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管圈活动提高门诊哮喘患儿用药依从率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刘艳 巩宣贤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4期37-41,共5页
目的探索品管圈对门诊哮喘患儿用药依从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2022年2~8月),以“提高门诊哮喘患儿用药依从率”为主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开展活动。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门诊哮喘儿童用药依从率由45%提高至72.5%,完成设定目标;... 目的探索品管圈对门诊哮喘患儿用药依从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2022年2~8月),以“提高门诊哮喘患儿用药依从率”为主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开展活动。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门诊哮喘儿童用药依从率由45%提高至72.5%,完成设定目标;患者满意度由92%提高到98%,健康教育知晓率由86%提高到98%;圈员们在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手法、沟通协调能力较前大幅上升。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门诊哮喘患儿用药依从率,同时能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药师在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用药依从率 门诊 支气管哮喘 儿童 效果分析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多重耐药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孙春燕 冯燕 《医药前沿》 2024年第4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多重耐药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6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检出的110例多重耐药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品管圈十大步骤开展活动,选定活动主题,明确改善重点,进行现状把握,设定改善目标,进行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多重耐药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6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检出的110例多重耐药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品管圈十大步骤开展活动,选定活动主题,明确改善重点,进行现状把握,设定改善目标,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并执行,比较活动前后多重耐药菌患者隔离措施综合执行率、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知识考核合格率及对多重耐药菌患者知晓率等.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多重耐药菌患者隔离措施综合执行率由50.6%提高到83.3%,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知识考核合格率由55.8%上升至91.5%,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患者知晓率由60.9%上升至9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一位圈员的品管圈应用手法、责任感、沟通配合能力、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专业知识各方面均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多重耐药菌患者隔离措施执行率,同时提高全员凝聚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简单易行、可持续运用的科学的管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多重耐药菌 隔离措施 应用研究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杨晓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观察品管圈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该院PIVAS的46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另选取2021年1—12月该院PIVAS的46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实施品管圈管理。比较两组配药安全知识知晓率、药... 目的:观察品管圈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该院PIVAS的46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另选取2021年1—12月该院PIVAS的46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实施品管圈管理。比较两组配药安全知识知晓率、药物配制差错率和药物配送时间延长率。结果:观察组药物配置流程、药物配伍禁忌、药物剂量换算、用药前正确评估患者、药物输注流程、输注时观察要点等配药安全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配置差错率为0.48%(12/2500),低于对照组的2.32%(58/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配送延长率为0.36%(9/2500),低于对照组的2.48%(62/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应用于PIVAS可提高配药安全知识知晓率,以及降低药物配制差错率和药物配送时间延长率的效果优于常规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管理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物配制 配送时间 配制质量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门诊患者医保电子凭证结算率中的应用
4
作者 陈增慧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4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患者医保电子凭证结算率中的实施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开展以“提高门诊患者医保电子凭证结算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对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门诊患者医保电子凭证结算率低的相关原因进行调...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患者医保电子凭证结算率中的实施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开展以“提高门诊患者医保电子凭证结算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对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门诊患者医保电子凭证结算率低的相关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订有效的整改措施并按照品管圈程序实施,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本院门诊患者医保电子凭证结算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门诊患者医保电子凭证结算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12.8%提升至46.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患者医保电子凭证结算率中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门诊患者 医保电子凭证 结算率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血小板危急值患者绝对卧床依从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孟小娟 徐青云 陈旭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73-0177,共5页
