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形洞室围岩破坏模式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9
1
作者 房倩 张顶立 +2 位作者 王毅远 李鹏飞 李倩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4-571,共8页
为系统研究连续介质条件下隧道围岩的破坏模式和规律,采用模型试验,针对黏性材料和砂性材料2种典型地质材料进行研究。黏性材料由重晶石、石英砂和凡士林按一定配比组成,砂性材料考虑单一石英砂材料和石英砂与重晶石混合2种形式。利用... 为系统研究连续介质条件下隧道围岩的破坏模式和规律,采用模型试验,针对黏性材料和砂性材料2种典型地质材料进行研究。黏性材料由重晶石、石英砂和凡士林按一定配比组成,砂性材料考虑单一石英砂材料和石英砂与重晶石混合2种形式。利用压力盒、位移计、非接触监测系统等监测隧道开挖、加载过程中围岩应力和变形情况。对黏性材料而言,在逐级加载过程中表现出先洞室两侧剪切滑移,后拱顶塌落的二次破坏模式,通过位移和应力的监测可知,随着外部荷载的增大,洞室上方塑性区范围增加,而进入塑性状态后,围岩变形速率加快。对砂性材料而言,单一石英砂材料在开挖后围岩不具有自稳能力;而采用石英砂和重晶石混合后的材料,由于颗粒级配较好,材料具有一定的自锁能力,洞室开挖后可以保持稳定,随着逐级加载,洞室顶部首先出现二次抛物线型塌落拱,然后拱脚位置向洞室两侧移动,当其发展到水平中轴线处达到稳定,此时塌落拱滑裂面与普氏拱理论类似。模型试验揭示连续介质条件下隧道围岩的破坏模式,对隧道支护参数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模型试验 相似材料 围岩破坏模式
下载PDF
考虑施工期应力调整的浅埋地下厂房围岩破坏模式分类
2
作者 陈治 杨凡杰 +4 位作者 周辉 周红波 张传庆 李志 陈四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4-1449,共16页
围岩破坏模式研究对地下洞室群的安全施工与高效支护具有重要意义。地下厂房多采用分层开挖施工方式,在此过程中围岩体的应力状态随开挖的进行而不断调整,因此,研究施工期应力调整的地下厂房围岩破坏模式十分必要。首先通过广泛调研现... 围岩破坏模式研究对地下洞室群的安全施工与高效支护具有重要意义。地下厂房多采用分层开挖施工方式,在此过程中围岩体的应力状态随开挖的进行而不断调整,因此,研究施工期应力调整的地下厂房围岩破坏模式十分必要。首先通过广泛调研现有地下工程的围岩破坏模式,归纳汇总了中低地应力水平围岩破坏模式分类;然后,分析浅埋地下厂房分层开挖下围岩体的应力调整特征,并从应力调整角度提出了浅埋地下厂房考虑开挖阶段、典型部位、以及岩体基本质量(BQ值)的围岩破坏模式分类,详细阐述与分析各破坏模式的破坏现象及破坏机制;最后,将该破坏模式分类在托巴水电站地下洞室群进行了应用验证。提出的围岩破坏模式分类可为浅埋地下工程施工期围岩破坏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力学 浅埋地下厂房 围岩破坏模式 应力调整 破坏机制 托巴水电站
原文传递
深埋隧道围岩损伤破坏模式的数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康勇 李晓红 杨春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3578-3583,共6页
深部岩体具有内禀特性。在开挖过程中,由于应力重分布导致围岩损伤破坏,传统岩体力学未能有效揭示其破坏机制。随着细观损伤岩体力学的发展,采用损伤观点解决深埋隧道围岩破坏问题逐渐显示出其优越性,但目前仅在均质性假设的基础上对应... 深部岩体具有内禀特性。在开挖过程中,由于应力重分布导致围岩损伤破坏,传统岩体力学未能有效揭示其破坏机制。随着细观损伤岩体力学的发展,采用损伤观点解决深埋隧道围岩破坏问题逐渐显示出其优越性,但目前仅在均质性假设的基础上对应力状态和破坏判据进行研究,缺乏对其破坏全过程的相关研究。采用RFPA2D软件对通渝隧道二叠系栖霞组岩性为石灰岩且埋深超过1 000 m的K22+029断面在开挖过程中围岩的渐进破坏过程进行模拟,使用EMS–2型工程多波地震仪实测围岩破坏前、后波速的变化,定量模拟计算围岩损伤度的变化,揭示深埋隧道围岩破坏过程的损伤演化特性及损伤破裂过程中声发射、剪应力及岩体纵波波速等因素的变化特性,得出深埋硬岩隧道以拉剪型破坏为主,围岩破坏顺序依次为拱顶开裂→左、右拱肩裂纹扩展→左、右拱肩围岩深部裂纹;损伤过程中声发射事件数与围岩损伤程度近似成正比关系;损伤围岩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和损伤局部化特征。所得结论对于隧道施工支护具有指导意义,也为揭示深埋隧道围岩破坏机制进行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深埋隧道 围岩破坏模式 细观损伤力学
下载PDF
不同埋深条件下隧道围岩压力设计值通用算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晨 肖明清 +2 位作者 谢壁婷 王克金 崔岚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68,共7页
研究目的:围岩压力的计算是隧道支护结构量化设计的重要环节,目前研究存在明显不足,比如深浅埋分界处围岩压力突变、深埋阶段围岩压力为定值,这些都与实际不相符。为此,本文引入围岩压力设计值概念,提出基于围岩破坏模式的围岩压力设计... 研究目的:围岩压力的计算是隧道支护结构量化设计的重要环节,目前研究存在明显不足,比如深浅埋分界处围岩压力突变、深埋阶段围岩压力为定值,这些都与实际不相符。为此,本文引入围岩压力设计值概念,提出基于围岩破坏模式的围岩压力设计值通用方法,可为不同埋深下的隧道支护设计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论:(1)本文方法通过计算岩体接近或达到破坏阶段时的极限平衡状态及其破坏区荷载寻求围岩压力设计值,对不同特征隧道具有通用性;(2)隧道由浅入深其支护-破坏区荷载演变规律是不同的,导致其围岩压力特征也有较大区别,浅埋隧道支护-破坏区荷载曲线依次经历全覆土破坏阶段、压剪破坏两侧夹持阶段、洞周压剪破坏阶段、无破坏或局部破坏阶段四阶段,前两个阶段以松弛荷载为主,后两个阶段以形变压力为主,当介于两者之间时,需根据隧道极限平衡状态综合判定,并包络取值,采用本文方法可以保证隧道围岩压力计算结果随埋深变化的连续性;(3)相比于《铁路隧道设计规范》,采用本文方法计算的围岩压力设计值与实际工程结果吻合较好,具备更高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深 压力设计值 围岩破坏模式 隧道 支护
下载PDF
红岭铅锌矿多中段回采围岩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高建 杨天鸿 +1 位作者 张飞 周靖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24,共5页
