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矿山深开采近掘进面水幕降尘喷嘴位置选择与优化应用
1
作者 张传柱 曲敏 +3 位作者 杨依领 张永亮 姚奇 付翠翠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77,共8页
随着金属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井下粉尘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如何有效降低金属矿尘的浓度,改善井下工人的作业环境成为矿山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性问题。借助Fluent软件进行CFD仿真模拟,基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欧拉-拉格朗日离散... 随着金属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井下粉尘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如何有效降低金属矿尘的浓度,改善井下工人的作业环境成为矿山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性问题。借助Fluent软件进行CFD仿真模拟,基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欧拉-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模拟研究在一定通风条件下金属矿山深开采近掘进面的粉尘浓度分布规律,并根据粉尘的运移规律确定水幕喷嘴的最佳布设位置,通过将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水幕系统的最佳布设位置为距掘进面约20 m的巷道断面处;在调整了常规水幕喷嘴的布置方式和设置水幕用水净水装置后,将优化后的水幕系统应用于大柳行金矿井下,通过现场测定水幕系统开启前后掘进巷道内粉尘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水幕降尘技术对全尘的降尘效率为64.1%,对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为41.9%。水幕喷嘴布置方式及优化有效地改善了金属矿山巷道近掘进面的工作环境,可为完善金属矿山深井水幕降尘技术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粉尘污染 掘进面 水幕降尘 喷嘴位置
下载PDF
喷嘴位置对文丘里除尘器流场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立新 罗晶 +2 位作者 司群猛 李学刚 刘桂丽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3-287,共5页
通过选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和RNGκ-ε湍流模型对文丘里除尘器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为文丘里除尘器的结构优化提供依据。在74 m/s的喉管气速下比较喷嘴位置和喷嘴液体速度对文丘里除尘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嘴位置对文丘里除... 通过选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和RNGκ-ε湍流模型对文丘里除尘器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为文丘里除尘器的结构优化提供依据。在74 m/s的喉管气速下比较喷嘴位置和喷嘴液体速度对文丘里除尘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嘴位置对文丘里除尘器的压力降及喉管处的液体分布影响较大,当喉管气速和液体入射速度不变时,压力降随喷嘴位置后移而增加,而当喷嘴位置位于中部时喉管内的液体分布较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文丘里除尘器 数值模拟 喷嘴位置 压力降 液体分布
原文传递
汽轮机抽气器最佳喷嘴位置的分析与试验技术
3
作者 黄金林 马传魁 《试验技术与试验机》 1997年第1期27-29,共3页
射水抽气器是目前高参数大功率汽轮发电机组凝汽器装置配用的主要抽气设备。其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到凝汽器的真空度。而射水抽气器喷嘴位置对其性能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建立射水抽气器模型及试验,研究分析了喷嘴位置对射水抽气器性能... 射水抽气器是目前高参数大功率汽轮发电机组凝汽器装置配用的主要抽气设备。其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到凝汽器的真空度。而射水抽气器喷嘴位置对其性能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建立射水抽气器模型及试验,研究分析了喷嘴位置对射水抽气器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位置,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抽气器 喷嘴位置 最佳位置
下载PDF
加料喷嘴位置的改进对加料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赵静宜 王中山 +4 位作者 杨正军 宋世强 胡炯 王浩 杨旭 《轻工科技》 2021年第3期78-80,共3页
