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性气道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舒适度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1
作者 周晓玲 邵小燕 +2 位作者 丁菊红 龚亚驰 陆玉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气道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120例ICU患者,按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气道护理。观察两... 目的探讨针对性气道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120例ICU患者,按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气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5 d后的呼吸状况及舒适度,比较其康复进程、导管堵塞情况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5 d后的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5 d后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治疗时间分别为6.50±1.08 d和7.84±1.50 d,短于对照组的7.22±1.36 d和8.68±1.7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导管堵塞程度较对照组轻,且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气道护理模式可改善ICU患者呼吸状况及舒适度,缩短康复进程,并可减轻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导管堵塞程度,降低VA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护理 重症监护室 呼吸功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舒适度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诺莫图模型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吕培瑾 李书阅 +1 位作者 蒋云书 董亮亮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64-167,共4页
目的筛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子,验证以此构建的诺莫图预测模型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12月至2021年1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74例老年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按6∶4的比例,采用... 目的筛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子,验证以此构建的诺莫图预测模型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12月至2021年1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74例老年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按6∶4的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建模集(n=225)与验证集(n=149)。分析VAP的影响因素,建立诺莫图模型并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VAP组病人年龄[(70.56±6.33)岁比(68.01±6.06)岁]、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20.44±6.89)分比(12.20±4.60)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7.65±3.32)分比4.12±1.82)分]、有吸烟史比例(71.9%比54.8%)、合并基础疾病≥3种比例(45.6%比18.5%)、过去90 d使用抗生素比例(63.2%比40.5%)、呼吸机通气时长≥4 d比例(77.2%比40.5%)、再次插管比例(80.7%比46.4%)较非VAP组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合并基础疾病≥3种(OR=2.78,P=0.027)、APACHEⅡ评分(OR=9.46,P<0.001)、SOFA评分(OR=2.99,P=0.010)、过去90 d使用抗生素(OR=2.71,P=0.015)、呼吸机通气时长≥4 d(OR=3.24,P=0.006)、再次插管(OR=3.65,P=0.004)是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建模集及验证集校准曲线结果均显示,构建的诺莫图预测模型校准度较好,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5%CI:(0.82,0.93)]、0.83[95%CI:(0.75,0.92)]。结论通过合并基础疾病≥3种、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过去90 d使用抗生素、呼吸机通气时长≥4 d、再次插管等危险因素建立的诺莫图模型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病人发生VAP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炎 呼吸机相关 抗菌药 危险因素 诺莫图
下载PDF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MDRO感染危险因素
3
作者 李超 张燕 焦何卿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并以患者有无MDRO感染为依据将其分为MDRO组(n=33)与非MDRO...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并以患者有无MDRO感染为依据将其分为MDRO组(n=33)与非MDRO组(n=28),对VAP患者感染MDRO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有差异的指标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1例ICU VAP患者共分离病原菌125株,占比最多为革兰阴性菌81.60%,其中占比前三的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33.60%、肺炎克雷伯杆菌17.60%、铜绿假单胞菌12.00%。MDRO组合并感染性休克、ICU入住时间>7d、呼吸机通气时间>7d、VAP晚发型、吞咽功能障碍、意识障碍及合并糖尿病患者占比比非MDRO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感染性休克、ICU入住时间、呼吸机通气时间、VAP类型及意识障碍为影响ICU VAP患者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CU VAP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可根据以上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降低MDRO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肺炎 重症监护病房 病原菌 多重耐药菌
下载PDF
个体化与标准化集束化干预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林真凤 蒋姝 +2 位作者 潘新群 王俊美 郑宇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98-0101,共4页
探讨个体化与标准化集束化干预策略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预防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随机将医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82例分为2组,各41例。标准化组实施标准化集束化护理干预,个体化组实施个体化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VAP预防核查表的... 探讨个体化与标准化集束化干预策略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预防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随机将医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82例分为2组,各41例。标准化组实施标准化集束化护理干预,个体化组实施个体化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VAP预防核查表的依从性、VAP发生率情况。结果 个体化组VAP预防核查表的依从性高于标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组患者VAP发生率略低于标准化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与标准化集束化干预策略的实施均可预防VAP的发生,但与标准化集束化干预策略相比,个体化集束化干预策略的实施更利于提高预防核查表的依从性,更好的降低VAP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护理干预 集束化干预策略 呼吸机相关肺炎
下载PDF
白念珠菌气道定植对铜绿假单胞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5