为研究红岭铅锌矿分枝矿体在回采中的围岩破坏机理,分析中间夹层岩体对回采的影响。建立三维力学计算模型,应用并行计算技术和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仿真软件,从顶板、矿柱破坏模式和规律,围岩的动态破坏机理方面,对含夹层的分枝矿体... 为研究红岭铅锌矿分枝矿体在回采中的围岩破坏机理,分析中间夹层岩体对回采的影响。建立三维力学计算模型,应用并行计算技术和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仿真软件,从顶板、矿柱破坏模式和规律,围岩的动态破坏机理方面,对含夹层的分枝矿体多中段回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顶板主要破坏模式为拉破坏,矿柱主要破坏模式为X状共轭剪切破坏。(2)围岩的动态破坏机理:回采3中段,大理岩两侧失去围岩约束,3中段底板产生单斜面剪切破坏;回采4中段,大理岩悬空,地表产生拉剪破坏;回采5中段,大理岩陷落,地表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夹层 并行计算 数值仿真 分枝矿柱回采 围岩破坏模式 间柱破坏模式
下载PDF
不同断面形式隧道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39
6
作者 赵兴东 段进超 +1 位作者 唐春安 朱万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4921-4925,共5页
影响隧道围岩破坏的因素很多,研究隧道围岩破坏模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采用一般方法很难得到好的解答。运用自行开发研制的岩石破裂过程分析(RFPA3D)系统,对基本的隧道工程断面设计形式(圆形、矩形、直墙拱形和椭圆形)的破坏模式进... 影响隧道围岩破坏的因素很多,研究隧道围岩破坏模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采用一般方法很难得到好的解答。运用自行开发研制的岩石破裂过程分析(RFPA3D)系统,对基本的隧道工程断面设计形式(圆形、矩形、直墙拱形和椭圆形)的破坏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了不同侧压系数下各种形状隧道围岩破坏特征,说明RFPA3D系统在隧道工程的设计其稳定分析方面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RFPA2D 破坏模式
下载PDF
Strength and damag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rock mass with holes under cyclic loading
7
作者 LIU Hong-tao HAN Zi-jun +6 位作者 GUO Xiao-fei LIU Qin-yu QIAO Zhong-jin LIANG Jia-lu CHENG Wen-cong ZHANG Xi-ying ZHANG Yu-q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717-2735,共19页
The damage and failure law of rock mass with hol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ability control of roadway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ailure modes of porous rock masses under cyclic ... The damage and failure law of rock mass with hol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ability control of roadway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ailure modes of porous rock masses under cyclic loading, elucidates the acoustic emission (A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spatial evolution, and establishes the interrelation among AE, stress, strain, time, and cumulative damage.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rock mass with holes and the intact rock mass show softening and hardening characteristics after cyclic loading. The plastic strain of the rock mass with holes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intact rock mass, and the stress −strain curve shows hysteresis characteristic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the pore-bearing rock mass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ringing count, AE energy, b-value peak, and more cumulative ringing count in the failure stage, while it shows lower characteristics under cyclic action.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loading, compared with the intact rock mass, the pore-containing rock mass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low b-value. The AE positioning and cumulative damage percentage are larger, and the AE positioning is denser around the hole. The specimen with holes is mainly shear failure, and the complete specimen is mainly tensile shear fail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control acoustic emission cyclic loading failure mode precursor of destruction
