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3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黄瓜直接器官发生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侯爱菊 朱延明 +1 位作者 杨爱馥 张彬彬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103,共3页
对诱导黄瓜直接器官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外植体类型、基因型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频率均有显著影响。子叶节是最佳的外植体类型 ;‘长春密刺’及‘龙杂黄七号’再生频率较高 ,分别达到 93.2 %和 92 .5 % ,前者每块... 对诱导黄瓜直接器官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外植体类型、基因型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频率均有显著影响。子叶节是最佳的外植体类型 ;‘长春密刺’及‘龙杂黄七号’再生频率较高 ,分别达到 93.2 %和 92 .5 % ,前者每块外植体上的平均芽数 (13.2 )极显著高于后者 (3.1) ;6 BA单独存在即可诱导产生丛生芽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素 黄瓜 再生体系 直接器官发生 芽分化 外植体 植物生长调节剂 基因型
下载PDF
植物离体培养中器官发生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9
2
作者 谷瑞升 蒋湘宁 郭仲琛 《植物学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38-244,共7页
本文就离体培养的植物组织对生长调节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内源激素对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调控,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基因与器官发生的关系,与器官发生有关的基因和特异蛋白等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 本文就离体培养的植物组织对生长调节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内源激素对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调控,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基因与器官发生的关系,与器官发生有关的基因和特异蛋白等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对下一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器官发生 激素 基因 蛋白 调控
下载PDF
半滑舌鳎消化系统器官发生的组织学 被引量:21
3
作者 常青 陈四清 +2 位作者 张秀梅 梁萌青 刘龙常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7-453,共7页
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出膜后1~30d的半滑舌鳎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形态学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研究表明,试验水温为20.0~22.0℃时,孵化后第3天,仔鱼开口摄食,消化道上皮细胞出现分化,肝脏和胰脏开始出现,鱼体开始由内... 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出膜后1~30d的半滑舌鳎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形态学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研究表明,试验水温为20.0~22.0℃时,孵化后第3天,仔鱼开口摄食,消化道上皮细胞出现分化,肝脏和胰脏开始出现,鱼体开始由内源性营养转向外源性营养。孵化后第5天,卵黄囊完全被吸收,消化道明显分化成口咽腔、食道、胃、前肠和后肠,仔鱼消化系统具备了摄食和消化外源性食物的能力。此后随着鱼体的生长,粘膜层的褶皱增加,消化道上皮细胞进一步分化,肠道分段、盘旋,消化系统从功能和结构上逐步地完善成熟。开口摄食之后,先后发现在后肠出现嗜曙红颗粒,在前肠出现空泡,表明肠上皮细胞吸收了蛋白质和脂肪。继而糖元在肝脏中不断地储存。在出膜后第23天,出现胃腺,标志着稚鱼期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组织学 消化系统 器官发生
下载PDF
东方百合的器官发生与体胚发生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胡凤荣 席梦利 +2 位作者 刘光欣 池坚 施季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8,共4页
