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端气候事件对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的影响
1
作者 徐晨展 鲁志云 刘婷婷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39,共8页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对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凋落物量的影响,将正常年份的凋落物量与受极端气候事件影响年份的凋落物量进行对比分析,以明确极端气候事件对凋落物年总量与月动态的影响和凋落物量与气候因素的...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对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凋落物量的影响,将正常年份的凋落物量与受极端气候事件影响年份的凋落物量进行对比分析,以明确极端气候事件对凋落物年总量与月动态的影响和凋落物量与气候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1)极端气候事件对年凋落物量具有显著性影响,受极端气候事件影响年份的年平均凋落物量为795.74 g·m^(-2),较正常年份的年平均凋落物量(607.57 g·m^(-2))增加了31%。受极端气候事件影响的年凋落物量呈增加趋势。年凋落物主要由枯叶和枯枝所组成,之后依次为杂物、落花(果),树皮与苔藓地衣最少。干旱对年凋落物组分比例影响较小,而雪灾造成枯枝占比提高。(2)极端气候事件对月凋落物量具有显著影响。各年份凋落物月动态均表现为单峰模式。2010年和2020年(干旱)的旱季凋落物量分别为340.51 g·m^(-2)与327.05 g·m^(-2),较正常年份(226.38 g·m^(-2))增加了50.4%和44.5%,其中,叶凋落量增加最多,其次为枝凋落量,其余组分变化不明显。2015年1月(雪灾)的月凋落物量为263.50 g·m^(-2),较正常年份的1月凋落物量(31.15 g·m^(-2))大幅增加,其中,枝凋落量增加最多,其次是叶凋落物量,其余组分均少量增加。(3)总体来说,月凋落物量与月降水量和月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月平均地面温度和月平均风速无显著相关性。在极端气候事件发生年份,月凋落物量与月降水量、月平均地面温度、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风速均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量 极端气候事件 月动态 哀牢山 中山湿常绿阔叶林
下载PDF
云南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不同密度土壤碳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孔令迁 刘宪斌 李云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3期8-16,共9页
通过调查和对比不同密度土壤碳在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规律,分析和探讨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类型土壤在分解、分馏、沉积和保存碳元素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在云南哀牢山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原生林生态系统中进行,以... 通过调查和对比不同密度土壤碳在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规律,分析和探讨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类型土壤在分解、分馏、沉积和保存碳元素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在云南哀牢山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原生林生态系统中进行,以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原生土和下游草地生态系统淤积土为研究土壤类型,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观察土壤剖面中根层土壤(0~45 cm)不同密度有机碳的垂直分布规律,并对比分析土壤碳密度分级法和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土壤全碳含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6个土壤剖面、2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剖面中,土壤轻组碳、中组碳、重组碳和全碳均呈衰减式指数分布,且4个测定指标在淤积土土壤剖面的各个土层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原生土土壤剖面相对应的各个土层中的含量,说明单位体积淤积土在沉积土壤碳方面发挥的作用比原生土要大。在所测定的3种不同密度的土壤碳中,轻组碳含量最低,中组碳次之,重组碳最高,说明大部分土壤碳与矿物质形成团聚体而不能被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和植物根系直接利用;3种不同密度土壤碳占土壤全碳的比例数据中,轻组碳和中组碳的比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重组碳的比例则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不同土层在沉积和保存不同密度土壤碳方面发挥的作用有异。本研究成果为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不同密度土壤碳在各种不同类型土壤剖面中的沉积速率和储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扩展新的调查内容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剖面 土壤轻组碳 土壤中组碳 土壤重组碳 多钨酸钠 哀牢山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 原生土 淤积土
原文传递
雪灾对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木质藤本幼苗更新的影响
3
作者 袁春明 杨国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18,共4页
