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咖啡因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徐艳丽 付杰 魏广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5-100,共6页
目的 分析咖啡因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2023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NRD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研究组在... 目的 分析咖啡因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2023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NRD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治疗后7 d观察效果。对比两组无创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呼吸暂停次数、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无创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呼吸暂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3和7 d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PaO2、PaC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961和8.038,均P=0.000);(2)研究组与对照组PaO_(2)、PaC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958和6.987,均P=0.000);(3)两组PaO_(2)、PaCO_(2)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057和8.136,均P=0.000)。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3和7 d的气道阻力、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气道阻力、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854和8.126,均P=0.000);(2)研究组与对照组气道阻力、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236和7.958,均P=0.000);(3)两组气道阻力、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968和8.027,均P=0.000)。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骨形态发生蛋白-7、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咖啡因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NRDS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血气及呼吸力学指标,抑制炎症反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高流量氧疗 咖啡因 疗效
下载PDF
LISA技术与INSURE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刘祥英 何帆 +5 位作者 吴金星 魏文超 晏长红 王巧芳 吴丹 刘春子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与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e,INSURE)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 目的:探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与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e,INSURE)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55例NRDS患儿,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SA组(给予LISA技术,n=29)和INSURE组(给予INSURE技术,n=26)。比较两组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二次牛肺表面活性剂(CPS)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SA组72 h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率低于INSURE组,机械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INSUR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ISA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生率均低于INSU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NSURE技术相比,LISA技术治疗早产儿RDS,能有效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率,缩短用氧时间,并减少BPD及RO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 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
下载PDF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演变及思考
3
作者 刘立婷 史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5-251,共7页
自1967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首次被报道以来,其诊断及分级标准不断演变。近年来,新生儿ARDS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其研究进展缓慢,部分原因是诊断标准仍存在争议。本文就2012年柏林标准、2017年蒙特勒标准和2023年第二届小儿急性肺... 自1967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首次被报道以来,其诊断及分级标准不断演变。近年来,新生儿ARDS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其研究进展缓慢,部分原因是诊断标准仍存在争议。本文就2012年柏林标准、2017年蒙特勒标准和2023年第二届小儿急性肺损伤共识会议更新的儿童ARDS诊断标准(PALICC-2标准)在新生儿ARDS中的应用进行概述,比较3种诊断标准的异同,分析3种诊断标准应用于新生儿ARDS时其分级标准、触发因素、发病率、病死率、不良预后和治疗等的差异,并提出未来新生儿ARDS诊断标准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诊断标准 变迁
下载PDF
西维来司他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杨波 金肇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1-626,共6页
目的 观察西维来司他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脓毒症所致ARDS患者,经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西维来司他钠)、联合组(常规治... 目的 观察西维来司他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脓毒症所致ARDS患者,经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西维来司他钠)、联合组(常规治疗+西维来司他钠+乌司他丁),各52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Murray肺损伤评分(MLIS)评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分数(PaO_(2)/FiO_(2))、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SM-1)、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两组恢复速度、预后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联合组治疗前MLIS评分、SOFA评分、ELWI、PaO_(2)/FiO_(2)、WBC、NEUT%、ESM-1、suPAR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MLIS评分、SOFA评分、ELWI、WBC、NEUT%、ESM-1、suPAR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西维来司他钠联合乌司他丁应用于脓毒症所致ARDS中可减轻患者肺损伤及炎症反应,加快恢复,改善肺功能及预后,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西维来司他钠 乌司他丁
