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量山保护区(南涧段)喜马拉雅红豆杉分布现状及保护策略
1
作者 时国彩 李懋芬 +2 位作者 常学科 袁玉川 张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7期0102-0105,共4页
通过对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段)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喜马拉雅红豆杉种群的分布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无量山保护区南涧段原记录的3株喜马拉雅红豆杉已因前几年干旱死亡2株,现无量山保护区南涧段野外存活的喜马拉雅红豆杉仅1棵... 通过对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段)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喜马拉雅红豆杉种群的分布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无量山保护区南涧段原记录的3株喜马拉雅红豆杉已因前几年干旱死亡2株,现无量山保护区南涧段野外存活的喜马拉雅红豆杉仅1棵,该种群在南涧无量山保护区野外分布数量极为罕见,建议下步将现存的喜马拉雅红豆杉作为就地保护的重点,并适当开展人工繁育,进行野外回归,促进种群恢复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红豆杉 无量山保护区(南涧段) 分布现状
下载PDF
喜马拉雅红豆杉愈伤组织的诱导 被引量:3
2
作者 卓嘎 杨小林 +2 位作者 辛福梅 扎桑 陈向珍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100-104,共5页
采用喜马拉雅红豆杉的幼叶、幼嫩茎段、幼根为材料,比较不同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抗氧化剂以及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幼叶做为外植体时,其诱导率高于幼嫩茎段和幼根,愈伤组织量大;MS、1/2MS、B... 采用喜马拉雅红豆杉的幼叶、幼嫩茎段、幼根为材料,比较不同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抗氧化剂以及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幼叶做为外植体时,其诱导率高于幼嫩茎段和幼根,愈伤组织量大;MS、1/2MS、B5和WPM基本培养基上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MS基本培养基上诱导效果最好,显著高于其他的基本培养基;MS培养基上添加1 mg/L 6-BA和0.5 mg/L 2,4-D配合使用时,诱导率达到93.6%,愈伤组织生长也最旺盛;基本培养基MS中添加1 mg/L Vc时褐变现象得到极大抑制,愈伤组织生长较好;暗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且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质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红豆杉 愈伤组织 诱导
下载PDF
喜马拉雅红豆杉资源及其保护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周进 《西藏科技》 2000年第4期70-73,共4页
通过实地调查 ,对西藏吉隆林区喜马拉雅红豆杉的自然生产环境和分布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为合理保护和扩大其资源量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喜马拉雅红豆杉 保护对策 吉隆镇林区 资源
下载PDF
施肥对喜马拉雅红豆杉生理指标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红 白有志 +5 位作者 邢震 柳文杰 余应鹏 吕庆鑫 高文于 顾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10-1817,共8页
【目的】为探究不同施肥量对喜马拉雅红豆杉幼苗生理指标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筛选适宜红豆杉生长发育的最佳施肥量。【方法】设计不同浓度N、PO、KO施肥量(CK、F1、F2、F3和F4)处理,测定喜马拉雅红豆杉叶片、茎干和根系的生理指标及有机碳... 【目的】为探究不同施肥量对喜马拉雅红豆杉幼苗生理指标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筛选适宜红豆杉生长发育的最佳施肥量。【方法】设计不同浓度N、PO、KO施肥量(CK、F1、F2、F3和F4)处理,测定喜马拉雅红豆杉叶片、茎干和根系的生理指标及有机碳(OC)、全氮(TN)、全磷(TP)和全钾(TK)含量。【结果】(1)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红豆杉叶片Chla及Chlb含量逐渐增加,在F3时达到最大值,类胡萝卜素含量表现为:F1>F2>F3>F4>CK。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大值出现在F3处理,其值分别为15.80 mmol/L和1.22 mg/g,显著高于CK和F1处理(P<0.05)。丙二醛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到F4处理时,其值达到了1.38μmol/L。可见,在本研究范围内,F3处理更有利于喜马拉雅红豆杉营养物质的累积。