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0篇文章
< 1 2 1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生期抑郁信息化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1
作者 朱远 徐桂华 +2 位作者 张爱霞 李纤 唐小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7,共6页
目的 构建围生期抑郁信息化管理方案并应用于临床,降低孕产妇围生期抑郁的发生。方法 将375例孕产妇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85例与干预组1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干预组汇总围生期抑郁管理的最佳证据,构建围生期抑郁管理方案,开发... 目的 构建围生期抑郁信息化管理方案并应用于临床,降低孕产妇围生期抑郁的发生。方法 将375例孕产妇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85例与干预组1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干预组汇总围生期抑郁管理的最佳证据,构建围生期抑郁管理方案,开发围生期抑郁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孕产妇进行干预。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抑郁评分、抑郁管理知信行评分及分娩结局。结果 对照组157例、干预组155例完成研究。干预组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抑郁管理知识及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自然分娩及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围生期抑郁信息化管理方案的应用可有效改善孕产妇围生期抑郁水平,从而改善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围生期 产前抑郁 产后抑郁 母乳喂养 信息化管理 循证护理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围生期妇女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及其与家庭关怀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张青磊 浮艳红 张俊蕾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90-94,共5页
目的探究围生期妇女的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及其与家庭关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6名围生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Family-APGAR)分别评估其抑郁情绪和家庭关怀度。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目的探究围生期妇女的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及其与家庭关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6名围生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Family-APGAR)分别评估其抑郁情绪和家庭关怀度。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围生期妇女抑郁情绪影响因素。结果76名围生期妇女的抑郁情绪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有抑郁情绪的围生期妇女占研究人数的27.63%。无抑郁情绪组围生期妇女年龄小于抑郁情绪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优于抑郁情绪组,Family-APGAR评分及2次以上怀孕、计划内怀孕占比高于抑郁情绪组(P<0.05或0.01)。年龄、Family-APGAR评分、未婚或其他、初中文化程度、初次怀孕及非计划内怀孕均为围生期妇女发生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围生期妇女抑郁情绪水平与Family-APGAR总分及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亲密度条目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围生期妇女存在一定的抑郁情绪,年龄、婚姻状态、怀孕次数、计划内怀孕、文化程度以及家庭关怀与其密切相关,应对其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促进心身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生期 孕产妇 抑郁情绪 家庭关怀
下载PDF
生育舞蹈锻炼在围生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方方 陈建红 王园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期80-83,共4页
综述生育舞蹈的起源、作用机制及在国内外围生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孕产妇提供一种更具科学性、安全性、专业性、趣味性的围生期保健方法,丰富孕期生活,增强孕妇分娩自我效能,保障分娩顺利进行。
关键词 生育舞蹈 围生期 分娩 管理 综述
下载PDF
应用德尔菲法的《围生期孕妇健康素养量表》条目筛选
4
作者 王亚 王宏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7期147-149,共3页
目的:应用德尔菲法进行《围生期孕妇健康素养量表》条目筛选,为构建适用于测量围生期孕妇的健康素养工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选取18位中级及以上职称专家并开展专家咨询,将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结果:专家积极... 目的:应用德尔菲法进行《围生期孕妇健康素养量表》条目筛选,为构建适用于测量围生期孕妇的健康素养工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选取18位中级及以上职称专家并开展专家咨询,将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结果:专家积极系数为90%,平均权威系数0.87。根据专家咨询结果,最终删除6个条目,增加1个条目,形成含58个条目的初始量表,分为3个领域(共包含11个维度)。结论:应用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对评定量表进行条目筛选,初步确立了围生期孕妇健康素养评定体系,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生期 健康素养 孕妇 德尔菲法
下载PDF
孕产妇围生期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量表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5
作者 周庆芳 董海燕 张青敏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目的编制符合我国国情的孕产妇围生期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为临床评估提供工具。方法参考Caprini血栓评估模型及2015年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协会提出的静脉血栓栓塞指南,辅以相关文献检索并结合临床实际工作需求和研... 目的编制符合我国国情的孕产妇围生期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为临床评估提供工具。方法参考Caprini血栓评估模型及2015年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协会提出的静脉血栓栓塞指南,辅以相关文献检索并结合临床实际工作需求和研究小组的讨论,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最终通过专家函询对量表条目进行修订补充,形成我国孕产妇围生期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量表。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和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为围生期静脉血栓形成的124例孕产妇为调查对象,对量表信效度进行检验。结果共提取5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1.304%。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χ^(2)/df=1.511,RMSEA=0.029,CFI=0.943,TLI=0.942,适配度良好。最终编制成包括有孕产妇个人信息、孕产妇病史、孕产妇妊娠期相关疾病史、孕产妇妊娠及分娩相关信息、孕产妇分娩后相关疾病信息5个维度、27个条目的量表。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41,折半信度为0.864,内容效度指数为0.952,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14~1.000。结论孕产妇围生期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量表信效度良好,可用以评估我国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围生期 静脉血栓栓塞症 德尔菲法 风险评估 量表
