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在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夏兴焕 张珂 徐丽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抗体在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中的阳性分布特征,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法对200例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过敏原s IgE表达情况进行分析,观察患儿血清总IgE阳性率、过敏原s ... 目的探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抗体在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中的阳性分布特征,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法对200例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过敏原s IgE表达情况进行分析,观察患儿血清总IgE阳性率、过敏原s IgE阳性率及不同类型过敏原s IgE阳性率。结果在200例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中,血清总IgE阳性率为68.50%(137/200),其中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的阳性率分别为68.52%、68.48%,男女患儿的总IgE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0~3岁、4~6岁、7~12岁患儿的阳性率分别为67.62%、69.56%、69.23%,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总IgE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患儿的阳性率分别为68.18%、71.43%、66.67%、73.33%、68.14%,不同疾病类型患儿的总IgE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200例患儿中过敏原sIgE阳性率为62.50%(125/200)。125例sIgE阳性患儿中,吸入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为35.50%(71/200),食物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为11.00%(22/200),同时存在两组(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s IgE阳性率为16.00%(32/200),不同过敏原sIgE阳性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过敏原s IgE阳性患儿中,男女患儿数分别为67、58例,阳性率分别为62.04%、63.04%,男女患儿过敏原s IgE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吸入性过敏原s IgE阳性率患儿中排名靠前的过敏原有(从高到低):粉尘螨(34.50%)、户尘螨(25.50%)、链格孢(18.00%)。食物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患儿中排名靠前的过敏原有(从高到低):鸡蛋白(13.00%)、小麦(8.50%)、花生(6.50%)、大豆(5.00%)、蟹(5.00%)。结论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采用血清过敏原sIgE抗体检测能够提供关于过敏原特异性的信息,帮助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过敏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北京某医院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分析
2
作者 石金凤 杨冬明 +3 位作者 高盼 刘敏 张建红 化静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5期149-151,共3页
目的:分析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1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64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吸入性及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比较不同性别、不... 目的:分析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1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64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吸入性及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者过敏原情况。结果:不同性别患者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60岁患者过敏原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过敏292人次,中度过敏182人次,重度过敏21人次。所有过敏原中phad阳性率最高。结论: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整体阳性率偏低,年龄对过敏原导致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有一定影响,需拟定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减少过敏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过敏 分布特点
下载PDF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总抗体E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7
3
作者 孙宝清 韦妮莉 +2 位作者 王红玉 李靖 钟南山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抗体E(TIgE)水平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呼吸科和变态反应科门诊患者475例,采用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IgE水平,同时测定常见吸入性过敏原的特异性抗体E(SIgE)。结果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TIgE... 目的探讨血清总抗体E(TIgE)水平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呼吸科和变态反应科门诊患者475例,采用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IgE水平,同时测定常见吸入性过敏原的特异性抗体E(SIgE)。结果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TIgE水平呈非正态分布;0~14岁组TIgE水平高于青壮年和中老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IgE〈113 kU/L的正常参考值时,有38%的患者仍可出现过敏症状或者尘螨SIgE呈阳性;但随着TIgE值增高,其SIgE值不断上升。结论血清TIgE测定不能有效地排除有过敏症状患者对常见吸入性过敏原是否过敏;但高TIgE水平可增加过敏的概率,源于正常人群的TIgE参考值不能用来区分过敏试验阳性和阴性的患者,因为二者有广泛交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血清TIgE 过敏原SIgE
下载PDF
β-防御素-2与呼吸系统的免疫调节及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被引量:6
4
作者 孟颜 司利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35-1337,共3页
人类β-防御素(HBD)有6种,其中人体内HBD-2主要来源于呼吸系统,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HBD-2在呼吸道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并简述其与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关系。
关键词 Β-防御素-2 抗菌肽 免疫调节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原文传递
山东省呼吸道过敏性疾病500例过敏原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树娟 晏晓波 +2 位作者 王舒 杨秀云 田丰英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第19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山东省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常见过敏原的致病情况,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500例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采用阿罗格标准化吸入性过敏原点刺液及点刺针... 目的:探讨山东省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常见过敏原的致病情况,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500例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采用阿罗格标准化吸入性过敏原点刺液及点刺针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和组胺液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本组353例皮试阳性,阳性率70.6%;儿童组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1);尘螨过敏原(屋尘螨、粉尘螨)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过敏原(P<0.01);男性与女性皮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东省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多为吸入性过敏原致病,致病性过敏原主要是屋尘螨、粉尘螨、动物皮毛、白杨、艾蒿、真菌、尘螨为首要过敏原。与成人相比,过敏原导致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过敏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皮肤点刺试验
