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老年脑功能区手术患者术中唤醒试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付葵 杨镭镭 孙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36-1638,共3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脑功能区手术患者术中唤醒试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脑功能区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麻醉诱导前10 min,按0.8μg/kg将右美托咪定负荷量静脉输注,0.4μg·...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脑功能区手术患者术中唤醒试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脑功能区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麻醉诱导前10 min,按0.8μg/kg将右美托咪定负荷量静脉输注,0.4μg·kg^(-1)·h^(-1)维持;对照组等时等量生理盐水静脉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进行麻醉诱导与维持。观察记录两组唤醒前麻醉时间、用药量及唤醒时间,记录不同时刻(包括T1为患者唤醒前30 min,T2为患者唤醒时,T3为患者唤醒后5 min,T4为加深麻醉10 min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水平变化,同时记录两组唤醒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唤醒时间、唤醒前麻醉时间和顺阿曲库铵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唤醒前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2、T3时刻两组MAP和BIS明显高于T1时刻而HR较T1时刻明显增快(P<0.05);试验组T2和T3时刻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1~T4时刻HR明显减慢(P<0.05);T1~T4时刻试验组NE和E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躁动、心动过速、呛咳和血压升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全麻下脑功能区手术唤醒试验中应激反应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唤醒试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唤醒试验 应激反应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和唤醒试验在脊柱手术中的保护作用及比较——多中心大样本量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奇 李锋 +3 位作者 张勇 沈凯 陈安民 郭风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3-835,共3页
目的探索神经电生理监测和唤醒试验在脊柱手术中的保护作用并比较它们的效果。方法全国4所大型医疗机构提供符合准入标准的病例,以配比法排除混杂因素,用χ2检验比较它们在脊柱类手术中对脊髓、神经的术中保护作用,以P<0.05为差异具... 目的探索神经电生理监测和唤醒试验在脊柱手术中的保护作用并比较它们的效果。方法全国4所大型医疗机构提供符合准入标准的病例,以配比法排除混杂因素,用χ2检验比较它们在脊柱类手术中对脊髓、神经的术中保护作用,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于L1以上节段的脊柱手术,这两种方法均能减少神经症状的加重,但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和唤醒试验都能很好地减少30岁以下人群的颈、胸、胸腰段脊柱手术脊髓、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虽然单纯从效果看,神经电生理监测并不比唤醒试验更有优势,但是由于它克服了唤醒试验的很多缺点,仍然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监测 唤醒试验 脊柱手术 保护作用
下载PDF
不同麻醉维持方法在脊柱侧弯矫形术唤醒试验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朱秋峰 叶晓明 +3 位作者 任波 石学银 王新华 傅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2-572,575,588,共3页
关键词 地氟烷 异氟烷 普鲁卡因 脊柱侧弯 矫形术 唤醒试验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脑功能区肿瘤切除术唤醒试验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7
4
作者 胡微澜 韩威利 叶建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5-448,共4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麻下脑功能区肿瘤切除术患者唤醒试验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拟行术中唤醒试验的脑功能区肿瘤切除术患者48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麻醉诱导前10min将负荷量0.8μg/kg...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麻下脑功能区肿瘤切除术患者唤醒试验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拟行术中唤醒试验的脑功能区肿瘤切除术患者48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麻醉诱导前10min将负荷量0.8μg/kg右美托咪定进行静脉输注,继以0.4μg·kg^-1·h^-1进行维持;对照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进行静脉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进行麻醉诱导与维持,于唤醒试验前30min停用丙泊酚和肌松药,调整瑞芬太尼血浆浓度为1ng/ml,右美托咪定组输注速率0.1μg·kg^-1·h^-1。记录两组患者唤醒前麻醉时间、麻醉药用量和唤醒时间,分别于唤醒前30min(T1)、唤醒时(T2)、唤醒后5min(T3)和研究结束后加深麻醉10min(T4)时,记录两组患者MAP、HR和BIS值,及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浓度,记录两组患者唤醒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唤醒时间、唤醒前麻醉时间和顺阿曲库铵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唤醒前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与T1时比较,T2和T3时两组患者MAP和BIS均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与对照组比较,T2和T3时右美托咪定组MAP明显降低(P〈0.05),T1~T4时HR明显减慢(P〈0.05),T1~T4时右美托咪定组患者NE和E浓度明显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躁动、心动过速、呛咳和高血压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各时点两组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麻下脑功能区肿瘤切除术唤醒试验中应激反应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够降低血浆NE和E浓度,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能区肿瘤 右美托咪定 唤醒试验 应激反应
