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区域文化地理学与大遗址综合研究的典范——《大遗址的文化地理空间分析——以咸阳原为例》评析
1
作者
吴朋飞
郭家璇
贾彤
《唐都学刊》
2014年第3期82-87,共6页
《大遗址的文化地理空间分析》具有研究方法多元、人地关系的指示标尺、大遗址保护的可贵启示等优点,同时也建议作者的后续研究应处理好个案与整体研究的关系,应深化过程研究,应加强空间信息技术应用,期待野外考察成果立体呈现。作者多...
《大遗址的文化地理空间分析》具有研究方法多元、人地关系的指示标尺、大遗址保护的可贵启示等优点,同时也建议作者的后续研究应处理好个案与整体研究的关系,应深化过程研究,应加强空间信息技术应用,期待野外考察成果立体呈现。作者多学科多角度对咸阳原进行综合性研究,广辟史源文本,应用多重史料,注重多种方法,分析了咸阳原的聚落、都城、陵墓文化因子,提取重大历史文化事件,充实性解读了其文化景观内容;赋予该区域从丝绸之路跨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段)、大遗址的保护与管理、大汉文化复兴等方面具有相当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特别借鉴了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和流程,为大遗址综合研究提供全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地理学
大遗址
咸阳原
综合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咸阳原上汉代居民墓分布研究
2
作者
朱瑛培
《秦汉研究》
2022年第2期184-192,共9页
咸阳原上分布着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其中包括历年来发掘的大量汉代居民墓葬。经充分收集并梳理考古资料,可从宏观视角深化对该地墓葬布局的认识。咸阳原上西汉居民墓葬呈现大分散、小聚集的特征,且从东至西,总体墓葬时代也渐晚。东汉时期...
咸阳原上分布着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其中包括历年来发掘的大量汉代居民墓葬。经充分收集并梳理考古资料,可从宏观视角深化对该地墓葬布局的认识。咸阳原上西汉居民墓葬呈现大分散、小聚集的特征,且从东至西,总体墓葬时代也渐晚。东汉时期,居民墓距县城较西汉时期为远。咸阳原上两汉墓葬分布特征的不同应是当时人们活动空间变化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阳原
居民墓
分布特征
聚落
原文传递
秦末以来秦都咸阳地貌演变
被引量:
14
3
作者
桑广书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9-715,共7页
秦都咸阳地貌演变研究是秦咸阳考古和关中地区历史环境演变研究不容忽视的问题。秦末以来,秦都咸阳地貌演变包括渭河河道北移和咸阳原边坡地貌变化两个方面。通过文献考证与实地考察恢复了秦末、唐、明、清各代渭河的河道位置,秦末以来...
秦都咸阳地貌演变研究是秦咸阳考古和关中地区历史环境演变研究不容忽视的问题。秦末以来,秦都咸阳地貌演变包括渭河河道北移和咸阳原边坡地貌变化两个方面。通过文献考证与实地考察恢复了秦末、唐、明、清各代渭河的河道位置,秦末以来秦都咸阳段渭河河道北移4 100 m,平均北移速度1.876 4 m/a,明代以前北移较慢,以后北移速度显著加快,清顺治至现代北移速度达到5.970 1 m/a。咸阳原南侧边坡上的中小切沟主要是秦以后形成的。原坡上的村庄平台是历史上人为斩齐原坡,挖掘窑洞,引起原边逐步后退的结果,是咸阳原边坡人为地貌演变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都
咸阳
渭河河道
咸阳原
边坡
秦末
地貌演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周豆卢恩家族墓地发掘报告》简介
4
作者
张雅雅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12,共1页
《北周豆卢恩家族墓地发掘报告》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著,文物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本书为大16开精装本,正文194页,彩色图版64页,定价280元。报告介绍了豆卢恩家族墓地的发掘情况及主要收获。墓地位于咸阳原核心位置,带完整的围沟墓...
《北周豆卢恩家族墓地发掘报告》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著,文物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本书为大16开精装本,正文194页,彩色图版64页,定价280元。报告介绍了豆卢恩家族墓地的发掘情况及主要收获。墓地位于咸阳原核心位置,带完整的围沟墓园。墓园内4座墓葬排列有序,分别为豆卢恩墓、豆卢昊墓、豆卢整与乙弗静志合葬墓、豆卢隽墓,是保存完整的北周高等级贵族墓园。墓葬均为长斜坡墓道带天井土洞墓,具有埋葬人数多、墓葬等差明显、埋葬延续时间跨度大的特点,出土丰富的陶俑、镇墓兽、陶塑动物及模型明器、生活用器等。除豆卢恩墓出土神道碑首、碑座外,其余3座墓葬均出土有墓志。报告最后附有各类统计表及豆卢永恩神道碑录文、随葬陶器和铁器分析报告、豆卢昊颅骨鉴定报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墓地
发掘报告
镇墓兽
咸阳原
土洞墓
模型明器
文物出版社
乙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秦咸阳城布局形制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
32
5
作者
刘庆柱
《文博》
1990年第5期200-211,共12页
在秦文化研究中,秦咸阳城布局形制是个重要课题,七十年代以来,在秦都咸阳遗址考古取得丰硕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秦咸阳城布局形制问题的研究也提上了日程,并为学术界越来越重视。本文想就秦咸阳城布局形制及其相关问题作一探讨。一、秦咸...