为探讨雪灾对木质藤本幼苗更新的影响,研究了雪灾前后,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木质藤本幼苗的组成、物种多样性与多度的变化、多度与冠层光照指数的关系。雪灾前(2014年)后(2016年)分别在林内设置20个4 m×4 m的样方,调查样... 为探讨雪灾对木质藤本幼苗更新的影响,研究了雪灾前后,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木质藤本幼苗的组成、物种多样性与多度的变化、多度与冠层光照指数的关系。雪灾前(2014年)后(2016年)分别在林内设置20个4 m×4 m的样方,调查样方内木质藤本幼苗(高度或长度≤50 cm)的种类、数量、基径,并测定冠层光照指数。结果表明:①雪灾前后的木质藤本幼苗分别为502株(17种)、1022株(25种);木质藤本幼苗在雪灾前(2014年)的优势种为耐荫种,雪灾后(2016年)的优势种除了葡萄酸藤子外均为喜光的物种;②木质藤本幼苗在雪灾后(2016年)的多度、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雪灾前(2014年)。在11种最常见木质藤本幼苗物种中,雪灾后(2016年)5个喜光种的多度显著高于雪灾前(2014年),而其他6个耐荫种的差异性不显著;③雪灾前后的冠层光照指数从1.58增加到2.88(t=-5.394,p<0.05),木质藤本幼苗的多度与冠层光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956,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雪灾 木质藤本 幼苗更新 亚热带湿常绿阔叶林
下载PDF
中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次生林自然恢复15年来群落乔木层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1
4
作者 包维楷 刘照光 +2 位作者 刘朝禄 袁亚夫 刘仁东 《植物生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02-709,共8页
在瓦屋山永久性样地上定位研究了中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次生群落自然恢复 15年来乔木层的物种组成、结构、组织结构以及材积生产力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在最近 15年的自然恢复中 ,乔木层密度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和逐渐增大两种变化... 在瓦屋山永久性样地上定位研究了中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次生群落自然恢复 15年来乔木层的物种组成、结构、组织结构以及材积生产力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在最近 15年的自然恢复中 ,乔木层密度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和逐渐增大两种变化特点 ;乔木胸径分布表现为近似正态分布型并随恢复时间的推进而“右移”;乔木层平均胸径和平均高都表现出显著增长变化的特点 ,但在密度小的样地中增长速度快 ,而密度大的样地中增长速度较慢 ;3个样地材积生产力较高 ,均稳步增长 ,但密度最小的样地增长速度最快 ,表明密度可能是决定群落乔木层结构和材积生产力变化的关键。各样地群落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较高 ,生态优势度较低 ,但它们随自然恢复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在各样地间是有差异的 ,与已有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总体而言自然恢复 15年来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基本保持不变 (11/ 10 ) ,树种多样性得以动态维持和发展。乔木层密度、胸径和树高分布格局的变化和立体空间的分化 ,推动了群落由单层向多层次立体结构发展 ,使群落更复杂化。结果也表明 ,自然恢复的常绿阔叶林不仅有较高的树种多样性 ,也具有较高的材积生产力 ,似乎暗示在森林重建过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常绿阔叶林 自然恢复 群落动态 乔木层
下载PDF
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木质物残体的组成与碳贮量 被引量:40
5
作者 杨礼攀 刘文耀 +2 位作者 杨国平 马文章 李达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153-2159,共7页
研究了哀牢山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和3个主要次生演替类型(栎类萌生林、滇山杨林和旱冬瓜林)木质物残体的组成和碳贮量特征.结果表明:哀牢山徐家坝地区原生森林(常绿阔叶林)木质物残体的碳贮量达36.56t.hm-2,树种组成以腾冲栲、木果石栎... 研究了哀牢山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和3个主要次生演替类型(栎类萌生林、滇山杨林和旱冬瓜林)木质物残体的组成和碳贮量特征.结果表明:哀牢山徐家坝地区原生森林(常绿阔叶林)木质物残体的碳贮量达36.56t.hm-2,树种组成以腾冲栲、木果石栎和景东石栎等为主,多数是直径≥10cm的大径级、处于中等分解状态的倒木.这主要是由于该区常年潮湿温凉,木质物残体中占优势的壳斗科倒木的材质坚硬,难以分解.3类次生林木质物残体的碳贮量在1.2~5.0t.hm-2,为栎类萌生林>滇山杨林>旱冬瓜林,表现出木质物残体碳贮量随群落演替进程而逐渐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湿常绿阔叶林 次生林 碳贮量 木质物残体 哀牢山
下载PDF
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木质藤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支柱木的关系 被引量:16
6
作者 袁春明 刘文耀 +1 位作者 杨国平 李小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2,共8页