下载PDF
术中头部体位对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后路截骨矫形时唤醒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潘涛 钱邦平 +6 位作者 邱勇 蒋忠 马正良 王斌 俞杨 朱泽章 蒋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80-683,693,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头部体位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时唤醒时间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5月~2012年11月在我院行PSO的35例AS... 目的:探讨术中头部体位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时唤醒时间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5月~2012年11月在我院行PSO的35例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分为头部抬高体位组(抬高组)和头部未抬高体位组(未抬高组)。两组患者麻醉方式、麻醉诱导用药和维持用药均相同,同时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麻醉深度使其保持一致,比较抬高组和未抬高组患者PSO术中唤醒时间及苏醒质量(采用Imani等分级标准分级)。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唤醒试验均成功。抬高组患者的术中唤醒时间为24.9±5.13min,未抬高组为39.8±9.41min,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唤醒试验中,抬高组1例、未抬高组5例患者突然睁眼,并伴有四肢不自主活动,苏醒质量为2级,其余29例患者苏醒质量均为1级。抬高组患者术后颜面部及球结膜水肿的外观表现均较未抬高组轻。结论: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PSO术中头部抬高体位可以缩短术中唤醒时间、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 头部体位 唤醒试验
原文传递
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烷麻醉在脊柱侧弯矫形术术中唤醒试验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琪英 闵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5-267,共3页
目的:评价以丙泊酚瑞芬太尼输注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方法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术中唤醒试验的特点。方法:20例脊柱侧弯患者拟行脊柱后路融合手术。瑞芬太尼,丙泊酚和阿曲库铵诱导,以瑞芬太尼0.2μg/(kg·min)和丙泊酚50μg/(kg·m... 目的:评价以丙泊酚瑞芬太尼输注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方法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术中唤醒试验的特点。方法:20例脊柱侧弯患者拟行脊柱后路融合手术。瑞芬太尼,丙泊酚和阿曲库铵诱导,以瑞芬太尼0.2μg/(kg·min)和丙泊酚50μg/(kg·min)持续静脉泵注,同时吸入2%七氟烷维持麻醉,间断给予阿曲库铵保持适当的肌肉松弛。手术医师要求唤醒前20min,停止泵注瑞芬太尼、丙泊酚和七氟烷吸入。呼唤病人活动手足,记录停药到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T_1),自主呼吸恢复到手足运动的时间(T_2),并评价唤醒试验的质量,同时记录麻醉前、诱导后、停药即刻、唤醒即刻、加深麻醉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患者唤醒即刻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与停药即刻比较无明显升高(P>0.05),T_1和T_2分别为(4.1±2.0)min和(4.5±2.2)min。18位患者的唤醒试验质量达到满意及以上标准。结论: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烷复合麻醉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可实现安全快速的唤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七氟烷 唤醒试验 脊柱侧弯矫形
下载PDF
单次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卫锋 窦云凌 +3 位作者 李梅娜 邓耀龙 杨军林 舒海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433-2435,共3页
目的:评价单次剂量右关托咪定对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方法:ASA Ⅰ-Ⅱ级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D组和C组,每组25例。2组均采用丙泊酚靶控和瑞芬太尼恒速输注的全凭静脉麻醉,D组诱导插管后给予右美托咪定... 目的:评价单次剂量右关托咪定对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方法:ASA Ⅰ-Ⅱ级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D组和C组,每组25例。2组均采用丙泊酚靶控和瑞芬太尼恒速输注的全凭静脉麻醉,D组诱导插管后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输注,C组输注生理盐水。记录唤醒时间并评价唤醒质量;记录麻醉前(T0)、术中唤醒停药时(T1)、唤醒时(T2)、唤醒后10min(T3)和术毕拔管(T4)各时间点MAP和HR;记录手术开始至唤醒试验的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术中知晓情况。结果:2组患者唤醒时间和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唤醒质量优于C组(P〈0.01)。T2和T3时间点D组患者MAP和HR低于C组(P〈0.05),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术中知晓。结论:单次剂量右美托咪定可提高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唤醒试验质量,血流动力学平稳,不受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脊柱侧凸 唤醒试验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脊柱侧弯矫正术中唤醒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彭劲松 黄海清 +1 位作者 陈建华 倪玉霞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1607-1608,共2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特发性脊柱侧弯矫正术唤醒试验中的效果。方法将40例行脊柱侧弯矫正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20)和B组(n=20)。