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4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熵权TOPSIS和耦合协调模型的四川省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谢贤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7-277,共11页
[目的]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方面评价区域土地利用效益及其耦合关系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优化用地结构。[方法]以四川省21个地市州为研究对象,利用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了2010—2020年四川省土地利用效益... [目的]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方面评价区域土地利用效益及其耦合关系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优化用地结构。[方法]以四川省21个地市州为研究对象,利用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了2010—2020年四川省土地利用效益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基于GIS技术,分析了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及其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四川省各地市州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具有“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环境效益整体上具有上升趋势,分别表现为“西高东低”和“中东部高西部低”的空间格局;土地利用社会效益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具有“中部高两翼低”的空间格局;三大效益在空间均具有较显著的聚集特征。(2)四川省各地市州的土地利用耦合协调等级为4个,总体协调水平不高,以勉强协调为主,其次是濒临失调,具有“中间高两翼低”的空间格局,且耦合等级相同的城市聚集度较高,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等级在空间分布上需进一步改善。(3)影响四川省地利用效益大小的因子依次为社会>经济>社会经济>社会生态>生态环境效益系统;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关系主要受社会、经济效益单一因子影响,其次是社会经济复合因素,最后是社会生态复合因素的影响。[结论]四川省各地市州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异显著,总体的耦合协调水平处于较低等级,且耦合等级相同的城市聚集度较高,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调控城镇化的无序扩张,注重城市基础公共服务等设施的建设,增加城市环境建设投入,促进四川省土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间的协调发展,以期为提升四川省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土地利用效益 时空耦合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四川省大豆生产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
2
作者 常洁 林正雨 +1 位作者 高文波 杜兴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6-489,共14页
四川省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大豆种植的新兴地区和西南产区的重要组成,研究大豆生产格局对四川省落实粮食安全战略、推动西南地区大豆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2000—2020年四川省183个区市县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基... 四川省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大豆种植的新兴地区和西南产区的重要组成,研究大豆生产格局对四川省落实粮食安全战略、推动西南地区大豆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2000—2020年四川省183个区市县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基尼指数、地理集中度系数、空间转移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最优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大豆生产的时空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2000—2020年,四川省大豆产能波动上升,空间分布极不均衡,聚集水平逐步上升,并逐步向川中丘陵区集中;2)大豆生产存在较强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总体表现为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3)资源要素、比较收益、地理气候、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大豆生产格局变化的影响均高度显著,且呈现非线性增强、双因子增强的交互效应。资源要素投入、比较收益、海拔高程长期以来对大豆生产格局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呈波动上升趋势,气温、乡村家庭规模的影响力提升较快,交通条件、地区GDP的影响力则总体呈下降趋势,耕作制度长期以来驱动力最弱。基于此,四川省大豆生产应着力破解耕地资源细碎化与劳动力短缺等资源环境约束,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大豆生产机械化水平。通过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川豆单产,并进一步优化大豆生产、农机、服务、保险等环节的政策保障。同时,应重点关注气候变化引发的干旱等自然风险,健全农业领域自然灾害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以进一步强化大豆产业的综合风险抵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产量 粮食安全 时空格局 驱动因素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省NDVI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3
