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2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运动训练联合小儿推拿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影响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李惠怡 黄惜华 +2 位作者 李琳 许德博 梁振宇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1-1313,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训练联合小儿推拿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I)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3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90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训练联合小儿推拿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I)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3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90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运动训练,试验组给予口腔运动训练联合小儿推拿。比较两组鼻饲管拔除时间、达全肠内营养时间、鼻饲管留置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及干预前、干预后第7天10 min经口吮奶量、吸吮熟练度。结果:试验组拔除鼻饲管时间、达全肠内营养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干预后第7天10 min经口吮奶量、吸吮熟练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训练联合小儿推拿可缩短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鼻饲时间、达全肠内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吸吮熟练度,增加患儿经口吮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口腔运动训练 小儿推拿 护理
下载PDF
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2
作者 李婷婷 李晓琴 +2 位作者 杨如美 王祝平 王洁 《上海护理》 2024年第2期33-37,共5页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发生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收治于上海市某二级甲等医院普外科的210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发生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收治于上海市某二级甲等医院普外科的210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根据是否发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分为不耐受组(n=121)与耐受组(n=89),比较两组患者间的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同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和霍斯默-莱梅肖(H-L)评价模型的校准度及区分度。结果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为57.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高血糖、胃肠内补钾、术后疼痛评分≥4分、术后3 d后下床活动为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发生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H-L检验结果显示,χ^(2)=6.523(P=0.367),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16(P<0.001),灵敏度为0.857,特异度为0.832。结论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较高,本研究所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好,能够帮助临床医护人员识别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高危人群,为早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肿瘤 肠道营养 喂养不耐受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发展性照护下的多维度干预对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3
作者 吴宏丽 李丹 +4 位作者 刘琦 李霜霜 张晓婷 曾佳丽 周旋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护下的多维度干预对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新生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发展...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护下的多维度干预对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新生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发展性照护下的多维度干预,两组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指标恢复时间(达到喂养耐受时间、达到肠道营养时间以及鼻胃管留置时间)、生长发育(体重、头围、身长)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达到喂养耐受时间、达到肠道营养时间以及鼻胃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体重、头围及身长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展性照护下的多维度干预可有效缩短喂养不耐受新生儿指标达标时间,促进生长发育,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不耐受 新生儿生长发育 发展性照护下的多维度干预
下载PDF
咀嚼口香糖对预防食管癌管饲患者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余虹娟 杜亚娟 +2 位作者 江耀锋 林慧娟 林勤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咀嚼口香糖对食管癌管饲患者喂养不耐受的防治作用,为临床食管癌患者管饲喂养不耐受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肿瘤放疗科2021年10月—2022年3月收治的78例行管饲喂养的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目的探讨咀嚼口香糖对食管癌管饲患者喂养不耐受的防治作用,为临床食管癌患者管饲喂养不耐受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肿瘤放疗科2021年10月—2022年3月收治的78例行管饲喂养的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管饲喂养的基础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护理上给予咀嚼口香糖,即每天10时、15时、18时、21时咀嚼口香糖,15 min/次。结果干预一周后,干预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喂养耐受性评分、肠外营养支持率、PG-SGA(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白蛋白计数及前白蛋白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咀嚼口香糖能降低食管癌管饲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缩短患者肠外营养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实现全肠内营养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口香糖 食管癌 管饲患者 喂养不耐受
下载PDF
肠内营养病人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5
作者 陈小颉 段霞 +1 位作者 郑微艳 陶丽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目的:系统分析了肠内营养病人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现况,为医务工作者选择、应用及校正模型,或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PubMed、... 目的:系统分析了肠内营养病人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现况,为医务工作者选择、应用及校正模型,或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发表的关于肠内营养病人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文献,并限定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2月28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查阅文献、提取相关信息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性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包括14个模型。纳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70~0.889。纳入模型的前3位预测因子依次为年龄、机械通气和白蛋白水平,其中白蛋白水平为保护性因素。结论:肠内营养病人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与病人高龄、行机械通气治疗、白蛋白水平较低有关。现有风险预测模型的偏倚风险较高,未来应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以构建具有普适性的FI风险预测模型,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FI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不耐受 风险预测 模型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翟刚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9期161-164,共4页
