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荻草谷网蚜唾液蛋白SmHMp1的基因克隆及基于HIGS技术的功能分析
1
作者 王晗 尚哲明 +1 位作者 刘晓明 刘德广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8-170,共13页
【目的】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大害虫之一,其唾液中存在许多功能各异的效应蛋白,在取食过程中参与蚜虫-植物互作。本研究旨在探索荻草谷网蚜唾液蛋白SmHMp1在该蚜虫取食和繁殖过程中的功能,探索其作为沉默... 【目的】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大害虫之一,其唾液中存在许多功能各异的效应蛋白,在取食过程中参与蚜虫-植物互作。本研究旨在探索荻草谷网蚜唾液蛋白SmHMp1在该蚜虫取食和繁殖过程中的功能,探索其作为沉默靶标用于防治荻草谷网蚜的可行性。【方法】基于荻草谷网蚜唾液腺转录组数据,克隆荻草谷网蚜SmHMp1的cDNA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RT-qPCR技术测定荻草谷网蚜不同发育阶段(1-4龄若虫以及无翅成蚜)、无翅成蚜不同组织(唾液腺、头、胸、腹、胚胎以及整虫)、不同翅型成蚜(有翅成蚜和无翅成蚜)以及取食不同饲料(人工饲料和小麦苗)的无翅成蚜中SmHMp1基因表达量;以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确定SmHMp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构建大麦条纹花叶病毒(barley stripe mosaic virus,BSMV)重组病毒载体,利用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host-induced gene silencing,HIGS)沉默荻草谷网蚜SmHMp1基因后,通过解剖、生命表和刺探电位(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分析SmHMp1基因沉默对荻草谷网蚜生长发育、繁殖和取食的影响。【结果】克隆获得荻草谷网蚜SmHMp1(GenBank登录号:OP021692)cDNA全长序列,其开放阅读框长426 bp,编码141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其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6.2 kD,理论等电点8.74,N端具有长度为19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系统发育分析显示,SmHMp1与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未注释蛋白LOC100165393 precursor(GenBank登录号:NP_001155659.1)亲缘关系最近。RT-qPCR结果表明,荻草谷网蚜SmHMp1在各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在1龄若虫期表达量最高,随发育时间总体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SmHMp1在无翅成蚜唾液腺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在其他组织中的;不同翅型成蚜中,SmHMp1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取食不同饲料(人工饲料和小麦苗)的荻草谷网蚜无翅成蚜中SmHMp1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SmHMp1蛋白定位于烟草细胞膜与细胞核。在接种BSMV-SmHMp1重组病毒小麦上取食的荻草谷网蚜无翅成蚜中SmHMp1表达量极显著下降至对照组(接种BSMV-GFP)的43.64%;沉默SmHMp1荻草谷网蚜无翅成蚜8日产蚜量和胚胎数显著下降,分别为对照组的54.17%和46.25%;韧皮部取食时间显著缩短至对照组的64.95%。【结论】唾液蛋白SmHMp1在荻草谷网蚜取食和繁殖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作为HIGS靶标防治荻草谷网蚜的应用潜力。本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分子水平上的蚜虫-寄主互作和发展针对荻草谷网蚜的绿色防控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草谷网蚜 唾液蛋白 效应子 亚细胞定位 基因沉默
下载PDF
研究揭示麦蚜唾液蛋白效应子抑制小麦免疫反应机制
2
《农家致富》 2023年第9期21-21,共1页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发现,麦蚜唾液蛋白效应子Sg2204可抑制小麦防御反应,从而促进麦蚜的寄主适应性。研究通过蚜虫唾液腺转录组及唾液蛋白质谱联合分析成功鉴定了76个唾液蛋白,其中功能未知蛋白Sg2204在蚜虫取食小麦...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发现,麦蚜唾液蛋白效应子Sg2204可抑制小麦防御反应,从而促进麦蚜的寄主适应性。研究通过蚜虫唾液腺转录组及唾液蛋白质谱联合分析成功鉴定了76个唾液蛋白,其中功能未知蛋白Sg2204在蚜虫取食小麦过程中高表达,在烟草及小麦叶片中瞬时表达Sg2204可抑制植物免疫反应;取食表达Sg2204小麦叶片后麦二叉蚜存活率、产蚜量及韧皮部取食时间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 麦二叉蚜 小麦叶片 麦蚜 防御反应 寄主适应性 唾液蛋白
下载PDF
蚜虫唾液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尚哲明 刘德广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35-1447,共13页
