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美学下的首饰探究
1
作者 张晓燕 黄凡 《中国宝玉石》 2024年第2期43-49,共7页
唐代美学以其包容开放、多元广博,气势恢宏、自由奔放泽被后世。唐文化博大包容,其以正统儒学思想为核心,融合了儒释佛文化,将魏晋时期传入我国的佛学文化融入大唐生活,在艺术形式上表现出复杂和开放、豪放与婉约、尚法与尚意、空灵与... 唐代美学以其包容开放、多元广博,气势恢宏、自由奔放泽被后世。唐文化博大包容,其以正统儒学思想为核心,融合了儒释佛文化,将魏晋时期传入我国的佛学文化融入大唐生活,在艺术形式上表现出复杂和开放、豪放与婉约、尚法与尚意、空灵与充实等美学特点交融并存。唐代美学下的大唐首饰则雍容华美、端庄大气、精美灵动,无论是其外部视觉特征的华美多元、表面纹饰的深厚寓意,还是材料的纷繁多呈等方面都蕴含着大国风范。本文聚焦唐代美学基础上的首饰类别与特征,探讨唐代首饰文化的可持续性传承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美学 首饰文化 唐代首饰特点
下载PDF
唐代中国西南边疆拓南、开南二城的建置考论
2
作者 李宇舟 《昆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7-105,共9页
经过了天宝战争及随后的军事扩张,位于唐代中国西南边疆的南诏国在较短的时期先后建置了拓东、开南、镇西、宁北四个王国边境的重要治所城镇,其中开南城与拓南城的考释自元末以后已多现舛误,造成了史实混淆。事实上,唐代中国西南边疆的... 经过了天宝战争及随后的军事扩张,位于唐代中国西南边疆的南诏国在较短的时期先后建置了拓东、开南、镇西、宁北四个王国边境的重要治所城镇,其中开南城与拓南城的考释自元末以后已多现舛误,造成了史实混淆。事实上,唐代中国西南边疆的拓南城与开南城确为南诏国开拓建置的两座新城,而非“开南亦称拓南”,元末以后,“拓南”名号逐渐隐没于原地,同时被移置于“开南”地望,开始混用一起。厘清二城地望考释,不难发现拓南城的建置开拓了南诏国的西南辖境,开南城的建置开拓了南诏国的南境,从而把中原的“郡县制”文化辐射到了西南边境区域,客观上促进了区域内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唐代及后世中国西南边境、边界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基础,为唐代中国西南边境区域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边疆 拓南城 开南城 建置 唐代西南边境
下载PDF
浅析唐渤海都城建筑文化——以唐代渤海上京与唐长安城比较
3
作者 李天骄 汤霆宇 《四川建材》 2024年第2期71-72,87,共3页
唐渤海上京城的建筑文化不仅受到唐长安城的影响,而且保存了渤海上京作为地方政权的特色。为了研究唐渤海都城建筑文化,首先介绍唐渤海上京城的背景及其建筑理念,再从建筑风格与布局、建筑材料与工艺、建筑装饰构件以及建筑实用性四个... 唐渤海上京城的建筑文化不仅受到唐长安城的影响,而且保存了渤海上京作为地方政权的特色。为了研究唐渤海都城建筑文化,首先介绍唐渤海上京城的背景及其建筑理念,再从建筑风格与布局、建筑材料与工艺、建筑装饰构件以及建筑实用性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唐渤海上京与唐长安城建筑文化的异同。得出结论:唐上京城与唐长安城在布局上都是由外郭城、内城、宫城三部分组成,且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左右对称,但是形制、规模以及宫殿群数、街道数、里坊数都不相同;在建筑材料上,上京城以木材为主,玄武石为辅,且工艺较唐长安城更为简单粗矿;建筑装饰构件风格一致;唐上京城的建筑实用性在防御外敌入侵和御寒保暖方面较唐长安城更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渤海国 建筑文化 上京城 长安城
下载PDF
唐代甲胄文化在影视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长安十二时辰》为例
4
作者 张爱华 童翼承 《艺术科技》 2024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甲胄作为古装影视剧中常见的服装,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但大部分古装剧的甲胄设计缺乏历史考究,存在结构混乱、形式拼凑等问题,部分影视作品的甲胄甚至直接使用西方或日本形制。数字媒介时代,影视剧是大众感知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 目的:甲胄作为古装影视剧中常见的服装,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但大部分古装剧的甲胄设计缺乏历史考究,存在结构混乱、形式拼凑等问题,部分影视作品的甲胄甚至直接使用西方或日本形制。数字媒介时代,影视剧是大众感知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古装影视剧的服装设计质量不仅决定了其作品的艺术水平,还关乎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研究我国传统甲胄文化迫在眉睫。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及案例分析法展开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唐代甲胄文化的形成原因及发展历程,归纳其形制与突出特征。