在秦文化研究中,秦咸阳城布局形制是个重要课题,七十年代以来,在秦都咸阳遗址考古取得丰硕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秦咸阳城布局形制问题的研究也提上了日程,并为学术界越来越重视。本文想就秦咸阳城布局形制及其相关问题作一探讨。一、秦咸阳城问题目前关于秦咸阳城的研究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咸阳都城南靠渭水,因为渭水不断北移,故城遗址受到冲决,目前已看不到城址的踪迹。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阳
城
秦都
咸阳
遗址
秦始皇陵园
考古工作
布局结构
宫城
咸阳
宫
城南
秦文化
咸阳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秦咸阳到汉长安的城制重叠(上)
被引量:
7
6
作者
王学理
《文博》
2007年第5期4-10,共7页
人们一说到"秦都咸阳",在头脑里一定浮现的是渭河北岸那一块狭小的区域.在绘制西安古迹地图册时,同样把它标在了河北.然后再以包围在唐长城遗址上的明清西安城为中心,在西北郊标上"汉长安城",西南郊标上"...
人们一说到"秦都咸阳",在头脑里一定浮现的是渭河北岸那一块狭小的区域.在绘制西安古迹地图册时,同样把它标在了河北.然后再以包围在唐长城遗址上的明清西安城为中心,在西北郊标上"汉长安城",西南郊标上"周京丰镐"范围,再加上西郊那个孤零零的"秦阿房宫遗址".这样的安排,起码在秦咸阳和汉长安的表现上缺乏特定的时间界线,就显得不很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阳
咸阳
宫
首都
陕西
国家表征
长安
甘泉宫
栎阳
章台宫
咸阳原
宫殿建筑
渭水
秦孝公
古城遗址(考古)
汉长安城
渭北
未央宫
秦始皇本纪
阿房宫
秦帝国
兴乐宫
九嵕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安怎么那么多“原”?
7
作者
番茄汁
《西部教育研究(陕西)》
2022年第5期68-70,共3页
最近,汉文帝霸陵位置的确认,算得上是考古界的一件大事。汉文帝霸陵的真实位置是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上的江村大墓,而不是流传了近千年的凤凰嘴。离霸陵不远的杜东原(也称“少陵原”),则是汉宣帝的杜陵,除此以外,其他9位皇帝的陵墓都在...
最近,汉文帝霸陵位置的确认,算得上是考古界的一件大事。汉文帝霸陵的真实位置是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上的江村大墓,而不是流传了近千年的凤凰嘴。离霸陵不远的杜东原(也称“少陵原”),则是汉宣帝的杜陵,除此以外,其他9位皇帝的陵墓都在长安北面的咸阳原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陵
咸阳原
考古界
汉文帝
汉宣帝
白鹿
原
凤凰嘴
少陵
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汉“五陵少年”考
8
作者
唐会霞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45-49,共5页
"五陵少年"是形成于西汉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个文化群体。"五陵"指渭北咸阳原上五座西汉帝王的陵墓。为了强干弱枝,奉守山陵,西汉政府多次迁徙六国后裔、郡国豪杰、高赀富人、吏二千石、丞相、将军、列侯、"乱...
"五陵少年"是形成于西汉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个文化群体。"五陵"指渭北咸阳原上五座西汉帝王的陵墓。为了强干弱枝,奉守山陵,西汉政府多次迁徙六国后裔、郡国豪杰、高赀富人、吏二千石、丞相、将军、列侯、"乱众民"于此,使此地变成了仅次于长安的繁华都市。而出生于在这种背景下的少年们,便先天地具有了任侠、豪放、奢华、纨绔等特征,成为了西汉盛世文化的一个缩影。于是,"五陵少年"便成为一个特定的意象,被后世诗文一再吟咏歌唱。文章将根据史料详细考证汉代的"五陵少年"之具体姓名与主要事迹,直睹其真实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咸阳原
五陵少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汉帝陵昭穆制度再探讨
被引量:
4
9
作者
雷百景
李雯秦
《文博》
2008年第2期48-51,共4页
众所周知,西汉十一帝驾崩之后皆安葬于京都长安近郊的黄土台塬之上,主要分为两大陵区:一为自汉长安城正北方向(渭河北岸)往西延伸的成阳原陵区,这足以高祖刘邦长陵为中心的主陵区,也可以说是祖陵区,东西横亘约40公里,排列9座汉代帝...
