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西部地区表观健康藏族成年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建立
1
作者 姜灵路 苟甜甜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74-177,共4页
目的 分析四川西部地区表观健康藏族成年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水平,建立该人群Hcy的参考区间。方法 纳入2022年1~12月在三六三医院体检的四川西部地区表观健康藏族成年人2 668例,检测Hcy水平,按性别和年龄分组,使用... 目的 分析四川西部地区表观健康藏族成年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水平,建立该人群Hcy的参考区间。方法 纳入2022年1~12月在三六三医院体检的四川西部地区表观健康藏族成年人2 668例,检测Hcy水平,按性别和年龄分组,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性别间差异,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各年龄段的组间差异,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数据合并后,以百分位数法建立参考区间。结果 该人群Hcy水平呈正偏态分布(S=0.946,K=1.55),其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且男性高于女性(U=3 759.00~32 576.00,均P <0.05)。男性18~60,60~70和> 70岁的参考区间分别为≤15.60μmol/L,≤16.88μmol/L和≤18.06μmol/L。女性18~30,30~50,50~60,60~70和> 70岁参考区间分别为≤13.07μmol/L,≤12.04μmol/L,≤12.87μmol/L,≤15.01μmol/L和≤16.53μmol/L。结论 四川西部地区表观健康藏族成年人群Hcy水平受性别和年龄影响,有必要建立适宜当地的参考区间,为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提供更精准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西部地区 健康藏族成年人群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参考区间
下载PDF
四川西部地区农民对农业保险认识情况及购买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何文强 《山西农经》 2023年第4期91-93,共3页
文章针对四川西部地区农户农业保险的购买影响因素展开调查,经研究可知,该地区大部分农户对农业保险的具体情况缺乏了解,对农业保险的购买意愿不高,但购买潜力较大;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及受灾程度共同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
关键词 四川西部地区 农业保险 购买意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四川西部三叠系西康群地球化学特征与大地构造背景 被引量:14
3
作者 曾宜君 黄思静 +4 位作者 阚泽忠 熊昌利 郝雪峰 谢启兴 曾勤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2-29,共8页
三叠系西康群碎屑岩主体为一套浊积岩复理石建造。通过对西康群砂、泥岩地球化学组成特征研究,认为其物源来自康滇古陆表壳岩及其上覆的盖层沉积,大地构造属性为被动大陆边缘到活动大陆边缘再到多岛弧的转化。
关键词 三叠系 西康群 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四川西部
下载PDF
四川西部川西云杉人工林非同化器官营养元素含量与分布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兴良 宿以明 +1 位作者 刘世荣 马钦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573-2578,共6页
采用分层切割法取样 ,测定川西云杉人工林非同化器官营养元素含量。非同化器官 N、P、K、Ca、Mg含量具有显著差异 ,均呈现干皮 >枝 >根 >干的规律。随枝条年龄的增加 ,枝条中 N、P、K含量随之降低 ,Ca增加 ,Mg变化不明显。随... 采用分层切割法取样 ,测定川西云杉人工林非同化器官营养元素含量。非同化器官 N、P、K、Ca、Mg含量具有显著差异 ,均呈现干皮 >枝 >根 >干的规律。随枝条年龄的增加 ,枝条中 N、P、K含量随之降低 ,Ca增加 ,Mg变化不明显。随树高度的增加 ,冠层枝、干、树皮 N、K呈增加趋势 ,且均呈显著直线相关 ,Ca显著降低 ,P、Mg变化不明显。随林木根径的增加 ,根系营养元素含量均呈降低的趋势。32年生川西云杉个体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分别为 31 .1 61 kg和 2 68.693g,其中根、干、皮、枝和叶生物量分别占总生物量的1 4.82 %、42 .2 3%、9.98%、1 9.69%和 1 3.2 0 % ,营养元素积累量分别占总量的 8.33%、1 6.93%、1 9.2 8%、2 6.2 6%和 2 9.2 0 % ;N、P、K、Ca、Mg积累量分别占总积累量的 34.71 %、8.75 %、2 5 .79%、2 7.2 6%和3.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云杉 人工林 非同化器官 营养元素 含量 分布 分层切割法 四川西部