以东方百合栽培品种‘Sorbonne’、‘Siberia’、‘Tiber’的试管苗鳞片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6-BA(0.3~2.0mg/L)、KT(0.5~2.0mg/L)、NAA(0.1~2.0mg/L)、2,4-D(0.5~2.0mg/L)、ZT(0.1~0.5mg/L)对器官发... 以东方百合栽培品种‘Sorbonne’、‘Siberia’、‘Tiber’的试管苗鳞片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6-BA(0.3~2.0mg/L)、KT(0.5~2.0mg/L)、NAA(0.1~2.0mg/L)、2,4-D(0.5~2.0mg/L)、ZT(0.1~0.5mg/L)对器官发生的影响;以‘Tiber’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探讨了6-BA(0.2~1.5mg/L)、2,4-D(0.5~2.0mg/L)对体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激素有利于叶片分化不定芽,6-BA能提高鳞片上不定芽的分化频率,2,4-D能诱导‘Tiber’的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百合 器官发生 体胚发生
下载PDF
胡杨离体器官发生及试管无性系的建立 被引量:31
5
作者 蒋湘宁 谷瑞升 郭仲琛 《Acta Botan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9-33,共5页
研究了离体条件下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er)茎段、叶片及愈伤组织的器官发生和植株再生技术。离体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40mg/L腺嘌呤和500mg/L水解乳蛋白。离体叶片和茎段在B... 研究了离体条件下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er)茎段、叶片及愈伤组织的器官发生和植株再生技术。离体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40mg/L腺嘌呤和500mg/L水解乳蛋白。离体叶片和茎段在BA为0.5mg/L和NAA为0.5mg/L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在含0.25mg/LBA和0.5mg/LNAA的培养基上继代增殖。BA为0.5mg/L和NAA为0.1mg/L可诱导叶片和愈伤组织发生不定芽,诱导频率分别为100%和82.9%,对于茎段,BA和NAA分别为0.1mg/L和0.01mg/L时诱导不定芽频率可达83%。试管苗在大量元素减半并附加0.015mg/LNAA的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生根率达8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器官发生 再生植株
下载PDF
影响四季桔器官发生的因素 被引量:15
6
作者 贺红 潘瑞炽 +2 位作者 何亚文 张兰英 李耿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53-56,共4页
对四季桔胚轴直接出芽、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能力的研究表明:上、下胚轴在含有BA的MT培养基上,均能直接出芽,但上胚轴出芽能力明显高于下胚轴,最高出芽率为96.9%。外植体在培养基上的接种方式,对出芽也有一定影响,上胚轴切... 对四季桔胚轴直接出芽、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能力的研究表明:上、下胚轴在含有BA的MT培养基上,均能直接出芽,但上胚轴出芽能力明显高于下胚轴,最高出芽率为96.9%。外植体在培养基上的接种方式,对出芽也有一定影响,上胚轴切段以形态学下端垂直插入,出芽率高,且在培养前期表现尤为突出。胚轴愈伤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T+IBA0.5mg-1+BAgmg-1。愈伤组织分化时,上、下胚轴愈伤组织所要求的BA浓度分别为4mgL-1及2mgL-1。在根的诱导中,附加的生长素种类,不仅影响生根率的高低,而且影响上部茎叶的生长,其中以加入lmgL-1IBA的效果最好,生根率达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季桔 离体培养 器官发生
下载PDF
马尾松幼胚离体培养器官发生植株再生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模华 张冬林 +2 位作者 杨艳 丁贵杰 李志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0-96,共7页
