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蒸馏-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检测器联用分析鳙鱼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74
1
作者 赵庆喜 薛长湖 +3 位作者 徐杰 盛文静 薛勇 李兆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7-271,共5页
用微波蒸馏(MD)-固相微萃取装置(SPME)提取鳙鱼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气味化合物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同时利用嗅觉检测器鉴别了部分挥发性物质的气味特征。实验中优化了MD的操作条件(加热功率、加热时间... 用微波蒸馏(MD)-固相微萃取装置(SPME)提取鳙鱼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气味化合物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同时利用嗅觉检测器鉴别了部分挥发性物质的气味特征。实验中优化了MD的操作条件(加热功率、加热时间及载气流速等)、SPME参数(萃取头种类、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无机盐离子浓度及搅拌速率等)。通过NIST02质谱数据库检索共定性确定出鳙鱼鱼肉挥发性成分中的53种化合物,其中主要为C6-C9的羰基化合物和挥发性醇类。经过嗅觉检测器分析,这些成分分别具有青草味、鱼腥味、泥土味等气味特征,其协同作用构成了鳙鱼鱼肉特殊的鱼腥味、泥腥味。该方法可用于水产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并可为不良风味化合物的定量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蒸馏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嗅觉检测 挥发性成分 鳙鱼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嗅觉检测法鉴定血橙汁中的香气活性化合物 被引量:14
2
作者 乔宇 谢笔钧 +2 位作者 张妍 张韵 潘思轶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9-514,共6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和嗅觉检测法对血橙汁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确定了血橙汁中的香气活性化合物。采用二乙烯基苯/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DVB/CAR/PDMS)萃取头在40℃条件下顶空萃取40min。通过气相...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和嗅觉检测法对血橙汁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确定了血橙汁中的香气活性化合物。采用二乙烯基苯/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DVB/CAR/PDMS)萃取头在40℃条件下顶空萃取40min。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保留指数,在所萃取的血橙汁的挥发性化合物中共鉴定出46种化合物。通过嗅觉检测法检测出34种具有气味的化合物,其中23种被定性。结果表明,对血橙汁香气起主要贡献的化合物是丁酸乙酯、辛醛、γ-松油烯、芳樟醇、4-乙酰基-1-甲基环己烯、癸醛、(-)-香芹酮、乙酸香叶酯、巴伦西亚桔烯以及保留指数分别为1020,1143,1169和小于800的4个未知化合物,这些香气强度较高的化合物的总相对含量为7.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嗅觉检测 保留指数 香气活性化合物 血橙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对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嗅觉检测评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肖平 张学辉 +2 位作者 刘华盛 赵向东 万仁强 《黑龙江医学》 2015年第5期509-510,共2页
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对鼻窦炎合并息肉患者嗅觉检测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01~2014-01间收治的60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 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对鼻窦炎合并息肉患者嗅觉检测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01~2014-01间收治的60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患者,观察组进行鼻内镜手术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嗅觉检测评分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2周各项临床症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对酸、香蕉等5种不同气味的嗅觉察觉阈值( DT)和嗅觉识别阈值( IT)的比较中,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药物等保守治疗方法,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效果显著,手术后患者嗅觉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预后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鼻窦炎 鼻息肉 嗅觉检测
下载PDF
基于可视化嗅觉检测技术的鱼类新鲜度无损检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莉晓 马无锡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72-74,79,共4页
针对传统鱼类新鲜度检测方法中存在易受环境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均方根误差大,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问题,开展了基于可视化嗅觉检测技术的鱼类新鲜度无损检测研究。通过可视化嗅觉检测技术进行鱼类新鲜度信号提取、鱼类新鲜度无损检测结... 针对传统鱼类新鲜度检测方法中存在易受环境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均方根误差大,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问题,开展了基于可视化嗅觉检测技术的鱼类新鲜度无损检测研究。通过可视化嗅觉检测技术进行鱼类新鲜度信号提取、鱼类新鲜度无损检测结果标定以及建立鱼类新鲜度定量预测结果验证函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实验论证,可视化嗅觉检测技术可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在检测过程中不损害检测样本,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嗅觉检测技术 鱼类 新鲜度 无损检测
