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碳水平与哮喘控制测试水平的相关性
1
作者 韩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87-90,共4页
探究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碳水平与哮喘控制测试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时间为2019年05月至2021年05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100例,依据儿童哮喘控制测试水平结果方式划分成观察1组(哮喘完全控制)及观察2组(哮喘未控制),各50例,门诊50例... 探究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碳水平与哮喘控制测试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时间为2019年05月至2021年05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100例,依据儿童哮喘控制测试水平结果方式划分成观察1组(哮喘完全控制)及观察2组(哮喘未控制),各50例,门诊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三组间的呼出气一氧化碳水平,以及同哮喘控制测试水平见的关联性特征,同时对比分析观察1组和2组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评分、血清PCT及炎症因子水平、睡眠质量评分等情况。结果 观察两组的eCO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观察1组低于观察2组(P<0.05);通过Spearman 相关分析哮喘控制测试、eCO间的关联,得出 r=0.76,P=0.018,以及C-ACT 评分与eCO 水平相关系数,证实哮喘控制分级和其表现为正相关的特征,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1组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明显低于观察2组,显示出给予患者儿童哮喘控制测试水平结果干预之后取得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更佳,差异有意义(P<0.05);经干预后观察1组睡眠质量评分较观察2组更高(P<0.05);观察1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2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1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2组(P<0.05)。结论 通过将儿童哮喘控制测试水平结果分析的方式用于本研究中的哮喘患儿,分析显示出其和哮喘患儿eCO水平间的正相关性,并将其视为评价患儿病情临床指标,同时经对比观察组,发现哮喘完全控制患儿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不良心理状态改善程度和血清PCT及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优于哮喘未控制的患儿,具备临床分析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水平 哮喘控制测试水平 哮喘患儿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哮喘控制测试与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郭建华 满立新 +2 位作者 张莹莹 白晓玲 甘晓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4-385,共2页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CT)与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42例)进行ACT评分、记录肺功能指标的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用力呼气25%肺活量时流速(P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时流速(PE...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CT)与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42例)进行ACT评分、记录肺功能指标的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用力呼气25%肺活量时流速(P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时流速(P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时流速(PEF75)。结果急性发作期ACT测试评分<10分、10~19分、>20分者分别为37.31%、62.69%和0,缓解期分别为0、9.52%、90.48%。急性发作期肺功能各指标均异常,PEF25、PEF50、PEF75与PEF异常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肺功能各指标重度异常全部缓解,但PEF25、PEF50、PEF75与PEF异常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评分与肺功能PEF各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EF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T测试简便易行,可作为门诊筛查哮喘是否控制的检测手段,肺功能检测中的小气道指标是评估哮喘控制程度、指导正确用药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肺功能 哮喘控制测试 儿童
下载PDF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与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标准控制分级的比较 被引量:26
3
作者 袁姝华 王薇 +2 位作者 殷勇 张磊 杨珍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543-2545,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区分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标准中哮喘控制分级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方法采用哮喘专家评估GINA控制分级,患儿及家长进行C-ACT评分,确定C-ACT诊断哮喘控制分级的临界值,评估CACT与GINA分级的一致性,... 目的探讨利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区分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标准中哮喘控制分级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方法采用哮喘专家评估GINA控制分级,患儿及家长进行C-ACT评分,确定C-ACT诊断哮喘控制分级的临界值,评估CACT与GINA分级的一致性,以及采用不同评估方法随访的患儿用药的变化。结果 C-ACT诊断GINA哮喘未控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灵敏度93.2%,特异度71.1%,临界值为19分;诊断GINA哮喘控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灵敏度77.8%,特异度85.9%,临界值为24分;C-ACT评分与GINA标准在哮喘控制分级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7,在不同性别及年龄亚组中Kappa值均大于0.53。结论 C-ACT可准确区别GINA标准哮喘控制程度,有助于儿童哮喘管理,可作为儿科哮喘专科医师的一个有效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 全球哮喘防治创仪 哮喘管理
下载PDF
哮喘控制测试的临床应用适应证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赵海金 吕燕华 +2 位作者 刘来昱 蔡绍曦 邵金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84-2086,共3页
