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教学法在唇腭裂术后语音训练实习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何妮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3期0077-0080,共4页
在唇腭裂术后语音训练实习护理教学中应用模拟教学法,探索其在临床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期间新进的外科实习护士共66名,均需进行唇腭裂术后语音训练学习,按照随机分组法分别纳入参照组(按照常规教学法... 在唇腭裂术后语音训练实习护理教学中应用模拟教学法,探索其在临床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期间新进的外科实习护士共66名,均需进行唇腭裂术后语音训练学习,按照随机分组法分别纳入参照组(按照常规教学法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和操作指导)和模拟组(采用模拟教学法学习相关知识)、各33名。课程结束后收集相关数据(考核成绩、教学效果总评分、实习生满意度)并借助统计学工具完成差异性统计。结果:模拟组基础知识、专科知识、专科操作成绩及学习主动性、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得分、教学效果总评分、教学满意度均呈更高水平,相较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模拟教学法对于唇腭裂术后语音训练实习护理教学的教学价值较大,可提高教学质量,帮助护士掌握疾病相关理论知识和熟练各种操作,培养护士判断性思维和临床能力,并且更被实习护士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教学法 唇腭裂术后 语音训练 实习 护理教学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防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锦峰 周洪 +7 位作者 任战平 邹敏 王晓荣 司新芹 张智勇 鲍庆红 文抑西 刘建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索唇腭裂患术后牙颌面畸形正畸-正颌外科的防治方法。方法:56例唇腭裂伴牙颌面畸形患者,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8~38岁。其中25例患者为替牙列期或恒牙列初期,31例为恒牙列期。所有患者均进行正畸治疗,替牙列或恒牙列初期采用... 目的:探索唇腭裂患术后牙颌面畸形正畸-正颌外科的防治方法。方法:56例唇腭裂伴牙颌面畸形患者,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8~38岁。其中25例患者为替牙列期或恒牙列初期,31例为恒牙列期。所有患者均进行正畸治疗,替牙列或恒牙列初期采用唇挡或颅颌面架干预性诱导上颌骨前后位的发育,上牙弓扩弓器扩大上颌骨左右位的发育并行牙槽裂植骨术;恒牙列期患者在完成排挤牙列、矫正错位牙、去代偿、关闭间隙等正畸治疗,手术方法如下:①伴牙槽裂的患者前期行髂骨取骨植骨术;②上颌LeFortⅠ型截骨前徙术;③上颌多片段LeFortⅠ型截骨术;④上颌LeFort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BSSRO);⑤BSSRO+颏成形术。所有病例骨间均用钛板钛钉坚强内固定,并辅以2~3周颌间牵引固定。术后应配合正畸治疗并定期随访12~49月。结果:青少年患者经唇挡、腭弓扩大矫正器和上颌前牵引面架干预性诱导上颌骨发育,伴牙槽裂患者行牙槽裂植骨术,其颜面形态及牙关系明显改善;成人患者经正畸-正颌-正畸治疗模式后,面部比例协调,咬合关系及面型均较满意。结论:正畸-正颌外科联合防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疗效确切;应以患者牙关系的具体情况、要求等因素,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宜于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治疗 正颌外科 唇腭裂术后 牙颌面畸形
下载PDF
单侧唇腭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的外科修复 被引量:6
3
作者 朱光辉 张树青 濮礼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1002-1003,共2页
单侧唇腭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比较复杂,存在于每一个患者。但每个患者的畸形都有所不同。一般包括鼻下部偏斜、鼻孔横置、患侧鼻翼塌陷、鼻翼外展下移、鼻翼一面角呈钝角、鼻孔基底塌陷、鼻中隔偏曲、上唇瘢痕、上唇过长或过短、红唇缘... 单侧唇腭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比较复杂,存在于每一个患者。但每个患者的畸形都有所不同。一般包括鼻下部偏斜、鼻孔横置、患侧鼻翼塌陷、鼻翼外展下移、鼻翼一面角呈钝角、鼻孔基底塌陷、鼻中隔偏曲、上唇瘢痕、上唇过长或过短、红唇缘不齐、红唇凹陷或患侧红唇过多等。目前针对上述畸形报道的修复方法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鼻畸形 唇腭裂术后 外科修复 单侧 鼻翼塌陷 瘢痕 鼻中隔偏曲
下载PDF
Lefort Ⅰ型截骨牵开术矫正唇腭裂术后上颌畸形 被引量:3
4
作者 宋九余 陈志洪 +2 位作者 华泽权 张力 鲍海宏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LefortⅠ型截骨快速牵开成骨技术 ,在唇腭裂术后上颌后缩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方法 上颌LefortⅠ型截骨 ,术中前移上颌骨 4 0~ 12mm ,留间隙期 1天。使用口外颅颌牵引装置—上颌杠杆式牵引支架 ,调节支架前部的刻度调节旋钮... 目的 探讨LefortⅠ型截骨快速牵开成骨技术 ,在唇腭裂术后上颌后缩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方法 上颌LefortⅠ型截骨 ,术中前移上颌骨 4 0~ 12mm ,留间隙期 1天。使用口外颅颌牵引装置—上颌杠杆式牵引支架 ,调节支架前部的刻度调节旋钮和牵引杆 ,3~ 5天内完内快速牵开水平前移 3 0~ 10mm ,矫正 7例唇腭裂术后上颌后缩畸形。结果  7例LefortⅠ型截骨水平快速牵引成骨完成后 ,除 1例固定为 4周 ,1个月后复查为轻度开合外 ,均无感染、成骨不良、骨不愈合等并发症。 7例牵开成骨矫正效果满意。结论 LefortⅠ型截骨快速牵开成骨技术是治疗唇腭裂术后上颌后缩畸形的有效方法。牵开速度快 ,不影响骨愈合 ,治疗时间短 ,不需植骨 ,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牵开成骨 LefortⅠ型截骨 唇腭裂术后畸形 上颌后缩
