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4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露喉返神经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喉返神经损伤预防中的作用
1
作者 路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95-098,共4页
探究显露喉返神经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喉返神经损伤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近一年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96例(对照组48例在甲状腺手术中不显露喉返神经,观察组48例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的喉返神经损伤情况... 探究显露喉返神经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喉返神经损伤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近一年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96例(对照组48例在甲状腺手术中不显露喉返神经,观察组48例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的喉返神经损伤情况、手术相关指标、甲状旁腺功能受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的各项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均更优(P<0.05),观察组的甲状旁腺功能受损情况更轻,甲状旁腺功能损伤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显露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能够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辨认神经的走向和位置,从而避免在切除甲状腺组织或处理周围血管时不慎损伤神经,有效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并减少因误伤喉返神经而导致的并发症,而且医生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更彻底地切除甲状腺病灶,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提高了手术的整体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露神经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损伤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DTC患者炎性反应、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及其与喉返神经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天昊 安杰 +3 位作者 李金 李锦行 姜战武 郝志伟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20-523,537,共5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炎性反应、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及其与喉返神经(RLN)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85例DT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术治疗。记录患者围术期指标、RLN损伤情况。比较患者... 目的:探究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炎性反应、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及其与喉返神经(RLN)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85例DT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术治疗。记录患者围术期指标、RLN损伤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2、24 h及3、7、30 d的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同时比较有无RLN损伤患者术后12 h的上述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炎性反应指标、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手术时间(88.35±7.64)min;术中出血量(23.24±6.98)mL;术后引流量(97.41±14.23)mL;术后住院时间(7.56±3.54)d。患者IL-6、CRP及TNF-α水平均随时间发展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患者BDNF、NGF水平均随时间发展而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0.05)。患者RLN损伤发生率为13.68%。RLN损伤组术后12 h的IL-6、CRP及TNF-α水平高于无RLN损伤组(P<0.05),BDNF、NGF水平低于无RLN损伤组(P<0.05)。RLN损伤组患者IL-6、CRP、TNF-α水平均随时间发展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而BDNF、NGF水平均随时间发展而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0.05)。IL-6、CRP、TNF-α水平之间及BDNF、NGF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IL-6、CRP、TNF-α水平与BDNF、NGF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治疗DTC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对炎性反应、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较为轻微;但该手术会引起一定的RLN损伤,且炎性反应和神经营养因子均与RLN损伤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术 分化型甲状腺癌 炎性反应 神经营养因子 喉返神经损伤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风险联合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天昊 王晓妍 +4 位作者 安杰 李金 李锦行 姜战武 郝志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312-315,共4页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建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风险联合预测模型。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38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分为正常组和损伤组,两...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建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风险联合预测模型。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38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分为正常组和损伤组,两组资料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独立危险因素。最后依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预测模型,并评估此模型的性能。结果显示,38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21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5.44%)。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8例(发生率2.07%),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3例(发生率3.37%)。