分析品管圈活动运用于血小板危急值患者中的效果,并探究对绝对卧床依从率的影响。方法 抽选样本时间限定于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样本均为血液内科收治患者中血小板报危急值的患者,共计有150例,将其以数字表作随机组别拟定,即:... 分析品管圈活动运用于血小板危急值患者中的效果,并探究对绝对卧床依从率的影响。方法 抽选样本时间限定于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样本均为血液内科收治患者中血小板报危急值的患者,共计有150例,将其以数字表作随机组别拟定,即:参照组、研究组,分别纳入患者75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品管圈活动,就涉及指标展开分析,即:血小板参数、负性情绪、疾病知识、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满意度、绝对卧床依从率。结果 护理前血小板参数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PLT(78.59±6.44)109/L、PCT(31.38±5.47)%、PDW(15.13±3.27)%、MPV(17.54±3.29)fl均有更佳值(P<0.05)。护理前负性情绪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31.46±3.17)分、SDS(31.24±3.12)分更低(P<0.05)。护理前疾病知识、自我效能无差异(P>0.05),护理后指标值研究组(90.35±3.62)分、(28.65±2.84)分更高(P<0.05)。生活质量2组有差异,且研究组精神健康(87.57±3.23)分、生理职能(88.34±3.26)分、社会功能(87.65±3.33)分、活力功能(88.62±3.42)分更高(P<0.05)。满意度及绝对卧床依从率以研究组98.67%、100.00%更高(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运用于血小板危急值患者中效果显著,对于绝对卧床依从率具有积极影响,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血小板危急值 绝对卧床依从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品管圈的应用对降低骨科骨牵引患者无效牵引率的效果
6
作者 马敏敏 王芸 +1 位作者 赵志欣 崔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5期137-140,共4页
目的:通过“降低骨牵引患者无效牵引率”品管圈活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性,促进临床护士的健康成长,提升圈员的自我管理能力。方法:建立品管圈小组,对骨科病房无效骨牵引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统计、分析,找出造成无效骨牵... 目的:通过“降低骨牵引患者无效牵引率”品管圈活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性,促进临床护士的健康成长,提升圈员的自我管理能力。方法:建立品管圈小组,对骨科病房无效骨牵引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统计、分析,找出造成无效骨牵引的原因,并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按照PDCA循环进行管理。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无效牵引率从活动前的66.13%下降到18.55%,同时降低了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和医疗成本,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掌握了骨牵引的基本常识,并对病房内的骨牵引患者实施了全面管理,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通过一系列的品管圈活动,护士学会了品管圈的运用技巧,提高了沟通协调能力,增强了活动信心与荣誉感,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加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在工作中展现了很好的责任心与激情。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骨牵引患者的无效牵引率,不断改进医疗和护理的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使护士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达到了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骨科骨牵引 无效牵引率
下载PDF
专病照护理念品管圈管理对甲状腺日间手术患者的影响
7
作者 孙雪莹 张芳 虞正红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4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专病照护理念品管圈管理对甲状腺日间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9月1日~10月31日100例拟行甲状腺日间手术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21年11月1日~12月31日100例拟行甲状腺日间手术患者纳入实验组,实施专病照护理念... 目的:探讨专病照护理念品管圈管理对甲状腺日间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9月1日~10月31日100例拟行甲状腺日间手术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21年11月1日~12月31日100例拟行甲状腺日间手术患者纳入实验组,实施专病照护理念品管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恐惧[采用恐惧视觉模拟评分法(FAVS)]、出院准备度[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出院指导质量[采用出院健康指导质量量表(QDTS)]、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不同时间FAV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院前RHDS评分、QDTS中出院前实际获得内容和出院指导技巧评分以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病照护理念品管圈管理可缓解甲状腺日间手术患者围术期恐惧心理,提高出院准备度和出院指导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日间手术 专病照护理念 品管圈 恐惧 出院准备度 并发症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升共享呼吸机过滤器应用效果中的研究
8
