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假单胞菌噬菌体裂解酶生物信息挖掘与系统分析
1
作者 惠潇然 黄振华 +6 位作者 刘静 吴倩 许天明 段为旦 潘迎捷 赵勇 张昭寰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是一类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菌。噬菌体裂解酶具有高效裂解活性和靶向性等特征,可作为有效控制假单胞菌属细菌的新型抗菌剂。随着组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噬菌体的基因组信息得到破译,为噬菌体裂解酶...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是一类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菌。噬菌体裂解酶具有高效裂解活性和靶向性等特征,可作为有效控制假单胞菌属细菌的新型抗菌剂。随着组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噬菌体的基因组信息得到破译,为噬菌体裂解酶生物信息的挖掘提供了数据资源。本研究基于NCBI等数据库,深入挖掘假单胞菌噬菌体裂解酶的理化参数、核心结构域、三维结构等生物信息。结果表明,共筛选获得了81个噬菌体裂解酶序列,此类裂解酶大多为亲水蛋白(80/81),均具有较高的等电点,蛋白总体带正电。在所筛选的裂解酶序列中,共发掘9个保守结构域,分别为Lyz-like super family、yz_endolysin_autolysin、Muramidase、PGRP super family、NlpC/P60、LT-like、Phage_lysis Superfamily、PG_binding_1、PG_binding_3。同源建模分析发现,裂解酶末端α-螺旋上均分布一定的正电荷基团,预测该结构可能赋予其穿透假单胞菌外膜的功能。本研究为假单胞菌噬菌体裂解酶的设计、改造和生产提供理论支撑,为假单胞菌的靶向防控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噬菌体裂解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构 功能预测
下载PDF
噬菌体裂解酶TSPph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及该过程转录组变化
2
作者 李鑫 慈百全 +1 位作者 王佳佳 王峰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3,共10页
研究噬菌体裂解酶对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BBF)的作用效果及转录机制。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常见的易形成生物被膜的致病微生物,生物被膜的形成给临... 研究噬菌体裂解酶对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BBF)的作用效果及转录机制。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常见的易形成生物被膜的致病微生物,生物被膜的形成给临床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和医疗设备表面细菌的清除带来很大的困难。使用结晶紫染色法、XTT(2,3-BIS(2-methoxy-4-nitro-5-sulfonyl)-2H-tetrazolium-5-carboxanilide)实验、荧光显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e,F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等方法研究噬菌体裂解酶TSPph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效果,利用转录组测序得到噬菌体裂解酶TSPphg降解和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过程中的差异基因,并采用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获取其关键模块,进行GO功能注释,并构建其调控因子网络。纯化获得噬菌体裂解酶TSPphg重组蛋白,实验中发现噬菌体裂解酶TSPph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显微镜下观察到作用后的生物被膜密度显著变小,说明其能达到清除细菌生物被膜的效果。进而通过转录组和WGCNA分析揭示了其中的关键调控模块及分子网络。裂解酶TSPphg显示了良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抑制效果,解析出了该过程中的差异基因、特征性调控模块及核心因子网络,为抗生素替代、生物被膜的清除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被膜 金黄色葡萄球菌 噬菌体裂解酶 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代谢通路 核心驱动因子
下载PDF
普通变形杆菌噬菌体裂解酶Lys66的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尹红梅 侯忠余 +1 位作者 王金丽 唐俊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5,共7页
