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气产品通孔回流焊工艺研究
1
作者 鲍军云 王高垒 +1 位作者 彭学军 李磊 《电气技术》 2024年第4期66-71,76,共7页
随着电气产品向密集化、小型化方向快速发展,表面贴装技术已成为印制电路板(PCB)组装的主流技术,因此通孔回流焊工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重点从锡膏选型、钢网开孔工艺优化、元器件性能、PCB焊盘设计优化等角度展开研究,并通过实际... 随着电气产品向密集化、小型化方向快速发展,表面贴装技术已成为印制电路板(PCB)组装的主流技术,因此通孔回流焊工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重点从锡膏选型、钢网开孔工艺优化、元器件性能、PCB焊盘设计优化等角度展开研究,并通过实际生产验证了通孔回流焊工艺能够拓展高密度、细间距产品的生产窗口,并解决了锡珠、空洞等焊接问题。该工艺能从多方面替代传统波峰焊工艺,可提升元器件的焊接质量,使焊接可靠性大大提高,为有效推进表贴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孔回流焊工艺 焊接质量 生产效率 表面贴装 元器件
下载PDF
厚印制板通孔回流焊接工艺
2
作者 冯明祥 蒋庆磊 余春雨 《电子工艺技术》 2024年第2期48-50,共3页
针对厚印制板通孔回流焊接工艺的技术难点,开展厚印制板通孔回流焊接工艺试验,研究了焊膏在回流焊接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焊膏涂覆方法对焊接空洞产生的作用以及焊膏涂覆方法对焊料垂直填充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焊膏在通孔回流焊过程经... 针对厚印制板通孔回流焊接工艺的技术难点,开展厚印制板通孔回流焊接工艺试验,研究了焊膏在回流焊接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焊膏涂覆方法对焊接空洞产生的作用以及焊膏涂覆方法对焊料垂直填充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焊膏在通孔回流焊过程经历坍塌、稳定、熔化和回缩阶段,焊膏涂覆方法会影响引脚孔内气体的逸出,焊膏避让过孔可有效提升焊料垂直填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孔回流焊 垂直填充率 焊膏涂覆
下载PDF
面向回流焊工艺过程质量控制的温度场仿真技术研究
3
作者 侯文静 何非 胡子翔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133,共8页
针对回流焊工艺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回流焊温度场仿真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影响,以单温区炉腔作为回流炉,PCB组件作为被焊物体,借助Ansys Icepak软件模拟回流焊接过程,并搭建炉温测试平台用于监... 针对回流焊工艺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回流焊温度场仿真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影响,以单温区炉腔作为回流炉,PCB组件作为被焊物体,借助Ansys Icepak软件模拟回流焊接过程,并搭建炉温测试平台用于监控PCB组件温度曲线,以分析其焊接质量。结果表明,仿真模型成功模拟了工艺参数组A~C的回流温度分布。仿真与实测温度曲线吻合较好,其中工艺参数组A实现了更高的焊接质量。文章提出的创新方法能够顺利实现回流焊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得到合理的回流温度曲线,为优化回流焊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快速调整工艺参数以提高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该方法也可为其他类似工艺的温度场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焊 PCB组件 对流换热系数 回流温度曲线
下载PDF
梯度硅铝管壳回流焊接快速冷却热力仿真研究
4
作者 李胜伟 冯晓晶 +2 位作者 彭鑫 孙鹏 王凯 《空间电子技术》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针对某航天电子管壳焊接组件冷却过程中的热力耦合影响问题,建立了焊接组件的有限元热分析模型,研究了在快速冷却过程中梯度材料分布对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LTCC)基板、梯度管壳的残余应力和变形的影响。以... 针对某航天电子管壳焊接组件冷却过程中的热力耦合影响问题,建立了焊接组件的有限元热分析模型,研究了在快速冷却过程中梯度材料分布对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LTCC)基板、梯度管壳的残余应力和变形的影响。以不超过基板断裂强度为前提条件,以降低管壳整体的残余应力与变形为优化目标,采用了多因素变换优选法,确定了管壳材料的最优梯度分布方案,即合金管壳自上而下的梯度分布为Al-35Si、Al-42Si、Al-50Si、Al-60Si、Al-70Si。其中,Al-35Si厚度为2.5mm,Al-42Si与Al-60Si的厚度均为1.6mm,Al-50Si厚度为0.8mm,Al-70Si厚度为2mm。在该方案下,LTCC基板冷却至室温时的最大变形量为4.86μm,最大第一主应力为6761MPa,远小于LTCC材料的断裂强度320MPa;管壳冷却至室温时的最大变形量为18.291μm,最大残余应力值为20.46MPa,远小于管壳材料的屈服强度100MPa。管壳各层之间的应力集中现象不明显,管壳的整体焊接质量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焊 梯度硅铝管壳 基板 多因素变换优选法
