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4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灰哌嗪类螯合剂固化/稳定化体中重金属释放机理
1
作者 慕宗宇 杨玉飞 +4 位作者 王菲 郭明坤 黄启飞 杨延梅 罗中力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83,共10页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对环境产生较大危害,而对其的固化/稳定化成为飞灰处理处置中的首要问题。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处理垃圾焚烧飞灰较为普遍,为降低能耗提高产品效益,研究了新型大分子有机螯合剂哌嗪-N,N’-双二硫代羧酸钠(TS300)协...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对环境产生较大危害,而对其的固化/稳定化成为飞灰处理处置中的首要问题。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处理垃圾焚烧飞灰较为普遍,为降低能耗提高产品效益,研究了新型大分子有机螯合剂哌嗪-N,N’-双二硫代羧酸钠(TS300)协同不同用量的水泥(30%、40%)固化飞灰中重金属的能力。探究了TS300对目标重金属Zn、Cd、Cr、Pb、Ni的浸出浓度、化学形态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TS300协同水泥可有效固定飞灰中的重金属,降低浸出浓度60%以上;重金属Cr、Cd、Pb、Ni经固化后的化学形态整体向更稳定的方向移动;随着TS300和水泥添加量的增大,固化块晶体组成更稳定、抗酸强度上升且孔隙致密度增加,其中水泥添加量40%、TS300添加量8%的固化块重金属浸出浓度最低,固化效果最佳。综上,探究TS300协同水泥固化/稳定化重金属的效果和机理,有利于探究不同飞灰处理处置方式的优劣,分析水泥协同药剂固化稳定化飞灰重金属的效果,降低填埋场渗滤液的环境风险,为后续飞灰重金属螯合剂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 螯合 哌嗪-N N’-双二硫代羧酸钠(TS300) 重金属 固化
下载PDF
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焦磷酸哌嗪协同阻燃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
2
作者 宫芳芳 陶雪 +2 位作者 王靖宇 刘秀 钱立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129,137,共7页
研究了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焦磷酸哌嗪(MPP/PAPP)膨胀体系影响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TPV)阻燃和力学性能的量效关系,揭示了MPP/PAPP的协同阻燃和增强增韧作用。结果表明,总添加质量分数恒定为30%,MPP/PAPP以质量比3∶7共混TPV时,MPP和PAPP... 研究了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焦磷酸哌嗪(MPP/PAPP)膨胀体系影响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TPV)阻燃和力学性能的量效关系,揭示了MPP/PAPP的协同阻燃和增强增韧作用。结果表明,总添加质量分数恒定为30%,MPP/PAPP以质量比3∶7共混TPV时,MPP和PAPP的协同阻燃作用最佳。相比于单独添加MPP或者PAPP,9MPP/21PAPP/TPV复合材料拥有更高的极限氧指数(25.7%)、垂直燃烧级别(V-0)和最低的热释放速率峰值(149.9 kW/m^(2))。热重分析表明,9MPP/21PAPP/TPV样品中,MPP/PAPP间的协同作用能够大幅降低TPV基体在高温阶段的降解速率,提升残炭率,表现出优异的协同阻燃作用。在拉伸性能测试中,MPP/PAPP复配使用时,9MPP/21PAPP/TPV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高于对照样品30MPP/TPV和30PAPP/T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 三聚氰胺聚磷酸盐 焦磷酸哌嗪 协同阻燃 拉伸性能
下载PDF
焦磷酸哌嗪的绿色制备及在阻燃硅橡胶中的应用
3
作者 黄伦 叶丹阳 +2 位作者 焦伟先 孟喜 李雯娟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68-71,共4页
采用“一锅法”,以磷酸和哌嗪为原料制备了膨胀型阻燃剂焦磷酸哌嗪,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将自制的焦磷酸哌嗪与市场上的优质竞品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其热稳定性、元素含量和白度均能达到优质品标准。将自制的... 采用“一锅法”,以磷酸和哌嗪为原料制备了膨胀型阻燃剂焦磷酸哌嗪,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将自制的焦磷酸哌嗪与市场上的优质竞品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其热稳定性、元素含量和白度均能达到优质品标准。将自制的焦磷酸哌嗪添加到硅橡胶中,硅橡胶的极限氧指数从22.8%增加到27.2%,阻燃等级达到V-0级,拉伸强度增大1倍。本方法可以实现焦磷酸哌嗪的绿色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磷酸哌嗪 阻燃剂 硅橡胶 一锅法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酸枣仁汤改善间氯苯哌嗪致小鼠焦虑样行为的作用