下载PDF
自制水枕在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5
作者 刘晓丽 张勤 +4 位作者 贾平 王丽 郭丹阳 蒲在春 刘媛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84-86,共3页
目的 探讨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中自制水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拟经气管插管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中重度ARDS患者124例,按入住ICU的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使用自... 目的 探讨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中自制水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拟经气管插管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中重度ARDS患者124例,按入住ICU的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使用自制水枕(静脉营养袋注水)辅助俯卧位通气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软枕辅助俯卧位通气治疗。比较两组首次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的氧合指数、操作时间(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时从翻身操作开始到结束所需要的时间),以及人工气道滑脱、人工气道弯折及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首次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7 d后的氧合指数均升高(P均<0.05);首次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前后两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操作时间分别为9.02 (8.36, 10.31)、9.51(8.64, 10.79)min,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发生人工气道滑脱0例、人工气道弯折11例(17.74%)、压力性损伤9例(14.52%),对照组分别为0例、13例(20.97%)、26例(41.94%),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重度ARDS患者采用自制水枕辅助俯卧位通气治疗有助于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水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压力性损伤
下载PDF
基于肺部超声的预测模型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6
作者 林海 姚明明 +2 位作者 秦子文 付诗琳 汪红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的肺部超声(LUS)-ARDS评分模型,并将其性能与胸部CT比较。方法回顾性将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急诊或ICU收治的325例接受有创呼吸机治疗的患者按照3∶1的比例分别纳入训练... 目的建立并验证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的肺部超声(LUS)-ARDS评分模型,并将其性能与胸部CT比较。方法回顾性将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急诊或ICU收治的325例接受有创呼吸机治疗的患者按照3∶1的比例分别纳入训练集243例和验证集82例,以专家团队诊断结果为“参考”,将患者分为ARDS组(训练集63例,验证集37例)和非ARDS组(训练集180例,验证集45例),患者均接受LUS检查,检查方法为肺部12分区法,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LUS-ARDS评分系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US-ARDS评分对ARDS的诊断效能,获得诊断截断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243例(26.03%)ARDS和82例(45.12%)ARDS患者分别被纳入训练集和验证集;将肺左侧LUS通气评分、肺右侧LUS通气评分和前外侧胸膜线异常数构建LUS-ARDS评分为LUS-ARDS评分=LUS-ARDS评分=2.6×左侧LUS通气评分+1×右侧LUS通气评分+3.4×前外侧区域胸膜线异常数,该评分系统在训练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5%CI:0.85~0.95),验证集中的ROC的AUC为0.85(95%CI:0.77~0.93);在有胸部CT的患者中,LUS-ARDS评分的ROC的AUC为0.85(95%CI:0.78~0.90)。结论LUS-ARDS评分可用于准确诊断ARDS,其可能是诊断ARDS的一个有用的辅助工具。其诊断性能与胸部CT(金标准)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超声 预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诊断
下载PDF
PiCCO与CVP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比较
7
作者 蔡晓扬 宁耀贵 孙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9期6-10,共5页
目的:比较给予脓毒症休克(SS)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与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SS合并重度ARDS患者共计10... 目的:比较给予脓毒症休克(SS)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与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SS合并重度ARDS患者共计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CVP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研究组给予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复苏目标达标率、生命体征、代谢指标、转归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6 h后的复苏目标达标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 h后尿量(UO)、平均动脉压(MAP)均提高,心率(HR)均降低,研究组UO、MAP均较对照组更高,HR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 h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均升高,乳酸(Lac)水平均降低,研究组ScvO_(2)较对照组更高,Lac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VP监测,给予SS合并重度ARDS患者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能够提高复苏目标达标率,维持生命体征,改善代谢指标,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中心静脉压 液体复苏
