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淮河流域典型排涝泵站前池水质与降雨特征响应关系
1
作者 徐荣 邓雅静 +6 位作者 李一平 潘泓哲 刘军 柏松 商鹤琴 周玉璇 郑婉婷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0,28,共11页
为分析排涝泵站前池水质与降雨特征的响应关系,对南京市城区秦淮河沿线2个排涝泵站前池水质以及降水量开展高频在线自动监测,结合回归树方法分析了不同降雨强度、前期干旱时间条件下排涝泵站前池水质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类型排涝泵站前... 为分析排涝泵站前池水质与降雨特征的响应关系,对南京市城区秦淮河沿线2个排涝泵站前池水质以及降水量开展高频在线自动监测,结合回归树方法分析了不同降雨强度、前期干旱时间条件下排涝泵站前池水质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类型排涝泵站前池水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晴雨天均有生活污水汇入的A泵站前池氨氮质量浓度在大雨强下降低,中雨强下先升高后降低,小雨强下平缓上升,A泵站前池污染物质量浓度主要受降雨强度和次降水量影响;主要接收降雨径流,雨量大时有生活污水溢流汇入的B泵站,前池污染物质量浓度在大雨强下先升高后逐渐降低,中雨强下降低,小雨强下变化不大,B泵站前池水质主要受次降水量、前期干旱时间和降雨强度影响;2个泵站前池COD_(Mn)质量浓度变化与降雨的响应规律相似,但更多受到与前期干旱时间关联的地表径流冲刷作用影响;连续降雨均导致泵站前池氨氮质量浓度和COD_(Mn)质量浓度波动变化较大,而前期干旱时间越长,降雨发生后泵站前池水质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涝泵站 降雨特征 泵站前池水质 响应关系 回归树分析方法 南京秦淮河
下载PDF
长江流域极端降水与当地平均气温的响应关系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蒋艳 贺新光 章新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49,共10页
研究极端降水的非平稳性及对气温的响应有助于应对相关灾害事件带来的消极影响。基于长江流域1961-2020年降水和气温格点数据,建立广义极值模型以确定当日(T_(0))和前1~9 d(T_(1-9))当地平均气温是否会引起极端降水的非平稳性,然后通过... 研究极端降水的非平稳性及对气温的响应有助于应对相关灾害事件带来的消极影响。基于长江流域1961-2020年降水和气温格点数据,建立广义极值模型以确定当日(T_(0))和前1~9 d(T_(1-9))当地平均气温是否会引起极端降水的非平稳性,然后通过等样本箱元法、分段线性回归法和指数回归法探讨极端降水对T_(0)和T_(1-9)的响应。结果表明:长江流域99.7%格点的极端降水是非平稳的,T_(0)和T_(1-9)共驱动74.4%格点的极端降水向非平稳演变,且T_(1-9)对极端降水的影响更大。流域极端降水随T_(0)升高主要呈低温时增加而高温时减少的峰值型结构,且峰值点气温以青藏高原东缘为界西低而东高并分别集中于9℃和24℃左右;同时,极端降水随T_(0)的变化率介于(-12.3%~53.6%)/℃之间,并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向四周呈超CC(Clausius-Clapeyron)、类CC和次CC变率的分布格局。极端降水随T_(1-9)上升在流域西部主要呈增加趋势而在中东部主要为峰值型结构,且峰值点在降水强度最大时出现在25℃附近;此外,极端降水随T_(1-9)的变化率由西至东从超CC变率过渡到类CC和次CC变率,并处于(-3.7%~33.8%)/℃之间且集中于4%/℃和10%/℃附近。随着降水极端性的增强,极端降水对气温变化的敏感性降低从而使其变化率的范围缩小;此外,超CC变率可能与对流降水和潜热释放等相联系,而峰值型结构或许与降水的冷却作用以及反气旋活动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当地平均气温 非平稳性 响应关系 Clausius-Clapeyron变率 长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城市公交出行供求响应关系研究
3
作者 左忠义 董金昊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6,24,共7页
为揭示城市发展阶段公交出行与小汽车出行供求结构的变化,对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与供给资源分配展开研究。在交通供求理论基础上,以大连市为例,并以小汽车交通与公共交通需求情况和道路交通资源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公交出行供求响应关系... 为揭示城市发展阶段公交出行与小汽车出行供求结构的变化,对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与供给资源分配展开研究。在交通供求理论基础上,以大连市为例,并以小汽车交通与公共交通需求情况和道路交通资源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公交出行供求响应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建立量化方程。采用Venism软件模拟数据,得出大连市发展轨道交通后的阶段出行需求与道路供给的动态变化,其关系表明公共交通能在其间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同时得到了小汽车和公共交通与出行需求间较为理想的出行结构关系与不同阶段出行结构分担比例的动态演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供求响应关系 系统动力学 公交优先 Venism
下载PDF
受精种蛋理化指标与光谱信息的响应关系
4
作者 宋科 潘磊庆 +3 位作者 杨崇龙 石永宏 屠康 张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87-1195,共9页
