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
作者 罗军 高宝荣 《新西部》 2025年第1期224-227,共4页
人才队伍建设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全面总结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举措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前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短板不足以及亟待突破的瓶颈制约问题,从打造领军人才、汇聚学科力量、培育青... 人才队伍建设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全面总结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举措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前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短板不足以及亟待突破的瓶颈制约问题,从打造领军人才、汇聚学科力量、培育青年学术骨干、加大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陕西省高校社科人才队伍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高校 领军人才 对策建议 社科人才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瓶颈制约 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人才队伍建设
下载PDF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吴静 颜吾佴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04-108,共5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但是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学科布局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但是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学科布局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的支撑力度不足;高层次创新人才相对缺乏;评价机制没有完全体现出哲学社会科学特点,缺乏相应的荣誉及激励机制;学术风气浮躁等。今后应强化优势学科建设,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快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注重体制机制建设,营造优秀人才成长环境;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建设
下载PDF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吴静 颜吾佴 《成才之路》 2013年第22期I0002-I0003,共2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但是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学科布局为哲学社会科...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但是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学科布局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的支撑力度不足、高层次创新人才相对缺乏、评价机制没有完全体现出哲学社会科学特点,缺乏相应的荣誉及激励机制等。今后应强化优势学科建设,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快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注重体制机制建设,营造优秀人才成长环境;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 人才队伍 建设
下载PDF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及其道德修养 被引量:1
4
作者 文丰安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6期15-16,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任务,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使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更加明确。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以马克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任务,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使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更加明确。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人才队伍建设 道德修养 马克思主义 解放思想 座谈会 总书记 习近平
下载PDF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基于合肥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尹洁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年第3期21-26,共6页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是精神产品的主要生产者,是理论创新的主导力量,是方针、政策的重要研究者和宣传者,亦是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重要力量。为更好的适应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合肥应加强党的领导、加...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是精神产品的主要生产者,是理论创新的主导力量,是方针、政策的重要研究者和宣传者,亦是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重要力量。为更好的适应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合肥应加强党的领导、加大配套投入、健全相关机制、提高人员素质、营造良好环境,全面深入,有的放矢的促进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在理论创新、咨政育人、服务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合肥的加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人才队伍建设 合肥
下载PDF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6
作者 陈群祥 《新疆社科论坛》 2007年第5期14-15,31,共3页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先锋,是党和政府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智囊团;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员,是化解社会矛盾、建构和谐社会关系的协调员。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人才队伍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
7
作者 刘宝存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 2016年第7期30-30,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围绕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层面,具体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是同等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建设,健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计划。现有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围绕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层面,具体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是同等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建设,健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计划。现有的人才计划主要面向理工科,哲学社会科学类占比较低耳没有院士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计划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人才体系 院士制度 总书记
下载PDF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童素娟(执笔) 殷宝庆 +1 位作者 陈丽君 陈诗达 《杭州学刊》 2018年第4期8-23,共16页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本文在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加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本文在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加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队伍建设 哲学社会科学 实证研究 浙江
下载PDF
论建设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9
作者 程学军 谷佳 《黑河学刊》 2004年第6期29-31,共3页
在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若要有为中有位、有位中有为,惟有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队伍,切实提高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具体地说,就是使广大社科工作者具备科学的理论武装、牢固的大局意识、... 在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若要有为中有位、有位中有为,惟有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队伍,切实提高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具体地说,就是使广大社科工作者具备科学的理论武装、牢固的大局意识、强烈的责任意识、浓厚的群众观点、精湛的业务水平、严格的纪律约束、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勤奋的学习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人才队伍 素质
下载PDF
合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林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第6期59-64,共6页
合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整合合肥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势力量,形成合肥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品牌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建成合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就需要从人才整合、使用人才、爱护人才、尊重人才上下功夫;需要根据学术... 合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整合合肥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势力量,形成合肥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品牌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建成合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就需要从人才整合、使用人才、爱护人才、尊重人才上下功夫;需要根据学术研究的内在规律,在学术评价机制、学术激励机制、基金支撑机制等方面做好规划;在学术人才培养选拔方面做好工作,在学术环境优化、学术平台搭建和基层学术人才的成长方面做好设计。合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需要社会合力共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人才队伍建设 合肥
下载PDF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跃福 潘小刚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创新精神 精神文明建设 激励机制 中国
下载PDF
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分析——以大连市为例
12
作者 张晶 《大连干部学刊》 2018年第3期44-49,共6页