下载PDF
电针尺泽、上巨虚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1、2的影响
8
作者 孟建标 刘昊 +1 位作者 赖志珍 张亮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4期331-334,共4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受损的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使肺泡中充满富含蛋白的水肿液^([1])。在炎症、损伤及血管生成的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起到稳定内皮...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受损的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使肺泡中充满富含蛋白的水肿液^([1])。在炎症、损伤及血管生成的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起到稳定内皮细胞的作用^([2])。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可活化内皮细胞,降低内皮细胞间连接的稳定性,促进血管的炎症性重塑,且与ARDS的发展存在明显的相关性^([3-4])。尺泽穴为肺经“合穴”,电针尺泽有平喘及降低炎症因子的作用^([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电针 尺泽 上巨虚 血管生成素-1 血管生成素-2
下载PDF
血清miR-218-5p、LncRNA OIP5-AS1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表达及临床预后预测效能分析
9
作者 李书秀 闫梦洋 杜志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06-71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OIP5-AS1(LncRNA OIP5-AS1)、微小RNA-218-5p(miR-218-5p)表达情况及二者在临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ARDS患儿为A...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OIP5-AS1(LncRNA OIP5-AS1)、微小RNA-218-5p(miR-218-5p)表达情况及二者在临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ARDS患儿为ARDS组。根据氧合指数(PaO_(2)/FiO_(2))将ARDS患儿分为重度亚组(PaO_(2)/FiO_(2)≤100 mmHg,n=32)、中度亚组(100 mmHg<PaO_(2)/FiO_(2)≤200 mmHg,n=38)、轻度亚组(200 mmHg<PaO_(2)/FiO_(2)≤300 mmHg,n=34)。根据ARDS患儿28 d院内死亡情况将其分为存活亚组(n=74)和死亡亚组(n=30)。另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8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LncRNA OIP5-AS1、miR-218-5p表达水平;收集患儿性别、年龄、气道峰值压、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入院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入院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平均气道压、潮气量、白蛋白等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RDS死亡患儿中血清LncRNA OIP5-AS1与miR-218-5p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OIP5-AS1、miR-218-5p表达水平对ARDS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RDS患儿死亡的因素。结果ARDS组血清LncRNA OIP5-AS1为2.04±0.38,显著高于对照组(1.01±0.21),miR-218-5p为0.45±0.16,显著低于对照组(1.02±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ARDS患儿血清LncRNA OIP5-AS1表达水平依次升高,miR-218-5p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亚组血清LncRNA OIP5-AS1表达水平及入院APACHEⅡ评分、入院SOFA、平均气道压、潮气量均高于存活亚组,miR-218-5p表达水平及PaO_(2)、白蛋白均低于存活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DS死亡患儿中血清LncRNA OIP5-AS1与miR-218-5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03,P<0.05)。血清LncRNA OIP5-AS1、miR-218-5p及二者联合预测ARDS患儿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2、0.812、0.904。LncRNA OIP5-AS1是ARDS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iR-218-5p是ARDS患儿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ARDS患儿血清LncRNA OIP5-AS1>2.04,miR-218-5p<0.39,均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长链非编码RNA OIP5-AS1 微小RNA-218-5p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的临床特征研究
10
作者 原静 李书芳 郎元法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74-378,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ARDS)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医生识别高危患儿提供参考。方法根据PARDS风险儿童(ARF-PARDS)入院后是否进展为PARDS,将其分为PARDS组和非PARDS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结局,并探讨影...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ARDS)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医生识别高危患儿提供参考。方法根据PARDS风险儿童(ARF-PARDS)入院后是否进展为PARDS,将其分为PARDS组和非PARDS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结局,并探讨影响因素及其预测评估效能。结果(1)相对于非PARDS患儿,PARDS患儿的BMI数值较大(P<0.05),男童比例较高(P<0.05),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较高(P<0.05),进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的比例较小(P<0.05),利尿剂、血液制品及肠外营养支持的应用较多(P<0.05),血清K+水平略低(P<0.05),而血清Na+水平较高(P<0.05)。(2)PARDS患儿生命体征各指标变化大多平稳,仅血氧饱和度/吸入氧分率的比值(SFR)水平初始值较低,后续有明显升高(P<0.05)。(3)入院时较高的SFR是ARF-PARDS患儿进展为PARDS的保护因素(P<0.05),应用利尿剂是ARF-PARDS患儿进展为PARDS的危险因素(P<0.05)。(4)PARDS患儿的PICU时间和机械通气(MV)时间都明显偏长(P<0.05)。47例PARDS患儿院内死亡11例,生存率为76.60%,明显低于非PARDS患儿生存率(P<0.05)。结论进展为PARDS可恶化ARF-PARDS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儿童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改良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白奎 郭凤杰 秦国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51-455,共5页