4
作者 叶田园 李麦嘉 程肖蕊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配方酸枣仁汤对单次腹腔注射间氯苯哌嗪致小鼠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方法不同配方酸枣仁汤给药7 d,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其对间氯苯哌嗪诱导的小鼠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5-羟色胺、皮质酮、... 目的比较不同配方酸枣仁汤对单次腹腔注射间氯苯哌嗪致小鼠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方法不同配方酸枣仁汤给药7 d,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其对间氯苯哌嗪诱导的小鼠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5-羟色胺、皮质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脑中5-羟色胺的含量。结果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单次腹腔注射间氯苯哌嗪4 mg·kg^(-1)能够引起小鼠焦虑样行为,酸枣仁汤原方21.7 g·kg^(-1)可显著延长小鼠开臂停留时间,增加开臂停留时间的百分比,明显上调其血清中5-羟色胺含量,并使下丘脑、杏仁核、海马、皮层中5-羟色胺含量有降低的趋势,但未影响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酮含量。结论酸枣仁汤原方可改善单次腹腔注射间氯苯哌嗪诱导的小鼠焦虑样行为,其机制可能在于调节其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汤 焦虑 间氯苯哌嗪 小鼠
原文传递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水质中哌嗪含量
5
作者 安建华 韦红映 李嘉琦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44-48,共5页
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水质哌嗪含量的方法,在pH=9.5、60℃条件下,使用五氟苯甲酰氯成功衍生水中哌嗪,衍生物用乙酸乙酯萃取进GC-MS检测,方法回收率93.5%~106%,在质量浓度20~2560 ng/mL范围内,哌嗪衍生产物有良好的线性,... 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水质哌嗪含量的方法,在pH=9.5、60℃条件下,使用五氟苯甲酰氯成功衍生水中哌嗪,衍生物用乙酸乙酯萃取进GC-MS检测,方法回收率93.5%~106%,在质量浓度20~2560 ng/mL范围内,哌嗪衍生产物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检测限为6μg/L(信噪比为3),定量限为20μg/L(信噪比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哌嗪 五氟苯甲酰氯 衍生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二磷酸哌嗪中磷含量的测定
6
作者 杜建侠 肖清燕 +1 位作者 荣沙沙 李红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42-145,共4页
采用过硫酸钾-硝酸消解法对二磷酸哌嗪中的磷进行消解,消解后溶液采用喹钼柠酮沉淀剂进行沉淀,对沉淀进行干燥称量,计算其中的磷含量。此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是常量磷含量测定的最准确方法,且选用的协同消解剂,消解完全,对二磷酸哌... 采用过硫酸钾-硝酸消解法对二磷酸哌嗪中的磷进行消解,消解后溶液采用喹钼柠酮沉淀剂进行沉淀,对沉淀进行干燥称量,计算其中的磷含量。此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是常量磷含量测定的最准确方法,且选用的协同消解剂,消解完全,对二磷酸哌嗪有很好的选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解法 喹钼柠酮沉淀 二磷酸哌嗪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一致性检验模型快速鉴别左羟丙哌嗪胶囊
7
作者 韩曦羽 石笑弋 +4 位作者 刘轶 陈鸿玉 郑金凤 刘雁鸣 李琦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快速检验技术建立左羟丙哌嗪胶囊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3台近红外光谱仪对来自两家生产企业共12批次左羟丙哌嗪胶囊进行测定,使用OPUS软件对相关近红外光谱图进行分析和处理,建立左羟丙哌嗪胶囊的近红外光谱一致性...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快速检验技术建立左羟丙哌嗪胶囊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3台近红外光谱仪对来自两家生产企业共12批次左羟丙哌嗪胶囊进行测定,使用OPUS软件对相关近红外光谱图进行分析和处理,建立左羟丙哌嗪胶囊的近红外光谱一致性检验模型,用不同厂家样品进行验证。结果:建立的近红外一致性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区别不同厂家生产的左羟丙哌嗪胶囊。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左羟丙哌嗪胶囊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羟丙哌嗪胶囊 近红外光谱法 一致性检验模型