下载PDF
唇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心理行为的临床分析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海燕 徐旭光 姒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3-445,共3页
目的:分析语音障碍人群心理行为,探究语音异常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集我院语言治疗中心的65例患者,通过问卷形式进行心理调查。结果:语音障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问题,而异常的心理障碍又直接影响了语音治疗的效果。结... 目的:分析语音障碍人群心理行为,探究语音异常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集我院语言治疗中心的65例患者,通过问卷形式进行心理调查。结果:语音障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问题,而异常的心理障碍又直接影响了语音治疗的效果。结论:语音障碍患者存在心理障碍,且影响着语音治疗效果,因此心理治疗是腭裂序列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术后语音障碍 异常心理行为
下载PDF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颌骨发育趋势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魏志强 张锡忠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49-52,共4页
目的:分析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颌骨的生长发育趋势。方法:选取10~12周岁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45例作为儿童组,选取18~22周岁患者45例作为成人组,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锥形束CT扫描,利用Mimics10.0测量相应指标,对比两组间... 目的:分析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颌骨的生长发育趋势。方法:选取10~12周岁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45例作为儿童组,选取18~22周岁患者45例作为成人组,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锥形束CT扫描,利用Mimics10.0测量相应指标,对比两组间测量指标的差异。结果:上颌骨宽度和高度及腭部高度的发育比较显著,而上颌骨长度和腭部宽度及长度的生长发育不显著;下颌联合深度和下颌升支高度生长明显,下颌骨后部开张度有减小趋势;颌间矢状向关系随年龄变化逐渐恶化。结论:唇腭裂术后患者的颌骨具有独特的生长发育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术后 颌骨关系 上颌骨 下颌骨 发育
下载PDF
应用自体鼻中隔软骨及MEDPOR假体矫正唇腭裂术后鼻畸形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5
7
作者 吴碧映 温作珍 +1 位作者 张丽萍 马昕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5年第5期641-642,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自体鼻中隔软骨及MEDPOR假体联合矫正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2例使用MEDPOR聚乙烯上颌骨假体填充前颌骨凹陷,使用鼻小柱假体延长鼻小柱及垫高鼻尖,取自体鼻中隔软骨填充于鼻尖,使用MEDPOR... 目的观察应用自体鼻中隔软骨及MEDPOR假体联合矫正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2例使用MEDPOR聚乙烯上颌骨假体填充前颌骨凹陷,使用鼻小柱假体延长鼻小柱及垫高鼻尖,取自体鼻中隔软骨填充于鼻尖,使用MEDPOR鼻背假体填充于鼻背,以此治疗唇腭裂术后鼻畸形的前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折。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大多数出血量小于30 m L(通过纱布止血粗略计算)。经术后改善冰敷护理后局部肿胀不明显,无发生感染及排斥反应。鼻部外形良好,鼻尖抬高,鼻旁凹陷及患侧鼻孔畸形明显改善,鼻头圆润自然,效果满意。术后患者无出现鼻中隔穿孔及假体移位。结论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及配合细心的出院指导,促进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和自护知识,有效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鼻中隔软骨 MEDPOR假体 唇腭裂术后鼻畸形 鼻整形
下载PDF
不同治疗方式在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文慧 晋朝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8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与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在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32例。A组给予正颌治疗,B组给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咬合功能改善率、复发率... 目的观察与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在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32例。A组给予正颌治疗,B组给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咬合功能改善率、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指标。结果 B组的咬合功能改善率96.88%高于A组的62.50%,复发率3.13%低于A组的18.75%,治疗后不同时间的头影测量指标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在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正颌治疗,对于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的各个方面均有改善作用,因此临床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治疗 正畸治疗 牙颌面畸形 唇腭裂术后