下载PDF
四川西部里伍式富铜矿床黄铜矿Re-Os定年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同柱 周清 +4 位作者 张惠华 代堰锫 李超 沈战武 马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27-2738,共12页
川西里伍式富铜矿系指产于扬子地台西缘和松潘-甘孜造山带接合带江浪穹窿中的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的富铜矿床。矿床地质特征、矿化类型及矿相学研究表明其为热液型矿床。为精确厘定热液成矿作用发生的时间,本文对占主体的块状-脉状矿... 川西里伍式富铜矿系指产于扬子地台西缘和松潘-甘孜造山带接合带江浪穹窿中的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的富铜矿床。矿床地质特征、矿化类型及矿相学研究表明其为热液型矿床。为精确厘定热液成矿作用发生的时间,本文对占主体的块状-脉状矿石中的黄铜矿进行了高精度NTIMS 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50.2±4.9~151.1±4.8Ma(2σ),说明里伍式富铜矿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明显晚于赋矿围岩新元古界里伍岩群,与江浪穹窿边部出露的花岗岩体年龄较为接近;初始187Os/188Os比值为3.65±0.29,说明其金属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大陆地壳,很可能主要来源于赋矿岩层里伍岩群。结合成穹构造—岩浆事件,本文认为早燕山期区域伸展构造背景下的岩浆热隆作用不仅为铜富集提供了热动力和部分流体,同时为矿体最终定位提供了良好的导矿—容矿空间,是里伍式富铜矿形成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IMS RE-OS定年 黄铜矿 里伍铜矿 江浪穹窿 四川西部
下载PDF
四川西部石渠地区夏季藏狐巢穴选择的生境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正寰 王小明 +4 位作者 吴巍 Patrick Giraudoux 邱加闽 高桥健一 Philip S Crai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8,共8页
通过对四川石渠地区夏季藏狐洞穴生境选择的研究 ,以水源距离、洞口朝向、坡向、坡度、坡位、植被类型及鼠兔和鼠类洞穴等 7项指标为变量 ,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收集到的 5 4个藏狐洞穴样本进行了分析。主成分分析在 ... 通过对四川石渠地区夏季藏狐洞穴生境选择的研究 ,以水源距离、洞口朝向、坡向、坡度、坡位、植被类型及鼠兔和鼠类洞穴等 7项指标为变量 ,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收集到的 5 4个藏狐洞穴样本进行了分析。主成分分析在 4个主成分下达到 85 %的显著性。在第一主成分中水源距离、坡度和坡位是重要的影响变量 ,在另外 3个主成分中鼠类洞穴数量以及植被类型两变量也非常重要。聚类分析显示 ,5 4个洞穴样本在 3个水平上聚成 5类。藏狐易于选择草甸地带 ,中缓坡和低坡位 ,坡向多为阳坡或半阳坡 ,水源距离小于5 0 0m的地方筑巢 ,其穴口朝向多位于 135°~ 36 0°之间。此外 ,鼠兔和鼠类洞穴在藏狐洞穴样方内的出现 ,但数量变异较大 ,揭示小型哺乳动物和藏狐之间可能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四川石渠地区夏季藏狐洞穴生境选择的研究 ,以水源距离、洞口朝向、坡向、坡度、坡位、植被类型及鼠兔和鼠类洞穴等 7项指标为变量 ,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收集到的 5 4个藏狐洞穴样本进行了分析。主成分分析在 4个主成分下达到 85 %的显著性。在第一主成分中水源距离、坡度和坡位是重要的影响变量 ,在另外 3个主成分中鼠类洞穴数量以及植被类型两变量也非常重要。聚类分析显示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西部 石渠地区 夏季 藏狐 巢穴选择 生境分析
下载PDF
四川西部干旱河谷自然特征及植被恢复与重建途径 被引量:60
7
作者 刘兴良 慕长龙 +1 位作者 向成华 宿以明 《四川林业科技》 2001年第2期10-17,共8页