下载PDF
聚焦磷酸哌嗪-埃洛石纳米管-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协效阻燃环氧树脂
8
作者 马静 刘美哲 +3 位作者 朱明轩 朱璟 张照邦 汪宝和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7-185,共9页
通过改进现有制备方法,合成了一种高热稳定性的聚焦磷酸哌嗪(PAPP),并将其与埃洛石纳米管(HNTs)、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复配为P-N-Si系膨胀型阻燃剂,协效阻燃环氧树脂(EP)。通过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锥形量热仪、SEM等测试方法,考察... 通过改进现有制备方法,合成了一种高热稳定性的聚焦磷酸哌嗪(PAPP),并将其与埃洛石纳米管(HNTs)、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复配为P-N-Si系膨胀型阻燃剂,协效阻燃环氧树脂(EP)。通过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锥形量热仪、SEM等测试方法,考察了膨胀型阻燃剂对EP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阻燃剂的引入形成了致密、连续的膨胀型炭层,从凝聚相和气相分别提高了环氧树脂的阻燃效率,有效降低了环氧树脂的放热速率和放热量,以及有毒气体的释放,当PAPP/HNTs/MCA配比为7∶1∶2时,极限氧指数达34.3%,UL-94达V-0级,相比于纯EP,残炭量显著增加,热释放速率(HRR)峰值下降了60.56%,总热释放量(THR)及有毒气体的排出大幅度减少。热重分析结果表明,阻燃改性后EP的初始分解温度降幅ΔT为4.4%,改性后的EP仍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膨胀型阻燃剂 阻燃性能 热稳定性 聚焦磷酸哌嗪
下载PDF
纳滤膜制备反应液中水相哌嗪含量的测试方法
9
作者 季荣荣 田坤 +1 位作者 高颖怡 韩明星 《信息记录材料》 2023年第12期12-14,18,共4页
针对纳滤膜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性能下降问题,本文采用顶空进样器进样,通过高温加热、小体积进样和添加表面活性剂等方式解决了氢键作用力问题,建立了纳滤膜制备反应液中哌嗪含量测试方法,准确表征哌嗪含量。该方法简单快速,无需前处理,重... 针对纳滤膜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性能下降问题,本文采用顶空进样器进样,通过高温加热、小体积进样和添加表面活性剂等方式解决了氢键作用力问题,建立了纳滤膜制备反应液中哌嗪含量测试方法,准确表征哌嗪含量。该方法简单快速,无需前处理,重复性最大相对偏差1.69%,准确性验证最大相对误差2.33%,均达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反应液 哌嗪 含量
下载PDF
哌嗪类有机胺溶液捕集CO_(2)性能研究
10
作者 邱正秋 皇甫林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29,共5页
目的开发合适的有机胺脱碳溶液。方法分别以PZ、1MPZ、HEP和AEP为吸收剂,考查了哌嗪类有机胺溶液的CO_(2)吸收/解吸性能。结果PZ溶液和AEP溶液的CO_(2)吸收性能明显优于1MPZ溶液和HEP溶液,但二者的解吸率相对较低,不利于有机胺溶液的循... 目的开发合适的有机胺脱碳溶液。方法分别以PZ、1MPZ、HEP和AEP为吸收剂,考查了哌嗪类有机胺溶液的CO_(2)吸收/解吸性能。结果PZ溶液和AEP溶液的CO_(2)吸收性能明显优于1MPZ溶液和HEP溶液,但二者的解吸率相对较低,不利于有机胺溶液的循环使用。1MPZ溶液解吸率虽大于85.00%,但其易挥发性导致CO_(2)循环吸收容量大幅降低,从而使其工业应用受限。而HEP溶液的解吸率约90.00%,且经4次循环吸收/解吸实验后,其CO_(2)吸收容量和解吸率变化幅度低于1%。结论HEP溶液性能稳定,更适用于工业CO_(2)捕集过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嗪类有机胺 CO_(2)捕集 吸收 解吸 循环
下载PDF
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锟 张静静 陈林 《中南药学》 2023年第11期2977-2983,共7页
二酮哌嗪类化合物是一类由两个α-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成的二肽类化合物,骨架为六元环,具有两个氢键供体和两个氢键受体。此外,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的六元环构型稳定,使得其在药理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作为DNA结合剂、微管蛋白解聚剂、... 二酮哌嗪类化合物是一类由两个α-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成的二肽类化合物,骨架为六元环,具有两个氢键供体和两个氢键受体。此外,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的六元环构型稳定,使得其在药理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作为DNA结合剂、微管蛋白解聚剂、rho抑制剂、群体感应激动剂与拮抗剂、抗真菌剂、催产素拮抗剂、PDE5抑制剂、神经保护剂等。如今二酮哌嗪已成为近年来化学生态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对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酮哌嗪 结构特点 合成途径 生物活性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2—取代基哌嗪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振祥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03年第1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2-取代基哌嗪 开发 应用 医药中间体 制备方法 2-甲基哌嗪 2-哌嗪羧酸 2-氰基哌嗪