众所周知,西汉十一帝驾崩之后皆安葬于京都长安近郊的黄土台塬之上,主要分为两大陵区:一为自汉长安城正北方向(渭河北岸)往西延伸的成阳原陵区,这足以高祖刘邦长陵为中心的主陵区,也可以说是祖陵区,东西横亘约40公里,排列9座汉代帝陵;另一为长安城东南陵区,包括白鹿原上的文帝霸陵和杜东原(少陵原)上的宣帝杜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穆制度
长陵
阳陵
安陵
景帝
西汉帝陵
咸阳原
昭穆之制
汉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西安空港新城岩村东汉墓M7随葬器物研究
10
作者
赵占锐
《文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38,共8页
201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西安空港新城底张镇岩村发掘了一座东汉墓(编号2019XCEM7)。该墓未被盗扰,墓内随葬器物保存完好,其分布位置等应为初始状态,为研究咸阳原上东汉墓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材料。本文对M7的随葬器物进行统计分析,...
201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西安空港新城底张镇岩村发掘了一座东汉墓(编号2019XCEM7)。该墓未被盗扰,墓内随葬器物保存完好,其分布位置等应为初始状态,为研究咸阳原上东汉墓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材料。本文对M7的随葬器物进行统计分析,概括其特征及其反映的丧葬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阳原
东汉中期
随葬器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闻批评要注重社会效果
11
作者
朱述成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5-22,共2页
新闻批评怎样才能取得好的社会效果呢?我的体会是: 必须深入采访,实事求是,做到“拨水见石”.1983年12月,我们在采写《咸阳原上汉唐陵墓破坏严重》一稿时,仔细听了文管人员的叙述,翻阅了十多年的有关文物历史资料,又到咸阳原上查看了几...
新闻批评怎样才能取得好的社会效果呢?我的体会是: 必须深入采访,实事求是,做到“拨水见石”.1983年12月,我们在采写《咸阳原上汉唐陵墓破坏严重》一稿时,仔细听了文管人员的叙述,翻阅了十多年的有关文物历史资料,又到咸阳原上查看了几十座唐古墓葬的破坏情况。即是在“万无一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陵墓
社会效果
咸阳原
历史资料
唐古
见石
中央政法委员会
文管会
横加指责
位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陵园博物馆论
12
作者
王志杰
《中国博物馆》
1992年第4期24-30,共7页
顾名思义,陵园博物馆,是专指以陵墓及其园囿为主体,包括有关遗迹、遗址文物等的陈列展出机构。它以陵墓所在地或其附近为馆址,具有特定的地方性和某一时代性。就陵墓来说,其类型相当名,为保护与管理各类陵墓、陵园而设置的机构也有所不...
顾名思义,陵园博物馆,是专指以陵墓及其园囿为主体,包括有关遗迹、遗址文物等的陈列展出机构。它以陵墓所在地或其附近为馆址,具有特定的地方性和某一时代性。就陵墓来说,其类型相当名,为保护与管理各类陵墓、陵园而设置的机构也有所不同,其职能和任务各有所侧重,涉及的问题也非常广泛。这里拟就古陵墓范围内具有博物馆功能的“陵园博物馆”之建设问题作一番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建设
园林造景
博物馆建筑
建筑风格
霍去病墓
咸阳原
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事业
仿古建筑
环境空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还我诗意咸阳
13
作者
罗拱北
《冶金企业文化》
2019年第2期62-63,共2页
我对咸阳最初的了解,是因了一个人物——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因了一首诗歌——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尤其是当我一遍遍诵读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时候,我的眼前就会幻化出这样一副情景:细雨蒙蒙的春天...
我对咸阳最初的了解,是因了一个人物——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因了一首诗歌——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尤其是当我一遍遍诵读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时候,我的眼前就会幻化出这样一副情景:细雨蒙蒙的春天,簇簇新柳正透露出早春的明媚气息,两位好友在渭水之滨斟满美酒依依话别……姑且不论两位好友究竟'更尽'了多少杯酒,仅凭朋友间这份深情厚谊,我想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值得元二先生非要西出阳关呢?那时的咸阳,在我心头是诗,是画,是梦,心里想着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去这座充满诱惑的城市走走看看。却万万没想到,在我而立之时,居然成了咸阳的市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阳原
唐代诗人
咸阳
桥
原文传递
中国的帝王谷:渭北西汉帝陵
14
作者
谭前学
陈亚冬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
2011年第1期101-106,共6页
陵墓众多是陕西境内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尤其是西安北郊渭河北岸的咸阳原,在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最宽约13.5公里,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聚集了9座西汉帝陵及大量王公贵族的墓葬,以至于人们将之称为中国的“帝王谷”。本文从陵墓...
