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6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酿酒葡萄种质资源果实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1
作者 牛锐敏 许泽华 +3 位作者 沈甜 黄小晶 徐美隆 陈卫平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9,共10页
对40份酿酒葡萄种质资源的14个果实品质性状进行统计,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以筛选出适栽和特色品种。结果表明,14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在8.45%~52.73%,其中花色苷含量变异系数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异系数最小... 对40份酿酒葡萄种质资源的14个果实品质性状进行统计,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以筛选出适栽和特色品种。结果表明,14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在8.45%~52.73%,其中花色苷含量变异系数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异系数最小,花色苷含量、穗质量、种子数、粒质量4个性状在不同资源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结合主要性状分布范围分析,筛选出高花色苷种质‘罗马4号’和高糖高酸高酚种质‘小芒森’。主成分分析将白色酿酒葡萄的8个主要果实性状综合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0%以上,‘小芒森’‘菲尔斯’‘雷司令’等种质综合表现较好;红色酿酒葡萄9个品质指标综合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7%以上,‘小味儿多’‘马瑟兰’‘赤霞珠685’‘赤霞珠’等种质综合表现较好。通过聚类分析将40份酿酒葡萄种质资源分为5类,第Ⅰ类为小粒、糖酸酚类物质含量高的种质;第Ⅲ类为大穗、糖酸酚类物质含量居中的种质;第Ⅱ类糖酸酚类物质含量处于中等,但果穗、果粒显著小于第Ⅲ类且总酚、单宁含量较高,酸含量较低;第Ⅳ类为大粒、低糖低酸低酚类种质;第Ⅴ类为中粒、低糖高酸中酚类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种质资源 品质性状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浙江省3个油橄榄主栽品种果实表型与品质性状分析
2
作者 徐梁 林江 +5 位作者 赵婧 何庆海 石从广 杨少宗 李杰峰 龙伟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88-94,共7页
为摸清油橄榄Olea europaea引入浙江栽植后的表现,以3个主栽品种‘城固32号’O.uropaeain‘Chenggu32’‘鄂植8号’O.uropaeain‘Ezhi 8’和‘豆果’O.uropaeain‘Arbequina’的果实为材料,测定不同成熟度下的果实表型和品质性状,并采... 为摸清油橄榄Olea europaea引入浙江栽植后的表现,以3个主栽品种‘城固32号’O.uropaeain‘Chenggu32’‘鄂植8号’O.uropaeain‘Ezhi 8’和‘豆果’O.uropaeain‘Arbequina’的果实为材料,测定不同成熟度下的果实表型和品质性状,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最佳采收期及果实表型与品质性状的差异性。结果表明,3个品种果实的成熟时间不同,成熟时间从早到晚依次为‘城固32号’(9月18日)、‘鄂植8号’(10月7日)和‘豆果’(10月28日);3个品种果实的成熟期也不同,分别为28 d(‘城固32号’)、47d(‘鄂植8号’)和68d(‘豆果’);根据鲜果质量和含油率确定‘城固32号’‘鄂植8号’和‘豆果’的最佳采收期分别为第5成熟度、第4成熟度和第5成熟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油橄榄品质性状在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同一品种不同成熟度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油橄榄果实表型性状间和品质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果实表型性状可以推测果实品质的差异;通过油橄榄果实品质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三个主成分的特征值最大,分别为5.88、3.52和2.16,累积贡献率达到88.86%。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通过不同油橄榄品种的表型性状差异来推断果实品质性状的差异性,可为浙江油橄榄品种引种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成熟度 表型性状 品质性状 含油率
下载PDF
春小麦重组自交系品质性状与产量、生理性状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马斯霜 王敬东 +5 位作者 白海波 惠建 陈晓军 石磊 张尚沛 李树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6-415,共10页
以‘宁春4号’与‘宁春27号’为亲本杂交构建重组自交系的128份家系为材料,测定该群体的产量、叶面积指数、碳同位素分辨率、面筋含量等20个性状,分析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群体有丰富的变异类型,各性状离散程度较大,存在较大... 以‘宁春4号’与‘宁春27号’为亲本杂交构建重组自交系的128份家系为材料,测定该群体的产量、叶面积指数、碳同位素分辨率、面筋含量等20个性状,分析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群体有丰富的变异类型,各性状离散程度较大,存在较大程度的超亲遗传。相关性分析表明生理性状与品质性状间有较强相关性,冠层温度、碳同位素分辨率对品质与产量性状影响较大;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大都呈正相关。以差异极显著的20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特征向量累积贡献率达87%的性状,分别是沉降值、稳定时间、湿面筋含量、硬度指数、粗蛋白含量、不实小穗数、穗粒数、吸水率、株高、结实小穗数、冠层温度、千粒质量与碳同位素分辨率;基于各性状聚类共分为9个类群,第九类群材料高产优质且农艺水分利用效率较高,为今后育种工作提供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重组自交系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生理性状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黑农84品质性状的环境稳定性分析
