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6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研究的力作——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哲学研究》
1
作者 陈志新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5-116,共2页
2012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第一次正式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2013年3月23日,他首次出访俄罗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做演讲时强调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命运共同体不再是梦想,而正成为人们能够亲... 2012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第一次正式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2013年3月23日,他首次出访俄罗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做演讲时强调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命运共同体不再是梦想,而正成为人们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现实;各国应紧密团结起来形成合力,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世界政治新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学院 外国专家 命运共同体 共同体理念 合作共赢 体验和感受 地球村 政治哲学研究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稿约
2
作者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编辑部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1期344-345,共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2001年创刊,2007年以来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协同创新中心 CSSCI 学术集刊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武汉大学 湖北省
下载PDF
哲学观与民族哲学研究
3
作者 杨志明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57-61,共5页
哲学既是科学也是信仰,指向科学知识的哲学具有世界性,而指向精神信仰的哲学则具有民族性。哲学研究若倚重前一方面那就是在奉持知识论的哲学观,而若要认识和理解后一方面那就需要有意义论的哲学观。研究哲学的民族性和研究民族的哲学... 哲学既是科学也是信仰,指向科学知识的哲学具有世界性,而指向精神信仰的哲学则具有民族性。哲学研究若倚重前一方面那就是在奉持知识论的哲学观,而若要认识和理解后一方面那就需要有意义论的哲学观。研究哲学的民族性和研究民族的哲学既要有知识论的哲学观,更要有意义论的哲学观。只有借助意义论的哲学观,才能更准确地认识不同民族籍以“安身立命”的问题意识、心路历程、精神世界及其与各民族社会历史际遇和重大生活关切的耦合关系,进而才能更真切地理解创造特定哲学的民族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研究 哲学 民族哲学
下载PDF
汇聚新时代教育哲学研究的创新成果——读《教育哲学研究》
4
作者 陈泓睿 李伟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5-116,共2页
教育实践是孕育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的沃土,加强教育学科建设是教育实践发展提出的时代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发展史,是教育实践不断变革与创新发展的历史,也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艰辛探索的历史,既创造了教育实践的不平凡成就,也拓... 教育实践是孕育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的沃土,加强教育学科建设是教育实践发展提出的时代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发展史,是教育实践不断变革与创新发展的历史,也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艰辛探索的历史,既创造了教育实践的不平凡成就,也拓展了教育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使教育理论研究视域更加宽广、教育研究成果更加丰富。《教育哲学研究》是福建教育出版社于2022年全资重点出版的《当代中国教育学术史》系列论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学理论 教育理论研究 教育发展史 教育哲学研究 教育出版社 当代中国教育 变革与创新 创新成果
下载PDF
中国哲学研究须进一步摆脱三个“心结”——在《当代儒学》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5
作者 邹晓东 《当代儒学》 2023年第1期136-146,共11页
非常荣幸参加“儒家思想之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暨《当代儒学》创刊十周年座谈会。我首先要代表我所在的工作单位《文史哲》编辑部,向《当代儒学》和《当代儒学》的编者与作者们致以同道的祝贺。这一祝贺是“实”的,不是“虚”的。为... 非常荣幸参加“儒家思想之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暨《当代儒学》创刊十周年座谈会。我首先要代表我所在的工作单位《文史哲》编辑部,向《当代儒学》和《当代儒学》的编者与作者们致以同道的祝贺。这一祝贺是“实”的,不是“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通过上午和下午聆听各位嘉宾的发言,我再一次认识到:《当代儒学》乃是针对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哲学研究界“只述不作”的状况而创刊,她的“初心”是振作儒学的创造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研究 当代儒学 儒家思想 创造性研究 《文史哲》 心结 发言 座谈会
下载PDF
基于社会工程哲学研究范式的个人信息保护社会工程
6
作者 毛牧然 董晓梅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构建了由本体问题层面、价值目的层面、认识规律层面和方法体系层面所构成的社会工程哲学研究范式,并运用该研究范式创建了个人信息保护社会工程。在此社会工程的本体问题层面指出,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个人信息侵权问题有加剧的趋... 构建了由本体问题层面、价值目的层面、认识规律层面和方法体系层面所构成的社会工程哲学研究范式,并运用该研究范式创建了个人信息保护社会工程。在此社会工程的本体问题层面指出,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个人信息侵权问题有加剧的趋势;在价值目的层面,提出保护个人信息所要维护的价值包括个体人本价值和社会公益价值;在认识规律层面,从科技客体分别与科技主体认知及科技主体价值观相互融合的两个方面分析了个人信息侵权问题的成因;在方法体系层面,论述了从源头上进行治理的方法论原则、自然技术方法体系、伦理和法律协同治理的社会技术体系和私法与公法相结合的法律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程 哲学研究范式 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社会工程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稿约
7