陵墓众多是陕西境内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尤其是西安北郊渭河北岸的咸阳原,在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最宽约13.5公里,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聚集了9座西汉帝陵及大量王公贵族的墓葬,以至于人们将之称为中国的“帝王谷”。本文从陵墓选址、营建、布局以及埋藏等方面对西汉帝陵进行解读,以期增进人们对西汉帝陵和陕西古文化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咸阳原
陵墓
原文传递
大唐宫尼研究——以墓志为中心
15
作者
郭海文
《唐史论丛》
CSSCI
2014年第1期279-294,共16页
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一批唐代墓志拓片,其中有一方墓志为七品宫尼墓志。这方墓志,对研究唐代宫尼提供了新的线索。墓志共10行,95个字。录文如下:大唐亡尼七品年八十一志亡尼不知何许人也。早循六行,言奉椒闱。晚学三乘...
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一批唐代墓志拓片,其中有一方墓志为七品宫尼墓志。这方墓志,对研究唐代宫尼提供了新的线索。墓志共10行,95个字。录文如下:大唐亡尼七品年八十一志亡尼不知何许人也。早循六行,言奉椒闱。晚学三乘,仍棲庶菀。离烦总之身,永归圆寂之境。以仪凤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卒,即以其月廿六日葬於城西,礼也。有司攸恭,乃作铭云:粤自鱼贯,来归鹫头。一從解脱,长捐爱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品
历史博物馆
仪凤
宫官
咸阳原
三乘
女官
墓主
咸阳
县
尚食局
原文传递
汉景帝阳陵南区从葬坑发掘第一号简报
被引量:
22
16
作者
简七一
郭淑霞
+4 位作者
屈荣
王保平
王学理
尚志儒
段清波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13,98-102,共18页
'阳陵'是西汉景帝刘启(前188年~前141年)和王皇后(?~前126年)合葬的陵园,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北的黄土塬上,地跨咸阳、高陵和泾阳三市、县境。它是埋葬在咸阳原上9代西汉皇帝陵墓中最东的一座。陵塚呈四棱台体,
关键词
张家湾村
渭城区
正阳乡
咸阳原
三市
黄土塬
四棱台
陕西省
咸阳
市
木俑
陶井
原文传递
人类学视野下的霍去病墓及其石刻
17
作者
庄家会
《雕塑》
2016年第6期26-29,共4页
渭河以北的咸阳原,是西汉帝王(后)最集中的陵墓区,史称"五陵原"。其中位于最西边的汉武帝陵东部1km处,有一处山丘,其上巨石林立,在众多坟墓当中尤为显眼。当地人称之为"石岭子",不知始于何时,人们在其最高处及北坡中下部、山脚下...
渭河以北的咸阳原,是西汉帝王(后)最集中的陵墓区,史称"五陵原"。其中位于最西边的汉武帝陵东部1km处,有一处山丘,其上巨石林立,在众多坟墓当中尤为显眼。当地人称之为"石岭子",不知始于何时,人们在其最高处及北坡中下部、山脚下分别修建了3座小庙宇,现仅存山脚下的一座(2004年重修而成),香火不断,于是乡人更习惯于称此山为"石岭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去病墓
卫青墓
人类学视野
咸阳原
马子云
此山
建筑遗址
五陵
原
霍光墓
北坡
原文传递
一路向阳
18
作者
李宏
《中国统计》
2021年第8期22-22,共1页
向阳而生。重阳节,打一地名?谜底:咸阳。咸阳地处九嵕山以南、渭河以北,山南水北皆为阳,故名咸阳,也是全国唯一以双阳为名的城市。当地人爱阳、观阳、说阳,心里始终装满阳光盛夏,于渭水岸、咸阳原、渭北高山观日,朝阳灿烂、午阳明媚、...
向阳而生。重阳节,打一地名?谜底:咸阳。咸阳地处九嵕山以南、渭河以北,山南水北皆为阳,故名咸阳,也是全国唯一以双阳为名的城市。当地人爱阳、观阳、说阳,心里始终装满阳光盛夏,于渭水岸、咸阳原、渭北高山观日,朝阳灿烂、午阳明媚、夕阳浓烈,绚丽多彩、姿态万千、美不胜收。有时更愿意化身田野里的一株向日葵,从早到晚,向阳而生。去年至今,一句"咸阳,一路向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阳原
重阳节
姿态万千
向日葵
向阳
原文传递
汉文帝霸陵之谜
19
作者
吴鹏
《各界》
2022年第4期66-69,共4页
富有四海的文帝,为何一改从上古商周到近世秦汉的两千年厚葬旧俗,力行薄葬新风?文帝为何违背祖制,不跟随父皇高祖刘邦、皇兄惠帝刘盈入葬咸阳原皇家墓葬区,而是另选远离咸阳原的白鹿原营建帝陵?霸陵帝陵居中、外葬坑环绕的结构布局,与...