目的:对一株新型普通变形杆菌噬菌体中的裂解酶Lys66进行基因克隆、蛋白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方法:将噬菌体全基因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对比,挖掘出裂解酶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克隆,进一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蛋白并纯化,探究其抑菌效... 目的:对一株新型普通变形杆菌噬菌体中的裂解酶Lys66进行基因克隆、蛋白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方法:将噬菌体全基因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对比,挖掘出裂解酶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克隆,进一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蛋白并纯化,探究其抑菌效果。结果:通过比对挖掘出与裂解酶相似度较高的基因序列,大小为393 bp;利用ExPAsy Bioinformatics Resource Portal预测裂解酶的分子质量为15.20 kDa,等电点为9.40,由130个氨基酸组成,将优化的合成基因构建到载体pET-32α中,得到重组质粒pET-32α-lys66,并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诱导其表达,经纯化验证后,获得1.86 mg/mL的重组裂解酶Lys66蛋白。裂解酶Lys66在平板上的抑菌圈直径为19.30 mm;对15株受试菌株中的13株经氯仿处理的革兰氏阴性菌均表现出裂解活性,宿主谱较广。Lys66(1.89 mg/mL)与乙二胺四乙酸(1 mmol/L)联用,2 h后OD_(600 nm)下降0.61,抑菌效果较好。结论:本研究重组表达的裂解酶Lys66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抗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杆菌 噬菌体裂解酶 抗菌剂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噬菌体裂解酶基因Lys BT1在普通小球藻中的表达
4
作者 束忠涛 王冉 +4 位作者 沈元朝 张汉泽 朱树娇 王姝璇 孙利厂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4-739,共6页
噬菌体裂解酶因高效、安全的杀菌特性成为潜在的抗菌药物,并受到广泛关注。本试验在前期通过基因表达制备高效噬菌体裂解酶Lys BT1的基础上,深度解析Lys BT1与细菌上裂解酶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构特点,成功构建出质粒pCAMBIA 1301-BT1。将... 噬菌体裂解酶因高效、安全的杀菌特性成为潜在的抗菌药物,并受到广泛关注。本试验在前期通过基因表达制备高效噬菌体裂解酶Lys BT1的基础上,深度解析Lys BT1与细菌上裂解酶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构特点,成功构建出质粒pCAMBIA 1301-BT1。将该质粒通过电转化的方式导入普通小球藻中,电转条件为:电场强度1.5 kV、脉冲距离2 mm、脉冲时间0.2 ms,瞬时表达后成功进行了活性测定,从而验证了普通小球藻作为裂解酶表达载体的可行性,为噬菌体裂解酶的表达系统研发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裂解酶 小球藻 电转化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噬菌体裂解酶抑菌功能与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曹晏文 刘丰铭 乔明强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2期74-78,共5页
近年来,食品工业微生物污染和医疗领域耐药菌问题的频频出现,使得新型高效的天然防腐剂及抗菌药物的开发成为研究热点。噬菌体裂解酶是一类细菌细胞壁水解酶,可通过水解细菌细胞壁使细菌裂解进而抑制细菌生长,具有高效裂解性和高度特异... 近年来,食品工业微生物污染和医疗领域耐药菌问题的频频出现,使得新型高效的天然防腐剂及抗菌药物的开发成为研究热点。噬菌体裂解酶是一类细菌细胞壁水解酶,可通过水解细菌细胞壁使细菌裂解进而抑制细菌生长,具有高效裂解性和高度特异性。研究发现,噬菌体裂解酶能够抑制食品中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但不破坏食品中其他微生物群落,以及食品的结构和感官;同时研究表明,噬菌体裂解酶可裂解部分对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具有作为新型食品安全制剂的潜力。主要对噬菌体裂解酶的抑菌功能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噬菌体裂解酶在食品工业及医疗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裂解酶 食品工业微生物污染 医疗耐药菌 抑菌作用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噬菌体裂解酶LysF23s2和LysH256D1的表达及活性分析
6
作者 石甜 史聪聪 +2 位作者 衡冰冰 夏海 周敏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0-17,共8页