[目的]基于高光谱技术探究受精种蛋理化指标与光谱信息的响应关系。[方法]以海兰灰种鸡蛋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孵化0~4 d受精与未受精种蛋蛋白质、脂肪、水分、pH值和颜色参数的变化,同时采集高光谱透射图像,确定受精与未受精种蛋存在显... [目的]基于高光谱技术探究受精种蛋理化指标与光谱信息的响应关系。[方法]以海兰灰种鸡蛋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孵化0~4 d受精与未受精种蛋蛋白质、脂肪、水分、pH值和颜色参数的变化,同时采集高光谱透射图像,确定受精与未受精种蛋存在显著差异的理化指标;将受精种蛋理化指标与光谱波段的透射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特征波段;建立全波段(400~1 000 nm)范围种蛋受精的PLS-D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和SVM(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判别模型以及特征波段范围的受精判别模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孵化0~4 d,受精与未受精种蛋蛋白质、脂肪、pH值和a~*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蛋白质、脂肪和a~*值与光谱波段的透射率呈负相关关系;pH值与光谱波段的透射率呈正相关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分别筛选出20、40、60和80个特征波段。基于全波段的建模预测集准确率在4 d达到最高,为100.00%。基于特征波段的建模预测集准确率在特征波段为60和80时达到最高,均为97.50%。[结论]光谱信息可以很好反映受精种蛋的理化指标变化,为高光谱技术检测种蛋受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种蛋 理化指标 光谱信息 响应关系
下载PDF
锦东—官地梯级水电站短期调度中的电站间流量响应关系研究
5
作者 李俊聪 张勇传 +3 位作者 覃晖 方威 姚佳洪 黄靖玮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5-79,共5页
针对雅砻江流域锦东—官地梯级电站在短期联合调度中流量响应关系复杂的问题,结合随机森林(RF)模型与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对其非线性关系进行挖掘,预测官地电站的入库流量响应过程,并与传统的滞时模型与马斯京根模型进行对比。在此基... 针对雅砻江流域锦东—官地梯级电站在短期联合调度中流量响应关系复杂的问题,结合随机森林(RF)模型与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对其非线性关系进行挖掘,预测官地电站的入库流量响应过程,并与传统的滞时模型与马斯京根模型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种模拟调度模型以检验各模型在应用于梯级水电站短期调度时的适用性。结果表明,RF-SVR模型对于电站间流量响应关系具有更高的拟合能力,可减少短期调度计划制定的误差,能有效降低日发电量偏差与水位越限风险,研究成果可为复杂水力联系下的梯级电站短期调度方案制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间流量响应关系 水电站短期调度 随机森林 支持向量回归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与水环境质量响应关系研究
6
作者 张慧 夏瑞 +2 位作者 屈启兴 刘晓钰 许超 《环境保护》 2023年第22期14-17,共4页
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本文以黄河流域8省(区)73个地级市(自治州、盟)为研究对象,辨析了2022年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格局,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机器学习预测模... 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本文以黄河流域8省(区)73个地级市(自治州、盟)为研究对象,辨析了2022年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格局,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建立了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水环境质量的多输入多输出复杂响应关系,综合识别了导致黄河流域水环境变化的主要数字经济驱动因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和水环境质量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差异和响应关系,通常数字经济越发达的区域,其水环境质量相对越好,相对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对流域水质的改善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水环境质量 响应关系 黄河流域
下载PDF
锁相环对锁相环型并网变换器有功/无功电流激励-内电势幅值/频率响应关系的影响机制研究
7
作者 龚轩 袁小明 胡家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04-3915,共12页
新能源发电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使其出现了区别于传统电力系统的电流控制时间尺度的电压/频率动态现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所需的相对稳定的电压/频率水平与功率传输水平要求变换器并网设备具备基于端口功率调节内电势幅值/频率的机制。... 新能源发电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使其出现了区别于传统电力系统的电流控制时间尺度的电压/频率动态现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所需的相对稳定的电压/频率水平与功率传输水平要求变换器并网设备具备基于端口功率调节内电势幅值/频率的机制。电网端电压状态检测的锁相控制方式复杂化了该调节机制,并为理解系统电压/频率动态过程机理带来障碍。然而,现有研究多直接基于物理连接关系对锁相环型并网设备进行数学描述,未能意识到功率激励-内电势幅值/频率响应关系是设备在系统动态过程中角色的一般化描述,更未能建立锁相控制方式对此激励–响应关系的影响机制认识。为此,文中以锁相环型并网变换器电流控制时间尺度为对象,基于其在系统闭环因果动态过程中行为的认识揭示设备内电势幅值/频率独立受有功/无功电流调节的机制。然后,基于不平衡有功/无功电流及其独立决定的锁相误差分别经电流控制器与锁相环共同建立内电势矢量过程的认识,阐明内电势矢量旋转运动的形成机制与内电势频率调节的锁相影响机制。最后,进一步初步说明变换器设备在系统电流控制时间尺度频率动态过程中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并网设备 电流控制时间尺度 锁相环 有功/无功电流 内电势幅值/频率 激励–响应关系
