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2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和肽素、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强离子隙表达与中毒严重程度评分有关且对疗效有预测价值
1
作者 胡建平 谢婷 +2 位作者 闵林玲 卜明 杨波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和肽素(Copeptin)、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强离子隙(SIG)表达与中毒严重程度评分(PSS)的关系及其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AOPP患者68例,依据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53例)和无效...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和肽素(Copeptin)、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强离子隙(SIG)表达与中毒严重程度评分(PSS)的关系及其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AOPP患者68例,依据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53例)和无效组(15例)。比较并分析2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血清Copeptin、NLR、SIG水平、PSS分值,探讨其对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无效组中毒至入院时间长于有效组,病情程度、服毒量、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水平高于有效组,胆碱酯酶(ChE)水平低于有效组(P均<0.05);无效组治疗前、治疗10 d后血清Copeptin、NLR、SIG水平、PSS分值高于有效组(P均<0.05);AOPP患者治疗前、治疗10 d后血清Copeptin、NLR、SIG水平与PSS分值呈正相关(P均<0.05);治疗前、治疗10 d后血清Copeptin、NLR、SIG高表达为AOPP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治疗前血清Copeptin、NLR、SIG水平预测AOPP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0、0.692、0.758,各指标联合预测的AUC最大,为0.908,灵敏度为93.33%、特异性为81.13%。结论:血清Copeptin、NLR、SIG可作为评估AOPP患者中毒严重程度和疗效预测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中毒 和肽素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强离子隙 中毒严重程度评分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和肽素及脑钠肽水平观察及临床意义分析
2
作者 夏世军 张帆 《大医生》 2024年第7期111-113,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和肽素(CPT)及脑钠肽(BNP)的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100例CHF患者设为CHF组,另选取同期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和肽素(CPT)及脑钠肽(BNP)的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100例CHF患者设为CHF组,另选取同期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CPT、BNP水平;根据病情程度不同将CHF组患者分为Ⅱ级组(32例)、Ⅲ级组(41例)和Ⅳ级组(27例),分析不同心功能患者CPT、BNP水平,分析血清CPT、BNP水平与CHF患者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CHF组患者血清CPT、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Ⅳ级组患者血清CPT、BNP水平均高于Ⅲ级组和Ⅱ级组,Ⅲ级组高于Ⅱ级组(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PT、BNP水平预测CHF患者心功能分级Ⅳ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1、0.715,敏感度分别为0.778、0.741,特异度分别为0.849、0.79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HF患者心功能分级与血清CPT、BNP水平均呈正相关(r=0.584、0.627,均P<0.05)。结论在CHF患者中,血清CPT、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存在正相关关系,上述指标用于评估CHF患者心功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和肽素 脑钠 心功能分级
下载PDF
和肽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烽华 庄少伟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心血管疾病目前仍是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疾病,而目前常用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应用时仍存在敏感性及特异性的不足,因此临床上需要寻求更多的生物标志物来完善相关疾病的诊治。和肽素作为一种新型的心血管疾病预测因子,近年被发现在心血... 心血管疾病目前仍是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疾病,而目前常用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应用时仍存在敏感性及特异性的不足,因此临床上需要寻求更多的生物标志物来完善相关疾病的诊治。和肽素作为一种新型的心血管疾病预测因子,近年被发现在心血管疾病的日常评估及监测、急性发病的早期诊断及后期终点事件发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很高,可以更好地完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肽素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 利钠 预测 综述
下载PDF
体重指数及血浆和肽素对老年首发急性脑梗死后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
4
作者 李建美 邓静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5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及血浆和肽素对老年首发急性脑梗死(ACI)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9例首发老年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统一给予阿司匹林(100mg,1次/d...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及血浆和肽素对老年首发急性脑梗死(ACI)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9例首发老年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统一给予阿司匹林(100mg,1次/d)口服治疗,规律性用药1周后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抑制率,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组,n=24)及阿司匹林敏感组(AS组,n=75)。检测患者入院血浆和肽素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指标,重点评估BMI及血浆和肽素在首发老年ACI患者AR中的交互作用。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R组与AS组患者糖尿病比例、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患者中超重及肥胖的比例显著高于AS组,AR组患者的血浆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AS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血浆和肽素及BMI与和肽素的乘积均对老年首发ACI后AR有影响(P<0.05)。同时发现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是老年首发ACI患者后AR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首发ACI患者BMI与血清和肽素水平在AR发生风险上存在交互作用,通过控制BMI、和肽素水平对降低AR发生风险均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司匹林抵抗 体重指数 和肽素