下载PDF
古树大理茶优势内生真菌1个新四氢-β-咔啉二酮哌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璐瑶 陈肖学 +4 位作者 张颖君 黄永林 朱国磊 李娜 赵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52-1257,共6页
为挖掘古树大理茶优势内生真菌间座壳属菌株Diaporthe tectonigena的化学成分,该研究采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Diaion HP20、葡聚糖凝胶LH-20等柱层析方法,对该菌株的大米固态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HRMS、^(1)H-NMR、^(13)C-NMR、... 为挖掘古树大理茶优势内生真菌间座壳属菌株Diaporthe tectonigena的化学成分,该研究采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Diaion HP20、葡聚糖凝胶LH-20等柱层析方法,对该菌株的大米固态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HRMS、^(1)H-NMR、^(13)C-NMR、HSQC、HMBC和COSY等波谱分析,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1)从该菌株大米固态发酵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1鉴定为四氢-β-咔啉二酮哌嗪类生物碱,命名为tectonicgenazine A。(2)3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rans-cyclo-(D-tryptophanyl-L-tyrosyl)(2)、1H-吲哚-3-羧酸-2,3-二羟基丙酯(3)和N-羟乙基-2-乙酰基吡咯(4),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自然界中分离所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茶 内生真菌 间座壳属 固态发酵 二酮哌嗪
下载PDF
木质素和焦磷酸哌嗪复合膨胀型阻燃剂对环氧树脂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尚欣宇 毕晓柯 +1 位作者 谭海彦 张彦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0-145,149,共7页
木质素结构中含有丰富的羟基与芳香官能团,具备大分子阻燃成炭剂的结构要求且成本低廉,绿色无污染。焦磷酸哌嗪(PPAP)是一种氮-磷协同的新型环保阻燃剂,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将木质素与焦磷酸哌嗪按质量比1∶1复配得到一种木质素和焦磷... 木质素结构中含有丰富的羟基与芳香官能团,具备大分子阻燃成炭剂的结构要求且成本低廉,绿色无污染。焦磷酸哌嗪(PPAP)是一种氮-磷协同的新型环保阻燃剂,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将木质素与焦磷酸哌嗪按质量比1∶1复配得到一种木质素和焦磷酸哌嗪复合膨胀型阻燃剂,并将其用于阻燃改性环氧树脂(EP)。采用锥形量热分析(CONE)、极限氧指数测试(LOI)、垂直燃烧试验(UL-94)对所制备的“(木质素+焦磷酸哌嗪)复合膨胀型阻燃剂+环氧树脂”阻燃材料的燃烧行为与阻燃性能进行探究。采用热质量分析(TGA)、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了阻燃材料的热稳定性与力学性能。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燃烧后所得残炭层的化学结构、表面各元素的原子百分比、微观形貌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木质素和焦磷酸哌嗪复合膨胀型阻燃剂(L+P)的引入提高了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与热稳定性。与纯环氧树脂相比,“质量分数20%的(木质素+焦磷酸哌嗪)复合膨胀型阻燃剂+环氧树脂”阻燃材料的极限氧指数由22.2%提高至27.5%,最大热释放速率、总烟释放量分别降低了60.11%、22.25%。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显示,复合膨胀型阻燃剂的添加明显促进了体系成炭,使得环氧树脂阻燃材料燃烧后残炭层更加致密。但粉体填料的加入不利于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提升,环氧树脂阻燃材料的弯曲强度与冲击强度均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焦磷酸哌嗪 膨胀型阻燃剂 环氧树脂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哌嗪及其衍生物与羟乙基乙二胺的混合水溶液吸收CO_2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微 张永春 +2 位作者 李桂民 陈绍云 沈洪士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94-1998,共5页
