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5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后吴茱萸碱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邓英光 银雪艳 +2 位作者 郭秀彩 张紫萍 李峰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吴茱萸碱,研究大鼠尾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后的药代动力学情况。方法 大鼠尾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和吴茱萸碱溶液后,采用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吴茱萸碱的含量,绘制...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吴茱萸碱,研究大鼠尾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后的药代动力学情况。方法 大鼠尾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和吴茱萸碱溶液后,采用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吴茱萸碱的含量,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以DAS 2.0软件分析处理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和吴茱萸溶液的Cmax分别为(1.61±0.19)和(0.92±0.11)μg·mL^(-1),AUC_(0~t)分别为(4.76±1.41)和(2.07±0.22)mg·L^(-1)·h,CL分别为(0.67±0.21)和(1.38±0.14)L·h^(-1)·kg^(-1),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的C_(max)、AUC_(0~t)较吴茱萸碱溶液提高了1.75、2.30倍,CL是吴茱萸碱溶液的0.48倍,C_(max)、AUC_(0~t)和C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吴茱萸碱制备为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能延长吴茱萸碱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延缓吴茱萸碱在体内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甘草酸 胶束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吴茱萸碱调节SDF-1α/CXCR4信号通路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
作者 饶重贤 胡姗姗 +3 位作者 谭伟 王军民 金胜昔 周游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探究吴茱萸碱通过调节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通路对颅内动脉瘤(IA)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24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IA组,每组12只。IA组通过定位手术注射弹性蛋白酶制... 目的探究吴茱萸碱通过调节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通路对颅内动脉瘤(IA)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24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IA组,每组12只。IA组通过定位手术注射弹性蛋白酶制造IA模型小鼠,然后通过HE染色观察动脉组织变化。随后将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MOVAS)先用MTT法检测吴茱萸碱浓度对细胞的活性影响,然后将MOVAS分为ctrl组、Model组(H_(2)O_(2)诱导损伤组)、低浓度吴茱萸碱组(0.50μmol/L)、高浓度吴茱萸碱组(1.00μmol/L)、高浓度吴茱萸碱+CTCE-0214组(1.00μmol/L吴茱萸碱+10 mg/kg SDF-1α/CXCR4激活剂)。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DF-1α、CXCR4、BAX、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平滑肌22α(SM22α)和平滑肌α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正常动脉组织比较,IA组的IA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损伤严重。在MOVAS细胞实验中,与ctrl组比较,Model组的细胞凋亡率、SDF-1α、CXCR4、BAX蛋白表达增加,而细胞存活率、PCNA、SM22α、α-SMA含量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低浓度吴茱萸碱组、高浓度吴茱萸碱组的细胞凋亡率、SDF-1α、CXCR4、BAX蛋白表达降低,而细胞存活率、PCNA、SM22α、α-SMA含量升高(P<0.05);与高浓度吴茱萸碱组比较,高浓度吴茱萸碱+CTCE-0214组细胞凋亡率、SDF-1α、CXCR4、BAX蛋白表达升高,而细胞存活率、PCNA、SM22α、α-SMA含量降低(P<0.05)。结论吴茱萸碱可能通过抑制SDF-1α/CXCR4信号通路进而抑制颅内动脉瘤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促进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CXC趋化因子受体4 颅内动脉瘤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吴茱萸碱调节Shh/Gli1信号通路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利妥昔单抗耐药性的影响
3
作者 陈姣敏 许卫星 +2 位作者 张薇 尹凤雷 王娟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36-543,共8页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调节超音刺猬蛋白(Shh)/Gli家族锌指蛋白1(Gli1)信号通路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利妥昔单抗(RIT)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OCI-LY10细胞采用梯度加药法构建其RIT耐药细胞系OCI-LY10/RIT,均以0、1、5、10...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调节超音刺猬蛋白(Shh)/Gli家族锌指蛋白1(Gli1)信号通路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利妥昔单抗(RIT)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OCI-LY10细胞采用梯度加药法构建其RIT耐药细胞系OCI-LY10/RIT,均以0、1、5、10、20、30μmoL/L的吴茱萸碱处理,采用CCK-8法测定各组OCI-LY10及OCI-LY10/RIT细胞活力并筛选出吴茱萸碱最佳作用浓度。