目的 探究改良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8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通过随机及前... 目的 探究改良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8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通过随机及前瞻性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评价不同通气方式在ARDS患者中的作用,其中A组52例接受改良式俯卧位通气,B组46例接受传统俯卧位通气。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俯卧位通气4 h后)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呼吸动力学指标[气道阻力、静态肺顺应性(Cst)]、氧合指数及腹腔压力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情况。结果 (1)A组机械通气时间低于B组,撤机成功率高于B组(P<0.05);(2)干预后,两组患者HR均较干预前上升,干预前后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两组Cst水平均较干预前上升且A组高于B组,干预前后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后,两组腹腔压力均较治疗前上升且A组低于B组,干预前后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A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7.69%(4/52)]低于B组[23.91%(11/46)](P<0.05);(6)随访3个月结果显示,A组病死率[23.08%(12/52)]低于B组[43.48%(20/46)](P<0.05)。结论 改良俯卧位通气对ARDS血流动力学、呼吸动力学及相关指标均有显著的改善效果,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且预后状况良好,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俯卧位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静态肺顺应性 氧合指数 腹腔压力 预后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经气管插管注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杨彩平 肖秋江 王麒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经气管插管注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东莞市虎门医院收治的NRDS早产儿共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予猪肺磷...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经气管插管注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东莞市虎门医院收治的NRDS早产儿共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比较2组患儿症状(呼吸困难、紫绀)消失及机械通气时间,用药前与用药24、48 h时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氧合指数(OI)],用药前与用药3、7 d时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观察组呼吸困难、紫绀消失明显早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用药24、48 h时,2组PaO_(2)、OI较治疗前上升,PaCO_(2)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上升/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pH值用药后逐渐升高(P<0.05或P<0.01),但组间pH值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7 d时,2组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经气管插管注入治疗NRDS的临床效果肯定,有助于改善患儿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改善血气与炎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布地奈德 肺表面活性物质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影响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因素
13
作者 郭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790-794,共5页
目的研究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 ECMO)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导致的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4月30日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接受V-V ECMO治疗的5... 目的研究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 ECMO)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导致的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4月30日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接受V-V ECMO治疗的57例COVID-19导致的重度ARDS患者,并根据出院30 d后的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幸存组。比较两组基础信息、临床指标、药物疗程以及与COVID-19关联紧密的高血压、糖尿病、炎症反应等,筛选出影响预后和存活率的可能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初步明确新冠重度ARDS患者接受V-V ECMO治疗时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57例患者中,幸存组19例(33.3%),死亡组38例(66.7%)。V-V ECMO使用48 h后,两组乳酸(Lac)、白介素-6(IL-6)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和高血压对患者的存活率无影响,但糖尿病对V-V ECMO治疗后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有影响(P<0.05)。结论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和糖尿病对COVID-19导致的重度ARDS患者接受V-V ECMO治疗的效果有一定影响,Lac、IL-6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循证指引下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院内急救流程再造及应用效果
14