下载PDF
孕妇围生期B族链球菌感染的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对新生儿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戴庆 罗亮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23-126,共4页
目的分析围生期B族链球菌(GBS)感染孕妇与出生新生儿临床特征,探讨实施GBS筛查和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对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9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围生期GBS感染的169例孕妇及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 目的分析围生期B族链球菌(GBS)感染孕妇与出生新生儿临床特征,探讨实施GBS筛查和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对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9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围生期GBS感染的169例孕妇及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孕妇分娩前抗生素使用时间分为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分娩前静脉注射抗生素连续72 h或静脉注射抗生素距离分娩时间间隔≥4 h,对照组分娩前静脉注射抗生素距离分娩时间间隔<4 h和未治疗。比较两组孕妇三级医疗机构孕期保健率、孕35~37周筛查率、分娩前后体温≥37.5℃发生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胎膜早破≥8 h发生率及新生儿住院时间≥5 d发生率、入院1周内体温≥37.5℃发生率、抗生素治疗时间>3 d发生率、双耳分泌物培养阳性率、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新生儿脑膜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孕妇孕35~37周筛查率、三级医疗机构孕期保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前后体温≥37.5℃发生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胎膜早破≥8 h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单个新生儿住院时间≥5 d发生率、入院1周内体温≥37.5℃发生率、抗生素治疗时间>3 d发生率、双耳分泌物培养阳性率、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均无检出新生儿败血症病例及新生儿脑膜炎病例。结论开展GBS感染筛查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减少新生儿GBS早发型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围生期孕妇 新生儿 抗生素
下载PDF
经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围生期结局观察
7
作者 陈丽芬 梅丽娜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75-479,484,共6页
目的 观察并分析经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的围生期结局。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3年4月于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体外受精或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新鲜胚胎移植治疗,并单胎活产患者341例。其中DOR患者88例(DOR组),卵... 目的 观察并分析经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的围生期结局。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3年4月于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体外受精或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新鲜胚胎移植治疗,并单胎活产患者341例。其中DOR患者88例(DOR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253例(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围生期结局指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妊娠期糖尿病(GDM)、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因女性年龄对围生期结局有重大影响,以年龄35岁为临界值将每组患者分为2个亚组,观察并比较<35岁与≥35岁的两组患者围生期结局指标。分析患者发生HDP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BMI、催乳素、基础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总睾酮、控制性卵巢刺激前收缩压、舒张压、总促性腺激素量及扳机日孕酮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OR组患者双侧窦卵泡计数、抗苗勒管激素水平、扳机日雌二醇均低于对照组,基础卵泡刺激素、孕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不孕因素有异于对照组,控制性卵巢刺激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OR组患者HDP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GDM、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35岁的患者围生期结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5岁的患者中,DOR组HDP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围生期结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显示,DOR是患者发生HDP的危险因素(RR=9.34,95%CI:1.71~51.02,P=0.010)。结论 与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相比,经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DOR患者HDP发生风险较大,围生期更需行缜密的产前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围生期结局 体外受精 辅助生殖技术
下载PDF
群组式围生保健干预对初产妇孕期营养及围生期不良情况发生的影响
8
