mg·L-1,诱导率达6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花 外植体 启动培养
下载PDF
银叶树品种‘Kelvin Red’启动培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丽娜 马琳 +2 位作者 姜岩 陈静 潘会堂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年第4期75-78,共4页
以银叶树‘Kelvin Red’为试材,对其离体快繁启动培养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银叶树外植体最佳的消毒方案为75%酒精浸泡30s,再用0.1%升汞进行5+4 min的二次消毒;最佳取材季节为冬季;最佳外植体类型为茎尖和茎段中上部半木质化部... 以银叶树‘Kelvin Red’为试材,对其离体快繁启动培养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银叶树外植体最佳的消毒方案为75%酒精浸泡30s,再用0.1%升汞进行5+4 min的二次消毒;最佳取材季节为冬季;最佳外植体类型为茎尖和茎段中上部半木质化部分;最佳培养基配方为WPM+6-BA 1.0 mg/L+IBA 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叶树 组织培养 启动培养
下载PDF
日本红枫外植体的选择及启动培养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舒婷 高小坤 +3 位作者 罗文熠 陈齐明 赖文胜 张文元 《安徽林业科技》 2017年第6期26-28,32,共4页
本文对日本红枫不同部位外植体、不同消毒处理、褐化处理以及启动培养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日本红枫茎尖为外植体,70%酒精15 s和0.1 g/L升汞6 min进行灭菌效果最好,污染率最低,萌发率最高,可达92%。在培养过程中,适当添加抗坏血酸能... 本文对日本红枫不同部位外植体、不同消毒处理、褐化处理以及启动培养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日本红枫茎尖为外植体,70%酒精15 s和0.1 g/L升汞6 min进行灭菌效果最好,污染率最低,萌发率最高,可达92%。在培养过程中,适当添加抗坏血酸能有效抑制褐化的形成。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蔗糖30g/L,抽芽率可达到8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红枫 外植体 褐化 启动培养
下载PDF
珍稀树种红豆树茎段启动培养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1
作者 桂平 韦小丽 +2 位作者 田雨风 苏石诚 吴高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42-848,共7页
【目的】红豆树是中国特有濒危树种,也是珍贵用材和优良园林绿化树种。筛选红豆树组织培养最适繁殖条件,为提高繁殖率、完善红豆树组织培养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红豆树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消毒方式、基本培养基、... 【目的】红豆树是中国特有濒危树种,也是珍贵用材和优良园林绿化树种。筛选红豆树组织培养最适繁殖条件,为提高繁殖率、完善红豆树组织培养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红豆树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消毒方式、基本培养基、蔗糖、琼脂浓度和p H对茎段启动培养的影响。【结果】红豆树幼嫩茎段消毒以0.1%KMn O410 min+75%乙醇30 s+0.1%Hg Cl28 min效果最佳,污染率仅6.98%,成活率达100%;启动培养条件以基本培养基1/2MS+蔗糖浓度30 g/L+琼脂8 g/L+p H6.0的效果最好,丛生芽诱导率达85.19%。【结论】消毒方式、基本培养基、蔗糖及琼脂浓度和p H是红豆树茎段初代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消毒 基本培养 蔗糖 琼脂 PH 启动培养
下载PDF
芍药种胚启动培养及丛生芽诱导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雪婷 孙晓梅 +3 位作者 李妍 李恒 李雪婷 宋莉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2-320,共9页
为探究芍药种胚启动培养、丛生芽诱导及增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以芍药种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的种胚(授粉后65,75,85,95d)、暗培养时间(0,4,8d)以及3种激素(1.0mg·L^-16-BA、0.5mg·L^-1GA3、0.2mg·L^-1NAA)对... 为探究芍药种胚启动培养、丛生芽诱导及增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以芍药种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的种胚(授粉后65,75,85,95d)、暗培养时间(0,4,8d)以及3种激素(1.0mg·L^-16-BA、0.5mg·L^-1GA3、0.2mg·L^-1NAA)对芍药种胚启动培养的影响;同时研究6-BA(0.5mg·L^-1和1.0mg·L^-1)与GA3(0.5mg·L^-1和1.0mg·L^-1)的激素组合对种胚丛生芽初步诱导的影响;也探究不同浓度的6-BA(1.0,2.0,3.0,4.0mg·L^-1)与1.0mg·L^-1GA3组合对种胚丛生芽二次诱导以及不同浓度的CH(0,0.3,0.5g·L^-1)对种胚丛生芽增殖成苗的影响;本试验还以子叶节为外植体,接种在种胚丛生芽最适的诱导及增殖的培养基中,对种胚丛生芽及子叶节丛生芽形态特征的差异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芍药种胚启动培养的最佳胚龄为授粉后的75d;胚苗最佳的培养方式为暗培养4d后置于正常光照条件下培养;启动培养最适激素组合为0.5mg·L^-1GA3+1.0mg·L^-16-BA;丛生芽初步诱导及二次诱导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1.0mg·L^-1GA3+1.0mg·L^-16-BA及MS+1.0mg·L^-1GA3+2.0mg·L^-16-BA;丛生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0mg·L^-1MS+GA3+3.0mg·L^-16-BA+0.3g·L^-1CH+0.1mg·L^-1NAA+1.0g·L^-1PVP,适宜浓度的CH可显著提高丛生芽的增殖系数,也可以使丛生芽苗更健壮。丛生芽初步诱导过程中,子叶节的诱导效果及生长状态优于种胚直接诱导,但种胚具有更高的萌发潜质。种胚丛生芽的增殖效果优于子叶节丛生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种胚 子叶节 启动培养 丛生芽