将OCI-LY10/RIT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RIT组、RIT+吴茱萸碱组、RIT+空载组、RIT+吴茱萸碱+Shh过表达组,分组处理后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细胞Shh/Gli1通路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以CCK-8法和Edu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增殖;以流式细胞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凋亡;以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Bax)与耐药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5(MRP5)、P-糖蛋白(P-gp)}表达。体外培养OCI-LY10/RIT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吴茱萸碱组、空载组、吴茱萸碱+Shh过表达组,分组处理后以CCK-8法检测0、16、32、64、128、256、384μg/mL的RIT处理下各组OCI-LY10/RIT细胞存活率,算出其耐药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IT+吴茱萸碱组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与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Shh、Gli1 mRNA与蛋白表达、存活率、Edu阳性率、MRP5与P-gp蛋白表达降低(P<0.05);RIT组、RIT+空载组细胞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与RIT组相比,RIT+吴茱萸碱组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与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Shh、Gli1 mR-NA与蛋白表达、存活率、Edu阳性率、MRP5与P-gp表达降低(P<0.05);RIT+空载组细胞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与RIT+吴茱萸碱组相比,RIT+吴茱萸碱+Shh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与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Shh、Gli1 mRNA与蛋白表达、存活率、Edu阳性率、MRP5与P-gp表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吴茱萸碱组细胞耐药指数降低(P<0.05),空载组细胞耐药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与吴茱萸碱组相比,吴茱萸碱+Shh过表达组细胞耐药指数升高(P<0.05)。结论:吴茱萸碱可下调Shh/Gli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从而减轻DLBCL细胞的RIT耐药性,诱导RIT处理下的RIT耐药DLBCL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吴茱萸碱 Shh/Gli1 利妥昔单抗 耐药性
下载PDF
吴茱萸碱调节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对脑梗死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
4
作者 宋秀威 杨月君 王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7期1240-1246,共7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脑梗死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构建脑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吴茱萸碱低剂量组、吴茱萸碱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脑梗死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构建脑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吴茱萸碱低剂量组、吴茱萸碱高剂量组、吴茱萸碱高剂量+空载质粒组、吴茱萸碱高剂量+HMGB1过表达组,每组15只,另选取15只健康大鼠设为假手术组,以吴茱萸碱和质粒分组处理后,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大鼠神经损伤;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促炎因子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18(IL-1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发生损伤,mNSS评分、脑梗死面积、海马神经元凋亡率、血清与脑组织COX-2、IL-18、iNOS水平、脑组织HMGB1、TLR4蛋白表达及p-NF-κB p65/NF-κB p65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碱低剂量组、吴茱萸碱高剂量组、吴茱萸碱高剂量+空载质粒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损伤均减轻,mNSS评分、脑梗死面积、海马神经元凋亡率、血清与脑组织COX-2、IL-18、iNOS水平、脑组织HMGB1、TLR4蛋白表达及p-NF-κB p65/NF-κB p65均降低(P<0.05);吴茱萸碱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损伤较吴茱萸碱低剂量组进一步减轻,mNSS评分、脑梗死面积、海马神经元凋亡率、血清与脑组织COX-2、IL-18、iNOS水平、脑组织HMGB1、TLR4蛋白表达及p-NF-κB p65/NF-κB p65进一步降低(P<0.05)。与吴茱萸碱高剂量组比较,吴茱萸碱高剂量+HMGB1过表达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损伤加重,mNSS评分、脑梗死面积、海马神经元凋亡率、血清与脑组织COX-2、IL-18、iNOS水平、脑组织HMGB1、TLR4蛋白表达及p-NF-κB p65/NF-κB p65升高(P<0.05)。结论:吴茱萸碱可通过阻止HMGB1/TLR4/NF-κB信号激活而降低促炎因子表达,从而抑制神经炎症,减轻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吴茱萸碱 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神经炎症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吴茱萸碱调节cAMP/PKA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损伤中的作用
5