4
作者 王婉 刘鑫磊 +2 位作者 孙君明 栾晓燕 邱丽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为明确黑农84的品质稳定性,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分析了黑农84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种植的品质性状变异。结果显示:黑农84是具备高蛋白、低脂肪、高亚麻酸、高异黄酮、高蔗糖和低水苏糖特性的优质功能型品种。在检测的27个... 为明确黑农84的品质稳定性,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分析了黑农84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种植的品质性状变异。结果显示:黑农84是具备高蛋白、低脂肪、高亚麻酸、高异黄酮、高蔗糖和低水苏糖特性的优质功能型品种。在检测的27个品质性状中,16个性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蛋脂总量,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维生素E含量,水溶性糖,γ-维生素E,δ-维生素E,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水苏糖含量)的变异系数小于10%,较为稳定。两年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异范围分别为1.08~1.98和1.07~1.73,平均值分别为1.62和1.59,其中α-大豆苷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1.98和1.73),棉子糖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最小(1.08和1.07)。黑农84品质性状聚类均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中蛋白质和α-维生素E含量较高,脂肪和异黄酮含量较低;第二类中大豆苷、m-大豆苷、α-大豆苷和m-染料木苷含量较低。黑农84优质性状的环境稳定性为该品种的遗传育种和加工应用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农84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指数 聚类分析 环境稳定性
原文传递
26个金苦荞品系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5
作者 王为旋 田爽琪 +6 位作者 柯瑾 张帆 程远志 陈小全 李洪有 石桃雄 陈庆富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302,共12页
金苦荞是近些年创制的苦荞与金荞麦种间杂交形成的双二倍体杂种半多年生新荞麦种类(Fagopyrum tatari-cymosum),为了探讨该荞麦种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以26个高产金苦荞品系为材料,对其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 金苦荞是近些年创制的苦荞与金荞麦种间杂交形成的双二倍体杂种半多年生新荞麦种类(Fagopyrum tatari-cymosum),为了探讨该荞麦种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以26个高产金苦荞品系为材料,对其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研究、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金苦荞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表现为醇溶蛋白含量>谷蛋白含量>黄酮含量>总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清蛋白含量>淀粉含量。(2)金苦荞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表现为主茎分枝数>基部20 cm内节数>主茎粗>籽粒面积>千粒重>主茎节数>株高>籽粒长宽比>籽粒宽>籽粒长>果壳率>籽粒周长>籽粒直径。(3)相关性分析中,黄酮含量与清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醇溶蛋白含量与主茎节数、基部20 cm内节数、主茎粗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籽粒面积、周长、宽、直径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淀粉含量与籽粒面积、长、直径呈显著正关系。(4)聚类分析将26个金苦荞品系分为了3个类群,其中类群I属于高淀粉、矮秆、多分枝、低果壳率、大长粒型品系,类群Ⅱ属于高蛋白、高秆、粗壮、粒型偏小的品系,类群Ⅲ属于高品质、高产、大粒品系。该研究结果为金苦荞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苦荞 品质性状 农艺性状 变异分析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中国糯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6
作者 梁艳 王向东 +2 位作者 甄胜虎 李蓉 张凤琴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3-431,共9页
为明确中国生产上糯小麦品种的主要性状及其演化规律,以2005-2022年已经审定的44个糯小麦品种为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春性品种和冬性品种的生育期变异系数分别为19.75%和4.03%,其余四个被测性... 为明确中国生产上糯小麦品种的主要性状及其演化规律,以2005-2022年已经审定的44个糯小麦品种为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春性品种和冬性品种的生育期变异系数分别为19.75%和4.03%,其余四个被测性状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产量、穗粒数、千粒重、株高,产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20%。(2)春性品种和冬性品种4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表现为湿面筋含量>粗蛋白含量>容重>支链淀粉含量,除紫糯麦1号外,其余糯小麦品种的支链淀粉含量均≥97%。(3)通过聚类分析,将44个糯小麦品种分为3大类,Ⅰ类包含28个品种,占总数的64%,产量和品质中等;Ⅱ类包含11个品种,占总数的25%,具有较高产量和品质;Ⅲ类含5个品种,占总数的11%,产量和品质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小麦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变异系数和主成分分析花生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7