蚜虫属于半翅目蚜科,多为重要的农业害虫,通过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传播病毒,其爆发常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漫长的协同进化历程中,植物建立了高效的防御系统以应对蚜虫威胁。为了克服植物的防御反应,蚜虫也发展了相应的反制手段,... 蚜虫属于半翅目蚜科,多为重要的农业害虫,通过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传播病毒,其爆发常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漫长的协同进化历程中,植物建立了高效的防御系统以应对蚜虫威胁。为了克服植物的防御反应,蚜虫也发展了相应的反制手段,其中蚜虫在取食过程中分泌的唾液蛋白能调控植物防御反应,降解植物次生物质,从而在蚜虫与植物互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蚜虫唾液蛋白的组分鉴定方法和相关蛋白的功能,并对唾液蛋白在蚜虫防治的应用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常见的蚜虫唾液蛋白组分的鉴定和分析方法包括唾液蛋白的酶活性分析、唾液蛋白组学分析、唾液腺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分析等。但这些方法各有利弊,仅采取一种分析方法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蚜虫唾液蛋白分泌谱,多种技术手段联合分析方可提供更为逼真详实的信息。蚜虫唾液蛋白种类繁多,可分为解毒酶、保护酶、水解酶、结合功能蛋白以及分类未知的效应蛋白等。蚜虫唾液蛋白功能多样,能参与唾液鞘的形成,诱导植物防御反应,促进蚜虫取食,提高蚜虫繁殖力等。通过RNAi干扰唾液蛋白编码基因会显著改变蚜虫取食行为,并降低蚜虫存活率、产蚜量和适合度。因此,唾液蛋白是防控蚜虫的理想靶标。目前,采用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host-induced gene silencing,HIGS)技术已培育了数种靶向唾液蛋白基因的高效抗蚜作物品系,展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从目前研究来看,各种蚜虫唾液蛋白谱急需采用多组学手段联合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完整解析。各种唾液蛋白的具体功能方面的研究还严重缺乏,需从蚜虫、植物、两者之间的互作等多维度探究唾液蛋白的作用及相关的分子机制,为发展基于蚜虫唾液蛋白调控的蚜虫防治新策略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唾液蛋白 唾液蛋白 效应蛋白 寄主防御反应 绿色防治
下载PDF
豌豆蚜唾液蛋白家族的克隆及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燕 吴国星 +5 位作者 郭昆 王炜 丁旭坡 宋希明 许永玉 崔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45-1451,共7页
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是一种重要的刺吸式害虫,其分泌的唾液对取食寄主植物和传播植物病毒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蚜虫唾液蛋白的功能,本研究克隆了在豌豆蚜唾液腺高表达的一个未知功能的蛋白家族,该家族包括13个基因,编码14种蛋白... 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是一种重要的刺吸式害虫,其分泌的唾液对取食寄主植物和传播植物病毒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蚜虫唾液蛋白的功能,本研究克隆了在豌豆蚜唾液腺高表达的一个未知功能的蛋白家族,该家族包括13个基因,编码14种蛋白,其中4个基因在唾液腺高表达。这个家族是蚜虫特有的蛋白家族,富含半胱氨酸,有14个半胱氨酸高度保守,其中6个半胱氨酸形成3个保守的CXXC结构域。通过与基因组比对,发现这个家族的基因没有内含子,分布在基因组的9个scaffold上。用半定量逆转录PCR检测了每个成员在豌豆蚜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结果显示这个家族没有发育阶段特异性。推测这个家族的表达可能具有组织特异性,有氧化还原酶或DNA甲基化酶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蚜 蛋白家族 唾液蛋白 发育阶段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3~4岁儿童唾液蛋白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林琴 白洁 +2 位作者 包振英 周琼 秦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8-570,共3页