作者 王丽辉 张伟俊 +5 位作者 杨思敏 朱琤 林彬 皋源 向淑麟 余跃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3,共7页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气道定植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患者病死率、抗菌药物疗程、免疫状态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本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以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于6所三级...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气道定植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患者病死率、抗菌药物疗程、免疫状态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本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以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于6所三级甲等综合教学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V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呼吸道是否存在白念珠菌定植分为定植组及非定植组。比较两组患者30 d全因死亡率、抗菌药物敏感性及疗程、诊断VAP后第1、3、5、7天免疫指标及炎症指标变化。结果5年研究期间共纳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导致VAP患者232例,其中白念珠菌定植组105例,非定植组127例。非定植组患者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于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高于定植组(P<0.05),但两组患者对于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低于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a antimicrobial surveillance network,CHINET)2022年水平(P<0.05)。研究发现非定植组患者白介素-17A、(1,3)-β-D葡聚糖在各时间节点均低于定植组,且其他炎性指标更容易恢复至正常范围(P<0.05),同时非定植组患者的T及Th淋巴细胞绝对值可以在第7天更快地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两组患者30 d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7%vs 22.8%,P=0.61),但非定植组抗菌药物的疗程明显短于定植组[(11.3±3.1)d vs(14.2±4.7)d,P<0.01],且存在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缩短的趋势。结论气道白念珠菌定植不影响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VAP患者的30 d全因死亡率,但会延长炎症反应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并导致免疫功能延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白念珠菌 铜绿假单胞菌 定植 共生长
下载PDF
小儿呼吸机相关肺炎与气道微生态关系的研究
6
作者 刘艳 刘峰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385-388,共4页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的获得性感染之一,是机械通气(MV)治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患儿肺部基础疾病、MV时间延长、气管插管、吸痰方式等均提示与VAP发生相关,随着高通量测...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的获得性感染之一,是机械通气(MV)治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患儿肺部基础疾病、MV时间延长、气管插管、吸痰方式等均提示与VAP发生相关,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人体微生态的研究成为关注热点。VAP的发生可造成气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的改变,微生态失衡又能降低气道屏障作用和黏膜免疫反应,促进VAP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肺炎 儿童 呼吸 微生态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模式的督导式预警性护理预防成人心脏术后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效果
7
作者 邢丽娜 李芳 彭晓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81-184,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模式的督导式预警性护理对成人心脏术后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二科心脏术后接受通气治疗的84例成人... 目的 探讨基于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模式的督导式预警性护理对成人心脏术后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二科心脏术后接受通气治疗的84例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FMEA模式的督导式预警性护理干预,两组均护理15 d。比较两组护理期间VAP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基于FMEA模式的督导式预警性护理可有效预防成人心脏术后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动脉血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督导式预警性护理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模式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91例的病原谱及其列线图预测模型
8
作者 罗艳琳 卢豫川 +2 位作者 贾钦尧 宋珊 王涛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29-133,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感染特点,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充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9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根据有无VAP将病...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感染特点,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充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9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根据有无VAP将病人分为两组,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以ROC曲线分析模型预测价值,并以计算机模拟充分采样(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该研究的193例中共91例(47.15%)病人出现VAP,91例病人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0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2.22%,革兰阳性菌占15.74%,真菌占12.04%,单一感染62例,混合感染29例。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气道干预方式为气道切开、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时间≥4 d、使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使用抑酸剂、有吸烟史及APACHEⅡ评分≥15分为AECOPD病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上述因素以R语言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0.84,95%CI为(0.78,0.90),Bootstrap法对列线图进行内部验证,平均绝对误差为0.02,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基本拟合。结论AECOPD病人VAP发生率较高,主要因感染革兰阴性菌所致,VAP的发生率受病人年龄、气道干预方式、合并糖尿病情况、机械通气时间、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抑酸剂使用情况、吸烟史及APACHEⅡ评分的影响,以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与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炎 呼吸机相关 危险因素 细菌感染和真菌病 列线图 预测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预防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郭舒文 谢丽琴 +4 位作者 林娟斌 郑碧月 朱凌燕 赖淑丽 张媚 《天津护理》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某三级甲等医院87例经口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的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某三级甲等医院87例经口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的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常规机械通气护理措施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气管内痰培养阳性病原菌情况、机械通气48 h及48 h后VAP发生率、胸片较前改善时间、肺不张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机械通气48 h的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48 h后痰培养阳性病原菌情况、VAP发生率、胸片较前改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清除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口腔定植菌及革兰氏阴性菌,预防超低出生体质量儿VAP的发生,改善其机械通气48 h后的肺部感染情况,有利于改善预后及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呼吸机相关 集束化护理 超低出生体质量儿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肺组织损伤
10