分别在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沟谷和坡面调查了10个20m×50m的样地,研究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木质藤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支柱木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共记录到DBH≥1cm的木质藤本植物402株(隶属于23种21属16科)和DBH≥10cm的... 分别在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沟谷和坡面调查了10个20m×50m的样地,研究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木质藤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支柱木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共记录到DBH≥1cm的木质藤本植物402株(隶属于23种21属16科)和DBH≥10cm的林木1522株(隶属于47种30属15科);与其他亚热带森林比较,该森林中木质藤本植物物种较为丰富但多度较低;藤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密度和基面积在沟谷显著高于坡面,而林木的差异性不显著;木质藤本植物在支柱木上呈集群分布,并且不同种支柱木被藤本植物攀援的百分比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01),说明藤本植物的攀援对支柱木具有选择性;云南越桔、薄叶马银花和景东冬青等树种因其树皮光滑而不易被藤本植物攀援,而腾冲栲、七裂槭、山矾和多花山矾等则易于被藤本植物攀援;大径级支柱木被藤本植物攀援的比率高于小径级支柱木;茎缠绕和钩刺攀援藤本的胸径与支柱木胸径极显著相关(P<0.001),根攀援和卷须攀援藤本的胸径与支柱木胸径相关性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藤本植物 物种多样 寄主林木关系 亚热带湿常绿阔叶林 哀牢山
下载PDF
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不同干扰强度下土壤无机氮的变化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贵才 韩兴国 +1 位作者 黄建辉 王长耀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251-1256,共6页
在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地区 ,选取了木果柯原始林、栎类次生林和人工茶叶地 3种群落类型代表人为干扰强度从小到大的梯度 ,研究了人为干扰强度对土壤NH4 + N、NO3 N等特征的影响 .结果表明 ,3种群落的土壤无机氮含量 (0~ 1 ... 在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地区 ,选取了木果柯原始林、栎类次生林和人工茶叶地 3种群落类型代表人为干扰强度从小到大的梯度 ,研究了人为干扰强度对土壤NH4 + N、NO3 N等特征的影响 .结果表明 ,3种群落的土壤无机氮含量 (0~ 1 5cm)存在显著差异 :表现为随干扰强度增加 ,土壤有机质、全N降低 ,C/N比增高 ,NO3- N流失的潜力在增加 ,说明干扰不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和群落正向演替 .同一群落类型下不同空间位置土壤的有机质、全N、C/N比、pH值和NH4 + N基本一致 ,但NO3- N有较大变化 ,表明土壤中NO3- N的不稳定性 .此外 ,NH4 + N为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 ,约占无机氮总量的 95 .5 %~ 99.2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 干扰 土壤无机氮 中山湿常绿阔叶林
下载PDF
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林窗特征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李贵才 何永涛 韩兴国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7,共5页
本研究以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该植被群落林窗的大小结构及干扰形成等空间特征。研究表明 ,林窗大小取决于林窗形成方式和形成木的种类、大小。实际林窗面积远小于扩展林窗面积 ,前者的平均面积仅约为后者的 33 ... 本研究以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该植被群落林窗的大小结构及干扰形成等空间特征。研究表明 ,林窗大小取决于林窗形成方式和形成木的种类、大小。实际林窗面积远小于扩展林窗面积 ,前者的平均面积仅约为后者的 33 2 %。在数量上 ,实际林窗和扩展林窗的面积分布均呈以上小林窗为主的偏态分布。但在总的林窗面积比例上 ,大林窗的所占的面积比更大。实际林窗中 ,10 0~ 2 0 0m2 的林窗所占面积比达 6 6 4 %。扩展林窗中 ,2 0 0~ 30 0m2 和 4 0 0~ 5 0 0m2 大小的面积比分别为 33 1%和 2 0 6 %。由于该地区冬季强劲的风力 ,林窗形成方式以根倒和折干 ,分虽占形成木总数的 35 %和 2 8%。风力是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林窗形成的主要外部驱动力。多数林窗由 1~ 3株形成木造成的。林窗形成木的种类绝大多数为变色锥、木果柯和硬壳柯三种群落上层的优势树种。这三个树种约占林窗形成木的 78%。因此 ,对于林窗发生这种中小尺度干扰事件 ,群落上层的成势树种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其它冠层水平的乔木 (如亚冠层 )的扰动也可以产生林窗 ,但所占比例很小。林窗形成木的径级呈明显的偏正态分布 ,且以 2 1~ 4 0、4 1~ 6 0和 6 1~ 80cm的径级最为普遍 ,分别占总数的 31 6 %、2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窗 林窗特征 中山湿常绿阔叶林 哀牢山
下载PDF
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氮矿化季节变化 被引量:29
9
作者 李检舟 沙丽清 +3 位作者 王君 冯文婷 陈建会 李江林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6-192,共7页
为了揭示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效氮的季节动态特征,我们用封顶埋管法对徐家坝地区典型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氮含量季节变化为22.96~68.20mgN·kg-1,其中氨态氮的含量(10.89~47.85mgN... 为了揭示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效氮的季节动态特征,我们用封顶埋管法对徐家坝地区典型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氮含量季节变化为22.96~68.20mgN·kg-1,其中氨态氮的含量(10.89~47.85mgN·kg-1)大于硝态氮含量(1.48~31.74mgN·kg-1),是有效氮的主体;2)一年的净有效氮矿化总量为310.32mgN·kg-1·hm-2(土壤层0~15cm),有效氮总量和NO3N干湿季节变化极显著,NH4N的干湿季节变化不显著,NH4N在湿季末(200409)最高,干季末(200404)最低,NO3N湿季初(200405)最高,湿季末(200310)最低;3)净矿化速率、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的干湿季节变化均不显著,原因在于土壤内部的干湿季节变化平缓,且这种变化滞后于大气的降雨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湿常绿阔叶林 土壤有效氮 氮矿化 季节动态 封顶埋管法