为了充分发挥叶片加料的技术优势,提高叶片加料的应用效果,针对加料系统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加料喷嘴位置的优化调整,有效地提高了料液的利用率。
关键词 叶片加料 喷嘴位置 利用率
原文传递
喷嘴位置对轴承腔内油气润滑两相流的影响
5
作者 王保民 房文博 +2 位作者 朱生桥 刘洪芹 邬再新 《润滑与密封》 CAS 2024年第4期10-17,共8页
基于气液两相流理论,采用多重坐标系法构建角接触球轴承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喷嘴位置和转速下轴承腔内油相体积分数、保持架表面及轴承内外圈的油气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在轴承低转速下,正面供油时轴承腔内油相体积分数及其周向分布的... 基于气液两相流理论,采用多重坐标系法构建角接触球轴承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喷嘴位置和转速下轴承腔内油相体积分数、保持架表面及轴承内外圈的油气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在轴承低转速下,正面供油时轴承腔内油相体积分数及其周向分布的波动大于背面供油;正面供油时保持架下表面会产生润滑油的积聚,造成润滑油无法及时通过出口排出,而背面供油时润滑油在保持架表面的油相分布更均匀;正面供油时内圈左面油相体积分数较高,外圈油相分布变化较大,而背面供油时内圈右面、中间面及外圈中间面油相体积分数较高。不同转速下喷嘴位置对腔内油相分布的影响也不同,低转速下正面供油时腔内油相体积分数更高,高转速下喷嘴位置对轴承腔内油相分布的影响较小,润滑油在轴承腔内分布较为均匀,保持架下侧未见明显的润滑油积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润滑 角接触球轴承 喷嘴位置 油气两相流 电主轴
下载PDF
直接空冷机组喷雾增湿系统喷嘴布置位置数值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彦丰 张京卫 李宏伟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1年第12期54-58,共5页
为了提高直接空冷单元内喷雾增湿系统冷却效果,降低凝汽器出口空气温度,以计算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喷雾增湿系统数值计算模型,通过采用离散相模型对喷雾液滴轨迹进行跟踪,提出了"有效水份额"的概念,并应用到现有纵向双... 为了提高直接空冷单元内喷雾增湿系统冷却效果,降低凝汽器出口空气温度,以计算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喷雾增湿系统数值计算模型,通过采用离散相模型对喷雾液滴轨迹进行跟踪,提出了"有效水份额"的概念,并应用到现有纵向双排喷嘴布置方案,分别在x/y/z 3个方向上对喷嘴位置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发明,在x方向上喷嘴之间距离为2 m,y方向上喷嘴坐标y=0.5 m,z方向上喷嘴坐标为z=1 m时有效水份额最大,凝汽器出口空气温度最低,其结论是在喷嘴布置不能太密集且喷嘴的高度不能太低的条件下,喷嘴距离散热器越远,凝汽器出口空气温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增湿 数值模拟 有效水份额 喷嘴位置
下载PDF
侧吹气体喷嘴位置对光致等离子体尺寸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菁 蔡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4-107,共4页
高功率CO2激光焊接过程中侧吹气体喷嘴位置及角度变化会对光致等离子体的尺寸特征产生影响。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建立了二维非稳态模型,计算不同喷嘴位置、喷嘴角度下气体在工件表面产生的压力、水平气体流速和保护气体在整个环境... 高功率CO2激光焊接过程中侧吹气体喷嘴位置及角度变化会对光致等离子体的尺寸特征产生影响。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建立了二维非稳态模型,计算不同喷嘴位置、喷嘴角度下气体在工件表面产生的压力、水平气体流速和保护气体在整个环境氛围中所占的比率,指出利于抑制等离子体的气体喷嘴位置最佳区间,并设计了基于十字型激光的喷嘴位置快速定位装置。实验结果表明,侧吹气体喷嘴的位置及角度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适当的喷嘴位置配合较小的保护气体流量同样可以达到抑制等离子体保证焊接质量的效果,同时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嘴位置 数值模拟 光致等离子体 快速定位装置
原文传递
工作辊冷却喷嘴点焊位置的控制
8
作者 郑重 李震 《中国重型装备》 2000年第3期44-46,共3页
  热带包内精轧机工作辊冷却喷嘴的位置不仅关系到冷去液喷射角度,而且直接影响工作辊是否能均匀冷却,与钢板板面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点焊 冷却喷嘴 冷却管 找正 偏角 燕尾槽 电阻焊 工作辊 轧辊 喷嘴位置 伸出长度
下载PDF
超临界燃料在喷嘴周围的变化与流动分析
9
作者 刘凯强 王宁 潘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4期0017-0020,共4页
