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改性玉米芯作为反硝化固体碳源的比选
1
作者 耿雅雯 王玲玲 +1 位作者 王浩然 王雪艳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12期16-21,共6页
为解决低碳氮比污水反硝化碳源不足及投加液体碳源存在弊端的问题,试验分别采用1.5%NaOH、O_(3)、1.5%NaOH+O_(3)、O_(3)+1.5%NaOH对天然纤维素材料玉米芯进行改性处理,考察改性后的玉米芯作为反硝化固体碳源时的静态释放特性及静态反... 为解决低碳氮比污水反硝化碳源不足及投加液体碳源存在弊端的问题,试验分别采用1.5%NaOH、O_(3)、1.5%NaOH+O_(3)、O_(3)+1.5%NaOH对天然纤维素材料玉米芯进行改性处理,考察改性后的玉米芯作为反硝化固体碳源时的静态释放特性及静态反硝化脱氮性能。结果表明,1.5%NaOH+O_(3)改性处理玉米芯浸出液的15 d累计总有机碳(TOC)释放浓度最高,达到425 mg/L,且持续释碳能力最强,不产生二次污染;其作为反硝化固体碳源时,4~50 d内硝酸盐去除率高达98%,且无亚硝酸盐的积累,出水pH也稳定在7.6。因此,1.5%NaOH+O_(3)改性处理是玉米芯作为反硝化固体碳源时提高性能的最佳改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处理 玉米芯 固体碳源 释碳 反硝化脱氮
下载PDF
农业废物反硝化固体碳源的优选 被引量:72
2
作者 邵留 徐祖信 +1 位作者 金伟 尹海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8-754,共7页
以甘蔗渣、玉米芯、稻草、稻壳、花生壳、木屑6种农业废物作为反硝化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备选材料,通过各物质浸出物质元素分析、含碳量以及脱氮效果、生物附着性能等方面的比较,意在优选出适于推广的反硝化固体碳源.结果表明,6种农业废... 以甘蔗渣、玉米芯、稻草、稻壳、花生壳、木屑6种农业废物作为反硝化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备选材料,通过各物质浸出物质元素分析、含碳量以及脱氮效果、生物附着性能等方面的比较,意在优选出适于推广的反硝化固体碳源.结果表明,6种农业废物的浸出液中均未检测出铜、铅、铬及镉,安全性较好.甘蔗渣浸出液的有机碳含量和释放速率明显高于其他材料,木屑浸出液的有机碳含量则相对最低.其中,玉米芯、稻草及稻壳表现出较强的持续供碳能力.以稻草、稻壳和玉米芯为碳源和载体的实验组硝酸盐去除率均达80%以上,而木屑实验组由于碳释放量不足、生物附着性能较差等原因导致脱氮性能较差.试验初步优选出了玉米芯、稻草、稻壳可用做替代传统液体碳源的固体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物 反硝化 固体碳源 优选
下载PDF
固体碳源填充床反应器脱除污水硝态氮效能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兰河 孙立娇 +2 位作者 仇天雷 韩梅琳 王旭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9-213,共5页
为了预测固相反硝化反应器出水的硝酸盐浓度,优化工艺参数,以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valerate),PHBV]作为反应器的碳源和生物膜载体,对受硝酸盐污染的水进行生物反硝化脱氮。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 为了预测固相反硝化反应器出水的硝酸盐浓度,优化工艺参数,以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valerate),PHBV]作为反应器的碳源和生物膜载体,对受硝酸盐污染的水进行生物反硝化脱氮。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反应器出水硝态氮浓度与进水硝态氮浓度、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以出水硝态氮浓度为响应值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该数学模型可以定量描述进水硝态氮浓度、HRT和温度对出水硝态氮浓度的影响,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能吻合较好。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进水硝态氮浓度、温度和HRT及其交互作用对响应值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 温度 模型 固体碳源 响应曲面法 硝酸盐
下载PDF
添加固体碳源对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肖蕾 贺锋 +3 位作者 梁雪 黄福青 徐栋 吴振斌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3-848,共6页