作者 苗建利 邓丽 +3 位作者 殷君华 郭敏杰 李艳 任丽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为了解花生籽仁品质多样性,对19个河南省夏直播花生品种的籽仁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油酸含量及亚油酸含量等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生籽仁主要品质指标差异较大,油酸含... 为了解花生籽仁品质多样性,对19个河南省夏直播花生品种的籽仁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油酸含量及亚油酸含量等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生籽仁主要品质指标差异较大,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变异系数均超过平均变异系数,脂肪含量变异系数最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2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95.06%,第1主成分主要决定因子是高油酸、低亚油酸因子,第2主成分主要决定因子是高脂肪、低蛋白因子。19个花生品种可聚为两类,类群Ⅰ包含开农71和农花11,类群Ⅱ包含豫花47号、豫花9327、郑花013等17个品种。综合评价得知,排名前5位的品种是农花11、开农71、郑花013、豫花9327和豫花47号,其中农花11、开农71属于高油高油酸双高花生品种,花生亲本组合选配时,可以考虑选择这2个品种作为目标亲本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品质性状 变异系数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多维组学数据的玉米农艺和品质性状预测研究
8
作者 杨静蕾 吴冰杰 +1 位作者 王安洲 肖英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3-382,共10页
基因组选择是利用覆盖基因组的高密度标记对未知表型进行预测并选择的技术。在植物中,利用该技术可对不同作物性状进行早期选择,保留优势个体,节约田间管理和表型鉴定成本,大大加快育种进程。本研究使用rrBLUP和LASSO两种统计模型,基于... 基因组选择是利用覆盖基因组的高密度标记对未知表型进行预测并选择的技术。在植物中,利用该技术可对不同作物性状进行早期选择,保留优势个体,节约田间管理和表型鉴定成本,大大加快育种进程。本研究使用rrBLUP和LASSO两种统计模型,基于基因组、转录组和代谢组数据对玉米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基因组预测。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组学数据而言,其预测能力高低依次为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数据。对于不同性状而言,品质性状的预测能力高于农艺性状。对于rrBLUP和LASSO两种模型而言,基于基因组数据预测时所有性状均是rrBLUP为最优预测模型;基于转录组数据预测时有53种性状是以rrBLUP为最佳预测模型, 2种性状以LASSO为最佳预测模型;基于代谢组数据,有43种性状以rrBLUP为最佳预测模型, 12种性状以LASSO为最佳预测模型。此外,还发现用不同系谱材料进行预测时,热带玉米预测温带玉米,其效果略优于温带玉米预测热带玉米。而对于品质性状,不同系谱间材料的预测精度高于同一系谱内。本研究系统评估了各种组学数据和不同统计模型对玉米农艺及品质性状预测能力的差异,为未来玉米重要性状的基因组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农艺和品质性状 基因组预测 多维组学数据
下载PDF
青稞籽粒表型性状和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9
作者 王小强 徐齐君 +1 位作者 曾兴权 羊海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24-28,33,共6页
以328份来源不同区域的青稞种质资源为材料,对5个籽粒表型性状(长均值、宽均值、长/宽、直径和千粒重)和4个品质性状(总淀粉、直链淀粉、蛋白质和β-葡聚糖)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测定的9个性状在供试种质资源间均存在... 以328份来源不同区域的青稞种质资源为材料,对5个籽粒表型性状(长均值、宽均值、长/宽、直径和千粒重)和4个品质性状(总淀粉、直链淀粉、蛋白质和β-葡聚糖)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测定的9个性状在供试种质资源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青稞籽粒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幅为6.23%~17.22%,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幅为10.60%~27.34%。9个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1.8,表明供试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区域上看,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国外、西藏山南、国内其他地区、西藏昌都、西藏日喀则、西藏拉萨、西藏林芝、西藏阿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籽粒 表型性状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饲用大麦籽粒品质性状的分析和评价
10