下载PDF
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嗅觉功能障碍及其检测
5
作者 胡杨 周怡民 +6 位作者 申美伦 尚梦娟 韩倩 刘昳宏 郭莹 项捷 邢俊玲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61-464,471,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为老年期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病程不可逆,故早期发现与诊断对于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嗅觉障碍是AD患者的早期症状之一,本文梳理了相关患者嗅觉障碍的主客观检测方法,发现早期AD患者嗅觉识别能力显著降低,但是... 阿尔茨海默病(AD)为老年期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病程不可逆,故早期发现与诊断对于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嗅觉障碍是AD患者的早期症状之一,本文梳理了相关患者嗅觉障碍的主客观检测方法,发现早期AD患者嗅觉识别能力显著降低,但是通过嗅觉记忆检测来进行早期AD的预测仍有较大挑战。结合对嗅觉评价的客观指标,我们发现,AD患者多个嗅觉相关功能脑区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信号降低,而脑电图的嗅觉事件相关电位中P2及P3波的潜伏期显著延长。以上检测技术在早期AD的诊断中均有较好前景,有助于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减少AD发病率和公共卫生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嗅觉检测 早期诊断 功能性磁共振
下载PDF
军事飞行人员嗅觉功能定量检测方法及正常参考值的建立
6
作者 巩丰媛 李艺灵 +2 位作者 张梦迪 王翠翠 金占国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15-1319,共5页
背景鼻腔系统气压损伤性疾病在军事飞行人员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嗅觉系统疾病是影响飞行人员健康和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的建立军事飞行人员嗅觉功能定量检测方法及参考值范围,为飞行人员嗅觉功能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 背景鼻腔系统气压损伤性疾病在军事飞行人员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嗅觉系统疾病是影响飞行人员健康和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的建立军事飞行人员嗅觉功能定量检测方法及参考值范围,为飞行人员嗅觉功能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选取健康改装体检军事飞行人员作为受检者,分别进行嗅觉阈值、嗅觉分辨、嗅觉识别测试,以x±1.64 s计算各项测试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分析测试结果与年龄、吸烟、饮酒的相关性。结果118例飞行人员均为男性,年龄18~43(24.09±6.62)岁,嗅觉阈值(10.87±3.77)分、嗅觉分辨(11.49±1.86)分、嗅觉识别中位得分36.00(IQR:34.00~37.00)分,测试总分结果57.73±5.94分;各项正常参考值范围分别为嗅觉阈值4.69~17.05分、嗅觉分辨8.44~14.54分、嗅觉识别30.70~40.00分、测试总分47.99~67.47分。嗅觉功能各项测试结果与年龄的关联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吸烟组与不吸烟组、饮酒与不饮酒组各项测试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军事飞行人员嗅觉功能的定量检测方法和正常参考值范围,为飞行学员选拔和飞行人员医学鉴定提供了客观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飞行员 嗅觉 嗅觉功能检测 医学鉴定 军事医学
下载PDF
基于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定量嗅觉检测应用分析
7
作者 张丽娜 朱海峰 +1 位作者 秦荣凤 谢安木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2期16-17,共2页
目的:对定量嗅觉检测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5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病例36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2组研究对象分别展开嗅觉定量检测,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 目的:对定量嗅觉检测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5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病例36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2组研究对象分别展开嗅觉定量检测,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统计发现,帕金森病组患者的嗅觉阈值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且帕金森病患者的年龄、病程、H-Y分级、UPDRS等同嗅觉阈值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对帕金森病患者展开嗅觉定量检测能够准确反应患者的嗅觉功能,对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嗅觉检测 帕金森病 早期诊断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嗅觉定量检测与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娟 杨申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嗅觉定量测量方法在临床实际帕金森病早期是否存在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嗅觉定量检测嗅阈,比较30例帕金森病患者(PD组)和25名阿尔茨海默病(AD组)以及30例正常人,分析各组组间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以及PD组内UPDRS评分、H-Y分... 目的探讨应用嗅觉定量测量方法在临床实际帕金森病早期是否存在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嗅觉定量检测嗅阈,比较30例帕金森病患者(PD组)和25名阿尔茨海默病(AD组)以及30例正常人,分析各组组间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以及PD组内UPDRS评分、H-Y分级与嗅觉的相关性。结果 PD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UPDRS、H-Y分级与嗅觉阈值之间比较无明显区别。PD组的嗅觉阈值远高于正常人群对照组(P<0.01),但与阿尔茨海默病组比较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D患者的嗅觉功能可以通过嗅觉定量测量有效反映,但不能作为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嗅觉检测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啤酒中不良风味化合物的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莉娜(摘译) 《啤酒科技》 2005年第11期64-65,67,共3页