下载PDF
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林冠和林地腐殖质理化特性、微生物量及酶活性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高升 刘文耀 +1 位作者 付昀 杨国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28-1336,共9页
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高海拔潮湿生境的山地森林林冠层中,积累有较为丰富的林冠腐殖质(Canopy humus),是构成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景观结构的重要组分,为丰富的附生植物提供了重要的生长基质和营养物质。通过对云南哀牢山山地湿性常绿阔叶... 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高海拔潮湿生境的山地森林林冠层中,积累有较为丰富的林冠腐殖质(Canopy humus),是构成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景观结构的重要组分,为丰富的附生植物提供了重要的生长基质和营养物质。通过对云南哀牢山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林冠腐殖质和其相应林下地表腐殖质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由于林冠和林下地表腐殖质的来源、组成和空间分布的不同,它们之间的理化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林冠腐殖质中有机C、全N及全Ca的含量、C/N以及阳离子交换量显著高于林下地表腐殖质,而全K和全Mg的含量则显著低于后者,全P含量差异不明显;林冠腐殖质的微生物量C、N和呼吸强度,以及蔗糖酶、脲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林下地表腐殖质,说明林冠腐殖质是一种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有机土类物质,在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林冠附生植物多样性格局形成及其维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冠腐殖质 林地腐殖质 理化 微生物生物量 酶活 山地湿常绿阔叶林 哀牢山
下载PDF
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林窗木质藤本植物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 被引量:15
11
作者 袁春明 刘文耀 杨国平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35,共7页
木质藤本植物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重要的植被和生态的组分。通过对哀牢山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中30个林窗的调查,探讨了林窗-林窗边缘-林内的梯度上,以及不同大小和演替阶段的林窗中藤本植物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阳性种... 木质藤本植物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重要的植被和生态的组分。通过对哀牢山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中30个林窗的调查,探讨了林窗-林窗边缘-林内的梯度上,以及不同大小和演替阶段的林窗中藤本植物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阳性种藤本植物主要出现在林窗中,而且对不同大小和演替阶段林窗环境的反应存在明显的差异;耐荫种藤本植物则主要出现在林内,林窗边缘以及中、小面积的林窗和处于演替中、后期的林窗中。从林窗中心到林窗边缘和林内藤本植物的多样性(Fisher’sα多样性指数)和多度呈降低的趋势。此外,藤本植物的多样性在中等大小和处于演替中、后期的林窗中较高,而其多度在小林窗和处于演替中期的林窗中较高。该研究指出藤本植物物种间生活史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阳性种藤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是由林窗来维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窗 藤本植物 物种组成 多样 山地湿常绿阔叶林 哀牢山
下载PDF
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和粗死木质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2
12
作者 刘文耀 谢寿昌 +1 位作者 谢克金 杨国平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5年第10期807-814,共8页
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山地常绿阔叶林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类型。云南哀牢山原生中生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小凋落物量(叶、直径< 2.5 cm 枝、花果和杂物)为(6.77±1.43)t/(hm 2·a),大枯枝(直径≥2... 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山地常绿阔叶林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类型。云南哀牢山原生中生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小凋落物量(叶、直径< 2.5 cm 枝、花果和杂物)为(6.77±1.43)t/(hm 2·a),大枯枝(直径≥2.5 cm )凋落量为(0.45±0.18) t/(hm 2·a),凋落高峰发生在干季末期4~5 月和初冬时10~11 月。由倒木、枯立木和大枯枝等组成的粗死木质物在该类森林中的现存量达98.46 t/hm 2,其中倒木占其总量的85.8% ,且它们在林内分布不均匀,增加了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生境的多样性。粗死木质物是森林中重要的养分库,其中的C、N、P、K、Ca、Mg、Mn、Al和Fe元素的总贮量达到48699 t/hm 2,每年通过凋落物方式积累于林地表的养分元素只占其总量的7.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 中山湿 常绿阔叶林 凋落物