富有四海的文帝,为何一改从上古商周到近世秦汉的两千年厚葬旧俗,力行薄葬新风?文帝为何违背祖制,不跟随父皇高祖刘邦、皇兄惠帝刘盈入葬咸阳原皇家墓葬区,而是另选远离咸阳原的白鹿原营建帝陵?霸陵帝陵居中、外葬坑环绕的结构布局,与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明显不同,这一耐人寻味的陵制差异,究竟透露出什么微妙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阳原
霸陵
惠帝
安陵
汉文帝
长陵
帝陵
商周
原文传递
扑朔迷离的周王陵
20
作者
张涛
《荣宝斋》
2007年第3期26-37,共12页
西周是个让人着迷的朝代,其都城和王陵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追寻,依旧充满变数。周人是居于关中西部一带的古部族,先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后迁于(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古公亶父时,举族迁居到岐山之南的周原,历百年经营,日臻强盛。古...
西周是个让人着迷的朝代,其都城和王陵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追寻,依旧充满变数。周人是居于关中西部一带的古部族,先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后迁于(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古公亶父时,举族迁居到岐山之南的周原,历百年经营,日臻强盛。古时彬县西城门楼上有“望岐”二字;岐山县东城门有“怀彬”二字。“望岐”和“怀彬”有着密切的相关历史知识,反映了两县城百姓为了纪念圣人古公亶父从彬县迁居到岐山的历史追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陵
都城
周公庙遗址
咸阳原
车马坑
殉葬坑
原文传递
题名
区域文化地理学与大遗址综合研究的典范——《大遗址的文化地理空间分析——以咸阳原为例》评析
1
作者
吴朋飞
郭家璇
贾彤
机构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唐都学刊》
2014年第3期82-87,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JY08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CZH084)
北京对外文化交流与世界文化研究基地项目(BWSK201304)
文摘
《大遗址的文化地理空间分析》具有研究方法多元、人地关系的指示标尺、大遗址保护的可贵启示等优点,同时也建议作者的后续研究应处理好个案与整体研究的关系,应深化过程研究,应加强空间信息技术应用,期待野外考察成果立体呈现。作者多学科多角度对咸阳原进行综合性研究,广辟史源文本,应用多重史料,注重多种方法,分析了咸阳原的聚落、都城、陵墓文化因子,提取重大历史文化事件,充实性解读了其文化景观内容;赋予该区域从丝绸之路跨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段)、大遗址的保护与管理、大汉文化复兴等方面具有相当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特别借鉴了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和流程,为大遗址综合研究提供全新视野。
关键词
文化地理学
大遗址
咸阳原
综合研究
Keywords
cultural geography
great ruins
Xian-yang plateau
comprehensive research
分类号
K928.7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咸阳原上汉代居民墓分布研究
2
作者
朱瑛培
机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出处
《秦汉研究》
2022年第2期184-192,共9页
文摘
咸阳原上分布着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其中包括历年来发掘的大量汉代居民墓葬。经充分收集并梳理考古资料,可从宏观视角深化对该地墓葬布局的认识。咸阳原上西汉居民墓葬呈现大分散、小聚集的特征,且从东至西,总体墓葬时代也渐晚。东汉时期,居民墓距县城较西汉时期为远。咸阳原上两汉墓葬分布特征的不同应是当时人们活动空间变化所致。
关键词
咸阳原
居民墓
分布特征
聚落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秦末以来秦都咸阳地貌演变
被引量:
14
3
作者
桑广书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
出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9-71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279019)
教育部重大项目(2000ZDXM770013)
文摘
秦都咸阳地貌演变研究是秦咸阳考古和关中地区历史环境演变研究不容忽视的问题。秦末以来,秦都咸阳地貌演变包括渭河河道北移和咸阳原边坡地貌变化两个方面。通过文献考证与实地考察恢复了秦末、唐、明、清各代渭河的河道位置,秦末以来秦都咸阳段渭河河道北移4 100 m,平均北移速度1.876 4 m/a,明代以前北移较慢,以后北移速度显著加快,清顺治至现代北移速度达到5.970 1 m/a。咸阳原南侧边坡上的中小切沟主要是秦以后形成的。原坡上的村庄平台是历史上人为斩齐原坡,挖掘窑洞,引起原边逐步后退的结果,是咸阳原边坡人为地貌演变的体现。
关键词
秦都
咸阳
渭河河道
咸阳原
边坡
秦末
地貌演变
Keywords
Xianyang
Weihe River bed
Xianyang tableland
end of Qin Dynasty
landform evolution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周豆卢恩家族墓地发掘报告》简介
4
作者
张雅雅
机构
不详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12,共1页
文摘