对啤酒和酿造材料中的不良风味可以用气相色谱法来检测非正常组分峰.不良风味能够品尝出来时,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来鉴定假设组分.当风味组分浓度较低,不能够直接品尝出来时,利用GC嗅觉检测法来确定风味组分的位置,然后用GC-M... 对啤酒和酿造材料中的不良风味可以用气相色谱法来检测非正常组分峰.不良风味能够品尝出来时,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来鉴定假设组分.当风味组分浓度较低,不能够直接品尝出来时,利用GC嗅觉检测法来确定风味组分的位置,然后用GC-MS来进行鉴定.啤酒中存在许多挥发性组分,因此在气相色谱上使用GC嗅觉检测法来确定微量风味组分峰的位置非常困难,可采用多维GC气味检测法来确定微量风味组分峰的位置,并用多维GC-MS进行鉴定.采用这一技术,可以对啤酒中多种不良风味组分进行鉴定,包括附着在易拉罐体上的溶剂风味成分、附着在硅藻土中的海胆味风味成分、霉味和消毒剂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GC 不良风味 嗅觉检测 风味化合物 检测 啤酒 气相色谱法 组分浓度 风味组分 风味成分
下载PDF
帕金森病与嗅觉障碍
10
作者 张丽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01-103,共3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嗅觉障碍 影响因素 神经系统变性 老年人 临床表现 发病机理 嗅觉检测
下载PDF
帕金森病嗅觉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悦 翟志远 +1 位作者 郑金龙 薛刘军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543-547,551,共6页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嗅觉障碍、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是帕金森病除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平衡障碍等临床表现之外的另一组显著特征。其中嗅觉障碍可能是帕金...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嗅觉障碍、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是帕金森病除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平衡障碍等临床表现之外的另一组显著特征。其中嗅觉障碍可能是帕金森病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嗅觉检测可为帕金森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本文从帕金森病嗅觉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嗅觉检测方法、嗅觉检测在帕金森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嗅觉障碍 嗅觉检测
下载PDF
1705例嗅觉功能障碍临床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秦雅楠 王琳 +7 位作者 丰暖 刘芸 张胜男 赵丽娟 张翠林 李志远 张继生 姜彦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0年第6期411-417,426,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与不同等级嗅觉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以及药物、手术治疗不同病因引起的嗅觉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方法以1705例不同病因就诊的嗅觉功能障碍患者及鼻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T&T标准试嗅法检测,结果分为嗅觉正常(Ⅰ...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与不同等级嗅觉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以及药物、手术治疗不同病因引起的嗅觉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方法以1705例不同病因就诊的嗅觉功能障碍患者及鼻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T&T标准试嗅法检测,结果分为嗅觉正常(Ⅰ级)、轻度嗅觉损害(Ⅱ级)、中度嗅觉损害(Ⅲ级)、重度嗅觉损害(Ⅳ级)、嗅觉丧失(Ⅴ级)五级。五级患者的变量因素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嗅觉功能障碍与变量因素关系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单/双侧嗅觉丧失与不同病因的关系,采用t检验分析药物与手术治疗不同病因导致的嗅觉功能障碍的疗效。结果不同嗅觉功能障碍等级之间的年龄分布不同,嗅觉功能越差,其分布的年龄段越高。男、女之间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头外伤、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鼻骨骨折、不明原因是导致嗅觉功能障碍的独立风险因素。在嗅觉功能障碍(Ⅱ级到Ⅴ级)的患者中,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率最高(12.0%),其次为鼻腔肿物(6.4%)、慢性鼻窦炎(5.9%)、不明原因(5.8%)、上呼吸道感染(5.0%)。其中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0.2%)、头外伤(3.0%)、上呼吸道感染(3.9%)所致嗅觉完全丧失的比例最高。鼻中隔偏曲、鼻骨骨折所致的嗅觉丧失以单侧为主,头外伤所致的嗅觉丧失以双侧为主。鼻出血、慢性鼻窦炎所致的嗅觉功能障碍,药物治疗的效果优于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鼻骨骨折所致的嗅觉功能障碍,手术治疗后嗅觉功能改善大于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所致的嗅觉功能障碍,手术与药物治疗的效果无明显差别。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头外伤、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鼻骨骨折是引起嗅觉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鼻中隔偏曲、鼻骨骨折多引起单侧嗅觉丧失,头外伤多引起双侧嗅觉丧失。鼻出血、慢性鼻窦炎所致的嗅觉功能障碍用药物治疗效果优于手术治疗;相较于药物治疗,腺样体肥大、鼻骨骨折所致的嗅觉功能障碍以手术治疗疗效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功能障碍 嗅觉功能检测 嗅觉丧失 嗅觉减退 逻辑回归分析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结合GC-O分析两种葡萄柚汁香气成分 被引量:13