以马尾松幼胚为外植体,经丛生芽诱导、增殖和伸长培养、生根诱导,获得了再生植株。对影响马尾松幼胚器官发生植株再生的关键因子,如减轻外植体褐变的处理方式、基本培养基类型、最适诱导培养基激素种类和浓度、增殖培养条件以及生根诱... 以马尾松幼胚为外植体,经丛生芽诱导、增殖和伸长培养、生根诱导,获得了再生植株。对影响马尾松幼胚器官发生植株再生的关键因子,如减轻外植体褐变的处理方式、基本培养基类型、最适诱导培养基激素种类和浓度、增殖培养条件以及生根诱导影响因子(激素、活性炭和蔗糖)等,分别进行了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试验数据经SPSS16方差分析,LSD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选择WPM培养基,添加抗坏血酸Vc 0.15 g/L,并且每2天转接1次能有效地减轻外植体接种处理初期出现的褐化现象;2)WPM+NAA 0.15 mg/L+6—BA 1.00 mg/L+KT 0.50 mg/L为较好的马尾松幼胚丛芽诱导分化培养基,丛芽诱导率可达98.15%;3)马尾松幼胚丛芽增殖和伸长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WPM+NAA 0.15 mg/L,增殖系数可达5.43;4)生根培养中,生根质量最好的培养基组合为WPM+IBA2.0 mg/L+NAA 0.15 mg/L+Ac 0.50 g/L,且生根培养基中添加的蔗糖浓度以20.0 g/L为宜,生根率达到66.67%。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马尾松幼胚建立组培快繁体系奠定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马尾松 幼胚 器官发生 植株再生
下载PDF
广宁红花油茶花器官发生 被引量:6
8
作者 孙佩光 奚如春 +3 位作者 钟燕梅 李文锋 骈瑞琪 陈晓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7-512,共6页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红山茶组广宁红花油茶Camellia semiserrata Chi.的花器官发生过程.广宁红花油茶花被片呈螺旋形发生,心皮原基发生于环状分生组织,4~5枚心皮原基同时发生,在后来的发育过程中,心皮原基...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红山茶组广宁红花油茶Camellia semiserrata Chi.的花器官发生过程.广宁红花油茶花被片呈螺旋形发生,心皮原基发生于环状分生组织,4~5枚心皮原基同时发生,在后来的发育过程中,心皮原基发育成合心皮雌蕊,心皮原基纵向伸长发育成合生花柱,柱头布满乳凸状细胞,柱头浅裂,一般3~5裂;雄蕊原基分为内轮雄蕊原基和外轮雄蕊原基,内轮雄蕊原基一般15~21枚同时发生于环状分生组织,外轮雄蕊原基也发生于环状分生组织,外轮雄蕊原基分为3~5层,其基部1/3~1/2合生,外轮雄蕊原基中同层的同时发生,不同层的雄蕊原基发生次序不同;广宁红花油茶的花器官发生与山茶科厚皮香亚科Ternstroemi-oideae杨桐属Adinandra Jack的阔叶杨桐Adinandra latifolia L.K.Ling和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n H.T.Chang明显不同.该研究为山茶属甚至于山茶科的系统发育与演化提供了花器官方面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宁红花油茶 器官发生 心皮原基 雄蕊原基 分化
下载PDF
大蒜花序轴离体培养器官发生途径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龙玉娟 吴震 +2 位作者 杨芸 李翠花 曾旋睿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0-474,共5页
以大蒜品种‘三月黄’(Allium sativum L.cv. Sanyuehuang)花序轴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对其器官发生过程进行了形态学和解剖学观察。结果显示:大蒜花序轴离体培养不经过愈伤组织,通过器官直接发生途径形成不定芽,其不定芽起源于大蒜花... 以大蒜品种‘三月黄’(Allium sativum L.cv. Sanyuehuang)花序轴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对其器官发生过程进行了形态学和解剖学观察。结果显示:大蒜花序轴离体培养不经过愈伤组织,通过器官直接发生途径形成不定芽,其不定芽起源于大蒜花序轴维管组织韧皮部一侧周围的皮层薄壁细胞,属于外起源;皮层薄壁细胞经脱分化后,由最先形成的拟分生组织发育为茎尖分生组织,然后环绕其形成叶原基,茎尖和叶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不定芽;大蒜花序轴离体培养发生的不定芽与花苞中自然形成的营养芽发生部位一致。不定芽通过壮苗、生根培养可正常生根形成植株,如果继代培养周期超过21 d,鳞茎形成率可达9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花序轴 离体培养 器官发生 形态学和解剖学
下载PDF
萘乙酸和6-苄基腺嘌呤对甘薯离体器官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龚一富 霍静 +1 位作者 陈永文 高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3-447,共5页
以重庆市主栽和自育的甘薯优良品种为试材 ,比较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萘乙酸 (NAA)和 6苄基腺嘌呤 (BA)对甘薯离体器官发生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1)NAA能明显地促进不定根和不定芽的分化 .当培养基中添加1 0mg/LNAA时效果最好 ,3种外植... 以重庆市主栽和自育的甘薯优良品种为试材 ,比较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萘乙酸 (NAA)和 6苄基腺嘌呤 (BA)对甘薯离体器官发生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1)NAA能明显地促进不定根和不定芽的分化 .当培养基中添加1 0mg/LNAA时效果最好 ,3种外植体不定根、不定芽的分化频率以及根的分化量都达最大值 ,其中茎段分别为96 2 % ,6 5 4% ,4 1.(2 )BA对甘薯外植体的离体器官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高浓度的BA明显抑制外植体不定根和不定芽的分化 .(3)茎段为诱导不定根和不定芽的最适外植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 器官发生 甘薯 萘酸 6-苄基腺嘌呤 离体培养