《北周豆卢恩家族墓地发掘报告》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著,文物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本书为大16开精装本,正文194页,彩色图版64页,定价280元。报告介绍了豆卢恩家族墓地的发掘情况及主要收获。墓地位于咸阳原核心位置,带完整的围沟墓园。墓园内4座墓葬排列有序,分别为豆卢恩墓、豆卢昊墓、豆卢整与乙弗静志合葬墓、豆卢隽墓,是保存完整的北周高等级贵族墓园。墓葬均为长斜坡墓道带天井土洞墓,具有埋葬人数多、墓葬等差明显、埋葬延续时间跨度大的特点,出土丰富的陶俑、镇墓兽、陶塑动物及模型明器、生活用器等。除豆卢恩墓出土神道碑首、碑座外,其余3座墓葬均出土有墓志。报告最后附有各类统计表及豆卢永恩神道碑录文、随葬陶器和铁器分析报告、豆卢昊颅骨鉴定报告等。
关键词
家族墓地
发掘报告
镇墓兽
咸阳原
土洞墓
模型明器
文物出版社
乙弗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秦咸阳城布局形制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
32
5
作者
刘庆柱
出处
《文博》
1990年第5期200-211,共12页
文摘
在秦文化研究中,秦咸阳城布局形制是个重要课题,七十年代以来,在秦都咸阳遗址考古取得丰硕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秦咸阳城布局形制问题的研究也提上了日程,并为学术界越来越重视。本文想就秦咸阳城布局形制及其相关问题作一探讨。一、秦咸阳城问题目前关于秦咸阳城的研究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咸阳都城南靠渭水,因为渭水不断北移,故城遗址受到冲决,目前已看不到城址的踪迹。因此。
关键词
咸阳
城
秦都
咸阳
遗址
秦始皇陵园
考古工作
布局结构
宫城
咸阳
宫
城南
秦文化
咸阳原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秦咸阳到汉长安的城制重叠(上)
被引量:
7
6
作者
王学理
机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出处
《文博》
2007年第5期4-10,共7页
文摘
人们一说到"秦都咸阳",在头脑里一定浮现的是渭河北岸那一块狭小的区域.在绘制西安古迹地图册时,同样把它标在了河北.然后再以包围在唐长城遗址上的明清西安城为中心,在西北郊标上"汉长安城",西南郊标上"周京丰镐"范围,再加上西郊那个孤零零的"秦阿房宫遗址".这样的安排,起码在秦咸阳和汉长安的表现上缺乏特定的时间界线,就显得不很恰当.……
关键词
咸阳
咸阳
宫
首都
陕西
国家表征
长安
甘泉宫
栎阳
章台宫
咸阳原
宫殿建筑
渭水
秦孝公
古城遗址(考古)
汉长安城
渭北
未央宫
秦始皇本纪
阿房宫
秦帝国
兴乐宫
九嵕山
分类号
K23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安怎么那么多“原”?
7
作者
番茄汁
机构
不详
出处
《西部教育研究(陕西)》
2022年第5期68-70,共3页
文摘
最近,汉文帝霸陵位置的确认,算得上是考古界的一件大事。汉文帝霸陵的真实位置是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上的江村大墓,而不是流传了近千年的凤凰嘴。离霸陵不远的杜东原(也称“少陵原”),则是汉宣帝的杜陵,除此以外,其他9位皇帝的陵墓都在长安北面的咸阳原上。
关键词
霸陵
咸阳原
考古界
汉文帝
汉宣帝
白鹿
原
凤凰嘴
少陵
原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汉“五陵少年”考
8
作者
唐会霞
机构
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出处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45-49,共5页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代关中文化与文学(11K062)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秦汉时期关中文学与文化的地域特征(11JK0261)
文摘
"五陵少年"是形成于西汉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个文化群体。"五陵"指渭北咸阳原上五座西汉帝王的陵墓。为了强干弱枝,奉守山陵,西汉政府多次迁徙六国后裔、郡国豪杰、高赀富人、吏二千石、丞相、将军、列侯、"乱众民"于此,使此地变成了仅次于长安的繁华都市。而出生于在这种背景下的少年们,便先天地具有了任侠、豪放、奢华、纨绔等特征,成为了西汉盛世文化的一个缩影。于是,"五陵少年"便成为一个特定的意象,被后世诗文一再吟咏歌唱。文章将根据史料详细考证汉代的"五陵少年"之具体姓名与主要事迹,直睹其真实风采。
关键词
两汉
咸阳原
五陵少年
Keywords
Two Han Dynasties
Xianyang plateau
Wuling Juvenile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汉帝陵昭穆制度再探讨
被引量:
4
9
作者
雷百景
李雯秦
机构
茂陵博物馆
咸阳宫遗址博物馆
出处
《文博》
2008年第2期48-51,共4页
文摘
众所周知,西汉十一帝驾崩之后皆安葬于京都长安近郊的黄土台塬之上,主要分为两大陵区:一为自汉长安城正北方向(渭河北岸)往西延伸的成阳原陵区,这足以高祖刘邦长陵为中心的主陵区,也可以说是祖陵区,东西横亘约40公里,排列9座汉代帝陵;另一为长安城东南陵区,包括白鹿原上的文帝霸陵和杜东原(少陵原)上的宣帝杜陵.……
关键词
昭穆制度
长陵
阳陵
安陵
景帝
西汉帝陵
咸阳原
昭穆之制
汉陵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西安空港新城岩村东汉墓M7随葬器物研究
10
作者
赵占锐
机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38,共8页
文摘
201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西安空港新城底张镇岩村发掘了一座东汉墓(编号2019XCEM7)。该墓未被盗扰,墓内随葬器物保存完好,其分布位置等应为初始状态,为研究咸阳原上东汉墓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材料。本文对M7的随葬器物进行统计分析,概括其特征及其反映的丧葬意识。
关键词
咸阳原
东汉中期
随葬器物
Keywords