作者 陈芝 张秋军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5期87-91,147,共6页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提高共享呼吸机过滤器正确使用率,改善过滤器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3月我院医学装备应急管理中心巡检呼吸机239台次作为对照组,2022年4-6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巡检呼吸机210台次作为观察组。利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如...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提高共享呼吸机过滤器正确使用率,改善过滤器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3月我院医学装备应急管理中心巡检呼吸机239台次作为对照组,2022年4-6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巡检呼吸机210台次作为观察组。利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如柏拉图、鱼骨图等,分析、探讨引起呼吸机过滤器使用错误的原因和改进措施,通过品管圈管理步骤的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分析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共享呼吸机过滤器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组的过滤器正确使用率(97.6%)显著高于对照组(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医工人员和临床人员理论与操作成绩均得到显著提高(P<0.005);呼吸机故障台次显著下降(P=0.035);呼吸机过滤器应用效果得到改善,同一患者、相同呼吸机参数指标情况下,气道峰压、平台压明显下降,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均较改善前明显好转,脉搏氧饱和度有显著升高(P<0.001);患者舒适度有显著提高(P=0.025)。结论通过品管圈管理工具的应用,可显著提高共享呼吸机过滤器正确使用率,改善过滤器应用效果,对其精细化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呼吸机 过滤器 品管圈 正确使用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品管圈对降低难治性癫痫患者长程视频脑电图电极脱落率的效果评价
9
作者 尹婧慧 万瑜晔 +1 位作者 李晓琴 袁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51-0055,共5页
分享品管圈在难治性癫痫患者行长程视频脑电图对于降低电极脱落率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从2023年1月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品管圈主题,对监测长程视频脑电图期间出现电极脱落现象进行现场调查及原因剖析,对比品管圈活动前后数据。结果 实... 分享品管圈在难治性癫痫患者行长程视频脑电图对于降低电极脱落率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从2023年1月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品管圈主题,对监测长程视频脑电图期间出现电极脱落现象进行现场调查及原因剖析,对比品管圈活动前后数据。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视频脑电图电极脱落率由活动前25.4%降低到活动后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品管圈活动降低了难治性癫痫患者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电极脱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视频脑电图 电极脱落率 品管圈
原文传递
品管圈活动对腔镜手术器械报损率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展瑞汶 徐建文 +3 位作者 羌虹 臧慧 许晓骏 朱雯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3期123-128,共6页
目的 探索应用品管圈手法对腔镜手术器械报损率的影响效果。方法 组建多部门联合的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腔镜手术器械的报损率”为主题,选取改善前2022年8—10月复用腔镜手术器械3520件,其报损率2.33%,以其损坏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 目的 探索应用品管圈手法对腔镜手术器械报损率的影响效果。方法 组建多部门联合的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腔镜手术器械的报损率”为主题,选取改善前2022年8—10月复用腔镜手术器械3520件,其报损率2.33%,以其损坏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器械部件缺失和内芯、外鞘、手柄混淆的现状,进行解析并制定对策,应用愚巧法改进培训方案、创建“四点式”腔镜手术器械保养流程方法、修订细化查检表等措施。选取改善后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腔镜手术器械5213件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报损率来分析此次改善措施的效果。结果 改善后5213件腔镜手术器械的报损率降低至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目标达成率为137.33%。对处理流程中的8种问题类型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改善后均低于改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品管圈实施后,圈成员的品管圈手法、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责任心、专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有一定程度提升。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腔镜手术器械报损率的同时,科学应用管理工具多部门联动规范工作流程、制定器械报损的评分标准可以落实手供同行评议督查模式,保障医疗器械使用安全,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腔镜手术器械 报损率 质量管理
下载PDF
品管圈模式在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义乳知识中的应用
11
作者 邓雅丽 胡美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9期22-24,共3页
目的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对义乳知识的知晓率及佩戴率,改善其生活质量,规范科室义乳的宣教,提升专科护理内涵。方法根据品管圈模式(QCC)管理的十大步骤,收集改善措施实施前的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月15日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对义乳... 目的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对义乳知识的知晓率及佩戴率,改善其生活质量,规范科室义乳的宣教,提升专科护理内涵。方法根据品管圈模式(QCC)管理的十大步骤,收集改善措施实施前的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月15日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对义乳的知晓率、佩戴率及原因,用鱼骨图、柏拉图等方法分析导致义乳知晓率低、佩戴率低的主要真因;收集导入改善措施后2022年5月1日至2022年6月15日义乳知晓率及佩戴率情况,分析对应的改进措施,评价措施的有效性。患者在出院时完成义乳知晓率调查问卷。结果应用QCC管理模式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义乳知识的知晓率由47.82%提高到86.95%,义乳佩戴率由31.81%提高到59.09%。结论QCC管理模式能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义乳知识的知晓率及佩戴率,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QCC) 管理模式 义乳知晓率 义乳佩戴率
下载PDF
基于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构建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管理模式
12