结果:通过分析优秀影视作品《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唐代甲胄设计,挖掘其文化传承与创新之处,为中国影视剧的甲胄设计提供助力。《长安十二时辰》的甲胄设计由温陈华先生的“炼铠寺”甲胄设计团队完成,团队将唐代甲胄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在明确传统唐代甲胄的历史形制和文化特点的前提下,在材料、色彩及结构方面进行复原与创新,使其甲胄既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又具备符合当代审美的艺术效果。结论:《长安十二时辰》为古装影视剧的服装设计起到了示范作用,国产古装影视剧的甲胄设计应立足历史形制,在复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进行创新,真正意义上传承与发展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甲胄文化 影视服装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 《长安十二时辰》
下载PDF
丝绸之路视域下唐代纺织品中鸟衔花纹样的起源与形式流变
5
作者 金雅婧 赵罡 +2 位作者 于毅 张婉莉 张毅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2,共8页
文章以唐代纺织品中的鸟衔花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文献与考古实物等资料对其溯源。梳理丝绸之路打通后西方鸟衔花纹样的传播,并分析其传入唐代后的形式演变。研究表明,唐代纺织品中的鸟衔花纹样因受到了西方含绶鸟纹样题材、纬线显... 文章以唐代纺织品中的鸟衔花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文献与考古实物等资料对其溯源。梳理丝绸之路打通后西方鸟衔花纹样的传播,并分析其传入唐代后的形式演变。研究表明,唐代纺织品中的鸟衔花纹样因受到了西方含绶鸟纹样题材、纬线显花织造技术等因素影响而形成。并经历了模仿、改造、定型三个发展阶段,完成从呆板程式向传神自由转变的本土化进程,该纹样在唐代的演变可进一步细分为“团窠对鸟”和“足踏花台”的双线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丝绸之路 纺织品 鸟衔花纹样 起源 形式演变
下载PDF
唐代卷轴画中人物服饰的色彩搭配研究
6
作者 李莹 肖红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123-125,共3页
唐代卷轴画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生活,深入梳理人物服饰的色彩搭配,发现人物服饰色彩搭配注重对比色与点缀色的运用,善于用明艳的色彩如红、黄、青、绿等色与黑白搭配,在色相、色彩明度和纯度上对比明显,使人物服饰的色彩搭配更加丰富。
关键词 唐代卷轴画 人物服饰 色彩搭配
下载PDF
论唐代汉文化向新罗的传播
7
作者 杨润生 李德山 《东疆学刊》 2024年第1期40-47,共8页
唐朝时期,汉文化发展至顶峰,向海外传播和辐射的力度亦变得空前强大。新罗是朝鲜半岛国家中与唐朝关系最为特殊的国家,双方不仅保持着政治和经济上的密切联系,文化上的互动关系更是超越了前代以及同时代东北亚地区的其他民族和政权。新... 唐朝时期,汉文化发展至顶峰,向海外传播和辐射的力度亦变得空前强大。新罗是朝鲜半岛国家中与唐朝关系最为特殊的国家,双方不仅保持着政治和经济上的密切联系,文化上的互动关系更是超越了前代以及同时代东北亚地区的其他民族和政权。新罗对以盛唐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的强烈追慕、借鉴和利用,以及在此基础上汉文化向朝鲜半岛的全面传播,不仅推动了新罗自身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而且对朝鲜半岛,乃至于日本列岛,均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汉文化 新罗 传播
下载PDF
唐代元日节俗的数字交互绘本设计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文 付碧涵 《艺术科技》 2024年第6期114-116,共3页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元日节和数字交互绘本的有效结合方式,从传统节日传承的视角探讨节日传承的数字化传承方式,以推动数字交互绘本创新性发展。方法: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唐代元日节俗特点,总结数字交互绘本的发展历程,运用经验总结法...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元日节和数字交互绘本的有效结合方式,从传统节日传承的视角探讨节日传承的数字化传承方式,以推动数字交互绘本创新性发展。方法: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唐代元日节俗特点,总结数字交互绘本的发展历程,运用经验总结法探讨数字交互绘本的设计策略。结果:文章对唐朝元日节的节日活动和饮食进行规划,并对部分节俗展开详细叙述,这为数字交互绘本的内容设定提供了有效参考。同时,文章提出数字交互绘本的设计策略,并总结元日节俗和数字交互绘本的结合效果。