目的:探讨3—4岁无龋儿童非刺激性和刺激性唾液中IgA、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总蛋白含量的差异,为研究婴幼儿的唾液成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集北京市区94名3—4岁无龋儿童刺激性和非刺激性唾液各2ml,测定唾液中的IgA... 目的:探讨3—4岁无龋儿童非刺激性和刺激性唾液中IgA、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总蛋白含量的差异,为研究婴幼儿的唾液成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集北京市区94名3—4岁无龋儿童刺激性和非刺激性唾液各2ml,测定唾液中的IgA、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总蛋白的含量。结果-女性非刺激性唾液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男性(P〈0.05);其余各成分在男性和女性唾液中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刺激性唾液中IgA含量显著低于非刺激性唾液(P〈0.01),而乳酸脱氢酶和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非刺激性唾液(P〈0.01);刺激性和非刺激性唾液中,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3~4岁儿童刺激性和非刺激性唾液中蛋白成分不同,男女间唾液蛋白成分也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蛋白 刺激性唾液 非刺激性唾液 无龋儿童
下载PDF
骨唾液蛋白非融合荧光蛋白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特异性骨转移乳腺癌细胞中的稳定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杜红延 王捷 +3 位作者 郭勇 郑霖 杨静 刘大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0-412,共3页
目的构建骨唾液蛋白(BSP)非融合荧光表达载体,建立稳定高效表达BSP和荧光蛋白的乳腺癌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BSP在乳腺癌细胞骨转移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从构建好的pB hBSP载体中用PCR方法扩增hBSP基因,通过BglⅡ和PstⅠ两个限制性酶切... 目的构建骨唾液蛋白(BSP)非融合荧光表达载体,建立稳定高效表达BSP和荧光蛋白的乳腺癌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BSP在乳腺癌细胞骨转移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从构建好的pB hBSP载体中用PCR方法扩增hBSP基因,通过BglⅡ和PstⅠ两个限制性酶切位点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构建重组载体pIRES2hBSP EGFP。利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入特异性骨转移的乳腺癌细胞株MDA MB231BO中,并利用G418和流式细胞仪筛选阳性克隆。结果成功构建hB SP和EGFP非融合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hBSP EGFP,并成功转染特异骨转移的乳腺癌细胞株,获得hBSP的稳定转染细胞株,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荧光蛋白标记。结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hBSP EGFP的构建及hBSP稳定转染细胞株的获得为研究BSP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奠定了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蛋白 荧光蛋白 乳腺癌细胞 基因转染 稳定表达 非融合荧光蛋白载体 特异性骨转移
下载PDF
饮用水含氟浓度不同的两地区儿童腮腺唾液蛋白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程政 王敏 +1 位作者 王强 阮梅生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 观察分别来自饮用水氟浓度为 3.6 8m g/ L 和 1.0 0 mg/ L 两地区儿童刺激性腮腺唾液中唾液蛋白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测定受试对象的刺激性腮腺唾液的唾液流率、唾液总蛋白浓度和单位时间唾液总蛋白的分泌量 ,分析唾液蛋白组成及... 目的 观察分别来自饮用水氟浓度为 3.6 8m g/ L 和 1.0 0 mg/ L 两地区儿童刺激性腮腺唾液中唾液蛋白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测定受试对象的刺激性腮腺唾液的唾液流率、唾液总蛋白浓度和单位时间唾液总蛋白的分泌量 ,分析唾液蛋白组成及测定各组份占总量的比例。结果  1F3.6 8组腮腺唾液流率高于 F1 .0 0 组 (P >0 .0 5 )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2 F3.6 8组腮腺唾液总蛋白浓度明显低于 F1 .0 0 组 (P <0 .0 5 ) ;3F3.6 8组腮腺单位时间唾液总蛋白的分泌量显著低于 F1 .0 0 组 (P <0 .0 5 ) ;4本实验中 ,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不连续电泳条件下发现 ,两组腮腺唾液共发现 7~ 9条蛋白带 ,其中 B7蛋白带的出现率在 F3.6 8组显著高于 F1 .0 0 组 (P <0 .0 5 ) ,且 B1 和 B2 蛋白带的量占总蛋白量的比例在 F3.6 8组分别高于和低于 F1 .0 0 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浓度 饮用水 唾液蛋白 腮腺 氟中毒
下载PDF