下载PDF
和肽素、糖类抗原125在急性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小静 王甜 +4 位作者 焦文文 李英 田莉 叱晓宁 温馨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7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和肽素、糖类抗原125(CA-125)在急性心力衰竭(AHF)伴心房颤动(AF)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出院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AHF、AF、AHF合并AF患者共计427例,根据疾病特性分为AHF... 目的探讨和肽素、糖类抗原125(CA-125)在急性心力衰竭(AHF)伴心房颤动(AF)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出院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AHF、AF、AHF合并AF患者共计427例,根据疾病特性分为AHF组151例、AF组124例、观察组(AHF合并AF)152例,并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四组患者血浆和肽素、CA-125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并进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数据。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统计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的心脏不良事件(再发AHF、心源性休克、心源性猝死)。结果血浆和肽素、CA-125及NT-proBNP在四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660.750、359.495、282.953,P<0.01)。左心功能指标LAD、LVEDd、LVESd、LVEF在四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76.638、51.179、641.125、80.049,P<0.01)。三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χ^(2)=34.856,P<0.01)。血浆和肽素及CA-125均与心脏不良事件呈明显正相关(r=0.512、0.558,P<0.05)。结论和肽素及CA-125在AHF合并AF患者中的表达呈现高水平,对患者近期心脏预后有一定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肽素 糖类抗原125 急性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心脏不良事件
下载PDF
和肽素联合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急危重症患者30天死亡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郑亮亮 王凡 +1 位作者 张新超 温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7期532-537,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和肽素(copeptin)联合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危重症患者30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医院急诊科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入住急诊抢救室或重症监护室的患者201例作为研究对象,来诊时立即留取血清标本测定和肽素... 目的分析血清和肽素(copeptin)联合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危重症患者30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医院急诊科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入住急诊抢救室或重症监护室的患者201例作为研究对象,来诊时立即留取血清标本测定和肽素、NT-proBNP水平及其他常用临床血液指标,所有病例均随访30 d,记录患者生存情况。临床资料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血清和肽素水平在30 d随访死亡组与生存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350 pg/mL vs.12.378 pg/mL)。经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分析,血清和肽素、ln(NT-proBNP)对急危重症患者的预后有独立预测意义(OR值分别为1.069、1.768)。ROC曲线分析提示,和肽素、NT-proBNP的AUC分别为0.762、0.703,二者联合预测ROC曲线AUC为0.840,优于单一指标AUC。进一步分析发现,两者均呈高水平的患者较之低水平患者病死率明显增高。结论血清和肽素及NT-proBNP均可作为急危重症患者30 d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对急危重症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辅助预测价值,且两指标联合相较于单一指标预测预后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肽素(copeptin) N末端脑钠前体(NT-proBNP) 危重症 30天死亡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及和肽素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孙妍 陶迎春 莫日格乐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观察新生儿窒息患者中和肽素(Copeptin)以及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的变化,探讨二者在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选取内蒙古包钢医院儿科64例新生儿窒息患者(其中... 目的 观察新生儿窒息患者中和肽素(Copeptin)以及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的变化,探讨二者在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选取内蒙古包钢医院儿科64例新生儿窒息患者(其中轻度窒息39例、重度窒息25例;合并心肌损伤28例、非心肌损伤36例)及健康新生儿30例,于各组患儿出生后1 h内采血检测和肽素、缺血修饰蛋白、心肌酶及pH值的水平。结果 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及对照组IMA、Copeptin、CK、CK-MB、cTnT、p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肌损害新生儿中重度窒息组的IMA、Copeptin、CK、CK-MB、cTnT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约登指数其中IMA最佳界值是132.13 U/mL,敏感度86%,特异度73%;Copeptin最佳界值是929.73 pg/mL,敏感度100%,特异度82%。结论 IMA、Copeptin与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及窒息后心肌损害存在相关性,可以作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心肌损害 缺血修饰白蛋白 和肽素
下载PDF
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肽素、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表达水平与感染的相关性
8