作者 陈浩 董廷旭 +2 位作者 马丽 林孝先 李勇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研究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空演化特征可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基于2000—2019年四川省NDVI遥感数据,通过趋势分析法探讨研究区NDVI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从时间尺度看,四川省NDVI总体呈增长趋势,N... 研究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空演化特征可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基于2000—2019年四川省NDVI遥感数据,通过趋势分析法探讨研究区NDVI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从时间尺度看,四川省NDVI总体呈增长趋势,NDVI绝对值高低与植物生长的物候时序相吻合,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从空间尺度看,NDVI增加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1.41%,其中,秋、冬两季是NDVI显著增长季节,其增长区域主要集中于青藏高原东缘地带.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龙门山和龙泉山所夹持的成都平原地带NDVI值总体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时空演化 趋势分析 地貌单元 四川省
下载PDF
加强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思考——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为例
4
作者 陈琳 蒋鹏 +3 位作者 郭小蛟 高必军 刘颖 陈伟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2期82-84,共3页
农业科技特派员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业新水平、打造农业示范样板、培育乡村新农人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为例,阐述了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特派员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科技... 农业科技特派员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业新水平、打造农业示范样板、培育乡村新农人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为例,阐述了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特派员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科技特派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树立科学服务观念、强化精准对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健全管理运作模式等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对策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 科技特派员 科技支撑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下载PDF
四川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占用耕地的时空特征
5
作者 谢贤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2-349,共8页
[目的]研究四川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占用耕地的时空特征,为保护四川省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区域内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数据和GIS技术,分析了2000—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占用过程... [目的]研究四川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占用耕地的时空特征,为保护四川省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区域内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数据和GIS技术,分析了2000—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占用过程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20年间四川省城市建设用地持续扩张,增加了3260.56 km^(2),增长率达到110.34%,其中新增建设用地2 900.34 km^(2)流转于耕地,耕地是四川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来源,建设用地持续扩张不断蚕食城市周边耕地资源,进而有可能威胁到区域的粮食生产安全;四川省建设用地扩张在空间上具有集中分布的特征,各地市州建设用地扩张空间差异显著,扩张建设用地分布表现为以成都市为中心的高值区,然后向东部城市呈面状逐渐蔓延,而西部城市呈零星点状分布的特点;四川省建设用地扩张高度依赖对耕地的占用,近年来,虽然四川省积极推行粮食生产结构优化措施,持续实施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结论]总体上,四川省耕地面积的减少对粮食产量形成的影响程度不大,但建设用地扩张继续占用耕地加大的趋势假如得不到有效遏制,对未来粮食生产安全仍会构成潜在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建设用地扩张 耕地占用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粮食安全
下载PDF
四川省猕猴桃病虫害发生、用药现状及安全风险
6
作者 朱建义 崔永亮 +4 位作者 吕玉梅 赵浩宇 刘胜男 黄静 周小刚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67-71,共5页
随着猕猴桃种植区域和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日趋突出,成为制约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四川省猕猴桃主要病虫害用药现状、安全风险,通过科研院所调研、主产区实地走访和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组织开展了四川省猕猴桃病... 随着猕猴桃种植区域和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日趋突出,成为制约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四川省猕猴桃主要病虫害用药现状、安全风险,通过科研院所调研、主产区实地走访和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组织开展了四川省猕猴桃病虫害发生、用药现状及安全风险专项调研工作,以期为四川省猕猴桃的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病虫害 用药现状 安全风险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省三州地区鸡遗传资源情况调查