下载PDF
高应力“三软”煤层回采巷道围岩破坏机制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唐建新 王艳磊 +2 位作者 舒国钧 代张音 刘姝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9-456,共8页
为明确高应力"三软"煤层回采巷道围岩破坏模式和支护失效机制,以船景煤矿典型"三软"不稳定煤层1171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室内及现场实验、现场观察监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进行... 为明确高应力"三软"煤层回采巷道围岩破坏模式和支护失效机制,以船景煤矿典型"三软"不稳定煤层1171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室内及现场实验、现场观察监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围岩破坏模式为高应力条件下的软岩流变大变形破坏模式;支护失效机制为高应力条件下软弱围岩在流变作用下松动破坏扩展剧烈,致使锚网索联合支护结构失效,进而导致围岩-支护承载结构丧失承载力;对于高应力"三软"煤层回采巷道,锚网索联合支护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最后提出以新型全长黏结锚固、全封闭护面、顶板多拱有序承载和围岩协同加固技术为核心的优化支护方案并在现场实验应用,结果显示优化支护段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煤层 高应力 围岩破坏模式 支护失效机制 支护方案优化
原文传递
通透肋式拱梁隧道结构荷载设计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余飞 陈善雄 +2 位作者 陈修和 张胜 王飞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89-2496,共8页
以通透肋式拱梁隧道这一新型洞室结构为对象,对其赋存地质环境条件和结构受力特征进行分析,明确该类型的半明半暗隧道结构应以极限状态下围岩破坏所引起的松弛压力为设计荷载标准的理念;通过对隧道围岩破坏形态和范围的数值模拟研究,弄... 以通透肋式拱梁隧道这一新型洞室结构为对象,对其赋存地质环境条件和结构受力特征进行分析,明确该类型的半明半暗隧道结构应以极限状态下围岩破坏所引起的松弛压力为设计荷载标准的理念;通过对隧道围岩破坏形态和范围的数值模拟研究,弄清其基本破坏模式为:拱顶山坡岩体沿通过拱脚的一斜面形成楔体滑移,滑动破坏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即破裂角的大小决定围岩破坏的范围;以此为基础,结合理论分析推导建立通透肋梁拱梁隧道结构荷载设计计算模型,并与实际监测数据和施工工况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计算的内力分布较好地反映隧道结构内力的变化规律,且具有可靠的安全裕,为同类型半明半暗隧道结构设计以及长期稳定性评价提供一种实用有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傍山隧道 通透式结构 结构荷载 围岩破坏模式 设计计算模型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failure evolution process and failure mode of surrounding rock in deep soft rock roadways 被引量:15
10
作者 Meng Qingbin Han Lijun +3 位作者 Xiao Yu Li Hao Wen Shengyong Zhang Ji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2期209-221,共13页
Based on the safety coefficient method,which assigns rock failure criteria to calculate the rock mass unit,the safety coefficient contour of surrounding rock is plotted to judge the distribution form of the fractured ... Based on the safety coefficient method,which assigns rock failure criteria to calculate the rock mass unit,the safety coefficient contour of surrounding rock is plotted to judge the distribution form of the fractured zone in the roadway.This will provide the basis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calculate the surrounding rock fractured zone in a roadway.Using the single factor and multi-factor orthogonal test method,the evolution law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displacements,plastic zone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s studied.It reveals the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burst evolution process,and obtains five kinds of failure modes in deep soft rock roadway.Using the fuzzy mathematics clustering analysis method,the deep soft surrounding rock failure model in Zhujixi mine can be