目的探讨ACT在评价哮喘患者使用情况,以了解其临床适应范围。方法病人收自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治疗1个月以上复诊患者120例,符合美国胸科协会诊断标准。由熟练ACT评估的医生对病人进行ACT评估。哮喘分类一为: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BD... 目的探讨ACT在评价哮喘患者使用情况,以了解其临床适应范围。方法病人收自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治疗1个月以上复诊患者120例,符合美国胸科协会诊断标准。由熟练ACT评估的医生对病人进行ACT评估。哮喘分类一为: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BDT+)患者(按初次就诊时)和支气管激发实验阳性(BPT+)患者;分类二为基于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持续哮喘和中重度哮喘。评价ACT在不同类型哮喘评价情况,分为三个等级:好》(4项目可以用以评估),一般(2-3项),不适合(《1项)。为进一步分析ACT在不同严重程度哮喘评价的敏感性,选择门诊初次诊断BDT+哮喘患者29例。按照FEV1%把疾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哮喘,比较各组ACT差别。结果 BDT+组中评价好的48例,一般15例,不适合的5例;BPT+组中评价好的10例、一般15例,不适合的27例,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01);轻度哮喘45例:哮喘评价好的12例、一般15例、不适合的18例;中重度哮喘75例;哮喘评价好的50例,一般21,不适合的4例,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01)。轻度哮喘,包括部分咳嗽变异型哮喘、季节性哮喘很难用ACT来评估,对于呼吸困难、夜间憋醒、急救药物使用情况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难以评判。入选BDT+哮喘患者29例研究发现,ACT评分与FEV1%显著正相关(r=0.55,P=0.003)。ACT评分在轻、中度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ACT评分在轻度与重度之间为P=0.009,在中度与重度之间为P=0.008。结论 ACT更适合评估BDT+哮喘病人或中重度哮喘病人,临床应用时必须考虑其适应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哮喘控制测试 临床适应证
下载PDF
哮喘控制测试与最大呼气峰流速在哮喘患儿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陈静 王斌 +2 位作者 王智慧 余春梅 黄英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2518-2519,共2页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与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在儿童哮喘缓解期阶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院门诊就诊的哮喘患儿83例,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与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在儿童哮喘缓解期阶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院门诊就诊的哮喘患儿83例,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治疗规范进行缓解期的阶梯治疗,评价儿童哮喘控制率。结果哮喘控制率为93.5%;ACT评分小于20分与20~25分、PEF占个人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80%与大于或等于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评分与PEF-pred%具有线性相关关系(r=0.147)。结论 ACT评分与患儿的PEF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均可用于哮喘的评价,指导阶梯治疗。ACT和PEF联合使用评估哮喘控制率优于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哮喘 阶梯治疗 哮喘控制测试 最大呼气峰流速
下载PDF
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测试(ACT)在哮喘患者管理中的价值 被引量:40
6
作者 乌日娜 杨敬平 徐喜媛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7期1232-1233,共2页
目的探讨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测试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将肺功能及ACT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136例。每月填写1次ACT,在哮喘患者应用ACT前药物治疗时、应用ACT 6个月结束时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目的探讨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测试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将肺功能及ACT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136例。每月填写1次ACT,在哮喘患者应用ACT前药物治疗时、应用ACT 6个月结束时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和用力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预计值),同时测定ACT评分观察哮喘患者在药物治疗、肺功能检查,应用ACT 6个月末时ACT使用率、治疗的依从性、哮喘控制情况。结果每月1次坚持应用ACT 132例,使用率97%;坚持使用规范的治疗128例,治疗依从性达94%;症状完全控制率达47%,良好控制率达74.2%。ACT评分治疗6个月后较入选时升高,肺功能指标亦有明显改善,FEV1与ACT评分呈正相关(r=0.82,P<0.01)。结论肺功能及ACT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管理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哮喘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哮喘控制测试 管理
下载PDF
哮喘控制测试与肺功能在哮喘管理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范晔 段玉香 +1 位作者 杨海峰 胡峰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1158-1160,共3页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和肺功能检测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相关性。方法:将ACT应用于哮喘患者78例。在哮喘患者应用ACT和药物治疗时、应用ACT6个月结束时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 1占预计值百分比(F...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和肺功能检测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相关性。方法:将ACT应用于哮喘患者78例。在哮喘患者应用ACT和药物治疗时、应用ACT6个月结束时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 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呼气峰流量(PEF)、PEF占预计值百分比(PEF%预计值),同时测定ACT评分。结果:应用ACT前FEV1%预计值为55.63±18.25,PEF%预计值为56.72±17.11,ACT评分16.12±3.41。应用ACT 6个月后,FEV1%预计值为76.73±14.62,PEF%预计值79.21±15.51,ACT评分22.54±2.76。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8 18.31,均P<0.01);ACT与FEV1%和PEF%,具有良好相关性(r=0.82,r=0.81均P<0.01)结论:ACT与肺功能相结合能有效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管理,ACT与肺功能在哮喘中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哮喘控制测试 肺功能