作者 刘磊 刘珊珊 +2 位作者 胡菲菲 王洪华 王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EVO)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96只(192眼)SD大鼠分为对照组(NC组)、模型组(Model组)、EVO低剂量组(EVO-L组)、EVO中剂量组(EVO-M组)、EVO高剂量组(EVO-H组...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EVO)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96只(192眼)SD大鼠分为对照组(NC组)、模型组(Model组)、EVO低剂量组(EVO-L组)、EVO中剂量组(EVO-M组)、EVO高剂量组(EVO-H组)、羟苯磺酸钙(CD)组、SQ22536组、EVO-H+SQ22536组,每组12只。除NC组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代替链脲佐菌素外,其他组大鼠均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建模成功后,分别进行相应给药处理,每天给药一次,持续4周。利用血糖仪检测各组大鼠血糖;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神经节细胞凋亡;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cAM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Bcl-2相关X蛋白(Bax)、P53、磷酸化的PKA(p-PKA)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Model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血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率、MDA水平、TNF-α水平、IL-6水平、Bax蛋白、P53蛋白表达均升高,SOD水平、cAMP水平、p-PKA/PKA蛋白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Model组比较,EVO-L组、EVO-M组、EVO-H组、CD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率、MDA水平、TNF-α水平、IL-6水平、Bax蛋白、P53蛋白表达均降低,SOD水平、cAMP水平、p-PKA/PKA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Model组比较,SQ22536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血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率、MDA水平、TNF-α水平、IL-6水平、Bax蛋白、P53蛋白表达均升高,SOD水平、cAMP水平、p-PKA/PKA蛋白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EVO-H组比较,EVO-H+SQ22536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损伤加剧,血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率、MDA水平、TNF-α水平、IL-6水平、Bax蛋白、P53蛋白表达均升高,SOD水平、cAMP水平、p-PKA/PKA蛋白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EVO可能通过激活cAMP/PKA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炎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吴茱萸碱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6
作者 杨凌霞 王伟 +1 位作者 刘萍 向丹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究吴茱萸碱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制备UC模型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混合法,将建模成功的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模型组、阳性对照组(0.... 目的探究吴茱萸碱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制备UC模型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混合法,将建模成功的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模型组、阳性对照组(0.6 g/kg柳氮磺吡啶片)和吴茱萸碱低、中、高(10、15、20 mg/kg吴茱萸碱)剂量组,另取健康SD大鼠10只为正常组。治疗1 w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结肠组织形态学损伤,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的病理学损伤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肠组织匀浆液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结肠组织中IL-6、IL-10、TNF-α、HMGB1、TLR-4、NF-κB p-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精神倦怠、嗜睡、大便黏腻、肛周污秽、体质量减轻,结肠黏膜明显出现充血、水肿、糜烂情况,肠黏膜损伤评分显著升高,杯状细胞数量减少,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肠长明显缩短、肠重显著增加(P<0.05),MDA、IL-6、TNF-α含量及IL-6、TNF-α、HMGB1、TLR-4、NF-κB p-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OD含量及IL-10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吴茱萸碱各剂量组一般情况明显好转,肠黏膜组织充血、水肿、糜烂情况减轻,肠黏膜损伤评分显著降低,杯状细胞数量增多、炎症细胞减少,肠长明显增长、肠重显著减轻(P<0.05),MDA、IL-6、TNF-α含量及IL-6、TNF-α、HMGB1、TLR-4、NF-κB p-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SOD含量及IL-10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吴茱萸碱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以上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吴茱萸碱各剂量组随着剂量的升高,以上各个指标变化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吴茱萸碱能够缓解UC大鼠肠黏膜损伤,减轻结肠组织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水平,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可能为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溃疡性结肠炎 肠黏膜 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吴茱萸碱对人肺癌NCI-H1299细胞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
