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道教诗人吴筠生平考述 被引量:7
1
作者 韦春喜 张影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12-114,共3页
吴筠至迟在嗣圣元年(684),被度为道士,主度者应是潘师正。其后,兼修儒经。因科举不第,才笃志于道。道名日振后,被征至京师,入官方道士籍。后,入嵩山,师从冯齐整习正一之法。后,再次被诏。有感于政局将乱,东下游居。大历十三年(778),卒... 吴筠至迟在嗣圣元年(684),被度为道士,主度者应是潘师正。其后,兼修儒经。因科举不第,才笃志于道。道名日振后,被征至京师,入官方道士籍。后,入嵩山,师从冯齐整习正一之法。后,再次被诏。有感于政局将乱,东下游居。大历十三年(778),卒于宣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筠 入道 游居
下载PDF
论吴筠的道教哲学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刚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0年第1期94-100,共7页
本文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可操作的修道方法论、生命观和认识论这三个方面阐释了 唐代著名道教学者吴筠的道教哲学思想,认为这些思想与唐代另一著名道教学者司马承祯的思想 较为接近,体现了唐代道教主流派──上清派的理论水平。
关键词 吴筠 道教哲学 宇宙观 修道方法 生命观 认识论
下载PDF
试论唐代道教诗人吴筠的咏史组诗
3
作者 韦春喜 张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4-159,164,共7页
吴筠的《高士咏》与《览古》诗是前代少见的咏史组诗。《高士咏》的创作目的是为了批判当时社会上的伪隐之风,对历史上的高士进行咏赞。《览古》诗则从道家哲学观、社会观的角度,对历史发展、演变作出了哲学思考,告诫士子应全身远害。... 吴筠的《高士咏》与《览古》诗是前代少见的咏史组诗。《高士咏》的创作目的是为了批判当时社会上的伪隐之风,对历史上的高士进行咏赞。《览古》诗则从道家哲学观、社会观的角度,对历史发展、演变作出了哲学思考,告诫士子应全身远害。吴筠的咏史组诗有其艺术特色与价值意义:具有浓厚的道家色彩;达到了人物形象塑造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现出平和冲淡与悲沉凝重两种艺术风格,并有强烈的理性色彩;标志着大型咏史组诗的出现,并对后世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筠 咏史组诗 道教
下载PDF
吴筠道教文学思想浅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明月 《语文知识》 2016年第5期94-96,F0003,共4页
唐代著名的道士吴筠,不但有系统的道教理论知识,而且"通经谊,美文辞",《旧唐书》评价他说"词理宏通,文彩焕发,每制一篇,人皆传写。虽李白之放荡,杜甫之壮丽,能兼之者,其唯筠乎!"他以文学的方式叙写着自己对道教教义、教规的理解和... 唐代著名的道士吴筠,不但有系统的道教理论知识,而且"通经谊,美文辞",《旧唐书》评价他说"词理宏通,文彩焕发,每制一篇,人皆传写。虽李白之放荡,杜甫之壮丽,能兼之者,其唯筠乎!"他以文学的方式叙写着自己对道教教义、教规的理解和对长生成仙的期盼与追求,在道教史、哲学史及文学史上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筠 道教文学 道教史 见道 览古诗 南华真人 步虚词 《旧唐书》 道术 仙道
下载PDF
吴筠辞赋略论
5
作者 段祖青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吴筠既是唐代著名高道,也是杰出的辞赋家。他的赋歌颂了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展现了崎岖坎坷的修道历程,对现实世界往往也具有批判的精神。他的赋蕴含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忧世情怀及向往山林、追求逍遥自由、希求延命成仙的道教文化意蕴... 吴筠既是唐代著名高道,也是杰出的辞赋家。他的赋歌颂了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展现了崎岖坎坷的修道历程,对现实世界往往也具有批判的精神。他的赋蕴含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忧世情怀及向往山林、追求逍遥自由、希求延命成仙的道教文化意蕴,对当时的假隐之风也进行了批判。同时,还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及丰富的道教哲学思想。在语言表达方面,善于化用或引用前人语句、篇名入赋;在赋的表现方式方面,善用比兴手法,不愧为唐代卓有成就的赋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筠 辞赋 主要内容 文化意蕴 艺术特色