早产儿在母体内成长时间不足,受多种因素影响提前娩出,但早产儿机体内部组织、器官、系统存在发育不成熟的问题,因此在临床上需要特殊护理和喂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是较常见的现象,这与早产儿胃肠功能不全、胃... 早产儿在母体内成长时间不足,受多种因素影响提前娩出,但早产儿机体内部组织、器官、系统存在发育不成熟的问题,因此在临床上需要特殊护理和喂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是较常见的现象,这与早产儿胃肠功能不全、胃动力不足、肠道菌群失调等紧密相关。其中肠道菌群结构失衡及不同微生物的定植均会对早产儿的胃肠道功能造成影响,明确早产儿FI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早产儿肠胃功能调理与治疗,解决早产儿FI问题,促进其健康发育和成长。本文将介绍早产儿FI的诊断标准,针对FI及肠道菌群的关系进行综述,提出改善早产儿FI情况的方法,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肠道菌群 关系研究
下载PDF
呼吸衰竭患者通气治疗期间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黄承华 孙青 王雪琴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2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呼吸衰竭(RF)患者通气治疗期间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9月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RF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患者相关资料,评估患者通气治疗期间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情... 目的分析呼吸衰竭(RF)患者通气治疗期间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9月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RF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患者相关资料,评估患者通气治疗期间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124例RF患者通气治疗期间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63例,发生率为50.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鼻饲速度>40ml/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高、同步间歇通气模式是RF患者通气治疗期间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OR>1,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高是RF患者通气治疗期间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RF患者通气治疗期间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高风险,受年龄、鼻饲速度、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模式、血清白蛋白水平影响,临床可据此合理调节肠内营养方案,加强喂养干预,以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通气治疗 肠内营养 喂养不耐受
下载PDF
ICU老年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罗雪 袁莉萍 +3 位作者 朱加梅 张雅倩 王静雯 韦晨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调查ICU老年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喂养不耐受的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识别喂养不耐受高危人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老年有创机械通气患者2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资料调查表、肠内营养不耐... 目的:调查ICU老年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喂养不耐受的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识别喂养不耐受高危人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老年有创机械通气患者2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资料调查表、肠内营养不耐受状况调查表进行持续5 d的数据收集,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鼻饲速度>40 mL·h^(-1)(OR=5.826)、使用血管活性药物(OR=2.581)、呼吸末正压增高(OR=0.821)、低血清白蛋白(OR=1.050)是老年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床头抬高≥30°(OR=0.339)、使用可溶性膳食纤维(0R=0.325)是老年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喂养不耐受的保护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饲速度、血管活性药物、呼吸末正压、血清白蛋白、床头抬高≥30°、使用可溶性膳食纤维是老年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临床工作中应关注以上因素以预测患者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保证患者营养供给,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不耐受 有创机械通气 老年患者 肠内营养
下载PDF
推脾化积法小儿腹部推拿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欧静琳 王万丽 +1 位作者 柯苗苗 李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推脾化积法小儿腹部推拿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6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推脾化积法... 目的探讨推脾化积法小儿腹部推拿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6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推脾化积法小儿腹部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胃肠道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和胎粪排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头围、身高、体重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脾化积法小儿腹部推拿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中不仅疗效显著,还能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调节胃肠道功能、全身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脾化积法小儿腹部推拿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生长发育 并发症
下载PDF
微量喂养治疗足月新生儿喂养不耐受80例
10
作者 杨雯棋 徐景恒 +1 位作者 陈炜业 彭滟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66-569,共4页
目的:分析微量喂养用于治疗足月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2021年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及中医院收治的喂养不耐受的足月新生儿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予以常规喂养)和观察组(微量喂养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分析微量喂养用于治疗足月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2021年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及中医院收治的喂养不耐受的足月新生儿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予以常规喂养)和观察组(微量喂养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胃潴留消失、腹胀消失、呕吐消失、达全肠内喂养及住院时间和3 w内头围及体重增长;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坏死小肠结肠炎和胆汁淤积症等不良结局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潴留消失、腹胀消失、呕吐消失、达全肠内喂养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3 w内头围增长及3 w内体重增长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坏死小肠结肠炎、胆汁淤积症等不良结局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喂养用于喂养不耐受足月新生儿效果理想,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及营养状态,促进其生长发育和胃肠激素释放,缩短其达全肠内喂养及住院时间,减少不良结局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不耐受 足月新生儿 微量喂养 胃肠激素 不良结局
下载PDF
新生儿抚触配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经口喂养不耐受的效果
11
作者 张柳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3期132-135,共4页