下载PDF
儿童螨性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眼结膜激发试验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宗鑫 何薇 何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6期417-418,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螨性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眼结膜激发试验(CPT)的应用的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初步确诊的变应性鼻炎患儿61例,经过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筛选出螨变应原阳性50例患者,经安脱达屋尘螨进行脱敏治疗前后,进行CPT... 目的探讨儿童螨性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眼结膜激发试验(CPT)的应用的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初步确诊的变应性鼻炎患儿61例,经过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筛选出螨变应原阳性50例患者,经安脱达屋尘螨进行脱敏治疗前后,进行CPT检测。结果筛选出的50例患者(皮肤点刺在+++以上)检测阳性率为100%,CPT检测的敏感性为91.5%,特异性为92.3%,有效性为91.4%。其引发的症状一般较轻微,仅限于眼部和鼻部。结论 CPT是一种诊断呼吸变态反应病因的简易方法,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结膜激发试验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变态反应
下载PDF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惠文 颜云盈 《内科》 2019年第5期577-580,共4页
舌下含服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又称舌下脱敏治疗,其临床应用已有30余年。SLIT治疗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安全、耐受性良好,考虑儿童的配合程度,目前建议在4岁以上儿童开展,对单一过敏和多重过敏患儿都有效,疗效维持时间长,能够预防患儿... 舌下含服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又称舌下脱敏治疗,其临床应用已有30余年。SLIT治疗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安全、耐受性良好,考虑儿童的配合程度,目前建议在4岁以上儿童开展,对单一过敏和多重过敏患儿都有效,疗效维持时间长,能够预防患儿对新过敏原发生过敏反应。本文就SLIT在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概况进行综述,旨为科学应用SLIT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儿童 综述
下载PDF
IL-33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伏晓 朱瑾 +2 位作者 陈漫漫 滕尧树 余波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492-495,共4页
IL-33作为IL-1家族成员之一,是参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Th)2型免疫反应和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发病的关键细胞因子,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T2)蛋白是其作用受体。当IL-33和ST2结合时,可诱导Th2型免疫反应细胞因子产生,引发呼吸道炎症。临床研究也... IL-33作为IL-1家族成员之一,是参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Th)2型免疫反应和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发病的关键细胞因子,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T2)蛋白是其作用受体。当IL-33和ST2结合时,可诱导Th2型免疫反应细胞因子产生,引发呼吸道炎症。临床研究也发现,血清IL-33水平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升高,提示IL-33在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就IL-33的分子特征、生物学活性及其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 辅助性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变应原皮肤试验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郑丽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5,78,共2页
关键词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变应原 皮肤试验
下载PDF
过敏原免疫治疗对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致敏原谱的影响:3年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聂金丹 徐清秀 +5 位作者 李文静 黄南 汪茵 王晓龙 杨林 祝戎飞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20年第5期434-440,共7页
目的探讨接受过敏原免疫治疗(AIT)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出现新增过敏原的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至2016年在本科室接受AIT的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40例患者(男性649例),平均年龄17.7岁... 目的探讨接受过敏原免疫治疗(AIT)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出现新增过敏原的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至2016年在本科室接受AIT的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40例患者(男性649例),平均年龄17.7岁。免疫治疗后,413例(25.2%)患者出现新增过敏原。单一致敏患者与多重致敏相比出现新增过敏原的概率降低(OR=0.432,95%CI:0.342~0.545)。134例患者纳入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AIT开始后0.5、1.5、2.5和3年时,出现新增过敏原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4.2%、17.2%、18.7%和26.1%。多重致敏患者相比单一致敏患者出现新增过敏原的速率更快(P=0.024)。结论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患者在接受AIT后,仍有少数患者出现新增过敏原。单一致敏患者与多重致敏患者相比出现新增过敏原概率降低。新增过敏原多出现在AIT早期,随着时间延长,出现新增过敏原的速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免疫治疗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新增过敏 危险因素 生存分析
下载PDF
皮肤点刺试验在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应用观察及预防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蓓南 包晓燕 +1 位作者 王雪敏 向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743-744,共2页
目的将皮肤点刺试验运用于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以便了解阳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护理、预防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80例有呼吸道过敏症状的患儿,选用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18种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根据风团或红晕大小来判... 目的将皮肤点刺试验运用于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以便了解阳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护理、预防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80例有呼吸道过敏症状的患儿,选用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18种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根据风团或红晕大小来判断阳性结果。结果过敏原阳性率以粉尘螨为最高(62.50%),其余均不超过(10.00%)。结论皮肤点刺试验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无痛、经济、安全、局部副作用易消退,无全身不良反应,阳性检出率高的特点,能针对性寻找出过敏原,为治疗、护理、预防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点刺试验 儿童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应用 预防