高校相对于其他社会部门来说,具有学科全、人才多、理论基础雄厚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十八大以来,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与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以此为契机研究加强大连市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相对于其他社会部门来说,具有学科全、人才多、理论基础雄厚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十八大以来,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与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以此为契机研究加强大连市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以部分高校为突破口,以问题为导向,力求提升人才队伍的理论思维水平、创造机会丰富社会经验、弘扬职业道德营造和谐学术风气、优化学科建设、培养精英团队、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市 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 人才队伍
下载PDF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背景下科研院所人才培养的价值依归、现实境遇和应然路向
13
作者 吕跃 《南方论刊》 2025年第4期82-84,共3页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背景下,科研院所人才培养是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的必...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背景下,科研院所人才培养是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然选择。通过分析当前科研院所人才培养在培养理念、培养投入、培养模式、培养体系、培养环境方面的现实境遇,提出坚守人本化育人理念、优化资源要素供给格局、革新多元协同培养模式、健全适配型赋能体系、营造广覆盖宜业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科研院所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新文科转向”:轨迹、视野与进路
14
作者 唐斌 朱德宸 于慧敏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5-272,共8页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载体。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已经从单一学科探索转向学科交叉融合、从传统文本分析转向人工智能研究的双向调试阶段。该文在梳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发展现状、功能定位、运作模式、机遇...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载体。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已经从单一学科探索转向学科交叉融合、从传统文本分析转向人工智能研究的双向调试阶段。该文在梳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发展现状、功能定位、运作模式、机遇挑战的基础上,总结出国际视野下实验室项目化数据在生产、多样化输出结果、构建集群技术结构等发展趋势,揭示本土视野下实验室发展从技术的移接孵化到情景再造的发展转向,提出以数增“智”、差异化情境共享、学科交叉融合增长等进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 实验室 新文科 新农科
下载PDF
坚定学术自信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15
作者 张艳国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0,共6页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发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1)重要讲话之后,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问题,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热点问题和专家的热门话题。从近年来已经发表...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发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1)重要讲话之后,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问题,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热点问题和专家的热门话题。从近年来已经发表的论文来看,关于此问题的讨论,主要从“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路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坚定学术自信
下载PDF
学术“全评价”视域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建设的问题与思路
16
作者 叶继元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共11页
文章立足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和国内外评价实践,分析学术“全评价”视域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建设意义,从评价体系的需求定位、理论框架、体系构建、实证分析、元评价与推广应用、数据服务平台构建等方面阐述其主要... 文章立足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和国内外评价实践,分析学术“全评价”视域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建设意义,从评价体系的需求定位、理论框架、体系构建、实证分析、元评价与推广应用、数据服务平台构建等方面阐述其主要内容及相应实施思路,并指出评价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全评价”体系 中国特色 哲学社会科学 评价体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原文传递
从讲好中国故事到提炼中国理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学术期刊使命
17
作者 魏长宝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33-138,144,共7页
目前,国内某些高校、某些学科的科研实力其实并不弱,但在国内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不多,而是以在国外的SSCI收录期刊上发表文章为荣。这类发在国外SSCI收录期刊上的文章,大部分只注重讲好故事,不注重提炼理论,顶多套用西方理论解释中国... 目前,国内某些高校、某些学科的科研实力其实并不弱,但在国内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不多,而是以在国外的SSCI收录期刊上发表文章为荣。这类发在国外SSCI收录期刊上的文章,大部分只注重讲好故事,不注重提炼理论,顶多套用西方理论解释中国经验,缺乏对中国实践、中国经验的理论提升。对于这类学术导向和评价导向,不应该不加区分地倡导和迎合。中国的学术期刊要旗帜鲜明地引导学者多做接中国地气的学问,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深入总结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经验,深刻提炼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理论,用有思想穿透力和理论说服力、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创新理论和原创成果,为人类难题、世界议题、全球课题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中国故事 中国理论 哲学社会科学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哲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谈科学哲学家申仲英教授的学术贡献
18
作者 张再林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74,共5页
令新一代青年学者似乎感觉陌生的申仲英教授,是20世纪80年代蜚声国内的著名科学哲学家。他不仅参与统编了国家统一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也出版了多部公共管理科学类专著。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由于集哲学家与社会科学家于一身,使他受之... 令新一代青年学者似乎感觉陌生的申仲英教授,是20世纪80年代蜚声国内的著名科学哲学家。他不仅参与统编了国家统一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也出版了多部公共管理科学类专著。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由于集哲学家与社会科学家于一身,使他受之无愧地成为国内“后哲学文化”时代的先行者。一、从容中道的辩证思维深厚的和融会贯通的哲学学养是申仲英教授学术的一大亮点,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和科学哲学都有自身深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哲学 学术贡献 哲学文化 申仲 融会贯通 新一代青年 从容中道 哲学社会科学
下载PDF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传播研究——基于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视角分析
19
作者 黄江华 许志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43,共14页
促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传播是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话语权的应有之义。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既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所需,也是向全球知识系统... 促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传播是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话语权的应有之义。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既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所需,也是向全球知识系统贡献说得出、立得住、传得开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的理论所求。“三大体系”基础上的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传播的母体和本源。没有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就没有“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基础,国际传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主性与嵌入性、价值关联与价值无涉的统一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传播应该具有的理论样态。但当前,对比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可以发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传播还存在较多问题:国际传播对象研究不够、国际传播媒介与渠道建设滞后、国际传播议程设置不足、国际传播资助与控制体系不完善等。自主知识体系这一国际传播底座建构任重道远。对此,从建构嵌入世界的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更适合传播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传播体系两个维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国际传播平台 学术共同体 学术朋友圈
下载PDF
新时代情境下期刊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化与标准化问题研究——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为例
20
作者 徐远华 李小克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4-83,共10页
新时代情境下,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是提升科学研究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文章选取代表性期刊,采用文献调研... 新时代情境下,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是提升科学研究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文章选取代表性期刊,采用文献调研与样本推断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学术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状况。发现超过80%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存在失范、混乱现象。通过分析参考文献著录失范和混乱导致的危害及其原因,文章提出学术期刊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期刊 参考文献 著录 规范化 标准化 国家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