下载PDF
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木质藤本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被引量:7
13
作者 袁春明 刘文耀 +1 位作者 李小双 杨国平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2-859,共8页
木质藤本植物是森林,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的重要组分。由于野外调查的困难,对其生态学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哀牢山原生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和4类次生林中的藤本植物进行了调查,利用48株藤本植物样木实测数据,采用样本回归分析法,选取... 木质藤本植物是森林,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的重要组分。由于野外调查的困难,对其生态学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哀牢山原生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和4类次生林中的藤本植物进行了调查,利用48株藤本植物样木实测数据,采用样本回归分析法,选取藤本植物的不同参数作为自变量,分别对冠层和林下两类藤本混合种生物量模型进行了拟合比较,结合样地内长度≥50cm的所有藤本植物的调查资料估算了各森林群落藤本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探讨了原生林中藤本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组成与分布特征,以及人为干扰对藤本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藤本基径为自变量建立幂函数回归模型,其相关系数较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2)该区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中藤本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为9.82×103kg·hm–2,其中冠层藤本(基径≥1.0cm,长度≥5.0m)生物量占藤本植物总生物量的99.70%,林下藤本(基径<1.0cm,长度<5.0m)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很低;3)人为干扰后林下藤本植物的生物量相对增加,而冠层藤本植物的地上部分生物量显著减少;经过约100年恢复演替的老龄栎类萌生林藤本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才达到接近原生林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本植物 生物量回归模型 地上部分生物量 山地湿常绿阔叶林 人为干扰
下载PDF
云南哀牢山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附生植物的多样性和分布 被引量:43
14
作者 徐海清 刘文耀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附生植物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形成及其维持机制、生态系统的水分和养分循环等有重要作用。作者调查分析了云南哀牢山原生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 80株不同种类、不同径级乔木上附生植物种类、数量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森... 附生植物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形成及其维持机制、生态系统的水分和养分循环等有重要作用。作者调查分析了云南哀牢山原生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 80株不同种类、不同径级乔木上附生植物种类、数量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森林附生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收集到附生植物 69种,分属 33科 49属,其中维管束植物32种,苔藓植物 37种。附生维管束植物的Shannon 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 2. 93和 0. 91,附生苔藓植物分别为 3. 31和 0. 95。附生维管束植物中蕨类较为丰富,以棕鳞瓦韦 (Lepisorusscolopendrium)、拟书带蕨 (Vittariaflexuosoides)、柔毛水龙骨(Polypodiodesamoenavar. pilosa)等为主;附生种子植物以黄杨叶芒毛苣苔 (Aeschynanthusbuxifolius)、长叶粗筒苣苔(Briggsialongifolia)、白花树萝卜 (Agapetesmannii)等为主。该地区全年气候潮湿、温凉,使得附生苔藓植物非常丰富,主要优势种类包括东亚鞭苔 (Bazzaniapraerupta)、小叶鞭苔 (B. ovistipula)、齿边广萼苔(Chandonanthushirtellus)、树平藓 (Homaliodendronflabellatum)、刺果藓 (Symphyodonperrottetii)、青毛藓 (Dicran odontiumdenudatum)、小蔓藓(Meteoriellasoluta)、尖喙藓(Kindbergiapraelonga)等。从空间分布特点上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常绿阔叶林 附生植物 哀牢山 山地 云南 Simpson指数 维管束植物 苔藓植物 森林生态系统 植物种类 空间分布特征 种子植物 物种多样 维持机制 养分循环 优势种类 分布特点 植物群落 林冠层 宿主 径级 丰富 指数和
下载PDF
哀牢山西坡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湿性常绿阔叶林木质藤本植物的多样性与分布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春明 刘文耀 +1 位作者 李小双 陈军文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7-694,共8页