作者 冯雪 黄雪芝 +4 位作者 刘思慧 周银梅 安春燕 张丽娟 李静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9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在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宁夏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团队为主导成立品管圈小组,将2022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收治的58例择期剖宫产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2023年3月1日... 目的探讨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在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宁夏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团队为主导成立品管圈小组,将2022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收治的58例择期剖宫产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2023年3月1日至5月25日收治的62例择期剖宫产患者设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课题达成型品管圈的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结果干预组12 h离床活动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医护人员快速康复知识知晓率、快速康复护理质量合格率、手术患者规范交接落实率和麻醉镇痛随访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率和医护人员快速康复知识水平,规范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剖宫产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监护仪故障率中的应用
13
作者 高雪梅 郑飞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8期84-86,共3页
目的:针对监护仪维修成本高、维修繁琐、维修时间长等困境,本文引入品管圈活动,旨在降低监护仪故障率。方法:建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监护仪故障率为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分析全院监护仪故障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付诸实践。结果:基... 目的:针对监护仪维修成本高、维修繁琐、维修时间长等困境,本文引入品管圈活动,旨在降低监护仪故障率。方法:建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监护仪故障率为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分析全院监护仪故障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付诸实践。结果:基于品管圈的有效管理下,9个月后我院监护仪故障率显著降低。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监护仪的完好率,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各项能力,是监护仪乃至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有效质量管理方法,为医疗设备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监护仪 故障率 质量管理
下载PDF
精神科约束患者采取品管圈活动管理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王强 岳芸 +1 位作者 邓丽云 孙云 《常州实用医学》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分析精神科约束患者采取品管圈活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2年9月本院急性男科病区收治的精神病患者27例(品管圈活动管理前)和2023年3月-2023年5月收治的精神病患者50例(品管圈活动管理后)为研究对象,品管圈活动管理首... 目的分析精神科约束患者采取品管圈活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2年9月本院急性男科病区收治的精神病患者27例(品管圈活动管理前)和2023年3月-2023年5月收治的精神病患者50例(品管圈活动管理后)为研究对象,品管圈活动管理首先组建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精神科约束患者分级管理正确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精神科约束患者分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精神科约束患者分级管理正确率由55.56%提高为87.33%,目标达成率为104.4%,进步率为57.2%。品管圈实施后,圈员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及和谐度均有一定程度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提高精神科约束患者分级管理正确率及圈员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约束患者 品管圈活动管理 效果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应用及效果
15
作者 王红丽 顾慧恩 +2 位作者 倪丽娜 王怡 陆惠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17-0021,共5页
观察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品管圈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对2023年 2月~2023年 8月在本腹透中心腹透患者中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患者进行统计并对其原因进... 观察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品管圈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对2023年 2月~2023年 8月在本腹透中心腹透患者中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患者进行统计并对其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及改进措施并落实实施。为确认改善效果,2023年7月3日~2023年8月13日进行数据调查,共查检腹透患者134人,发生相关性腹膜炎有2人。结果 开展此次活动,腹膜透析患者发生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由活动前的3.62%下降至1.49%。结论 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发生相关腹膜炎的概率,具有较为显著的病情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腹膜透析 腹膜炎
下载PDF
品管圈在住院儿童肺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恒莉 孙传萍 +1 位作者 高菊 周敏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36-0139,共4页
探讨品管圈在住院儿童肺功能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9月-2020年10月间需要进行肺功能常规通气检查的168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9月-2020年2月实施品管圈前共78例为对照组,2020年3-10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共90例为观察组... 探讨品管圈在住院儿童肺功能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9月-2020年10月间需要进行肺功能常规通气检查的168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9月-2020年2月实施品管圈前共78例为对照组,2020年3-10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共90例为观察组,参与品管圈活动护士共10名。对照组进行肺功能检查按照科室常规流程进行,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患儿肺功能检测成功率、完成肺功能平均时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进行肺功能检测所用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家长满意度较对照组也有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运用品管圈能提高住院儿童肺功能检查的成功率、有效缩短检查时间,对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也存在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住院 儿童肺功能检查 成功率