研究了313K时40%(质量分数)哌嗪(PZ)、N-氨乙基哌嗪(N-AEPZ)和羟乙基哌嗪(HEPZ)溶液吸收CO2性能以及30%AEE+10%PZ、30%AEE+10%N-AEPZ和30%AEE+10%HEPZ溶液对CO2的吸收性能。考察了吸收速率、吸收量、吸收时间、温度变化和PZ及其衍生物... 研究了313K时40%(质量分数)哌嗪(PZ)、N-氨乙基哌嗪(N-AEPZ)和羟乙基哌嗪(HEPZ)溶液吸收CO2性能以及30%AEE+10%PZ、30%AEE+10%N-AEPZ和30%AEE+10%HEPZ溶液对CO2的吸收性能。考察了吸收速率、吸收量、吸收时间、温度变化和PZ及其衍生物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考察了解吸量与解吸时间的关系,解吸温度为393K。结果表明,分子结构中的多氨基基团有利于提高吸收性能;在复合体系中,N-AEPZ为主吸收作用,PZ与AEE共同作用,HEPZ为助吸收作用,提高主吸收组分的浓度有利于提高溶液的吸收能力,其中30%AEE+10%PZ的混胺溶液具有良好的吸收和解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吸收 羟乙基乙二胺 哌嗪 N-氨乙基哌嗪 羟乙基哌嗪
下载PDF
固定床催化合成N-甲基哌嗪 被引量:3
16
作者 叶小明 张亚川 +1 位作者 陈汉庚 陈新志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4-187,共4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Cu-Ni/Al2O3,Cu-Ni-Mo/Al2O3,Cu-Ni-Co/Al2O3,Cu-Ni-Cr/Al2O3,Cu/Al2O3催化剂,并用于催化以哌嗪和甲醇为原料的N-甲基化反应合成N-甲基哌嗪。在固定床中考察了不同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反应温度、n(甲醇)∶n(哌嗪)、L... 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Cu-Ni/Al2O3,Cu-Ni-Mo/Al2O3,Cu-Ni-Co/Al2O3,Cu-Ni-Cr/Al2O3,Cu/Al2O3催化剂,并用于催化以哌嗪和甲醇为原料的N-甲基化反应合成N-甲基哌嗪。在固定床中考察了不同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反应温度、n(甲醇)∶n(哌嗪)、LHSV等因素对合成N-甲基哌嗪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Ni-Mo/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好;采用Cu-Ni-Mo/Al2O3催化剂,合成N-甲基哌嗪的适宜条件为:n(甲醇)∶n(哌嗪)=2.5,氢气为载气,LHSV=0.20h-1,反应温度180℃,反应压力0.8MPa;在此条件下,哌嗪的转化率达到90.5%,N-甲基哌嗪的选择性达到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嗪 甲醇 N-甲基哌嗪 N N'-二甲基哌嗪 .N-甲基化反应 负载型催化剂
下载PDF
哌嗪聚酰胺纳滤膜的氯氧化特性及机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梦菲 杨少霞 +2 位作者 杨宏伟 林小锋 王小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6,55,共11页
聚酰胺纳滤膜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对含氯消毒剂比较稳定,但仍有报道哌嗪聚酰胺纳滤膜与水中的游离氯发生反应.因此,了解哌嗪聚酰胺纳滤膜的氯化机理,对膜的耐久性和耐氯膜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系统研究了商品哌嗪聚酰胺纳滤膜在氯氧化... 聚酰胺纳滤膜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对含氯消毒剂比较稳定,但仍有报道哌嗪聚酰胺纳滤膜与水中的游离氯发生反应.因此,了解哌嗪聚酰胺纳滤膜的氯化机理,对膜的耐久性和耐氯膜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系统研究了商品哌嗪聚酰胺纳滤膜在氯氧化过程中膜性质和性能的变化,分析了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氯化对膜的影响.通过对剥离得到的聚酰胺活性层进行红外光谱表征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探究膜的氯化机理.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N-氯化、水解和环氯化是主要的氯破坏降解机制;碱性条件下,N-氯化和氯化促进水解是主要发生的过程.由于酸性条件下主要活性氯物质HClO的氧化能力高于碱性条件下的ClO^(-),所以酸性条件下氯氧化导致膜结构被更严重破坏;碱性条件下更有利于膜的水解;在2种氯化条件下,随着总游离氯剂量的增加水渗透系数增大,并且中性有机化合物截留率下降,膜性能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嗪聚酰胺纳滤膜 游离氯 膜性能 红外光谱 氯化机理
下载PDF
Ni-MOF与焦磷酸哌嗪对环氧树脂的协同阻燃及抑烟 被引量:1
18