人唾液蛋白的高效疏水色谱分离纯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景娟 侯铁舟 +3 位作者 赵东方 王强 阮梅生 侯建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 探讨高效疏水色谱分离、纯化人全唾液蛋白、腮腺液蛋白及颌 /舌下腺液蛋白的最佳分离条件和临床意义。方法 将收集的唾液样品经低温离心 ,过滤 ,冻干 ,低温保存备用。以不同浓度的 (NH4 ) 2 SO4 、KH2 PO4 溶液分别为A、B流动相 ... 目的 探讨高效疏水色谱分离、纯化人全唾液蛋白、腮腺液蛋白及颌 /舌下腺液蛋白的最佳分离条件和临床意义。方法 将收集的唾液样品经低温离心 ,过滤 ,冻干 ,低温保存备用。以不同浓度的 (NH4 ) 2 SO4 、KH2 PO4 溶液分别为A、B流动相 ,梯度分离 ,收集各个组分峰 ,通过生化方法对蛋白进行定性。结果 全唾液蛋白被分离为 12个峰组分 ,腮腺液被分离为 6个峰组分 ,颌 /舌下腺液被分为 8个峰组分。经统计学处理 ,平均出峰时间标准差小 ,个体间重复性好。目前能初步定性的唾液蛋白为富含脯氨酸蛋白、半胱氨酸蛋白、富酪蛋白和富组蛋白及α 淀粉酶。结论 疏水色谱可用于人全唾液蛋白、腮腺液蛋白及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疏水色谱(HPHIC) 唾液 腮腺液 颌/舌下腺液 分离 纯化 唾液蛋白
下载PDF
人骨唾液蛋白膜靶向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杜红延 王捷 +2 位作者 郑霖 杨静 刘大志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9-661,共3页
目的构建人骨唾液蛋白(BSP)膜靶向表达载体,并转染人乳腺癌细胞,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为进一步体内外研究BSP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的方法从pB-hBSP载体中亚克隆人骨唾液蛋白hbsp基因,定向克隆至细胞膜靶向定位... 目的构建人骨唾液蛋白(BSP)膜靶向表达载体,并转染人乳腺癌细胞,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为进一步体内外研究BSP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的方法从pB-hBSP载体中亚克隆人骨唾液蛋白hbsp基因,定向克隆至细胞膜靶向定位真核表达载体pDisplayTM中,构建中间重组载体pDisplay-hB-SP,再次通过PCR的方法从构建的pDisplay-hBSP载体中亚克隆出膜靶向信号肽、hbsp以及细胞膜定位蛋白基因,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构建重组复合载体pID-hBSP-EGFP,利用脂质体转染特异性骨转移的乳腺癌细胞。结果重组载体pDisplay-hBSP和pID-hBSP-EGFP插入目的片段的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发表的BSP序列基本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人骨唾液蛋白膜靶向表达载体,并且经转染后成功在特异性骨转移的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BO中表达。为下一步进行体内外试验研究BSP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蛋白 细胞膜 绿色荧光蛋白 乳腺癌细胞 表达
下载PDF
唾液蛋白变化与患龋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柳青 孙青 +1 位作者 魏辰轩 王晓丽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分析服用糖皮质激素(GC)后唾液蛋白含量变化对龋齿的影响。方法:设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收集试验组服用GC前(T1)和服用后(T2)及正常对照组首次(C1)和12个月后(C2)混合唾液样本,检测其中溶菌酶(LZM)、免疫球蛋白A(IgA)、乳酸脱氢酶... 目的:分析服用糖皮质激素(GC)后唾液蛋白含量变化对龋齿的影响。方法:设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收集试验组服用GC前(T1)和服用后(T2)及正常对照组首次(C1)和12个月后(C2)混合唾液样本,检测其中溶菌酶(LZM)、免疫球蛋白A(IgA)、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检查2组患龋情况并计算龋失补牙面数、龋失补牙数、龋蚀指数。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服用GC后,LZM、IgA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LDH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服用GC前后,唾液蛋白的变化与龋失补牙面数、龋失补牙数、龋蚀指数显著相关。结论:服用GC后,LZM、IgA、LDH含量发生改变。LZM、IgA、LDH作为口腔重要的免疫成分,参与龋齿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蛋白 龋病指数 龋齿 糖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粘性放线菌对牙面粘附机理的研究Ⅳ.粘性放线菌唾液蛋白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丽娟 刘天佳 岳松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8-60,共3页
采用 3H-标记的粘性放线菌不同菌株 ,对 7种唾液蛋白包被羟基磷灰石的粘附实验 ,来筛选菌毛 及菌毛 的唾液蛋白受体。结果发现 :富脯糖蛋白 (PRPG)、酸性富脯蛋白及富酪蛋白是粘性放线菌菌毛 的受体 ;PRPG、SIg A是菌毛 的受体 ;PRP... 采用 3H-标记的粘性放线菌不同菌株 ,对 7种唾液蛋白包被羟基磷灰石的粘附实验 ,来筛选菌毛 及菌毛 的唾液蛋白受体。结果发现 :富脯糖蛋白 (PRPG)、酸性富脯蛋白及富酪蛋白是粘性放线菌菌毛 的受体 ;PRPG、SIg A是菌毛 的受体 ;PRPG是两种菌毛共同的受体 ;同时还发现不同唾液蛋白成份对不同的菌株粘附影响有差异 ,新分离的粘性放线菌菌株的粘附能力比参考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放线菌 菌毛 受体 唾液蛋白 粘附 牙面粘附