本文分析阐明了四川西部干旱河谷的特点、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对干旱河谷生境进行了分类 ,并针对各类型或亚类型提出了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途径、方法及其配置的植物种类 ,同时提出了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四川西部地区 干旱河谷 生境分类 植被恢复 植被重建 自然特征
下载PDF
四川西部中高温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薇 王贵玲 +1 位作者 赵佳怡 刘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8-198,共11页
四川西部是我国主要的高温地热资源分布区之一,水热活动的时空分布、物质来源与深部水热岩作用密切相关,地热流体化学特征可反映流体上升至近地表过程中发生的深部地球化学过程信息。通过分析鲜水河地热带、甘孜-理塘地热带和金沙江地... 四川西部是我国主要的高温地热资源分布区之一,水热活动的时空分布、物质来源与深部水热岩作用密切相关,地热流体化学特征可反映流体上升至近地表过程中发生的深部地球化学过程信息。通过分析鲜水河地热带、甘孜-理塘地热带和金沙江地热带典型地热田的地热流体化学组分特征,认为研究区地下水类型基本为HCO3-Na型水。其中甘孜-理塘地热带地下热水中的K^(+)、Na^(+)、HCO3^(-)和Mg^(2+)与Cl^(-)有相似物质来源,除了来自矿物溶解外,还来源于地球深部物质。研究区地热流体径流较长,深度为2189.93~5620.52 m,地热流体在上升过程中冷水混入比例为56%~78%,水岩作用仍未达到平衡状态。在循环过程中,受到含钙、镁的硅酸盐矿物溶解的影响。厘清区域内地热流体汇聚的路径及其控制因素,提高对四川西部地区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和成因的认识,可为区域内工程建设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传热机制 成因机制 四川西部
下载PDF
四川西部西康群新都桥组碳酸盐岩的锶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曾宜君 黄思静 +3 位作者 易同富 郝雪峰 熊昌利 胡作维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26-129,共4页
四川西部松潘—甘孜地区广泛分布一套三叠系黑色砂板岩层系,由于其岩性单调、古生物化石贫乏,给该区地层划分、对比带来极大困难。因此,从锶同位素地层学基本原理出发,对甘孜北部西康群新都桥组中薄层状灰岩样品进行了锶同位素组成测定... 四川西部松潘—甘孜地区广泛分布一套三叠系黑色砂板岩层系,由于其岩性单调、古生物化石贫乏,给该区地层划分、对比带来极大困难。因此,从锶同位素地层学基本原理出发,对甘孜北部西康群新都桥组中薄层状灰岩样品进行了锶同位素组成测定。结果表明,6件样品的N(87Sr)/N(86Sr)分别为0.708688、0.708659、0.708907、0.708223、0.708341、0.708266,平均为0.708514。表明该地层的碳酸盐岩样品可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成岩蚀变,多数样品的锶同位素组成偏离同时代的全球海水锶同位素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西部 三叠系 西康群 锶同位素 地层学
下载PDF
四川西部现代热泉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登红 付小方 应汉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8-883,共6页
西南三江地区现代热泉很发育,但以往对其成矿作用研究不够。笔者发现在四川西部义敦热坑和理塘热水塘两处热泉群产地普遍存在硅化和黄铁矿化现象。地表热泉沉积物主要是硅华和钙华及其过渡类型,大多数是硅华和钙华的混合堆积物。在地表... 西南三江地区现代热泉很发育,但以往对其成矿作用研究不够。笔者发现在四川西部义敦热坑和理塘热水塘两处热泉群产地普遍存在硅化和黄铁矿化现象。地表热泉沉积物主要是硅华和钙华及其过渡类型,大多数是硅华和钙华的混合堆积物。在地表泉华、断裂裂隙充填物及其蚀变围岩中存在金矿化,金质量分数从<0.1×10-6到1.89×10-6。泉华和蚀变围岩中亲花岗岩元素Li、Be、Mo、Ga、Rb、Cd等含量高于地壳丰度值,可作为找矿指示元素。热泉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点总体上与现代海底热泉沉积物比较接近,但成因不同。鉴于三江地区热泉广布,成矿条件有利,建议加强勘查和研究,以期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华 现代热泉 地球化学 金矿化 四川西部
下载PDF
四川西部深丘低山区核桃生产区划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肖千文 邓玉林 周兰英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391-395,共5页
本文在研究川西深丘低山地区核桃生产现状基础上,选择与其相关的多种气候因子,应用聚类分析,对核桃进行生产区划及区域特征评价,并针对不同生产区特征,提出核桃栽培发展策略.