7
作者 雷天翔 刘震超 +3 位作者 徐慧军 刘光 刘丽平 葛科立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EVO)在人肺癌NCI-H1299细胞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EVO(1.0、2.5、5.0、7.5、10.0、12.5、15.0μmol/L)处理24、48、72 h对NCI-H1299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PI单染流式法和Annexin V-FITC+PI双...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EVO)在人肺癌NCI-H1299细胞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EVO(1.0、2.5、5.0、7.5、10.0、12.5、15.0μmol/L)处理24、48、72 h对NCI-H1299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PI单染流式法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法分别检测EVO对NCI-H1299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相比,EVO能显著抑制NCI-H1299细胞的增殖活性,细胞增殖活力随着EVO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不同给药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5091.83,P<0.01),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241.80,P<0.01),且细胞增殖活力变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12.5μmol/L EVO处理细胞24 h后,与DMSO对照组相比,NCI-H1299被阻滞于G 2/M期,NCI-H1299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t=35.52,P<0.001),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c2磷酸化水平及P53、CyclinB1、Cdc25C(间期)蛋白水平明显上升(F=13.55~69.14,P<0.05),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胱天蛋白酶-9(caspase-9)和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表达增高(F=21.62~196.54,P<0.05),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比值明显降低(F=3.86,P<0.05),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和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MLKL)磷酸化水平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1.69~118.33,P<0.05)。结论EVO可在NCI-H1299细胞中诱导细胞增殖抑制、G 2/M细胞周期阻滞、内源性凋亡和程序性坏死,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肺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坏死性凋亡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泡吴茱萸中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
8
作者 谭甜霞 姜军华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39-41,57,共4页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泡吴茱萸中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三种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 C18(4.6×250mm,5μm),流动相:A乙腈,B甲醇,C 0.05%磷酸溶液,各流动相配比为30∶20∶50,流速:1.000mL...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泡吴茱萸中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三种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 C18(4.6×250mm,5μm),流动相:A乙腈,B甲醇,C 0.05%磷酸溶液,各流动相配比为30∶20∶50,流速:1.000mL·min^(-1),检测波长:215nm,柱温:30℃。结果: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三者依次在0.1303~1.6291μg(r=0.9995)、0.0500~0.6251μg(r=1.0000)、0.0354~0.4429μg(r=0.9999)范围内与其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三者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和RSD值分别为100.11%(RSD=0.7%)、100.74%(RSD=1.4%)和99.39%(RSD=1.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稳定,有着高准确度,适用于泡吴茱萸中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含量测定 柠檬苦素 吴茱萸碱 吴茱萸 吴茱萸
下载PDF
吴茱萸碱下调TRPV1并介导TRPV1脱敏降低慢性应激诱发的内脏高敏感
9
作者 任海霞 袁方婷 +1 位作者 刘静文 罗和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721-726,共6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能否通过辣椒素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1,TRPV1)调节内脏敏感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WAS模型,Power Lab检测结直肠扩张(colorectal distention,CRD)刺激下腹壁电活动,...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能否通过辣椒素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1,TRPV1)调节内脏敏感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WAS模型,Power Lab检测结直肠扩张(colorectal distention,CRD)刺激下腹壁电活动,肌张力通过RM6240多通道生理信号系统检测。Western blotting检测TRPV1、p-TRPV1、CGRP蛋白的表达。结果WAS可提高大鼠内脏敏感性;EVO能显著改善内脏超敏反应。EVO显著下调结肠组织中TRPV1的表达。EVO(M)组和EVO(H)组的p-TRPV1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DMSO组(P<0.05),WAS组和SWAS组的p-TRPV1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O给药组与对照组之间CGRP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O可以通过下调TRPV1及介导TRPV1脱敏,进而改善WAS诱导的大鼠内脏超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内脏高敏感 TRPV1 避水应激