作者 罗莹 杨芳 +3 位作者 马婷 包金莲 杨恒 谢琴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观察群组式围生保健干预对初产妇孕期营养及围生期不良情况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9月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接收的2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 目的:观察群组式围生保健干预对初产妇孕期营养及围生期不良情况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9月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接收的2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群组围生保健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比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待产前、分娩后两组孕妇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情况,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孕妇健康素养情况(母婴健康素养测评问卷),统计两组孕妇孕期和围生期不良情况发生率以及两组孕妇分娩结局。结果:干预1个月后、待产前、分娩后,观察组孕妇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0、2.792、5.381、2.118、2.856、2.869,P<0.05)。干预后,观察组孕妇健康素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6、2.711、3.081,P<0.05);观察组孕妇孕期及围生期不良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6、6.003,P<0.05);观察组孕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3,P=0.018)。结论:群组式围生保健干预能有效缓解初产妇对孕期和分娩阶段的焦虑、抑郁程度,增强孕妇健康素养,降低孕期营养失衡及围生期不良情况的发生,提高自然分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组式围生保健干预 初产妇 孕期营养 围生期 健康素养
下载PDF
分析营养指导在围生期孕妇保健护理中的效果
9
作者 贾爱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89-0091,共3页
观察围生期孕妇应用营养指导干预后的营养改善效果。方法 收集2023年3月-2023年8月80例围生期孕妇,随机分2组,一组是对照组,应用常规保健护理,另一组是观察组,应用营养指导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Ga、Alb、TP、Ig、HD... 观察围生期孕妇应用营养指导干预后的营养改善效果。方法 收集2023年3月-2023年8月80例围生期孕妇,随机分2组,一组是对照组,应用常规保健护理,另一组是观察组,应用营养指导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Ga、Alb、TP、Ig、HDL-C比对照组高,TC、TG、LDL-C比对照组低;关于并发症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围生期孕妇保健护理中应用营养指导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孕妇的营养水平,并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孕妇的高度认可与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指导 围生期 孕妇 保健护理 护理效果
原文传递
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羊水栓塞护理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杨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98-0201,共4页
分析了羊水栓塞产妇围术期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作用效果与优势。方法 比较两组的羊水栓塞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娩结果。对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所救治的100名分娩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50名,予常规护理干预)与研究... 分析了羊水栓塞产妇围术期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作用效果与优势。方法 比较两组的羊水栓塞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娩结果。对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所救治的100名分娩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50名,予常规护理干预)与研究组(50名,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结果 两组间的羊水栓塞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娩结果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对即将分娩的产妇围术期期间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干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产妇分娩不良结局,减少分娩过程中出现羊水栓塞,有利于提高产妇的生存质量的同时其具有关怀性的特点,能缓解护患间的陌生感,护理人员能得到产妇的认可,进而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生期 临床护理路径 产妇 羊水栓塞护理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孕期营养保健指导在围生期孕妇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王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07-0110,共4页
孕期营养保健指导在围生期孕妇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接收100例孕妇,纳入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孕期指导,观察组孕妇在常规孕期指导上加以孕期营养保健指导。统... 孕期营养保健指导在围生期孕妇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接收100例孕妇,纳入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孕期指导,观察组孕妇在常规孕期指导上加以孕期营养保健指导。统计护理满意程度、围生期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护理满意程度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围生期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孕期营养保健指有助孕妇合理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围生期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营养保健指导 围生期 孕妇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探究个性化全科护理模式在产妇围生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王雪姣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91-0194,共4页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我院产检并分娩的围生期产妇,通过研究分析产妇个性化全科护理对围生期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9月,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研究期间以78名围生期产妇为研究对象。研究第一阶段(2...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我院产检并分娩的围生期产妇,通过研究分析产妇个性化全科护理对围生期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9月,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研究期间以78名围生期产妇为研究对象。