下载PDF
论吴筠的道学思想特色
6
作者 王雪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133-136,共4页
唐玄宗统治时期,道教重玄学学者吴筠开始将唐初重玄学的理论重心由道本论向本原论 生成论转变,由此形成其贬佛融儒、同有无、忘情说及性命双修等道教哲学思想。同时,这又是对道教的道体论、性情论及修道方法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特色既代... 唐玄宗统治时期,道教重玄学学者吴筠开始将唐初重玄学的理论重心由道本论向本原论 生成论转变,由此形成其贬佛融儒、同有无、忘情说及性命双修等道教哲学思想。同时,这又是对道教的道体论、性情论及修道方法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特色既代表了当时上清派主流的理论水平,同时又包蕴了内丹道思想的萌芽,是对重玄学的发展和总结,预示着重玄学已逐步向性命双修的内丹学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筠 唐朝 道学思想 道教 道体论 性情论 修道方法 内丹学 重玄学
下载PDF
吴筠“道”美论管窥
7
作者 罗明月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10-13,共4页
唐代道士吴筠以老子学说为宗,自觉继承发展了老子的"道"美思想。他认为应当从"有"与"无"及阴阳元气的角度来阐释"道"美的特性。人如果能坚持不懈地求道、修道,使自己的生命与道合一,就不仅能... 唐代道士吴筠以老子学说为宗,自觉继承发展了老子的"道"美思想。他认为应当从"有"与"无"及阴阳元气的角度来阐释"道"美的特性。人如果能坚持不懈地求道、修道,使自己的生命与道合一,就不仅能长生不死,得以永恒,而且其生命本身也能达到与至道一样至美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筠 “道” 老子 弃欲守道
下载PDF
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赠别的对象”不是吴筠——郭沫若认识偏失及原因分析
8
作者 谢保成 《郭沫若学刊》 2015年第4期27-31,共5页
一,吴筠本人的三篇文字证明郭沫若说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诗"赠别的对象是吴筠,毫无问题"大有问题。二,郭沫若认识偏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引述吴筠的诗文为证,却对《新唐书》已经删除的李白与吴筠"隐于剡中"、"... 一,吴筠本人的三篇文字证明郭沫若说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诗"赠别的对象是吴筠,毫无问题"大有问题。二,郭沫若认识偏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引述吴筠的诗文为证,却对《新唐书》已经删除的李白与吴筠"隐于剡中"、"筠荐之于朝"、"与筠俱待诏翰林"三个缺乏证据的说法信以为真。三,郭沫若认识偏失的另一原因是其先已认定的思维障碍了他的视野,"毫无疑问"的问题必然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认识偏失 原因分析 元丹丘 吴筠
下载PDF
吴筠道教诗的修道理念
9
作者 段祖青 《保定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吴筠是唐代道教诗人中知名度比较高的一位,诗名很大,备受人们的赞赏。其道教诗歌继承了道教善于运用文学形式阐释教义、记载修道思想和方法的传统,主要阐释了神仙实有,积学可致;宝神养形,永超形神;虚静去噪,忘心自然等三方面的修道理念... 吴筠是唐代道教诗人中知名度比较高的一位,诗名很大,备受人们的赞赏。其道教诗歌继承了道教善于运用文学形式阐释教义、记载修道思想和方法的传统,主要阐释了神仙实有,积学可致;宝神养形,永超形神;虚静去噪,忘心自然等三方面的修道理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开全真派丘处机《磻溪集》以诗词抒写道心之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山宗 道教文学 吴筠 道教诗 修道理念
下载PDF
唐代吴筠的真诚严谨
10
作者 袁志鸿 《竞争力》 2008年第9期70-70,共1页
道士吴筠,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博通经史,尤善文辞,性格耿直而高洁,不能随流俗而俯仰。少年时举儒子业,《旧唐书》称其为“鲁中之儒士也”,因进士不第乃入嵩山,依上清派宗师潘师正为道士,而修持“上清经法”。吴筠人... 道士吴筠,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博通经史,尤善文辞,性格耿直而高洁,不能随流俗而俯仰。少年时举儒子业,《旧唐书》称其为“鲁中之儒士也”,因进士不第乃入嵩山,依上清派宗师潘师正为道士,而修持“上清经法”。吴筠人道后在师父的指导下,他存思观想,内实精神,究谷神元妙;符篆咒语,印剑导引,存想内神以卫身;苦心钻研,乃深得“上清经法”之精髓。吴筠尤其善于诗歌著述,所著歌篇,传于京师。玄宗闻其名,遣使徵之。既至,与语甚悦,令待诏翰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筠 严谨 真诚 唐代 《旧唐书》 上清经 上清派 道士