结论:过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最重大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瑰宝,如今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传统文化的价值逐渐凸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普及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无纸化阅读趋势不容忽视,数字交互绘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创造出沉浸式的视觉效果,使传统节俗的场景更加生动有趣。采用唐代元日节俗作为数字交互绘本的内容参考,这样的形式能够吸引读者,有效展现古代节俗场景。数字交互绘本依托电子设备,能够快速有效地在网络上传播,甚至可以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元日节 数字交互绘本 设计
下载PDF
唐代代书诗书写特点及生成动因
9
作者 苏媛 魏娜 《南方论刊》 2024年第2期92-94,共3页
代书诗,即以诗代书,指兼具“书”之功能的诗歌。唐以前,代书诗发展缓慢,至唐代这种以诗代书形式的诗歌创作开始增多并成为诗人诗歌往来的重要形式。通过梳理分析,发现唐代代书诗书写特点主要包括:其一,功能的多样性,即兼具酬唱与诗歌评... 代书诗,即以诗代书,指兼具“书”之功能的诗歌。唐以前,代书诗发展缓慢,至唐代这种以诗代书形式的诗歌创作开始增多并成为诗人诗歌往来的重要形式。通过梳理分析,发现唐代代书诗书写特点主要包括:其一,功能的多样性,即兼具酬唱与诗歌评点交流、传递信息与赠物索物、抒情言志与邀约的多样功能;其二,用典丰富生动;其三,展现了含蓄蕴藉的书写特点。同时,唐代邮驿的发展,含蓄蕴藉的诗歌意境和含蓄内敛的情感抒发这两水合流的审美追求推动着唐代代书诗不断地发展,显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代书诗 书写特点 成因分析
下载PDF
武则天时期外交政策和音乐制度对唐代音乐文化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杨梅 王潇 《戏剧之家》 2024年第8期75-77,共3页
从唐朝的中外关系和音乐内政角度来讨论武则天时期的音乐文化结构,是本研究的切入点。武则天时期的外交政策开明积极,处于当时世界领先水平。音乐制度先进严密,宫廷音乐快速发展,民间音乐欣欣向荣。对外的外交政策与对内的音乐制度两者... 从唐朝的中外关系和音乐内政角度来讨论武则天时期的音乐文化结构,是本研究的切入点。武则天时期的外交政策开明积极,处于当时世界领先水平。音乐制度先进严密,宫廷音乐快速发展,民间音乐欣欣向荣。对外的外交政策与对内的音乐制度两者合力配合,客观上促进了唐代音乐文化的本土发展与外界的交往交融,从而为唐代音乐文化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则天 唐代音乐文化 外交 音乐制度
下载PDF
唐代卷草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1
作者 顾烨 秦芳 李晨俊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唐代卷草纹是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所展现出的独特风格充满了时代气息,这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也为现代服装设计带来了艺术和文化的双重支撑。设计师巧妙...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唐代卷草纹是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所展现出的独特风格充满了时代气息,这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也为现代服装设计带来了艺术和文化的双重支撑。设计师巧妙地将唐代卷草纹融入服装的剪裁与图案之中,不仅延续了传统的艺术灵感,还赋予了服装独特的历史韵味,为流行设计带来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基于这一背景,文章从唐代卷草纹的历史分析、应用表现和设计实践入手,深入研究唐代卷草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卷草纹 传统纹样 服装设计
下载PDF
唐代辽东之役与东部欧亚的联动
12
作者 冯立君 《文史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53,168,共18页