7
作者 余春林 尹华东 +3 位作者 吴锦波 邱莫寒 熊霞 杨朝武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5-6,共2页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三州)分别位于四川西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幅员面积占全省60%左右。长期交通不便,诸多高山、深谷、河流等形成了天然屏障,加上复杂的气候条件、多元化的少数民族文化,使...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三州)分别位于四川西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幅员面积占全省60%左右。长期交通不便,诸多高山、深谷、河流等形成了天然屏障,加上复杂的气候条件、多元化的少数民族文化,使三州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鸡种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屏障 遗传资源 畜牧业发展 凉山彝族自治州 四川西北部 甘孜藏族自治州 区域经济发展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的路径探索
8
作者 程强 傅益霖 +1 位作者 彭春 刘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6-24,共9页
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业、产业等园区是碳排放集中区域,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是四川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当前,四川省碳排放的主要特点是:碳排放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业、产业等园区是碳排放集中区域,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是四川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当前,四川省碳排放的主要特点是:碳排放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工业是碳排放的核心产业领域;煤炭消费碳排放量占据主导地位;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正在逐年提高。为了推动和优化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为未来经济增长提供可持续的动力,应通过实施园区差异化建设、推动产业低碳转型、重视降碳技术研发应用、数字赋能碳排管理、积极布局生态碳汇等举措,不断推动四川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低碳 近零碳排放 产业园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省红色旅游景点空间格局及旅游路径优化
9
作者 陈岚 赵洁雅 +1 位作者 谭林 詹昭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2期91-96,共6页
以四川省为例,利用核密度、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其红色旅游景点空间分布格局,进一步探索旅游优化路径。结果表明,四川省红色旅游景点呈集聚分布态势,主要集中在成都-广元-宜宾-雅安等地,形成了“两带三团四心”的双“C”型空间格局。... 以四川省为例,利用核密度、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其红色旅游景点空间分布格局,进一步探索旅游优化路径。结果表明,四川省红色旅游景点呈集聚分布态势,主要集中在成都-广元-宜宾-雅安等地,形成了“两带三团四心”的双“C”型空间格局。热点区和次热点区占据四川省红色旅游景点空间区域的主要部分,空间关联性差异明显,区域发展均衡程度不高。基于红色旅游景点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各地资源属性,从顶层规划设计、旅游空间结构和红色产品策划三个维度提出了旅游开发的优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景点 空间格局特征 旅游开发路径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省樟科一新记录种——红楠
10
作者 高刚 蔡义平 +2 位作者 谢纯洋 手木晓英 陈绪言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33-134,共2页
报道了四川樟科植物新记录种——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 Sieb.et Zucc.)。凭证标本存于宜宾学院植物标本室(KQ-1-012)。此次发现拓宽了该植物的分布区域,进一步丰富了四川省樟科植物物种多样性。
关键词 红楠 樟科 新记录 四川省
下载PDF
考虑泥沙因子的四川省山洪风险评价研究
11
作者 元媛 金中武 +2 位作者 曾鑫 江曦 郭超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3期16-22,共7页
近年来,山洪灾害频发高发,为进一步提高山洪灾害预警防控水平,提出将泥沙因子纳入山洪风险评价中。以四川省为例,从洪水危险性、脆弱性和防灾能力3个方面选取12个山洪风险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山洪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分别建立了不考... 近年来,山洪灾害频发高发,为进一步提高山洪灾害预警防控水平,提出将泥沙因子纳入山洪风险评价中。以四川省为例,从洪水危险性、脆弱性和防灾能力3个方面选取12个山洪风险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山洪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分别建立了不考虑泥沙因子和考虑泥沙因子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泥沙因子对山洪危险性和风险性有较大影响。不考虑泥沙因子的模型将低估山洪高风险、较高风险区域和中等风险区面积,而高估低风险、较低风险区域面积。研究成果可为山洪风险评价与灾害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风险评价 泥沙因子 层次分析法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省报春花科一新记录种——习水报春
12
作者 高刚 刘星雨 +4 位作者 陈绪言 黄玫 蒋志敏 刁嘉仪 龚小露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1期60-61,共2页