下载PDF
回流焊温度对SnBi-SAC/ENIG焊点剪切强度的影响
5
作者 陈慧峰 姜梦夏 +2 位作者 邱俊 曹荣幸 薛玉雄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2,共7页
针对有机电路板在回流焊接时的热变形问题,采用机械混合方法制备SnBi-SAC/ENIG复合焊点,研究回流焊温度对焊点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焊点在180℃下的剪切强度约为25 MPa,可满足芯片与基板预连接强度需求。随着回流焊... 针对有机电路板在回流焊接时的热变形问题,采用机械混合方法制备SnBi-SAC/ENIG复合焊点,研究回流焊温度对焊点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焊点在180℃下的剪切强度约为25 MPa,可满足芯片与基板预连接强度需求。随着回流焊温度的升高,复合焊点界面微观组织细化,存在弥散分布的小尺寸富Bi相与Ag_(3)Sn相。在250℃回流焊时,复合焊点强度提升至约55 MPa。该材料可适用于低温预连接-结构加固-高温回流的封装工艺,对抑制封装结构热变形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焊 微观组织 剪切强度 复合焊点
下载PDF
回流焊设备在高图形精度PCB流程中的应用
6
作者 傅立红 《印制电路信息》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印制电路板(PCB)基板在经过高温回流焊后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图形精度收缩变化。PCB的图形精度很难满足在装配元件前后管控±0.050 mm的标准。通过研究PCB在回流焊高温后图形精度的变化规律,发现PCB的图形精度在第一次回流焊后变化... 印制电路板(PCB)基板在经过高温回流焊后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图形精度收缩变化。PCB的图形精度很难满足在装配元件前后管控±0.050 mm的标准。通过研究PCB在回流焊高温后图形精度的变化规律,发现PCB的图形精度在第一次回流焊后变化量最大,第二次回流焊后的变化量较小。根据PCB基板的这个特性,在传统的PCB流程中导入回流焊设备,在把PCB交给客户之前,先将PCB在工厂内完成一次过回流焊处理。结果表明,PCB的图形精度在客户端回流焊前后的表现明显得到改善,在装配元件前后图形精度可管控在±0.050 mm以内,达到了PCB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焊设备 图形精度 图形梯形精度
下载PDF
多次回流焊后金属间化合物及焊点强度分析
7
作者 常青松 徐达 +1 位作者 袁彪 魏少伟 《电子与封装》 2023年第8期41-44,共4页
以BGA基板焊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无铅焊料(SAC305)与NiPdAu镀层经过多次回流焊后金属间化合物(IMC)厚度与焊点强度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SAC305锡球与Ni层焊盘的回流焊接温度曲线,IMC层的厚度可控制在2μm左右。同时,镀层... 以BGA基板焊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无铅焊料(SAC305)与NiPdAu镀层经过多次回流焊后金属间化合物(IMC)厚度与焊点强度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SAC305锡球与Ni层焊盘的回流焊接温度曲线,IMC层的厚度可控制在2μm左右。同时,镀层中Pd的存在降低了(Cu,Ni,Pd)_(6)Sn_(5)生长的活化能,抑制了不良IMC的形成。经过多次回流焊后,SAC305锡球与NiPdAu镀层的微观界面和剪切强度仍然保持着较好的水平。经过回流焊3次后的焊点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焊料 金属间化合物 回流焊 焊点
下载PDF
镍/铜箔回流焊与激光钎焊界面显微组织与性能
8
作者 孙茜 王佳乐 +1 位作者 周兴汶 王晓南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40,I0005,共7页