下载PDF
用牵张成骨术治疗唇腭裂术后颅面骨畸形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龑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4期223-224,共2页
目的 :探讨用牵张成骨术治疗唇腭裂术后颅面骨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例唇腭裂术后颅面骨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牵张成骨术对这10例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10例患... 目的 :探讨用牵张成骨术治疗唇腭裂术后颅面骨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例唇腭裂术后颅面骨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牵张成骨术对这10例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10例患者颅面部新骨的生长情况、其颅面部成骨的平均距离和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结果 :经使用牵张成骨术治疗,这10例患者颅面部新骨的生长情况良好,其颅面部成骨的平均距离为18.4±2.5mm,而且没有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 :用牵张成骨术治疗唇腭裂术后颅面骨畸形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矫正患者颅面骨的畸形,而且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术后颅面骨畸形 牵张成骨 效果
下载PDF
术后苏醒室护理在小儿唇腭裂术后的作用探讨
10
作者 王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1期167-168,共2页
小儿唇腭裂术后危重患儿常规送入重症监护室,简单术后患儿送入外科病居,鉴于唇腭裂术后患儿的心理学关怀意义和术后苏醒监护的安全性保障,在国际范畴此种护理方式有待进一步讨论和思考.本文以美国微笑联盟小儿唇腭裂手术后全部进入术后... 小儿唇腭裂术后危重患儿常规送入重症监护室,简单术后患儿送入外科病居,鉴于唇腭裂术后患儿的心理学关怀意义和术后苏醒监护的安全性保障,在国际范畴此种护理方式有待进一步讨论和思考.本文以美国微笑联盟小儿唇腭裂手术后全部进入术后苏醒室接受护理为资料和研究背景,将美国微笑联盟治疗的唇腭裂患儿进行分析,根据术后苏醒期的危险因素和预后、苏醒后的心理状态、术后容貌改变对心理的影响、术后苏醒室停留过程、停留中意外的发生及处理等,说明术后苏醒室护理作为从术后到重症监护室(或外科病房)中间精细苏醒护理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苏醒室 小儿唇腭裂术后 危重患儿
下载PDF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成人先天唇腭裂术后骨缺损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建社 金作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703-704,共2页
正畸学与口腔医学其它学科联系较为密切,这是正畸临床医师共有的体会。工作中经常可见到一些需做口内治疗患者,如龋齿,慢性尖周炎,根尖囊肿等;双颌前突,下颌前突患者常建议拔除下颌智齿:正畸治疗前后出现牙周问题的患者,需到牙... 正畸学与口腔医学其它学科联系较为密切,这是正畸临床医师共有的体会。工作中经常可见到一些需做口内治疗患者,如龋齿,慢性尖周炎,根尖囊肿等;双颌前突,下颌前突患者常建议拔除下颌智齿:正畸治疗前后出现牙周问题的患者,需到牙周科就诊等。下面介绍的就是正畸与修复相互协作的典型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修复 唇腭裂术后 联合治疗 骨缺损 先天 成人 慢性尖周炎 学科联系
下载PDF
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唇腭裂术后反(牙合)对患者咬合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黄文博 《中国医疗美容》 2014年第5期205-205,208,共2页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唇腭裂术后反(牙合)对患者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单纯性唇腭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替牙期唇腭裂术后反(牙合)采用前方牵引疗法,观察对其咬合功能造成的临...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唇腭裂术后反(牙合)对患者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单纯性唇腭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替牙期唇腭裂术后反(牙合)采用前方牵引疗法,观察对其咬合功能造成的临床影响。结果:患者治疗前后替牙期唇腭裂术后ICP-HB状态肌电值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CPMC状态TA肌电值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MM肌电值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替牙期唇腭裂术后反(牙合)采用前方牵引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咬合功能,但离不开二期正畸治疗,以对其功能调整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牵引 替牙期唇腭裂术后反(牙合) 咬合功能