以垂直流人工湿地小试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位置(表层、上层、中层和下层)添加固体碳源对系统氮、磷及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下层硝态氮去除率低于中层,最适宜碳源添加位置为垂直流人工湿地中、下层.添加碳源系统中,... 以垂直流人工湿地小试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位置(表层、上层、中层和下层)添加固体碳源对系统氮、磷及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下层硝态氮去除率低于中层,最适宜碳源添加位置为垂直流人工湿地中、下层.添加碳源系统中,碳源添加位置为表层的系统CODCr去除率最高,各系统出水CODCr浓度均低于进水,不引起系统出水中CODCr浓度的增加.添加碳源显著提高脱氮除磷效果,碳源添加位置为下层的系统TN去除率最高,碳源添加位置为表层的系统氨氧化作用明显,出水铵态氮浓度最高,各系统对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去除率差异不明显,但对硝态氮都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碳源添加位置为下层的系统硝化作用最完全,TP去除能力也显著优于其他各系统.添加碳源至垂直流人工湿地下层可以达到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碳源 反硝化 垂直流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下载PDF
固体碳源填料床生物反应器去除水中硝酸盐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罗国芝 赖才胜 +3 位作者 谭洪新 孙大川 李平 黄霞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3-27,共5页
采用室内试验装置,研究了以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BDPs)变性淀粉为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填料床反应器对水体中硝酸盐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反应器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硝酸盐目.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亚硝酸盐积累;温度对反应器的反硝... 采用室内试验装置,研究了以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BDPs)变性淀粉为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填料床反应器对水体中硝酸盐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反应器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硝酸盐目.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亚硝酸盐积累;温度对反应器的反硝化速率有很大的影响,在14~30℃范围内,反硝化温度常数K=0.03;水力停留时间对反硝化反应起重要作用,硝酸盐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但反硝化速率则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变性淀粉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表明,变性淀粉表面形成许多空洞结构,扩大了微生物附着生长的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生物反硝化 固体碳源 反应器 变性淀粉 生物膜载体
原文传递
活性污泥作用下固体碳源释碳及脱氮性能比选 被引量:5
6
作者 孙凤海 刘昱迪 +3 位作者 方远航 傅金祥 唐婧 张旭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118,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固体碳源在活性污泥作用下的释碳特性,优选出释碳性能良好的反硝化碳源种类,进而解决低碳氮比污水脱氮效果不佳的问题,并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方法采用室内静态试验,以玉米芯(有皮玉米芯和无皮玉米芯)、大豆壳、稻... 目的研究不同固体碳源在活性污泥作用下的释碳特性,优选出释碳性能良好的反硝化碳源种类,进而解决低碳氮比污水脱氮效果不佳的问题,并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方法采用室内静态试验,以玉米芯(有皮玉米芯和无皮玉米芯)、大豆壳、稻秆为外加固体碳源,通过比较各固体碳源沉降性、碳源浸泡液可生化性、及活性污泥作用下的水解释碳特性,优选出释碳品质良好,适宜作为反硝化外加碳源的固体碳源.结果有皮玉米芯和稻秆可在7 d和4 d内完全去除50 mg的硝酸盐氮,在浸泡过程中水解产生的累积葡萄糖质量浓度占COD释放量的37.11%和24.62%.结论有皮玉米芯和稻秆的释碳品质较大豆壳更佳,更适宜作为外加碳源应用于反硝化脱氮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碳源 释碳特性 可生化性 反硝化
下载PDF
荔枝核-PVA多孔复合固体碳源在养殖废水中的脱氮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华 周子明 +3 位作者 刘青松 李纯厚 张家松 谢建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1-55,共5页
将不同粒径荔枝核、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复合获得多孔固体碳源,对复合碳源的微观形貌、孔隙结构进行表征,并在人工配制的工厂化循环养殖废水中考察了其作为反硝化碳源的释碳速率及脱氮效果。结果表明,扫描电镜显示粒径250μm复合碳... 将不同粒径荔枝核、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复合获得多孔固体碳源,对复合碳源的微观形貌、孔隙结构进行表征,并在人工配制的工厂化循环养殖废水中考察了其作为反硝化碳源的释碳速率及脱氮效果。结果表明,扫描电镜显示粒径250μm复合碳源的外表面致密,孔隙较少,而含粒径150μm和粒径75μm荔枝核的复合碳源外表面孔隙较多,内部孔隙发达。脱氮过程中,粒径75μm复合碳源的硝酸盐去除率在第3天可达到100%,无亚硝酸盐积累。粒径150μm复合碳源NO_3^--N去除率逐渐上升至94.71%,NO_2^--N质量浓度则逐渐降低至0.74 mg/L。粒径250μm复合碳源脱氮效果较差,NO_3^--N去除率为30%。粒径75μm和粒径150μm复合碳源孔隙发达,碳源释碳能力强,短时间内硝酸盐去除率高,可作为海水养殖废水反硝化脱氮的固体碳源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 聚乙烯醇 固体碳源 循环水养殖系统 反硝化