作者 郭呈宇 房永雨 +6 位作者 伊风艳 史志丹 乔慧蕾 刘芳 赵和平 朱林飞 丁海君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对饲用大麦种质资源的籽粒品质性状进行鉴定及评价,为后续利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测定100份大麦种质资源籽粒的水分、蛋白质、淀粉、脂肪、纤维素、灰分和β-葡聚糖含量,运用描述统计、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分... [目的]对饲用大麦种质资源的籽粒品质性状进行鉴定及评价,为后续利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测定100份大麦种质资源籽粒的水分、蛋白质、淀粉、脂肪、纤维素、灰分和β-葡聚糖含量,运用描述统计、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7个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7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布于2.92%~13.93%,纤维素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相关性分析发现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β-葡聚糖含量极显著(P<0.01)负相关,纤维素含量与淀粉含量和β-葡聚糖含量极显著(P<0.01)负相关,淀粉含量与β-葡聚糖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聚类分析将种质群体分为3类,第Ⅰ类30份材料,特点为纤维素含量、脂肪含量、灰分含量变异系数大;第Ⅱ类69份材料,特点为蛋白质含量、纤维素含量、脂肪含量的均值最低,淀粉含量、灰分含量、β-葡聚糖含量的均值最高;第Ⅲ类1份材料,特点是蛋白质含量最高、淀粉含量最低、灰分含量最低、β-葡聚糖含量最低。主成分分析发现,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6.47%。[结论]供试材料的7个籽粒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获得1份高蛋白、低β-葡聚糖特异性材料G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种质资源 籽粒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增施纳米硒肥对水稻新品种梦乡(RS-12)品质性状的影响
11
作者 廖若宇 张春娥 +2 位作者 刘新保 孙悦 牛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在减少化肥增施纳米硒肥的条件下,研究纳米硒肥不同施用量对长粒品种梦乡品质的影响,明确梦乡高效、优质施肥技术,为建立梦乡配套栽培技术奠定理论基础。相同基肥水平下,纳米硒肥设置2250、3000、4500、6000、7500 mL/hm^(2)5个水平。... 在减少化肥增施纳米硒肥的条件下,研究纳米硒肥不同施用量对长粒品种梦乡品质的影响,明确梦乡高效、优质施肥技术,为建立梦乡配套栽培技术奠定理论基础。相同基肥水平下,纳米硒肥设置2250、3000、4500、6000、7500 mL/hm^(2)5个水平。结果表明,当田间试验纳米硒添加量为6000 mL/hm^(2),稻谷中硒含量最高且符合GB/T 22499—2008《富硒稻谷》要求;当硒肥添加量为7500 mL/hm^(2)时,稻谷不完善粒率、出糙率、出米率、垩白度及垩白粒率、大米食味品质评分等指标均达到较理想状态。其他参数指标如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随硒浓度变化无明显变化,表明纳米硒肥对以上指标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乡 纳米硒肥 品质性状 硒含量
下载PDF
辽宁省水稻品种品质性状及丰稳性分析
12
作者 李威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2期9-13,共5页
以2023年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中晚熟组的23个品种试验数据为基础进行品种品质性状和丰产性、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1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在0.93%~70.00%,11个品质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加工因子、直链淀粉因子、碱消因子、垩... 以2023年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中晚熟组的23个品种试验数据为基础进行品种品质性状和丰产性、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1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在0.93%~70.00%,11个品质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加工因子、直链淀粉因子、碱消因子、垩白因子、蛋白质因子共同影响着品种品质性状的综合表现。利用变异系数、回归系数、高稳系数、品种产量对23个品种进行丰稳性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回归系数、品种产量可较好的区分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同时,水稻品种丰产性与稳定性参数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方差比较显示出天隆粳224、辽粳169、盐粳66、天隆粳234、天隆粳788、花粳1607、盐粳945、辽粳1920等品种产量水平和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质性状 丰产性 稳定性 相关分析 主成份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的品质性状及产量比较分析
13
作者 毛祥敏 李进平 +1 位作者 边琳玲 向明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3-16,共4页