A组以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阿曲库铵+芬太尼维持麻醉,B组以吸入异氟醚+阿曲...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特发性脊柱侧弯矫正术唤醒试验中的效果。方法将40例行脊柱侧弯矫正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20)和B组(n=20)。A组以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阿曲库铵+芬太尼维持麻醉,B组以吸入异氟醚+阿曲库铵+芬太尼维持麻醉。预计唤醒前30 min停用芬太尼和阿曲库铵,唤醒前10 min停用丙泊酚和异氟醚。记录两组病人唤醒前30 min、唤醒即刻、唤醒试验后加深麻醉10 min等3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观察比较两组的唤醒时间和苏醒质量。结果A组和B组唤醒时间分别为(10.2±2.3)min、(16.7±2.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点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唤醒质量:A组Ⅰ级18例、Ⅱ级2例、Ⅲ级0例,B组Ⅰ级11例、Ⅱ级6例、Ⅲ级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侧弯矫正术中采用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麻醉可控性良好,病人清醒快,唤醒质量好,可有效预防术中知晓,且方法简单方便,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吸复合麻醉 唤醒试验 丙泊酚 异氟醚 脊柱侧弯手术 静脉麻醉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术中唤醒试验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彭劲松 黄海清 +1 位作者 陈建华 倪玉霞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1629-1631,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术中唤醒试验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行脊柱侧凸矫正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组(A组)、七氟醚+瑞芬太尼麻醉组(B组),每组30例。唤醒前30 min停止静注阿曲库铵,唤醒前10 min,A组...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术中唤醒试验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行脊柱侧凸矫正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组(A组)、七氟醚+瑞芬太尼麻醉组(B组),每组30例。唤醒前30 min停止静注阿曲库铵,唤醒前10 min,A组停止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B组停止吸入七氟醚和瑞芬太尼。记录两组病人停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七氟醚时(T1)、唤醒即刻(T2)、加深麻醉后15 min(T3)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糖及血浆皮质醇浓度,观察两组的唤醒时间和苏醒质量。结果两组唤醒时间分别为(11.2±1.3)min和(10.7±2.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质量优于B组(P<0.05)。两组唤醒即刻的HR、MAP、血糖及血浆皮质醇浓度均高于唤醒前(P<0.05),但各时点A组上述指标均低于B组(P<0.05)。结论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行脊柱侧凸矫正术,患者术中唤醒时应激反应程度低于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丙泊酚 瑞芬太尼 七氟醚 唤醒试验 脊柱侧凸矫正术
下载PDF
Narcotrend监测下七氟醚吸入对大脑皮质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建华 高晓枫 +3 位作者 汪飞 纪浩聪 黎振平 郭宗荣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4年第5期38-41,共4页
目的:应用Narcotrend行麻醉深度监测,观察七氟醚吸入对大脑皮质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脑功能区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和S组(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每组20... 目的:应用Narcotrend行麻醉深度监测,观察七氟醚吸入对大脑皮质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脑功能区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和S组(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每组20例。2组患者均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诱导,喉罩插管成功后,P组持续TCI瑞芬太尼和异丙酚,S组持续TCI瑞芬太尼和吸入七氟醚,以Narcotrend监测麻醉深度,通过调整异丙酚靶控浓度或七氟醚吸入浓度,维持NTS在D0-D2,NI值在37~64。记录麻醉前(T0)、开始唤醒前(T1)、唤醒时(T2)、唤醒测试时(T3)、重新置入喉罩时(T4)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NI和ETsev值。记录2组患者的唤醒时间(从开始唤醒至唤醒成功的时间)及清醒时间(从开始唤醒至清醒配合测试时间)。观察唤醒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术后1d随访患者,记录术中知晓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唤醒试验,唤醒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均无术中知晓发生。与T0比较,T1时点P组的MAP、2组的HR均降低,T2时点2组的MAP、HR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麻醉后各时点的NI值均比T0降低(P〈0.05),唤醒时(T2、T3)较T1、T4升高(P〈0.05)。 S组ETsev值在唤醒时(T2、T3)较T1、T4时点均显著下降(P〈0.05)。2组在相同时点的MAP、HR和N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S组唤醒时间和清醒时间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大脑皮质功能区手术的唤醒试验中,七氟醚吸入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术中循环稳定性好、唤醒时间短、苏醒快,较异丙酚唤醒质量更佳。采用Narcotend进行监测,可实时指导全身麻醉用药,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有利于避免发生术中知晓和镇静过度,提高麻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功能区手术 七氟醚 唤醒试验
下载PDF