作者 张欢 冯燕 +1 位作者 马文燕 刘长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循证指引下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院内急救流程再造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2月-6月收住本院新生儿科的39例NRDS患儿作为对照组,成立审查小组,收集院内急救中存在的问题;2022年7月-11月收住本院新生儿科的37... 目的探讨循证指引下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院内急救流程再造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2月-6月收住本院新生儿科的39例NRDS患儿作为对照组,成立审查小组,收集院内急救中存在的问题;2022年7月-11月收住本院新生儿科的37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组,通过循证指引进行院内急救流程再造,观察两组患儿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Ⅱ分值变化、抢救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Ⅱ优于对照组,抢救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循证指引下进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院内急救流程再造,患儿抢救成功率明显提升,并发症发生率减低,提高了患儿预后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指引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院内急救 流程再造
下载PDF
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15
作者 李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5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疗效,并观察该联合方案对患儿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NRDS患儿共80例分为...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疗效,并观察该联合方案对患儿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NRDS患儿共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儿入院后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对照组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均连续治疗7 d。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状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酸碱度(pH)值、动脉血压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肺功能[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潮气量(VT)、一秒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指标,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52.50%)高(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PaO_(2)、SaO_(2)、pH值水平相比治疗前高,PaCO_(2)水平相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FEV_(1)、VT、FEV_(1)/FVC水平均比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00%)相比对照组(5.00%)低(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猪肺磷脂注射液结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NRDS患儿疗效可得到大幅度提升,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调节血气指标,提高肺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猪肺磷脂注射液 枸橼酸咖啡因 血气指标 肺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护理风险干预在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6
作者 王颖 郭娜 +1 位作者 齐艳玲 刘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21-0124,共4页
分析为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提供护理风险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60例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以电脑抽号法分为两组间均含有30例急性患者的两组,即:研究组、对照组(时间: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前组应用护理风险干预,后组应... 分析为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提供护理风险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60例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以电脑抽号法分为两组间均含有30例急性患者的两组,即:研究组、对照组(时间: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前组应用护理风险干预,后组应用常规干预,将两组的不同加以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干预效果、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应用护理风险干预为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干预 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应用效果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管理:欧洲的共识指南(2022版)解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仕国 杨子浩 +6 位作者 张晨美 陈振杰 何玮梅 夏姗姗 楼晓芳 周红琴 邵琪琪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13-123,161,共12页
2023年1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管理:欧洲的共识指南(2022版)》(以下简称2022年指南)发布,它是2019年指南的更新版本,利用截止2022年末的可用文献证据+专家共识,对RDS的管理作出新的指导。共制定58项推荐,主要内容包括:产前监... 2023年1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管理:欧洲的共识指南(2022版)》(以下简称2022年指南)发布,它是2019年指南的更新版本,利用截止2022年末的可用文献证据+专家共识,对RDS的管理作出新的指导。共制定58项推荐,主要内容包括:产前监护、产房稳定、肺表面活性物质疗法、稳定后的氧疗、无创呼吸支持、机械通气支持、监护和护理、血压和灌注的管理、合并症的管理等。本文通过从依据到决策的框架对2022年指南进行解读,旨在通过对2022年指南推荐意见以及决策依据(指南主要支持性文献)的解读,为国内新生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同行们提供关于RDS管理的新的临床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创表面活性物质注射 无创呼吸支持 专家共识 指南
下载PDF
创伤出血性休克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18
作者 司筱芊 赵秀娟 +1 位作者 朱凤雪 王天兵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7-312,共6页