为探究推广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较强的水稻品种,2022年4~9月在会东县姜州镇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滇禾优615”和“楚粳28”2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稻米品质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滇禾优615和楚粳28的营养品质指标、垩白粒... 为探究推广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较强的水稻品种,2022年4~9月在会东县姜州镇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滇禾优615”和“楚粳28”2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稻米品质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滇禾优615和楚粳28的营养品质指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不完善粒均值在国标二级优质粳稻的标准范围,但滇禾优615的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均值超过81%和61%的国标一级优质粳稻的出糙率和整精米率标准。与楚粳28相比,滇禾优615增产11.82%,株高增加6.59%、有效穗提高10.69%、穗粒数增加5.17%、千粒重提高1.87%(P<0.05),综合来看,在海拔1500~1950m地区种植滇禾优615利于增产增收,更适宜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品质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云南不同生态区烟叶主要品质性状差异研究
14
作者 张媛媛 《江西农业》 2024年第7期175-177,共3页
随着全球烟草行业的不断发展,烟叶品质成为制订烟草政策和各国烟草制造商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的云南省,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我国烟叶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云南省境内分布着多个不同的生态区,包括丘陵区、高山区、盆... 随着全球烟草行业的不断发展,烟叶品质成为制订烟草政策和各国烟草制造商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的云南省,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我国烟叶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云南省境内分布着多个不同的生态区,包括丘陵区、高山区、盆地区和平原区等,这些不同的生态区具有独特的土壤、气候和植被条件,从而导致了烟叶品质性状的差异。基于此,文章简单讨论不同生态区烟叶品质性状差异的重要性和影响,深入探讨品质性状差异的影响因素和性状差异,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生态区 烟叶 品质性状
下载PDF
春季栽培下花椰菜产量及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世杨 刘庆 +3 位作者 钟伟杰 唐征 罗天宽 徐谦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9-189,共11页
【目的】通过关联分析挖掘与春季栽培下花椰菜花球产量及品质性状关联的分子标记,为春季生态型花椰菜花球高产、优质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用多态性较好的26对SSR标记对80份花椰菜自交系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并采用Tass... 【目的】通过关联分析挖掘与春季栽培下花椰菜花球产量及品质性状关联的分子标记,为春季生态型花椰菜花球高产、优质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用多态性较好的26对SSR标记对80份花椰菜自交系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并采用Tassel 2.1的一般线性模型(GLM)对该群体2018和2019年春季花球的3个产量性状(花球重、花球纵径和横径)及4个品质性状(维生素C、可溶性糖、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与SSR标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80份自交系的花球重、花球纵径和横径及维生素C、可溶性糖、叶绿素类和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异系数2年平均值分别为60.0%、20.7%、23.9%、27.3%、27.6%、64.1%和61.6%,表明80份自交系的花球产量及品质性状变异丰富。邻接法系统聚类和群体结构分析均可将80份自交系分为3个类群,不同分类结果与品种的地域来源、花球紧实度间均无直接关系。基于GLM关联分析,2年试验均能重复检测出与花球产量、品质性状显著相关的标记共6个(P<0.05),对各性状变异解释率变幅为4.32%~13.96%。其中标记Ol10F07和BoGMS1042与花球重关联,解释率分别为7.71%和13.96%;标记Na14H11与花球纵径关联,解释率为5.56%;标记Na10D07、Na14H11、BoGMS1042和BoDCTD1与花球横径关联,标记BoDCTD1解释率最高,为12.89%;标记Ra2F11、Na10D07和Na14H11与维生素C含量关联,Ra2F11解释率最高,为11.12%;标记Ra2F11均与可溶性糖、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关联,解释率分别为11.25%、11.73%和8.28%。【结论】春季栽培下80份花椰菜自交系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丰富,检测到6个SSR标记与花球产量品质性状显著关联,且存在同一标记与多个性状关联或同一个性状与多个标记关联的现象,为春季生态型花椰菜高产优质育种提供了参考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产量品质性状 SSR标记 群体结构 关联分析
下载PDF
我国不同产区马铃薯栽培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丽 熊兴耀 +4 位作者 蔡柳 胡新喜 秦玉芝 李炎林 戴思慧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9,共10页