分析比较了哀牢山西坡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湿性常绿阔叶林中木质藤本的物种组成与分布特征。在两类常绿阔叶林中各设置了10个20m×20m的样地,调查记录所有dbh≥0.2cm和高度≥2m木质藤本的种类、胸径和攀援类型。在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共... 分析比较了哀牢山西坡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湿性常绿阔叶林中木质藤本的物种组成与分布特征。在两类常绿阔叶林中各设置了10个20m×20m的样地,调查记录所有dbh≥0.2cm和高度≥2m木质藤本的种类、胸径和攀援类型。在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共记录到木质藤本115株隶属于14科17属18种,湿性常绿阔叶林中有55株隶属于10科12属15种。季风常绿阔叶林中的木质藤本的物种丰富度、多度、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湿性常绿阔叶林(p<0.05),基面积的差异则不显著。木质藤本物种最丰富的科是菝葜科(Smilacaceae,4种)、蔷薇科(Rosaceae,3种)、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3种)和葡萄科(Vitaceae,3种),物种组成上在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完全不同。径级分布上,两类常绿阔叶林中的木质藤本均以小藤本(dbh<1.0cm)的个体占优势,中等大小(1.0cm<dbh<5.0cm)的木质藤本在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分布较少。此外,两类常绿阔叶林中均以茎缠绕类型木质藤本的种类为主,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以茎缠绕类型的藤本个体占优势,而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则以根攀援类型的藤本个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季风常绿阔叶林 湿常绿阔叶林 木质藤本植物 多样 分布特征 Western Species Composition Comparison 物种组成 个体 物种丰富度 DBH 种类 优势 记录 分析比较 蝶形花科 缠绕 蔷薇科
下载PDF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志强 许彦红 《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38-43,共6页
通过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内楚雄市、双柏县、南华县片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监测样地的调查,对物种结构、物种丰富度与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Shannon Wiener's指数:双柏县(3.453)>南华县(3.350)>楚雄市... 通过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内楚雄市、双柏县、南华县片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监测样地的调查,对物种结构、物种丰富度与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Shannon Wiener's指数:双柏县(3.453)>南华县(3.350)>楚雄市(3.142);Simpson指数:楚雄市(0.921)>双柏县(0.913)>南华县(0.879);Pielou均匀度指数:双柏县(0.716)>南华县(0.695)>楚雄市(0.652)。综合得出,双柏县片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比其他两地较为丰富,初步分析原因是双柏县片区的样地气候比其他两地较为炎热,降水适当,更适于物种的发展;同时,3个片区中水青树、野生铁核桃并非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适生树种,但占据一定的生长优势,应该优化林分结构,充分发挥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在涵养水源和物种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湿常绿阔叶林 物种丰富度 物种多样指数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哀牢山徐家坝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系结构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邦兴 范家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96-401,共6页
本文根据组成森林的区系(地理)成分,着重讨论了徐家坝湿性常绿阁叶林的区系组成,森林的性质和区系起源。讨论表明组成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区系以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为主,以西南特有种为特征和热带东南亚(印度、马来西亚)北缘成分共同组成,并... 本文根据组成森林的区系(地理)成分,着重讨论了徐家坝湿性常绿阁叶林的区系组成,森林的性质和区系起源。讨论表明组成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区系以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为主,以西南特有种为特征和热带东南亚(印度、马来西亚)北缘成分共同组成,并在垂直结构中形成梭状图式。具亚热带和热带北缘区系特性及起源古老的特点。与邻近森林区系的关系表现出与中国喜马拉雅南部及热带东南亚北部山地森林区系更近亲。结构5层,8种层片。所有这些表明该森林是亚热带山地垂直带上部典型的常绿阔叶林。由于生态环境特殊与同类其他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区系结构 湿 哀牢山
下载PDF
哀牢山保护区景东片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特点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春华 谢有能 +3 位作者 周梓楠 刘国庆 鲁成荣 艾倩 《林业科技情报》 2015年第2期16-19,共4页