作者 满婷莉 沈文涛 许苗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87,共5页
将含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i-MOF)与焦磷酸哌嗪(PPAP)复配后添加到环氧树脂(EP)中,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 94)及锥形量热(CONE)测试研究了材料的阻燃性能及烟释放行为。结果表明,添加6%(质量分数,下同)的PPAP时,材料的LOI值为... 将含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i-MOF)与焦磷酸哌嗪(PPAP)复配后添加到环氧树脂(EP)中,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 94)及锥形量热(CONE)测试研究了材料的阻燃性能及烟释放行为。结果表明,添加6%(质量分数,下同)的PPAP时,材料的LOI值为27.9%,垂直燃烧测试通过了UL 94 V-0级;当PPAP与Ni-MOF以质量比99∶1混合,总添加量为5%时,材料的LOI值达到29.3%并通过了UL 94 V-0级;极少量Ni-MOF的加入,有效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效率。CONE测试表明,在相同阻燃剂添加量下,EP/PPAP/Ni-MOF材料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烟释放速率及总烟释放量,与EP/PPAP材料相比均得到了明显降低;Ni-MOF的引入,降低了材料的燃烧强度,减少了烟气的释放;Ni离子与PPAP受热分解形成的磷酸及多聚磷酸发生交联,将更多的磷留在了凝聚相中,促进了材料形成更加丰富、强度更高的炭层,有效抑制EP燃烧过程中热量和烟气的释放,从而提高了EP材料的火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阻燃 抑烟 含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焦磷酸哌嗪
下载PDF
哌嗪及其衍生物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江婷 张月成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18年第3期6-9,共4页
哌嗪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和精细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和材料等领域。综述了近年来哌嗪及其衍生物在抗菌药物、精神疾病药物、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抗肿瘤药物、脱硫剂、脱碳剂、阻燃剂、聚合物、聚氨酯发泡剂和光敏剂... 哌嗪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和精细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和材料等领域。综述了近年来哌嗪及其衍生物在抗菌药物、精神疾病药物、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抗肿瘤药物、脱硫剂、脱碳剂、阻燃剂、聚合物、聚氨酯发泡剂和光敏剂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嗪 N-甲基哌嗪 N-乙基哌嗪 2-甲基哌嗪 应用
原文传递
N─甲基哌嗪-哌嗪及水-N─甲基哌嗪二元体系汽液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顾飞燕 张志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72-376,共5页
The VLE data for binary systems of N-methylpiperazine-piperazine and water-N- methylpiperazine were measured at pressure of 0.1013 MPa by using an improved Rose still.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systems were tested f... The VLE data for binary systems of N-methylpiperazine-piperazine and water-N- methylpiperazine were measured at pressure of 0.1013 MPa by using an improved Rose still.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systems were tested for thermodynamic consistency and correlated satisfactorily with Wilson equation.The critical properties,pc,Tc,V_c,and acentric factors,ω,of both N-methylpiperazine and piperazine have been estimated by group contribution method.The UNIFAC model was successfully used to correlate and predict VLE data of N-methylpiperazine-piperazin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哌嗪 N-甲基哌嗪 哌嗪 汽液平衡 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