由于副溶血弧菌对食品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噬菌体及其裂解酶能够迅速、高效杀灭细菌,不易导致细菌耐药性,成为可替代抗生素的新型抑菌剂。该文将两种副溶血弧菌噬菌体裂解酶通过BL21和T7表达体系... 由于副溶血弧菌对食品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噬菌体及其裂解酶能够迅速、高效杀灭细菌,不易导致细菌耐药性,成为可替代抗生素的新型抑菌剂。该文将两种副溶血弧菌噬菌体裂解酶通过BL21和T7表达体系在16℃、37℃下进行表达,成功表达并纯化裂解酶后,分析了裂解酶对副溶血弧菌的裂解能力、酶的热稳定性以及金属离子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ysF23s2和LysH256D1在BL21中低温诱导时,有更高浓度的表达。LysF23s2和LysH256D1在浓度为10μmol/L时对宿主细菌的裂解率分别达到了75.24%和71.00%。在90℃处理30 min后,LysF23s2和LysH256D1的裂解率降至10.00%和8.82%,仍保持了一定活性。Na^(2+)、Ca^(2+)和Zn^(2+)对LysF23s2和LysH256D1的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该研究通过大肠杆菌体系表达能够裂解副溶血弧菌的噬菌体裂解酶LysF23s2和LysH256D1,得到了两种具有较好的裂解活性和耐热性的裂解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噬菌体裂解酶 学表征
下载PDF
噬菌体裂解酶作为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铮 沈文彬 +3 位作者 张浩天 么娆 崔泽林 何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8-373,共6页
传统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日益突出,促使人们开始寻求更好的新型抗菌物质。噬菌体裂解酶是由双链DNA噬菌体编码、依靠宿主菌合成的酶,其能特异、高效地水解细菌的细胞壁,使细菌裂解死亡。噬菌体裂解酶在体外及动物体内模型实验中显示出良... 传统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日益突出,促使人们开始寻求更好的新型抗菌物质。噬菌体裂解酶是由双链DNA噬菌体编码、依靠宿主菌合成的酶,其能特异、高效地水解细菌的细胞壁,使细菌裂解死亡。噬菌体裂解酶在体外及动物体内模型实验中显示出良好的杀菌作用,且至今尚无直接对人体产生毒性的报道,噬菌体裂解酶的特性使其在预防、治疗细菌感染方面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裂解酶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炭疽杆菌噬菌体裂解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晓静 张豪 +5 位作者 付学奇 李彦英 陈璟 李玉玲 方宏清 陈惠鹏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6-219,共4页
利用PCR方法扩增炭疽杆菌噬菌体裂解酶 (γlysin)基因 ,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 2b中 ,经菌落PCR筛选、序列测定和酶切鉴定证实表达载体pET2 2b -γlysin构建成功 ,并在EscherichiacoliBL2 1(DE3)中获得了高表达。目的蛋白约占菌体... 利用PCR方法扩增炭疽杆菌噬菌体裂解酶 (γlysin)基因 ,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 2b中 ,经菌落PCR筛选、序列测定和酶切鉴定证实表达载体pET2 2b -γlysin构建成功 ,并在EscherichiacoliBL2 1(DE3)中获得了高表达。目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4 0 % ,5L发酵罐中的产酶水平高达 15g L。菌体经超声破碎 ,制备无细胞抽提液 ,StreamlineSP和SPHP柱层析以及SephacrylS- 10 0凝胶过滤三步纯化 ,得到分子量为 2 7kD单一条带的目的蛋白 ,薄层扫描分析显示其纯度大于 95 %。目的蛋白的收率为 19 1% ,纯化倍数为 35 0。生物活性鉴定重组的γ噬菌体裂解酶具有特异性 :可快速裂解炭疽杆菌 ,比活为 14 0 0u mg左右 ;而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蜡样芽孢杆菌没有裂解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裂解酶 炭疽杆菌 大肠杆菌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噬菌体裂解酶CPL-1的克隆表达、纯化和抑菌活性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陆海荣 黄晋江 +3 位作者 李斌宾 吴宏宇 陆敏 黄青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肺炎链球菌噬菌体裂解酶CPL-1。方法根据大肠埃希菌密码子偏爱性合成一段编码cpl-1的基因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出表达质粒pET28a-cpl-1,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结果重组CPL-1在大...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肺炎链球菌噬菌体裂解酶CPL-1。方法根据大肠埃希菌密码子偏爱性合成一段编码cpl-1的基因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出表达质粒pET28a-cpl-1,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结果重组CPL-1在大肠埃希菌中以可溶形式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经胆碱类似物DEAE亲和纯化后,重组CPL-1的纯度大于97%。经体外抑菌活性试验证明其对肺炎链球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结论噬菌体裂解酶CPL-1的开发利用为预防和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噬菌体裂解酶 大肠埃希菌
