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国民间喜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耿新 邢鹏飞 +1 位作者 陈飞虎 王立群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92-96,共5页
目的 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喜文化,挖掘与提炼喜文化中的设计元素进行创意实践,进而探寻中国民间喜文化元素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路径。方法 首先,从喜文化的视觉表征与现象特征分析入手,运用网络蜘蛛爬梳搜取关键词频;再结... 目的 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喜文化,挖掘与提炼喜文化中的设计元素进行创意实践,进而探寻中国民间喜文化元素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路径。方法 首先,从喜文化的视觉表征与现象特征分析入手,运用网络蜘蛛爬梳搜取关键词频;再结合吉祥喜图,喜见于色和吉祥喜意的概念与媒介,提取关键文本元素并进行筛选、挖掘与提炼,充分发挥“喜”元素的文化精神;最后,通过形的转化、色的重构和意的转变设计方法做文创设计实践,并以创作实例验证方法有效性与可行性。结论 将民间喜文化融入文创艺术与产品设计之中,既为现代文创产业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与视野,丰富与拓展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又能激发观者与受众的文化认同引起情感共鸣,促进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化 喜文化 元素 文创设计 设计方法
下载PDF
陶瓷文创产品的可拓重构设计方法研究——以“喜文化”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贝贝 《陶瓷》 CAS 2023年第9期53-55,78,共4页
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挖掘“喜文化”的文化特征和内涵,分析其元素特征和视觉表现。以“喜文化”为例,探究可拓创新方法在陶瓷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和设计原则,从而拓展陶瓷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方法,可为陶瓷文创产品... 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挖掘“喜文化”的文化特征和内涵,分析其元素特征和视觉表现。以“喜文化”为例,探究可拓创新方法在陶瓷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和设计原则,从而拓展陶瓷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方法,可为陶瓷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有效的创新方法参考,对拓展陶瓷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路径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文创产品 喜文化 可拓创新方法 设计流程
下载PDF
基于中国婚喜文化传承的设计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孙亚云 徐贝贝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85-88,共4页
为了创新性地继承和传播中国婚喜文化,对中国婚喜文化的内涵与视觉表现进行了创新设计思考.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当今婚喜产品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包括婚喜产品设计中应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并且符合现代消费心理;应采取情感化设计,使婚喜文化与... 为了创新性地继承和传播中国婚喜文化,对中国婚喜文化的内涵与视觉表现进行了创新设计思考.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当今婚喜产品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包括婚喜产品设计中应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并且符合现代消费心理;应采取情感化设计,使婚喜文化与艺术化、科技化、时尚化相融合;应遵循绿色环保理念,引导年轻人的绿色消费观念;婚喜文化应与当代科技结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文化 文化传承 视觉表现 设计思考 创新
下载PDF
喜文化视觉元素在黄鹤楼卷烟包装中的设计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颜莉 王磊 戴承怡 《艺术科技》 2019年第8期154-155,共2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卷烟消费国家和生产基地,这体现出中国卷烟包装设计的发展环境是十分优越的,最近几年,中国的卷烟包装设计在风格及形式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很多卷烟品牌也开始尝试喜文化视觉元素这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把其应用于...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卷烟消费国家和生产基地,这体现出中国卷烟包装设计的发展环境是十分优越的,最近几年,中国的卷烟包装设计在风格及形式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很多卷烟品牌也开始尝试喜文化视觉元素这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把其应用于卷烟包装设计中,提升了卷烟包装设计的内涵,使其蕴含中国传统精神。'黄鹤楼'卷烟品牌就是其中之一,黄鹤楼在设计元素和思路上运用了喜文化视觉元素,除了可以提升品牌自身价值外,还可以使消费者在心理和情感上进一步融入设计,实现了消费者的价值认同,展现了民族的特色与时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文化 视觉元素 卷烟 黄鹤楼
下载PDF
传统“喜”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莫军华 刘蓓蓓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47-252,共6页
目的研究"喜"文化创意产品在当代日常生活中的价值,探讨传统"喜"文化与文创产品结合的现实意义及创新设计的思路。方法采用文献阅读和综述等方法研究传统"喜"的文化内涵和构成"喜"图式的形态... 目的研究"喜"文化创意产品在当代日常生活中的价值,探讨传统"喜"文化与文创产品结合的现实意义及创新设计的思路。方法采用文献阅读和综述等方法研究传统"喜"的文化内涵和构成"喜"图式的形态元素的相关资料,以其象征、谐音和通感表达的艺术手法为切入点,并结合对国内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单位的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和文创产品市场的调研,从产品造型、产品包装、"喜"文化熟语、喜色提取4个方面阐述"喜"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结论新时代语境下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要在生活中落实传统文化存在的价值,以现代消费者的审美取向和需求为出发点,注重以品质、趣味、时尚的新面貌进行"喜"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造型 图式 生活