原文传递
珠江流域强降雨时空变化特征及与风速的响应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钱姝妮 《人民珠江》 2023年第3期23-28,共6页
分析强降雨时空变化特征,探究强降雨前后期风速的响应规律,对掌握强降雨发生规律、提高强降雨-风速响应关系认识、预防及应对强降雨导致的洪涝等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以珠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83个气象站1961—2018年逐日降雨、风速资料,... 分析强降雨时空变化特征,探究强降雨前后期风速的响应规律,对掌握强降雨发生规律、提高强降雨-风速响应关系认识、预防及应对强降雨导致的洪涝等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以珠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83个气象站1961—2018年逐日降雨、风速资料,运用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了流域日尺度强降雨与风速时空变化,探究了强降雨前后期风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上游年强降雨总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平均风速变化趋势则相反,中游年平均风速呈显著下降趋势;②上游风速越大,强降雨阈值越低,中下游强降雨阈值随着风速先递增后下降;③上游强降雨发生前风速逐渐下降,强降雨发生2 d后开始回升,而中下游强降雨发生前风速递增,强降雨后风速下降。研究结果可为珠江流域强降雨及洪涝灾害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 时空变化 风速 响应关系 珠江流域
下载PDF
祁连山中部树木年轮宽度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及气候重建 被引量:57
9
作者 王亚军 陈发虎 +1 位作者 勾晓华 杜淑英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研究了祁连山中部不同海拔高度青海云杉的树轮宽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重建了祁连山中部 230 a以来春季3~5月的降水和 170 a以来夏季6~8月的气温序列。结果分析发现,不同高度的云杉树轮生长对春季降水极为敏感,呈现显著... 研究了祁连山中部不同海拔高度青海云杉的树轮宽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重建了祁连山中部 230 a以来春季3~5月的降水和 170 a以来夏季6~8月的气温序列。结果分析发现,不同高度的云杉树轮生长对春季降水极为敏感,呈现显著正相关;对夏季气温的响应程度,各海拔高度却不相同,夏季气温对上、下限云杉生长有显著影响,但对于森林中部云杉作用并不明显,总体表现为负相关,夏季高温对树木生长不利。气候重建结果发现,祁连山中部的春季230 a以来经历了大幅度长阶段的干湿变化,存在明显的 69 a和 21a周期;170 a以来夏季气温变化频繁,存在明显的2~4a周期。目前,祁连山中部正处于相对干旱和温暖时期,呈现出向暖干方向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树木年轮年表 响应关系 气候重建 树轮宽度 降水 气温
下载PDF
2000—2012年科尔沁沙地植被与气候因子间的响应关系 被引量:16
10
作者 马龙 王静茹 +3 位作者 刘廷玺 黄星 刘丹辉 李虹雨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2-172,共11页
利用2000—2012年气温、降水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对科尔沁沙地气候与植被变化特征及其定性与定量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长势自东向西逐渐变差有28.56%的面积呈变差趋势,其余呈变好趋势;多年植被长势呈变... 利用2000—2012年气温、降水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对科尔沁沙地气候与植被变化特征及其定性与定量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长势自东向西逐渐变差有28.56%的面积呈变差趋势,其余呈变好趋势;多年植被长势呈变好趋势,降水呈微弱增加趋势,气温变化趋势不明显。累积2-3个月降水量、当月及平均2-3个月气温对植被影响较大;降水量增多、年内4—11月份气温升高、4—8月份单月年际变化中4月最低气温升高和6—8月份平均、最高气温降低,均促进植被生长;水热同期比单独因子变化对植被影响更大。NDVI在0.03-0.33时受气温影响显著;在0.33-0.43时受降水量影响显著;在0.43-0.62时受水热共同影响显著;在0.53-0.62时气温升高会抑制生长。当降水、气温分别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或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的水热共同作用下,NDVI响应于一定范围,且部分响应范围间有共同的重叠响应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气温 降水量 响应关系 农牧交错带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我国远洋渔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的响应关系研究——基于脱钩理论与LMDI分解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晨 迟萍 邵桂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3-237,244,共6页