下载PDF
唇腭裂术后的语音治疗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姗姗(综述) 戴永雨(审校)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0年第4期35-38,共4页
唇腭裂是发生于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在我国的发病率接近182%^[1]。它不仅造成患儿容貌上的畸形.还造成语音功能上的残缺.致使患儿产生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2]。有些患儿虽经过外科整复术实现了形态学上的唇、腭裂... 唇腭裂是发生于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在我国的发病率接近182%^[1]。它不仅造成患儿容貌上的畸形.还造成语音功能上的残缺.致使患儿产生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2]。有些患儿虽经过外科整复术实现了形态学上的唇、腭裂隙关闭,但未经过系统规范的语音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术后 语音治疗 先天性发育畸形 口腔颌面部 外科整复 行为问题 语音功能 语音训练
下载PDF
双侧唇裂/唇腭裂术后继发畸形的临床分类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翦新春 粟红兵 +1 位作者 尹乒 黄立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87-389,共3页
目的 :对双侧唇裂 /唇腭裂术后继发畸形进行临床分类研究。方法 :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双侧唇裂 /唇腭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 5 0例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鼻部、唇部、牙合/颌骨畸形等 19项内容 ,它们分别是 :鼻尖低平、鼻翼塌陷、... 目的 :对双侧唇裂 /唇腭裂术后继发畸形进行临床分类研究。方法 :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双侧唇裂 /唇腭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 5 0例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鼻部、唇部、牙合/颌骨畸形等 19项内容 ,它们分别是 :鼻尖低平、鼻翼塌陷、双侧鼻孔不对称、鼻堤缺失、鼻小柱短小 ;上唇过紧、上唇过松、人中及唇峰不显、唇珠缺如、口哨畸形、红唇不显 ;前牙反牙合、3|3移位或缺失、牙槽嵴裂、牙弓小、牙列不齐、前牙槽嵴缺失和上颌后缩。结果 :5 0例双侧唇裂 /唇腭裂术后畸形患者均有鼻尖低平、鼻翼塌陷、双侧鼻孔不对称、鼻堤缺失、鼻小柱短小、人中不显、唇峰不显、唇珠缺如。 5 0例患者中 ,4 2例有牙槽嵴裂和牙列不齐 ;33例行加长法Ⅱ期修复双侧唇裂者均有前牙反牙合、牙列不齐和上颌后缩 ;2 8例有口哨畸形存在。结论 :双侧唇裂 /唇腭裂Ⅰ期修复后仍有鼻、唇及牙合或颌畸形存在 ,对这些畸形必须进行Ⅱ期整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 腭裂 继发畸形 临床分类 研究
下载PDF
正颌联合术后正畸矫治在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思洋 李爱林 聂祥智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21期3167-3169,共3页
目的观察正颌外科联合术后正畸矫治在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正颌... 目的观察正颌外科联合术后正畸矫治在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正颌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正颌外科联合术后正畸矫治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头影测量数据的变化、咀嚼功能的改善及术后畸形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NB、ANB、LI-NB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余指标与治疗前较为相近(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齿吻合度、咀嚼能力改善的程度为66.67%、83.83%,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复发率仅为16.67%,而对照组的复发率高达66.6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颌外科联合术后正畸矫治对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头影测量数据有效改善了牙齿吻合度、咀嚼能力,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 正畸矫治 腭裂 牙颌面畸形
下载PDF