下载PDF
田间“碧秀”苦瓜茎段离体启动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玉晗 王永清 秦红梅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8-150,共3页
以田间优株健壮苦瓜枝条茎段为外植体,分别对比了不同消毒方法,不同材料部位,不同季节取材,不同激素处理以及丝瓜伤流液对苦瓜茎段不定芽启动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6-8 min为最佳消毒时间,外植体取材时间最好在6-7月,其次为5月,以枝条... 以田间优株健壮苦瓜枝条茎段为外植体,分别对比了不同消毒方法,不同材料部位,不同季节取材,不同激素处理以及丝瓜伤流液对苦瓜茎段不定芽启动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6-8 min为最佳消毒时间,外植体取材时间最好在6-7月,其次为5月,以枝条中部材料为宜;高浓度的6-BA有利于苦瓜再生芽的诱导;附加丝瓜伤流液,可以显著提高芽体的启动时间及萌发率,以10%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离体培养 启动培养 伤流液
下载PDF
北京地区优良梅花栽培品种茎段启动培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倪钟 陈瑞丹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4-66,共3页
对‘香瑞白’梅、‘粉月香’梅等8种梅花优良品种进行茎段启动培养的试验研究。通过对消毒方式、外植体取材时间、基础培养基种类以及不同的试验品种探索影响梅花茎段腋芽萌发及生长的因素。结果表明:以‘香瑞白’梅的半木质化茎段为外... 对‘香瑞白’梅、‘粉月香’梅等8种梅花优良品种进行茎段启动培养的试验研究。通过对消毒方式、外植体取材时间、基础培养基种类以及不同的试验品种探索影响梅花茎段腋芽萌发及生长的因素。结果表明:以‘香瑞白’梅的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最佳消毒方式为2%NaClo消毒12min;5月中下旬是‘I-II-5’梅茎段培养的最佳时期;茎段启动基础培养基WPM培养基明显优于MS培养基;在茎段启动培养中,不同品种的萌发率和增殖系数具有一定的差异,萌发率和增殖系数均较高的有‘粉月香’梅、‘送春’梅、‘江南朱砂’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梅花 启动培养 基础培养 外植体
下载PDF
朱砂根外植体消毒及启动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蔡长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6期30-32,共3页
以朱砂根优良单株为材料,进行朱砂根外植体表面消毒及启动培养研究,从外植体材料、消毒试剂、消毒流程以及启动培养的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等因素进行试验,通过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出最佳的外体植消毒流程和启动培养的... 以朱砂根优良单株为材料,进行朱砂根外植体表面消毒及启动培养研究,从外植体材料、消毒试剂、消毒流程以及启动培养的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等因素进行试验,通过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出最佳的外体植消毒流程和启动培养的培养基组合。结果表明,带腋芽茎段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流程是先用75%乙醇消毒50-60 s,再用0.1%HgCl2溶液灭菌7 min,其污染率控制在28.9%,成活率达66.7%;朱砂根启动培养的培养基最佳组合为改良MS+6-BA 3.0 mg/L+NAA 0.1 mg/L。该研究结果为朱砂根的组培工厂化育苗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根 外植体消毒 启动培养 组织培养
下载PDF
卷柏启动培养研究
16
作者 杨茜珺 周广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5期17-19,共3页
以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幼叶、茎尖及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方式的消毒效果以及基本培养基类型和激素组合对初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卷柏的茎尖为外植体,用5 g.L-1多菌灵处理8 h的消毒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消毒效果,无... 以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幼叶、茎尖及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方式的消毒效果以及基本培养基类型和激素组合对初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卷柏的茎尖为外植体,用5 g.L-1多菌灵处理8 h的消毒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消毒效果,无菌率可达79.8%;茎尖最佳初代培养基为MS+KT 2 mg.L-1+NAA0.2 mg.L-1+IAA 0.1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卷柏 启动培养 消毒方式