Xianyang Yuan
Mid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Burial Objects
分类号
K878.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闻批评要注重社会效果
11
作者
朱述成
机构
省电台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5-22,共2页
文摘
新闻批评怎样才能取得好的社会效果呢?我的体会是: 必须深入采访,实事求是,做到“拨水见石”.1983年12月,我们在采写《咸阳原上汉唐陵墓破坏严重》一稿时,仔细听了文管人员的叙述,翻阅了十多年的有关文物历史资料,又到咸阳原上查看了几十座唐古墓葬的破坏情况。即是在“万无一失”
关键词
汉唐陵墓
社会效果
咸阳原
历史资料
唐古
见石
中央政法委员会
文管会
横加指责
位同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陵园博物馆论
12
作者
王志杰
机构
茂陵博物馆
出处
《中国博物馆》
1992年第4期24-30,共7页
文摘
顾名思义,陵园博物馆,是专指以陵墓及其园囿为主体,包括有关遗迹、遗址文物等的陈列展出机构。它以陵墓所在地或其附近为馆址,具有特定的地方性和某一时代性。就陵墓来说,其类型相当名,为保护与管理各类陵墓、陵园而设置的机构也有所不同,其职能和任务各有所侧重,涉及的问题也非常广泛。这里拟就古陵墓范围内具有博物馆功能的“陵园博物馆”之建设问题作一番初步探讨。
关键词
博物馆建设
园林造景
博物馆建筑
建筑风格
霍去病墓
咸阳原
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事业
仿古建筑
环境空间
分类号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还我诗意咸阳
13
作者
罗拱北
机构
九冶党群工作部
出处
《冶金企业文化》
2019年第2期62-63,共2页
文摘
我对咸阳最初的了解,是因了一个人物——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因了一首诗歌——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尤其是当我一遍遍诵读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时候,我的眼前就会幻化出这样一副情景:细雨蒙蒙的春天,簇簇新柳正透露出早春的明媚气息,两位好友在渭水之滨斟满美酒依依话别……姑且不论两位好友究竟'更尽'了多少杯酒,仅凭朋友间这份深情厚谊,我想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值得元二先生非要西出阳关呢?那时的咸阳,在我心头是诗,是画,是梦,心里想着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去这座充满诱惑的城市走走看看。却万万没想到,在我而立之时,居然成了咸阳的市民。
关键词
咸阳原
唐代诗人
咸阳
桥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的帝王谷:渭北西汉帝陵
14
作者
谭前学
陈亚冬
机构
汉阳陵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
出处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
2011年第1期101-106,共6页
文摘
陵墓众多是陕西境内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尤其是西安北郊渭河北岸的咸阳原,在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最宽约13.5公里,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聚集了9座西汉帝陵及大量王公贵族的墓葬,以至于人们将之称为中国的“帝王谷”。本文从陵墓选址、营建、布局以及埋藏等方面对西汉帝陵进行解读,以期增进人们对西汉帝陵和陕西古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
西汉
咸阳原
陵墓
Keywords
Western Han Dynasty
Xianyang Heights
mausoleum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大唐宫尼研究——以墓志为中心
15
作者
郭海文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唐史论丛》
CSSCI
2014年第1期279-294,共16页
基金
2012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H008)《陕西隋唐尼寺调查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一批唐代墓志拓片,其中有一方墓志为七品宫尼墓志。这方墓志,对研究唐代宫尼提供了新的线索。墓志共10行,95个字。录文如下:大唐亡尼七品年八十一志亡尼不知何许人也。早循六行,言奉椒闱。晚学三乘,仍棲庶菀。离烦总之身,永归圆寂之境。以仪凤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卒,即以其月廿六日葬於城西,礼也。有司攸恭,乃作铭云:粤自鱼贯,来归鹫头。一從解脱,长捐爱流。
关键词
七品
历史博物馆
仪凤
宫官
咸阳原
三乘
女官
墓主
咸阳
县
尚食局
分类号
K877.4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汉景帝阳陵南区从葬坑发掘第一号简报
被引量:
22
16
作者
简七一
郭淑霞
屈荣
王保平
王学理
尚志儒
段清波
机构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汉陵考古队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13,98-102,共18页
文摘
'阳陵'是西汉景帝刘启(前188年~前141年)和王皇后(?~前126年)合葬的陵园,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北的黄土塬上,地跨咸阳、高陵和泾阳三市、县境。它是埋葬在咸阳原上9代西汉皇帝陵墓中最东的一座。陵塚呈四棱台体,
关键词
张家湾村
渭城区
正阳乡
咸阳原
三市
黄土塬
四棱台
陕西省
咸阳
市
木俑