下载PDF
吴筠游仙诗中的“逍遥”美
11
作者 罗明月 《语文知识》 2007年第2期72-74,共3页
唐代道士吴筠结合道教信仰和神话传说,以游仙诗、步虚词的形式描述了他修炼和得道飞升后游历仙境的体验。他的《游仙》二十四首及《步虚词》十首中蕴含着丰富的“逍遥”美思想。他的“逍遥游”是无约束、无目的的得“道”之“游”。
关键词 吴筠 游仙诗 逍遥美
下载PDF
唐代道教诗人吴筠生年及其生平若干问题考辨
12
作者 孙子颖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35-39,共5页
吴筠是唐代著名的道教学者和道教诗人,生活在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其生平行迹,新、旧《唐书·隐逸传》、权德舆《中岳宗玄先生吴尊师文集序》均有简略记载。于其生平,今人傅璇琮、陈尚君、陶敏在《唐才子传校笺》吴筠条下,郁贤皓... 吴筠是唐代著名的道教学者和道教诗人,生活在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其生平行迹,新、旧《唐书·隐逸传》、权德舆《中岳宗玄先生吴尊师文集序》均有简略记载。于其生平,今人傅璇琮、陈尚君、陶敏在《唐才子传校笺》吴筠条下,郁贤皓《李白丛考·吴筠荐李白说辨疑》与韦春喜、张影《唐代道教诗人吴筠生平考述》,都做过认真考证,且多所创获。文章从其生年,举进士不第,隐居和入道,与李白、孔巢父之交游,天柱山之地理位置等方面做了进一步考证,所得结论虽未必尽如人意,但愿与学界同术者交换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筠 生年 生平 考辨
下载PDF
百年风流——吴引孙、吴筠孙和吴道台府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晓军 《江苏地方志》 2017年第6期69-73,共5页
在古城扬州运河畔的泰州路上,坐落着一座百年老宅——"吴道台府"。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杭州胡雪岩故居、无锡薛福成故居并称晚清江南三大名宅;是浙式建造工艺与扬州传统风貌的完美融合;见证了一个世纪以来,吴氏家族和吴家几... 在古城扬州运河畔的泰州路上,坐落着一座百年老宅——"吴道台府"。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杭州胡雪岩故居、无锡薛福成故居并称晚清江南三大名宅;是浙式建造工艺与扬州传统风貌的完美融合;见证了一个世纪以来,吴氏家族和吴家几代知识分子的奋斗和辉煌。近期,吴氏后人向扬州市方志馆捐赠吴筠孙殿试卷模考手书原件,将人们的目光再次引向这里,聚焦吴引孙、吴筠孙兄弟的人生轨迹和吴道台府曾经的辉煌,追寻那些被岁月带走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筠 吴引孙 方志馆 薛福成故居 建造工艺 殿试卷 老宅 吴家 荆宜道 文物保护单位
下载PDF
吴筠荐李白说征补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嘉甫 《临沂师专学报》 1995年第4期68-72,共5页
吴筠荐李白说征补许嘉甫(宝鸡教育学院中文系)天宝初,吴筠荐诗人李白于朝的史实,赫然见诸唐史,千古定论,故后世学者无异议。顷年乃有著文发难者,李宝均《吴筠荐李白入长安辨》①既辩难于前,郁贤皓《吴筠荐李白说辨疑》②、《(... 吴筠荐李白说征补许嘉甫(宝鸡教育学院中文系)天宝初,吴筠荐诗人李白于朝的史实,赫然见诸唐史,千古定论,故后世学者无异议。顷年乃有著文发难者,李宝均《吴筠荐李白入长安辨》①既辩难于前,郁贤皓《吴筠荐李白说辨疑》②、《(旧唐书·李白传)订误》③又献疑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研究 待诏翰林 天宝元年 吴筠 《全唐诗》 开元中 《为宋中丞自荐表》 《目录》 元丹丘 教育学院
下载PDF
吴筠:道士诗人与道教诗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4年第2期29-35,共7页
吴筠作为一位道士诗人,无论在唐诗史还是在宗教文学史上都具有不同寻常的地位。他曾有过。朝避地的经历,又处文人世俗化的“天使”地位。其诗在内容上以道为体;以儒为用,是列仙之趣的代表,多近乎迷醉的幻想,虽不乏社会批判,但主... 吴筠作为一位道士诗人,无论在唐诗史还是在宗教文学史上都具有不同寻常的地位。他曾有过。朝避地的经历,又处文人世俗化的“天使”地位。其诗在内容上以道为体;以儒为用,是列仙之趣的代表,多近乎迷醉的幻想,虽不乏社会批判,但主要为全身远害。他的诗作在形式上偏爱五言、古体;喜爱联章组诗;具浪漫的幻想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筠 道教诗 避世 幻想
下载PDF
试析石刻本《坐忘论》与吴筠
16