作者 冯伟 王宁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7期2076-207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 (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和肽素(Copeptin)、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表达水平与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预测老年肾... 目的:探讨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 (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和肽素(Copeptin)、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表达水平与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预测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感染提供可靠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2月南阳油田总医院收治的89例血液透析后7 d发生感染的老年肾衰竭患者为感染组,同期89例透析后7 d未发生感染的老年肾衰竭患者为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后1 d、7 d血清SAA、Copeptin、NGAL表达水平,分析透析后1 d血清SAA、Copeptin、NGAL表达水平间相关性、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对感染的危险度。结果:感染组透析后1 d、7 d血清SAA、Copeptin、NGAL表达水平较未感染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93、8.050、19.949;42.658、17.844、29.740,P<0.05);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1 d血清SAA与血清Copeptin、NGAL,血清Copeptin与NGAL呈正相关(r=0.587、0.629、0.44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后1 d血清SAA (>56.44 mg/L)、Copeptin (>4.57μmol/L)、NGAL (>48.89 ng/mL)表达水平是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后7 d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OR=7.385、6.765、4.129,P<0.05);透析后1 d血清SAA、Copeptin、NGAL高水平患者发生感染危险度高于低水平(RR=4.310、3.225、3.525,P<0.05)。结论: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伴感染者血清SAA、Copeptin、NGAL表达水平呈高表达,动态监测其血清水平变化有助于早期制定防感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肾衰竭 血液透析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和肽素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下载PDF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和肽素联合左心室功能参数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康志平 马永倩 +2 位作者 刘琳铭 高珣 李敬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5期552-555,共4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ST2)、和肽素(Copeptin)联合左心室功能参数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北省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258例... 目的探讨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ST2)、和肽素(Copeptin)联合左心室功能参数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北省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25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中度组(80例)和重度组(178例)。根据重度组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154例)和死亡组(24例)。比较分析轻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超敏肌钙蛋白Ⅰ(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Ⅰ,hs-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sST2、N末端B型脑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Copeptin、全血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 E)]水平和左心室功能参数[左心室射血时间(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time,LVET)、左心室做功(left ventricular work,LCW)]。分析sST2、Copeptin与全血ChE水平、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分析sST2、Copeptin联合左心室功能参数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轻中度组患者的hs-cTnⅠ、CK-MB、sST2、NT-proBNP、Copeptin水平均显著低于重度组(P<0.05),全血ChE、LVET、LCW均显著高于重度组(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hs-cTnⅠ、CK-MB、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存活组患者的sST2、Copeptin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全血ChE、LVET、LCW均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ST2、Copeptin与全血ChE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0.733,P<0.05;r=-0.681,P<0.05),与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均呈显著正相关(r=0.745,P<0.05;r=0.714,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ST2、Copeptin、LVET、LCW联合检测预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28,显著高于sST2(0.788)、Copeptin(0.794)、LVET(0.739)、LCW(0.758)单一指标预测。且联合检测预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指标。结论预后不良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sST2、Copeptin水平显著升高,左心室功能参数LVET、LCW显著降低,且sST2、Copeptin联合左心室功能参数LVET、LCW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预后不良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 和肽素 左心室功能参数 预后
下载PDF
血清胆碱酯酶、和肽素水平在机械通气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预后评估中的预测效能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蕊馨 陈贝贝 +2 位作者 吴瑜 袁春 苗培培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4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sCHE)、和肽素水平在机械通气(MV)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预后评估中的预测效能。方法我院收治的200例MV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根据其28 d死亡情况分为存活组(n=133)和死亡组(n=67),比较两组血清sCHE、和肽素水平及临床肺部...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sCHE)、和肽素水平在机械通气(MV)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预后评估中的预测效能。方法我院收治的200例MV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根据其28 d死亡情况分为存活组(n=133)和死亡组(n=67),比较两组血清sCHE、和肽素水平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的差异,分析血清sCHE、和肽素与上述各评分的相关性,评价血清sCHE、和肽素水平预测MV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死亡组血清sCHE水平低于存活组,血清和肽素及CPIS、SOFA、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CHE、和肽素及SOFA、APACHE-Ⅱ评分为MV并发肺部感染患者28 d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sCHE、和肽素单独及联合预测MV并发肺部感染患者28 d内死亡的AUC分别为0.821、0.801、0.906,联合预测效能更高(P<0.05);sCHE与CPIS、SOFA、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和肽素与CPIS、SOFA、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sCHE、和肽素单独及联合均能够较好地预测MV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短期预后,且二者与CPIS、SOFA、APACHE-Ⅱ评分存在相关性,能一定程度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 胆碱酯酶 和肽素 预后结局 预测效能