单因素分析显示:甲状腺切除方式、手术次数、显露喉返神经和精细化被膜解剖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甲状腺切除方式(OR=2.743,95%CI:1.028~7.272,P<0.05)、手术次数(OR=4.512,95%CI:1.324~15.376,P<0.05)、显露喉返神经(OR=0.230,95%CI:0.081~0.658,P<0.05)和精细化被膜解剖(OR=0.332,95%CI:0.116~0.951,P<0.05)是喉返神经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风险预测模型AUC(0.929,95%CI:0.889~0.968,P<0.05),优于其他指标,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最大的约登指数为0.701时对应的ROC曲线最佳界值为0.109,此时敏感度为0.857,特异性为0.844。结果表明,行甲状腺全切、多次手术史能增加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风险,在手术中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和精细化被膜解剖可以明显降低喉返神经的损伤。联合预测模型对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以通过该模型对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以便尽早对高危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喉返神经损伤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甲状腺根治术后喉返神经损伤风险及其危险因素与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任俊杰 王成 寇乐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867-870,I0001,共5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根治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风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风险预测模型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甲状腺根治术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随访统计喉返神经损伤情况,通过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甲状腺病理类型、术前喉镜检查结... 目的探究甲状腺根治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风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风险预测模型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甲状腺根治术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随访统计喉返神经损伤情况,通过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甲状腺病理类型、术前喉镜检查结果、手术次数、VI区淋巴结清扫、术中出血量等临床资料,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喉返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使用Bootstrap方法进行1000次重复采样以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喉返神经损伤患者为10例,单因素结果显示患者发生喉返神经损伤与手术次数、不同的手术入路、术中出血量及VI区淋巴结清扫等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次手术、甲状腺下动脉入路、术中出血量>100 mL及进行VI区淋巴结清扫是喉返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模型预测喉返神经损伤风险的AUC面积为0.905,模型的偏差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吻合良好,MAE为0.036。结论通过分析患者手术次数、不同的手术入路、术中出血量及VI区淋巴结清扫等因素来构建甲状腺根治术后喉返神经损伤风险的预测模型是可行的,该模型对于指导临床实践、降低喉返神经损伤风险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根治术 喉返神经损伤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甲状腺病理
下载PDF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高登旺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8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RLN)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4年5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分为发生组(n=14)与未发生组(n=72)。比较两组患者一...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RLN)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4年5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分为发生组(n=14)与未发生组(n=72)。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与临床诊治相关信息的差异性,另对患者发生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非首次手术占比、手术范围、显露RLN情况、RLN分离方式与操作原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手术范围为“广泛”(OR=6.862,P=0.018)、非首次手术(OR=8.489,P=0.012)、RLN分离方式为“自甲状腺下角”(OR=7.409,P=0.015)、操作原则为“非精细化被膜解剖法”(OR=5.930,P=0.009)是甲状腺癌手术患者RLN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在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期间,应重视非首次手术占比、手术范围、显露RLN情况、RLN分离方式与操作原则等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喉返神经损伤 手术风险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两种方法预防甲状腺微波消融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6
作者 乔艳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9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液体隔离带法和杠杆撬离法预防甲状腺微波消融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4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手术患者纳入研究,病例均来源于本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患者均接受微波消融术治疗,按照术中... 目的分析液体隔离带法和杠杆撬离法预防甲状腺微波消融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4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手术患者纳入研究,病例均来源于本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患者均接受微波消融术治疗,按照术中所采用预防保护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n=70),术中应用液体隔离带法,观察组(n=70),术中应用杠杆撬离法。结果对照组微波消融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均出现一定的并发症,包括声音嘶哑和甲状旁腺损伤等,组间比较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与返喉神经损伤发生率差异情况,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P<0.05);就饮水呛咳发生率、声音嘶哑发生率组间差异进行检验(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出现一定的上升,但观察组治疗后的CRP、IL-6、TNF-α检测水平均低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P<0.05)。经术后随访,两组均存在一定的结节残留情况,观察组的结节残留发生率为8.57%,对照组为10.00%(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微波消融术治疗中,杠杆撬离法在减少喉神经损伤与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微波消融术 并发症 喉返神经损伤 预防
下载PDF