本文报道了报春花科报春花属习水报春在四川省的地理新分布,简述了该种的形态特征、补充了形态图像,并与黔西报春和似绒毛报春在形态特征上进行了详细地比较。这一发现丰富了四川的生物多样性资料,也为日后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习水报春 四川省 新记录
下载PDF
四川省区域康养旅游发展的动因、现状与对策
13
作者 李杰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1-76,共6页
康养旅游的异军突起和强劲发展,是康养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凸显了社会大众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发展康养旅游的优越资源条件和强大的现实需求。目前来看,我国康养旅游还是一片蓝海,有着巨大的发... 康养旅游的异军突起和强劲发展,是康养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凸显了社会大众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发展康养旅游的优越资源条件和强大的现实需求。目前来看,我国康养旅游还是一片蓝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以四川省康养旅游发展为主线,探讨区域康养旅游发展的动因、现状,因地制宜提出了几大策略:顶层设计持续发力,提高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供给效率;深挖区域特色资源,不断创新开发特色康养旅游的品牌产品;强化医疗技术创新,提高康养旅游医疗服务供给水平;加快信息化技术运用,探索构建智慧康养旅游产业的新模式。以期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康养旅游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康养旅游 政策供给 医疗技术创新 智慧康养旅游
下载PDF
四川省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建议
14
作者 邓自圆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4期14-17,共4页
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为开展种业科技创新、实现种源自主可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基础,也对做好“土特产”大文章、推动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是全国种质资源大省,本文作者以强化生物育种和推动特... 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为开展种业科技创新、实现种源自主可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基础,也对做好“土特产”大文章、推动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是全国种质资源大省,本文作者以强化生物育种和推动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产业化利用相结合为视角,对四川省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作物 种质资源 保护利用 四川省
下载PDF
2024年四川省家蚕育种学术交流会在南充举行
15
《四川蚕业》 2024年第1期62-62,共1页
3月20-22日,四川省家蚕育种学术交流会在南充天胜酒店举行。会议由四川省蚕丝学会主办,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四川省蚕丝学会蚕种专业委员会承办。四川省蚕丝学会副理事长杨远萍、苏茂科、陈谷,以及来自全省... 3月20-22日,四川省家蚕育种学术交流会在南充天胜酒店举行。会议由四川省蚕丝学会主办,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四川省蚕丝学会蚕种专业委员会承办。四川省蚕丝学会副理事长杨远萍、苏茂科、陈谷,以及来自全省家蚕育种科研、蚕种繁育、蚕种应用等单位的代表7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理事长谢忠良同志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育种 蚕业研究所 蚕种场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四川省蚕丝学会 南充
下载PDF
四川省档案馆传达学习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精神
16
作者 王月 《四川档案》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2月4日,四川省档案馆召开馆务会,传达学习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中央办公厅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孟祥锋讲话精神和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王绍忠作的工作报告。馆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机关各处(室)、直属单... 2月4日,四川省档案馆召开馆务会,传达学习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中央办公厅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孟祥锋讲话精神和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王绍忠作的工作报告。馆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指出,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全面回顾总结2023年档案工作,对四川省档案馆牵头发起的“长江黄河流域红色珍档联展”作出肯定;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对“与四川省档案学校合作建设国家档案人才培训基地”提出要求;四川省档案馆档案编研处等60个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和44名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获表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档案馆 档案系统 档案馆馆长 档案局局长 档案编研 直属单位 四川省档案学校 表彰先进
下载PDF
四川省不同学历流动人口的省内迁移空间格局、影响机制及迁移模式
17
作者 唐晨珂 刘颖 +3 位作者 李晓梅 李莉 彭立 张少尧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65-376,共12页