原文传递
固体碳源生物膜处理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脱氮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立秋 雷志娟 +3 位作者 李淑更 黄凤丹 邵兵 朱晓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37-942,共6页
采用聚己内酯(PCL)为固体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研究填充率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生物膜反应器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1)40%(体积分数)的填充率较合适,4h为最佳HRT。此时反应器硝酸盐氮去除率为88%,出水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平均值为8.80mg/L。... 采用聚己内酯(PCL)为固体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研究填充率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生物膜反应器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1)40%(体积分数)的填充率较合适,4h为最佳HRT。此时反应器硝酸盐氮去除率为88%,出水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平均值为8.80mg/L。(2)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热单胞菌属(Thermomonas)、固氮螺菌属(Azospira)和长绳菌属(Longilinea)为反应器的主要菌属,且填充率40%的反应器以上菌属相对丰度总和最高(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固体碳源 填充率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水力停留时间对天然纤维素类固体碳源反硝化滤池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唐婧 任琦 +4 位作者 赵凯 苏书宇 李光昊 侯哲 傅金祥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7-311,共5页
为了有效去除低C/N(质量比)生活污水中的TN,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以稻秆、玉米芯和大豆壳等天然纤维素为填料和固体碳源(以下简称碳源)的反硝化滤池的脱氮效果的影响,从COD、TN、TP去除规律和不同阶段释碳速率的变化,分析和比较不... 为了有效去除低C/N(质量比)生活污水中的TN,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以稻秆、玉米芯和大豆壳等天然纤维素为填料和固体碳源(以下简称碳源)的反硝化滤池的脱氮效果的影响,从COD、TN、TP去除规律和不同阶段释碳速率的变化,分析和比较不同HRT和碳源种类下反硝化滤池的脱氮性能,获得了不同碳源对应的最佳HRT,并探讨了最适碳源种类。以稻秆、玉米芯、大豆壳为碳源时,反硝化滤池的最佳HRT分别为2.0、2.0、4.0h,出水TN分别为0.3、0.2、0.4mg/L,TN去除率均为97.8%以上,此时出水COD、TP分别为37.6~44.9、0.4~0.6mg/L。玉米芯释碳速率低,释碳持久稳定,投加玉米芯为碳源的反硝化滤池在4个月后仍可保持高效、稳定的反硝化脱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停留时间 固体碳源 反硝化滤池 释碳速率
下载PDF
C/N和曝气时间对固体碳源SND处理低碳污水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立秋 黄有文 +3 位作者 李淑更 黄奕亮 王登敏 何培芬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70,74,共5页
在SBBR反应器中以丝瓜络作为固体碳源和填料,采用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技术形成膜-SND系统处理城市低碳污水。试验研究了C/N(COD/TN)和曝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系统生物相和挂膜前后丝瓜络表面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N在10以内... 在SBBR反应器中以丝瓜络作为固体碳源和填料,采用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技术形成膜-SND系统处理城市低碳污水。试验研究了C/N(COD/TN)和曝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系统生物相和挂膜前后丝瓜络表面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N在10以内,反应周期内前4 h,COD可降解至30 mg/L以下,在C/N为2.5时,TN平均去除率可达79.1%,之后随C/N增加脱氮效果少量提高;最佳曝气时间为9 h,出水NH4+-N、TN分别为3.91、5.3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碳源 丝瓜络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 城市低碳污水