无充气与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切除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喉返神经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陈亚琳 王晓彬 +1 位作者 王晶 李妙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135-1137,1140,共4页
【目的】探讨无充气与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切除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喉返神经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接受经腋窝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8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无充气组(40例)和充气组(48例)。比较... 【目的】探讨无充气与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切除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喉返神经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接受经腋窝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8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无充气组(40例)和充气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复发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引流量、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手术后,无充气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充气组(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充气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充气组,失血量和引流量少于充气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充气组(P<0.05)。术后3个月,无充气组QOL评分高于充气组(P<0.05)。【结论】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切除术较充气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失血量与引流量及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同时患者具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 喉返神经损伤 预后
原文传递
手术室个性化舒适护理结合神经监测仪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及喉返神经损伤的影响
8
作者 王莹 杨杉 魏秀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个性化舒适护理结合神经监测仪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及喉返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82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个性化... 目的探讨手术室个性化舒适护理结合神经监测仪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及喉返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82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个性化舒适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中使用神经监测仪,两组均观察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及喉返神经损伤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观察组生命体征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个性化舒适护理结合神经监测仪干预,有助于减轻应激反应,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喉返神经损伤,有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个性化舒适护理 神经监测仪 甲状腺癌手术 生命体征 喉返神经损伤
下载PDF
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护理对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探究
9
作者 张校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53-15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后针对喉返神经损伤的有效预防措施,评估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22年在我院进行甲状腺切除术的9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 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后针对喉返神经损伤的有效预防措施,评估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22年在我院进行甲状腺切除术的9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人。观察组接受特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数据通过问卷调查和医院记录收集,并应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显示,接受特定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术后喉返神经功能保持方面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 针对甲状腺切除术后的患者,实施特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风险。建议在甲状腺手术后采取这些措施,以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喉返神经损伤 护理干预 预防措施 队列研究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并发喉返神经损伤的后期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樊兆民 徐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甲状腺手术 后期治疗 并发 单侧喉返神经损伤 声带张力 声音嘶哑 同时手术
下载PDF
吞咽功能训练对食管癌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11
作者 徐弛 魏巍 张晨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04-0107,共4页
分析食管癌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患者护理工作中吞咽功能训练对其吞咽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3月到2023年3月顺利完成食管癌根治术且并发喉返神经损伤的20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纳... 分析食管癌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患者护理工作中吞咽功能训练对其吞咽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3月到2023年3月顺利完成食管癌根治术且并发喉返神经损伤的20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纳入1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用吞咽功能训练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食管癌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患者吞咽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患者应用吞咽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吞咽功能,能够减少食管癌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患者 吞咽功能训练 效果和影响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规律及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94