下载PDF
君迁子茎段启动培养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文豪 杨雅婷 +3 位作者 白亚娟 魏一杰 杨文龙 周瑞金 《现代园艺》 2020年第23期27-28,共2页
以君迁子萌动芽和休眠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取材时期、灭菌时间、不同抗褐剂处理对君迁子组织培养启动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春季萌动芽用1%的次氯酸钠消毒15min成活率最高,启动培养基(1/2N)MS+ZT 0.5mg/L+IAA 0.01mg/L中添加0.5g/L的P... 以君迁子萌动芽和休眠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取材时期、灭菌时间、不同抗褐剂处理对君迁子组织培养启动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春季萌动芽用1%的次氯酸钠消毒15min成活率最高,启动培养基(1/2N)MS+ZT 0.5mg/L+IAA 0.01mg/L中添加0.5g/L的PVP(聚乙烯吡咯烷酮)可有效降低褐化率,利于组培苗快繁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迁子 外植体 组织培养 启动培养
下载PDF
月季外植体的消毒及启动培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弄璋 张梦君 +2 位作者 皮嘉雯 肖宇婷 徐自琴 《现代园艺》 2021年第13期40-41,共2页
以月季‘藤彩虹’‘黄金庆典’和‘克莱尔奥斯汀’3个品种的当年生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启动培养研究,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对3种月季诱导不定芽的启动培养研究。结果表明:3个月季品种的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效果是用75%乙醇消... 以月季‘藤彩虹’‘黄金庆典’和‘克莱尔奥斯汀’3个品种的当年生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启动培养研究,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对3种月季诱导不定芽的启动培养研究。结果表明:3个月季品种的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效果是用75%乙醇消毒30s,再用0.1%HgCl_(2)灭菌12min。‘克莱尔奥斯汀’‘藤彩虹’最适的启动培养基为MS+1.0mg/L 6-BA+0.4mg/L NAA,萌发率分别达到54.5%、75.0%;‘黄金庆典’最适启动培养基为MS+1.0mg/L 6-BA+0.3mg/L NAA,萌发率达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外植体 启动培养 培养
下载PDF
金银花的启动培养技术研究
19
作者 郑吉发 刘遂飞 《现代园艺》 2017年第23期37-38,共2页
利用忍冬科植物金银花的茎段和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其在MS+BA 0.5mg/L+NAA O.1mg/L+琼脂5g/L+糖30g/L的启动培养基中材料的分化、污染、褐化的情况。结果表明,MS为基本培养基在培养中还是可行的,分化效果比较明显。本文从金... 利用忍冬科植物金银花的茎段和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其在MS+BA 0.5mg/L+NAA O.1mg/L+琼脂5g/L+糖30g/L的启动培养基中材料的分化、污染、褐化的情况。结果表明,MS为基本培养基在培养中还是可行的,分化效果比较明显。本文从金银花的取材外植体的选择、处理、灭菌、切割和接种、培养等方面阐述金银花启动培养的相关内容,并对遇到的一些褐化、污染、黄叶、死亡问题进行分析介绍,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从而能更好地完成金银花的启动培养,进而实现金银花的苗木快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外植体 启动培养
下载PDF
毛白杨的组织培养
20
作者 赵桂琴 何永芳 《中国林副特产》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以毛白杨试管苗带芽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6-BA或IBA和不同浓度的NAA。分析不同浓度的6-BA、IBA和NAA分别对外植体启动、增殖和生根的影响,以及不同激素组合分别对外植体启动、增殖和生根的影响,探究最佳的启动... 以毛白杨试管苗带芽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6-BA或IBA和不同浓度的NAA。分析不同浓度的6-BA、IBA和NAA分别对外植体启动、增殖和生根的影响,以及不同激素组合分别对外植体启动、增殖和生根的影响,探究最佳的启动培养基、分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启动培养基以MS+6-BA0.5 mg/L+NAA 0.1 mg/L为最佳启动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以MS+IBA0.2 mg/L+NAA 0.1 m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分化培养基以MS+6-BA1.0 mg/L+NAA 0.1 mg/L为最佳分化培养基,但与理论结果不符,需要进一步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组织培养 生根培养 分化培养 启动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