作者 韩惠晶 吴红 +1 位作者 葛银 乔娟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3期339-345,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大鼠肺组织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激酶1(ROCK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VILI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VILI组)、右美托咪定低、高剂量组(DEX-L、DEX-...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大鼠肺组织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激酶1(ROCK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VILI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VILI组)、右美托咪定低、高剂量组(DEX-L、DEX-H组)、右美托咪定高剂量+溶血磷脂酸(LPA)组(DEX-H+LPA组)。测定大鼠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W/D);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ELISA试剂盒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TUNEL染色法检测肺上皮细胞死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及RhoA、ROCK1表达水平。结果DEX可以减轻VILI大鼠肺损伤,降低肺损伤评分、W/D、细胞凋亡率和TNF-α、IL-1β、IL-6水平及Bax、cleaved caspase-3、RhoA、ROCK、α-SMA表达(P<0.05),升高Bcl-2表达(P<0.05);LPA可以促使大鼠肺损伤加重,肺损伤评分、W/D、细胞凋亡率和TNF-α、IL-1β、IL-6水平及Bax、cleaved caspase-3、RhoA、ROCK、α-SMA表达升高(P<0.05),Bcl-2表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抑制RhoA/ROCK1通路保护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激酶1(RhoA/ROCK1)信号通路
下载PDF
ICU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11
作者 韩明星 宋玲玲 刘金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探讨引起ICU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国内外7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已发表的VAP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对入选文献进行Meta定量综合分析,用固定或随机效应... 目的探讨引起ICU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国内外7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已发表的VAP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对入选文献进行Meta定量综合分析,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RR值及95%CI。结果观察共19篇相关文献,累计机械通气病人VAP组30779例,非VAP组557829例;分析的15个与VAP相关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RR=1.07,95%CI:1.01~1.12)、男性(RR=1.26,95%CI:1.22~1.30)、住ICU天数≥7 d(RR=1.09,95%CI:1.04~1.13)、机械通气时间≥7 d(RR=1.44,95%CI:1.24~1.66)、气管切开术(RR=3.18,95%CI:0.99~10.23)、外科手术(RR=1.28,95%CI:1.12~1.47)、支气管镜检查(RR=2.04,95%CI:1.45~2.86)、APACHEⅡ评分≥15分(RR=1.51,95%CI:1.20~1.90)、预防性抗生素治疗(RR=3.19,95%CI:1.54~6.62)、严重的基础疾病(RR=2.67,95%CI:1.57~4.52)、前白蛋白降低(PA)(RR=2.22,95%CI:0.93~5.29)、昏迷(RR=2.02,95%CI:1.76~2.31)、同时使用抗生素>2种(RR=3.68,95%CI:2.11~6.41)、使用抗酸药>4 d(RR=1.36,95%CI:1.21~1.53)、其他部位的感染(RR=1.70,95%CI:1.29~2.22)。结论ICU病人病情危重,影响因素复杂,应针对VAP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从而降低VA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药漱口液对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的meta分析
12
作者 魏婷妤 蒋玮婷 +2 位作者 李紫梦 蒋雅昕 陈碧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4期590-596,共7页
目的基于meta分析评价中药漱口液对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目的基于meta分析评价中药漱口液对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8月,收集中药漱口液预防VAP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追溯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偏倚风险评估,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中文9篇、英文5篇,共计1298例患者,其中试验组(中药漱口液)649例、对照组(氯己定含漱液)64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VAP发生率[RR=0.48,95%CI(0.39,0.60),P<0.00001]、真菌感染发生率[RR=0.28,95%CI(0.16,0.48),P<0.00001]、口腔溃疡发生率[RR=0.31,95%CI(0.20,0.49),P<0.00001]、口腔异味发生率[RR=0.36,95%CI(0.26,0.50),P<0.00001]和机械通气天数[SMD=-1.55,95%CI(-2.88,-0.21),P=0.0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改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4,95%CI(-0.59,0.50),P=0.87]。结论中药漱口液相比于氯己定含漱液更能降低VAP发生率,减少真菌感染、口腔溃疡、口腔异味的发生和缩短机械通气天数,但在降低CPIS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中药漱口液对VAP的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防控 中药漱口液 META分析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重症脑卒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莹 常姗 邓岩 《中外医疗》 2024年第7期182-185,共4页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重症脑卒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丰县人民医院急诊监护室收治的90例重症脑卒中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重症脑卒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丰县人民医院急诊监护室收治的90例重症脑卒中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舒适度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0,P<0.05)。结论在重症脑卒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对照研究 重症脑卒中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炎症因子水平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应唯楠 伍慧珊 +1 位作者 周银超 董绉绉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3期409-413,共5页
机械通气在临床上常用于维持患者的气体交换功能,能挽救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但机械通气也会诱发膈肌萎缩和收缩功能障碍,导致患者脱离呼吸机困难,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并最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该现象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ventilat... 机械通气在临床上常用于维持患者的气体交换功能,能挽救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但机械通气也会诱发膈肌萎缩和收缩功能障碍,导致患者脱离呼吸机困难,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并最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该现象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ventilatorinduced diaphragm dysfunction,VIDD)。VIDD最早在动物实验中被发现,对其病理机制的探索经历了较长时间,目前认为钙蛋白酶、Caspase-3、自噬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参与机械通气诱导的膈肌蛋白水解的关键,而机械通气诱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及抑制膈肌收缩力的部分目前仍持续研究中。本文就近年VIDD病理机制及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 收缩功能障碍 气体交换功能 膈肌功能障碍 呼吸衰竭患者 膈肌收缩力 动物实验 信号传导途径
下载PDF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原因及护理预防的措施
15
作者 袁慧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49-0152,共4页