研究第一阶段(2022年1月~2022年9月),科室设置研究组A,在A组纳入39名产妇,对A组产妇统一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第二阶段(2022年10月~2023年9月),科室设置研究组B,将39名产妇纳入B组,对B组的所有产妇实施个性化全科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B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剖腹产产妇数量多于A组(P<0.05)。两组发生的不良妊娠结局有孕期用药、难产、产科疾病、胎膜早破等,B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相较于A组产妇,B组产妇的第一产程与总产程明显缩短,且产后2小时出血量较少(P<0.05),平均住院时间也显著缩短(P<0.05),说明个性化全科护理能促进产妇的产后身体恢复。产后B组孕妇的NRS与L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而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较小(P>0.05)。此外,干预前后B组的SAS与SDS评分显著低于A组,表明B组产妇的负面情绪较低(P<0.05)。结论 在产妇围生期护理中,可以通过应用个性化全科护理模式提升护理质量,个性化全科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接受个性化全科护理的产妇,其产程和住院时间得以有效缩短、产时和产后产妇的疼痛程度能得到有效控制,新生儿身体状况更佳,多种有利因素决定了产妇产后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能得到缓解,因此在产妇围生期护理中,建议大力推广个性化全科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全科护理 围生期 产妇
原文传递
围生期保健和营养指导对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作用
13
作者 衡小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43-0146,共4页
探讨围生期保健和营养指导对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我中心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122例高龄孕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施行常规护理与围生期保健和营养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预防效果。结果 ... 探讨围生期保健和营养指导对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我中心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122例高龄孕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施行常规护理与围生期保健和营养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为6.55%,其低于对照组的26.22%(P<0.05);观察组的体质量为(26.46±4.38)kg/m2,其低于对照组的(30.42±5.25)kg/m2(P<0.05);观察组的SAS评分为(42.65±1.53)分,SDS评分为(46.08±2.11)分,其低于对照组的(53.29±3.70)分和(55.21±3.02)分(P<0.05);观察组的健康知识评分为(90.74±7.65)分,健康行为评分为(82.55±8.41)分,其高于对照组的(85.12±6.39)分和(78.24±7.58)分(P<0.05);观察组的孕妇不良结局发病率为3.27%,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病率为1.63%,其低于对照组的16.39%和9.83%(P<0.05)。结论 围生期保健和营养指导可有效调节高龄孕妇的血糖水平,提高其认知程度以及情绪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保障了孕妇以及新生儿的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生期保健 营养指导 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
原文传递
关于“单胎濒死儿发生的围生期危险因素分析”一文的专家点评 被引量:1
14
作者 童笑梅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I0007-I0007,共1页
“单胎濒死儿发生的围生期危险因素分析”这篇文章发表在本刊本期第18~24页。该文被评为本期优秀论文。本刊邀请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童笑梅教授为该文做了点评,供读者阅读参考。
关键词 专家点评 危险因素分析 围生期 读者阅读 濒死 优秀论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下载PDF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围生期一体化管理
15
作者 孙毅 泮思林 +6 位作者 纪志娴 罗刚 万浩 陈涛涛 张蔼 陈瑞 邢泉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2-507,共6页
目的 评价经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胎儿围生期一体化管理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经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的64例... 目的 评价经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胎儿围生期一体化管理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经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的64例TAPVC胎儿围生期一体化管理的临床资料。围生期一体化管理是指对产前诊断为TAPVC的胎儿联合产科、胎儿医学科、超声科、小儿心脏外科、小儿麻醉科及新生儿科进行多学科联合诊治。结果 64例TAPVC胎儿中,心上型29例,心内型27例,心下型2例,混合型6例。42例胎儿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明显异常。64例TAPVC胎儿中,37例被引产,27例随访至足月出生。27例TAPVC患儿中,2例放弃治疗,2例转诊至外院治疗后失访,余23例进行一期根治手术。1例因低心排综合征于术后6个月内死亡,余22例随访(2.1±0.3)年,预后均良好(2例分别因吻合口狭窄、肺静脉狭窄在术后1年内接受了第2次手术)。结论 TAPVC胎儿经围生期一体化管理多可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 先天性心脏病 围生期 一体化管理 胎儿 儿童
下载PDF
孕妇围生期保健知识认知度及科普知识需求调查分析
16
作者 胡静 江紫妍 罗太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5期109-110,113,共3页
目的:调查目前孕妇对围生期保健知识的认知度及科普知识的需求。方法:通过方便抽样法,对某三甲医院产检的300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孕妇对围生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基本合格,但仍有待提高;接受过助产士门诊教育的孕妇对围生期保... 目的:调查目前孕妇对围生期保健知识的认知度及科普知识的需求。方法:通过方便抽样法,对某三甲医院产检的300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孕妇对围生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基本合格,但仍有待提高;接受过助产士门诊教育的孕妇对围生期保健知识了解程度普遍较高(P<0.05);且目前孕妇对线上方式的保健资源获取途径的需求较高。结论: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机构也应与时俱进,需加强互联网+护理建设,增加线上的围生期保健知识宣教途径和内容,同时可通过助产士门诊线上服务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孕期管理,以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生期 保健 认知度 科普知识需求