13
作者 乔宇 范刚 +6 位作者 程薇 王少华 熊光权 廖李 汪兰 杜欣 潘思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4-198,共5页
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白葡萄柚和红葡萄柚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分别检测出45种和41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84.43%和89.16%。通过气相色谱质... 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白葡萄柚和红葡萄柚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分别检测出45种和41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84.43%和89.16%。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嗅觉检测法(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分析发现两种葡萄柚汁中呈现气味的化合物分别有20种和21种,白葡萄柚中香气较强的组分是3-羟基-丁酸乙酯,乙酸香叶酯和RI=1006(水果香、清香、松油),红葡萄柚中有较强气味的是2-甲基丙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反式-2-己烯-1-醇、庚醛、1-辛烯-3-醇、α-松油烯、3-羟基己酸乙酯、香芹酮和3种未知化合物(RI=971、1156、1390)。气味轮廓分析发现白葡萄柚以果香为主,红葡萄柚以木头/树叶味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柚汁 香气 气相色谱-嗅觉检测法(GC-O) 固相微萃取
下载PDF
杭白菊浸膏中香气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璟琳 李娟 +3 位作者 王娟 孙宝国 刘玉平 黄明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05-1913,共9页
香气是评价浸膏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该文为构建浸膏质量标准提供基础数据。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和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两种前处理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杭白菊浸膏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气相色谱-... 香气是评价浸膏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该文为构建浸膏质量标准提供基础数据。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和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两种前处理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杭白菊浸膏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气相色谱-嗅觉检测技术(GC-O)和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AEDA)对浸膏中的香味活性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种前处理方法(SPME和SAFE)结合气质联用仪共检测出119种化合物,醇类30种,酸类6种,酯类28种,醛类4种,酮类12种,烃类36种,其他3种,其中,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为主要化合物,同时SAFE较SPME法检测到的化合物数量更多;GC-O结合AEDA分析共筛选出35种香气活性成分,风味稀释因子(FD因子)较高的活性成分有芳樟醇(2187)、α-石竹烯(729)、苯乙酸乙酯(729)、己酸乙酯(729)、异戊酸乙酯(729)、α-蒎烯(243)、α-松油醇(243)、异戊酸(2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浸膏 固相微萃取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 气-质联用 气相色谱-嗅觉检测技术 香味活性成分
原文传递
食用地衣硬枝树花的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志坚 张红霞 +1 位作者 王立松 杜芝芝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5年第6期17-20,共4页
采用柱色谱法分离硬枝树花有机溶剂提取物,通过闻香试纸条香气评价与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检测器(GC-MS/O)联用技术,追踪并定位了硬枝树花提取物中的主要香气成分。利用GC-MS分析,结合正构烷烃保留指数对主要香气成分进行了鉴定,揭示了硬... 采用柱色谱法分离硬枝树花有机溶剂提取物,通过闻香试纸条香气评价与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检测器(GC-MS/O)联用技术,追踪并定位了硬枝树花提取物中的主要香气成分。利用GC-MS分析,结合正构烷烃保留指数对主要香气成分进行了鉴定,揭示了硬枝树花的特征性香气成分为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该香气成分与香水行业广泛使用的被称为"橡苔"的地衣提取物中的典型香气化合物相同,为云南特色食用地衣硬枝树花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地衣 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检测器联用方法 香气成分 2 4-二羟基-3 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
下载PDF
干草果中的关键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士琪 白佳伟 +2 位作者 杨文熙 刘玉平 孙宝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57-1862,1873,共7页