下载PDF
血清CRP、和肽素、PCT在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表达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冬艳 荆婵 +1 位作者 曲瑞杰 佑航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6期1073-1076,1081,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肽素、降钙素原(PCT)在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表达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63例,根据有无合并脓毒血症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肽素、降钙素原(PCT)在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表达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63例,根据有无合并脓毒血症分为对照组(未合并脓毒血症,n=95)和观察组(合并脓毒血症,n=68)。观察组根据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血症组22例,严重脓毒血症组26例,脓毒性休克组20例。对比两组、观察组不同病情程度、不同预后情况者血清CRP、和肽素及PCT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CRP、和肽素、PCT水平及APACHE-Ⅱ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RP、和肽素及PCT单一及三者联合检测对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CRP、和肽素及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和肽素及PCT水平: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脓毒性休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CRP、和肽素、PCT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RP、和肽素、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表达呈正相关(r=0.598、0.522、0.612,P<0.05)。依据ROC曲线可知,CRP、和肽素联合PCT检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26、0.856,AUC=0.979(95%CI:0.869~0.989),明显高于三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CRP、和肽素、PCT水平对于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病情监测、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且三者联合检测更能全面、客观反映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预后情况,提高死亡风险预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和肽素 降钙 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
下载PDF
和肽素用于鉴别尿崩症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郭洋洋 谢梦晨 王昕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7期104-107,共4页
和肽素是精氨酸血管升压素的C末端片段,与升压素来源于相同前体,被认为是升压素的替代标志物。与升压素相比,和肽素体外稳定性高且测量方便。研究表明,在尿崩症患者中,高渗盐水和精氨酸刺激后的和肽素试验比禁水–升压素试验具有更高的... 和肽素是精氨酸血管升压素的C末端片段,与升压素来源于相同前体,被认为是升压素的替代标志物。与升压素相比,和肽素体外稳定性高且测量方便。研究表明,在尿崩症患者中,高渗盐水和精氨酸刺激后的和肽素试验比禁水–升压素试验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本文就和肽素作为尿崩症鉴别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肽素 尿崩症 精氨酸血管升压
下载PDF
NT-ProBNP、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及和肽素水平变化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楠楠 张晓东 张芹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0期1812-1815,共4页
目的 分析NT-ProBNP、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及和肽素水平变化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急性发作的相关性,及其对病情评估、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9月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入院后病情急性加重的CHF患者75... 目的 分析NT-ProBNP、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及和肽素水平变化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急性发作的相关性,及其对病情评估、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9月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入院后病情急性加重的CHF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CHF组;根据CHF组治疗前后分为急性加重和稳定期;另匹配性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部志愿者63名,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NT-ProBNP、血清GDF-15及和肽素水平检测,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NT-proBNP水平、血清GDF-15、和肽素水平与CHF患者急性发作的关系;采用全模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CHF急性发作的关系。结果 CHF组患者各时期NT-ProBNP、血清GDF-15、和肽素水平、及LVESD、LVED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27.143、3513.850、512.23、188.766、148.963,P<0.05),而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9.853,P<0.05);CHF患者稳定期LVEF高于急性加重期,NT-ProBNP、血清GDF-15、和肽素水平及LVESD、LVEDD均低于急性加重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778、34.260、2.800、23.544、6.174、7.164,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血清GDF-15、和肽素水平与CHF急性发作呈正相关(r=0.43、0.38、0.5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T-ProBNP、血清GDF-15、和肽素水平是CHF急性发作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NT-ProBNP、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和肽素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有关,同时是其发作的独立预测因子,检测上述实验室指标对于早期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进而实施针对性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PROBNP GDF-15 和肽素 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发作
