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唐宋古文运动革新文风的艺术契机 |
许和亚
|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2
|
谈唐宋八大家的文风 |
金诤
|
《文史杂志》
|
1993 |
0 |
|
3
|
“唐宋八大家”之称探源 |
|
《天津政协公报》
|
2012 |
0 |
|
4
|
“古文辞”沿革的文化形态考察——以明嘉靖前唐宋文传统的建构及解构为中心 |
陈广宏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3
|
|
5
|
至宋始是真文字——评杨庆存《宋代散文研究》 |
韩伟
|
《文学评论丛刊》
CSSCI
|
2012 |
0 |
|
6
|
谈谈我国文章发展的基本线索 |
程福宁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0 |
|
7
|
“文学的自觉时代”的文学 |
周振甫
|
《许昌学院学报》
CAS
|
1985 |
3
|
|
8
|
我国古代寓言的产生及其发展 |
赵志成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1
|
|
9
|
论《项脊轩志》的艺术张力 |
李明
|
《中学语文》
|
2020 |
0 |
|
10
|
对中国文章史的几点基本认识 |
程福宁
|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11
|
人口迁移流动视角下的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评《文学与地域文化变迁》 |
陶新民
|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
2022 |
0 |
|
12
|
学习我国应用文写作的优秀传统 |
邓宗岳
|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6 |
0 |
|
13
|
美的书面语言初探 |
夏敏
|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14
|
对古代散文教学方法的探讨 |
宋群芳
|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
2005 |
0 |
|
15
|
建安文学为何繁荣 |
穆殿春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
16
|
唐宋派新论 |
熊礼汇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5
|
|
17
|
兼容·兼济·兼美——姚鼐古文理论及其文化背景简说 |
钟扬
|
《古籍研究》
|
1997 |
0 |
|
18
|
唐宋散文风采初探 |
张小乐
|
《时代文学(下半月)》
|
2013 |
0 |
|
19
|
唐宋八大家 |
谷之华
|
《文史知识》
|
1983 |
0 |
|
20
|
缘事析理 |
查达权
|
《七彩语文》
|
202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