基于镍箔“桥”替代铝铜直接焊接的背景下,利用回流焊、半导体激光钎焊对镍铜箔片进行异质连接.对比分析了接头形貌及界面显微组织的形成机制,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焊接接头成形良好,且无焊接缺陷产生;激光钎焊焊缝内... 基于镍箔“桥”替代铝铜直接焊接的背景下,利用回流焊、半导体激光钎焊对镍铜箔片进行异质连接.对比分析了接头形貌及界面显微组织的形成机制,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焊接接头成形良好,且无焊接缺陷产生;激光钎焊焊缝内由锡的固溶体和具有等轴晶形态的Cu-Sn金属间化合物组成,而回流焊焊缝则为锡的固溶体;两种焊接接头铜-锡、镍-锡界面均呈现不同形貌,且铜-锡界面层厚度大于镍-锡界面层.回流焊在铜-锡界面处显微组织呈扇贝状分布,其组成为铜固溶体→Cu_(3)Sn金属间化合物→Cu_(6)Sn_(5)金属间化合物;激光钎焊铜-锡界面处由多种Cu-Sn金属间化合物组成.在镍-锡界面处,回流焊呈现连续分布的(Cu,Ni)_(6)Sn_(5)金属间化合物,而激光钎焊则是由短棒状(Cu,Ni)_(3)Sn_(4)与条状(Cu,Ni)_(6)Sn_(5)组成,两种焊接接头最大剪切力可达320 N以上,远高于实际生产要求.基于此研究结果,可进一步明确激光钎焊是替代镍/铜箔片回流焊连接的可行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焊 激光钎焊 锡钎料 金属间化合物
下载PDF
回流焊温度曲线热容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曹白杨 赵小青 梁万雷 《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9,共4页
本文全面的分析了回流焊温度曲线在回流焊工艺中的作用,回流焊工艺的工艺特点、影响回流焊温度曲线的各种因素。如何从热容的思想建立回流焊温度曲线的方法?如何调整温度曲线通过控制温度曲线改善工艺过程,减少回流焊工艺的缺陷?
关键词 回流焊 回流焊工艺 回流焊温度曲线
下载PDF
印制板组件回流焊表面温度场的建模仿真技术
10
作者 陈帅 赵文忠 金星 《电子工艺技术》 2023年第2期23-26,32,共5页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材料实际参数建立印制板组件的三维模型。对照回流炉实际温度设置方式,通过研究炉体结构、加热方式和空气流动,然后以传热学中的射流模型估算得到的对流系数值作为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通过模拟仿真得出组件表...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材料实际参数建立印制板组件的三维模型。对照回流炉实际温度设置方式,通过研究炉体结构、加热方式和空气流动,然后以传热学中的射流模型估算得到的对流系数值作为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通过模拟仿真得出组件表面各个位置在再流焊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和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在印制板组件表面设置测温点,测量实际回流曲线,与模拟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焊 温度仿真 有限元
下载PDF
MLCC软端产品三次回流焊后鼓包分层问题的分析及改善
11
作者 陈旭锐 黄兴高 +1 位作者 余英凤 曾福林 《印制电路资讯》 2023年第6期101-105,共5页
本文通过从设计、材料及制程几方面对MLCC软端产品在三次回流焊后发生鼓包分层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相应的从设计、材料、设备、工艺等方面探究改善分层的方案,最后也针对该问题给出了更易暴露端头鼓包分层的检验方式,对软端产品的设计... 本文通过从设计、材料及制程几方面对MLCC软端产品在三次回流焊后发生鼓包分层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相应的从设计、材料、设备、工艺等方面探究改善分层的方案,最后也针对该问题给出了更易暴露端头鼓包分层的检验方式,对软端产品的设计、材料选型、生产以及检验方式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CC 软端产品 回流焊 鼓包分层 改善方案
下载PDF
贴片变压器回流焊起泡不良分析及解决方案
12
作者 叶华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3年第16期100-102,共3页
贴片变压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的小型变压器。在制造过程中,贴片变压器的回流焊接制程可能会引起不良,例如鼓包凸起现象。该文将通过原材料含水量定性分析、含水率对鼓包形变影响、产品吸水率验证、环境温湿度验证及不同材料验... 贴片变压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的小型变压器。在制造过程中,贴片变压器的回流焊接制程可能会引起不良,例如鼓包凸起现象。该文将通过原材料含水量定性分析、含水率对鼓包形变影响、产品吸水率验证、环境温湿度验证及不同材料验证5种不同试验对贴片变压器回流焊起泡不良的分析研究,证明无论是PA6T还是PA10材料,只要在生产过程中保证贴片变压器含水率低于0.34%,就可以解决贴片变压器回流焊起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片变压器 回流焊 注塑成型 烘烤
下载PDF
基于Boosting-MKELM的回流焊过程质量预测研究
13