下载PDF
吴茱萸碱制剂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黄秋妹 石茗 +2 位作者 王珍 倪明龙 阙慧卿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66-68,79,共4页
吴茱萸碱是具有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治疗痛风等多种活性的色胺吲哚类生物碱,因其在水中的溶性差及生物利用度低等影响其应用。许多学者开发新制剂以提高吴茱萸碱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吴茱萸碱制剂的相关研究,并... 吴茱萸碱是具有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治疗痛风等多种活性的色胺吲哚类生物碱,因其在水中的溶性差及生物利用度低等影响其应用。许多学者开发新制剂以提高吴茱萸碱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吴茱萸碱制剂的相关研究,并阐述其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为其后续制剂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必要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制剂 生物利用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吴茱萸碱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利培 刘洁 +4 位作者 张文青 史红健 范婧莹 王贤文 何迎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612-618,共7页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对鼻咽癌5-8F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1)将5-8F细胞分为溶剂对照组、不同浓度吴茱萸碱组(0.5、1.0、2.0、4.0μmol·L^(-1))、顺铂组(cisplatin,4.0μg·mL^(-1));(2)将5-8F细胞设为5组...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对鼻咽癌5-8F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1)将5-8F细胞分为溶剂对照组、不同浓度吴茱萸碱组(0.5、1.0、2.0、4.0μmol·L^(-1))、顺铂组(cisplatin,4.0μg·mL^(-1));(2)将5-8F细胞设为5组:溶剂对照组、SC792.5μmol·L^(-1)组、SC79+吴茱萸碱2.0μmol·L^(-1)组、吴茱萸碱2.0μmol·L^(-1)组、LY29400250μmol·L^(-1)组。采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功能分析仪(real time cellular analysis technology,RTCA)监测细胞增殖的情况;Annexin V-FITC/PI双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e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 3-kiases,PI3K)、磷酸化蛋白质激酶蛋白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XIAP)、存活蛋白(Surviv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吴茱萸碱组(0.5、1.0、2.0、4.0μmol·L^(-1))显著抑制5-8F细胞增殖(P<0.05或P<0.01);吴茱萸碱组(1.0、2.0μmol·L^(-1))的细胞核荧光染色增强,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PI3K、p-AKT、PCNA、XIAP、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吴茱萸碱2.0μmol·L^(-1)组比较,SC79+吴茱萸碱2.0μmol·L^(-1)组的PI3K、p-AKT、PCNA、XIAP、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且吴茱萸碱抑制5-8F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效应降低(P<0.05或P<0.01)。结论吴茱萸碱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下调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PCNA、XIAP、Survivin的表达水平,最终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细胞 吴茱萸碱 增殖 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吴茱萸碱通过调控Notch通路抑制Skp2的表达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12
作者 蹇强 李明月 +1 位作者 安建峰 李丹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4期445-450,共6页