唐代辽东之役战事本身之外,更需重点关注的是其在东部欧亚地区引发的多层联动。因东征唐军的胡汉混融特征,草原各族皆随唐朝大纛而动:汉军将士与突厥、契丹、奚、靺鞨诸部,乃至高昌、粟特、羌、蛮诸蕃兵将共同出征,一部分高句丽人、百... 唐代辽东之役战事本身之外,更需重点关注的是其在东部欧亚地区引发的多层联动。因东征唐军的胡汉混融特征,草原各族皆随唐朝大纛而动:汉军将士与突厥、契丹、奚、靺鞨诸部,乃至高昌、粟特、羌、蛮诸蕃兵将共同出征,一部分高句丽人、百济人和全部新罗军队也在唐军序列,辽东之役由此成为聚集北部边疆诸多人群向东部边疆移动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另一个层面,唐太宗亲率大军出师后,突厥故地的薛延陀与高句丽暗通款曲并南下骚扰,唐朝北边政策因之而有对应调整;吐蕃密切关注东边战事,唐蕃关系随之而动。唐高宗时代辽东之役范围扩大至朝鲜半岛及其海域,百济被渡海攻灭,倭国也遭受重创,高句丽在内外夹击中覆亡,新罗百般攫取辽东之役战果,契丹复在营州掀起反唐浪潮,辽西靺鞨等杂合势力趁机在辽东北部建立渤海国,唐朝安东都护府等羁縻府州因之动荡。这一系列局势变化之中,唐朝既是发轫者,也是应对者,中央-边疆-域外形成多层联动。唐代在辽东的战事造成东部欧亚广域范围发生连环性波动,环环相扣,这一现象反映出唐朝在东部欧亚的中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辽东之役 东部欧亚 联动
下载PDF
唐代古琴之养士之风——兼及董庭兰与房琯琴事考
13
作者 章华英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9,I0004,共10页
尊士、养士之风造就了中国古代重视人才、礼贤下士的社会风尚和文化传统。而唐代养士之风依旧盛行,“琴客”是士的一种,他们不仅善琴,也长于诗文,平日弹琴、赋诗、出游、传授古琴。他们与主人往往有着惺惺相惜的感情。见于记载的唐代琴... 尊士、养士之风造就了中国古代重视人才、礼贤下士的社会风尚和文化传统。而唐代养士之风依旧盛行,“琴客”是士的一种,他们不仅善琴,也长于诗文,平日弹琴、赋诗、出游、传授古琴。他们与主人往往有着惺惺相惜的感情。见于记载的唐代琴客,主要有姚兼济、石荆山、董庭兰、贺若夷、王敬傲等。本文对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琴家董庭兰的生平及琴事,董庭兰与李颀、高适等人的交游,房琯罢相与董庭兰的关系等均进行了考辨,认为房琯被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疏救房琯事件对杜甫的人生、事业、心理,亦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和摧残。董庭兰的古琴弟子有郑宥、杜君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 唐代 董庭兰 房琯
下载PDF
渊源与流变——敦煌唐代行草书写本风格释析
14
作者 陈锋 《美术大观》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敦煌书法五体兼具,风格多样,其中以楷书为主的“写经体”多是抄写的正典,而行草书一般是为正典作的注疏或释论,以及书函或是题记。以汉文文书来说,其书法既有本土的书风,也有中原“崇王”或是初唐名家的书风。敦煌书法的渊源尤在汉晋,... 敦煌书法五体兼具,风格多样,其中以楷书为主的“写经体”多是抄写的正典,而行草书一般是为正典作的注疏或释论,以及书函或是题记。以汉文文书来说,其书法既有本土的书风,也有中原“崇王”或是初唐名家的书风。敦煌书法的渊源尤在汉晋,它也有一个传承的谱系,因此,敦煌的草书多是章草,而行书却受到西晋的影响,具有隶书的意蕴。在李世民推崇王羲之书法的风尚中,敦煌同样受到这种新风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具有王羲之风格的写本传世。本文着重研究唐代行草书的渊源与流变,以初唐作为研究的重点,通过新材料、历史文献和图像对比等进行释析,以期对唐代行草书有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敦煌 行草书 风格
下载PDF
唐代螺钿镜宝相花纹样的数字化创新设计与应用
15
作者 花芬 牛豫 程龙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5,共9页
为了使传统工艺美术在数字化背景下找到更多价值转化的可能性,以唐代螺钿镜宝相花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化创新设计方式将其用于现代设计实践中。首先对唐代螺钿镜宝相花纹样的外在装饰造型和内在文化内涵进行解读和分析;然后以唐代... 为了使传统工艺美术在数字化背景下找到更多价值转化的可能性,以唐代螺钿镜宝相花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化创新设计方式将其用于现代设计实践中。首先对唐代螺钿镜宝相花纹样的外在装饰造型和内在文化内涵进行解读和分析;然后以唐代螺钿镜宝相花纹的骨骼结构为设计切入点搭建数字化图案设计系统,建立数据资源库、设置填充骨骼结构图的算法程序,设计人机交互方式和界面;最后进行设计实践。结果表明:使用数字化图案设计系统输出的图案应用于设计实践中,可以提升设计工作效率,且充分保留了唐代螺钿镜宝相花纹样的风格特色,可以为传统文化的转化设计提供设计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螺钿镜 宝相花纹样 数字技术 创新设计与应用
下载PDF
唐代婚俗视野下的爱情诗
16