下载PDF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和肽素、白细胞介素-38、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变化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赵贺红 李群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186-119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血清和肽素、白细胞介素-38(IL-38)、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HR)、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DFR)的变化,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APE患者8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低...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血清和肽素、白细胞介素-38(IL-38)、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HR)、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DFR)的变化,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APE患者8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低危组(35例)、中危组(28例)和高危组(17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和肽素、IL-38、MHR、DFR水平。采用肯德尔秩相关分析血清和肽素、IL-38、MHR、DFR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根据预后情况将APE患者分为生存组(66例)和病死组(14例),分析APE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危组血清和肽素、MHR、DFR水平升高,IL-38水平降低(均P<0.05)。中、高危组血清和肽素、MHR、DFR水平高于低危组,且高危组高于中危组(均P<0.05)。中、高危组IL-38水平低于低危组,且高危组低于中危组(均P<0.05)。和肽素与A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230,P=0.009),IL-38、MHR、DFR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无关(均P>0.05)。病情严重程度(高危)、BNP>100 pmol/L、cTnT>0.2μg/L、和肽素、MHR、DFR为APE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IL-38则是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APE患者血清和肽素、MHR、DFR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升高,IL-38水平随病情加重而降低。病情严重程度、BNP、cTnT、和肽素、IL-38、MHR、DFR为APE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和肽素 白细胞介-38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疾病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和肽素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郑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4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及和肽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及和肽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2组均治疗6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ysC、和肽素水平、6 min步行距离(6MWD)及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4.00%(χ^(2)=9.490,P=0.002)。治疗60 d后,2组血清CysC、和肽素水平低于治疗前,6MWD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00%,与对照组的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P=0.673)。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可显著改善疾病症状,缓解并抑制心室重构,有效降低血清CysC及和肽素水平,提高患者运动耐量,且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胱抑C 和肽素
原文传递
CP对冠心病CHF患者左室功能及NT-proBNP、和肽素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李永坚 沈铭贤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0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CP)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左室功能及血清N端-B型脑钠肽原(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肽素(copcptin,CP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CP)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左室功能及血清N端-B型脑钠肽原(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肽素(copcptin,CP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入南方医院太和分院治疗的81例冠心病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1)和B组(n=40),B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A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CP辅助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peak E,E值)/二尖瓣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peak A,A值)、血清NT-proBNP、CPP水平、5项症状体征(胸闷、心悸、气短、咳嗽、下肢水肿)改善评分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LVEF、E/A值均升高,且A组更高(P<0.05);两组血清NT-proBNP、CPP水平及症状体征评分降低,且A组更低(P<0.05);而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可改善心肌代谢,提高冠心病CHF患者LVEF,减轻各类症状,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左室功能 N端-B型脑钠前体 和肽素
下载PDF
血清lp(a)、cTnI及和肽素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李方帅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8期176-179,共4页