下载PDF
一种新型抗菌剂——噬菌体裂解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杜丽娟 杨婷 +1 位作者 张宗德 郭述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83-887,共5页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给临床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带来严峻的挑战,新型抗菌药及制剂的研制与开发迫在眉睫。噬菌体裂解酶是由双链DNA噬菌体感染后期表达的、能裂解细菌细胞壁的一类蛋白水解酶。近年来对噬菌体裂解酶...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给临床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带来严峻的挑战,新型抗菌药及制剂的研制与开发迫在眉睫。噬菌体裂解酶是由双链DNA噬菌体感染后期表达的、能裂解细菌细胞壁的一类蛋白水解酶。近年来对噬菌体裂解酶研究显示其在原核细胞中能得到成功克隆表达,且表达的裂解酶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杀菌作用。大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裂解酶制剂能特异性抗宿主菌,抗菌作用迅速,对机体安全、无害,且裂解酶之间以及与传统的抗菌剂之间具有协同杀菌作用。噬菌体裂解酶的这些特性使其在临床治疗耐药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裂解酶 基因重组 克隆表达 感染 抗菌剂
原文传递
噬菌体裂解酶结构特征、重组策略及其在控制食源性致病菌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振华 张昭寰 +5 位作者 童金蓉 吴倩 刘静 刘海泉 潘迎捷 赵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15-324,共10页
持续的全球食源性疾病和耐药细菌的广泛流行,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迫切需要研发新型杀菌、控菌技术。噬菌体裂解酶是大部分裂性噬菌体在裂解期释放一种活性蛋白,能够有效裂解宿主细胞壁,已被证明可应用于食品供应链的... 持续的全球食源性疾病和耐药细菌的广泛流行,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迫切需要研发新型杀菌、控菌技术。噬菌体裂解酶是大部分裂性噬菌体在裂解期释放一种活性蛋白,能够有效裂解宿主细胞壁,已被证明可应用于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控制食源性致病菌风险。天然噬菌体裂解酶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和强烈的裂解活性,能破坏细菌生物被膜,而且具备绿色安全、不易产生耐药等优势。同时,噬菌体裂解酶具有模块化结构特点,运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将其重组,可增强其裂解活性、提高稳定性以及靶向性。本综述系统地描述了噬菌体裂解酶的模块化结构特征及作用位点,讨论了噬菌体裂解酶的重组策略和方法,总结了天然噬菌体裂解酶在控制食源性致病菌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噬菌体裂解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食源性致病菌及其耐药性的有效控制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裂解酶 食源性致病菌 耐药性 结构特征 重组策略
下载PDF
提高噬菌体裂解酶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渠坤丽 徐永平 +5 位作者 李振 张建成 宋亚雄 付丽娜 王丽丽 李晓宇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88-93,共6页
随着细菌耐药性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寻求新型抗菌制剂。噬菌体裂解酶是一种由ds DNA噬菌体编码的水解酶,能高效特异性地裂解细菌细胞壁且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由于天然裂解酶具有宿主谱窄,不能裂解革兰阴性菌等缺点,研究者对裂解... 随着细菌耐药性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寻求新型抗菌制剂。噬菌体裂解酶是一种由ds DNA噬菌体编码的水解酶,能高效特异性地裂解细菌细胞壁且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由于天然裂解酶具有宿主谱窄,不能裂解革兰阴性菌等缺点,研究者对裂解酶进行了大量的设计改造。本研究主要对提高噬菌体裂解酶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噬菌体裂解酶 抗菌活性 抗生素
下载PDF
噬菌体裂解酶Lysep3的毕赤酵母重组表达和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闫伟 杨娜 +5 位作者 毛若雨 王秀敏 郝娅 马炫炫 滕达 王建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8-1027,共10页