关键词 核桃 聚类分析 生产区划 四川西部
下载PDF
四川西部黄土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2
作者 欧先交 曾兰华 +1 位作者 周尚哲 赖忠平 《地球环境学报》 2012年第1期692-704,共13页
四川西部(川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黄土广泛分布于河谷和断陷盆地中。该地区黄土的主体属风成堆积,为附近及高原内部地区的冰川沉积、寒冻风化物、河湖沉积、风沙沉积和坡积物等多种沉积物中的细粒物质,在西风、高原冬季风和近地面风的... 四川西部(川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黄土广泛分布于河谷和断陷盆地中。该地区黄土的主体属风成堆积,为附近及高原内部地区的冰川沉积、寒冻风化物、河湖沉积、风沙沉积和坡积物等多种沉积物中的细粒物质,在西风、高原冬季风和近地面风的搬运下堆积而成。局部有受坡面流水作用形成的次生黄土。最早的黄土堆积始于早更新世(1150 ka),现主要留存在较老的地貌部位。但川西地区分布最广的黄土多在较新地貌部位上,其堆积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以来。受昆黄运动影响,青藏高原可能在早更新世就已进入冰冻圈,大气环流在此时发生改变,高原冬季风增强,气候持续变干,川西黄土开始堆积。而共和运动使青藏高原在晚更新世早期以来快速抬升,川西黄土沉积速率增大,范围扩张。黄土-古土壤序列记录了该地区早更新世以来气候的冷干-暖湿波动。尤其是晚更新世以来,该地曾经历多次冬夏季风强弱交替和气候冷干-暖湿变化过程。本地区黄土的成因、物源、时代、沉积速率、高分辨率气候变化以及气候驱动力等问题仍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物源 时代 成因 第四纪环境演变 四川西部
下载PDF
四川西部呷村银多金属矿床稀土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维光 邓海琳 李朝阳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43,共8页
呷村矿床是我国典型的含金富银多金属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通过对该矿床岩石及矿石的稀土地球化学研究 ,结合硫铅同位素的工作 ,提出成矿热液为高温酸性、富 C1溶液 ,其稀土特征为富轻稀土 ,具明显正铕异常。在蚀变过程中 ,流... 呷村矿床是我国典型的含金富银多金属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通过对该矿床岩石及矿石的稀土地球化学研究 ,结合硫铅同位素的工作 ,提出成矿热液为高温酸性、富 C1溶液 ,其稀土特征为富轻稀土 ,具明显正铕异常。在蚀变过程中 ,流体 /岩石比值相对较高 ,稀土元素在成矿流体 -围岩间具有明显的带进或带出。正铕异常产生最可能的来源是该区深部火山岩富含长石 ,热水溶液与火山岩发生水岩反应使长石释放出铕 ,使热水溶液具正 Eu异常 ,这方面也反映该矿床成矿物质与深部火山岩有密切关系。弱负铈异常是成矿流体继承海水 Ce亏损的结果。层状矿石中 Eu异常变化较大 ,且其中 L REE的含量变化大于 HREE。主要原因可能是矿石中矿物组成和形成条件的变化。呷村矿床的成矿模式可以认为是火山喷发过程中产生了岩浆热液 ,并带出了硫和金属元素 ,并在海底附近快速沉淀形成。成矿后为正常深海沉积岩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多金属矿床 海相火山岩型 稀土地球化学 四川西部
下载PDF
四川西部阳蝇属二新种(双翅目:蝇科)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炎 杨世斌 范维都 《四川动物》 CSCD 2004年第4期319-321,共3页
报道采自四川西部蝇科中的阳蝇属HelinaRobineau Desvoidy ,1830的 2个新种 :映山红阳蝇Helinaazaleellasp .nov .,黑褐阳蝇Helinaateretasp .nov .。
关键词 阳蝇属 蝇科 四川西部 植物生理 模式标本 双翅目 映山红
下载PDF
四川西部三江中段成矿带地质构造演化、成矿特征与成矿系列 被引量:8
15
作者 付小方 侯立玮 +2 位作者 俞如龙 王登红 喻成燕 《四川地质学报》 2006年第4期204-209,共6页
以板块理论为指导,提出本区地质演化阶段四分方案,总结了各阶段相关矿产时空分布特征;阐明成矿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成矿作用的多样性、矿床类型丰富性、成矿元素特征性和矿床规模趋大性等特点;在成矿时代上指出三叠纪、侏罗—白垩纪和古... 以板块理论为指导,提出本区地质演化阶段四分方案,总结了各阶段相关矿产时空分布特征;阐明成矿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成矿作用的多样性、矿床类型丰富性、成矿元素特征性和矿床规模趋大性等特点;在成矿时代上指出三叠纪、侏罗—白垩纪和古近纪—新近纪为主要成矿期;在成矿构造环境上,以岛弧、弧后盆地、重熔花岗岩带、走滑剪切带及其拉分盆地为有利成矿场所,并根据成矿系列的定义厘定了成矿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演化 成矿特征 成矿系列 三江中段 四川西部