唇腭裂术后患者牵引成骨术X线头影测量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辛 沈国芳 +2 位作者 唐友盛 卢晓峰 房兵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通过对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进行口外支架式前牵引治疗术后6~24个月随访,探讨术后复发程度及可能存在的复发因素,并提出初步预防复发的办法。方法:1998~2002年我院进行牵引成骨治疗的39例唇腭裂患者中选出14例资料... 目的:通过对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进行口外支架式前牵引治疗术后6~24个月随访,探讨术后复发程度及可能存在的复发因素,并提出初步预防复发的办法。方法:1998~2002年我院进行牵引成骨治疗的39例唇腭裂患者中选出14例资料齐全者进行术后随访分析,随访期分别为术后3月、6月、1年、2年,分别将其头颅定位侧位片用CASSOS系统描迹、定点,进行矢状向和垂直向分析。结果:14例患者在牵引成骨术后6月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复发,尤其是牵引器拆除后未进行正畸治疗者。而6月以后患者上颌骨在垂直向及矢状向基本无明显改变。结论:(1)唇腭裂术后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进行牵引成骨治疗后6月内较不稳定,尤其是未进行正畸治疗者;(2)6月后上颌骨矢状向和垂直向基本稳定。复发因素可能与局部疤痕、肌肉牵拉、软组织张力及适应性改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术后 腭裂 牵引成骨 复发因素 X线头影测量分析 上颌骨发育不足 垂直 肌肉 局部
下载PDF
唇腭裂术后功能性语音障碍分类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海燕 王太和 孙桂芝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 对唇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进行主客观评价 ,找出分类治疗方法。方法 对 82例唇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进行发音调查 ,重点对辅音进行分析并应用颅骨侧位X ray(头颅侧位X线动态录像 )及鼻咽纤维镜进行评估。结果 根据语音病理学将... 目的 对唇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进行主客观评价 ,找出分类治疗方法。方法 对 82例唇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进行发音调查 ,重点对辅音进行分析并应用颅骨侧位X ray(头颅侧位X线动态录像 )及鼻咽纤维镜进行评估。结果 根据语音病理学将异常发音分为三类 :Ⅰ发音部位异常 ,Ⅱ发音方式异常 ,Ⅲ发音部位及方式均异常。通过语音训练 ,矫正不良发音 ,提高语音清晰度 ,从治疗前平均 38.6 %提高到治疗后 88.7% ,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显著 (P <0 .0 0 0 1)。结论 唇腭裂术后因不良习惯发音所致语音障碍患者经早期语音训练 ,取得良好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功能性语音障碍 分类 治疗 语音训练
下载PDF
自体鼻中隔软骨及MEDPOR假体矫正唇腭裂术后鼻畸形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凤华 齐莉 蔡妙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6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鼻中隔软骨及MEDPOR假体联合矫正唇裂术后鼻畸形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接受自体鼻中隔软骨以及MEDPOR假体联合矫正唇裂术后鼻畸形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实施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结果:30例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术... 目的:探讨自体鼻中隔软骨及MEDPOR假体联合矫正唇裂术后鼻畸形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接受自体鼻中隔软骨以及MEDPOR假体联合矫正唇裂术后鼻畸形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实施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结果:30例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均少于30 ml;均未发生感染及排斥反应;鼻部外形良好,效果满意;术后均未出现鼻中隔穿孔以及假体移位。结论:针对该类患者实施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鼻中隔软骨 MEDPOR假体 腭裂 鼻畸形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防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9
作者 柯研 曾晓勤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8期1244-1245,共2页
目的对正畸-正颌联合防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在2014年1月~2015年2月于我院接受唇腭裂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 目的对正畸-正颌联合防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在2014年1月~2015年2月于我院接受唇腭裂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正颌矫正治疗。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00%,对照组为12.00%,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头影测量值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正颌联合使用不仅可有效防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患者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正颌 腭裂 牙颌面畸形 疗效
下载PDF
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唇腭裂术后错畸形 被引量:4
20
作者 薛传鹏 范化琪 李亚法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3-594,共2页
关键词 正畸治疗 唇腭裂术后 快速扩弓 前方牵引 畸形 腭裂患者 矫治方案 牙周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