草果是一种天然香料植物,为了确定干草果中的关键香气成分,采用溶剂萃取结合溶剂辅助风味成分蒸发的方法提取了干草果果壳和干草果种仁中的挥发性成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检测器联用仪对所得提取物进行了分析,鉴定出22个香气活性成... 草果是一种天然香料植物,为了确定干草果中的关键香气成分,采用溶剂萃取结合溶剂辅助风味成分蒸发的方法提取了干草果果壳和干草果种仁中的挥发性成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检测器联用仪对所得提取物进行了分析,鉴定出22个香气活性成分;通过与标准品的香气特征、质谱、保留指数进行比对,对它们进行了定性。以2-辛醇和2-异丙基苯酚为内标,对22个香气活性成分(OACs)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OACs在干草果种仁中的含量大于在干草果果壳中的含量。计算了OACs的香气活性值;根据香气活性值,确定出了干草果中的19种关键香气成分。其中,反-2-癸烯醛、1,8-桉叶素、芳樟醇、反-2-十二烯醛、辛醛、反-2-辛烯醛、癸醛、β-蒎烯、正己醛、α-松油醇、香兰素是果壳和种仁共有的关键香气物质,它们使得二者香气具有相似之处;而(E,E)-2,4-癸二烯醛、壬醛、橙花醇、香叶醇、香叶醛、乙酸香叶酯、反式橙花叔醇、4-松油醇是导致二者香气有所不同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检测器联用 香气活性成分 香气活性值 关键香气成分 香料
原文传递
牛肉香气成分的分析及其香精的开发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荣荣 刘小杰 金益英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7年第G00期368-370,共3页
本文介绍了牛肉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牛肉香气成分组成以及牛肉香精的开发。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气相色谱-嗅觉检测技术(GC-O)。采用甲硫醇、呋喃硫醇、吡嗪、反-2,4-壬二烯醛和呋喃酮等主要的牛肉... 本文介绍了牛肉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牛肉香气成分组成以及牛肉香精的开发。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气相色谱-嗅觉检测技术(GC-O)。采用甲硫醇、呋喃硫醇、吡嗪、反-2,4-壬二烯醛和呋喃酮等主要的牛肉香气成分香原料,可以调配出香气逼真的炖牛肉香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嗅觉检测 牛肉 香精
下载PDF
高盐稀态酿造酱油中香气活性成分在灭菌前后的变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康文丽 陈亮 +2 位作者 贺博 吴灿 周尚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53-258,共6页
为了确定高盐稀态酿造酱油中香气活性成分在灭菌前后的变化情况,采用液液萃取结合溶剂辅助风味成分蒸发法提取灭菌前后酱油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嗅觉检测器联用仪对提取物进行分析,从中检测到24 种香气活性物质,经过与标准... 为了确定高盐稀态酿造酱油中香气活性成分在灭菌前后的变化情况,采用液液萃取结合溶剂辅助风味成分蒸发法提取灭菌前后酱油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嗅觉检测器联用仪对提取物进行分析,从中检测到24 种香气活性物质,经过与标准品的香气特征、质谱、保留指数进行比对,对其结构进行确定。以2-辛醇为内标,采用内标标准曲线的方法对其进行定量;根据定量结果和香气阈值,计算香气活性值。结果表明,导致灭菌前后香气差别的主要原因为3-甲硫基丙醛、麦芽酚、5-乙基-4-羟基-2-甲基-3(2H)-呋喃酮、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己醛、香兰素、愈创木酚和4-乙基愈创木酚质量浓度的变化,此结果与香气评价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稀态酿造酱油 香气活性成分 气相色谱-嗅觉检测器联用 灭菌
下载PDF
基于分子感官科学的烟用香精关键香气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鹏飞 张增辉 +3 位作者 何春雨 杨靖 贾春晓 毛多斌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42,共9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烟用香精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检测器联用技术结合香气提取稀释分析确定其香气活性成分,同时对香气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其香气活性值,通过香气重组实验与缺失实...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烟用香精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检测器联用技术结合香气提取稀释分析确定其香气活性成分,同时对香气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其香气活性值,通过香气重组实验与缺失实验确定烟用香精的关键性香气活性成分.结果表明:在烟用香精中共鉴定出5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有22种香气活性成分;结合香气稀释因子和香气活性值确定了17种重要香气活性成分;最终确定烟用香精中的关键香气活性成分为β-大马酮、芳樟醇、乙基麦芽酚、乙酸芳樟酯、乙酸橙花酯、月桂烯、橙花醇、乙酸香叶酯、D-柠檬烯、苯甲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香精 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检测器联用技术 香气活性成分 香气活性值
下载PDF
HS-SPME-GC-MS/O分析品牌香皂的特征呈香成分
20
作者 何文蔚 刘美凤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3年第2期7-11,16,共6页
应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富集结合GC-MS分离检测技术,研究了品牌香皂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嗅觉检测(GC-O)技术对品牌香皂中的呈香化合物进行了筛选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HS-SPME-GC-MS与GC-O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AEDA)方法相结... 应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富集结合GC-MS分离检测技术,研究了品牌香皂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嗅觉检测(GC-O)技术对品牌香皂中的呈香化合物进行了筛选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HS-SPME-GC-MS与GC-O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AEDA)方法相结合不仅能分析被试样品的组成,还可用来鉴别香皂中呈香化合物的类别、香气强度及各自对总体香气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嗅觉检测 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AEDA) 特征香气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