下载PDF
中国四川西部厕蝇属2新种记述(双翅目:厕蝇科)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炎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8-119,共2页
记述采自中国四川西部厕蝇科厕蝇属FanniaR .-D .,1830两新种 :许氏厕蝇Fanniaxuisp .nov和羽胫厕蝇Fanniapterylitibiasp .nov .。模式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关键词 中国 四川西部地区 双翅目 厕蝇科 厕蝇属 新种 许氏厕蝇 羽胫厕蝇 形态特征
下载PDF
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及保护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俞晓萍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8-200,共3页
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遗存着丰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探索和研究正确、切实有效的保护手段和方法,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部分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在分析其保... 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遗存着丰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探索和研究正确、切实有效的保护手段和方法,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部分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在分析其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西部 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 保护
原文传递
中国四川西部粪蝇属1新种记述(双翅目:粪蝇科)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炎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65-366,共2页
记述采自中国四川粪蝇科粪蝇属 (ScathophagaMeigen ,180 3 )  1新种 :短毛粪蝇Scathophagacurtipilatasp .nov .。
关键词 中国 四川西部 粪蝇属 新种记述 双翅目 粪蝇科
下载PDF
四川西部旅游形象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邱云志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61-63,共3页
四川西部是一片充满神奇神秘、生态优美的具有世界级别的旅游目的地。本文在分析本区域旅游形象建设现状的基 础上,探讨了整个四川西部及其四个子区域的旅游形象。认为应建设中华民族根源生态旅游区的整体旅游形象。
关键词 四川西部 旅游形象 中华民族根源 生态旅游
下载PDF
四川西部丽蝇科4蝇种昼夜活动节律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炎 《华东昆虫学报》 2007年第2期105-112,155,共9页
首次记录四川西部雅安市丽蝇科(Calliphoridae)4蝇种昼夜活动节律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蝇类这一具有白昼活动、夜间蛰伏的生物生态特性的昆虫群体,对光照度和光照时间表现出异常敏感的行为反应;在地理生态环境中,对于影响蝇类行为活动... 首次记录四川西部雅安市丽蝇科(Calliphoridae)4蝇种昼夜活动节律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蝇类这一具有白昼活动、夜间蛰伏的生物生态特性的昆虫群体,对光照度和光照时间表现出异常敏感的行为反应;在地理生态环境中,对于影响蝇类行为活动诸因素如气温、光照、晴、阴、雨等气候现象,文中予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蝇科 巨尾阿丽蝇 丝光绿蝇 瘦叶带绿蝇 大头金蝇 昼夜活动节律 四川西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