下载PDF
掌叶木的花器官发生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23
11
作者 曹丽敏 夏念和 邓云飞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3-400,共8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掌叶木的花器官发生过程。观察结果表明:花序原基最先发生,然后形成两个大小不一的花原基;萼片原基的发生不同步,螺旋状向心发生;4–5枚花瓣原基以接近轮状方式近同时发生;不存在花瓣-雄蕊复合原...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掌叶木的花器官发生过程。观察结果表明:花序原基最先发生,然后形成两个大小不一的花原基;萼片原基的发生不同步,螺旋状向心发生;4–5枚花瓣原基以接近轮状方式近同时发生;不存在花瓣-雄蕊复合原基;7–8枚雄蕊原基为近同时发生,其生长较花瓣原基快;心皮原基最后发生,3枚心皮原基为同时发生。花为单性花。在雌花中,子房膨大而雄蕊退化。在雄花中,雄蕊正常发育,子房退化。讨论了掌叶木花器官发生和发育的系统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忠子科 掌叶木 器官发生 系统学恿义
下载PDF
白三叶×高加索三叶草F1代茎段离体培养器官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帆 王明玖 +1 位作者 何丽君 陈丽丽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90,共6页
以白三叶Trifoliumrepens×高加索三叶草T.ambiguum未成熟胚离体培养产生的F1代无菌苗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途径的直接器官发生培养。筛选适宜的诱导、分化及生根培养基,研究不同质量浓度激素组合对体细胞器官发生的影响,为建... 以白三叶Trifoliumrepens×高加索三叶草T.ambiguum未成熟胚离体培养产生的F1代无菌苗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途径的直接器官发生培养。筛选适宜的诱导、分化及生根培养基,研究不同质量浓度激素组合对体细胞器官发生的影响,为建立扩繁体系及之后的回交试验奠定基础。结果表明:MS+2,4-D 0.1 mg/L、6-BA2 mg/L为适宜的诱导培养基,MS+NAA0.5 mg/L、6-BA1 mg/L、KT 1 mg/L为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不添加任何激素的1/2 MS培养基为适宜的生根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加索三叶草 白三叶 杂交F1代 组织培养 器官发生
下载PDF
植物激素对植物器官发生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3
作者 尹培培 包日双 +1 位作者 戴佳锟 尉亚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37-41,共5页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植物激素与器官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植物激素作为微量的有机分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器官发生等生理活动的各个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植物激素通常作用于植物激素受体,通...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植物激素与器官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植物激素作为微量的有机分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器官发生等生理活动的各个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植物激素通常作用于植物激素受体,通过信号转导引发下游基因表达和相应的生理生化反应,进而影响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形态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激素 器官发生 形态建成
下载PDF
苗龄、基因型和外植体类型对黄瓜离体器官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杜胜利 魏惠军 +3 位作者 魏爱民 王艳飞 马德华 霍振荣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4期1-5,共5页