下载PDF
新增过敏原对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玉莹 王静茹 +1 位作者 刘光辉 祝戎飞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447-448,共2页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结膜炎)是呼吸系统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特异性个体接触外界变应原后,由多种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共同参与的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症。特异性免疫治疗(AIT)是唯一针对病因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 特异性免疫治疗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过敏
下载PDF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血清EDN与总IgE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殷皓 周卫东 +3 位作者 韩菲菲 俞蕾 费捷 崔玉宝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633-2637,共5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衍生神经毒素(EDN)对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血清总IgE(tIg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诊断为过敏性哮喘或(和)过敏性鼻炎的65例患儿作为病例组,健康儿童22例为对照组,根据病例组患儿的血清tIgE水平将其...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衍生神经毒素(EDN)对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血清总IgE(tIg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诊断为过敏性哮喘或(和)过敏性鼻炎的65例患儿作为病例组,健康儿童22例为对照组,根据病例组患儿的血清tIgE水平将其分为A组(42例,血清tIgE水平>200 kU/L)和B组(23例,血清tIgE水平为100~200 kU/L)。对各组患者的血tIgE、EDN、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病例A组、病例B组、对照组三组间比较,血清EC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DN和HMGB1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患儿血清EDN和HMGB1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EDN水平诊断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值为0.894,而血清ECP、HMGB1水平诊断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AUC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的血清EDN水平与tIgE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相对于ECP和HMGB1,血清EDN对儿童呼吸道尘螨过敏性疾病具有更高的实验诊断价值,其表达水平与IgE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有望作为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病情评价的新型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总IGE 嗜酸性粒细胞衍生神经毒素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患者吸入性特异性lgE与年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
14
作者 崔文君 黄福倩 +1 位作者 王莹莹 李秀芳 《临床医学进展》 2020年第11期2660-2666,共7页
背景: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患者的一些吸入性过敏原特征会因年龄而异,并可合并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等其他各种疾病,对诊断、治疗和预后产生重要影响。目的:探讨活动性AD患者中血清吸入性特异性lgE检测结果和年龄的相关性,及... 背景: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患者的一些吸入性过敏原特征会因年龄而异,并可合并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等其他各种疾病,对诊断、治疗和预后产生重要影响。目的:探讨活动性AD患者中血清吸入性特异性lgE检测结果和年龄的相关性,及其与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关系,为与AD患者年龄阶段有关的临床管理及合并症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09至2020-09在我院确诊为AD并处于活动期的患者409例,对其进行血清吸入性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并根据是否合吸道过敏性疾病分为两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事后比较采用LSD法进行校正。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6岁、6~12岁、≥12岁三个年龄段阳性率最高的前三种过敏原均依次为榆树、点青霉/烟曲霉/交链孢霉、梧桐,阳性率最低的两种过敏原均依次为豚草、艾蒿。18岁以下AD患者,点青霉/烟曲霉/交链孢霉和梧桐的阳性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P 【0.05),其余吸入性过敏原则未发现此趋势,且不同年龄组梧桐致敏的阳性等级存在差异(P 【0.05);三个年龄段中,6~12岁患者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种类数高于【6岁的患者(F = 4.270, P 【0.05)。此外,合并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种类数高于未合并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患者(P 【0.01)。结论:患者各个年龄段吸入性过敏原结果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各年龄段致敏率最高的过敏原均为榆树、点青霉/烟曲霉/交链孢霉、梧桐;但18岁以下,点青霉/烟曲霉/交链孢霉和梧桐致敏率及致敏级别可能随年龄增大而变化;且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合并的过敏原种类数也有差异。此外可得出假设,AD患者合并的吸入物过敏原阳性种类数越高,越可能合并呼吸系统道过敏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吸入性特异性IgE 年龄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下载PDF
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玉敏(综述) 舒畅(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6期2748-2753,共6页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最常见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且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特异性免疫治疗至今已发展百余年,具有长期疗效和延缓过敏性疾病自然病程的潜力,目前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最常用且易接受的途径是皮下特...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最常见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且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特异性免疫治疗至今已发展百余年,具有长期疗效和延缓过敏性疾病自然病程的潜力,目前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最常用且易接受的途径是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因SLIT安全性高、疗效好,被认为是SCIT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替代方法。该文就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SLIT的各方面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 哮喘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综述
下载PDF