下载PDF
固体碳源生物膜SND处理实际低碳源城市污水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立秋 王登敏 +2 位作者 李淑更 雷志娟 何培芬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22,106,共5页
采用玉米芯填料固体碳源生物膜反应器,应用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技术处理低碳氮比城市生活污水,考察反应器对实际污水的脱氮效果,并分析了反应器中沿程NH4^+-N的变化过程和微生物数量特性。结果表明,反应器稳定运行后,系统出水平均CODCr... 采用玉米芯填料固体碳源生物膜反应器,应用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技术处理低碳氮比城市生活污水,考察反应器对实际污水的脱氮效果,并分析了反应器中沿程NH4^+-N的变化过程和微生物数量特性。结果表明,反应器稳定运行后,系统出水平均CODCr、NH4^+-N、TN分别为32.75、5.78、6.25 mg/L,平均CODCr去除率为65.41%,平均NH4^+-N去除率为78.75%,平均TN去除率为77.46%。由荧光定量PCR可知,AOB主要集中在反应器的中端部,沿程氨氧化速率呈下降趋势,与沿程氨氮浓度及其去除率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碳源 同步硝化反硝化 低碳污水 AOB
下载PDF
固体碳源及生物强化CAST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的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姜瑜 项宏伟 +2 位作者 王宗萍 姜建华 林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9期58-61,65,共5页
[目的]研究固体碳源及生物强化CAST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的效果。[方法]设2组CASS反应器,试验组投加玉米芯填料与生物强化菌剂,对照组不投加玉米芯和生物强化菌剂。试验运行阶段对进出水进行氨氮(NH_4^+-N)、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 [目的]研究固体碳源及生物强化CAST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的效果。[方法]设2组CASS反应器,试验组投加玉米芯填料与生物强化菌剂,对照组不投加玉米芯和生物强化菌剂。试验运行阶段对进出水进行氨氮(NH_4^+-N)、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等指标进行持续监测。试验后期,取挂膜填料与2反应器中的污泥进行电镜分析。[结果]从池塘底泥中筛选出3株具有高效反硝化作用的好氧反硝化菌,分别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去除率均在85%以上。电镜分析表明,固体碳源表面结构粗糙,孔隙内及表面附着大量的杆菌、球菌及丝状菌等微生物,生物量有明显的提高。试验组出水COD浓度维持在40.00 mg/L左右,NH_4^+-N的平均出水浓度由11.35 mg/L降至4.58 mg/L;平均出水TN浓度由24.74 mg/L降至12.11 mg/L。反应器运行20 d后,试验组污泥结构相对于对照组更加紧密。[结论]固体碳源及生物强化CAST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可行性强,发展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C/N 固体碳源 生物强化 好氧反硝化菌
下载PDF
利用淀粉/PCL共混物作为反硝化固体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沈志强 周岳溪 王建龙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以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淀粉/聚己内酯(PCL,polycaprolactone)共混物(SPCL5),研究了其浸出性能及吸水性能,并在序批试验中研究了其作为反硝化固体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特性.结果表明,SPCL5颗粒前3d浸出的有机物浓度较高,随后逐渐降至1.3... 以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淀粉/聚己内酯(PCL,polycaprolactone)共混物(SPCL5),研究了其浸出性能及吸水性能,并在序批试验中研究了其作为反硝化固体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特性.结果表明,SPCL5颗粒前3d浸出的有机物浓度较高,随后逐渐降至1.31 mg/L.SPCL5颗粒吸水率在1d左右达到饱和,约为30.97%.SPCL5可作为固体碳源用于去除低碳氮比(C/N)水中的硝酸盐.以活性污泥接种时,SPCL5颗粒在1d后就有显著的脱氮效果.驯化结束后,SPCL5颗粒的平均反硝化速率(以N计)为0.020 8 mg/(g·h).剪切力是影响反硝化速率的重要因素,转速从70 r/min提高至140 r/min时,平均反硝化速率提升近1倍,达到0.0403 mg/(g·h).进水NO3-N浓度为15~50 mg/L时对反硝化速率无显著影响,反硝化为零级反应.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利用后的共混物中淀粉和PCL均发生了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PCL共混物 低碳氮比污水 硝酸盐 反硝化 固体碳源