12
作者 陈世彩 郑宏良 +7 位作者 周水淼 李兆基 黄益灯 张速勤 沈小华 温武 刘锋 陈刚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64-468,共5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规律及中早期神经减压的疗效。方法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单侧声带麻痹87例,其中行喉返神经探查65例,非手术治疗22例。探查术中观察喉返神经损伤部位、类型、程度及神经肌肉形态;对缝扎、粘连伤行...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规律及中早期神经减压的疗效。方法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单侧声带麻痹87例,其中行喉返神经探查65例,非手术治疗22例。探查术中观察喉返神经损伤部位、类型、程度及神经肌肉形态;对缝扎、粘连伤行神经减压治疗14例。治疗前后以喉镜、嗓音声学参数、肌电图检查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探查发现喉返神经被缝线结扎、瘢痕粘连压迫、断离分别占43%(28/65)、9%(6/65)、48%(31/65)。损伤部位以近环甲关节处多见,占75%(49/65);甲状腺中下部占25%(16/65)。病程半年以内者喉内肌及损伤处远端神经干萎缩并不严重,病程越长萎缩变性越明显。神经切断伤上述改变较缝扎伤及压迫伤更为明显;但病程18个月喉内肌仍可见肌纤维组织结构。病程3个月内神经减压10例中9例声带恢复了不同程度的内收及外展功能;病程3个月以内1例、3-5个月4例神经减压术后声带未恢复运动,但均恢复了正常的肌张力、肌体积,声带振动及黏膜波对称,嗓音亦恢复正常。非手术治疗组声嘶有改善,但嗓音未恢复正常,声带亦未恢复运动。结论 通过喉返神经探查初步揭示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规律,中早期喉返神经减压术能恢复声带生理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损伤 治疗 神经减压 单侧声带麻痹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 被引量:27
13
作者 马利林 陈玉泉 +2 位作者 沈洪薰 徐青 唐伟东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76-278,共3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方法。方法 分析 1990~ 2 0 0 0年收治的986例各类甲状腺手术。术中采用如下措施 :( 1)良好的手术野显露 ;( 2 )主动解剖、显露喉返神经 ;( 3)良性肿瘤采用腺体内切除 ;( 4 )如局部解剖不清 ...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方法。方法 分析 1990~ 2 0 0 0年收治的986例各类甲状腺手术。术中采用如下措施 :( 1)良好的手术野显露 ;( 2 )主动解剖、显露喉返神经 ;( 3)良性肿瘤采用腺体内切除 ;( 4 )如局部解剖不清 ,Ⅱ期手术时利用Zuckerkandl结节寻找定位喉返神经 ;( 5 )避免大块结扎与缝扎 ,以免喉返神经受压或牵拉成角 ;( 6 )使用电刀时注意避免热力灼伤。结果  986例仅有 4例在术后发生暂时性声带麻痹 ,发生率 0 .4% ( 4 / 986 ) ,但均在 8个月内恢复。结论 良好的手术野显露便于手术的进行 ,可减少术中及可能导致喉返神经损伤的盲目钳夹与结扎、缝扎。喉返神经的主动解剖与显露在甲状腺次全切除与全切除术中可有效避免其损伤。术者应谨记残留的腺体背面即可能有喉返神经通过 ,缝合及电灼时应倍加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喉返神经损伤 病理学 并发症 预防 医源性疾病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癌的手术方式及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何建苗 张庆军 +5 位作者 赵华洲 张心慧 邱啸臣 秦荣 杨波 曹志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36-939,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手术方式及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309医院普外科2006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38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术前检查方法、手术方式及喉返神经损伤情况。238例患者均为查体时...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手术方式及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309医院普外科2006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38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术前检查方法、手术方式及喉返神经损伤情况。238例患者均为查体时超声检查发现,超声显示结节直径均≤1.0cm,其中术前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FNA)检查84例,明确为微小癌72例,假阴性12例,其余均为术后病理证实。所有病例中单侧单发甲状腺微小癌144例,单侧多发甲状腺微小癌46例,双侧多发甲状腺微小癌48例。结果238例患者中采用患侧+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97例,患侧+峡部腺叶切除s6例,双侧甲状腺切除23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62例;行颈部淋巴结清扫132例,未行颈部淋巴结清扫106例;其中术中行喉返神经显露122例,共显露喉返神经182条,未显露喉返神经116例。术后随访1~7年,局部复发6例,无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238例患者中发生喉返神经损伤6例,其中显露喉返神经组1例,未显露喉返神经组5例,均为单侧损伤。结论高频超声检查是发现甲状腺微小癌的重要手段,术前FNA检查是及时判定结节性质的可靠方法,手术切除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有效方式。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提升甲状腺微小癌远期疗效的关键;术中显露并保护喉返神经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喉返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喉返神经损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非返性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 被引量:43
15
作者 李新营 吕新生 +2 位作者 王志明 黄建华 李劲东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15-418,共4页
目的 探讨非返性喉返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 复习4例非返性喉返神经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了解非返性喉返神经的变异类型及甲状腺手术中应注意的事项。结果 湘雅医院2156例甲状腺手术中暴露喉返神经共719条,4例被确认具有非返性喉返... 目的 探讨非返性喉返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 复习4例非返性喉返神经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了解非返性喉返神经的变异类型及甲状腺手术中应注意的事项。结果 湘雅医院2156例甲状腺手术中暴露喉返神经共719条,4例被确认具有非返性喉返神经,占0.56%。其中右侧和左侧各2例。3例因首次手术后声嘶再次手术时证实为非返性喉返神经,1例于首次手术中发现。其中3例为同时伴有返支和非返支的喉返神经,且2支均在入喉前2 cm处汇合。另外1例为不伴有返支的右侧非返性喉返神经。结论 非返性喉返神经属少见变异,在甲状腺手术中容易损伤。充分认识非返性喉返神经及变异类型,有助于预防甲状腺手术时喉返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损伤 预防 甲状腺手术 注意事项 变异类型
下载PDF
单侧喉返神经损伤神经修复术式探讨 被引量:32
16
作者 郑宏良 周水淼 +8 位作者 李兆基 陈世彩 张速勤 温武 沈小华 刘锋 黄益灯 崔毅 耿丽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1-295,T001,共6页