(2)随施肥量的增加,OC、TN、TP含量在根、茎、叶中均呈增加的趋势,TK含量仅在根系中呈增加的趋势,在茎、叶中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同一施肥水平,喜马拉雅红豆杉茎的OC含量大于叶和根,叶的TN、TP、TK含量均高于茎和根。可见,喜马拉雅红豆杉茎的碳累积能力大于叶和根,而叶片的氮、磷、钾累积能力大于茎和根。(3)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根系C∶N呈增加的趋势,其中F4较CK高出了13.53%,茎、叶器官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根、茎、叶器官的C∶P分别介于166.01~323.68、311.33~328.79和183.69~252.33,N∶P分别介于2.50~5.39、4.15~6.08和7.42~8.44。鉴于此,在后期的施肥试验中应加大氮肥的投入。【结论】施肥可显著提高喜马拉雅红豆杉根、茎、叶三大器官的氮、磷、钾含量,但是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喜马拉雅红豆杉光合生理指标及营养物质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本研究施肥配比范围内,N、P_(2)O_(5)、K_(2)O分别为2.40、1.80和1.80 g时红豆杉生长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喜马拉雅红豆杉 生理指标 养分库 化学计量特征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喜马拉雅红豆杉在云南省的分布预测与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昝建春 郑进烜 +1 位作者 王勇 付小勇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3期40-46,84,共8页
研究基于喜马拉雅红豆杉的分布信息和环境变量,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ArcGIS对其在云南省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利用ROC曲线验证模型预测精度,采用刀切法筛选重要环境变量及其适生阈值。结果表明,喜马拉雅红豆杉高适生区大部分主要分... 研究基于喜马拉雅红豆杉的分布信息和环境变量,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ArcGIS对其在云南省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利用ROC曲线验证模型预测精度,采用刀切法筛选重要环境变量及其适生阈值。结果表明,喜马拉雅红豆杉高适生区大部分主要分布于北纬25°以北的滇西北横断山脉区和哀牢山-无量山区域以及横断山脉南延的纵谷区,中适生区大部分沿高适生区周围分布,主要集中在滇中云岭山脉由西向东延伸的拱王山系余脉区;海拔、最暖月最高温、年均温变化范围、平均日较差及最冷月最低温是影响喜马拉雅红豆杉在云南省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红豆杉 生态位模型 环境变量 适生区分布
下载PDF
喜马拉雅红豆杉的繁殖、迁地、试验及结果 被引量:3
6
作者 汪正利 《西藏科技》 1997年第1期43-44,共2页
我们在西藏吉隆县应用苗床扦插、空中压条及迁地试验繁殖喜马拉雅红豆杉,(Taxuswallchiana),结果:苗床扦插成活率达到了88%;空中压条成活率为60%;迁至林芝鲁朗兵站附近的实生苗全部成活。我们认为用以上三种方法繁殖喜马拉雅... 我们在西藏吉隆县应用苗床扦插、空中压条及迁地试验繁殖喜马拉雅红豆杉,(Taxuswallchiana),结果:苗床扦插成活率达到了88%;空中压条成活率为60%;迁至林芝鲁朗兵站附近的实生苗全部成活。我们认为用以上三种方法繁殖喜马拉雅红豆杉是比较理想的,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红豆杉 繁殖 迁地 红豆杉 试验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喜马拉雅红豆杉扦插成活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侯潇棐 赵文涛 +1 位作者 安毅鹏 杨小林 《高原农业》 2020年第3期259-262,309,共5页
为保护濒危树种喜马拉雅红豆杉野生资源,缓解其资源危机,本试验通过不同基质、枝条类型、温度、湿度对扦插成活的影响分析,探索喜马拉雅红豆杉苗木无性繁育技术,以获得最大成活率。研究结果表明:喜马拉雅红豆杉插穗60 d愈伤组织形成,90 ... 为保护濒危树种喜马拉雅红豆杉野生资源,缓解其资源危机,本试验通过不同基质、枝条类型、温度、湿度对扦插成活的影响分析,探索喜马拉雅红豆杉苗木无性繁育技术,以获得最大成活率。研究结果表明:喜马拉雅红豆杉插穗60 d愈伤组织形成,90 d开始生根;1 a带2 a生枝条,扦插基质农田土∶珍珠岩(1∶1)成活率最高;喜马拉雅红豆杉扦插生根适合在自然变温10~25℃、湿度65%~80%条件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红豆杉 基质 枝条类型 成活率
下载PDF
大关野生喜马拉雅红豆杉的生境特点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波 温源伟 《经济林研究》 2011年第2期78-84,共7页
