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8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批数据过采样的中医临床记录四诊描述抽取方法
1
作者 王亚强 李凯伦 +1 位作者 舒红平 蒋永光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中医临床记录四诊描述抽取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该任务尚有待探索,类别分布不均衡是该任务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该文围绕中医临床记录四诊描述抽取任务展开研究,首先构建了中医临床四诊描述抽取语料库;... 中医临床记录四诊描述抽取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该任务尚有待探索,类别分布不均衡是该任务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该文围绕中医临床记录四诊描述抽取任务展开研究,首先构建了中医临床四诊描述抽取语料库;然后基于无标注的中医临床记录微调通用预训练语言模型实现该模型的领域适应;最后利用小规模标注数据,采用批数据过采样算法,完成中医临床记录四诊描述抽取模型的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抽取方法的总体性能均优于对比方法,并且与对比方法的最优结果相比,该文方法将少见类别的抽取性能F1值平均提升了2.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床记录 四诊描述抽取 类别分布不均衡 批数据过采样
下载PDF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四诊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文天才 刘红萍 +1 位作者 邢颖 杨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4,I0003,共6页
中医四诊信息具有非量化、繁杂的特点,常规统计分析方法难以充分发掘中医四诊数据中隐含的知识。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是知识发现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其在中医四诊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特征提取、神经网络、聚类分析、关联规则以... 中医四诊信息具有非量化、繁杂的特点,常规统计分析方法难以充分发掘中医四诊数据中隐含的知识。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是知识发现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其在中医四诊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特征提取、神经网络、聚类分析、关联规则以及决策树等DM方法在中医四诊信息的提取、识别分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弥补了人工统计分析的不足,对中医四诊智能化的发展发挥出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系统分析和梳理了近5年各类DM方法在中医四诊领域的应用情况,并从中医望、闻、问、切及四诊合参5个方面以及针对四诊不同类型数据的数据挖掘方法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与探讨,以期为未来中医四诊数据挖掘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中医四诊 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2部分:闻诊》国家标准解读
3
作者 孟骊冲 刘建和 +4 位作者 李杰 郭瑾 王梓仪 廉坤 胡志希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40-143,共4页
2021年11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GB/T 40665.2—2021《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2部分:闻诊》标准。经过专业领域多位专家决策,多轮研讨和论证,由湖南中医药大学朱文锋教授牵头,北京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 2021年11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GB/T 40665.2—2021《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2部分:闻诊》标准。经过专业领域多位专家决策,多轮研讨和论证,由湖南中医药大学朱文锋教授牵头,北京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的专家参与,制定《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2部分:闻诊》国家标准。标准详细描述闻诊的定义、基本要求、闻诊内容、14项与听声音有关的判断要求,4项与嗅气味有关的判断要求及闻诊操作注意事项。总结闻诊所涉及的主要内容,系统回顾闻诊的定义,基本要求,听声音、嗅气味的指标判断和操作注意事项。通过内容解读,为临床医师闻诊疾病、中医学生闻诊学习提供规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 气味 中医四诊 标准研究 标准解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四诊仪探讨ARCOⅠ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舌象特征
4
作者 王欢 郑志永 +1 位作者 赵杰 董兴童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基于中医四诊仪客观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高发舌象特征。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19例ARCOⅠ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利用中医四诊仪获取舌象信息,同样措施获取132例健康体检者的舌象信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舌... 目的:基于中医四诊仪客观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高发舌象特征。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19例ARCOⅠ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利用中医四诊仪获取舌象信息,同样措施获取132例健康体检者的舌象信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舌象信息。结果:本次共收集观察组119例,对照组132例。经过统计学检验,ARCOⅠ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相比,舌色、苔色、苔质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无瘀斑瘀点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舌色偏于紫色,苔色偏于黄白相兼,苔质偏于厚腻。结论:本次研究发现ARCOⅠ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舌象与健康体检者的舌象存在统计学差异。ARCOⅠ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舌象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股骨头坏死 舌象 中医四诊