目的 探讨 5种神经修复术治疗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  1993年 1月~ 2 0 0 1年 4月治疗外伤性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声带麻痹 38例 ,病程从损伤即刻至 2年不等。资料完整者 35例 ,其中行神经减压术 8例、颈襻主支喉返神经... 目的 探讨 5种神经修复术治疗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  1993年 1月~ 2 0 0 1年 4月治疗外伤性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声带麻痹 38例 ,病程从损伤即刻至 2年不等。资料完整者 35例 ,其中行神经减压术 8例、颈襻主支喉返神经吻合术 16例、喉返神经端端吻合术 6例、颈襻神经肌蒂埋植术 3例、颈襻神经植入术 2例。手术前后喉镜、嗓音声学参数、肌电图检查等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病程 4个月内神经减压 5例恢复了正常的声带内收及外展功能 ,4个月以内 1例、以上2例及颈襻主支吻合组、喉返神经端端吻合组则未恢复声带运动。但上述 3种术式均能使喉内收肌获有效的再神经支配 ,满意地恢复声带的肌张力、肌体积、声带振动对称性及正常黏膜波 ,声门闭合良好 ,嗓音恢复正常。颈襻神经肌蒂埋植术及颈襻神经植入术均能改善声嘶 ,但无恢复正常病例。结论 ①单侧喉返神经损伤神经修复治疗以神经减压效果最佳 ;②颈襻主支吻合术、喉返神经端端吻合术也能有效地恢复喉的发音功能 ;③喉神经修复术式选择应根据病程、神经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喉返神经损伤 神经修复术 声带麻痹 神经再生 疗效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防治 被引量:10
17
作者 屠一强 倪国兴 +2 位作者 费苛 吕帆真 毕磊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61-362,共2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喉返神经损伤
下载PDF
甲状腺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分阶段康复治疗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顺茂 刘红磊 +2 位作者 任瑞锋 李敏然 靳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26-829,共4页
目的:观察分阶段康复治疗对甲状腺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取32例甲状腺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分阶段规范化康复治疗:第一康复阶段指术后至术后2周,行超短波治疗... 目的:观察分阶段康复治疗对甲状腺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取32例甲状腺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分阶段规范化康复治疗:第一康复阶段指术后至术后2周,行超短波治疗;第二康复阶段指术后2周至2个月,行红外线偏振光照射结合中频电治疗;第三康复阶段指术后2个月至3个月,行直流电离子导入结合中频电治疗。另外,在二、三阶段以及以后的康复中,结合发音训练治疗。对照组未给予物理康复治疗。以电子喉镜检查声带运动与声门闭合。结果:治疗组患者病程3个月内电子喉镜检查,声带运动恢复正常、声门闭合完全者达到11例(68.75%),高于对照组5例(32.25%),P<0.05;随访至4个月,治疗组患者恢复达100%,对照组仅有11例(68.75%),P<0.05;6个月时对照组患者完全恢复。2组的散点回归方程,治疗组斜率(4.0)大于对照组斜率(2.9),治疗组恢复快于对照组。主观嗓音评估中简化嗓音障碍指数(VHI-10)在第3、4、5个月,治疗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分阶段康复治疗对甲状腺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患者的声音恢复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康复治疗 喉返神经损伤 甲状腺手术
下载PDF
神经肌电检测对单侧喉返神经损伤预后的评价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世彩 郑宏良 +5 位作者 周水淼 李兆基 张速勤 黄益灯 温武 崔毅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10-414,共5页
目的 探讨喉神经肌电位综合指标对声带麻痹预后的估价作用。方法 检测91例甲状腺手术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喉神经电图及肌电位,按病程分成4组;分析各组恢复与未恢复声带运动的患者喉神经肌电位特征,以“95%可信区间”计算神经肌电位预后... 目的 探讨喉神经肌电位综合指标对声带麻痹预后的估价作用。方法 检测91例甲状腺手术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喉神经电图及肌电位,按病程分成4组;分析各组恢复与未恢复声带运动的患者喉神经肌电位特征,以“95%可信区间”计算神经肌电位预后评估标准。结果 病程2个月内组最大诱发电位幅度明显低于2个月以上的其他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2-4个月与4-6个月组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故将病程2-6个月计为一组。2个月内组自然恢复与未恢复患者分别为2、11例,以引出诱发电位且无错向再生电位作为预后良好判断指标,准确率为92%(12/13)。2-6个月组恢复与未恢复患者各为11、48例,恢复者最大诱发电位幅度明显大于未恢复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以引出诱发电位且电位幅度大于26.4%作为预后良好的判断标准,准确率90%(53/59);结合无错向再生电位综合判断预后,准确率为93%(55/59)。6个月以上组19例无论神经肌电位检查结果如何,声带运动均无恢复。结论 将神经肌电位进行综合分析,分别判断不同病程的声带麻痹的预后,可提高预后判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电检测 单侧喉返神经损伤 预后 声带麻痹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除术与非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甲状腺癌患者喉返神经损伤及术后低钙血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李莉 刘壮 +1 位作者 田青 拓明祥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9期3645-3647,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与非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甲状腺癌患者喉返神经损伤及术后低钙血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的103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甲状腺全...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与非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甲状腺癌患者喉返神经损伤及术后低钙血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的103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甲状腺全切除术组( A组)42例,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组(B组)23例,患侧腺体叶及峡部加对侧大部切除术组(C组)38例。对各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低钙血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各组患者血钙含量和甲状旁腺激素分泌情况进行测定。结果 A组喉返神经损失发生率为19.0%(8/42),B组为4.4%(1/23),C组为2.4%(1/38),其中A组喉返神经损失发生率高于C组(P〈0.05)。 A组低钙血症发生率为42.9%(18/42). B组为17.4%(4/23),C组为18.4%(7/38),其中A组患者低钙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C组(均P〈0.05)。术后1-2 d三组患者血钙水平均降低,术后3 d血钙含量有所回升,其中以B组血钙含量回升最快,A组血钙含量回升最慢,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分泌量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三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分泌量均显著低于术前( 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相对于非全切除术可增加喉返神经损伤和低钙血症发生率,且对甲状旁腺功能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甲状腺全切除术 非甲状腺全切除术 喉返神经损伤 低钙血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