2002年5月在云南省大关县的2镇1乡首次发现有零星的喜马拉雅红豆杉不均匀地分布在崇山峻岭中。为给以后人工造林及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对喜马拉雅红豆杉的生境特点及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多年和多处的实地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喜马... 2002年5月在云南省大关县的2镇1乡首次发现有零星的喜马拉雅红豆杉不均匀地分布在崇山峻岭中。为给以后人工造林及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对喜马拉雅红豆杉的生境特点及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多年和多处的实地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喜马拉雅红豆杉,其立地条件差,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海拔越高其植株越高大,为乔木,处于林冠上层,属于优势木,海拔越低植株越矮小,为小乔木或灌木,属于亚优势木;其结实都有明显的大小年现象;喜马拉雅红豆杉是一种喜光耐寒的树种,在有雾及土壤肥沃的高寒山区长势良好;采取其树蔸萌生芽或主干上的萌生芽无性繁殖的植株均能长成乔木,采取其侧枝上的芽培植的植株呈灌木状;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有光照、湿度、温度。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人为砍伐和挖幼苗、开垦、放牧等十分严重的破坏现象,提出了如下建议:当地各级政府与相关领导要高度重视,林业主管部门要做到严格执法,加强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各种破坏行为;在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相同或相近的山地,扩大种植面积,大量发展喜马拉雅山红豆杉;在现有野生喜马拉雅红豆杉连片的高山上规划和建立生态自然保护区,充分发挥野生喜马拉雅红豆杉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喜马拉雅红豆杉 生境 生物学特性 调查分析 云南大关
下载PDF
西藏喜马拉雅红豆杉的分布及繁殖技术初探 被引量:7
9
作者 普布顿珠 臧刚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4期51-53,共3页
阐述喜马拉雅红豆杉在西藏的分布及其生物生态学特性,以及繁殖方法,提出就地建立自然保护小区和异地繁殖培育增加资源总量等建议。
关键词 喜马拉雅红豆杉 分布 繁殖 西藏
下载PDF
喜马拉雅红豆杉生活环境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文华 金钱荣 王晓英 《林业勘查设计》 2020年第1期145-148,共4页
通过调查百草岭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红豆杉生活的海拔高度、坡向、坡度、郁闭度、盖度、土壤类型、土壤PH值、健康状况、干扰方式、干扰强度、主要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因子,分析喜马拉雅红豆杉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 生活环境 喜马拉雅红豆杉
下载PDF
喜马拉雅红豆杉与曼地亚红豆杉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含量比较
11
作者 徐晓琴 魏鸿雁 +3 位作者 贾晓光 夏提古丽.阿不利孜 马晓玲 陈刚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82-684,共3页
目的:测定并比较维吾尔药材喜马拉雅红豆杉与人工栽培品种曼地亚红豆杉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色谱法梯度洗脱,色谱柱为 Century SIL C18‐EPS 柱(250 mm x4.6 mm ,5μm );流动相为乙腈‐水;流速为1.0 m... 目的:测定并比较维吾尔药材喜马拉雅红豆杉与人工栽培品种曼地亚红豆杉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色谱法梯度洗脱,色谱柱为 Century SIL C18‐EPS 柱(250 mm x4.6 mm ,5μm );流动相为乙腈‐水;流速为1.0 mL· min-1;检测波长为227 nm ;柱温为30℃。结果紫杉醇回归方程:Y=2.050975x107 X+5531.887,线性范围为0.042~1.69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0%,RSD=0.98%(n=6);三尖杉宁碱回归方程Y=1.806535x107 X+3046.378,线性范围为0.040~1.6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6%,RSD=2.97%(n=6),喜马拉雅红豆杉叶中三尖杉宁碱平均含量高于茎中含量,曼地亚红豆杉相反;两者叶中紫杉醇含量高于茎中含量,而曼地亚红豆杉茎叶中紫杉醇含量并不低于喜马拉雅红豆杉。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红豆杉药材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红豆杉 曼地亚红豆杉 紫杉醇 三尖杉宁碱
下载PDF
哀牢山保护区双柏县片区喜马拉雅红豆杉分布区植物群落及物种多样性调查
12
作者 李根会 覃忠义 +8 位作者 尹光华 张志强 高文俊 罗文富 魏靖琳 李函 苏家红 覃家理 鲁志云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57-63,69,共8页