术前强化训练对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唤醒试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雪云 周亚昭 +2 位作者 王巧桂 华薇 杨健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3年第9期2879-2880,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的强化训练对脊柱矫形手术中唤醒时间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8月择期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病人60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术前1d巡回护士向病人解释唤醒试... [目的]探讨系统的强化训练对脊柱矫形手术中唤醒时间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8月择期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病人60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术前1d巡回护士向病人解释唤醒试验的意义,指令动作的正确性训练,术晨行指令敏感性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护理。术中记录唤醒时间,即BIS值到达70时至指令动作完成的时间;评价唤醒质量;回访术中唤醒知晓率。[结果]试验组唤醒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唤醒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唤醒知晓率均为0。[结论]系统的强化训练可缩短脊柱后路矫形手术中唤醒时间,维持唤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了术中唤醒质量,实现平稳、快速、高质量的唤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训练 脊柱侧弯 矫形手术 唤醒试验 质量
下载PDF
地氟烷复合氧化亚氮在小儿脊柱侧弯矫正术唤醒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成才 朱秋峰 王新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7-397,共1页
关键词 地氟烷 氧化亚氧 阿曲库铵 唤醒试验 脊柱侧弯矫正术 儿童
下载PDF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脊柱侧凸矫形唤醒试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易仁合 杜燕燕 高晓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脊柱侧凸矫形唤醒试验,评价其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20例全麻下行脊柱侧凸矫形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PF组)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每组各10例。常规监测SBP、DBP、...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脊柱侧凸矫形唤醒试验,评价其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20例全麻下行脊柱侧凸矫形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PF组)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每组各10例。常规监测SBP、DBP、MAP、ECG、SPO2及ETCO2。麻醉诱导后两组均吸入0.5%~2.0%异氟醚,静脉持续输注异丙酚3~6mg/(kg·h)及维库溴胺0.08~0.1mg/(kg·h)。PF组每间隔1h分次给予芬太尼2μg/kg,PR组以瑞芬太尼0.l~0.2μg/(kg·min)维持。所有患者在术者安装完两侧内固定棒后开始唤醒试验。记录唤醒时间(即停止异氟醚吸入至对指令作出正确反应的时间)、唤醒期间呛咳及躁动情况。随访病人对术中唤醒过程、手术过程有无记忆。结果:所有患者唤醒试验均成功。与PF组的(15.6±2.1)min比较,PR组唤醒时间为(8.5±1.7)min,明显缩短(P<0.05);PF组唤醒试验中发生5例呛咳及躁动,均为用纳洛酮拮抗的病例,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脊柱侧凸矫形唤醒试验,可缩短唤醒时间,增加了唤醒试验的可调控性,且唤醒期间病人呛咳及躁动少,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 脊柱侧凸矫形术 唤醒试验 瑞芬太尼 静脉麻醉 临床研究 异氟醚吸入 静脉持续输注
下载PDF
全身麻醉加唤醒试验用于脊柱侧弯矫正术病人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成才 朱秋峰 王新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唤醒试验 脊柱侧弯 矫正术
下载PDF
瑞芬太尼用于脊柱侧弯矫正术中唤醒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建华 彭劲松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8期1175-1176,共2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用于脊柱侧弯矫正术时对唤醒试验的影响,以期增加唤醒试验的可调控性。方法随机将20例行脊柱侧弯矫正术的患者分为瑞芬太尼组(n=10)和芬太尼组(n=10),两组分别以异丙酚+异氟醚+阿曲库铵+瑞芬太尼或异丙酚+异氟醚+阿曲库...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用于脊柱侧弯矫正术时对唤醒试验的影响,以期增加唤醒试验的可调控性。方法随机将20例行脊柱侧弯矫正术的患者分为瑞芬太尼组(n=10)和芬太尼组(n=10),两组分别以异丙酚+异氟醚+阿曲库铵+瑞芬太尼或异丙酚+异氟醚+阿曲库铵+芬太尼维持麻醉。分别记录两组病人唤醒前15min,自主呼吸恢复时,唤醒即刻,唤醒后10min各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瑞芬太尼组唤醒时间为(6.3±2.1)min,明显低于芬太尼组(14.5±6.2)min,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芬太尼组唤醒即刻的HR、MAP均高于瑞芬太尼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脊柱侧弯矫正术中可缩短唤醒时间,增加了唤醒试验的可调控性,且唤醒期间血流动力学波动小,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手术 唤醒试验 瑞芬太尼 麻醉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在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唤醒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阮侠 刘薇 +2 位作者 谭刚 崔旭蕾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比较在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中,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的唤醒试验时间及苏醒质量。方法 32例择期行脊柱侧弯矫正术的10~18岁患者,随机分入全凭静脉麻醉组(丙泊酚+瑞芬太尼,P组)和静吸复... 目的比较在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中,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的唤醒试验时间及苏醒质量。