高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经鼻雾化治疗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锋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6期763-764,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采用高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经鼻雾化治疗的疗效。方法80例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经鼻雾化吸入。依据IgE水平将观...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采用高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经鼻雾化治疗的疗效。方法80例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经鼻雾化吸入。依据IgE水平将观察组分为IgE介导亚组和非IgE介导亚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IgE介导亚组与非IgE介导亚组的临床症状评分、VAS评分和最大呼气流量(PEF%)。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EF%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VAS评分、P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IgE介导亚组与非IgE介导亚组的临床症状评分、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IgE介导亚组的PEF%显著高于IgE介导亚组(P<0.05)。结论高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经鼻雾化治疗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疗效显著,特异性lgE抗体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儿童 高渗盐水 布地奈德 经鼻雾化
下载PDF
北京地区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17
作者 吕燕松 宋伟 +2 位作者 郭丽敏 姜素红 李传颖 《华南预防医学》 2023年第7期863-868,共6页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及过敏原特征。方法以北京市某3家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9月进行过敏原sIgE检测的确诊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病例特征及过敏原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及过敏原特征。方法以北京市某3家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9月进行过敏原sIgE检测的确诊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病例特征及过敏原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吸入过敏原sIgE阳性率为36.00%,食物过敏原sIgE阳性率为22.00%,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入过敏原sIgE阳性率前5位为屋尘螨、粉尘螨、艾蒿、猫皮毛屑、德国蟑螂,s IgE阳性率分别为16.98%、15.00%、14.09%、7.32%、6.41%,食物过敏原sIgE阳性率前5位为鸡蛋白、牛奶、鳕鱼/龙虾/扇贝、巴西胡桃、虾,sIgE阳性率分别为7.00%、6.68%、5.28%、2.71%、2.03%。吸入过敏原中除艾蒿、葎草、屋尘外,过敏性鼻炎、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儿sIgE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食物过敏原中除鳕鱼/龙虾/扇贝外,过敏性鼻炎、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儿sIgE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的患儿19种过敏原sIgE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10种吸入过敏原s IgE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食物过敏原中除鳕鱼/龙虾/扇贝外,不同年龄段患儿过敏原sIgE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的过敏原sIgE阳性率比较,除屋尘外其余吸入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食物过敏原中巴西胡桃、蟹sIgE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北京地区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sIgE阳性主要过敏原为屋尘螨、粉尘螨、艾蒿、猫皮毛屑、鸡蛋白,过敏原sIgE阳性率在不同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不同年龄段儿童中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性别的过敏原sIgE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吸入性过敏 食物过敏 特异性IGE
原文传递
微生物多样性改变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
18
作者 徐兆男 车延路 孙亚男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76-179,共4页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是由异质性炎性免疫介导的疾病,目前已在全球构成了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最近研究显示,过敏性疾病患病率的显著增加与人体早期定殖微生物的变化有关,早期生命中人类微生物群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免疫系统的发展中...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是由异质性炎性免疫介导的疾病,目前已在全球构成了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最近研究显示,过敏性疾病患病率的显著增加与人体早期定殖微生物的变化有关,早期生命中人类微生物群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免疫系统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健康的"微生物群的定殖是保持终身健康的关键因素。宿主微生物群多样性和代谢活动的变化,使人体更易受到过敏性疾病的侵扰。文章概述了关于微生物群的改变对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潜在作用和如何调节这些不同身体区域的微生物群组成作为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潜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 哮喘 微生物 益生菌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与皮肤过敏原试验的调查 被引量:17
19
作者 赵京 马煜 +1 位作者 陈育智 韩志荣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879-1881,共3页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与郊区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的情况。方法  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月期间 ,采用“国际间儿童哮喘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对比研究”的调查方案及标准问卷 ,在北京朝阳区 (城区 ...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与郊区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的情况。方法  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月期间 ,采用“国际间儿童哮喘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对比研究”的调查方案及标准问卷 ,在北京朝阳区 (城区 )及通州区 (郊区 )按随机整群抽样法 ,共调查了 2 1所中学以 13~ 14岁为主的初一及初二年级的全部学生 70 77名 (城区 35 31名 ,郊区 35 4 6名 ) ;并在参加调查的学生中 ,再随机整群抽样 ,对城区和郊区各 10 0 0名左右的儿童进行 13种常见过敏原的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城区儿童既往喘息发病率为 12 4 %、近 12个月喘息发病率为 7 2 %、近 12个月运动后喘息发病率为 2 5 6 %、近 12个月夜间干咳发病率为 19 3% ;而郊区儿童此 4项调查结果分别为4 5 %、4 3%、12 5 %及 8 3%。城区儿童既往未感冒或着凉时即有打喷嚏、流鼻涕或鼻塞等过敏性鼻炎表现的占 4 6 1% ,近 12个月发生过的占 35 6 % ,有鼻子不适同时伴眼痒流泪的为 10 3% ;郊区学生有这些症状的比例分别是 2 1 3%、12 3%和 3 3%。 13~ 14岁城市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达 8 4 %。以上各种情况患病率北京城区均明显高于郊区 (P <0 0 5 )。城区儿童 13种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郊区儿童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儿童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皮肤过敏原试验 调查 发病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