作者 胡子翔 何旭 朱凯鹏 《机械与电子》 2023年第5期12-18,共7页
通过建立基于钽电容仿真模型的代理模型,实现对其回流焊过程的质量预测。以锡膏尺寸中的最小末端连接宽度、最小侧面连接长度、最小填充高度和焊料填充厚度作为钽电容回流焊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指标,运用Boosting-MKELM算法建立质量指标预... 通过建立基于钽电容仿真模型的代理模型,实现对其回流焊过程的质量预测。以锡膏尺寸中的最小末端连接宽度、最小侧面连接长度、最小填充高度和焊料填充厚度作为钽电容回流焊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指标,运用Boosting-MKELM算法建立质量指标预测模型;并以E RMS和R 2作为模型性能评估指标,通过与传统代理模型算法对比,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及性能。结果表明,相比PRS模型、SVM模型及RBF模型,Boosting-MKELM所预测的4个质量指标都拥有最小的E RMS和R 2,说明所建立的Boosting-MKELM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可更好地表征输入变量与质量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焊 钽电容 质量预测 Boosting-MKELM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回流焊焊点形貌预测
14
作者 范子铭 田富君 +1 位作者 胡子翔 魏李 《机械与电子》 2023年第1期53-58,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预测回流焊焊点形貌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建立一个针对钽电容回流焊焊点形貌的预测模型,该模型为现有实验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峰值温度、降温速率和焊膏厚度3种影响因素以及焊点厚度、焊点宽度和焊料爬高3种评价... 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预测回流焊焊点形貌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建立一个针对钽电容回流焊焊点形貌的预测模型,该模型为现有实验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峰值温度、降温速率和焊膏厚度3种影响因素以及焊点厚度、焊点宽度和焊料爬高3种评价焊点形貌的评价标准,分别基于BPNN和LightGBM算法建立钽电容回流焊焊点形貌预测模型。对比实验证明,通过LightGBM算法建立的预测模型优于通过BPNN建立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际测试帮助实验人员减少实验次数,节约大量时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回流焊 焊点形貌 BP神经网络 LightGBM算法 数据挖掘
下载PDF
提高回流焊用异步电动机的耐热耐磨性技术探讨
15
作者 李敏超 《机械管理开发》 2023年第7期141-143,共3页
在现有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壳体上设计了气动部以及储油部结构,气动部带动散热槽中的灰尘,通过储油部向电机轴补充润滑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耐热耐磨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有效降低散热槽的积尘,改善电动机的散热效果,能保持电机轴... 在现有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壳体上设计了气动部以及储油部结构,气动部带动散热槽中的灰尘,通过储油部向电机轴补充润滑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耐热耐磨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有效降低散热槽的积尘,改善电动机的散热效果,能保持电机轴的润滑,避免电机轴发生机械磨损,其耐热耐磨性明显优于普通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焊 耐热耐磨性 异步电动机
下载PDF
回流焊工艺对器件及复杂组件金属间化合物的影响
16
作者 田文超 崔昊 《电子与封装》 2023年第8期92-92,共1页
金属间化合物(IMC)是异种金属封装互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形貌、厚度、微观结构与组成成分都对微电子互联的可靠性影响较大,获得连续、均匀且厚度合适的IMC层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的目标。回流焊是表面贴装技术的核心工艺之一,器件在回流... 金属间化合物(IMC)是异种金属封装互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形貌、厚度、微观结构与组成成分都对微电子互联的可靠性影响较大,获得连续、均匀且厚度合适的IMC层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的目标。回流焊是表面贴装技术的核心工艺之一,器件在回流焊工艺后会生成不同形貌、厚度的IMC,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器件及组件形成的IMC的影响,对提高产品一致性、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贴装技术 回流焊工艺 金属封装 金属间化合物 产品一致性 可靠性影响 微电子 IMC