目的 探究吴茱萸碱对哮喘小鼠的气道重塑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48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吴茱萸碱组和吴茱萸碱处理的过表达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Kyo T2的腺病毒载体干预组,每组12只。采用卵清... 目的 探究吴茱萸碱对哮喘小鼠的气道重塑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48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吴茱萸碱组和吴茱萸碱处理的过表达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Kyo T2的腺病毒载体干预组,每组12只。采用卵清蛋白(OVA)诱导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吴茱萸碱组和吴茱萸碱加Kyo T2腺病毒载体干预组以30 mg/kg的吴茱萸碱溶于生理盐水灌胃,其中,吴茱萸碱加Kyo T2腺病毒载体干预组经鼻滴入5×108pfu的Kyo T2腺病毒干预,其余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末次激发24 h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TNF-α、IL-1β、IL-4和OVA特异性IgE和IgG1;过碘酸雪夫(PAS)染色法检测气道杯状细胞增生;Masson染色法观察肺组织胶原沉积现象;免疫组化法检测α-SM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α-SMA、Hes1、Skp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BALF中总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数均显著升高(P <0.05),TNF-α、IL-1β、IL-4因子水平上升(P <0.05),α-SMA、Hes1和Skp2的表达上调(P <0.05)。与模型组相比,吴茱萸碱组和吴茱萸碱加Kyo T2腺病毒载体干预组BALF中总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数显著降低(P <0.05),TNF-α、IL-1β、IL-4因子水平下调(P<0.05),α-SMA、Hes1和Skp2的表达降低(P <0.05),气道炎症得到明显改善;与吴茱萸碱组相比,吴茱萸碱加Kyo T2腺病毒载体干预组炎性因子显著降低,通路蛋白下调,气道炎症改善更为显著(P <0.05)。结论吴茱萸碱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和炎症反应的改善,可能与Notch通路抑制Skp2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NOTCH通路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气道重塑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吴茱萸碱对肿瘤血管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13
作者 刘磊 彭琴 +3 位作者 吴泽明 黄欣慧 张广献 谭宇蕙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05-1311,共7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对肿瘤血管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吴茱萸碱、二氯化钴(CoCl_(2))单独或联合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或人肝癌细胞(HepG2)24 h。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变化;Annexin V/PI双染流式...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对肿瘤血管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吴茱萸碱、二氯化钴(CoCl_(2))单独或联合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或人肝癌细胞(HepG2)24 h。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变化;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吴茱萸碱对HUVECs凋亡的影响;采用CoCl_(2)化学诱导法建立HUVECs体外模拟缺氧模型;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HUVECs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代谢酶(PFKFB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吴茱萸碱对HUVECs、HepG2细胞增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15、1.07μmol·L^(-1)。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吴茱萸碱可以诱导HUVECs凋亡(P<0.01)。在常氧条件下,吴茱萸碱对HUVECs的HIF-1α、PFKFB3蛋白抑制不明显,但能显著下调VEGFR2蛋白表达水平(P<0.01)。5~50μmol·L^(-1) CoCl_(2)可使HUVECs的HIF-1α和PFKFB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而细胞增殖水平未见明显变化,但100~400μmol·L^(-1) CoCl_(2)时细胞生存率明显升高;800μmol·L^(-1) CoCl_(2)时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CoCl_(2)诱导HIF-1α高表达条件下,吴茱萸碱(0.4μmol·L^(-1))能显著下调HIF-1α、PFKFB3和VEGFR2的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生存率(P<0.01);与吴茱萸碱组比较,联合(吴茱萸碱+CoCl_(2))组HIF-1α、PFKFB3蛋白水平及细胞生存率均上调(P<0.05),而VEGFR2不上调。结论吴茱萸碱对HUVECs和HepG2细胞增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诱导HUVECs凋亡;在CoCl_(2)模拟缺氧条件下,吴茱萸碱可显著下调HUVECs的糖酵解(Warburg效应),其机制可能与独立下调HIF和VEGFR两条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血管增生 糖酵解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吴茱萸碱调节HMGB1-RAGE信号通路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14
作者 潘之得 沙媛媛 +3 位作者 郭健 钱义明 胡冠宇 费露颖 《解剖学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541-546,共6页