利用脱钩理论分析2001—2013年我国远洋渔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之间脱钩关系的变化轨迹,进而采用LMDI分解法对远洋渔业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与碳排放强度效应3方面探究我国远洋渔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 利用脱钩理论分析2001—2013年我国远洋渔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之间脱钩关系的变化轨迹,进而采用LMDI分解法对远洋渔业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与碳排放强度效应3方面探究我国远洋渔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响应关系的深层次原因。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3年间,我国远洋渔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并不稳定,但近3年均处于增长负脱钩状态,因此远洋渔业的减排行动势在必行;在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中,规模与碳排放强度的贡献值近年来均在不断增大,而产业结构的贡献值出现负值。基于实证结果及行业发展现状,提出推动远洋渔业装备转型升级、加快海外基地建设以促进产业链延伸以及探索远洋渔业碳平衡交易制度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洋渔业 碳排放 响应关系 脱钩理论 LMDI分解
下载PDF
吸收光合有效辐射的时序变化特征及与作物产量的响应关系 被引量:25
12
作者 江东 王乃斌 +1 位作者 杨小唤 刘红辉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4,共4页
利用气象卫星资料 ,反演出大面积、从每日到每旬、每月不同时间分辩率的吸收光合有效辐射资料 ,在此基础上 ,以河南省高、中、低产县的冬小麦为例 ,深入探讨了冬小麦各个生育期内A PAR的波动规律 ,结果表明 ,APAR的时序变化与冬小麦生... 利用气象卫星资料 ,反演出大面积、从每日到每旬、每月不同时间分辩率的吸收光合有效辐射资料 ,在此基础上 ,以河南省高、中、低产县的冬小麦为例 ,深入探讨了冬小麦各个生育期内A PAR的波动规律 ,结果表明 ,APAR的时序变化与冬小麦生育节律有着很好的响应关系 ,并最终影响冬小麦产量的形成。图 3,参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光合有效辐射 时序变化 作物产量 冬小麦 生育节律 响应关系 光合有效辐射
下载PDF
黄河口尾闾河道平滩流量与水沙过程响应关系 被引量:44
13
作者 胡春宏 张治昊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9-214,共6页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的方法,研究了黄河口尾闾河道平滩流量与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清水沟流路行河以来,尾闾河道平滩流量由1976年的6 000 m^3/s左右减少至21世纪初的3 000 m^3/s左右。尾闾河道平滩流量具有双重记...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的方法,研究了黄河口尾闾河道平滩流量与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清水沟流路行河以来,尾闾河道平滩流量由1976年的6 000 m^3/s左右减少至21世纪初的3 000 m^3/s左右。尾闾河道平滩流量具有双重记忆效应,从短期而言,对近2年水沙过程记忆最强,从长期而言,对近6年水沙过程记忆深刻。黄河口来水量越大,汛期来沙系数越小,尾闾河道平滩流量就越大,反之,尾闾河道平滩流量就越小。尾闾河道平滩流量维持在4 000 m^3/s,黄河口年来水量必须大于223亿m^3,汛期来水量大于141亿m^3,汛期来沙系数控制在0.03左右;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需要连续运用且运行年限大于5-6年,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水量统一调度管理中应确定汛期利津站日均流量的最小值,以维持尾闾河道一定的平滩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水沙过程 尾闾河道 平滩流量 响应关系 河口治理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近60年气候变化趋势及径流响应关系 被引量:32
14
作者 卢璐 王琼 +2 位作者 王国庆 刘艳丽 刘翠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6-21,共6页
以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回归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诊断了近60年来金沙江流域气温、降水、径流的演变趋势以及径流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金沙江流域的气温具有显著的升高趋势,年均气温线性增加... 以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回归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诊断了近60年来金沙江流域气温、降水、径流的演变趋势以及径流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金沙江流域的气温具有显著的升高趋势,年均气温线性增加率为0.025 2℃/a,其中,冬季升温最为显著;2降水量呈现明显的丰枯年交替的演变规律,尽管年降水量总体上具有非显著性增加趋势(M-K值为1.48),但秋季降水量呈现弱减少趋势;3受降水、气温、积雪和冰川等因素变化的影响,金沙江流域的流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然而,近20年具有明显的减少趋势;4年和季节降水量与径流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尽管年气温与流量具有不显著的负相关性,但由于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同步性,季节气温与径流呈现出较好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气候要素 流量 演变趋势 响应关系