哀牢山位于云南省中部,保护区分布在哀牢山的中上部,其中景东片区面积为11 812hm2,位于哀牢山西坡北段。此次我们在哀牢山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之一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设置了样地,开展详细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计算、统计、分析。... 哀牢山位于云南省中部,保护区分布在哀牢山的中上部,其中景东片区面积为11 812hm2,位于哀牢山西坡北段。此次我们在哀牢山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之一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设置了样地,开展详细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计算、统计、分析。通过各个样本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H'值比较,发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表明乔木层的信息量大于灌木层,而草本层是该结构中相对较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哀牢山 保护区 阔叶林 乔木 多样
下载PDF
华西雨屏区不同恢复阶段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16
19
作者 朱万泽 王金锡 +2 位作者 张秀艳 李登煜 蔡小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86-1396,共11页
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了崇州市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和邛崃市天台山的常绿阔叶林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组成、区系和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恢复时期土壤微生物数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植被恢复5~40a期间,土壤细菌... 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了崇州市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和邛崃市天台山的常绿阔叶林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组成、区系和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恢复时期土壤微生物数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植被恢复5~40a期间,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呈增加趋势,以恢复到40a植被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较高,分别为1.06×10^6CFUg^-1干土、9.81×10^5CFUg^-1干土和6.8×10^4CFUg^-1干土;真菌以100a次生林较高,为9.01×10^4CFUg^-1干土;植被恢复中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79.06%~93.78%;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占4.61%~11.24%和0.52%~15.38%;(2)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大体上以夏季高,春、秋季较低;放线菌数量为春、秋季较夏季高;(3)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区系和优势种群组成不同,经鉴定有细菌10个属、真菌7个属、放线菌9个属,细菌以无色细菌属(Achromobater)、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出现的几率较高;真菌主要是半知菌类和接合菌类,以木霉属(Trichoderma)、腐霉属(Pythium)、青霉属(Penicillium)和犁头霉属(Absidia)分布较为普遍;放线菌9个类群中8个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仅有1个类群属于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以白孢类群(Albosporus)、金色类群(Aureus)和灰红紫类群(Griseorubroviolaceus)出现几率为较高;(4)细菌属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以恢复初期、30a生次生林和较原始植被为较高。在植被恢复5~50a期间,真菌和放线菌属的多样性呈波动性增加趋势,到50a达到最高;50a以后,呈下降趋势,表明植被恢复的30~50a土壤环境更适合真菌和放线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动态 微生物区系 微生物多样 湿常绿阔叶林 华西雨屏区
下载PDF
高黎贡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树种的种间联结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柴勇 李贵祥 +5 位作者 袁春明 和丽萍 李品荣 孟广涛 杨昌级 赵士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共9页
以高黎贡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树种的总体相关性、种内种间关系,种间联结性与群落发展变化的关系,探讨负密度制约效应对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树种总体相关性表现为显著的正联结关系,说明样地群落... 以高黎贡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树种的总体相关性、种内种间关系,种间联结性与群落发展变化的关系,探讨负密度制约效应对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树种总体相关性表现为显著的正联结关系,说明样地群落各树种和谐共存;样地多数种对(70%以上)的种间关系相互独立,部分种对有联结关系(正或负),但联结程度较弱(其中近半数种对联结系数在-0.6~0.6),印证了群落中多数树种在资源利用上没有明显冲突,相互间依赖性较弱或在生境需求方面竞争较弱,利于形成较稳定的种群和群落结构;样地多数树种的种内联结性在幼树与中树间表现为正联结关系,在幼树与大树间相互独立,可能是负密度制约效应引起的;取样样方大小对种间联结关系及联结程度存在一定影响,取样样方减小时,样地中具有联结关系(正或负)的种对所占比例增加,具负联结关系的种对其联结程度增强,具正联结关系的种对其联结程度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联结 负密度制约效应 中山湿常绿阔叶林 高黎贡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