下载PDF
刚挠结合板模拟回流焊后分层改善分析
17
作者 曹杰 唐鹏 《印制电路信息》 2023年第S01期284-288,共5页
本文记录了某款刚挠结合板在模拟回流焊测试后出现的分层异常,并进行分层改善分析。通过FA分析,确认回流后分层为层压分层,对比层压生产加工流程、层压参数、材料叠层差异等,找到造成层压分层的显著因子——上压温度点。针对显著因子设... 本文记录了某款刚挠结合板在模拟回流焊测试后出现的分层异常,并进行分层改善分析。通过FA分析,确认回流后分层为层压分层,对比层压生产加工流程、层压参数、材料叠层差异等,找到造成层压分层的显著因子——上压温度点。针对显著因子设计试验进行专项改善,成功改善层压分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挠结合板 模拟回流焊 层压分层
下载PDF
PCB回流焊温度曲线设定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立强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年第7期150-151,共2页
回流焊接技术是现代电子产品组装工艺中最常用的技术,而回流焊温度曲线的设置是PCB组件回流焊接过程中最关键的技术。本文描述回流焊温度曲线设置和优化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探讨。
关键词 PCB组装 无铅回流焊 回流焊温度曲线 回流焊温度曲线测试仪 温度曲线 分析软件
下载PDF
回流焊对SnAgCu焊点IMC及剪切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玲玲 孙凤莲 +1 位作者 王丽凤 刘洋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3-76,共4页
研究了回流焊次数对Sn-0.3Ag-0.7Cu-xNi/Cu(x=0,0.05)焊点的界面反应及其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流焊次数的增加,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Cu6Sn5和(Cu1-xNix)6Sn5的厚度均增加。在钎料中添加w(Ni)为0.05%,可有效抑制IMC的生长,... 研究了回流焊次数对Sn-0.3Ag-0.7Cu-xNi/Cu(x=0,0.05)焊点的界面反应及其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流焊次数的增加,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Cu6Sn5和(Cu1-xNix)6Sn5的厚度均增加。在钎料中添加w(Ni)为0.05%,可有效抑制IMC的生长,与回流焊次数无关。回流焊次数对Sn-0.3Ag-0.7Cu/Cu和Sn-0.3Ag-0.7Cu-0.05Ni/Cu的剪切强度影响都不大,五次回流焊后剪切强度略有下降,剪切强度分别为21MPa和25MPa。发现断裂面部分在钎料中,部分在钎料和IMC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焊 Sn-0.3Ag-0.7Cu-xNi钎料 IMC 剪切强度
下载PDF
Sn-3Ag-0.5Cu/Ni微焊点多次回流焊后IMC厚度及组织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超 孟工戈 +1 位作者 孙凤莲 谷柏松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69,共3页
采用Sn-Ag-Cu焊球(直径200,300,400和500μm),镀Ni盘,研究1,3,5次回流焊条件下焊点的IMC厚度及显微组织与焊球尺寸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尺寸的焊球,随着回流焊次数的增加,IMC的厚度增大,形状由平直状逐渐过渡为体钎料一侧凹凸不... 采用Sn-Ag-Cu焊球(直径200,300,400和500μm),镀Ni盘,研究1,3,5次回流焊条件下焊点的IMC厚度及显微组织与焊球尺寸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尺寸的焊球,随着回流焊次数的增加,IMC的厚度增大,形状由平直状逐渐过渡为体钎料一侧凹凸不平;在同一回流焊次数下,随着焊球尺寸的增大,IMC厚度减小,形貌相对没有明显差别。IMC的组成成分随着Ni向体钎料方向的不断扩散而从Sn、Ag、Cu合金变成Sn、Ag、Cu、Ni合金,其主要组成部分为(Cu,Ni)6S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钎料 尺寸效应 金属间化合物 Sn—Ag—Cu 回流焊 焊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