下载PDF
模拟降雨条件下径流侵蚀力与地貌特征的动态响应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民 崔灵周 +1 位作者 李占斌 鲁克新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05-1110,共6页
本文通过模拟降雨模型试验,用高精度摄影测量、GIS技术和分形理论,对不同雨强条件下小流域模型次降雨径流侵蚀力和地貌形态分形维数变化及其动态响应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次降雨洪峰流量模数和径流深乘积的流域尺度径流侵蚀力... 本文通过模拟降雨模型试验,用高精度摄影测量、GIS技术和分形理论,对不同雨强条件下小流域模型次降雨径流侵蚀力和地貌形态分形维数变化及其动态响应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次降雨洪峰流量模数和径流深乘积的流域尺度径流侵蚀力量化方法揭示了径流的做功效率;大雨强的次降雨径流侵蚀力明显高于小雨强,不同雨强的次降雨径流侵蚀力随模拟降雨场次增加均呈现较为相似的变化趋势;小流域模型历经25场模拟降雨,地貌形态趋于复杂化,地貌形态分形维数呈波动增加趋势;小流域模型地貌形态分形维数的所处取值范围对于相同降雨条件下次降雨径流侵蚀力变化趋势具有决定性影响。本研究揭示了地貌形态特征与次降雨径流侵蚀力空间变异定量作用关系,提高了流域尺度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精度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径流侵蚀力 地貌形态分形维数 动态响应关系
下载PDF
皇甫川流域降水基流特征及其响应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柏君 雷晓辉 +2 位作者 刘争胜 权锦 王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2,共6页
采用不同方法对黄河中游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皇甫川流域1954—2012年的日流量进行基流分割,可知Eckhardt数字滤波法及其与改进最小滑动法结合使用所得基流值较为合理。多种方法分析表明,流域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于夏季,冬季少雨... 采用不同方法对黄河中游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皇甫川流域1954—2012年的日流量进行基流分割,可知Eckhardt数字滤波法及其与改进最小滑动法结合使用所得基流值较为合理。多种方法分析表明,流域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于夏季,冬季少雨,且夏、秋季呈显著变化趋势;多降水年、普通降水年及少降水年的雨量空间分布均不一样,年际面降水量无明显突变点,表现为波动变化;流域基流呈显著下降趋势,1999年为突变点,2010年11月—2011年12月间基流出现断流。通过分别比对基流—气温和基流—降水数据的变化过程、变化趋势,结合基流—降水双累积曲线,发现基流与气温间相关关系较弱,降水是影响基流变化的次要因素,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活动的增强是促使基流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和降水变化的共同作用导致皇甫川流域基流整体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降水特征 基流特性 响应关系 皇甫川
下载PDF
黄河口尾闾河道横断面形态调整及其与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 被引量:35
17
作者 胡春宏 张治昊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11年第4期543-553,共11页
为治理尾闾河道萎缩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尾闾河道断面形态变化及其与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986年后,黄河口水沙过程变异,尾闾河道平滩流量和平滩面积大幅度减小,平滩宽深比有所增大,断... 为治理尾闾河道萎缩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尾闾河道断面形态变化及其与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986年后,黄河口水沙过程变异,尾闾河道平滩流量和平滩面积大幅度减小,平滩宽深比有所增大,断面形态变的宽浅;2002年后,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运用,尾闾河道萎缩有所恢复,平滩流量和平滩面积增大,平滩宽深比减小,断面形态朝着窄深方向调整.通过引入水沙过程参数,建立了尾闾河道断面形态与来水量、来沙系数和来水过程等参数的单因素响应关系以及多因素综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尾闾河道满足一定输水输沙规模的断面形态所对应的水沙过程临界指标,如当黄河口汛期来水量大于141.2×108m3、汛期来沙系数小于0.03、汛期来水过程参数大于2.3时,利津断面平滩流量可达4000m3/s,相应的平滩面积为1648m2、平滩宽深比为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水沙过程 尾闾河道 横断面形态 响应关系 临界指标
下载PDF
基于GIS平台的地下水埋深与植被盖度响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孟婧莹 康博 +1 位作者 杨浩北 张文静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0-34,共5页