下载PDF
农作物副产品用作废水处理固体碳源 被引量:6
14
作者 严群芳 张世其 +2 位作者 蔡秀萍 时志敏 贾培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62-464,共3页
生物脱氮除磷法处理有机物含量较低的污水需要补充碳源,拟利用大豆秸秆、蚕豆秸秆、豇豆藤、豌豆藤、绿豆藤、花生藤、花生壳等7种农业废弃物用作固体氮源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豇豆藤、豌豆藤、绿豆藤、花生藤4种材料释碳量很少,不... 生物脱氮除磷法处理有机物含量较低的污水需要补充碳源,拟利用大豆秸秆、蚕豆秸秆、豇豆藤、豌豆藤、绿豆藤、花生藤、花生壳等7种农业废弃物用作固体氮源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豇豆藤、豌豆藤、绿豆藤、花生藤4种材料释碳量很少,不适合作为碳源;蚕豆秸秆、大豆秸秆经一定的预处理后,可单独作为反硝化脱氮的固体碳源;大豆秸秆还可以和花生壳按等比例混合作为混合固体碳源,固体碳源材料用量为6 g/L时,直到16 d后还能持续提供足够碳源,污水中的硝态氮去除率高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废水处理 固体碳源 反硝化脱氮
下载PDF
壳类农业废弃物固体碳源释碳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谢林花 丁绍兰 +1 位作者 陈晓娇 王明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5期39-44,共6页
碳源是影响生物反硝化脱氮的一个重要因素,添加碳源是处理氮素含量比较高的各类污水的一个常用技术.研究了4种壳类农业废弃物如核桃壳、花生壳、板栗壳、松子壳等作为反硝化外加碳源的释碳机制,以及不同因素对其释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碳源是影响生物反硝化脱氮的一个重要因素,添加碳源是处理氮素含量比较高的各类污水的一个常用技术.研究了4种壳类农业废弃物如核桃壳、花生壳、板栗壳、松子壳等作为反硝化外加碳源的释碳机制,以及不同因素对其释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4种碳源材料的释碳过程都满足二级动力学方程,综合比较核桃壳最适合作为外加碳源材料.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水温的升高和固液比的增加都能导致碳源材料释碳能力的提高,但是水体pH值的变化却对碳源材料的释碳能力没有非常明显的影响.水温、pH值、固液比对碳源材料的释碳性能的影响显著程度依次为:固液比>水温>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类农业废弃物 固体碳源 释碳
下载PDF
以丝瓜络作为固体碳源生物膜的SND反应器启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立秋 黄有文 +3 位作者 李淑更 黄奕亮 王登敏 何培芬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76-81,共6页
采用农业废弃物——丝瓜络作为生物膜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系统的填料和固体碳源,研究丝瓜络固体碳源反应器的启动特性.试验研究丝瓜络的静态释碳规律;反应器启动过程中COD_(Cr)、NH_4^+-N、TN的去除效果;反应器启动成功后,利用比氧吸收... 采用农业废弃物——丝瓜络作为生物膜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系统的填料和固体碳源,研究丝瓜络固体碳源反应器的启动特性.试验研究丝瓜络的静态释碳规律;反应器启动过程中COD_(Cr)、NH_4^+-N、TN的去除效果;反应器启动成功后,利用比氧吸收速率(SOUR)、比硝化速率(SNR)及比反硝化速率(SNUR)测试生物膜性能等内容.结果表明,丝瓜络静态释碳量在41 h达到最大值,释碳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反应器在启动的第21周期时,CODCr、NH_4^+-N、TN的去除率均在70%以上,表明该固体碳源生物膜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系统启动成功;SOUR、SNR和SNUR分别可达0.92 mg·(L·min)^(-1)、8.52 mg·(L·h)^(-1)和5.66 mg·(L·h)^(-1),说明该生物反应器可快速启动且生物膜活性高,丝瓜络适合作为固体碳源生物膜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络 固体碳源生物膜 SND SOUR SNR SNUR
下载PDF
水力负荷和C/N比对玉米芯固体碳源SND处理低碳城市污水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立秋 王登敏 +4 位作者 李淑更 吕玮 胡雪柳 何培芬 雷志娟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69-75,共7页