近年来,不同学历流动人口的迁移决策及其差异逐渐显现,流动人口内部已经分化出高学历流动人口与低学历流动人口两大群体,高学历流动人口数量的上升促进了流动人口省内迁移趋势的增强.四川省是西部地区人口流出大省,近年来省内迁移人口... 近年来,不同学历流动人口的迁移决策及其差异逐渐显现,流动人口内部已经分化出高学历流动人口与低学历流动人口两大群体,高学历流动人口数量的上升促进了流动人口省内迁移趋势的增强.四川省是西部地区人口流出大省,近年来省内迁移人口呈现增长趋势,其人口迁移具有典型性.因此,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迁移流、变异系数和logistic回归对四川省不同学历流动人口的省内迁移空间格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四川省不同学历人口的省内迁移模式.结果表明:1)成都市对省内高学历流动人口与低学历流动人口的集聚效应明显,并且对高学历人群的集聚效应更强,其影响的辐射范围更广;除成都以外的其他地级市仅对低学历流动人口产生弱集聚效应,高学历流动人口对其没有明显偏好.2)低学历流动人口更倾向于跨省迁移,而高学历流动人口更倾向于省内迁移,并且大学专科学历人群与省内跨市迁移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3)高学历人群与低学历人群的迁入意愿均会受到个体因素与区域因素的影响,低学历人群受个人发展因素的影响较大,区域因素对其影响较小;而高学历人群受心理融入因素与区域发展因素的影响均显著.整体而言,高学历人群对城市发展的关注程度高于对个人发展的关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差异 教育异质性 省内迁移 迁移模式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省被子植物新资料
18
作者 梁洁 胡君 +3 位作者 罗垚 刘庆 刘秋蓉 程新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确定了四川省被子植物新记录10种,分别为岩芋〔Remusatia vivipara(Lodd.)Schott〕、昆明冬青(Ilex kunmingensis H.W.Li ex Y.R.Li)、孩儿草〔Rungia pectinata(Linn.)Nees〕、粗毛藤〔Cnesmone mairei(Lé...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确定了四川省被子植物新记录10种,分别为岩芋〔Remusatia vivipara(Lodd.)Schott〕、昆明冬青(Ilex kunmingensis H.W.Li ex Y.R.Li)、孩儿草〔Rungia pectinata(Linn.)Nees〕、粗毛藤〔Cnesmone mairei(Lévl.)Croiz.〕、四数九里香(Murraya tetramera C.C.Huang)、长蔓通泉草(Mazus longipes Bonati)、尼泊尔黄堇(Corydalis hendersonii Hemsl.)、垫状棱子芹(Pleurospermum hedinii Diels)、景天点地梅(Androsace bulleyana G.Forr.)、矮萱草(Hemerocallis nana Forrest et W.W.Sm.)。岩芋属(Remusatia Schott)和粗毛藤属(Cnesmone Blume)为四川省新记录属。此外,还补充了薄革叶冬青(Ilex subcoriacea Z.M.Tan)、等唇玄参(Scrophularia aequilabris P.C.Tsoong)、四川吊灯花〔Ceropegia exigua(H.Huber)M.G.Gilbert et P.T.Li〕和长苞高山栎(Quercus fimbriata Chun et Huang)的照片和标本。凭证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室(CD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被子植物 地理分布 新资料
下载PDF
基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预测四川省肺癌死亡率趋势研究
19
作者 柴琪 邓颖 +4 位作者 杨智博 秦露 闫俊岚 张红 周永召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预测未来5年四川省肺癌死亡率变化趋势,为四川省加强肺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四川统计年鉴》明确该省2005至2021年肺癌死亡率情况,运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结合Matlab2017b软件对四川省未来5年的肺癌死亡率进行预测。结果灰... 目的预测未来5年四川省肺癌死亡率变化趋势,为四川省加强肺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四川统计年鉴》明确该省2005至2021年肺癌死亡率情况,运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结合Matlab2017b软件对四川省未来5年的肺癌死亡率进行预测。结果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为95.07%,通过马尔科夫链进行优化后,预测精度上升至98.06%,优化后的模型拟合预测效果更精准。灰色马尔科夫模型预测未来5年四川省肺癌死亡率将呈持续上升趋势。结论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可以对四川省肺癌死亡率进行较好的预测和拟合,该组合模型可以作为未来预测肺癌死亡率发展趋势的一种新方法,为肺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模型 马尔科夫链 转移状态 肺癌死亡率 四川省
下载PDF
基于清单算法的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20
作者 李乔楚 陈军华 张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0-558,共9页
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农业活动、林业活动和废弃物处置5个方面构建四川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立足部门主体异质性和温室气体品种异质性双重视角科学研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并界定关键排放来源。结果表明:1)能源活动是温室气体排放首要贡献... 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农业活动、林业活动和废弃物处置5个方面构建四川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立足部门主体异质性和温室气体品种异质性双重视角科学研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并界定关键排放来源。结果表明:1)能源活动是温室气体排放首要贡献源,能源加工转换和终端能源消费是关键排放领域,区域电力交易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间接减缓排放强度。2)工业生产中,四川省作为水泥生产大省带动行业CO_(2)排放占据主导;电炉钢产业示范性发展推动钢铁生产碳减排;资源回收利用导致玻璃生产CO_(2)排放量较小;N_(2)O排放来自硝酸生产的高温催化反应。3)农业活动中,动物肠道发酵CH_(4)排放占据主导,粪便管理N_(2)O排放较显著;水稻种植CH_(4)排放受到规模效应和有机物投入的综合影响。4)林业活动中,森林碳汇对温室效应缓解效果显著,而2021年由于病虫害高发致使虫灾造成的碳库减少量陡增。5)废弃物处置温室气体排放贡献较小,且主要来源于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单算法 温室气体 排放特征 四川省 部门差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