下载PDF
中医四诊仪对肝肾阴虚型干眼的辨证价值与疗效观察
5
作者 岳娅婷 牟琳 《光明中医》 2024年第3期436-440,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四诊仪辨证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疗效,评估辨证价值。方法收集符合干眼诊断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62例。对照组予以人工泪液治疗;试验组分为Aa组(中医四诊仪辨证)、Ab组(人工辨证),均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 目的观察中医四诊仪辨证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疗效,评估辨证价值。方法收集符合干眼诊断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62例。对照组予以人工泪液治疗;试验组分为Aa组(中医四诊仪辨证)、Ab组(人工辨证),均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疗效、泪液分泌试验(SI)、角膜荧光染色试验(FL)、中国干眼问卷量表和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比较Aa组、Ab组泪膜破裂时间(FBUT和NIBUT)。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SI、FL、中国干眼问卷量表、OSDI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Aa组较Ab组FBUT及NIBUT明显延长(P<0.05)。结论中医四诊仪辨证分型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疗效显著,有一定的辨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涩病 干眼 肝肾阴虚证 杞菊地黄汤 中医四诊
下载PDF
基于电子病历四诊规范探索——数据分析对中医传承的作用
6
作者 沈淼淼 《科学与信息化》 2024年第2期157-159,共3页
随着Open AI研发的ChatGPT兴起,脑机接口的研究前景看好,人工智能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人工智能已经渗透进各个行业,其中也包含医疗行业,并且已经在辅助决策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医疗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四诊规范... 随着Open AI研发的ChatGPT兴起,脑机接口的研究前景看好,人工智能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人工智能已经渗透进各个行业,其中也包含医疗行业,并且已经在辅助决策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医疗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四诊规范结合大数据应用的角度简析其对国医传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病历 四诊 中医传承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四诊客观参数与理化指标、慢性并发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陆俊红 徐艺峰 +1 位作者 王忆勤 郝一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68-1474,共7页
目的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CCA)分析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四诊客观参数与理化指标、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探寻可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理化指标、慢性并发症的四诊客观参数。方法应用中... 目的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CCA)分析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四诊客观参数与理化指标、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探寻可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理化指标、慢性并发症的四诊客观参数。方法应用中医生命信息分析系统及问诊信息量表采集、提取2型糖尿病患者四诊客观信息。应用CCA探讨四诊客观参数与2型糖尿病的理化指标以及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T2DM患者整体舌色参数RGB、整体面色参数RGB、脉图时域参数h_(1)、h_(3)、As与空腹血糖变化、血压升高及冠心病并发的相关性较为密切。结论在2型糖尿病动态发展过程中,患者的整体舌色参数RGB、整体面色参数RGB、脉图时域参数h1、h3、As对于空腹血糖变化及高血压、冠心病发生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四诊客观参数 理化指标 慢性并发症 典型相关分析法
下载PDF
四诊在小儿体质辨识智能化研究中应用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马伶俐 侯江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51-54,共4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学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已逐渐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1]。研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提升中医体质辨识的准确率与效率,对于在下一阶段最终达到体质辨识的智能化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医门法律》言:“望闻问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学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已逐渐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1]。研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提升中医体质辨识的准确率与效率,对于在下一阶段最终达到体质辨识的智能化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医门法律》言:“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中医四诊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诊查疾病,互为补充,对于辨证及辨体起着重要的作用[2]。故该文对四诊在体质辨识中的应用进行总结、规范和梳理,以期提高体质辨识流程的客观性、准确性,从而更好地提取医学数据中的特征,转化为深度学习可利用的知识,为体质辨识的智能化研究提供前期理论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辨识 人工智能 中医四诊 小儿偏颇体质