采用玉米芯填料固体碳源生物膜反应器,应用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技术处理低碳氮比城市污水,考察不同水力负荷和C/N比对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并对玉米芯挂膜前后表面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045 m3·m-2·h-1时,NH+4-... 采用玉米芯填料固体碳源生物膜反应器,应用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技术处理低碳氮比城市污水,考察不同水力负荷和C/N比对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并对玉米芯挂膜前后表面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045 m3·m-2·h-1时,NH+4-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16%和91.18%;当进水C/N比控制在0~12时,出水CODCr浓度均在50 mg·L-1以下,TN平均去除率在79.63%以上,脱氮效果随进水C/N比的增加而提升;通过电镜扫描表明玉米芯是一种较好的固体碳源生物膜反应器填料,适合低碳氮比城市污水的脱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碳源 SND 水力负荷 C/N比
下载PDF
不同固体碳源类型对反硝化实验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裴廷权 杨小毛 +1 位作者 李旭宁 刘欢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2-34,共3页
以不同碳源(PBS、PHB和陈米)条件下的反应器为研究对象,投加PBS和PHB后,系统对NH3-N的去除效果明显,去除率分别为PBS-14.29%~96.55%和PHB-57.89%~96.55%,而投加陈米后,出水NH3-N浓度比原水有所增加,均小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 以不同碳源(PBS、PHB和陈米)条件下的反应器为研究对象,投加PBS和PHB后,系统对NH3-N的去除效果明显,去除率分别为PBS-14.29%~96.55%和PHB-57.89%~96.55%,而投加陈米后,出水NH3-N浓度比原水有所增加,均小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投加PBS和PHB的TN去除效果不佳,去除率分别为-35.49%~ 69.42%和-26.12%~64.64%,而投加陈米后对TN的去除效果显著,TN去除率为33.43%~93.37%.结果表明,采用陈米作为低C/N污水生物处理中反硝化的碳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碳源 生物脱氮 生物反硝化 污水处理
下载PDF
纤维素固体碳源对雨-灰水双模式生物滞留系统除污性能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王维 刘臻 +3 位作者 陈垚 冯力柯 陈人瑜 郑薪屿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5-82,共8页
生物滞留系统以工程级配介质土作为填料时,为满足脱氮要求需在介质土中额外添加固体碳源。以生物滞留系统处理阳台洗衣废水和降雨径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纤维素固体碳源(木屑、椰壳、玉米渣、稻壳、小麦秸秆)、不同添加量(0%、3%、5%... 生物滞留系统以工程级配介质土作为填料时,为满足脱氮要求需在介质土中额外添加固体碳源。以生物滞留系统处理阳台洗衣废水和降雨径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纤维素固体碳源(木屑、椰壳、玉米渣、稻壳、小麦秸秆)、不同添加量(0%、3%、5%、7%,质量比)对系统除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纤维素碳源材料均可释放大量有机碳满足反硝化需求,其中木屑反硝化能力最强,NO_(3)~--N去除率高达95%。雨-灰水双模式下,外加碳源能有效提高生物滞留系统除氮能力,尤其是对于NO_(3)~--N的去除,但过多的碳源会造成出水NH_(4)~+-N的升高;外加碳源可显著提高系统除磷能力,且随添加量而增强;碳源的添加会导致出水COD浓度升高,出现有机物淋洗现象。综合考虑污染物控制目标,在淹没区介质土中添加3%木屑可满足雨-灰水双模式生物滞留系统处理老旧小区阳台洗衣废水和降雨径流对碳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 雨-灰水 固体碳源 反硝化 有机物淋洗
下载PDF
固体碳源投加量强化低C/N污水脱氮的研究
20
作者 唐婧 杨羽菲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72-74,共3页
以经碱处理过的玉米芯作为固体碳源处理低C/N比污水,考察玉米芯为0,2.5,5.0和7.5 g时系统中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实验结果表明:当玉米芯投加量为5.0 g/200 ml时,系统中亚硝态氮的浓度低于0.02 mg/L且没有亚硝态氮的积... 以经碱处理过的玉米芯作为固体碳源处理低C/N比污水,考察玉米芯为0,2.5,5.0和7.5 g时系统中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实验结果表明:当玉米芯投加量为5.0 g/200 ml时,系统中亚硝态氮的浓度低于0.02 mg/L且没有亚硝态氮的积累;出水NH3-N,NO3-N和TN去除率分别为93%~95%,92%~96%和93%-97%。通过考察不同玉米芯投加量对出水COD浓度的影响,可以看出玉米芯投加量过多会造成二次污染的现象。因此,在强化低C/N污水的技术中,应将固体碳源投加量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对于C/N比为1.5的污水,固体碳源的最佳投加量为5.0 g/20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碳源 玉米芯 低C/N比 脱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