为了解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柏县片区喜马拉雅红豆杉分布区植物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在该区设置了3块样地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喜马拉雅红豆杉分布区3个群落内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53科75属108种,其中蔷薇科、百合科、樟科、鳞... 为了解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柏县片区喜马拉雅红豆杉分布区植物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在该区设置了3块样地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喜马拉雅红豆杉分布区3个群落内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53科75属108种,其中蔷薇科、百合科、樟科、鳞毛蕨科、壳斗科等12个科为主要组成科;仅含1个种的科和属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77.36%和73.33%。滇木荷、露珠杜鹃、珊瑚冬青、珍珠花、硬叶柯等是乔木层的主要树种,喜马拉雅红豆杉为乔木层的重要伴生树种;无量山箭竹在灌木层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层间层以毛狭叶崖爬藤、扶芳藤、蛇泡筋为主;草本层以长穗柄薹草、帚状薹草、大羽鳞毛蕨为主。喜马拉雅红豆杉所在群落各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总体呈现为乔木层的>草本层的>层间层的>灌木层的;乔木层总体表现为物种多样性最高,其种类最为丰富,分布最为均匀;喜马拉雅红豆杉所在群落之间的物种组成相似性低,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 喜马拉雅红豆杉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喜马拉雅”红豆杉扦插繁殖关键技术集成研究
13
作者 朱建军 鲍大鹏 +4 位作者 谭琦 李秀芬 达娃次仁 张家平 张娇艳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2期82-83,共2页
"喜马拉雅"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和濒危珍稀物种,为更有效地对其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在分析、研究、借鉴了现有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集成了"喜马拉雅"红豆杉扦插繁殖育苗关键技术,包括温室苗圃... "喜马拉雅"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和濒危珍稀物种,为更有效地对其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在分析、研究、借鉴了现有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集成了"喜马拉雅"红豆杉扦插繁殖育苗关键技术,包括温室苗圃建立、插穗制备、扦插、苗期管理等,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红豆杉 扦插繁殖 育苗技术
下载PDF
中科院植物学家完成喜马拉雅地区植物野外考察
14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77,共1页
据新华网2008年10月17日消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野外考察队刚刚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喜马拉雅地区植物种质资源科学考察及采集任务。此次考察范围包括包括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林芝地区、山南地区和日喀则地区,重点对中国西藏地... 据新华网2008年10月17日消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野外考察队刚刚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喜马拉雅地区植物种质资源科学考察及采集任务。此次考察范围包括包括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林芝地区、山南地区和日喀则地区,重点对中国西藏地区与印度、尼泊尔和不丹交界的喜马拉雅山地区进行了考察。考察涉及热带雨林、干热河谷、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高山草旬和沼泽等多种植被类型。考察期间共采获植物种子200余份,分子研究材料1800余份,标本4000余份。标本包括喜马拉雅红豆杉、密叶红豆杉、星叶草、喜马拉雅长叶松、锡金海堂、水青树、互叶铁线莲及瓶颈尔小草等一系列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和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地区 野外考察 植物学家 喜马拉雅红豆杉 中科院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植物种质资源 昆明植物研究所
下载PDF
西藏2种红豆杉扦插生根过程及解剖结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卓嘎 杨小林 辛福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88-91,共4页