下载PDF
护士对围生期丧失产妇人文关怀培训体验的质性研究
17
作者 王璇 徐萍 +1 位作者 姚露 周雯婷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3年第4期9-12,共4页
目的了解护士对围生期丧失产妇人文关怀培训的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某三甲妇产专科医院15名接受围生期丧失产妇人文关怀培训的护士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归纳出3个主... 目的了解护士对围生期丧失产妇人文关怀培训的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某三甲妇产专科医院15名接受围生期丧失产妇人文关怀培训的护士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归纳出3个主题: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护士职业素质的提高、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结论人文关怀对围生期丧失产妇的身心恢复至关重要,人文关怀培训不仅可以深化护理内涵,提升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还可以改善围生期丧失产妇的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能力 围生期丧失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围生期情绪管理对孕产妇情绪状态、妊娠结局及母亲角色适应能力的影响
18
作者 刘云 刘立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3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围生期情绪管理对孕产妇情绪状态、妊娠结局及母亲角色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妇产科接收的12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围生期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围生期情绪管理对孕产妇情绪状态、妊娠结局及母亲角色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妇产科接收的12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围生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情绪管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病人健康问卷-9(PHQ-9)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母亲角色适应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及器械助娩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情绪管理可有效缓解孕产妇围生期的不良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和母亲角色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生期 孕产妇 情绪管理 妊娠结局 母亲角色适应能力
下载PDF
围生期孕产妇专业心理求助污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颖 肖美丽 +7 位作者 皇洒洒 刘丹 张利卷 李紫嫣 申泉 王光鹏 雷俊 汤观秀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71-75,共5页
目的了解围生期孕产妇专业心理求助污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湖南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517名围生期孕产妇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污名问卷、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自尊量表、多元心理健康素养量表进... 目的了解围生期孕产妇专业心理求助污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湖南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517名围生期孕产妇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污名问卷、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自尊量表、多元心理健康素养量表进行调查,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围生期孕产妇专业心理求助污名的影响因素。结果围生期孕产妇专业心理求助污名总分为(21.16±6.1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自尊、心理健康素养是专业心理求助污名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围生期孕产妇的专业心理求助污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可从个人、家庭、医护人员三方面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其专业心理求助污名水平,促进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生期 孕妇 产妇 心理求助 污名 抑郁 自尊 心理护理
下载PDF
不同分娩时间的母婴围生期并发症发生风险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少飞 张恩婕 +6 位作者 高屾 刘瑞霞 岳文涛 刘建辉 谢双华 张玥 阴赪宏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 分析分娩时间对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为提高产科医疗服务质量及改善母婴结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50 533例单胎活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工... 目的 分析分娩时间对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为提高产科医疗服务质量及改善母婴结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50 533例单胎活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工作时间和排班制度将分娩时间分为6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下分娩时间对母婴围生期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 工作日的平均日分娩量为(38.35±8.48)例,节假日的平均日分娩量为(26.52±7.43)例。以工作日白天为参照,经阴道分娩产妇在工作日夜班、节假日白班及晚班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较低,OR值分别为0.834(0.723~0.961)、0.752(0.624~0.905)、0.824(0.680~0.997),工作日及节假日晚班发生感染的风险较高,OR值分别为1.674(1.271~2.204)、1.801(1.280~2.535);经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工作日及节假日夜班发生窒息的风险更高,OR值分别为1.550(1.017~2.362)、1.768(1.001~3.123),工作日及节假日的晚班、夜班产妇严重出血的风险较高,节假日早班、工作日及节假日的晚班、夜班产妇感染的发生风险较高(OR>1,P<0.05)。结论 非常规工作时间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风险增高,当前的产科排班模式能够满足低风险孕产妇在夜间和节假日的医疗需求,但手术室仍需增加医务人员和医疗资源的投入,以提高产科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危重症孕产妇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时间 分娩方式 围生期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