作者 朱韬 《华夏文化》 2014年第1期50-52,共3页
《坐忘论》现存两种,同名异文,一种是我们所熟知的《正统道藏》本《坐忘论》,主体为信敬、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七个条目;另一种石刻本《坐忘论》,见于王屋山《贞一先生庙碣》碑阴(今人陈垣先生所编《道家金石略》... 《坐忘论》现存两种,同名异文,一种是我们所熟知的《正统道藏》本《坐忘论》,主体为信敬、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七个条目;另一种石刻本《坐忘论》,见于王屋山《贞一先生庙碣》碑阴(今人陈垣先生所编《道家金石略》有收,题为《白云先生坐忘论》;另吴受琚先生辑释《司马承祯集》收作《坐忘论》附录;南宋道士刘虚谷曾在庐山刻《坐忘论》,已佚,陆游有跋文存,或与此碑阴所载相同),原碑当为唐“大和三年”(829年)所立(北宋元祐九年重立石),碑文记载内容为女道柳凝然、赵景玄母女于唐长庆元年(821年)遇“真士徐君云游于桐柏山”得传,其言:“近有道士赵坚,造坐忘论一卷七篇,事广而文繁,意简而词辩,苟成一家之著述,未可以契真玄,故使人读之,但思其篇章句段,记其门户次叙而已,可谓坐驰,非坐忘也。”石刻本《坐忘论》对《正统道藏》本《坐忘论》作品权的疑难,受到历史上不少学者的关注,如曾慥、陆游等人,今人朱越利先生所作《〈坐忘论〉考》述之甚详,今不赘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忘论》 刻本 《正统道藏》 吴筠 司马承祯 王屋山 桐柏山 道士
下载PDF
题吴筠《早花集》
17
作者 夏云璧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142-142,共1页
吴筠,字湘萍,号畹芬,浙江嘉兴人,上虞训导吴基之季女,举人李贻德妻。贻德,字杏村,号净缘子。吴筠《早花集》一卷,《两浙輶轩续录》著录。《海宁州志稿》作《早花遗稿》,吴畹著。是集同治六年(1867)刊本,附于李贻德《揽青阁诗抄》之后,... 吴筠,字湘萍,号畹芬,浙江嘉兴人,上虞训导吴基之季女,举人李贻德妻。贻德,字杏村,号净缘子。吴筠《早花集》一卷,《两浙輶轩续录》著录。《海宁州志稿》作《早花遗稿》,吴畹著。是集同治六年(1867)刊本,附于李贻德《揽青阁诗抄》之后,有李贻德撰传,侄文吉跋,凡诗171首(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今车锡伦同志藏本,独立成册,有传无跋,前有程兆和、张瑞墀、马洵、钱保塘、吴康霖、李遇孙(族侄孙)、闺秀素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花 吴筠 浙江嘉兴 著录 妇女 两浙 志稿 遗稿 上虞 举人
下载PDF
形神兼修:论吴筠的道教心性思想
18
作者 梁辉成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60-65,共6页
唐初道教学者的理想是将庄子思想融入道教义理,成玄英、李荣、王玄览等几代重玄学者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这个任务是由吴筠来完成的。吴筠以修仙之道来解读老庄之道,又以老庄之道来论证修仙之道,实现了老庄思想与仙道理论的真正融合。吴... 唐初道教学者的理想是将庄子思想融入道教义理,成玄英、李荣、王玄览等几代重玄学者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这个任务是由吴筠来完成的。吴筠以修仙之道来解读老庄之道,又以老庄之道来论证修仙之道,实现了老庄思想与仙道理论的真正融合。吴筠又通过"与道为一",实现了"人性"与"道性"的完美统一,构建了道教心性论体系,成为唐代道教心性论的集大成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筠 老庄 道教 心性论
下载PDF
唐代道隐诗人群体与外道内儒现象──从卢藏用说到吴筠
19
作者 黄世中 《中国韵文学刊》 1995年第2期1-8,共8页
关键词 诗人群体 道士诗人 内儒 长生不死 吴筠 士大夫 儒道互补 《全唐诗》 最高统治者 杜光庭
下载PDF
吴筠诗歌修道思想探析
20
作者 罗张悦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第24期24-25,共2页
吴筠作为唐代道教诗人中的一员,其流传下来的诗歌数量可观。目前研究者从道教思想角度对其诗作的探讨研究不是很多,本文在唐代道教发展兴盛的历史背景下对吴筠的修道思想做简单探析,认为其修道思想主要有神仙实有,积致可学;养形守神,形... 吴筠作为唐代道教诗人中的一员,其流传下来的诗歌数量可观。目前研究者从道教思想角度对其诗作的探讨研究不是很多,本文在唐代道教发展兴盛的历史背景下对吴筠的修道思想做简单探析,认为其修道思想主要有神仙实有,积致可学;养形守神,形神合一;心静去动,守静去噪三个方面。其创作的诗歌不单单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对道教思想传播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筠 诗歌 修道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