目的 探讨吴茱萸碱(EVO)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HMGB1/RAGE)信号通路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VO组(40 mg/kg EVO)、EVO+HMGB1组(40 mg/kg EVO+500μg HMGB1重组... 目的 探讨吴茱萸碱(EVO)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HMGB1/RAGE)信号通路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VO组(40 mg/kg EVO)、EVO+HMGB1组(40 mg/kg EVO+500μg HMGB1重组蛋白),每组均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CLP)法建立脓毒性ALI模型;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TUNEL染色观察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肺通透性指数(LPI)评估大鼠肺毛细血管渗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Occludin、ZO-1以及HMGB1-RAGE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对照组肺组织结构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严重,肺泡壁增厚,弥漫性水肿明显,肺泡间隙变窄,间质充血增强,病理损伤严重,Smith评分(3.10±0.38)、TNF-α、IL-1β、MCP-1含量、细胞凋亡率、LPI水平(2.98±0.12)、HMGB1、RAGE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Occludin、ZO-1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EVO组肺肿胀、充血、炎性细胞浸润现象改善,Smith评分(0.42±0.04)、TNF-α、IL-1β、MCP-1含量、细胞凋亡率、LPI水平(0.97±1.05)、HMGB1、RAGE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Occludin、ZO-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HMGB1过表达消除了EVO对脓毒症大鼠ALI的有利影响。结论 EVO可能通过下调HMGB1-RAGE信号通路对脓毒症大鼠ALI起到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脓毒症 HMGB1-RAGE信号通路 急性肺损伤
原文传递
吴茱萸碱衍生物血管舒张活性评价及分子对接模拟研究
15
作者 周静 高冬梅 +4 位作者 张玫倩 高宇飞 聂礼飞 王婷 王川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10期15-20,29,共7页
合成了6个吴茱萸碱衍生物5a-5f,并通过血管环实验、CCK-8细胞增殖实验、内皮细胞毒性实验对其血管舒张活性、细胞毒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了吴茱萸碱与高血压的关联靶点,通过分子对接分析了高活性衍生物5a与5个关联靶点... 合成了6个吴茱萸碱衍生物5a-5f,并通过血管环实验、CCK-8细胞增殖实验、内皮细胞毒性实验对其血管舒张活性、细胞毒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了吴茱萸碱与高血压的关联靶点,通过分子对接分析了高活性衍生物5a与5个关联靶点的相互作用模式。结果表明,吴茱萸碱衍生物5a-5f均对苯肾上腺素预收缩的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具有舒张作用,其中衍生物5a的舒张作用最强;吴茱萸碱衍生物5a-5f对肝癌细胞的细胞毒性相比吴茱萸碱有所改变,其中衍生物5a、5c对肝癌细胞的细胞毒性有所下降;衍生物5a对内皮细胞HUVEC的损伤比吴茱萸碱略小;筛选出吴茱萸碱与高血压的关联靶点5个,活性较高的衍生物5a与这5个关联靶点的结合能均较高,可以通过氢键、疏水作用和碳氢相互作用等多种方式进行对接,表明这类吴茱萸碱衍生物很可能通过多靶点共同作用而具有了较高的血管舒张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衍生物 细胞毒性 血管舒张活性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吴茱萸碱逆转人胃癌BGC-823/L-OHP细胞对奥沙利铂耐药
16
作者 王庆康 张晨嵩 +4 位作者 潘成武 李靖 谢波 汪虎 马家驰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77-581,共5页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L-OHP)与吴茱萸碱(EVO)联用后对L-OHP耐药的人胃癌BGC-823/L-OHP细胞增殖与凋亡能力的改变及可能机制。方法:于体外建立对L-OHP耐药的胃癌BGC-823细胞株,CCK-8法分别计算EVO及L-OHP单独使用与联合使用时BGC-823/L-OH...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L-OHP)与吴茱萸碱(EVO)联用后对L-OHP耐药的人胃癌BGC-823/L-OHP细胞增殖与凋亡能力的改变及可能机制。方法:于体外建立对L-OHP耐药的胃癌BGC-823细胞株,CCK-8法分别计算EVO及L-OHP单独使用与联合使用时BGC-823/L-OHP细胞的增殖抑制率、IC50及逆转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EVO联合L-OHP作用于BGC-823/L-OHP细胞前后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的变化;采用Real-timePCR、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MDR1、MRP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2.00μmol/LEVO处理BGC-823/L-OHP细胞48h后,L-OHP对BGC-823/L-OHP耐药细胞株的IC50由(18.83±0.83)μg/ml变为(12.78±1.78)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O与L-OHP联用耐药细胞滞留在G2期比例升高,滞留在G1期及S期的细胞比例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高于单独用药组(P<0.05);MDR1、MRP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单独用药组(P<0.05)。结论:EVO和L-OHP联用能逆转BGC-823/L-OHP对L-OHP的耐药性并改变其周期分布,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耐药 吴茱萸碱 细胞周期
下载PDF
吴茱萸碱胃漂浮片制备及其对家兔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佩琛 方栋 郝海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27-3533,共7页
目的制备吴茱萸碱胃漂浮片,并考察其对家兔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粉末压片法制备胃漂浮片。以HPMC K15M用量、十六醇用量、碳酸氢钠用量为影响因素,2、6、12 h内累积释放度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30... 目的制备吴茱萸碱胃漂浮片,并考察其对家兔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粉末压片法制备胃漂浮片。以HPMC K15M用量、十六醇用量、碳酸氢钠用量为影响因素,2、6、12 h内累积释放度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3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吴茱萸碱胃漂浮片低剂量组(20 mg/kg)、吴茱萸碱胃漂浮片高剂量组(40 mg/kg)、西咪替丁组(20 mg/kg),灌胃给药13 d,第14天灌胃给予无水乙醇制备胃黏膜损伤模型,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溃疡抑制率,观察胃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最佳处方为HPMC K15M用量25.5%,十六醇用量7.0%,碳酸氢钠用量13.6%,平均浮动滞后时间为76 s,漂浮时间为12 h,12 h内累积释放度大于90%,综合评分为1.6分。吴茱萸碱胃漂浮片高剂量组胃黏膜损伤指数为2.08±0.40,溃疡抑制率为58.56%,接近西咪替丁。结论吴茱萸碱胃漂浮片体外缓释作用明显,并且对家兔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胃漂浮片 制备 胃黏膜损伤 粉末压片法