试验以突破噬菌体裂解酶Lysep3应用瓶颈为切入点,采用酵母表达系统对其进行重组表达以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初步探究其体外抗菌活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试验提供数据参考。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爱性优化并合成Lysep 3基因,将其连接至表... 试验以突破噬菌体裂解酶Lysep3应用瓶颈为切入点,采用酵母表达系统对其进行重组表达以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初步探究其体外抗菌活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试验提供数据参考。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爱性优化并合成Lysep 3基因,将其连接至表达载体pPICZαA。经菌落PCR和测序验证后,将线性化重组载体pPICZαA-Lysep3电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X-33。重组酵母转化子经菌落PCR和摇瓶水平甲醇诱导重组蛋白初筛后,在5 L发酵罐中高密度发酵,发酵上清液经His-trap HPGE纯化柱纯化。通过抑菌试验和浊度试验进行rLysep3的抑菌活性分析,通过测定rLysep3对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毒性和小鼠血红细胞溶血性进行rLysep3的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菌在5 L发酵罐中甲醇诱导120 h后Lysep3的表达量达749.2 mg/L。抑菌活性分析发现,rLysep3对肠炎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猪葡萄球菌及无乳链球菌均具有抑菌活性,且rLysep3可与EDTA联合作用使肠炎沙门氏菌菌落数下降1.6~1.7个数量级。此外,细胞毒性试验发现,rLysep3在1024μg/mL浓度下细胞存活率仍可达78.75%;溶血性分析显示,1024μg/mL浓度下溶血率仅为1.58%。上述结果证明,通过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实现了Lysep3的重组表达,rLysep3具有体外抑菌活性,且具低细胞毒性和低溶血性。从抗菌活性、产业化制备及安全性等方面初步显示出rLysep3具有开发为临床治疗禽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新型抗菌药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裂解酶Lysep3 毕赤酵母 重组表达 肠炎沙门氏菌 抗菌活性
下载PDF
李斯特菌噬菌体裂解酶CBD蛋白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葛怀娜 刘珊娜 +1 位作者 刘金福 范志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34-237,共4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噬菌体的裂解酶中细胞壁结合结构域(CBD)能够特异识别李斯特菌细胞。本研究将CBDP40基因扩增后插入p ET32a(+)载体,导入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获得重组菌株,并对其进行IPTG诱导表达,分析重组蛋白的活性。聚丙烯酰胺凝...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噬菌体的裂解酶中细胞壁结合结构域(CBD)能够特异识别李斯特菌细胞。本研究将CBDP40基因扩增后插入p ET32a(+)载体,导入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获得重组菌株,并对其进行IPTG诱导表达,分析重组蛋白的活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表明,经0.1 mmol/L IPTG诱导的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在38 ku处有明显诱导条带,与预期蛋白分子量相符。经过超声细胞破碎,重组蛋白CBDP40分布在上清液中,通过镍离子螯合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洗脱后的蛋白浓度为0.908 mg/m L。经菌体结合和间接ELISA验证,重组蛋白CBDP40具有生物学活性,即对李斯特菌具有识别功能。CBD蛋白的重组表达、纯化及其活性验证,为深入研究裂解酶的理化性质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噬菌体裂解酶 基因表达 亲和层析
原文传递
一种噬菌体裂解酶的抗龋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晶晶 陶庭亮 李宇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探讨噬菌体裂解酶ClyR对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和远缘链球菌(Streptococcus sobrinus,S.sobrinus)临床株的杀菌作用。方法:收集重度低龄儿童龋(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患者牙菌斑标本进行厌氧培... 目的:探讨噬菌体裂解酶ClyR对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和远缘链球菌(Streptococcus sobrinus,S.sobrinus)临床株的杀菌作用。方法:收集重度低龄儿童龋(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患者牙菌斑标本进行厌氧培养,通过菌落形态、生化鉴定、16S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获得的临床株进行鉴定。