为了研究超临界碳氢燃料喷射特征,使用试验融合一维解读的模式,对超临界正十烷/正庚烷/正戊烷混合物喷射到宁静大气气候中的相变与流动流程进行研究,揭露了燃料在喷嘴周围相变的流程,得到相变分界线喷嘴内部一维流动数据情况。研究成果... 为了研究超临界碳氢燃料喷射特征,使用试验融合一维解读的模式,对超临界正十烷/正庚烷/正戊烷混合物喷射到宁静大气气候中的相变与流动流程进行研究,揭露了燃料在喷嘴周围相变的流程,得到相变分界线喷嘴内部一维流动数据情况。研究成果说明:假如喷射温度趋近临界温度阶段,在超临界正十烷/正庚烷/正戊烷混合物喷射阶段,在喷嘴内里与喷嘴下游形成相变并形成冷却;相变冷却的转变流程形成于既定温度范畴下。在超临界压力下,射流形成完全冷却的喷射温度是510K;喷射阶段的相变分界线与相态间的截面线并未叠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燃料 流动 喷嘴位置 改变情况
下载PDF
喷嘴长度和喷嘴出口位置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文艳 田瑞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86-790,共5页
为提高喷射器的引射性能,利用Fluent软件对喷射器的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喷嘴轴向长度和喷嘴出口位置对喷射器引射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喷嘴扩散角对喷射器的引射性能影响很小;当喷嘴收缩段长度为喷嘴喉部直径的6倍,喷嘴出... 为提高喷射器的引射性能,利用Fluent软件对喷射器的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喷嘴轴向长度和喷嘴出口位置对喷射器引射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喷嘴扩散角对喷射器的引射性能影响很小;当喷嘴收缩段长度为喷嘴喉部直径的6倍,喷嘴出口位置为混合室圆柱段直径的1.8倍时,喷射器的引射性能最佳。研究结果可以为喷射器的结构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器 数值模拟 喷射系数 喷嘴长度 喷嘴出口位置
原文传递
自循环机匣处理周向覆盖比例和喷嘴轴向位置对轴流压气机扩稳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广 楚武利 +2 位作者 迟志东 陈向艺 张皓光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37-1249,共13页
为了揭示自循环机匣处理周向覆盖比例和喷嘴轴向位置对扩稳效果的影响规律,在固定引气位置于叶顶阻塞区域的前提下,设计了6个不同周向覆盖比例和4个不同喷嘴轴向位置的自循环机匣处理结构,并以一个高亚声速轴流压气机转子为研究对象进... 为了揭示自循环机匣处理周向覆盖比例和喷嘴轴向位置对扩稳效果的影响规律,在固定引气位置于叶顶阻塞区域的前提下,设计了6个不同周向覆盖比例和4个不同喷嘴轴向位置的自循环机匣处理结构,并以一个高亚声速轴流压气机转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周向覆盖比例增大,压气机的综合稳定裕度先增大后减小,峰值效率则单调降低,综合稳定裕度改进量最大的周向覆盖比例为90%,兼顾扩稳效果和效率损失的最佳周向覆盖比例为30%。随着喷嘴位置由叶顶前缘沿轴向逐渐前移,压气机的扩稳效果变化不大,但效率有所提升,而且喷嘴位置越往前移,效率提升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自循环机匣处理 周向覆盖比例 喷嘴轴向位置 扩稳机理
原文传递
喷嘴周向位置和旋流腔拔模斜度对旋流冷却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杰枫 杜长河 +2 位作者 吴凡 范小军 李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5-72,共8页
为了研究喷嘴周向位置及旋流腔拔模斜度对旋流冷却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探究综合性能更为优良的冷却结构,建立了适用于叶片前缘的旋流冷却模型。在验证了湍流模型的前提下,采用CFD方法对不同模型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 为了研究喷嘴周向位置及旋流腔拔模斜度对旋流冷却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探究综合性能更为优良的冷却结构,建立了适用于叶片前缘的旋流冷却模型。在验证了湍流模型的前提下,采用CFD方法对不同模型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冷气从进口射入旋流腔,形成高速旋转运动;冷气的三维流线沿轴向先径向收缩后径向扩张。喷嘴周向位置改变时,高速旋流区和低速旋流区的相对位置改变,并且高Nu区域的周向位置改变。对于叶根进气的情况,拔模斜度增大时,高速旋流区面积增加,低速旋流区面积减小,并且压力系数减小;当拔模斜度为正值时,压力系数沿轴向降低;拔模斜度为负值时,压力系数沿轴向升高,高Nu区域面积随着拔模斜度的增加而增加。叶根进气时,以拔模斜度为-1°时为参考值,拔模斜度增大至1°时,换热强度提高了9.1%,靶面传热量增加了8.4%,摩擦因数减小了4.1%,综合换热因数提升了8.8%。本文研究分析了不同几何参数下的旋流冷却流动和换热特性,以期为实际叶片前缘冷却结构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冷却 喷嘴周向位置 旋流腔拔模斜度 综合换热因数
下载PDF
喷嘴特性对双旋流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门玉宾 郑龙席 +3 位作者 邵万仁 柴昕 张燚 石磊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0-137,共8页