classified and patterns recognized.Compar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and the results detected by geological radar of surrounding rock loose circle,the reliability of the results of the pattern recognition is verified and lays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support design of deep soft rock road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soft rock roadway Evolutionary process Failure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recognition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upper bound limit analysis of underground cavities using nonlinear Baker failure criterion 被引量:5
11
作者 Zhi-zhen LIU Ping CAO +2 位作者 Hang LIN Jing-jing MENG Yi-xian WA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7期1916-1927,共12页
A generalized nonlinear Baker failure criterion is employed with the upper bound limit analysis to study the surrounding rock stability of underground cavities. A three-dimensional(3D) failure mode is established by e... A generalized nonlinear Baker failure criterion is employed with the upper bound limit analysis to study the surrounding rock stability of underground cavities. A three-dimensional(3D) failure mode is established by extending the two-dimensional(2D) failure mode, which offers an upper bound expressio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This method is validated with a series of examples before the influence of four parameters of scale parameter, curvature parameter, shift parameter and lateral pressure coefficient, on the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se results, failure ranges of the underground cavities are determin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reached:(1)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more accurate to predict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than the Mohr-Coulomb failure criterion;(2) the surrounding rock with large scale parameter, curvature parameter, shift parameter, and lateral pressure coefficient can lead to a more stable underground cavity;(3) the failure range in 3D mode can be predicted according to the upper bound sol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ker failure criterion underground cavity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3D failure mode upper bound limit analysis
下载PDF
基于夹持效应的普立特大桥隧道锚现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余美万 张奇华 +4 位作者 喻正富 夏国邦 王世谷 边智华 汪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1-270,共10页
为揭示隧道锚围岩夹持效应的力学机制,认识隧道锚围岩破坏模式并确定极限抗拔能力,进行圆台形锚体和圆柱形锚体的夹持效应对比试验。试验选择在普立特大桥隧道锚碇区勘探斜洞的2条平行支洞内进行,2种模型试体的侧面积和高度相同,以定量... 为揭示隧道锚围岩夹持效应的力学机制,认识隧道锚围岩破坏模式并确定极限抗拔能力,进行圆台形锚体和圆柱形锚体的夹持效应对比试验。试验选择在普立特大桥隧道锚碇区勘探斜洞的2条平行支洞内进行,2种模型试体的侧面积和高度相同,以定量比较因夹持作用引起的隧道锚围岩极限抗拔能力的差别。试验结果表明,与圆柱形锚体模型相比,圆台形锚体模型因存在夹持效应,破坏前的变形量、围岩变形影响范围、破坏时的极限荷载明显增大。圆柱形锚体发生锚体混凝土与围岩接触面破坏,脆性破坏明显。圆台形锚体发生围岩沿不利结构面破坏,且破坏前经历了很长的屈服变形阶段,两者破坏模式完全不同。提出了夹持效应系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模式,得出弹性阶段夹持效应系数、极限强度夹持效应系数分别为4.48,4.54。夹持效应产生的抗拔能力远远大于混凝土与岩体接触面的抗剪强度,是隧道锚抗拔能力的主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普立特大桥 隧道锚碇 现场模型试验 极限抗拔能力 夹持效应 围岩破坏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