作者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编辑部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3年第1期368-369,共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2001年创刊,2007年以来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2001年创刊,2007年以来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集刊主要刊载反映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最新成果和前沿动向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集刊 CSSCI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武汉大学 最新成果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稿约
8
作者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编辑部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3年第2期360-361,共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于2001年创刊,2008年以来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集刊,在国内外学术界产...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于2001年创刊,2008年以来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集刊,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协同创新中心 CSSCI 学术集刊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武汉大学 湖北省
下载PDF
中美教育哲学研究人员之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邵燕楠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4期9-13,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哲学学会会员构成多样化,教育哲学研究人员的培养方式发生了变化,并且女性教育哲学家走进人们的视野。我国的教育哲学研究人员多是教育背景出身,加强教育界与哲学界的联系,可有益于改变我国教育哲学研究人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哲学学会会员构成多样化,教育哲学研究人员的培养方式发生了变化,并且女性教育哲学家走进人们的视野。我国的教育哲学研究人员多是教育背景出身,加强教育界与哲学界的联系,可有益于改变我国教育哲学研究人员的培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教育哲学研究人员 中国教育哲学研究人员 美国教育哲学学会
下载PDF
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与人的生活方式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梅叶 《巢湖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8,共4页
西方哲学经历了从古代本体论的衰落到近代形而上学的兴起、从近代崇尚理性形而上学的消解到回归”生活世界”的当代哲学的建立两次大规模的哲学范式的转换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在经历从传统的”科学知识论”哲学到生存论哲学研究范式的... 西方哲学经历了从古代本体论的衰落到近代形而上学的兴起、从近代崇尚理性形而上学的消解到回归”生活世界”的当代哲学的建立两次大规模的哲学范式的转换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在经历从传统的”科学知识论”哲学到生存论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厘清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与人的生存方式变化之间的关系 ,是构建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一项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研究范式 人的生存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下载PDF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转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显元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5-20,共6页
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哲学的研究离 不开时代,哲学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本文提出了当前及一个时期中国哲学研究. 方向的四个转向,即:从物本主义研究向人本主义研究的转向,从社会哲学研究向... 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哲学的研究离 不开时代,哲学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本文提出了当前及一个时期中国哲学研究. 方向的四个转向,即:从物本主义研究向人本主义研究的转向,从社会哲学研究向 生态哲学研究的转向,从物质动力研究向精神动力研究的转向,从确定性研究向 不确定性研究的转向的重要问题,并分别指出了这一系列研究转向的依据及其现 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研究方向 人本主义研究 生态哲学研究 精神动力研究 不确定性研究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写作和出版情况简述
12
作者 韩林合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39,共9页
《哲学研究》(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代表作。其写作和出版过程均颇为曲折。维特根斯坦电子版手稿全集及其与其他人的通信为这个过程的梳理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哲学研究》手稿 哲学研究》印行本
下载PDF
从历史走向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刊
13
作者 何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384-384,F003,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创刊号 西方马克思主义 哲学研究
下载PDF
弘扬学术特色 创建学派基础——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成立三年来学术发展综述
14
作者 殷杰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4-96,共3页
文章概述了山西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成立三年来的科研发展状况 ,主要研究领域和取得的重要成果。
关键词 学术特色 山西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学术发展 科学哲学研究
下载PDF
儒学与文化哲学研究的新拓展——读朱人求《儒家文化哲学研究》
15