下载PDF
不同龋敏感人群唾液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宗莲 黄定明 +1 位作者 杨继虞 周学东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69-70,共2页
分别收集患龋人群(DFS≥6)18例和无龋人群22例腮腺唾液,经Lowry法测定,两组人群腮腺唾液蛋白总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唾液蛋白的组成,发现两组人群唾液蛋白组成不同,碱性电泳... 分别收集患龋人群(DFS≥6)18例和无龋人群22例腮腺唾液,经Lowry法测定,两组人群腮腺唾液蛋白总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唾液蛋白的组成,发现两组人群唾液蛋白组成不同,碱性电泳B5、B6、B7蛋白带在高龋组的出现率显著高于无龋组(P<0.05),且B5、B6对羟磷灰石有很强的吸附力,提示该蛋白在龋病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唾液蛋白 龋敏感性
下载PDF
饮用水中过量氟对儿童唾液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政 王敏 +1 位作者 王强 阮梅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 观察分别来自饮用水氟浓度为 3.6 8mg·L-1和 1.0 0mg·L-1两地区儿童间的刺激性颌 /舌下腺唾液中唾液蛋白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测定受试对象的刺激性颌 /舌下腺唾液的唾液流率、唾液总蛋白浓度和单位时间唾液总蛋白的分... 目的 观察分别来自饮用水氟浓度为 3.6 8mg·L-1和 1.0 0mg·L-1两地区儿童间的刺激性颌 /舌下腺唾液中唾液蛋白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测定受试对象的刺激性颌 /舌下腺唾液的唾液流率、唾液总蛋白浓度和单位时间唾液总蛋白的分泌量 ,分析唾液蛋白组成及各组分占总量的比例。结果 ①F3 .68组颌 /舌下腺唾液流率高于F1.0 0组 (P <0 .1) ;②F3 .68组颌 /舌下腺唾液总蛋白浓度明显低于F1.0 0 组 (P <0 .0 1) ;③F3 .68组颌 /舌下腺单位时间唾液总蛋白的分泌量显著低于F1.0 0 组 (P <0 .0 5 ) ;④在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不连续电泳条件下发现 ,两组颌 /舌下腺唾液共发现 10~ 12条蛋白带 ,其中B10 、B12 蛋白带的出现率在F3 .68组显著低于F1.0 0 组(P <0 .0 5 ) ,且B9蛋白带的量占总蛋白量的比例在F3 .68组显著高于F1.0 0 组 (P <0 .0 1)。结论 两组刺激性颌 /舌下腺唾液中有关唾液蛋白的指标存在量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过量氟 儿童 唾液蛋白 慢性氟中毒 蛋白 唾液蛋白
下载PDF
四通道骨唾液蛋白压电免疫传感器阵列的研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钰 刘仲明 王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3期8492-8495,共4页
背景:骨唾液蛋白是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高度磷酸化和糖基化的分泌性蛋白,其血清表达水平的检测在评估骨代谢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检测价值。目的:以AT切型、10Hz双面镀金的石英晶体为换能器,拟制作一种4通道压电蛋白芯片阵列,用于检验... 背景:骨唾液蛋白是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高度磷酸化和糖基化的分泌性蛋白,其血清表达水平的检测在评估骨代谢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检测价值。目的:以AT切型、10Hz双面镀金的石英晶体为换能器,拟制作一种4通道压电蛋白芯片阵列,用于检验临床血清中骨唾液蛋白的表达水平。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实验,于2008-12/2009-07在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学实验科生物传感器实验室完成。材料:实验所用压电免疫传感器包括包被过的石英晶体、振荡器和频率计等。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n=10)、正常人血清(n=9)、参考标准血清由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检验科、血液中心提供。小牛血清、胎牛血清为Hyclone公司产品。方法:石英晶体的厚度切片模式采用AT切割,10MHz,大小为8.00mm×8.00mm×0.15mm,在石英晶片的双面采用真空镀膜的方法形成金电极,该阵列由弹簧支架以及4个石英晶体组成。采用双功能试剂Sulfo-LC-SPDP将鼠抗人骨唾液蛋白单克隆抗体巯基化,固定于石英晶体的金电极表面,通过免疫反应检测血清中骨唾液蛋白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不同抗体浓度与抗体固定量之间的关系,临床患者血清与正常人血清之间骨唾液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①随着抗体浓度的增加,石英晶体频率响应值也随之增大。