研究了苗龄、基因型和外植体类型对黄瓜离体器官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水琼脂培养基上萌发的 4个黄瓜材料的种子 ,在萌芽后 1~ 4天时接种的子叶外植体出芽率及每外植体出芽数均较高 ,5天时明显降低 ,以 3~ 4天时最为合适。试验的1 ... 研究了苗龄、基因型和外植体类型对黄瓜离体器官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水琼脂培养基上萌发的 4个黄瓜材料的种子 ,在萌芽后 1~ 4天时接种的子叶外植体出芽率及每外植体出芽数均较高 ,5天时明显降低 ,以 3~ 4天时最为合适。试验的1 2个不同基因型黄瓜材料愈伤诱导率均较高 ,且均能出芽。出芽率可大致分为高 (≥70 % )、中 (40 %~ 70 % )、低 (≤ 40 % ) 3类 ,以 T5 5 ,M9,P1 7出芽率最高 ,分别为76 % ,71 %和 73% ;以 K5 5 ,S8,S9×Q2 2出芽率最低 ,分别为 2 5 % ,39% ,40 %。各材料中 T5 5 ,P1 7,P1 7×Q2 2每外植体出芽数最多 ,分别为 3.40 ,3.43,3.82个。长春密刺和 K6 6子叶、下胚轴、胚根和真叶等外植体的愈伤诱导率均较高 ,但只有子叶出芽率和每外植体出芽数较高 ,下胚轴明显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苗龄 基因型 外植体类型 离体器官发生
下载PDF
中国木薯栽培种通过器官发生再生植株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何亚文 韩美丽 +2 位作者 贺红 张兰英 李耿光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79-85,共7页
本文研究了中国木薯栽培种四种外植体通过器官发生再生植株的条件。结果表明:在MS附加0.05mg/L TIBA,1mg/L BA的培养基上“NZ 188”初步的萌发胚状体“切头”后切口处可直接产生丛芽,出芽率为43%。“SC201”胚状体子叶块在MS附加0.5 mg/... 本文研究了中国木薯栽培种四种外植体通过器官发生再生植株的条件。结果表明:在MS附加0.05mg/L TIBA,1mg/L BA的培养基上“NZ 188”初步的萌发胚状体“切头”后切口处可直接产生丛芽,出芽率为43%。“SC201”胚状体子叶块在MS附加0.5 mg/L NAA,0.5mg/L BA的培养基上可直接出芽,出芽率为42%,在MS附加0.5mg/L IBA,1.5mg/L BA培养基上·出芽率为31%,AgNO_3和ABA单独使用或配合使用均不利于芽的再生。“NZ188”胚状体下胚轴在MS附加0.5mg/LNAA,0.5mg/L BA的培养基上形成的愈伤组织转入MS附加1mg/L NAA,2mg/L BA的培养基上,3周后大多数愈伤组织有绿点出现、仅4.4%外植体分化出芽。“HZ188”无菌苗茎段接种在MS附加0.05mg/L TIBA,2mg/LBA的固体培养基上,2周后形成大量愈伤组织,4周后仅见一块愈伤组织分化出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再生植株 器官发生
下载PDF
杜仲成熟胚器官发生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征 金晓玲 +1 位作者 刘雪梅 伍江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83,93,共6页
为探索杜仲成熟配器官发生途径,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以杜仲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小苗生根以及生根苗的炼苗移栽等过程。结果表明:杜仲成熟胚具有直接器官发生途径和间接器官发生两种途径。... 为探索杜仲成熟配器官发生途径,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以杜仲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小苗生根以及生根苗的炼苗移栽等过程。结果表明:杜仲成熟胚具有直接器官发生途径和间接器官发生两种途径。直接器官发生途径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0.5mg/L)+NAA(0.1mg/L),诱导率最高80%;间接器官发生途径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BA(2.0 mg/L)+NAA(2.5mg/L),诱导率为70%,从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基为MS+BA(1.0 mg/L)+NAA(0.05 mg/L),诱导率80%;生根培养基为1/2MS,生根率80%;移栽基质为等量的泥炭土和珍珠岩混合物,移栽成活率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器官发生途径 诱导 增殖 生根
下载PDF
芝麻下胚轴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器官发生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明军 张嘉宝 +2 位作者 王秋香 杨建伟 王志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61-64,共4页