目的 探究血清脂蛋白(a)[lp(a)]、肌钙蛋白I(cTnI)及和肽素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确诊患者,比较所有患者在不同胸痛时间的lp(a)、c TnI及和肽素的水平,并观察... 目的 探究血清脂蛋白(a)[lp(a)]、肌钙蛋白I(cTnI)及和肽素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确诊患者,比较所有患者在不同胸痛时间的lp(a)、c TnI及和肽素的水平,并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情况,分为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组(MACE组)和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组(非MACE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lp(a)、cTnI及和肽素的水平预测急性心肌梗死不良预后的价值,为该病早期预测干预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胸痛6 h、8 h、12 h、24 h的lp(a)及和肽素水平呈下降的趋势,而cTnI水平则呈上升的趋势(P <0.05);MACE组与非MACE组的Killip分级≥2级、左室射血分数、lp(a)、cTnI及和肽素水平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a)、cTnI及和肽素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lp(a)、cTnI及和肽素三者均对急性心肌梗死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不良预后患者的cTnI水平则呈上升的趋势,lp(a)及和肽素水平均呈下降的趋势,lp(a)、cTnI及和肽素3种元素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预测价值相对较高,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检测指标,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脂蛋白(a) 肌钙蛋白Ⅰ 和肽素 急性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血清糖类抗原125、B型脑钠肽联合和肽素检测在心力衰竭伴心房纤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18
作者 李运丽 张海波 艾景雪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3年第2期72-74,121,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B型脑钠肽(BNP)及和肽素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伴心房纤颤(AF)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AF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根据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病情发生情... 目的: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B型脑钠肽(BNP)及和肽素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伴心房纤颤(AF)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AF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根据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病情发生情况,又将其分为预后良好亚组(n=38)与预后不良亚组(n=33).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单纯心力衰竭患者88例纳入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及观察组中预后良好亚组与预后不良亚组之间CA125、BNP及和肽素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CA125、BNP及和肽素对心力衰竭合并AF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CA125、BNP及和肽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预后不良亚组CA125、BNP及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亚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BNP及和肽素联合检测心力衰竭合并AF诊断特异度明显高于3者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125、BNP及和肽素在心力衰竭伴AF患者中呈现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在患者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糖类抗原125 B型脑钠 和肽素 心力衰竭伴心房纤颤 预后评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和肽素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11
19
作者 赵玉清 袁桂莉 +4 位作者 张进顺 闫青叶 李方江 王晓芸 杨淼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和肽素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01至2012-10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4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测定并记录患者血和肽素、NT-proBNP浓度。出院后随访12个... 目的:探讨和肽素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01至2012-10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4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测定并记录患者血和肽素、NT-proBNP浓度。出院后随访12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心脏事件组和无复发事件组,心脏事件组包括心原性死亡患者及因心力衰竭恶化再次入院患者,分析两组和肽素、NT-proBNP水平与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心脏事件组血浆和肽素、NT-proBNP浓度均高于无复发事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和肽素、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定的ROC曲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和肽素、NT-proBNP浓度符合预测心脏事件的条件。将血和肽素水平为11.36 pg/mol、血NT-proBNP水平为1023.90 ng/L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危险分层界值,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危组与低危组两组发生心脏事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和肽素、NT-proBNP浓度越高,发生心脏件的风事险越高,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和肽素、NT-proBNP浓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和肽素 N末端B型利钠 危险分层 预后
下载PDF
血清和肽素、降钙素原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1
20
作者 杨永凯 张帆 +4 位作者 薛少华 刘盾 周晓辉 何祥中 高伟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483-2484,2487,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和肽素、降钙素原(PCT)与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断为脑出血、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120例及同期体检的健康者60例(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和肽素与PCT水平... 目的研究血清和肽素、降钙素原(PCT)与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断为脑出血、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120例及同期体检的健康者60例(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和肽素与PCT水平的差异。结果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组和肽素、PCT水平均高于脑出血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生存组血清和肽素、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和肽素、PCT和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关系密切,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肺疾病 和肽素 降钙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