目的:探讨创伤出血性休克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2月至2021年8月期间共314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52名,女性患者162名,年龄中位数为63.00(49.7... 目的:探讨创伤出血性休克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2月至2021年8月期间共314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52名,女性患者162名,年龄中位数为63.00(49.75~82.00)岁。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各项临床指标,根据入院7 d内是否发生ARDS将患者分为两组,即ARDS组(n=89)和非ARDS组(n=225),通过判定差异寻找ARDS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是否出现ARDS的回归模型。结果:创伤出血性休克后ARDS的发生率为28.34%,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创伤出血性休克后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史、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受伤原因为车祸伤和肌钙蛋白Ⅰ升高,各独立危险因素的OR值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分别为4.01(95%CI:1.75~9.20)、5.22(95%CI:1.29~21.08)、1.07(95%CI:1.02~1.57)、2.53(95%CI:1.21~5.28)和1.26(95%CI:1.02~1.57),P值分别为0.001、0.020、0.009、0.014和0.034。预测创伤出血性休克后ARD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男性0.59(95%CI:0.51~0.68)、冠心病史0.55(95%CI:0.46~0.64)、APACHEⅡ评分0.65(95%CI:0.57~0.73)、受伤原因为车祸伤0.58(95%CI:0.50~0.67)、肌钙蛋白Ⅰ0.73(95%CI:0.66~0.80),总体预测值为0.81(95%CI:0.74~0.88)。结论:ARDS在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男性、冠心病史、高APACHEⅡ评分、受伤原因为车祸伤和肌钙蛋白Ⅰ升高是创伤出血性休克后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监测这几项指标有利于早期识别和治疗创伤出血性休克后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创伤 出血性休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MMP-9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19
作者 胡苗 向淑麟 +7 位作者 熊滨 韩林 庞静 蒋玲玉 计德斌 王晗 黄真 任彦文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3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确诊后24 h内休克发生情况将其分...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3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确诊后24 h内休克发生情况将其分为ARDS并脓毒性休克组(61例)和ARDS非脓毒性休克组(52例)。选取同期2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患者治疗后28 d转归情况,将ARDS并脓毒性休克组患者分为存活组(27例)和死亡组(34例)。比较各组一般资料以及MMP-9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MP-9对ARDS并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RDS并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ARDS并脓毒性休克组、ARDS非脓毒性休克组的MMP-9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ARDS非脓毒性休克组的MMP-9表达水平高于ARDS并脓毒性休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MP-9可有效预测ARDS并脓毒性休克的发生[AUC(95%CI)=0.666(0.565~0.767)],其最佳临界值为28.53 ng/mL,对应的灵敏度为47.50%,特异度为94.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MP-9[OR(95%CI)=0.976(0.954~0.999)]、氧合指数[OR(95%CI)=0.978(0.957~1.000)]、IL-6[OR(95%CI)=1.004(1.000~1.008)]是ARDS并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MP-9可有效预测ARDS并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AUC(95%CI)=0.735(0.605~0.865)],其最佳临界值为33.83 ng/mL,对应的灵敏度为70.59%,特异度为77.78%。结论MMP-9对ARDS并脓毒性休克有较好的早期诊断价值,对ARDS并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脓毒性休克 诊断 预后评估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对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20
作者 吴梅清 薛晓艳 +2 位作者 饶芝国 林瑾 段美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 评价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对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23年6月航天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2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患者入院28 d预后将其分为存活组(... 目的 评价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对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23年6月航天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2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患者入院28 d预后将其分为存活组(n=46)、死亡组(n=56)。分析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感染部位、既往史、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呼吸频率、体温、胆固醇、甘油三酯、白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是否使用呼吸机、住院时是否合并感染性休克以及抗细菌和抗真菌治疗等资料,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DL水平对脓毒症相关ARDS死亡患者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 (1)102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病死率为54.90%。(2)死亡组患者的年龄、APACHEⅡ评分、使用呼吸机比例、合并感染性休克比例分别为(72.59±14.86)岁、26.50分、80.36%、73.21%,均显著高于存活组[(64.43±15.86)岁、20.00分、69.57%、36.96%],外周血HDL水平为(0.60±0.25) mmol/L,低于ARDS存活组[(0.90±0.33)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APACHEⅡ评分(OR=0.88,95%CI:0.81~0.95,P=0.002)、合并感染性休克(OR=0.25,95%CI:0.08~0.76,P=0.014)、低水平的HDL(OR=4.46,95%CI:2.34~8.48,P=0.001)是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HDL预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死亡的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5,以HDL 0.735 mmol/L作为预测ARDS死亡的临界点,其敏感度为71.74%,特异度为73.21%。结论 低水平的HDL是脓毒症相关ARDS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DL水平对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脓毒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