本文以双旋流全环燃烧室为试验对象,在高温高压试验条件下,通过调整全环燃油喷嘴的流量离散度和径向位置来研究其对出口温度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喷嘴燃油流量离散度控制在±4%以内时,采用简单的大、小流量喷嘴间隔搭配的方... 本文以双旋流全环燃烧室为试验对象,在高温高压试验条件下,通过调整全环燃油喷嘴的流量离散度和径向位置来研究其对出口温度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喷嘴燃油流量离散度控制在±4%以内时,采用简单的大、小流量喷嘴间隔搭配的方案即可保证出口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当燃油流量离散度放大到4%~8%时,采用本实验研究的搭配方案仍可保证出口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当燃油流量离散度放大到10%时,通过调整喷嘴搭配方案已经无法保证出口温度分布均匀性。燃油喷嘴径向位置较火焰筒头部中心线偏离旋流杯腔道高度的11.5%以内时,不影响出口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旋流燃烧室 高温高压 全环试验 燃油流量分布 出口温度分布 喷嘴径向位置
原文传递
喷嘴安装位置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宋少雷 张龙 戴日辉 《机电设备》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利用FLUENT软件研究了喷嘴安装位置L对重整气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了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PDF燃烧模型、污染物模型和SIMPLE算法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L的增加,燃烧室出口温度场的均匀性先提高后降低。当L由30m... 利用FLUENT软件研究了喷嘴安装位置L对重整气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了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PDF燃烧模型、污染物模型和SIMPLE算法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L的增加,燃烧室出口温度场的均匀性先提高后降低。当L由30mm变化到40mm时,火焰筒内壁面处燃气最高温度先增大后减小,但火焰筒内壁面处燃气平均温度变化不大。当L=40mm时,重整气燃烧室出口处的NOX体积分数仅为22×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整气 喷嘴安装位置 出口温度分布
下载PDF
六喷嘴冲击式水轮机的飞逸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任飞 李海军 +3 位作者 刘振龙 于洋 徐用良 刘永新 《节能技术》 CAS 2022年第2期149-153,共5页
冲击式水轮机的飞逸特性对于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某六喷嘴模型冲击式水轮机进行了其飞逸特性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飞逸特性与喷嘴数量和位置的关系,并分别从理论分析与CFD计算验证上述结论。结果表明相邻射流引起的水膜干涉... 冲击式水轮机的飞逸特性对于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某六喷嘴模型冲击式水轮机进行了其飞逸特性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飞逸特性与喷嘴数量和位置的关系,并分别从理论分析与CFD计算验证上述结论。结果表明相邻射流引起的水膜干涉对冲击式水轮机的飞逸转速具有重要影响,最后,给出了真机飞逸特性的工程性推广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式水轮机 喷嘴 飞逸特性 射流 喷嘴位置 流动干涉
下载PDF
应用物理和数学模型优化BOF底吹喷嘴布置
16
作者 Vikas SINGH 《现代冶金(内蒙古)》 2009年第3期13-21,共9页
试验用BOF容器采用有机玻璃制作,几何相似比为1:6,通过在容器某一点喷吹氯化钾溶液(KCl)测量混合时间,同时测量其随时间变化的溶液电导率。结果发现:当底吹喷嘴(数量8个)布置在0.4的节圆直径时(PCD),采用复吹模型(顶部及... 试验用BOF容器采用有机玻璃制作,几何相似比为1:6,通过在容器某一点喷吹氯化钾溶液(KCl)测量混合时间,同时测量其随时间变化的溶液电导率。结果发现:当底吹喷嘴(数量8个)布置在0.4的节圆直径时(PCD),采用复吹模型(顶部及底部同时吹人气体)溶池内的混合时间最短,但是,当仅采用底部供气时,在0.5PCD条件下,熔池内的混合时间最小。为了得到最佳的底吹喷嘴布置,使其混合时间保持最短,借助于κ-ε双方程湍流模式,采用一个数学模型(因为试验不能在靠近喷嘴位置处进行)模拟熔池内的流体流动,同时用不连续相模型模拟吹入溶池中的气泡。与0.5PCD的试验观察结果相比,采用数学模型预测的溶池内部混合时间,两者结果吻合性较好。如果底吹喷嘴布置位置为0.56PCD),而不是0.5PCD时,根据数学模型预测的溶池混合时间仍然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F容器 底吹喷嘴 混合时间 喷嘴位置优化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制冰系统用喷嘴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鑫 孙靖 +2 位作者 韩克鑫 谢春刚 邢玉雷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0年第8期19-24,共6页