作者 张倩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09年第4期157-160,共4页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哲学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新兴领域,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在应对社会危机,促进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文化哲学研究在展示人类文化的多元性,揭示人类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方面成就颇丰,引人注目。而在运用文化哲学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哲学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新兴领域,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在应对社会危机,促进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文化哲学研究在展示人类文化的多元性,揭示人类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方面成就颇丰,引人注目。而在运用文化哲学的研究成果来进一步拓展儒家哲学的研究方面,一直以来,学界却着力不够。朱人求先生所著《儒家文化哲学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版)则在这方面建树开拓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哲学研究 儒家哲学 儒学 中国哲学研究 人类文化 人民出版社 九十年代 社会危机
下载PDF
重建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传统——读宫敬才教授新著《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
16
作者 敦鹏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35-36,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呈现出更加多元和宽广的研究态势。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如同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尽管学界对马克思哲学研究的范式和重心一转再转,但由于种种内因外缘的关系,马克思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呈现出更加多元和宽广的研究态势。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如同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尽管学界对马克思哲学研究的范式和重心一转再转,但由于种种内因外缘的关系,马克思思想视域中的经济哲学竟被有意无意地"遗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济哲学研究 哲学传统 马克思哲学研究 教授 马克思思想 改革开放 研究态势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视野——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17
作者 李佃来 《湖北社会科学》 2003年第8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哲学研究 书评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研究范式 王雨辰
下载PDF
从经济哲学角度重新审视马克思哲学——宫敬才教授和他的《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
18
作者 冯燕芳 《学术评论》 2016年第2期76-81,共6页
学者名片:宫敬才教授。1954年生于河北沧州东光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河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独立撰写《马克思... 学者名片:宫敬才教授。1954年生于河北沧州东光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河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独立撰写《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经济个人主义的哲学研究》《睿智圣殿的后裔:捷尔吉·卢卡奇》《卢卡奇的哲学思想》等,合著《计划人与市场人》《邓小平思想方法论研究》等,并在《光明日报》《求是》《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其中20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曾获中国图书奖。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河北省首届教学名师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才 哲学研究 卢卡奇 哲学研究 邓小平思想 学会常务理事 西方主流经济学 哲学基本问题 市民社会 马克思经济学
下载PDF
“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美国的中国哲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9
作者 亚历克苏斯·麦克劳德 侯萍萍(译) 张文珍(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7-154,168,共9页
美国的中国哲学研究目前正处于一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有趣的时代”。在过去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的中国哲学研究似乎深陷难以摆脱的泥潭,问题主要在于我们对哲学研究内容的认识,即对哲学的“核心”与“边缘”的划分。与中国哲... 美国的中国哲学研究目前正处于一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有趣的时代”。在过去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的中国哲学研究似乎深陷难以摆脱的泥潭,问题主要在于我们对哲学研究内容的认识,即对哲学的“核心”与“边缘”的划分。与中国哲学研究在美国哲学院系受到冷遇成为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哲学在如宗教学系、历史系、东亚学系等其他院系方兴未艾,这意味着我们的中国哲学研究失去了哲学家们解读文本及观点的独特哲学方法与工具,从而使中国哲学研究难以健康、蓬勃地发展。同时,这种情况又为中国哲学研究带来了相对自由,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相对自由去做那些主流哲学界无法做的事情,即开展新的比较研究,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对过去百年来西方哲学界不曾关注过的广泛领域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汉学 亚洲哲学研究 中国哲学研究 美国大学哲学
下载PDF
从本真性到中国特色:马克思哲学研究的“解释学”转向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一兵 胡大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40,共7页
在重新解释马克思哲学过程中 ,在总体上存在着一种“解释学”的转向 ,这种转向在目标上从“本真的马克思”诉求转向诠释学的历史视域融合 ,在成果形式上从集体无意识转向个人话语 ,也因此在学术规范上对文本依据和理论逻辑提出了更高要... 在重新解释马克思哲学过程中 ,在总体上存在着一种“解释学”的转向 ,这种转向在目标上从“本真的马克思”诉求转向诠释学的历史视域融合 ,在成果形式上从集体无意识转向个人话语 ,也因此在学术规范上对文本依据和理论逻辑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贯穿其中的则是对研究者方法论自觉的要求。通过这种转向 ,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将逐步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真性 中国特色 马克思哲学研究 "解释学" 学术规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