下载PDF
吴茱萸碱对肺癌荷瘤小鼠生长及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玲 刘杨 +3 位作者 夏凡 张秋莹 王小波 谢明水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1867-1871,共5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皮下注射Lewis肺癌细胞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建模后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顺铂干预)及吴茱萸碱低、高剂...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皮下注射Lewis肺癌细胞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建模后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顺铂干预)及吴茱萸碱低、高剂量组,共干预14 d。通过检测各组小鼠造模给药期间肿瘤大小,计算抑瘤率,评价吴茱萸碱对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此外,运用定量PCR(qPCR)法检测吴茱萸碱干预14 d后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HIF-1α及VEGF mRNA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肿瘤组织中HIF-1α、VEGF及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表达水平,计算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吴茱萸碱对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阳性对照组及吴茱萸碱低、高剂量抑瘤率分别为53.13%、20.49%、38.54%;吴茱萸碱各给药剂量组可不同程度下调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HIF-1α及VEGF基因及蛋白表达(P<0.01),减少肿瘤组织中MVD(P<0.01)。结论:吴茱萸碱可抑制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肿瘤组织中HIF-1α及VEGF表达,抑制肿瘤中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荷瘤小鼠模型 吴茱萸碱 血管生成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黏附分子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肠康片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
19
作者 杨正奕 王廷龙 王其勇 《海峡药学》 2023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建立肠康片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岛津Eclipse-XDB-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磷酸(40∶60),流速1.0 mL·min^(-1),柱温为35℃,检测... 目的建立肠康片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岛津Eclipse-XDB-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磷酸(40∶60),流速1.0 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25 nm。结果吴茱萸碱y=102097.5127x+1168.9695(r=0.9999),线性范围为0.5016~5.0160μg·mL^(-1),平均回收率为101.52%,RSD=1.87%(n=6);吴茱萸次碱:y=524410184x-316.7073(r=0.9998),线性范围为0.5021~5.0209μg·mL^(-1),平均回收率为101.56%、RSD=2.06%(n=6);木香烃内酯:y=1757575.24234x-75774.20833(r=0.9996),线性范围为0.0299~0.2993 mg·mL^(-1),平均回收率为100.05%、RSD=1.26%(n=6);去氢木香内酯:y=1510424.60319x-66181.54167(r=0.9996),线性范围为0.0303~0.3027 mg·mL^(-1),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1.05%。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可作为肠康片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康片 质量标准 吴茱萸碱 吴茱萸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吴茱萸碱对肝癌HepG2细胞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20
作者 陈慧 宁琳 +2 位作者 蔡丽 陈天宇 欧阳昌汉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6期461-464,480,共5页
目的研究索拉非尼和吴茱萸碱联用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法检测索拉非尼单独或与吴茱萸碱联用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 目的研究索拉非尼和吴茱萸碱联用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法检测索拉非尼单独或与吴茱萸碱联用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测定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索拉非尼与吴茱萸碱对HepG2细胞增殖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细胞凋亡率较单独用药组均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两药联合应用时,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较单独用药组明显增加(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索拉非尼联合吴茱萸碱可通过协同作用显著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索拉非尼 吴茱萸碱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