目的 分析对早产儿采取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的干预措施在降低新生儿经口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80例,以随机信封法对其分组,其中40例新生儿仅接受早期微量喂养干预,设为对照组... 目的 分析对早产儿采取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的干预措施在降低新生儿经口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80例,以随机信封法对其分组,其中40例新生儿仅接受早期微量喂养干预,设为对照组,其余40例新生儿在早期微量喂养干预的基础上接受抚触干预,设为观察组;对比每日摄入奶量、热量以及恢复出生体重用时、每日体重增长情况、胃肠外营养时间、达足量肠内喂养时间、经口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每日摄入奶量及热量均比对照组新生儿高(P <0.05);观察组新生儿恢复出生体重用时比对照组新生儿用时要短,每日体重增长量比对照组新生儿多(P <0.05);观察组新生儿胃肠外营养时间以及达足量肠内喂养时间用时均比对照组新生儿用时短(P <0.05);观察组新生儿经口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比对照组新生儿低(P <0.05)。结论 对早产新生儿在早期微量喂养的同时增加抚触护理可促进新生儿胃肠功能尽快发育成熟,并可改善新生儿胃肠动力,提高新生儿经口喂养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早产儿 抚触 早期微量喂养 经口喂养不耐受
下载PDF
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策略
12
作者 陆彬 《全科护理》 2024年第4期768-771,共4页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干预策略。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医院收治的189例机械通气病人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分为耐受组(74例)和非耐受组(115例...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干预策略。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医院收治的189例机械通气病人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分为耐受组(74例)和非耐受组(115例)。获取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讨论干预策略。结果:非耐受组年龄、体质指数(BMI)、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糖、使用血管收缩药物比例、使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比例、输注速度、采用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比例均高于耐受组,平均动脉压和床头抬高≥30°比例低于耐受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APACHEⅡ评分≥20分、平均动脉压<65 mmHg、使用血管收缩药物、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床头未抬高≥30°是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5岁、APACHEⅡ评分≥20分、平均动脉压<65 mmHg、使用血管收缩药物、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床头未抬高≥30°是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危险因素,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加强医护人员认识并精准评估病人肠内营养状况,及时发现不耐受存在的风险并进行干预,防止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肠内营养 喂养不耐受 危险因素 护理 干预策略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13
作者 陈卉 骆冬梅 +2 位作者 裴盼盼 蔡哲 靳雨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基于回归分析法构建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其预测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出现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患者例数,通过单因素分... 目的基于回归分析法构建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其预测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出现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患者例数,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二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根据回归分析预测法构建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结果在160例危重症患者中,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患者共42例,发生率为26.25%;经单因素分析、多因素二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有年龄>70岁、肠鸣音<2次/min、血糖≥12 mmol/L、EEN启动时间>48 h、未床头抬高30°、APACHEⅡ评分>20分、未添加膳食纤维(P<0.05)。根据回归分析预测法构建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定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显示,模型拟合优度良好(χ^(2)=1.507,P=0.158),ROC曲线分析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95%CI为0.864~0.944,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655,相应灵敏度为0.889,特异度为0.766;模型应用检验显示,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0.00%。结论危重症患者存在一定的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风险,且其并发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复杂,基于回归分析预测法构建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具有可操作性、预测区分能力强、准确率高的优点,能有效识别高危患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老年人 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前馈控制的母乳口腔护理结合发展性照顾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及对生长发育、内环境的影响
14
作者 朱训 张新雯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158-161,16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的母乳口腔护理结合发展性照顾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及对生长发育、内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28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的母乳口腔护理结合发展性照顾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及对生长发育、内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28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基于前馈控制的母乳口腔护理结合发展性照顾。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开始母乳喂养时间、达全肠道营养时间、恢复正常体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头围、身长、体重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钙(Ca)水平高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前馈控制的母乳口腔护理结合发展性照顾干预有助于提高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预防效果,促进生长发育,改善内环境,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前馈控制的母乳口腔护理 发展性照顾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生长发育 内环境
下载PDF
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中应用个体发育支持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蒙燕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7期146-149,共4页
目的:评价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中应用个体发育支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为观察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研究组予以个... 目的:评价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中应用个体发育支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为观察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研究组予以个体发育支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体质参数、恢复时间、并发症情况及监护人满意评分。结果:护理1个月后,研究组体质参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监护人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发育支持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新生儿体质水平,缩短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监护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不耐受 新生儿 个体发育支持护理干预