采用幼嫩枝条扦插繁殖和石蜡切片法,对西藏分布的喜马拉雅红豆杉和云南红豆杉插穗的根部进行解剖,观察不定根的起源和发生发育过程,探讨两树种生根发生的规律,为两树种异地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喜马拉雅红豆杉与云南红豆杉无性繁... 采用幼嫩枝条扦插繁殖和石蜡切片法,对西藏分布的喜马拉雅红豆杉和云南红豆杉插穗的根部进行解剖,观察不定根的起源和发生发育过程,探讨两树种生根发生的规律,为两树种异地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喜马拉雅红豆杉与云南红豆杉无性繁殖过程中,其生根的外部形态相似,均为先形成愈伤组织再生根;(2)喜马拉雅红豆杉较云南红豆杉生根率高、生根快、根系发达,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3)根部解剖结构显示,云南红豆杉周皮中存在一圈环状的厚壁细胞,生根时间较长可能与此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红豆杉 云南红豆杉 无性繁殖 解剖结构 西藏自治区
下载PDF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南方红豆杉新变型——黄豆杉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文根 彭国康 +2 位作者 曾文才 杨光耀 裘利洪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4-1196,1230,共4页
报道了在江西省乐安境内分布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属一新变型——黄豆杉,该变型与喜马拉雅红豆杉变种——南方红豆杉近似,主要区别在于该变型假种皮为金黄色、叶片略宽和末端钝尖,其凭证模式标本藏于江西农业大学树木标本馆... 报道了在江西省乐安境内分布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属一新变型——黄豆杉,该变型与喜马拉雅红豆杉变种——南方红豆杉近似,主要区别在于该变型假种皮为金黄色、叶片略宽和末端钝尖,其凭证模式标本藏于江西农业大学树木标本馆(编号LZ180930,JX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喜马拉雅红豆杉 南方红豆杉 黄豆杉 变型
下载PDF
云南红豆杉形态特征及分布生长规律
17
《致富天地》 2013年第12期41-42,共2页
一、形态特征云南红豆杉,又名须弥红豆杉、喜马拉雅红豆杉、紫金杉,包括云南红豆杉原变种、红豆杉变种、南方红豆杉变种。云南红豆杉为常绿高大乔木和小乔木、灌木,最高可达40米,胸径2米,树皮灰紫色,幼树树皮光滑。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生长规律 形态特征 南方红豆杉 喜马拉雅红豆杉 林木 原变种 胸径 垂直分布 小乔木
下载PDF
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植物生存状况及保护建议
18
作者 王昌洪 涂俊超 +3 位作者 王昌梅 赵云勇 董洪进 蒋波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2期75-79,153,共6页
采取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植物资源现状展开全面调查。结果表明:轿子山共有保护植物35种,新增发现国家Ⅱ级保护植物云南梧桐、箭叶大油芒和西藏杓兰;珍稀濒危植物喜马拉雅红豆杉从原有7株增至13株;攀... 采取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植物资源现状展开全面调查。结果表明:轿子山共有保护植物35种,新增发现国家Ⅱ级保护植物云南梧桐、箭叶大油芒和西藏杓兰;珍稀濒危植物喜马拉雅红豆杉从原有7株增至13株;攀枝花苏铁的种群数量通过人工扩繁和野外监测进一步增加,其他保护植物的生存状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基于此,提出建立健全管护机构、各管理部门有效配合、适时开展本底资源调查等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植物 攀枝花苏铁 喜马拉雅红豆杉 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生产 被引量:1
19
作者 严江波 陈献志 《中国花卉园艺》 2013年第4期42-43,共2页
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oi)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大乔木,喜马拉雅红豆杉(T.waliichiana)的变种,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容器苗 喜马拉雅红豆杉 生产 红豆杉 红豆杉 VAR 乔木
原文传递
西藏林芝市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林 汤明华 +2 位作者 王波 熊宇岗 王志婷 《林业建设》 2020年第5期17-23,共7页
对林芝市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繁育拯救对象雅鲁藏布江巨柏、喜马拉雅红豆杉、墨脱虾脊兰和茎花石豆兰植物分布区进行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其种质资源的保存数量。并针对以上植物繁殖营建技术展开论述,最终目标为收集分布区内的主要种... 对林芝市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繁育拯救对象雅鲁藏布江巨柏、喜马拉雅红豆杉、墨脱虾脊兰和茎花石豆兰植物分布区进行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其种质资源的保存数量。并针对以上植物繁殖营建技术展开论述,最终目标为收集分布区内的主要种质资源,对保存的种质作出评价,建立该物种种质资源的管理信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芝市 雅鲁藏布江巨柏 喜马拉雅红豆杉 墨脱虾脊兰 茎花石豆兰 繁殖技术 营建技术 数据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