本文研究了五种植物激素对芝麻下胚轴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器官发生的影响.研究表明:(1)2.4-D或NAA(1mg/L)+BA或KT(0.smg/L),2.4-D(0.5-1mg/L)和NAA(05-1mg/L)对愈伤组织... 本文研究了五种植物激素对芝麻下胚轴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器官发生的影响.研究表明:(1)2.4-D或NAA(1mg/L)+BA或KT(0.smg/L),2.4-D(0.5-1mg/L)和NAA(05-1mg/L)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2)BA或KT(0.5-1mg/L)可促进下胚轴芽丛的形成(3)NAA(0.5-1mg/L)、IAA(0.5-1mg/L)和KT(0.5-1mg/L)对下胚轴根的形成最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愈伤组织 器官发生 胚轴
下载PDF
数珠珊瑚(商陆科)的花器官发生(英文) 被引量:9
18
作者 郑宏春 路安民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76-483,共8页
对数珠珊瑚的花器官发生和子房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 1 数珠珊瑚花被呈 2 / 5螺旋状发生 ,远轴侧的 1枚先发生 ,其次为近轴侧的 1枚发生 ,最后侧方的 2枚花被几乎同时发生 ,第 3枚花被在靠近第 1枚的位置发生 ,第 2枚和第 ... 对数珠珊瑚的花器官发生和子房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 1 数珠珊瑚花被呈 2 / 5螺旋状发生 ,远轴侧的 1枚先发生 ,其次为近轴侧的 1枚发生 ,最后侧方的 2枚花被几乎同时发生 ,第 3枚花被在靠近第 1枚的位置发生 ,第 2枚和第 3枚之间有 1个空隙 ; 2 4枚雄蕊是同时发生的 ; 3 心皮发生于分生组织的远轴侧 ,心皮原基形成后 ,向上向轴生长 ,在子房成熟前在近轴侧非正中位形成 1个孔 ,该孔为心皮最终愈合前的残迹 ,到子房成熟时 ,因子房的生长孔被挤压缩小 ,在进一步的生长过程中愈合 .子房由 1枚心皮构成 ; 4 从子房发育过程的切片看 ,该植物的胚珠是在子房发生后不久发生的 ,子房上的圆孔形成时 ,从近轴侧的分生组织发生胚珠原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珠珊瑚 商陆科 器官发生 子房结构
下载PDF
火百合子房薄层培养器官发生的细胞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祖富 艾素云 +1 位作者 杨美纯 黎兆安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83-886,共4页
以火百合(Lilium‘StarGazer’)子房薄层组织为外植体,接种在附加BA2·0mg·L-1和NAA0·2mg·L-1的MS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及器官。经细胞组织学观察表明:细胞启动及愈伤组织产生于外植体近轴面和侧面的切口边缘及内... 以火百合(Lilium‘StarGazer’)子房薄层组织为外植体,接种在附加BA2·0mg·L-1和NAA0·2mg·L-1的MS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及器官。经细胞组织学观察表明:细胞启动及愈伤组织产生于外植体近轴面和侧面的切口边缘及内方,继而形成瘤状、棒状及胚珠状的突起,之后从这些愈伤组织分化形成器官。火百合子房薄层培养中器官发生有3种方式:①在愈伤组织表面形成芽;②在愈伤组织内部或近表面形成根;③在同一块愈伤组织表面形成芽,内部形成根,再通过维管系统连成1个完整的植株原始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子房 薄层培养 器官发生
下载PDF
直接器官发生途径的榉树微繁体系建立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雪梅 罗雪梅 +1 位作者 王征 金晓玲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21,共5页
为了建立通过直接器官发生途径的榉树微繁技术体系,以当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榉树不定芽的直接诱导试验.结果表明:适合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BA2.25—4.50μmol/L,有效芽诱导率达到76.67%;继代增殖培养的培养基为M... 为了建立通过直接器官发生途径的榉树微繁技术体系,以当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榉树不定芽的直接诱导试验.结果表明:适合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BA2.25—4.50μmol/L,有效芽诱导率达到76.67%;继代增殖培养的培养基为MS+BA2.25μmol/L,增殖系数为5.1;壮苗培养基为MS+BA2.25μmol/L+GA31.45μmol/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2.69μmol/L+活性炭0.1g·L^-1,生根率77.78%,生根数达4.5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榉树 不定芽 直接器官发生 再生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