实验以80mg/L为抗体固定浓度,检测稀释度为1∶4的参考标准血清,结果显示传感器阵列检测的最佳pH值条件在7.4左右。对稀释度分别为1∶9,1∶8,1∶7,1∶6,1∶5,1∶4,1∶3,1∶2的参考标准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血清稀释度1∶9~1∶2的范围内,构建的骨唾液蛋白传感器阵列对血清检测的响应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521.54c-46.548,相关系数为0.9703。②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骨唾液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清(t=5.702,P<0.05)。结论:实验研制的骨唾液蛋白压电免疫传感器阵列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可用于骨唾液蛋白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免疫传感器 阵列 唾液蛋白 临床诊断
下载PDF
消化系疾病不同舌苔唾液蛋白质组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晓丽 王济国 +1 位作者 曹美群 吴正治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0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用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筛选胃癌、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同舌苔的唾液蛋白质差异表达谱,寻找不同舌苔的唾液蛋白质组物质基础与生物标志物。方法:将病理舌苔分为病理薄苔、厚苔、剥苔3大类,并设正常薄白苔组为对照,采用MALDI-T... 目的:用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筛选胃癌、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同舌苔的唾液蛋白质差异表达谱,寻找不同舌苔的唾液蛋白质组物质基础与生物标志物。方法:将病理舌苔分为病理薄苔、厚苔、剥苔3大类,并设正常薄白苔组为对照,采用MALDI-TOF-MS技术,并运用弱阳离子磁珠(WCX)检测受试者唾液,得到相应的肽质量指纹图谱,建立分类预测模型。结果:正常组与消化系疾病薄苔、厚苔、剥苔3大类病理舌苔组共得到差异蛋白质峰187个,其中4个蛋白质峰统计差异显著(P<0.05);通过分析差异蛋白峰表达谱,并建立了分类预测模型,识别率为85.31%,预测能力39.91%。临床回代检验结果,模型的准确率为85.33%(64/75)。结论:初步得到了消化系疾病患者不同舌苔的唾液蛋白指纹质谱,并建立了以6447.39Da、2938.47Da、1472.3Da、1451.77Da4个蛋白质峰为模型区分正常舌苔与消化系疾病不同病理舌苔的唾液蛋白表达质谱诊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 唾液蛋白 舌诊客观化 人类
下载PDF
纳米增效的骨唾液蛋白压电免疫传感器阵列的研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钰 王捷 刘仲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97-1800,共4页
以AT切型10MHz双面镀金的石英晶体为换能器,结合纳米金颗粒(AuNPs)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制作纳米压电免疫传感器阵列,用于临床检测血清骨唾液蛋白(BSP)。采用纳米金巯基自组装法固定抗体,通过免疫反应检测血清中BSP含量。考察了纳米金巯... 以AT切型10MHz双面镀金的石英晶体为换能器,结合纳米金颗粒(AuNPs)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制作纳米压电免疫传感器阵列,用于临床检测血清骨唾液蛋白(BSP)。采用纳米金巯基自组装法固定抗体,通过免疫反应检测血清中BSP含量。考察了纳米金巯基自组装和巯基自组装两种抗体固定方法的固定效果,前者抗体固定量显著高于后者(P<0.05)。对稀释度为1:9~1:2的标准血清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在该血清稀释度范围内,构建的BSP纳米压电免疫传感器阵列的准确度和灵敏度优于未使用AuNPs的传感器阵列。初步验证了乳腺癌患者和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中BSP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使用AuNPs可以增加抗体的固定量,提高免疫反应的响应值;此传感器阵列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可用于BSP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免疫传感器 金纳米颗粒 增效 唾液蛋白 临床检测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骨唾液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远航 董建 +1 位作者 廖芝伟 郭晶晶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0-343,F0003,共5页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骨唾液蛋白(BS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探讨两者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11年10月间行甲状腺癌根治+颈侧方淋巴结清扫或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的121...