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咬合恢复对偏侧咀嚼大鼠咀嚼肌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晓光 刘太生 +4 位作者 高德安 高静 于肖鹏 张丽 王延秀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99-503,共5页
目的:研究咬合恢复对偏侧咀嚼大鼠咀嚼肌的影响。方法:4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4组,所有动物间断磨除右上、下颌磨牙牙冠至龈下,实验1组第3周、实验2组第9周停止磨牙,任其自行萌出,恢复咬合关系。对照组不停止牙冠磨除,饲养条件相同。实... 目的:研究咬合恢复对偏侧咀嚼大鼠咀嚼肌的影响。方法:4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4组,所有动物间断磨除右上、下颌磨牙牙冠至龈下,实验1组第3周、实验2组第9周停止磨牙,任其自行萌出,恢复咬合关系。对照组不停止牙冠磨除,饲养条件相同。实验1组磨除牙冠后10周末、实验2组磨除牙冠后16周末处死动物,取其双侧颞肌、咬肌进行光镜、电镜切片检查,结果与对照组对照。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1组与对照1组双侧咀嚼肌受损情况有显著性差异(χ2=40,P<0.01)。实验2组与对照2组双侧咀嚼肌受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χ2=3.66,P>0.05)。结论:早期咬合恢复,可恢复偏侧咀嚼大鼠咀嚼肌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咀嚼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咀嚼肌 咬合恢复 大鼠 WISTER大鼠 咬合关系 偏侧咀嚼 实验研 咀嚼肌 SPSS10.0软件 磨牙牙冠 显著性差异 对照组
下载PDF
咬合恢复对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mRNA及其相应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光 高德安 +3 位作者 靳松 王延秀 亓春花 朱声荣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11-415,共5页
目的:研究咬合恢复对大鼠三叉神经节P物质(substance P,SP)及编码SP的前速激肽原A(PPTA)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及相应的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动物间断磨除右上、下颌磨牙牙冠至龈下,2组分别... 目的:研究咬合恢复对大鼠三叉神经节P物质(substance P,SP)及编码SP的前速激肽原A(PPTA)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及相应的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动物间断磨除右上、下颌磨牙牙冠至龈下,2组分别于第3、9周停止磨牙,任其自行萌出,恢复咬合关系。双侧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a,TG)切片行SP免疫组织化学反应(SABC法)和原位杂交反应。光镜观察摄片,并用Image Pro Plus 5.1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测定。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侧咀嚼实验组咀嚼侧和非咀嚼侧TG内,SP阳性神经元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P<0.05),其非咀嚼侧显著低于咀嚼侧(P<0.05);而PPTA mRNA阳性神经元百分比显著增高(P<0.01,P<0.05),其非咀嚼侧显著高于咀嚼侧(P<0.01)。早期恢复咬合实验组TG内SP和PPTA mRNA阳性神经元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其咀嚼侧与非咀嚼侧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晚期恢复咬合实验组TG内,SP和PPTA mRNA表达情况与单侧咀嚼实验组一致。结论:早期恢复咬合关系TG内SP和PPTA mRNA表达可恢复正常,晚期恢复咬合关系其表达不能恢复正常,SP和PPTA mRNA参与了单侧咀嚼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病的病理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前速激肽原AmRNA 三叉神经节 咬合恢复 大鼠
原文传递
口腔操及张口训练促进下颌骨骨折后张口度及咬合关系恢复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海燕 方永山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7期2504-2504,共1页
下颌骨骨折治疗的重要目的是恢复术前的咬合关系。对30例患者早期实行口腔操及张口训练患者可早期进食和进行下颌骨的功能活动,促进骨折的愈合。
关键词 口腔操 张口训练 下颌骨骨折 张口度 咬合关系恢复 康复
下载PDF
儿童髁状突骨折术后训练对咬合功能恢复的作用
4
作者 孙宝利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9期1703-1703,1711,共2页
对髁状突骨折术后患儿采用咀嚼运动训练,开口度训练,颞颌关节按摩等康复方式,观察其对儿童髁状突骨折咬合功能恢复的作用。结果66例患儿中,64例张口度>37mm,咬合功能恢复到伤前咬合关系。本组观察说明早期的功能训练可避免儿童下颌... 对髁状突骨折术后患儿采用咀嚼运动训练,开口度训练,颞颌关节按摩等康复方式,观察其对儿童髁状突骨折咬合功能恢复的作用。结果66例患儿中,64例张口度>37mm,咬合功能恢复到伤前咬合关系。本组观察说明早期的功能训练可避免儿童下颌关节的退行性变及颌肌肉的废用性畏缩,更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咬合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下颌髁状突骨折 咬合功能恢复 咀嚼运动训练 康复
下载PDF
咬合垂直距离恢复矫治无牙颌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黄宏硕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5期1760-1761,共2页