下载PDF
哮喘控制测试在中国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4
8
作者 李志平 彭丽红 +3 位作者 郭禹标 黄建强 唐可京 钟韵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表在中国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44例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并闻及哮鸣音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按GINA的治疗规范治疗2,3个月后,测定FEV1及FEV1%并同时填写5分制哮喘生存质量量表和ACT量表,并以生存质量量表...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表在中国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44例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并闻及哮鸣音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按GINA的治疗规范治疗2,3个月后,测定FEV1及FEV1%并同时填写5分制哮喘生存质量量表和ACT量表,并以生存质量量表数据分组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种量表的趋同性和一致性,并用FEV1%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同时通过相关分析对两种量表进行相关度和可信度检验。结果5分制哮喘生存质量量表与ACT和FEV1%具有良好的趋同性和一致性,且生存质量量表与ACT量表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并具显著意义(r=0.709,P=0.000)。结论ACT完全可在中国应用,尤其在乡镇基层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群和欠缺肺功能测定设备的卫生院,ACT不失为一种可信度高的哮喘控制评价工具。另一方面,哮喘控制良好与否与患者吸入气雾剂或干粉的方法有密切关系,医务工作者有必要将正确的吸入方法交授给支气管哮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哮喘生存质量量表 哮喘控制测试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下载PDF
动态肺功能测试与哮喘控制测试不同症状感知类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颜文森 郑劲平 +2 位作者 高怡 韩江娜 安嘉颖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4期19-22,共4页
目的通过动态肺功能测试与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对不同症状感知类型的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进行研究,探讨ACT在临床使用的准确性。方法对42例不同症状感知类型哮喘患者在动态肺功能监测前和监测期间(第14天)... 目的通过动态肺功能测试与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对不同症状感知类型的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进行研究,探讨ACT在临床使用的准确性。方法对42例不同症状感知类型哮喘患者在动态肺功能监测前和监测期间(第14天)各进行一次ACT问卷调查。同时每天用动态肺量记录仪测定肺功能,连续监测14天,对监测前和监测期间不同症状感知类型哮喘患者的ACT评分和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ACT评分与FEV1%pred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监测前和监测期间两者均存在相关性(前:r=0.317,P<0.05;期间:r=0.360,P<0.05)。症状感知正常型哮喘患者在监测前和监测期间两次ACT评分与FEV1%pred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前:r=0.647,P<0.01;期间:r=0.698,P<0.01)。而迟钝型和敏感型ACT评分与FEV1%pred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其中迟钝型(前:r=-0.453,P>0.05;期间:r=0.468,P>0.05),敏感型(前:r=0.487,P>0.05;期间:r=0.253,P>0.05)。结论 ACT是一种简易有效的评价哮喘控制的方法,与症状感知正常的哮喘患者肺功能具显著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但ACT在症状感知迟钝型和敏感型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测试效能和准确性较低,容易出现偏差,使用前应考虑受试者的依从性及症状感知是否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症状感知 肺功能 哮喘控制测试
下载PDF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与肺功能检测在哮喘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斌 王成秀 唐晓燕 《西部医学》 2013年第7期1023-1024,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与肺功能检测在中国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急性发作期83例哮喘患儿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进行肺功能检测,测定PEF、FEV1,并同时进行C-ACT评分。观察入选时和治疗1个月、3个月结束时...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与肺功能检测在中国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急性发作期83例哮喘患儿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进行肺功能检测,测定PEF、FEV1,并同时进行C-ACT评分。观察入选时和治疗1个月、3个月结束时的C-ACT评分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在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时,C–ACT评分及PEF、FEV1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1个月时哮喘患儿完全控制43例(51.8%);治疗后3个月时,哮喘患儿完全控制72例(86.7%)。C-ACT评分与肺功能检查指标PEF、FEV1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C-ACT简便易行,可作为哮喘专科门诊筛查哮喘是否控制的可行方法,肺功能检测是指导儿童哮喘正确用药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肺功能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 哮喘管理