【目的】综合分析我国不同产区马铃薯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为今后马铃薯育种目标的制定及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从我国华北、西北、西南马铃薯主产区收集48个国内种植广泛且性状优良的马铃薯栽培品种,测定鲜薯的干物质、淀粉... 【目的】综合分析我国不同产区马铃薯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为今后马铃薯育种目标的制定及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从我国华北、西北、西南马铃薯主产区收集48个国内种植广泛且性状优良的马铃薯栽培品种,测定鲜薯的干物质、淀粉、总糖、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法对不同产区马铃薯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8个马铃薯品种的干物质含量在13.71%~20.01%,平均值为16.85%;淀粉含量在7.94%~15.72%,平均值为11.24%;其中,中薯17号、中薯5号、陇薯7号和康尼贝克的干物质和淀粉含量较高,具有作为全粉或淀粉加工品种的潜力。48个马铃薯品种鲜薯总糖含量在55.25~287.70 mg/g,平均值为140.10 mg/g;可溶性糖含量在2.60~26.78 mg/g,平均值为7.81 mg/g;还原糖含量在0.16~6.08 mg/g,平均值为3.12 mg/g;其中,云薯304、中薯16号、中薯26号、大西洋(石家庄)和中薯18号的还原糖含量较低。不同产区马铃薯品种品质性状存在差异,河北张家口和甘肃兰州的马铃薯品种干物质和淀粉含量较高;云南昆明和河北石家庄的马铃薯品种干物质和淀粉含量相对较低;云南昆明和河北张家口的马铃薯品种还原糖含量较低。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干物质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聚类分析将48个马铃薯品种分为3类,第I类包含青薯168、HF-10、丽薯10号和陇薯7号,具有较高的干物质、淀粉和总糖含量;第II类包含青薯6号、青薯9号(西宁)、下寨65、丽薯6号、青薯10号和乐薯1号,具有较低的总糖含量;其余品种无明显的优势性状特点。5个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77~2.03,总糖含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淀粉含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结论】我国马铃薯品种干物质和淀粉含量总体水平较低,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将近一半的品种还原糖含量满足油炸食品生产要求。与淀粉和干物质含量相比,糖含量受环境因素及栽培措施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品种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糜子优异种质资源品质性状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佰利 李冬梅 +4 位作者 杨清华 王洪露 王云浩 张飞飞 陈鹏良 《榆林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7-33,共7页
系统评价糜子种质资源品质性状多样性,为糜子种质资源创新和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301份糜子种质资源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糊化特性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糜子种质资源在主要品质性状上均表... 系统评价糜子种质资源品质性状多样性,为糜子种质资源创新和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301份糜子种质资源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糊化特性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糜子种质资源在主要品质性状上均表现出较为丰富的变异。直链淀粉含量与红绿值、千粒重、谷值粘度、终值黏度、回生值、糊化时间、糊化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峰值黏度、破损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红绿值、峰值黏度、谷值粘度、破损值、终值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脂肪含量与红绿值、千粒重、谷值粘度、破损值、终值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对17个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9.00%,表明4个主成分反映了糜子资源大部分的性状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子 种质资源 品质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黄淮麦区105份冬小麦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婷 袁凯 +3 位作者 史晓芳 张伟 杨斌 逯腊虎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85-92,共8页
为明确供试材料农艺、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导育种实践,以105份黄淮麦区的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单株产量、5个农艺性状(株高、穗长、有效分蘖数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11个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沉淀值... 为明确供试材料农艺、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导育种实践,以105份黄淮麦区的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单株产量、5个农艺性状(株高、穗长、有效分蘖数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11个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沉淀值、容重、延展性、硬度指数、最大拉伸阻力、稳定时间、形成时间、拉伸面积)进行变异性分析、偏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中有效分蘖数单株穗数的变异系数最大(23.11%),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小(8.81%);品质性状中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大(28.24%),容重的变异系数最小(1.21%)。