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多为干旱半干旱气候,降雨稀少、蒸发强烈、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地下水的水位埋深对区内的植被生态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次研究以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为平台,以我国通辽地区为典型研究对象,在充分掌握区内地质、水文地质以及... 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多为干旱半干旱气候,降雨稀少、蒸发强烈、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地下水的水位埋深对区内的植被生态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次研究以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为平台,以我国通辽地区为典型研究对象,在充分掌握区内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生态植被等条件的基础上,从区域尺度上定量分析了植被生长状况与地下水位埋深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在内蒙古通辽地区,适宜植被生长的最佳地下水埋深为2~2.4m,植被能够生长的地下水埋深范围是1.3~3.8m,不适宜植被生长的地下水埋深范围是3.8~7.5m,当地下水埋深大于7.5m时,地下水埋深与植被覆盖度相关度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位埋深 植被盖度 响应关系 空间分析
下载PDF
山西省中西河流域降水径流演变特征及响应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国庆 金君良 +2 位作者 林锦 王建云 刘艳丽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1-4,共4页
正确理解变化环境下气候水文演变趋势对流域水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中部中西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Mann-Kendall方法和有序聚类方法,诊断了1958-2015年降水径流演变规律及径流变化阶段性特征,分析了不同阶段降水径流响应关系... 正确理解变化环境下气候水文演变趋势对流域水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中部中西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Mann-Kendall方法和有序聚类方法,诊断了1958-2015年降水径流演变规律及径流变化阶段性特征,分析了不同阶段降水径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近60年来,年降水量和径流量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平均线性减少率为-1.05mm/a和-1.62mm/a;以1970和1979年为临界点,径流系列呈现3个阶段的变化特征;不同阶段内降水与径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由于非降水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降水径流响应关系存在差异;未来应加强进行径流变化归因定量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径流 演变趋势 阶段性 响应关系 中西河流域
下载PDF
山西省岚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演变及响应关系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国庆 唐雄朋 +2 位作者 刘佩瑶 刘翠善 王建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4期67-70,83,共5页
变化环境对区域水文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以山西省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Mann-Kendall方法和有序聚类方法,诊断了1955—2015年水文气象要素演变规律以及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了不同阶段降水-径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近60年来,实测... 变化环境对区域水文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以山西省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Mann-Kendall方法和有序聚类方法,诊断了1955—2015年水文气象要素演变规律以及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了不同阶段降水-径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近60年来,实测径流量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平均线性减少率为-0.917 mm/a;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气温却呈现显著性升高趋势;径流突变主要发生在1968年和1982年,上静游站径流系列可划分为4个阶段:天然阶段(1955—1968年)、轻微人类活动影响阶段(1969—1982年)、中等人类活动影响阶段(1983—2000年)和强人类活动影响阶段(2001—2015年)。不同阶段内降水-径流关系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21世纪以来,相同降水量条件下的产流量明显偏少,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区域水文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岚河流域 水文气象要素 演变趋势 阶段性 响应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