下载PDF
罗伊氏乳杆菌用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价值研究
16
作者 李金红 王玉辉 +1 位作者 侯亚芝 李扬名 《大医生》 2024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 研究罗伊氏乳杆菌用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I)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临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FI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早产儿配方奶粉与静脉营养支持干预... 目的 研究罗伊氏乳杆菌用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I)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临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FI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早产儿配方奶粉与静脉营养支持干预)与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罗伊氏乳杆菌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干预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肠道菌群(大肠埃希菌、乳杆菌及双歧杆菌)水平、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水平及生长情况。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的整体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呕吐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和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早产儿大肠埃希菌水平低于干预前,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大肠埃希菌水平低于对照组,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早产儿血清Hb、ALB及TP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增加速度、身长生长速度和头围生长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罗伊氏乳杆菌用于FI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早产儿肠道菌群和营养状况,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伊氏乳杆菌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临床价值
下载PDF
非营养性吸吮在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中的应用
17
作者 江静霞 皇敏 +2 位作者 伍静梅 徐梅影 陈媚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8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在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口胃管喂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在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口胃管喂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非营养性吸吮,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腹胀、胃潴留、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增奶量优于对照组,体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胃肠道喂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胃泌素(GAS)、胃动素(MO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生后3、7d的GAS、MOT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GAS、MO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能够改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喂养情况,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消化系统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养性吸吮 喂养不耐受早产儿 胃泌素 胃动素
下载PDF
新生儿抚触在临床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中的护理效果
18
作者 兰小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200-0203,共4页
评估新生儿抚触对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在该期间住院并就诊的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研究时间2022年4月-2023年4月,80例新生儿通过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0例进行新生儿抚触,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 评估新生儿抚触对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在该期间住院并就诊的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研究时间2022年4月-2023年4月,80例新生儿通过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0例进行新生儿抚触,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在护理后,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以及进食奶量均明显提升,P<0.05;观察组新生儿呕吐、腹胀、胃潴留改善时间明显减少,和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护理过程中采用新生儿抚触能够将其进食量以及腹胀等情况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抚触 喂养不耐受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1例的护理
19
作者 鲁霞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85-86,共2页
患儿,男,因“胎龄29^(+3)周早产后30 min”于2020年12月3日收入院。患儿出生体重1.18kg,未哺乳,未排胎粪及小便。入院后禁食38 h待自主排便、恢复胃肠功能后开奶,给予早产儿奶1 mL胃管注入,非营养性吸吮8次/d,温盐水10 mL灌肠,1次/d;入... 患儿,男,因“胎龄29^(+3)周早产后30 min”于2020年12月3日收入院。患儿出生体重1.18kg,未哺乳,未排胎粪及小便。入院后禁食38 h待自主排便、恢复胃肠功能后开奶,给予早产儿奶1 mL胃管注入,非营养性吸吮8次/d,温盐水10 mL灌肠,1次/d;入院第7 d增加奶量至3mL,在此期间患儿因腹胀间断暂停喂养数次后均缓解;入院第8 d患儿再次腹部膨隆,胃管内回抽出约5 mL墨绿色黏液及半消化奶液伴有血性液体;遂禁饮食,行胃肠减压,联合腹部抚触2次/d;入院第12 d再次试开奶,早奶1 mL胃管注入,后逐渐加奶,喂养方式由刚开始的单纯胃管注入过渡到经口喂养加胃管注入;入院第40 d完全经口喂养,奶量为22 mL,直至出院时患儿奶量增至50 mL,吸吮有力,腹软、无呕吐,大小便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护理
下载PDF
基于发展性照护的多维度护理对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瑞娟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3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发展性照护的多维度护理对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FI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40)与对照组(n=40)。... 目的:探讨基于发展性照护的多维度护理对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FI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接受基于发展性照护的多维度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试验组患儿的呕吐缓解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喂养耐受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达全肠喂养时间、达纠正胎龄体质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37、5.647、13.517、9.849、3.734、5.781、4.958,P<0.05);干预7 d后,试验组患儿的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试验组患儿的每日摄入奶量多于对照组,每日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体质量、身高、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发展性照护的多维度护理可改善FI新生儿的喂养不耐受症状,促进其尽快恢复胃肠功能,有利于新生儿的早期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不耐受 新生儿 发展性照护 多维度护理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