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各品质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株高与稳定时间(-0.346)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形成时间(0.393)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沉淀值(0.299)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硬度指数(-0.278)呈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被分为7个类群,类群间遗传差异较小,仅个别类群之间在穗粒数、千粒重、吸水率、沉淀值、硬度指数、最大拉伸阻力、稳定时间性状中的少数性状上表现显著性差异。从第Ⅴ类群中筛选出在4个综合性状较好的材料(山农23、硬B216-6、石B07-4056和冀麦631)可作为高产、优质小麦育种亲本。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不足,应着力扩充地理远缘、生态远缘的优质强筋小麦基因资源,加大拉伸面积、稳定时间和吸水率的改良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下载PDF
长江流域乌桕优良种质资源种子品质性状评价
19
作者 向珊珊 杜洋文 +5 位作者 程军勇 李军章 陈凤苹 唐岚 刘应斌 邓先珍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37,共8页
【目的】掌握长江流域乌桕种子的含油特性并筛选优良油用种质,为乌桕良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对采集的来自5省份的82份乌桕优良种质资源的种子进行千粒质量、全籽含油量、皮油含量、梓油含量以及油脂主要脂肪酸组分含量等品质性状的... 【目的】掌握长江流域乌桕种子的含油特性并筛选优良油用种质,为乌桕良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对采集的来自5省份的82份乌桕优良种质资源的种子进行千粒质量、全籽含油量、皮油含量、梓油含量以及油脂主要脂肪酸组分含量等品质性状的检测和分析,并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筛选优良油用种质。【结果】乌桕种子平均千粒质量为142.6 g,平均全籽含油量为39.5%,品质性状变异系数为7%~26%,其中千粒质量变异系数最大,皮油棕榈酸含量、皮油油酸含量和梓油含量的变异系数较低。千粒质量、梓油含量和皮油棕榈酸含量与经纬度和海拔显著相关,全籽含油量、皮油含量,以及油脂中的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含量均与经纬度和海拔无显著相关性。千粒质量与全籽含油量、皮油含量、皮油棕榈酸含量、皮油油酸含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与梓油含量呈现显著负相关。共筛选出10个优良油用种质,其平均全籽含油量达47.6%。【结论】乌桕全籽含油量主要受遗传特性影响,受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影响较小。千粒质量、梓油含量和皮油棕榈酸含量等性状受经纬度和海拔的影响显著,在进行原料林建设选址时要考虑这些因素。选育优良油用种质时,可采用千粒质量为初步筛选指标。筛选出的优良油用种质,可作为高油遗传资源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乌桕 品质性状 评价
下载PDF
小麦品质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20
作者 江伟 张晓 +5 位作者 刘大同 高德荣 张勇 李曼 寿路路 陆成彬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43-48,共6页
为研究小麦不同品质性状的相互关系,重点评价不同指标对品质贡献的大小,筛选品质代表性综合评判指标,并进一步明确江苏省商品小麦主要品质状况,供试材料为129份江苏各地仓储小麦样品,对15个小麦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 为研究小麦不同品质性状的相互关系,重点评价不同指标对品质贡献的大小,筛选品质代表性综合评判指标,并进一步明确江苏省商品小麦主要品质状况,供试材料为129份江苏各地仓储小麦样品,对15个小麦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变异系数为54.76%、50.81%,硬度指数、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变异系数分别为8.93%、4.98%、8.84%、3.88%,其他参数在10.54%~23.19%范围内;硬度指数与损伤淀粉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延伸度、稀懈值和峰值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湿面筋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延伸度、形成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面筋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稳定时间与硬度指数、蛋白质含量、最终黏度、回升值、形成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最大拉伸阻力与面筋指数、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损伤淀粉含量与吸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面筋指数、峰值黏度、稀懈值、延伸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对15个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分为4类:(1)硬度和淀粉特性类,包括硬度指数、吸水率、损伤淀粉含量、峰值黏度、稀懈值,其中硬度指数和峰值黏度为代表性指标;(2)面团混合特性类,包括稳定时间、形成时间、最终黏度、回生值,稳定时间为代表性指标;(3)蛋白质数量和质量类,包括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延伸度,蛋白质含量为代表性指标;(4)面团拉伸特性类,包括最大拉伸阻力、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为代表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变异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