通过细菌浊度A600的降低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评价ClyR的杀菌效果。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初步探究ClyR的杀菌作用机制。结果:从分离得到的菌株中随机挑选10株S.mutans和10株S.sobrinus进行杀菌活性测试,50mg/L ClyR对8株S.mutans有明显杀菌作用,其MBC范围为125mg/L至>1000mg/L不等;对3株S.sobrinus有杀菌作用,其MBC范围为125~500mg/L不等。TEM观察结果表明ClyR可在细菌细胞壁上打孔,从而使细菌发生渗透性死亡。结论:ClyR对S.mutans和S.sobrinus均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但对S.mutans杀菌作用较S.sobrinus强,或许可以作为一种防龋药物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远缘链球菌 临床株 噬菌体裂解酶 龋病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裂解酶Ply187的CHAP结构域的表达及抗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蒙 陆海荣 黄青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2-238,共7页
噬菌体裂解酶是一种高效的抗菌蛋白,系统地分析噬菌体裂解酶催化域的活性,有助于设计高效杂合裂解酶。合成噬菌体裂解酶Ply187的CHAP催化结构域(CHAPPly187)基因,并构建表达载体p ET28a-CHAPPly187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IPTG诱... 噬菌体裂解酶是一种高效的抗菌蛋白,系统地分析噬菌体裂解酶催化域的活性,有助于设计高效杂合裂解酶。合成噬菌体裂解酶Ply187的CHAP催化结构域(CHAPPly187)基因,并构建表达载体p ET28a-CHAPPly187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和两步纯化,获得高纯度的CHAPPly187,再与溶葡萄球菌酶催化域(CATLysn)进行活性比较。比浊法检测显示CHAPPly187和CATLys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CHAPPly187具有更宽的抗菌谱,最适作用p H范围更大,对离子强度的耐受能力更好,易受EDTA的影响。低浓度的二价金属离子Ca2+、Mg2+、Mn2+对两种催化域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低浓度的Zn2+、Cu2+、Fe2+对它们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裂解酶 溶葡萄球菌 催化结构域 CHAP 抗菌活性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裂解酶的克隆表达及活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晨 李端华 +2 位作者 李进军 葛燕 王辂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74-878,889,共6页
为了研究使用酵母表达系统表达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裂解酶的效果,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将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裂解酶基因ly23克隆至酵母表达载体pSEP1和pSEP1alpha上,并分别转化至酿酒酵母细胞,对胞内... 为了研究使用酵母表达系统表达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裂解酶的效果,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将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裂解酶基因ly23克隆至酵母表达载体pSEP1和pSEP1alpha上,并分别转化至酿酒酵母细胞,对胞内表达及分泌表达重组噬菌体裂解酶LY23的表达水平及裂解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酿酒酵母表达系统分泌表达的LY23粗酶液处理10min后,铜绿假单胞菌菌液的OD620值下降约50%,且比浊法测定显示LY23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为显著且专一的裂解活性。本文研究使用酵母表达系统可分泌表达具备裂解活性的噬菌体裂解酶,可为后期探讨其分离纯化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噬菌体裂解酶 铜绿假单胞菌 酵母表达系统 分泌表达
下载PDF
噬菌体裂解酶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及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江宇航 辛维岗 +4 位作者 张关令 王峰 王春 张棋麟 林连兵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51,共6页