原文传递
中医四诊客观化与智能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世祺 孙宇衡 +6 位作者 咸楠星 杨珺涵 马新宇 张哲 王基实 高诗岳 周婉宁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6期170-174,共5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辅助中医诊断和临床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望、闻、问、切信息的客观采集和智能辨证的研究不断进步为四诊信息客观化、四诊信息数据处理、临床治疗智能化奠定了基础。但其实现过程依然存在政策法律缺失、复合人才储...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辅助中医诊断和临床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望、闻、问、切信息的客观采集和智能辨证的研究不断进步为四诊信息客观化、四诊信息数据处理、临床治疗智能化奠定了基础。但其实现过程依然存在政策法律缺失、复合人才储备不足、指标体系及算法标准建立困难、关联性不足等短板。通过梳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客观化、智能化及四诊合参智能化和智能辨证的研究现状,对人工智能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进展进行讨论,将数字医疗与四诊采集、智能分析、基于中医经典辅助决策诊疗相结合,构建一体化中医数字诊疗体系,以期对未来中医药行业客观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四诊客观化 数字医疗 辅助决策 综述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四诊信息化研究进展
10
作者 沙娇娇 陆洲 +1 位作者 江涛 许家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86-190,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致残率较高,病证结合是中医药治疗COPD的主要模式。本文从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归纳COPD四诊信息化相关研究与应用进展,梳理视觉、触觉、听觉等四诊信息化技术在COPD防治、诊断、疗效评估方面取得的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致残率较高,病证结合是中医药治疗COPD的主要模式。本文从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归纳COPD四诊信息化相关研究与应用进展,梳理视觉、触觉、听觉等四诊信息化技术在COPD防治、诊断、疗效评估方面取得的进展,认为四诊信息化技术能够为COPD病证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依据,并对研究发展趋势提出展望,以期为后续COPD证候精确诊断与疗效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四诊信息化
下载PDF
小儿脑瘫中医四诊量化指标体系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1
作者 单娥仙 张彭跃 +3 位作者 高林 谢官莉 王琪 邰先桃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10,共10页
目的制定小儿脑瘫中医四诊量化指标体系,经专家论证形成专家共识,进一步规范脑瘫临床病例信息采集,推进小儿脑瘫辨证分型规范化,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构建脑瘫中医人工智能诊疗系统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文献研究,起草拟定小儿脑瘫中... 目的制定小儿脑瘫中医四诊量化指标体系,经专家论证形成专家共识,进一步规范脑瘫临床病例信息采集,推进小儿脑瘫辨证分型规范化,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构建脑瘫中医人工智能诊疗系统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文献研究,起草拟定小儿脑瘫中医四诊量化指标体系,邀请行业专家先后进行三轮论证,最终形成小儿脑瘫中医四诊量化指标体系专家共识。结果确定小儿脑瘫5种常见证型,即肝肾不足证、心脾两虚证、痰瘀阻滞证、脾虚肝亢证、脾肾虚弱证,并修定、完善各证型的辨证证素,对证素进行量化,形成量化指标体系专家共识。结论小儿脑瘫中医四诊量化指标体系专家共识为脑瘫规范辨证提供依据,推进小儿脑瘫辨证分型规范化,并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及脑瘫中医人工智能诊疗系统的构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瘫 中医四诊 量化指标体系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基于仿生嗅觉的中医四诊:嗅诊数字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海楠 周华英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期130-134,共5页
目的:中医四诊的客观化和数字化是国内外中医学者的研究目标,但由于气体的不稳定性与易挥发性导致研究者们在嗅诊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方法:利用电子鼻检测慢性肺炎患者和健康者的口腔气味信息,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嗅诊分析系统,... 目的:中医四诊的客观化和数字化是国内外中医学者的研究目标,但由于气体的不稳定性与易挥发性导致研究者们在嗅诊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方法:利用电子鼻检测慢性肺炎患者和健康者的口腔气味信息,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嗅诊分析系统,展开对中医嗅诊数字化方法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以relu为激活函数和binary_crossentropy为损失函数的组合构建BP神经网络嗅诊分析系统表现最优,其预测准确率达99.1%。结论:该方法为嗅诊数字化方法研究提供参考,为中医四诊客观化、数字化研究提供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嗅觉 中医四诊 数字化 电子鼻
原文传递
中医诊断学实训课四诊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于林 李甜 +1 位作者 杨力强 李晓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7期27-29,共3页