下载PDF
试论传统“喜”文化及其现代生境与意义——以广东双喜为案例
6
作者 张建发 《大观周刊》 2011年第22期127-128,共2页
在传统中国,有着曲奇庞杂的吉祥文化,并形成了数量难以统计的吉祥纹案。这些纹案每一个都是有象征意味的,赋予了事物以意义,构成了一种殊异的语言。领会和处理这些象征符号的方式便构成了解释,成为理解一种文化的路径。在现代社会... 在传统中国,有着曲奇庞杂的吉祥文化,并形成了数量难以统计的吉祥纹案。这些纹案每一个都是有象征意味的,赋予了事物以意义,构成了一种殊异的语言。领会和处理这些象征符号的方式便构成了解释,成为理解一种文化的路径。在现代社会。吉祥文化与吉祥纹案依然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与生存空间,甚至由“文化资本”转化为了“经济资本”。文章以“五福”之一的“喜”文化为主题,结合案例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文化 吉祥纹案 广东双
下载PDF
谭恩美《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碰撞与交融 被引量:1
7
作者 任自峰 《文教资料》 2009年第22期43-44,共2页
《喜福会》通过描绘四对母女关系,深刻地揭示两代移民之间由于生活环境、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心理隔膜和情感冲突,以及最终相互理解和认同的过程。本文分析了小说中母女关系所代表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从而揭示了消除东西方文化二元对... 《喜福会》通过描绘四对母女关系,深刻地揭示两代移民之间由于生活环境、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心理隔膜和情感冲突,以及最终相互理解和认同的过程。本文分析了小说中母女关系所代表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从而揭示了消除东西方文化二元对立的文化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会》中关文化 碰撞 交融
下载PDF
从《喜福会》看谭恩美对中国儒家文化的批判与认同 被引量:1
8
作者 潘梦妮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1年第4期66-68,共3页
自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出版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该作品进行了不同视角的研究,并且成果丰富观点迥异。该小说通过描写母亲与女儿两代人的冲突与隔阂,表现了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的冲突。透过《喜福会》可以看... 自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出版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该作品进行了不同视角的研究,并且成果丰富观点迥异。该小说通过描写母亲与女儿两代人的冲突与隔阂,表现了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的冲突。透过《喜福会》可以看到,谭恩美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旧礼教进行了批判,同时也对其精髓中的"孝道"持肯定褒奖的态度,这说明了新一代美国华裔作家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时其思想的进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会》儒家文化 批判 褒奖 进步性
下载PDF
浅谈南通地区喜丧文化对新型城镇社区空间设计的影响
9
作者 孙永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年第22期181-182,共2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南通地区的农村经历着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走出村落,定居城镇;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因经济发展的需要拆迁、聚集、重建,形成新的城镇化社区。传统的以家族为核心的村落,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南通地区的农村经历着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走出村落,定居城镇;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因经济发展的需要拆迁、聚集、重建,形成新的城镇化社区。传统的以家族为核心的村落,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正在快速消失,以家族、村落为载体的江海民俗文化也因人和空间的变迁,面临极大的传承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城镇社区 空间设计
下载PDF
走进传统喜俗文化,融幼儿现代课程
10
作者 戴丽芳 《环球慈善》 2020年第8期0087-0087,共1页
民间喜俗文化是长期社会形成的,它带有集体认同性、多元性、复合型、地方性,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俗话说:“传统的,就是最好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我们胜浦本土化的地方喜俗文化,我们要如何把这些“最好的”给予孩子呢... 民间喜俗文化是长期社会形成的,它带有集体认同性、多元性、复合型、地方性,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俗话说:“传统的,就是最好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我们胜浦本土化的地方喜俗文化,我们要如何把这些“最好的”给予孩子呢?怎么样把这些传统喜俗文化融入孩子的生活与课程呢?因此,我试图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让喜俗文化背景与幼儿课程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使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把自主权还给孩子,使幼儿在兴趣的领域下得到全方面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教学 现代课程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基于“喜”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11
作者 郑翠屏 牛晓慧 《今古文创》 2020年第35期50-51,共2页