方法 32例择期行脊柱侧弯矫正术的10~18岁患者,随机分入全凭静脉麻醉组(丙泊酚+瑞芬太尼,P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异氟烷+舒芬太尼,I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唤醒时间,唤醒时的心率、血压变化以及患者的躁动和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P组患者术中唤醒时间(9.2±3.3)min,较I组(12.5±6.0)min缩短,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手术结束后睁眼时间、手足活动时间和拔管时间,P组患者分别为(11.6±7.8)、(12.6±7.9)和(13.4±8.3)min,均较I组患者的(19.7±9.8)、(22.9±8.7)和(20.4±8.7)min缩短(P<0.05)。I组患者术中唤醒时出现躁动的例数较P组增多(P=0.033)。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中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异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比较,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方案可以使患者在术中及术后更快苏醒,躁动发生较少,且不增加术中知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全凭静脉麻醉 唤醒试验
下载PDF
反Trendelenburg体位对强直性脊柱炎后路截骨矫形手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灿 钱邦平 +3 位作者 董媛媛 蒋明 马正良 蒋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反Trendelenburg体位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方法选择行PSO术的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28例,年龄20~50岁,... 目的观察反Trendelenburg体位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方法选择行PSO术的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28例,年龄20~50岁,均为男性,随机分为Trendelenburg组(抬高组)13例,不抬高组(水平组)15例。两组患者麻醉方式、麻醉诱导和维持用药均相同,比较抬高组和水平组患者PSO术中唤醒时间及唤醒质量。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唤醒试验均成功。抬高组患者的术中唤醒时间为(25.8±5.8)min,明显短于水平组的(39.6±9.7)min(P〈0.05)。抬高组唤醒质量较水平组高,抬高组患者术后颜面部及球结膜水肿的外观表现较水平组轻。结论 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PSO术中头部抬高体位可以缩短术中唤醒时间、提高患者的唤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 反Trendelenburg体位 唤醒试验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的唤醒试验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楠 田明 杨伟伟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1期1673-1675,共3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老年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的唤醒试验效果。方法将择期行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7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组(S组)。唤醒试...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老年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的唤醒试验效果。方法将择期行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7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组(S组)。唤醒试验分别记录麻醉开始(T0),气管插管时(T1),插管后5 min(T2),暂停输注丙泊酚及右美托咪定减量时(T3)及唤醒成功时(T4)的MAP和HR;记录两组患者唤醒成功的时间间隔(T X);术后回访患者发生术中知晓情况。结果与T0时相比,P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在唤醒后有显著的升高(P<0.05);P组患者在T2、T3、T4时的心率和血压高于S组患者(P<0.05);与P组相比,S组的唤醒时间较P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情况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法用于老年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中唤醒试验,唤醒时间短,唤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是一种适合于老年颈椎病患者术中需要进行唤醒试验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颈椎间盘突出症 麻醉 唤醒试验
下载PDF
脊柱侧弯矫形术术中唤醒试验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年云 王力甚 倪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65-266,共2页
关键词 脊柱疾病 矫形外科学 麻醉 全身 唤醒试验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林冬生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734-736,共3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唤醒试验的效果。方法将32例行脊柱侧弯后路矫正内固定术患者按手术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16例(A组),通过静脉给予咪唑安定、瑞芬太尼、...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唤醒试验的效果。方法将32例行脊柱侧弯后路矫正内固定术患者按手术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16例(A组),通过静脉给予咪唑安定、瑞芬太尼、丙泊酚、阿曲库铵诱导和维持麻醉,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通过静脉给予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和阿曲库铵诱导和维持麻醉,对两组患者的唤醒试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唤醒时间及唤醒质量均明显优于B组(P<0.05),A组唤醒时MAP和HR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唤醒时间短,唤醒质量高,唤醒试验过程血流动力学平稳,更适合应用于脊柱侧弯后路矫正内固定术中唤醒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脊柱侧弯矫形术 唤醒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