下载PDF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翟莺莺 杨少灵 +3 位作者 蓝淑玲 潘小安 陈德晖 陈福雄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1期6557-6559,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hildren Asthma Control Test,C-ACT)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2月呼吸专科门诊就诊的初诊哮喘患儿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5~11岁,平均(7.8±2.1)岁。于治疗前...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hildren Asthma Control Test,C-ACT)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2月呼吸专科门诊就诊的初诊哮喘患儿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5~11岁,平均(7.8±2.1)岁。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进行肺功能检测,测定PEF%、FEV1%,并同时填写C-ACT。观察入选时和治疗1个月时、3个月结束时的C-ACT评分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在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时,C-ACT评分及PEF%、FEV1%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治疗后1个月时哮喘患儿完全控制28例(56%);治疗后3个月时,哮喘患儿完全控制42例(84%)。C-ACT评分与肺功能检查指标PEF%、FEV1%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C-ACT评分具有简便、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 哮喘 管理 儿童
下载PDF
呼出气一氧化氮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管理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岚 吴爱民 朱双桂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5年第10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呼出气-氧化氮(FeNO)检测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门诊确诊为哮喘的患儿(6~11岁)60例,经规范治疗2个月以上.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单纯组和混合组,每组各30例.... 目的探讨呼出气-氧化氮(FeNO)检测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门诊确诊为哮喘的患儿(6~11岁)60例,经规范治疗2个月以上.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单纯组和混合组,每组各30例.单纯组依据C-ACT 评分调整治疗方案,即根据患者连续3次C-ACT 评≥23分,给予降阶梯治疗;混合组依据C-ACT 评分及FeNO 值调整治疗方案,即根据患者连续3次C-ACT 评分≥23分且连续3次FeNO〈20ppb(1ppb=1×10^-9 mol·L^-1)或连续2次相邻访视间FeNO 值变化在20% 以内(当FeNO≥20ppb时),给予降阶梯治疗.观察2组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急诊/住院次数、晨间PEF占个人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的变化.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FeNO 值.结果单纯组、混合组FeNO 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混合组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及急诊/住院次数均明显低于单纯组(P〈0.05);且晨间PEF-pred%改善明显高于单纯组(P〈0.05).结论动态监测FeNO 值可以为哮喘临床诊治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C-ACT 是一种简易而有效的评价哮喘控制的方法,两者联合应用更有助于哮喘患儿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 管理
下载PDF
哮喘控制测试量表在哮喘患者病情及症状感知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孙美红 谢小兰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206-1207,共2页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表(ACT)在哮喘患者病情及症状认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并予正确的用药指导,出院后据ACT评估病情来规范使用哮喘控制药。治疗后2、4、12周各随访1次,对患者病情和症状感知结...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表(ACT)在哮喘患者病情及症状认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并予正确的用药指导,出院后据ACT评估病情来规范使用哮喘控制药。治疗后2、4、12周各随访1次,对患者病情和症状感知结果评分。结果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对哮喘病情控制显著提高,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日间症状、夜间症状及变应性鼻炎三项症状感知情况具有显著改善,治疗12周后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ACT可有效评价患者病情、协助指导临床医生治疗、用药,能提高患者对哮喘的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哮喘控制测试 症状感知
下载PDF
哮喘控制测试量表与一秒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志平 黄建强 +3 位作者 郭禹标 罗益锋 钟韵 周燕斌 《中国康复》 2008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与FEV1%的相关关系。方法:84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填写ACT量表和进行肺功能测试,其中59例经规范治疗(75±15)d后依嘱复诊并再次填写ACT量表和行肺功能测试,对前后2次所得数据以FEV1%结果排序,以FE...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与FEV1%的相关关系。方法:84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填写ACT量表和进行肺功能测试,其中59例经规范治疗(75±15)d后依嘱复诊并再次填写ACT量表和行肺功能测试,对前后2次所得数据以FEV1%结果排序,以FEV1%基础值按≤79%(组1)和≥80%(组2)分为2组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规范治疗前后,组1FEV1、FEV1%、PEF、PEF%和ACT均显著低于组2(P<0.01),且ACT得分与FEV1%和PEF%结果高度一致;FEV1%均与FEV1、PEF、PEF%和ACT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ACT与评价支气管哮喘症状控制好坏的客观指标FEV1%和PEF%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尤其是ACT简单明了,问题高度浓缩且准确精炼,特别对缺乏肺功能检测设备的基层乡镇卫生院不失为一个简单易行且可信度高的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一秒率 哮喘控制测试量表
下载PDF
哮喘控制测试在哮喘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庄少侠 金珠凤 王燕萍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年第9期20-21,27,共3页
目的调查哮喘的控制现状,评价哮喘控制测试(ACT)在哮喘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呼吸科门诊和首次参加“哮喘之家”的哮喘患者共10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哮喘患者发病的病情信息,同时进行ACT。结果调查的哮喘患者以老年和... 目的调查哮喘的控制现状,评价哮喘控制测试(ACT)在哮喘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呼吸科门诊和首次参加“哮喘之家”的哮喘患者共10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哮喘患者发病的病情信息,同时进行ACT。结果调查的哮喘患者以老年和老年前期患者居多(62%);病程长[(13±7)年];合并症多;行肺功能检查者少(36%);治疗不规范,长期持续吸人糖皮质激素者少(9%)。ACT平均分为(15±6)分,仅6%的患者达到了完全控制和良好控制。结论哮喘控制现状不容乐观,哮喘的教育和管理有待加强。ACT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评估哮喘控制的方法,也是一项用以改善哮喘管理质量的新工具,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管理 哮喘控制测试