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骨唾液蛋白(BS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探讨两者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11年10月间行甲状腺癌根治+颈侧方淋巴结清扫或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的121例PTC患者的石蜡切片,另取甲状腺良性结节和癌旁组织石蜡切片各30例,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MMP-2和BSP进行染色,观察MMP-2和BSP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结果 PTC组织中的MMP-2表达阳性率为75.2%(91/121),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组织中的56.7%(17/30)和癌旁组织中的26.7%(8/30,P值均<0.05);PTC合并颈侧方淋巴结转移者的MMP-2表达阳性率为80.0%(28/35),显著高于PTC合并中央组淋巴结转移者的72.7%(40/55)和无淋巴结转移者的74.2%(23/31,P值均<0.05);MMP-2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2%(91/121)、73.3%(22/30)、91.9%(91/99)和42.3%(13/30)。PTC组织中的BSP表达阳性率为82.6%(30/35),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组织中的70.0%(21/30)和癌旁组织中的50.0%(15/30,P值均<0.05);PTC合并颈侧方淋巴结转移、PTC合并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者的BS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7%(30/35)、80.0%(44/55)和83.9%(26/31),三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SP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6%(100/121)、50.0%(15/30)、87.0%(100/114)和30.0%(9/3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TC组织中MMP-2与BSP表达具有相关性(C=0.86,P<0.001)。结论 MMP-2和BSP可作为临床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辅助指标,且MMP-2对筛选PTC颈侧方淋巴结转移高危人群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唾液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唾液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定明 齐雪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1999年第2期67-69,共3页
唾液蛋白对维护口腔功能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人类唾液蛋白在人群表现的多样性、口腔中分布特点、不稳定性及其生物学作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唾液蛋白 稳定性 生物学作用
下载PDF
蚊唾液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武卫华 叶彬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83-185,共3页
关键词 唾液蛋白 吸血昆虫 过乳化物酶 唾液过敏原 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
下载PDF
成人牙周炎患者全唾液蛋白质凝胶电泳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晓琳 潘亚萍 王兆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 筛选与成人牙周炎 (AP)相关的唾液蛋白因子。方法 分为AP组和正常对照 (NC组 )两组 ,每组 2 5例 ,收集非刺激性全唾液 ,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_PAGE)法分离唾液蛋白并分析其成分。AP组牙周基础治疗后 2周、... 目的 筛选与成人牙周炎 (AP)相关的唾液蛋白因子。方法 分为AP组和正常对照 (NC组 )两组 ,每组 2 5例 ,收集非刺激性全唾液 ,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_PAGE)法分离唾液蛋白并分析其成分。AP组牙周基础治疗后 2周、4周重复采样与分析。结果 AP组治疗前唾液中 6 6kD、18kD、15kD、13kD蛋白条带容量值 ,5 1kD、34kD、19kD、17kD蛋白条带出现率都显著高于NC组 ;牙周基础治疗后以上各变量都显著下降。结论  18kD、15kD、13kD与AP的发生与转归有关 ;牙周炎症状态下唾液中血清性蛋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唾液蛋白 凝胶电泳分析 发生 转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