介绍了无牙颌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无牙颌TMD)患者的发病症状、患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检查,分析了如何确定咬合垂直距离的恢复高度和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并指出了患者不及时治疗造成的后果和平时如何做好防护措施,以期为此类疾病患者的治... 介绍了无牙颌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无牙颌TMD)患者的发病症状、患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检查,分析了如何确定咬合垂直距离的恢复高度和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并指出了患者不及时治疗造成的后果和平时如何做好防护措施,以期为此类疾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垂直距离恢复 矫治 无牙颌TMD
下载PDF
咬合训练联合认知松弛训练在改善微种植体支抗正畸患者咬合功能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彭宏 翁军权 +2 位作者 宋国俊 吴晓怡 范海东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6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咬合训练联合认知松弛训练在微种植体支抗正畸患者咬合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1日~2019年9月30日收治的91例微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认知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咬合训练联合认知松弛训练在微种植体支抗正畸患者咬合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1日~2019年9月30日收治的91例微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认知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咬合训练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张口度、咬合力、咀嚼效率、前牙覆盖、前牙咬合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张口度、咬合力、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前牙覆盖、前牙咬合距离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腔微种植体支抗正畸患者实施认知松弛训练联合咬合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张口度、咬合力及咀嚼效率,缩小前牙覆盖和前牙咬合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训练 认知松弛训练 微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咬合功能恢复 护理
下载PDF
钛板钛钉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112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4
7
作者 郭世莉 邱敏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第20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围术期护理 内固定治疗 上颌骨骨折 钛板钛钉 颧骨颧弓骨折 咬合关系恢复 下颌骨骨折 交通事故伤
下载PDF
颌骨骨折的护理体会
8
作者 庞敏霞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17期2637-2637,共1页
我科2006年1月~2008年3月收治颌面外伤引起颌骨骨折患者43例,通过采取积极治疗和护理措施后.咬合关系恢复.咀嚼功能基本正常,外观满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护理措施 颌骨骨折 咬合关系恢复 骨折患者 颌面外伤 积极治疗 功能基
下载PDF
口腔固定矫治器结合种植支抗在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怡 丁虹 安涓 《中原医刊》 2005年第20期34-34,共1页
目的探讨用口腔固定矫治器结合种植支抗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口腔余留牙配戴固定矫治器,骨折线两侧的颌骨种植钛螺钉,利用固定矫法器和种植支抗复位固定骨折的颌骨共10例。结果三个月后随访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成功率为100%。... 目的探讨用口腔固定矫治器结合种植支抗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口腔余留牙配戴固定矫治器,骨折线两侧的颌骨种植钛螺钉,利用固定矫法器和种植支抗复位固定骨折的颌骨共10例。结果三个月后随访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成功率为100%。结论本方法不需手术切开内固定,简化了颌骨骨折的治疗,特别适合,常规颌间结扎固定不易操作的无牙颌骨折和下颌角区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折 口腔固定矫正器 种植支抗 口腔固定矫治器 颌骨骨折 种植支抗 手术切开内固定 咬合关系恢复 下颌角区骨折 颌间结扎固定 复位固定 余留牙
下载PDF
摩托头盔在上颌骨骨折牵引复位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文君 何一川 +2 位作者 汪湛 杨卫东 何杰儒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65-565,共1页
关键词 口外牵引复位 上颌骨骨折 头盔 口外牵引装置 颌骨骨质疏松 手术切开复位 咬合关系恢复 愈合速度
下载PDF
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围手术期护理24例
11
作者 丁栽芬 朱勇海 《浙江实用医学》 2005年第4期290-290,295,共2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作好术前配合和术后护理,尤其是饮食、口腔、心理护理。结果全部患者咬合关系恢复,咀嚼功能基本正常,外观满意,效果良好。结论迅速防治窒息及出血,做好口腔... 目的探讨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作好术前配合和术后护理,尤其是饮食、口腔、心理护理。结果全部患者咬合关系恢复,咀嚼功能基本正常,外观满意,效果良好。结论迅速防治窒息及出血,做好口腔护理、饮食管理、心理护理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粉碎性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下颌骨粉碎性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骨折患者 咬合关系恢复 心理护理 口腔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