陶井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人类学视野下的霍去病墓及其石刻
17
作者
庄家会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雕塑》
2016年第6期26-29,共4页
文摘
渭河以北的咸阳原,是西汉帝王(后)最集中的陵墓区,史称"五陵原"。其中位于最西边的汉武帝陵东部1km处,有一处山丘,其上巨石林立,在众多坟墓当中尤为显眼。当地人称之为"石岭子",不知始于何时,人们在其最高处及北坡中下部、山脚下分别修建了3座小庙宇,现仅存山脚下的一座(2004年重修而成),香火不断,于是乡人更习惯于称此山为"石岭庙"。
关键词
霍去病墓
卫青墓
人类学视野
咸阳原
马子云
此山
建筑遗址
五陵
原
霍光墓
北坡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J314.3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一路向阳
18
作者
李宏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统计局
出处
《中国统计》
2021年第8期22-22,共1页
文摘
向阳而生。重阳节,打一地名?谜底:咸阳。咸阳地处九嵕山以南、渭河以北,山南水北皆为阳,故名咸阳,也是全国唯一以双阳为名的城市。当地人爱阳、观阳、说阳,心里始终装满阳光盛夏,于渭水岸、咸阳原、渭北高山观日,朝阳灿烂、午阳明媚、夕阳浓烈,绚丽多彩、姿态万千、美不胜收。有时更愿意化身田野里的一株向日葵,从早到晚,向阳而生。去年至今,一句"咸阳,一路向阳!"
关键词
咸阳原
重阳节
姿态万千
向日葵
向阳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汉文帝霸陵之谜
19
作者
吴鹏
机构
不详
出处
《各界》
2022年第4期66-69,共4页
文摘
富有四海的文帝,为何一改从上古商周到近世秦汉的两千年厚葬旧俗,力行薄葬新风?文帝为何违背祖制,不跟随父皇高祖刘邦、皇兄惠帝刘盈入葬咸阳原皇家墓葬区,而是另选远离咸阳原的白鹿原营建帝陵?霸陵帝陵居中、外葬坑环绕的结构布局,与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明显不同,这一耐人寻味的陵制差异,究竟透露出什么微妙的信息?
关键词
咸阳原
霸陵
惠帝
安陵
汉文帝
长陵
帝陵
商周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扑朔迷离的周王陵
20
作者
张涛
机构
陕西西安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陈列部
出处
《荣宝斋》
2007年第3期26-37,共12页
文摘
西周是个让人着迷的朝代,其都城和王陵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追寻,依旧充满变数。周人是居于关中西部一带的古部族,先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后迁于(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古公亶父时,举族迁居到岐山之南的周原,历百年经营,日臻强盛。古时彬县西城门楼上有“望岐”二字;岐山县东城门有“怀彬”二字。“望岐”和“怀彬”有着密切的相关历史知识,反映了两县城百姓为了纪念圣人古公亶父从彬县迁居到岐山的历史追忆。
关键词
王陵
都城
周公庙遗址
咸阳原
车马坑
殉葬坑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区域文化地理学与大遗址综合研究的典范——《大遗址的文化地理空间分析——以咸阳原为例》评析
吴朋飞
郭家璇
贾彤
《唐都学刊》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咸阳原上汉代居民墓分布研究
朱瑛培
《秦汉研究》
2022
0
原文传递
3
秦末以来秦都咸阳地貌演变
桑广书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北周豆卢恩家族墓地发掘报告》简介
张雅雅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秦咸阳城布局形制及其相关问题
刘庆柱
《文博》
1990
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秦咸阳到汉长安的城制重叠(上)
王学理
《文博》
2007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西安怎么那么多“原”?
番茄汁
《西部教育研究(陕西)》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两汉“五陵少年”考
唐会霞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西汉帝陵昭穆制度再探讨
雷百景
李雯秦
《文博》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陕西西安空港新城岩村东汉墓M7随葬器物研究
赵占锐
《文博》
北大核心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新闻批评要注重社会效果
朱述成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陵园博物馆论
王志杰
《中国博物馆》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还我诗意咸阳
罗拱北
《冶金企业文化》
2019
0
原文传递
14
中国的帝王谷:渭北西汉帝陵
谭前学
陈亚冬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
2011
0
原文传递
15
大唐宫尼研究——以墓志为中心
郭海文
《唐史论丛》
CSSCI
2014
0
原文传递
16
汉景帝阳陵南区从葬坑发掘第一号简报
简七一
郭淑霞
屈荣
王保平
王学理
尚志儒
段清波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22
原文传递
17
人类学视野下的霍去病墓及其石刻
庄家会
《雕塑》
2016
0
原文传递
18
一路向阳
李宏
《中国统计》
2021
0
原文传递
19
汉文帝霸陵之谜
吴鹏
《各界》
2022
0
原文传递
20
扑朔迷离的周王陵
张涛
《荣宝斋》
200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