下载PDF
品管圈实践用于提高心理精神科住院患者服药正确率的应用效果研究
17
作者 魏娅 俞玲娜 陈翠洁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3期0257-0259,共3页
目的:提高心理精神科住院患者服药的正确率,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方法:本院心理精神科于2021年07月开始以“提高心理精神科住院患者口服药物正确率”为主题,开展品管圈实践活动。由当班责任护士记录住院患者服药不正确总人次及同期服药总... 目的:提高心理精神科住院患者服药的正确率,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方法:本院心理精神科于2021年07月开始以“提高心理精神科住院患者口服药物正确率”为主题,开展品管圈实践活动。由当班责任护士记录住院患者服药不正确总人次及同期服药总人次,计算服药正确率,分析未正确服用药物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改善重点。对可能影响服药正确率的因素进行真因验证,明确降低服药正确率的真因。针对性拟定对策并实施,将服药正确率作为有形成果指标,以圈员的品管圈手法运用、团队凝聚力、发现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个人自信心、责任感及交流沟通能力得分作为无形成果判断指标,对比活动开展前后评价指标差别。结果:有形成果,科室住院患者服药正确率得到提高,由活动前的98.80%提升至活动后的99.40%,目标达成率为150%;无形成果,圈员的品管圈手法运用、团队凝聚力、发现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个人自信心、责任感及交流沟通能力得分分别由2.0分、2.8分、2.6分、2.6分、2.2分、3.5分、2.4分升至3.2分、4.2分、3.4分、4.0分、3.8分、4.2分、3.4分。结论:品管圈实践活动可有效提高心理精神科住院患者服药正确率,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服药正确率 医疗服务 心理精神科
下载PDF
品管圈对门诊药房贵重药品账务相符率的影响
18
作者 邱燕红 汤光化 《北方药学》 2024年第3期70-72,共3页
目的:品管圈对门诊药房贵重药品账务相符率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我院门诊药房(2021年3月1日~2021年8月31日)每日登记的贵重药品账务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有48种贵重药品,其中2021年3月1日~2021年5月31日采取常规管理,2021年6月1日~202... 目的:品管圈对门诊药房贵重药品账务相符率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我院门诊药房(2021年3月1日~2021年8月31日)每日登记的贵重药品账务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有48种贵重药品,其中2021年3月1日~2021年5月31日采取常规管理,2021年6月1日~2021年8月31日采取品管圈管理,比较管理前后贵重药品账务相符率,圈员自我管理能力。结果:2021年3月1日~2021年5月31日:设定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100-现况值)×圈能力=86.11+(100-86.11)×0.6=94.44%。追踪2021年6月1日~2021年8月31日贵重药品登记情况,账务相符率由改善前的86.11%/月提升至98.61%/月,大于目标值的94.44%,超过了预期值。与管理前比较,管理后圈员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门诊药房贵重药品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提高贵重药品账务相符率,提高工作人员自我能力,改善门诊药房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门诊药房 贵重药品 账务相符率 管理质量 自我能力
下载PDF
品管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噪声管理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密密 王娅 +1 位作者 王义珍 王丽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5期75-80,共6页
目的探究品管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降低噪声分贝值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某三甲医院运用品管圈管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噪声分贝值,利用柏拉图、二八原则确定品管圈的改善重点,利用鱼骨图分析要因,制定对策并实施,观察病室分贝值、新生儿生... 目的探究品管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降低噪声分贝值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某三甲医院运用品管圈管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噪声分贝值,利用柏拉图、二八原则确定品管圈的改善重点,利用鱼骨图分析要因,制定对策并实施,观察病室分贝值、新生儿生命体征、圈员能力改善情况,以探究品管圈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白班噪声分贝值由实施品管圈前66.129 dB降至实施后44.300 dB,目标达成率196.137%,夜班噪声分贝值由55.886 dB降至33.900 dB,目标达成率184.945%,各噪声来源分贝值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前后两组患儿睡眠时长、心率、呼吸、末梢血流灌注指数、经皮血氧饱和度、5 d体重增长均明显改善(P<0.05)。实施品管圈后圈员综合能力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噪声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病室分贝值,改善新生儿评价指标,提升圈员能力和科室护理质量,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管理 品管圈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多学科联合门诊患者就诊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宋婷 张乃芬 陈敏 《护理学》 2024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多学科联合门诊患者就诊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多学科联合门诊患者就诊满意度”为主题,通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效果检查等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品管...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多学科联合门诊患者就诊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多学科联合门诊患者就诊满意度”为主题,通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效果检查等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多学科联合门诊患者的就诊满意度。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多学科联合门诊患者的就诊满意度由活动前的(55.56 ± 3.47)分提高到活动后的(57.98 ± 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多学科联合门诊患者的就诊满意度,值得医院各临床科室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多学科联合门诊 就诊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