为评估噬菌体裂解酶作为一种替抗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禽生产的安全性及其应用潜能,将3日龄健康白羽肉鸡在饲喂基础饲粮上添加高剂量(200 mg/kg)、中剂量(100 mg/kg)和低剂量(50 mg/kg)的噬菌体裂解酶制剂(由TSPphg和MMPphg噬菌体裂解酶制... 为评估噬菌体裂解酶作为一种替抗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禽生产的安全性及其应用潜能,将3日龄健康白羽肉鸡在饲喂基础饲粮上添加高剂量(200 mg/kg)、中剂量(100 mg/kg)和低剂量(50 mg/kg)的噬菌体裂解酶制剂(由TSPphg和MMPphg噬菌体裂解酶制得),并将抗生素产品金霉素制剂以50μg/g的剂量添加到日粮中作为阳性对照,以基础日粮作为空白对照,记录试验开始28 d内白羽肉鸡料重比变化,采集28 d时各组白羽肉鸡的免疫器官(脾脏、法氏囊)和消化器官(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指数,并对血清中主要抗氧化酶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随着饲喂噬菌体裂解酶剂量的增加,白羽肉鸡料重比、空肠及回肠指数逐渐下降;血清中GSH-Px、CAT、SOD活性逐渐上升,与空白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白羽肉鸡血清中的CAT和SOD活性在中剂量组或高剂量组均显著高于金霉素制剂组(P<0.05)。结果表明:噬菌体裂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抗生素产品相比能更好地促进高于肠道吸收与畜禽免疫力,可作为一种良好的替抗饲料添加剂应用于肉鸡养殖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裂解酶 白羽肉鸡 生长性能 器官指数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广谱噬菌体裂解酶的获取及抗菌活性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猛 蔡大敏 +3 位作者 王景雨 王策 邵煜涵 穆红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33-37,共5页
目的获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广谱噬菌体裂解酶,并观察其抗菌活性。方法(1)取237株PA菌株,采用药敏实验筛选得到84株泛耐药PA菌株。采用噬菌斑测定法,将污水与10株泛耐药PA菌株混合培养,筛选得到9株泛耐药PA菌株噬菌体,并用84株泛耐... 目的获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广谱噬菌体裂解酶,并观察其抗菌活性。方法(1)取237株PA菌株,采用药敏实验筛选得到84株泛耐药PA菌株。采用噬菌斑测定法,将污水与10株泛耐药PA菌株混合培养,筛选得到9株泛耐药PA菌株噬菌体,并用84株泛耐药PA菌株,筛选出90%以上泛耐药PA菌株的广谱噬菌体。(2)采用Proteinase K裂解法及测序获取泛耐药PA菌株广谱噬菌体裂解酶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工具(ORF finder和BLAST)进行序列确认,获得泛耐药PA菌株广谱噬菌体裂解酶的基因序列(目标序列),将目标序列克隆、转化、诱导纯化后得到泛耐药PA广谱噬菌体裂解酶。取泛耐药PA菌株,将其均匀涂抹至2个培养基,分别滴加5、10μL泛耐药PA菌株广谱噬菌体裂解酶,培养24 h时观察培养基噬菌斑生长情况。结果得到泛耐药PA菌株广谱噬菌体EPA19及EPA19裂解酶lysEPA19。5、10μL的lysEPA19与泛耐药PA菌株混合培养后,培养基上均可见噬菌斑(5μL LysEPA19噬菌斑为11~13mm,10μL LysEPA19噬菌斑为23~27 mm)。结论成功筛选得到泛耐药PA广谱噬菌体裂解酶lysEPA19,可有效抑制泛耐药PA菌株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裂解酶 噬菌体 铜绿假单胞菌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下载PDF
噬菌体裂解酶LysP53漱口水的制备与评价
20
作者 赵晓苇 陈方圆 +1 位作者 危宏平 李宇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3-557,共5页
目的:开发一种含有噬菌体裂解酶LysP53的漱口水,并在体外评价其抗菌活性、细胞毒性和稳定性。方法:体外克隆、表达和纯化噬菌体裂解酶LysP53并制备成漱口水。通过杀菌活性测定、结晶紫染色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评价LysP53漱口水的杀... 目的:开发一种含有噬菌体裂解酶LysP53的漱口水,并在体外评价其抗菌活性、细胞毒性和稳定性。方法:体外克隆、表达和纯化噬菌体裂解酶LysP53并制备成漱口水。通过杀菌活性测定、结晶紫染色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评价LysP53漱口水的杀菌效果,细胞计数试剂盒-8试验(CCK-8)对其安全性进行体外评估,不同温度条件下对LysP53活性的影响评价其稳定性。结果:8μmol/L LysP53漱口水对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内氏放线菌有杀菌效果(P<0.05),而对常见共生菌口链球菌、轻链球菌、血链球菌抗菌活性较差(P>0.05)。在已形成的生物膜中应用LysP53漱口水,可使生物膜结构崩解,并有效减少活菌数量(P<0.05)。CCK-8显示各组之间细胞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LysP53漱口水分别储存于4、37、43、60、95℃1 h后的杀菌效率无差异,且仍显示出优良的杀菌活性。结论:LysP53漱口水表现出良好的抗菌、特异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作为常规口腔卫生措施,在预防龋齿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变形链球菌 噬菌体裂解酶 漱口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