研究“喜”文化与文创产品结合的现实意义以及设计创新的思路,从“喜”文化的内涵及其构成的内容元素进行导入,以“喜神、喜物、喜事”作为“喜”文化与文创产品设计相融合的设计原则,并解读“喜”文化视觉元素的表现形式在文创产品设... 研究“喜”文化与文创产品结合的现实意义以及设计创新的思路,从“喜”文化的内涵及其构成的内容元素进行导入,以“喜神、喜物、喜事”作为“喜”文化与文创产品设计相融合的设计原则,并解读“喜”文化视觉元素的表现形式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以此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创产品设计 传统文化传承
下载PDF
喜观唐诗祝先生茶文化书画赋感
12
作者 欧阳勋 《茶苑》 2004年第2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欧阳勋 中国 当代 诗歌 观唐诗祝先生茶文化书画赋感》
下载PDF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梁华 《黑河学刊》 2020年第1期65-66,共2页
中国传统文化总的说来是一种在"合"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支配下的追求和谐、崇尚道德、富有"喜感"的和合文化、德性文化、喜感文化;而西方文化更多地强调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讲究竞争、斗争,重视向外的超越,是一种智性... 中国传统文化总的说来是一种在"合"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支配下的追求和谐、崇尚道德、富有"喜感"的和合文化、德性文化、喜感文化;而西方文化更多地强调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讲究竞争、斗争,重视向外的超越,是一种智性文化、罪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特质 和合文化 德性文化 文化
下载PDF
福州茶桌茶文化
14
作者 林更生 《农业考古》 2004年第2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福州市 茶桌茶文化 丧事茶桌茶文化 汤池店茶桌茶文化 旧戏园茶桌茶文化 说书场茶桌茶文化
下载PDF
中日喜丧中的红白观差异
15
作者 李丛笑 《艺苑》 2020年第3期78-82,共5页
色彩观是人类在观察世界、解释世界中形成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自古以来两国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2000多年的交流之中形成了许多共通之处。但是由于中日各自的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 色彩观是人类在观察世界、解释世界中形成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自古以来两国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2000多年的交流之中形成了许多共通之处。但是由于中日各自的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文化等的影响,两国在色彩观念上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之处。本文主要探讨红白观在中日两国的文化,尤其是喜丧文化中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红白观 中日比较 色彩转译
下载PDF
“囍”字题材的现代家纺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素琼 倪玉伟 《轻工科技》 2014年第9期89-90,116,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喜文化,作为东方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现代家纺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抓住喜文化中的"囍"字元素,通过对元素的提炼组合等设计处理,开展一系列具有现代喜庆感的家纺产品设计实践。
关键词 喜文化 传统文化 婚庆家纺 现代家纺
原文传递
古筝尚“乐”之因探析
17
作者 贾阳果 《艺海》 2018年第5期46-47,共2页
喜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源于民俗,扎根民间,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的烙印,她的存在,无疑对古筝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民俗婚庆、节日风情和劳动生活对古筝艺术有着重要的濡染和渗透;尚"乐"的人本基础延展了古筝艺术尚"... 喜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源于民俗,扎根民间,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的烙印,她的存在,无疑对古筝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民俗婚庆、节日风情和劳动生活对古筝艺术有着重要的濡染和渗透;尚"乐"的人本基础延展了古筝艺术尚"乐"人文精神和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筝艺术 喜文化 尚“乐”情趣
下载PDF
民间习俗的社会控制作用——以《金翼》中的婚姻习俗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惠芳 焦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68-71,共4页
民间习俗作为广大民众在生活中创造、沿袭的约定俗成的社会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的生活模式,对于群体的言行举止和心理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以《金翼》中的婚嫁习俗为例,通过分析婚姻习俗中喜文化、鬼神观念、孝道观念、... 民间习俗作为广大民众在生活中创造、沿袭的约定俗成的社会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的生活模式,对于群体的言行举止和心理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以《金翼》中的婚嫁习俗为例,通过分析婚姻习俗中喜文化、鬼神观念、孝道观念、宗族观念的文化内涵,探讨民间习俗在社会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习俗 宗族 社会控制 喜文化 孝道
下载PDF
试论民间舞蹈“花鼓子”与土家人的现代生活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献锦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3-86,共4页
土家族的传统民间舞蹈"花鼓子"与土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土家人的现代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代表着土家族传统的喜俗文化,构成了民俗旅游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将对土家人构建和谐新农村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土家族 花鼓子 文化 民俗旅游 和谐新农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