作者 张翠真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唐诗集大成者《全唐诗》中反映婚恋文化的爱情诗达两千多首。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爱情诗之中,“寄内诗”和“绮怨诗”分别反映了择偶尚男才和尚女貌的婚恋观,揭示了当时男性因拥有经济绝对掌控权,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女性处于依附... 唐诗集大成者《全唐诗》中反映婚恋文化的爱情诗达两千多首。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爱情诗之中,“寄内诗”和“绮怨诗”分别反映了择偶尚男才和尚女貌的婚恋观,揭示了当时男性因拥有经济绝对掌控权,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女性处于依附男性的被动状态。贫女难嫁和寒士落魄存在异质同构关联性,故“贫女诗”成为文人抒发怀才不遇的经典题材,表明当时科举诠选制度下,寒门子弟仕途坎坷如同贫女无人做媒一般普遍。通过研究唐代时期的爱情诗,除有助于了解当时婚恋风俗和经济社会制度外,还对现代女性通过经济独立达到精神自立具有启发意义,同时对完善人才选拔制度并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婚俗 爱情诗 启示
下载PDF
论诗文创作中历史人物的层次性批评及其多重意义——以唐代文学中的司马相如现象为例
17
作者 苏利国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3期81-96,共16页
两汉辞宗司马相如在唐代文学中具有极高的关注度,各个分期的文学大家都对其有所谈及。唐人分别以景点、地域、故事、时人等角度入手,将司马相如从单纯历史人物的文学书写逐渐转变为时人精神世界与生存状况真实呈现的重要载体。对于司马... 两汉辞宗司马相如在唐代文学中具有极高的关注度,各个分期的文学大家都对其有所谈及。唐人分别以景点、地域、故事、时人等角度入手,将司马相如从单纯历史人物的文学书写逐渐转变为时人精神世界与生存状况真实呈现的重要载体。对于司马相如文学创作的批评,则是李唐综合国力、时代风气、文学思潮诸因素合力影响之结果。于是,个体生命过程的丰富性结合有唐一代社会历史发展的独特性,使得司马相如在唐代文学中呈现出难以复制的多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唐代文学 层次性 批评
原文传递
唐代剑舞对武术发展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余少刚 胡岸 胡洁 《武术研究》 2024年第4期30-32,110,共4页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大繁荣时期。剑与舞的融合是唐代武术功能多元化的重要体现。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唐代剑舞进行梳理,并就其对后世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认为:...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大繁荣时期。剑与舞的融合是唐代武术功能多元化的重要体现。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唐代剑舞进行梳理,并就其对后世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认为:剑舞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其表现形式多样,社会功能多元化,对后世武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旨在为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武术在特定历史时期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剑舞 武术发展
下载PDF
唐代经学教材修订钞刻沿革考述
19
作者 赵棚鸽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1期19-27,共9页
唐代经学教材的使用经历了三个阶段,太宗以前异说并存,杂乱无章。太宗朝颜师古考订《五经》文字,孔颖达又详作注疏,唐代经学教材遂完成统一。因受安史之乱的影响,中晚唐经学教材再度出现异文杂说,代宗朝张参等又考订《五经》文字,并誊... 唐代经学教材的使用经历了三个阶段,太宗以前异说并存,杂乱无章。太宗朝颜师古考订《五经》文字,孔颖达又详作注疏,唐代经学教材遂完成统一。因受安史之乱的影响,中晚唐经学教材再度出现异文杂说,代宗朝张参等又考订《五经》文字,并誊录于太学论堂屋壁之上。文宗朝又移刻于坚木,之后郑覃主事,再移刻于石,是为唐石经。唐代经学教材的每一次修订都充满异议和争论,但每一次成功修订都是对经学地位的一次有力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经学教材 修订沿革
原文传递
唐代社会“别宅置妇”现象探微
20
作者 徐鹏 王丹曼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7-63,共7页
唐代“别宅置妇”盛行,朝廷屡次颁布禁令,此风气仍未能改善。“别宅妇”的存在受诸多因素影响,家庭内部夫妻关系不和是极为重要的成因。“别宅置妇”现象的实质是在唐朝悍妻妒妇普遍存在的社会环境中,丈夫一方调节家庭关系以及试图恢复... 唐代“别宅置妇”盛行,朝廷屡次颁布禁令,此风气仍未能改善。“别宅妇”的存在受诸多因素影响,家庭内部夫妻关系不和是极为重要的成因。“别宅置妇”现象的实质是在唐朝悍妻妒妇普遍存在的社会环境中,丈夫一方调节家庭关系以及试图恢复传统一夫一妻多妾制的表现形式之一。唐朝政府试图通过禁令来调整这一现象的努力,尽管短期内没有见效,但却符合社会主流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别宅妇 士人 夫妻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