下载PDF
哮喘控制测试(ACT)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彩霞 韦习勋 +1 位作者 梁永锋 丘新才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3期241-242,共2页
目的评价哮喘控制测试(ACT)在基层医院临床上应用的实用性。方法对109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无其他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规范治疗第1、3、6个月后,测定FEV1%,同时填写ACT问卷测试,并进行FEV1%数据与ACT量表的相关... 目的评价哮喘控制测试(ACT)在基层医院临床上应用的实用性。方法对109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无其他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规范治疗第1、3、6个月后,测定FEV1%,同时填写ACT问卷测试,并进行FEV1%数据与ACT量表的相关性的检测。结果入选时ACT评分(15.21±3.42),治疗6个月后ACT评分(22.85±2.15)(P<0.05);入选时FEV1%为(56.32±16.74),治疗6个月后FEV1%为(73.42±15.03)(P<0.05);FEV1%和ACT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0,P<0.01)。结论哮喘控制测试对指导基层医院的哮喘治疗具有实用性,值得在基层医院的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哮喘控制测试 基层医院
下载PDF
哮喘控制测试与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哮喘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邹俊 杨阳 刘跃建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5期70-72,共3页
目的评价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与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BPT)在哮喘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门诊治疗的214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进行ACT和BPT监测。结果 214例哮喘患者中哮喘完全... 目的评价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与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BPT)在哮喘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门诊治疗的214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进行ACT和BPT监测。结果 214例哮喘患者中哮喘完全控制112例(52.3%),部分控制53例(24.8%),未控制49例(22.9%);BPT阳性101例(47.2%);哮喘完全控制组激发试验阳性34例(30.4%)、部分控制组阳性23例(43.4%)、哮喘未控制组阳性44例(89.8%);三组BP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7,P<0.01)。结论 ACT与BPT均可用于哮喘疗效的评价和哮喘的管理,两者联合应用评价哮喘控制情况优于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控制测试 支气管激发试验 哮喘
下载PDF
哮喘控制测试表对哮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月初 唐美崇 韦晚玉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对哮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并予正确的用药指导,出院后根据病情继续规范使用哮喘控制药。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患者讲解ACT量表各...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对哮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并予正确的用药指导,出院后根据病情继续规范使用哮喘控制药。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患者讲解ACT量表各项的意义及填写方法,出院后以电话联系进行跟踪随访,每周1次,为期3~6个月。治疗3个月后复查肺功能(FVC、FEV1、MMF、MVV)各数值的变化、6个月后监测哮喘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结果:试验组肺功能各数值、临床症状、治疗依从性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ACT表可有效评价患者病情、并协助指导临床医生治疗、用药。ACT表能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哮喘控制测试 肺功能
下载PDF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在基层医院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祖辉 盛凯华 黄群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儿童 哮喘控制测试 峰流速 治疗 管理
下载PDF
哮喘控制测试与最大呼气峰流速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忻 荣光生 +2 位作者 盛俐 姚君 童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观察在儿童哮喘缓解期阶梯治疗中,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与最大呼气峰流速(PEF)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儿科哮喘门诊就诊的58例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ids,ICS)进行缓解期的阶梯治疗。... 目的:观察在儿童哮喘缓解期阶梯治疗中,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与最大呼气峰流速(PEF)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儿科哮喘门诊就诊的58例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ids,ICS)进行缓解期的阶梯治疗。要求患儿家庭每日早、晚监测PEF,并以图表形式记录。每月哮喘门诊复诊一次,了解PEF值、PEF占个人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PEFpred%≥个人预计值80%为哮喘控制,<个人预计个值80%为哮喘未控制,同时进行ACT问卷,计算得分,<20分为哮喘未控制;20~25分为哮喘控制。结果:ACT评分<20分组与ACT评分20~25分组PEFpre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Fpred%<个人预计值80%组与PEFpred%≥个人预计值80%组AC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T评分与PEFpred%具有线性相关关系,P<0.001。结论:ATC评分与患儿的PEF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于不能监测PEF的婴幼儿哮喘可以用ACT评分作为评估哮喘控制的指标,指导阶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哮喘 阶梯治疗 哮喘控制测试 最大呼气峰流速 吸入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