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学专业的基础与主干学科,是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间的桥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训课是在理论的基础上以实践为主导的课程,故作者希望实现实训教学理论简单化、生活化,展现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学专业的基础与主干学科,是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间的桥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训课是在理论的基础上以实践为主导的课程,故作者希望实现实训教学理论简单化、生活化,展现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中医诊断学的实用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把实践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四诊”实践教学中,争取做到让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勤练则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断学 实训课 四诊 生活化 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四诊”思维下中医药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的思考
14
作者 郑勇凤 袁星 +2 位作者 韩雪花 段雪峰 王世宇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9-71,117,共4页
中医药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资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中医药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现阶段,部分高等院校在双创师资的培养上做了一定探索,但仍然存在师资选聘机制不明、师资培训效果不佳、师资管理... 中医药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资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中医药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现阶段,部分高等院校在双创师资的培养上做了一定探索,但仍然存在师资选聘机制不明、师资培训效果不佳、师资管理效能不够等问题。本文提出以中医“四诊”思维为指导,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手段,探析现阶段中医药创新创业师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师资队伍建设路径,为中医药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一种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诊思维 中医药创新创业 师资队伍建设
下载PDF
“望闻问切”四诊观察法在黄瓜病害诊断中的应用
15
作者 赵云娟 尹祥杰 +3 位作者 屈丰年 牛坤管 赵保勤 罗尧幸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1期206-207,共2页
结合多年植保工作经验,将农作物病害的诊断方法归纳为“望闻问切”四诊观察法。结合临汾市近年来黄瓜主要病害及田间表现症状,详细阐述了“望闻问切”四诊观察法对病害的诊断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期对农作物病害的诊断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黄瓜 “望闻问切”四诊观察法 病害 注意事项
下载PDF
中医四诊合参诊断技术与韩医四象诊断技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天 杨学智 +2 位作者 朱庆文 李海燕 牛欣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4年第3期322-325,共4页
中医四诊通过司揣内外而辨证论治,韩医则侧重以象为中心的辨质过程。现代中医四诊合参诊断仪器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从诊到断一气呵成,现代韩医的四象诊断仪器是取象为主而辨象为辅的思维模式。本研究追溯传统中医四诊与韩医四象诊疗文... 中医四诊通过司揣内外而辨证论治,韩医则侧重以象为中心的辨质过程。现代中医四诊合参诊断仪器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从诊到断一气呵成,现代韩医的四象诊断仪器是取象为主而辨象为辅的思维模式。本研究追溯传统中医四诊与韩医四象诊疗文化,探究中医四诊与四象思维模式的异同点,承接现代中医四诊合参仪器与韩医四象仪器的科技创新应用对比。比较中医现代四诊合参诊断技术与韩医四象诊断技术的关键点与创新点,剖析其诊疗技术的特点,纵横比较中韩诊疗器械的现状与硬件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四诊 断技术 四诊合参 韩医 断仪器 中医基础理论 现代中医 疗技术
下载PDF
中医四诊在痔瘘科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巴合提 徐斌 +1 位作者 王东宏 于笑笑 《新疆中医药》 2013年第1期71-72,共2页
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手段,掌握四诊合参,将所收集的材料加以综合分析,作为进行中医辨证论治的依据,才能做到“审证求因”立出正确的治法。虽然肛门直肠疾病较为局限,但运用四诊方法,全面掌握整体表现才能提高诊断... 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手段,掌握四诊合参,将所收集的材料加以综合分析,作为进行中医辨证论治的依据,才能做到“审证求因”立出正确的治法。虽然肛门直肠疾病较为局限,但运用四诊方法,全面掌握整体表现才能提高诊断水平,有利于正确的选用恰当的治疗方法。在手术后的观察中,若能配合四诊检查,则在防治痔瘘疾病的复发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四诊 临床运用 痔瘘科 肛门直肠疾病 中医辨证论治 术后并发症 四诊合参 审证求因
下载PDF
《四诊抉微》主要学术成就及影响浅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丛 李淑杰 《江西中医药》 2007年第3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四诊挟微 林之翰 四诊合参 学术成就
下载PDF
《四诊脉鉴大全》诊法原理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昌国 《中医文献杂志》 2012年第6期19-22,共4页
清医家王宏翰撰《四诊脉鉴大全》,不但总结继承了前人千百年来的诊断学成就,更运用中医理论对四诊之生命原理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脉是人体生命之机,面色乃脏腑精华之所应,声音乃神气之所发,故皆能反应人体生理、病理之特征。但对四诊... 清医家王宏翰撰《四诊脉鉴大全》,不但总结继承了前人千百年来的诊断学成就,更运用中医理论对四诊之生命原理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脉是人体生命之机,面色乃脏腑精华之所应,声音乃神气之所发,故皆能反应人体生理、病理之特征。但对四诊各自的分析判断,还必须通过整体关联的相互比较和参照,才能确定。因而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法之总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诊脉鉴 法原理 四诊合参 断专著 王宏翰 清代
下载PDF
四诊合参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剑波 《中国动物保健》 2015年第2期46-49,共4页
作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中兽医在临床上"四诊参合"的辨证过程。
关键词 中兽医 四诊 四诊参合 望闻问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