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原因及护理预防的措施。方法 抽取我院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216例进行分析;分为两组进行不同护理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经护理后患者的呼吸机肺炎发生率、临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探讨呼吸相关肺炎的原... 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原因及护理预防的措施。方法 抽取我院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216例进行分析;分为两组进行不同护理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经护理后患者的呼吸机肺炎发生率、临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探讨呼吸相关肺炎的原因以及预防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呼吸机肺炎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的整体治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肺炎 预防措施 住院时间 气管插管 护理质量
原文传递
呼吸机相关肺炎目标性监测研究进展
16
作者 林小芳 熊自超 丁明丽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20-427,共8页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48 h后至拔管后48 h内出现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类型。目前,VAP发病率较高,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及难点,因此探索VAP目标性监测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48 h后至拔管后48 h内出现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类型。目前,VAP发病率较高,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及难点,因此探索VAP目标性监测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VAP的研究文献,围绕VAP相关定义、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生物膜、危险因素、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VAP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呼吸道及机体防御系统受损、机械通气时病原菌侵入及定植。引起VAP的病原菌通常以混合细菌感染为主,主要是革兰阴性菌。我国各级医院的VAP在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差异较大。VAP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病原微生物定植、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高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Ⅱ)高、血清白蛋白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留置胃管、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使用抑酸剂、侵入性操作、使用镇静药物、床头未抬高30°~45°。VAP预防控制措施主要分为核心预防措施、一般预防措施、不常规或不推荐预防措施3类。这些结果表明,VAP的精准防控可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对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从而降低VAP发病率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肺炎 危险因素 目标性监测 预防控制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中sTREM-1、IL-32及PCT水平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价值
17
作者 王柯 李兰 青措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白细胞介素32(IL-32)及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53例VAP患者作为VAP组;另选取同期实施机械通气但是... 目的:探讨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白细胞介素32(IL-32)及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53例VAP患者作为VAP组;另选取同期实施机械通气但是未发生VAP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肺泡灌洗液中sTREM-1、IL-32、PCT水平、CPIS评分、APACHEⅡ评分,并探究其与患者病情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VAP组患者肺泡灌洗液sTREM-1、IL-32、PCT水平及CPI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VAP组患者肺泡灌洗液的sTREM-1、IL-32、PCT水平与CPIS评分正相关(r=0.614、0.603、0.621,P<0.05);VAP组患者肺泡灌洗液的sTREM-1、IL-32、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正相关(r=0.414、0.463、0.409,P<0.05);53例VAP患者,经过28 d治疗,死亡17例、存活36例,死亡的VAP患者肺泡灌洗液sTREM-1、IL-32、PCT水平及CPI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肺泡灌洗液sTREM-1、IL-32、PCT水平预测VAP患者不良预后结局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0、0.862、0.917。结论:VAP患者肺泡灌洗液中sTREM-1、IL-32、PCT水平升高,并且与患者肺部感染程度、病情危重程度正相关,对于预测患者不良结局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肺炎 纤支镜 支气管肺泡灌洗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白细胞介素-32 降钙素原 预后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18
作者 谭同淑 杨玲 刘俞利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5期167-170,共4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患者术后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3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96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通...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患者术后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3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96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医院电子病例数据库检索诊断为AD且顺利完成手术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N-VAP组。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肺炎相关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以患者术后是否发生VAP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96例AD患者,其中术后发生VAP的患者43例,VAP发病率为14.53%;VAP组与N-VAP组是否急诊、通气时间、手术时间、是否多次气管插管、发病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D患者术后是否出现VAP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有差异的是否急诊、通气时间、手术时间、是否多次气管插管、发病至手术时间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通气时间延长、手术时间≥5 h、有多次气管插管是AD患者术后出现VA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对AD患者术后VAP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评估,其中通气时间较长、多次气管插管及手术时间≥5 h是AD患者术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呼吸机相关肺炎 单因素分析 LOGISTIC模型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干预效果
19
作者 李迪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评析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阜新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0例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提供护理干预,将两... 目的评析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阜新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0例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提供护理干预,将两组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水平以及PSQI睡眠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肺炎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