喷嘴是提高循环流化床制冰器循环动力的关键部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喷嘴出口位置、口径比对水平管段内流体速度、压力、湍动能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嘴出口位置是影响卷吸竖管中流体的重要因素。当喷嘴出口位置为0 mm... 喷嘴是提高循环流化床制冰器循环动力的关键部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喷嘴出口位置、口径比对水平管段内流体速度、压力、湍动能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嘴出口位置是影响卷吸竖管中流体的重要因素。当喷嘴出口位置为0 mm时,流体在流出喷嘴出口以后速度减小的趋势最慢,射流区域产生的漩涡影响距离较长,同时喷嘴出口射流中心区域较长,有利于流体的循环。当喷嘴口径比为0.3时,喷嘴的阻力较小,压降变化幅度变小,更有利于流体的流动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嘴 口径比 喷嘴出口位置 循环流化床制冰器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180t转炉底吹气体与熔池相互作用的水模型实验 被引量:7
18
作者 包丽明 刘坤 +1 位作者 吕国成 苏东磊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0,共3页
通过10:1水模型研究了转炉底吹流量0.55~0.75 m^3/h和底吹喷嘴4孔对称、2孔对称、2孔不对称分布以及喷嘴位置d/D=0.1~0.9(d-喷嘴所在同心圆直径,D-转炉熔池直径)对熔池均混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d/D=0.3,底吹流量0.70 m^3/h,4孔对称... 通过10:1水模型研究了转炉底吹流量0.55~0.75 m^3/h和底吹喷嘴4孔对称、2孔对称、2孔不对称分布以及喷嘴位置d/D=0.1~0.9(d-喷嘴所在同心圆直径,D-转炉熔池直径)对熔池均混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d/D=0.3,底吹流量0.70 m^3/h,4孔对称底吹时熔池搅拌效果最佳;2孔不对称喷吹时,最佳流量为0.60~0.70 m^3/h,最佳喷嘴位置d/D=0.3~0.5;2孔对称喷吹时最佳流量与喷嘴位置分别为0.65 m^3/h和d/D=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0 t转炉 底吹气体流量 喷嘴位置 均混时间 水模型
下载PDF
喷射式环流反应器内流速分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谭朝尹 孙勤 +2 位作者 杨阿三 程榕 郑燕萍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1-64,73,共5页
主要研究了喷嘴位置和喷嘴出口速度对底部是圆锥台的喷射环流反应器(JLR)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优出口速度和喷嘴位置。对JLR内部流速进行测量,绘出JLR内的速度分布图,并从速度场和内外循环比2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优参数。结果表明:... 主要研究了喷嘴位置和喷嘴出口速度对底部是圆锥台的喷射环流反应器(JLR)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优出口速度和喷嘴位置。对JLR内部流速进行测量,绘出JLR内的速度分布图,并从速度场和内外循环比2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优参数。结果表明:在实验室范围内,当喷嘴出口速度为2.1 m/s,喷嘴位置为40 mm时较优。导流筒内速度呈抛物线分布;喷嘴出口速度增加,环隙速度对应增大,内外循环比也增加;随着喷嘴位置逐渐靠近导流筒,内外循环比先增加,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环流反应器 喷嘴位置 喷嘴出口速度 速度分布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燃烧室出口温度场调试方法 被引量:17
20
作者 胡好生 赵坚行 +2 位作者 钟建平 蒋荣伟 尹美芝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22-1226,共5页
以某小型回流燃烧室为基础验证平台,试验研究改变燃油喷嘴插入火焰筒涡流器组件深度对燃烧室出口温度场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对同一燃烧室,燃油喷嘴与火焰筒涡流器组件之间有一个最佳的轴向位置,此时的燃烧室... 以某小型回流燃烧室为基础验证平台,试验研究改变燃油喷嘴插入火焰筒涡流器组件深度对燃烧室出口温度场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对同一燃烧室,燃油喷嘴与火焰筒涡流器组件之间有一个最佳的轴向位置,此时的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分布系数最小;在相同的燃烧室工作状态,采用不同喷雾锥角的燃油喷嘴,这个最佳位置不同.该研究为燃烧室出口温度场的调试及燃烧室的研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回流燃烧室 燃油喷嘴轴向位置 出口温度分布系数 试验研究 温度场调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